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效果 被引量:10
1
作者 李秋琼 罗秀娟 +3 位作者 黎燕兴 陈小娜 陈翠霞 段月华 《现代医药卫生》 2018年第14期2227-2228,共2页
目的对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临床效果进行评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在该院接受经桡动脉穿刺行PCI治疗的75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围手术术期不同的护理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0例)... 目的对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及临床效果进行评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在该院接受经桡动脉穿刺行PCI治疗的75例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围手术术期不同的护理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开展循证护理,应用舒适状况量表(GCQ)评测术后1、2、3 d患者的舒适度,同时掌握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1、2、3 d的GCQ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率为7.5%,对照组为17.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52,P=0.029);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7.5%,高于对照组的8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经桡动脉穿刺PCI围手术期实施循证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术后舒适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且可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刺术/方法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桡动脉/外科学 围手术期护理 循证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腕部头静脉与桡动脉端侧吻合建立血液透析通路20例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宋会中 赵晓军 吕东华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34期8513-8514,共2页
关键词 桡动脉/外科学 头部/血液供给 静脉/外科学 吻合术 肾透析 尿毒症/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桡动脉背支与头静脉对端吻合建立血液透析通路25例分析
3
作者 李国敬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1133-1134,共2页
关键词 桡动脉/外科学 头部/血液供给 静脉/外科学 吻合术 动静脉瘘/预防和控制 肾透析 肾功能衰竭/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len试验阴性患者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80例的护理 被引量:5
4
作者 郑英花 龙凤英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9年第17期4185-4186,共2页
目的:探讨A llen试验阴性患者,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 I)护理技术的实用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80例A llen试验阴性患者经桡动脉穿刺行PC I,对这些患者围手术期采用全程介入护理技术。结果:全组均顺利通过手术治疗,无1例... 目的:探讨A llen试验阴性患者,经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 I)护理技术的实用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80例A llen试验阴性患者经桡动脉穿刺行PC I,对这些患者围手术期采用全程介入护理技术。结果:全组均顺利通过手术治疗,无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A llen试验阴性并非经桡动脉冠脉介入治疗(TR I)的绝对禁忌证。熟练的穿刺及操作技术是TR I顺利完成的关键,而全程特别介入护理技术为其提供了安全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动脉/外科学 冠状动脉疾病/治疗/护理 人类
原文传递
路径化健康教育对经桡动脉择期PCI手术患者的实施效果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张继红 李晖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2年第9期2022-2024,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路径的健康教育方法对经桡动脉穿刺行冠脉介入治疗(PCI)手术患者的实施效果。方法将200例行择期PCI术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临床路径的程序化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常规宣教。结...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路径的健康教育方法对经桡动脉穿刺行冠脉介入治疗(PCI)手术患者的实施效果。方法将200例行择期PCI术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临床路径的程序化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常规宣教。结果实验组患者对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对医疗护理满意度、PCI术后桡动脉穿刺侧肢体疼痛、肿胀感觉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桡动脉穿刺侧渗血和血肿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临床路径的健康教育模式有利于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并能减轻术后患者对穿刺侧肢体的部分主观体验,提高对医疗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桡动脉/外科学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方法 临床路径 健康教育
原文传递
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治疗110例的护理 被引量:2
6
作者 安丹凤 蔡欣茜 贺艳梅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0年第26期6430-6430,共1页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治疗的护理要点及实用性。方法对110例冠脉介入治疗患者进行有效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并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耐心的指导。结果全组均顺利通过手术治疗,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熟练的穿刺及操作技术是手...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行冠脉介入治疗的护理要点及实用性。方法对110例冠脉介入治疗患者进行有效的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并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耐心的指导。结果全组均顺利通过手术治疗,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熟练的穿刺及操作技术是手术顺利完成的关键,而全程介入护理技术为其提供了安全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动脉/外科学 冠状动脉疾病/治疗/护理 人类
原文传递
桡动脉途径失败后经同侧尺动脉途径行冠脉介入诊疗42例分析
7
作者 梁毅 张鸿举 +1 位作者 杨建峰 叶兴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9年第36期8924-8924,共1页
目的:探讨桡动脉穿刺及置管失败后经同侧尺动脉途径行冠脉介入诊疗的可行性。方法:总结了2004-03/2009-0542例经桡动脉途径失败后改为同侧尺动脉穿刺行冠脉介入诊疗的临床资料。结果:经同侧尺动脉穿刺均获成功,其中41例置管成功并完成... 目的:探讨桡动脉穿刺及置管失败后经同侧尺动脉途径行冠脉介入诊疗的可行性。方法:总结了2004-03/2009-0542例经桡动脉途径失败后改为同侧尺动脉穿刺行冠脉介入诊疗的临床资料。结果:经同侧尺动脉穿刺均获成功,其中41例置管成功并完成冠脉介入诊疗。结论:桡动脉途径失败后经同侧尺动脉途径行冠脉介入诊疗是安全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动脉/外科学 动脉/科学 冠状动脉疾病/治疗
原文传递
桡动脉置管在危重患儿32例中的应用
8
作者 蒋永凤 朱铭娟 王之华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1128-1128,共1页
我科2009-02-2010-06行桡动脉置管术,在抢救危重患儿特别需抽动脉血作血气分析及反复监测电解质紊乱等发挥了积极作用。反复穿刺取血标本不仅给患儿带来痛苦,而且患儿血管细,穿刺困难易损伤血管,用桡动脉置管既减轻患儿痛苦,又减少感染... 我科2009-02-2010-06行桡动脉置管术,在抢救危重患儿特别需抽动脉血作血气分析及反复监测电解质紊乱等发挥了积极作用。反复穿刺取血标本不仅给患儿带来痛苦,而且患儿血管细,穿刺困难易损伤血管,用桡动脉置管既减轻患儿痛苦,又减少感染和护士的工作量。现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 留置 危重病/治疗 桡动脉/外科学
原文传递
TRI术后自制腕带压迫时间的探讨
9
作者 张金梅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29期7087-7088,共2页
目的:探讨TRI术后应用自制腕带压迫止血时开始松腕带的最佳时间。方法:对112例TRI术后患者采用我科自制腕带按压止血,分别于拔管后0.5 h和1 h开始松腕带,6 h取下腕带,记录穿刺局部出血、血肿、尺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果:在TRI术后,拔管... 目的:探讨TRI术后应用自制腕带压迫止血时开始松腕带的最佳时间。方法:对112例TRI术后患者采用我科自制腕带按压止血,分别于拔管后0.5 h和1 h开始松腕带,6 h取下腕带,记录穿刺局部出血、血肿、尺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果:在TRI术后,拔管后0.5 h组的效果明显优于1 h组。结论:TRI术后应用自制腕带压迫止血开始松腕带的最佳时间是拔管后0.5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护理 桡动脉/外科学 止血带 人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桡动脉头静脉吻合术在血液透析患者造瘘术中的疗效分析
10
作者 邱旭东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1年第33期8154-8155,共2页
目的探讨改进桡动脉头静脉吻合术在血液透析患者造瘘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80例肾功能衰竭患者,分为改进组、对照组,采用不同术式比较两组血管吻合时间、内瘘成熟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改进组与对照组比较,改进组吻合时间减少,... 目的探讨改进桡动脉头静脉吻合术在血液透析患者造瘘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80例肾功能衰竭患者,分为改进组、对照组,采用不同术式比较两组血管吻合时间、内瘘成熟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改进组与对照组比较,改进组吻合时间减少,并发症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内瘘成熟时间及开始使用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进的术式为肾衰患者造瘘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吻合术 科/方法 桡动脉/外科学 肾透析
原文传递
桡动脉-头静脉侧侧吻合术在自体动静脉内瘘重建中的应用36例分析
11
作者 毛鹏 刘滢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0年第24期5988-5988,共1页
目的探讨桡动脉-头静脉侧侧吻合术在自体动-静脉内瘘重建中的手术方法和注意事项。方法分析南通市老年康复医院2004-2009年36例终末期肾功能衰竭动静脉内瘘治疗临床资料。结果 36例患者均施行桡动脉-头静脉侧侧吻合术,36例手术均获得成... 目的探讨桡动脉-头静脉侧侧吻合术在自体动-静脉内瘘重建中的手术方法和注意事项。方法分析南通市老年康复医院2004-2009年36例终末期肾功能衰竭动静脉内瘘治疗临床资料。结果 36例患者均施行桡动脉-头静脉侧侧吻合术,36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成功率100%。其中有3例术中吻合后开放血管不能触及震颤,立即拆除吻合口缝线,见吻合口处血栓形成,清除血栓后再吻合,血流通畅,有6例术后出现手背肿胀,数天后肿胀自行消失。结论桡动脉-头静脉侧侧吻合术所建立的自体动静脉内瘘,手术过程简便,成功率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建立血管通路的最佳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静脉瘘/外科学 桡动脉/外科学 头臂静脉/外科学 人类
原文传递
经桡动脉途径行PCI术后止血方法的护理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士翠 宗文霞 付菱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2年第13期3207-3208,共2页
目的研究经桡动脉途径行PCI术后好的止血方法。方法选取经桡动脉路径行PCI术后患者共327例,随机将患者分为三组,每组109例,观察组采用TR—Band桡动脉止血器+传统的弹力粘贴绷带联合使用,止血器组采用TR—Band桡动脉止血器独立使用... 目的研究经桡动脉途径行PCI术后好的止血方法。方法选取经桡动脉路径行PCI术后患者共327例,随机将患者分为三组,每组109例,观察组采用TR—Band桡动脉止血器+传统的弹力粘贴绷带联合使用,止血器组采用TR—Band桡动脉止血器独立使用,传统组采用传统的自制棉质弹力粘贴绷带,通过观察评价最好的止血方法。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止血器组和传统组(P〈0.05)。结论TR-Band桡动脉止血器+传统的弹力粘贴绷带联合使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止血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桡动脉/外科学 止血技术/护理
原文传递
PCI术后桡动脉穿刺减压对周围血管并发症的影响
13
作者 贝志红 赵丹凤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2年第11期2623-2623,共1页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路径行PCI后止血装置抽气减压时间对术后血管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PCI术后患者189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使用TRBand压迫止血绷带对桡动脉进行压迫止血,试验组给予护理干预,定时予止血装置抽气减压,对照组...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路径行PCI后止血装置抽气减压时间对术后血管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PCI术后患者189例,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使用TRBand压迫止血绷带对桡动脉进行压迫止血,试验组给予护理干预,定时予止血装置抽气减压,对照组按护理传统保守的做法,不予抽气减压。统计两组术后周围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并将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周围血管并发症发生率无差异(P〉0.05)。结论定时予TRBand止血装置抽气减压对周围血管并发症发生率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穿刺术 桡动脉/外科学 血管疾病/预防和控制
原文传递
TRI术后使用不同腕带压迫止血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金梅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9年第12期2819-2820,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不同腕带压迫止血的优缺点,为临床选择腕带提供依据。方法:将112例TR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6例。观察组使用自制腕带;对照组使用泰尔茂公司的桡动脉充气止血绑带。结果:两种腕带术后6 h内局部皮下出血和血... 目的:探讨应用不同腕带压迫止血的优缺点,为临床选择腕带提供依据。方法:将112例TR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6例。观察组使用自制腕带;对照组使用泰尔茂公司的桡动脉充气止血绑带。结果:两种腕带术后6 h内局部皮下出血和血肿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自制腕带在良好的压迫止血效果的同时,还具有费用低廉、制作简便、消毒后可重复使用,减少一次性医疗垃圾的产生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动脉/外科学 止血带 人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