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软伤外洗方联合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治疗桡骨下端骨折
1
作者 冯平 李晓 霍乐乐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5年第6期36-39,共4页
目的探讨桡骨下端骨折应用手法复位夹板固定联合软伤外洗方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6月就诊的78例桡骨下端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治... 目的探讨桡骨下端骨折应用手法复位夹板固定联合软伤外洗方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2年6月就诊的78例桡骨下端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软伤外洗方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腕关节活动度、腕关节功能、骨代谢指标及炎症介质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7.44%)比对照组(76.92%)高(P<0.05);治疗8周后,两组掌屈、背伸、尺偏、桡偏、前臂旋后及前臂旋前等腕关节活动度均升高,且研究组均比对照组高(P<0.05);治疗8、12周后,两组改良梅奥腕关节功能量表(Cooney)评分升高,且研究组比对照组高(P<0.05);治疗8周后,两组骨保护素(OPG)和碱性磷酸酶(ALP)水平均升高,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RANK)、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OPG和ALP水平比对照组高,RANK、CRP、IL-1β及IL-6水平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手法复位夹板固定联合软伤外洗方治疗桡骨下端骨折效果较好,可有效提升患者腕关节活动度及腕关节功能,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改善其骨代谢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下端骨折 手法复位 夹板固定 软伤外洗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伸直型桡骨下端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
2
作者 段雄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022-025,共4页
探究动态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伸直型桡骨下端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4月~2024年5月本院治疗的80例伸直型桡骨下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行不同治疗方法。结果 观察组关节恢复情况好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 探究动态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伸直型桡骨下端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4月~2024年5月本院治疗的80例伸直型桡骨下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行不同治疗方法。结果 观察组关节恢复情况好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尺偏角、掌倾角、桡骨长度高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 动态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伸直型桡骨下端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有利于促进骨折恢复,且安全性较好,不易引起不良反应,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夹板固定 伸直型桡骨下端骨折 临床效果 伸直型桡骨下端骨折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夹板外固定联合中草药敷贴治疗桡骨下端骨折的疗效评估
3
作者 祝永标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5年第3期106-109,共4页
本研究的目的通过对夹板外固定联合中草药敷贴治疗桡骨下端骨折的疗效评估。方法 本研究纳入了60例桡骨下端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A组采用常规的夹板外固定治疗,B组则在A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了中草药敷贴治疗。研究从骨... 本研究的目的通过对夹板外固定联合中草药敷贴治疗桡骨下端骨折的疗效评估。方法 本研究纳入了60例桡骨下端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A组采用常规的夹板外固定治疗,B组则在A组治疗的基础上,增加了中草药敷贴治疗。研究从骨折愈合时间、水肿消退时间、腕关节功能恢复、疼痛状况以及关节活动度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评估,以此评估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差异。结果 在所有指标的比较中,B组患者的恢复速度和效果明显优于A组。B组不仅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缩短,水肿消退更为迅速,腕关节功能的恢复也显得更加顺利。与此同时,B组患者在疼痛缓解和关节活动度恢复上也表现出更明显的优势(P<0.05)。通过此次研究,显示夹板外固定结合中草药敷贴治疗的优势不仅仅体现在加速骨折愈合上,更重要的是它能够有效促进软组织的修复与功能恢复。中草药外敷的药物通过渗透作用,可以缓解局部水肿,减轻疼痛,增强血液循环,这些对于桡骨下端骨折的康复至关重要,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下端骨折 夹板外固定 中草药敷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桃红四物汤联合中医骨折手法复位治疗桡骨下端骨折的临床疗效
4
作者 宗金权 《内蒙古中医药》 2024年第7期25-27,共3页
目的:探讨临床选择桃红四物汤联合中医骨折手法复位方法对桡骨下端骨折患者展开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时间范围处于2019年2月—2023年5月阶段的80例桡骨下端骨折患者展开分组对比研究;所有骨折患者的分组依据为投掷硬币法;... 目的:探讨临床选择桃红四物汤联合中医骨折手法复位方法对桡骨下端骨折患者展开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时间范围处于2019年2月—2023年5月阶段的80例桡骨下端骨折患者展开分组对比研究;所有骨折患者的分组依据为投掷硬币法;参照组(40例):采用的治疗方法为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方法;研究组(40例):采用的治疗方法为参照组基础上的桃红四物汤治疗;组间比较两组骨折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愈合时间以及复位效果。结果:与参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展开比较,研究组桡骨下端骨折患者统计结果提升程度明显(P <0.05);与参照组愈合时间、尺偏角、掌倾角以及桡骨高度展开比较,研究组桡骨下端骨折患者愈合时间呈现出显著缩短,尺偏角、掌倾角以及桡骨高度呈现出显著提升(P<0.05)。结论:临床对桡骨下端骨折患者在研究治疗方法期间,桃红四物汤+中医骨折手法复位方法的联合应用,可确保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提升,愈合时间获得显著缩短,尺偏角、掌倾角以及桡骨高度获得显著提升,可促进桡骨下端骨折患者的良好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红四物汤 中医骨折手法复位 桡骨下端骨折 疗效 愈合时间 复位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骨折手法复位术在桡骨下端骨折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5
作者 杨德建 《新疆中医药》 2024年第6期28-31,共4页
目的本次研究旨在讨论中医骨折手法复位在桡骨下端骨折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患者尺偏角、掌倾角以及桡骨高度所产生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采用随机抽签法纳入2019年5月至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桡骨下端骨折患者作为受试者,总计56例,按照治... 目的本次研究旨在讨论中医骨折手法复位在桡骨下端骨折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患者尺偏角、掌倾角以及桡骨高度所产生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采用随机抽签法纳入2019年5月至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桡骨下端骨折患者作为受试者,总计56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实验组(n=28)与对照组(n=28),对照组接受切开复位联合钢板内固定治疗方式,实验组接受中医骨折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治疗后治疗有效率、腕关节复位效果、恢复情况。结果本次研究显示,在治疗有效率方面,实验组临床治疗有效率(96.43%)相较于对照组(75.00%)更高,两组之间数据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关节复位效果方面,实验组尺偏角、掌倾角以及桡骨高度平均值分别为(18.42±1.37)°、(13.25±0.42)°、(21.69±2.35)cm,对照组为(13.11±2.48)°、(8.97±0.51)°、(17.41±0.82)cm,实验组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方面,实验组肿胀消退、疼痛缓解、骨痂生成以及患肢负重用时分别为(16.35±2.18)d、(6.78±0.48)周、(8.48±2.02)周、(8.45±2.18)周,对照组为(20.45±3.61)d、(8.07±1.35)周、(12.49±1.25)周、(10.31±0.94)周,实验组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对桡骨下端骨折患者,建议采用中医手法复位予以治疗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同时改善尺偏角、掌倾角、桡骨高度,以提高复位效果,并缩短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下端骨折 手法复位 尺偏角 掌倾角 桡骨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行研制可加压式小夹板治疗桡骨下端骨折12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1
6
作者 魏成建 许建安 +3 位作者 王培民 赵和庆 杨挺 李开金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01年第5期51-52,共2页
关键词 桡骨下端骨折 小夹板 治疗 手法整复 加压固定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树皮外固定治疗伸直型桡骨下端骨折临床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刘宏 张培祥 +1 位作者 陆建伟 李启运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05年第6期36-38,共3页
目的:观察杉树皮外固定对伸直型桡骨下端骨折的疗效并系统评估.方法:自2001年8月~2004年7月,根据病例纳入标准,随机选取140例伸直型桡骨下端骨折有效病例,杉树皮组93例,石膏组47例,治疗5周、3个月后,作疗效评估.结果:经统计学分析,杉... 目的:观察杉树皮外固定对伸直型桡骨下端骨折的疗效并系统评估.方法:自2001年8月~2004年7月,根据病例纳入标准,随机选取140例伸直型桡骨下端骨折有效病例,杉树皮组93例,石膏组47例,治疗5周、3个月后,作疗效评估.结果:经统计学分析,杉树皮组疼痛较轻(P<0.05);肿胀较轻(P<0.01),5周时,总有效率杉树皮组76.34%;石膏组48.84%;3个月时,总有效率杉树皮组97.85%;石膏组82.98%.结论:杉树皮外固定治疗伸直型桡骨下端骨折是一种良好的固定技术.方法简便,功能恢复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伸直型桡骨下端骨折 骨折固定 杉树皮 外固定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筋骨并重理念在伸直型桡骨下端骨折治疗中的运用 被引量:9
8
作者 宋海波 周昭辉 +2 位作者 蔡军和 王剑锋 顾豪杰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16年第2期128-131,共4页
目的:探讨伸直型桡骨下端骨折行手法整复夹板固定结合理筋手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桡骨下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治疗组行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并施于理筋手法,对照组行相同手法整复骨折后予石膏托固定。比较... 目的:探讨伸直型桡骨下端骨折行手法整复夹板固定结合理筋手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桡骨下端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治疗组行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并施于理筋手法,对照组行相同手法整复骨折后予石膏托固定。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7 d、14 d腕关节疼痛评分情况,解除外固定1周后按修正Green和O’Brien的评定标准评价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不同时间点腕关节疼痛评分不同(F=12.421,P=0.029);两组患者腕关节疼痛评分总体有差别(t=3.101,P=0.002),进一步比较显示治疗后7 d、14 d治疗组腕关节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3.83±2.09)分VS(5.31±2.22)分,t=2.251,P=0.023;(1.22±0.89)分VS(3.13±1.75)分,t=2.288,P=0.026];时间因素与分组因素存在交互效应(F=3.947,P=0.039)。治疗组在Green和O’Brien评分方面优于对照组(90.03±1.45 vs 79.19±1.28,Z=-2.291,P=0.018)。根据Green和O’Brien评分治疗组优23例,良7例,中5例;对照组优15例,良9例,中11例(Z=-2.117,t=0.033)。结论: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行手法整复固定结合理筋手法对伤后患肢疼痛缓解及腕关节功能恢复起到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下端骨折 筋骨并重 手法整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福贻教授运用“三折顶”手法治疗伸直型桡骨下端骨折的经验 被引量:3
9
作者 严培军 夏建龙 王培民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9期60-61,共2页
桡骨下端骨折是骨伤科临床最常见骨折之一,中医治疗上多采取闭合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周福贻教授在吸收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首创的"三折顶"整复手法治疗伸直型桡骨下端骨折,经多年的临床实践证明,该手法具有轻巧、敏捷,病人... 桡骨下端骨折是骨伤科临床最常见骨折之一,中医治疗上多采取闭合手法整复,小夹板外固定。周福贻教授在吸收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首创的"三折顶"整复手法治疗伸直型桡骨下端骨折,经多年的临床实践证明,该手法具有轻巧、敏捷,病人痛苦少,复位成功率高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下端骨折 手法 周福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理筋手法结合功能锻炼治疗桡骨下端骨折后期腕关节僵硬 被引量:9
10
作者 陈凯 谢韶东 朱干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6年第9期31-32,共2页
目的探讨理筋手法结合功能锻炼治疗桡骨下端骨折后期腕关节僵硬的疗效及机理。方法:运用理筋手法松解腕关节,指导病人进行功能锻炼,并结合外用药物治疗。结果共治病人83例,其中治愈68例,显效11,有效4例,总有效率100%。结论运用恰当的理... 目的探讨理筋手法结合功能锻炼治疗桡骨下端骨折后期腕关节僵硬的疗效及机理。方法:运用理筋手法松解腕关节,指导病人进行功能锻炼,并结合外用药物治疗。结果共治病人83例,其中治愈68例,显效11,有效4例,总有效率100%。结论运用恰当的理筋手法结合功能锻炼治疗桡骨下端骨折后期腕关节僵硬,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下端骨折 关节僵硬 理筋手法 功能锻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氏“三折顶”整复手法治疗桡骨下端骨折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夏建龙 王培民 +3 位作者 魏成建 孙玉明 周福贻 峁军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3期153-156,共4页
目的运用周氏“三折顶”整复手法治疗桡骨下端骨折,进行临床疗效再观察及评价,意在制订桡骨下端骨折整复手法技术操作规范。方法分别运用周氏“三折顶”整复手法和传统整复手法治疗桡骨下端骨折(伸直型)26例和23例,对其安全性、临床疗... 目的运用周氏“三折顶”整复手法治疗桡骨下端骨折,进行临床疗效再观察及评价,意在制订桡骨下端骨折整复手法技术操作规范。方法分别运用周氏“三折顶”整复手法和传统整复手法治疗桡骨下端骨折(伸直型)26例和23例,对其安全性、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结果治疗前后2组腕关节功能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复位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8.46%和82.61%,2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2者痊愈率的比较,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对骨折后掌倾角、尺倾角、侧方和短缩移位的矫正复位优于对照组。结论在桡骨下端骨折治疗中,周氏“三折顶”整复手法与传统手法均能获得较好的疗效,但周氏“三折顶”整复手法具有轻柔、灵巧、快捷的特点,病人痛苦少,痊愈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下端骨折 三步折顶整复手法 复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康复对桡骨下端骨折疼痛疗效的观察 被引量:3
12
作者 何予工 王琳 朱中兴 《现代康复》 CSCD 2000年第11期1723-1723,共1页
目的 观察综合康复治疗对桡骨下端骨折疼痛的疗效。方法 54例桡骨下端骨折病人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应用综合康复治疗 (理疗、体疗、关节松动术 )。对照组应用理疗和不系统的体疗,治疗前后分别用目测疼痛评分尺和 Price疼痛... 目的 观察综合康复治疗对桡骨下端骨折疼痛的疗效。方法 54例桡骨下端骨折病人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应用综合康复治疗 (理疗、体疗、关节松动术 )。对照组应用理疗和不系统的体疗,治疗前后分别用目测疼痛评分尺和 Price疼痛评分法对期疼痛进行评估。结果 经过康复介入治疗组患者明显比对照组的疼痛减轻,治疗前后疼痛经统计学 t检验,统计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下端骨折 综合康复 疼痛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下端骨折84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霍志毅 温建强 《新中医》 CAS 2017年第2期81-83,共3页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下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4例患者(伸直型骨折55例、屈曲型骨折11例、关节面骨折伴腕关节面骨折18例),均在持续牵引下行手法复位及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结果:手法复位后3月后对患者的腕关...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下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4例患者(伸直型骨折55例、屈曲型骨折11例、关节面骨折伴腕关节面骨折18例),均在持续牵引下行手法复位及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结果:手法复位后3月后对患者的腕关节功能进行评分,优43例,良28例,可11例,差2例,总有效率为97.62%。结论:手法复位联合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下端骨折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下端骨折 手法复位 小夹板 功能锻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桡骨下端骨折117例分型及其远期疗效分析 被引量:33
14
作者 徐生根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1999年第2期116-117,共2页
桡骨下端骨折传统手法复位石膏或夹板固定是最常用的治疗方法,本人对130例进行随访,其中117例有完整资料,通过对骨折的分型,手腕关节功能的测定,分析其远期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17例中男41例,女76例;左侧51例,右... 桡骨下端骨折传统手法复位石膏或夹板固定是最常用的治疗方法,本人对130例进行随访,其中117例有完整资料,通过对骨折的分型,手腕关节功能的测定,分析其远期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17例中男41例,女76例;左侧51例,右侧66例;年龄6~78岁,平均52岁。骨折固定方法:石膏固定98例,夹板固定19例;固定时间:儿童3~4周;成人4~6周,随访时间3年6个月~4年,平均3年8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下端骨折 分型 骨折固定术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法复位桡骨下端骨折84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汝专 赵华桥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54-55,共2页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下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84例患者中伸直型骨折55例,屈曲型骨折11例,关节面骨折伴腕关节面骨折18例,均在持续牵引下行手法复位及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结果:手法复位后3个月后对患者的腕关节功能...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桡骨下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84例患者中伸直型骨折55例,屈曲型骨折11例,关节面骨折伴腕关节面骨折18例,均在持续牵引下行手法复位及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结果:手法复位后3个月后对患者的腕关节功能进行评分,优43例,良28例,可11例,差2例,总有效率为97.62%。结论:该法治疗桡骨下端骨折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下端骨折 手法复位 小夹板 功能锻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肿抽吸浸润麻醉复位治疗桡骨下端骨折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朱长俊 李胜华 +1 位作者 张微 王根林 《工企医刊》 2002年第3期23-24,共2页
桡骨下端骨折多可通过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而最常用的麻醉方式是局部血肿浸润麻醉,我们的改良是在血肿浸润麻醉显效后,将血肿抽吸排除.2000年4月~12月,对63例桡骨下端骨折进行局部血肿抽吸浸润麻醉后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不仅麻醉... 桡骨下端骨折多可通过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而最常用的麻醉方式是局部血肿浸润麻醉,我们的改良是在血肿浸润麻醉显效后,将血肿抽吸排除.2000年4月~12月,对63例桡骨下端骨折进行局部血肿抽吸浸润麻醉后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不仅麻醉效果满意,而且有利于骨折复位、愈合和功能恢复.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肿抽吸 浸润麻醉 复位 治疗 桡骨下端骨折 疗效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桡骨下端骨折术后腕关节僵硬患者进行中药熏洗联合功能锻炼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宗洲 《当代医药论丛》 2015年第15期29-30,共2页
目的:探讨对桡骨下端骨折术后腕关节僵硬患者进行中药熏洗联合功能锻炼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3年1月~2014年9月期间我院门诊收治的92例桡骨下端骨折术后腕关节僵硬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9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 目的:探讨对桡骨下端骨折术后腕关节僵硬患者进行中药熏洗联合功能锻炼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3年1月~2014年9月期间我院门诊收治的92例桡骨下端骨折术后腕关节僵硬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9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有46例患者。我院对对照组的患者指导其进行常规的功能锻炼,对观察组的患者进在指导其行功能锻炼的同时对其进行中药熏洗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对桡骨下端骨折术后腕关节僵硬患者进行中药熏洗并指导其进行功能锻炼可起到通利关节,祛风散寒,改善局部气血运行的功效,最终达到缓解腕关节僵硬的症状,恢复腕关节正常功能的目的。该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熏洗 功能锻炼 桡骨下端骨折 腕关节僵硬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桡骨下端骨折小夹板与石膏固定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胡剑华 程全红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1997年第4期8-8,共1页
桡骨下端骨折小夹板与石膏固定疗效分析胡剑华程全红(江西省南昌市第九医院南昌330002)关键词桡骨下端骨折小夹板石膏固定疗效分析笔者自1992~1997年6月间治疗桡骨下端骨折80例,分别采用小夹板或石膏固定2种不同... 桡骨下端骨折小夹板与石膏固定疗效分析胡剑华程全红(江西省南昌市第九医院南昌330002)关键词桡骨下端骨折小夹板石膏固定疗效分析笔者自1992~1997年6月间治疗桡骨下端骨折80例,分别采用小夹板或石膏固定2种不同的方法,现将治疗效果总结如下:1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下端骨折 小夹板 石膏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位加小夹板固定治疗52例桡骨下端骨折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志强 《中国民间疗法》 2004年第7期29-30,共2页
关键词 复位 小夹板固定 治疗 桡骨下端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教育干预在桡骨下端骨折患者进行小夹板固定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20
作者 尹航 《求医问药(下半月刊)》 2012年第10期219-220,共2页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干预在桡骨下端骨折患者进行小夹板固定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1年3月~2012年3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小夹板固定治疗的127例桡骨下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127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干预在桡骨下端骨折患者进行小夹板固定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1年3月~2012年3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小夹板固定治疗的127例桡骨下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127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有70例患者,对照组有57例患者。我们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基础护理,对观察组患者除了进行基础护理外,还进行基础健康宣教和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干预。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掌握健康教育知识的程度、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手握力、前臂旋转力的恢复时间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在桡骨下端骨折患者进行小夹板固定治疗期间对其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可以有效地促进其病情的康复,减少其发生并发症的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教育干预 桡骨下端骨折 小夹板固定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