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放射技术对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合并腕关节不稳定性患者诊断的价值探讨
1
作者 阮祖业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5年第1期130-133,共4页
探讨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腕关节不稳定性患者接受放射技术的诊断价值。方法 灵山县第二人民医院放射科2023年1月~2024年3月时间段随机抽选接受X线与CT检查的29例疑似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腕关节不稳定性患者进行研究,金标准为术后结果,... 探讨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腕关节不稳定性患者接受放射技术的诊断价值。方法 灵山县第二人民医院放射科2023年1月~2024年3月时间段随机抽选接受X线与CT检查的29例疑似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腕关节不稳定性患者进行研究,金标准为术后结果,观察不同影像方法的效果差异。结果 CT检查骨折>3块、关节面分离、桡骨缩短、背侧关节面塌陷、骨折合并下尺桡半脱位更高,其中关节面分离、桡骨缩短形成了组间显著差异P<0.05。CT检查在筛查结果中的相关项目中准确率、灵敏度效能高,漏诊率低。结论 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腕关节不稳定性患者接受X线与CT检查能够观察骨折、损伤情况,其中CT检查精准度高,综合效能好,不容易造成二次损伤,更有利于患者痊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检查 CT检查 关节不稳定性 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及关节内骨折患者手术结合中药治疗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6
2
作者 赵庆 唐宇星 +1 位作者 陈少明 蔡道章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2003年第4期236-238,共3页
目的 :评价手术结合中药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及关节内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综合分析2 0 0 0年 4月— 2 0 0 3年 4月采用不同方法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及关节内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 32例患者根据 AO原则进行分类 ,按不同类型... 目的 :评价手术结合中药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及关节内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综合分析2 0 0 0年 4月— 2 0 0 3年 4月采用不同方法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及关节内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 32例患者根据 AO原则进行分类 ,按不同类型骨析相应采用钛板螺钉内固定、简单内固定加外固定架固定及单纯外固定架固定手术治疗 ,其中 7例患者术后加中药外敷。结果 :随访了全部患者 ,功能满意者 2 6例 ,占 81.2 5 % ;功能尚可者 5例 ,占 15 .6 2 % ;功能不满意者 1例 ,占 3.13%。加敷中药者 X线片显示骨折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缩短。结论 :经合理的手术方法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及关节内骨折 ,能最大限度地恢复桡 (尺 )骨的相对长度、关节面平整、掌倾角及尺偏角 ,术后配合合理的锻炼 ,可以使腕关节功能得到最大恢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 桡骨关节内骨折 手术治疗 中药治疗 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3
作者 彭涛 王玲玲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9期0146-0149,共4页
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本院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7月2年间收治的86例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患者进行研究,并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石膏外固定术治疗,观察组实施切开复位... 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本院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7月2年间收治的86例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患者进行研究,并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石膏外固定术治疗,观察组实施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最终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无论是治疗有效率还是桡骨掌倾角、桡骨尺偏角等各项指标都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患有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可以大大提高临床疗效,能有效促进骨折处的愈合与恢复,并可显著提高患者腕关节活动度和握力,同时对缓解患者的症状和提升生活质量也具有显著的作用。因此,建议在临床实践中更广泛地推广和应用该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 关节活动度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3
4
作者 徐林 蔡锦方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8期1416-1417,共2页
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是临床骨科较难处理的骨折,约占整个前臂骨折的5%,特别是复杂关节内骨折,无论那种处理方法,目前都均未获得较满意的功能恢复。腕关节是全身最重要、活动频率高、功能恢复要求较高的关节之一,关节面的很小移位... 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是临床骨科较难处理的骨折,约占整个前臂骨折的5%,特别是复杂关节内骨折,无论那种处理方法,目前都均未获得较满意的功能恢复。腕关节是全身最重要、活动频率高、功能恢复要求较高的关节之一,关节面的很小移位即可引起腕关节的退性形变,从而导致腕关节慢性疼痛和僵硬,严重影响手的功能[1]。近年来,随着交通业与建筑业的迅猛发展,高能量损伤所致的桡骨远端关节内严重骨折日益增多,其治疗方法和原则得到不断修正和更新,国内外有关的临床研究日趋活跃[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 研究进展 损伤机制 手术入路 分型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掌侧锁定板内固定和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6
5
作者 吕浩 荆珏华 +2 位作者 周云 叶曙明 詹俊峰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3年第3期257-261,共5页
目的比较采用掌侧锁定板内固定与外固定架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方法 43例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患者,其中男性31例,女性12例;年龄18~68岁,平均年龄35.16岁。分为2组,即内固定术组(采用掌侧锁定板)和外固定支架术组。回顾... 目的比较采用掌侧锁定板内固定与外固定架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方法 43例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患者,其中男性31例,女性12例;年龄18~68岁,平均年龄35.16岁。分为2组,即内固定术组(采用掌侧锁定板)和外固定支架术组。回顾分析采用切开复位掌侧锁定板内固定术和采用闭合复位或者有限切开外固定支架术(其中11例结合克式针内固定)治疗情况。通过术后不同时期(术后2~3d、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X射线片测量、关节活动度、握持力量等进行比较;对患者主观功能评估使用上肢、肩、腕伤残(DASH)评分。平均随访时间15个月(8~18个月)。结果放射学评价方面,内固定术组较外固定支架术组掌倾角恢复好,桡骨长度丢失情况内固定术组好于外固定支架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末次随访内固定术组握力和关节屈伸活动度较外固定支架术组恢复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DASH评分,内固定术组为7.9±6.1,外固定支架术组为14.1±5.4。内固定术组无明显术后并发症;外固定支架术组再手术1例,第二掌骨骨折1例,术后钉道感染2例。结论相比较来说,掌侧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 掌侧锁定板 外固定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CT三维重建对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评估及治疗意义 被引量:6
6
作者 齐尚锋 王建国 +1 位作者 王式鲁 李建民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02Z期49-50,共2页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对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评估及治疗意义。方法:40例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患者术前行X线、CT扫描和CT三维重建成像,根据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移位和关节脱位的方向、程度,关节内骨折的粉碎程度,掌倾角、尺偏角的变...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对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评估及治疗意义。方法:40例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患者术前行X线、CT扫描和CT三维重建成像,根据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移位和关节脱位的方向、程度,关节内骨折的粉碎程度,掌倾角、尺偏角的变化以及桡骨的短缩程度,对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进行评估,选择最佳治疗方案和手术入路。结果:40例CT三维重建成像均能较清晰地显示骨折脱位在三维层面即矢状面、额状面及水平面上的方向和程度。根据术前评估决定手术方案,术后40例均获完整随访,随访时间1~2.5年,平均15个月。参照骨折疗效标准:优26例,良12例,可2例。结论:CT三维重建把CT扫描和图像重建技术有机地结合得出三维空间图像,能直观、全面、精确地显示桡骨远端的立体结构和各部位解剖结构的空间关系,对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粉碎程度、骨质量、骨折块原始移位程度进行合理的术前评估,对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和内固定进行个性化临床治疗起重要作用,对术后病人的功能恢复产生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 治疗 螺旋CT三维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对腕关节影响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64
7
作者 于金河 李增炎 彭阿钦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5年第4期252-254,共3页
目的研究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对桡腕关节的影响。方法12只成人上肢标本于距关节面3cm处截骨去除1cm骨块,于桡骨远端关节面舟骨窝与月骨窝交界处纵形劈开桡骨,使桡尺侧骨块可分别向近端移动,制作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模型,利用压敏片测试随... 目的研究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对桡腕关节的影响。方法12只成人上肢标本于距关节面3cm处截骨去除1cm骨块,于桡骨远端关节面舟骨窝与月骨窝交界处纵形劈开桡骨,使桡尺侧骨块可分别向近端移动,制作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模型,利用压敏片测试随关节面移位,桡腕关节面的应力分布和受力面积改变情况。结果桡舟关节面移位≥2mm时,月骨接触面积及接触应力增加,舟骨接触面积及接触应力减少(P<0.01);桡月关节面移位≥2mm时,舟骨接触面积及接触应力增加(P<0.01),月骨接触面积无明显变化(P>0.01)而及接触应力减少(P<0.01)。结论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关节面移位≥2mm以上时,桡腕关节面的应力分布和受力面积发生改变,影响腕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 生物力学研究 桡骨远端关节 接触应力 接触面积 应力分布 关节 关节功能 桡腕关节 上肢标本 骨折模型 移位 月骨 舟骨 压敏片 骨块 受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腕关节镜技术辅助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 被引量:11
8
作者 吴伟东 郑荣宗 +1 位作者 应锦河 刘云建 《临床骨科杂志》 2010年第5期526-528,共3页
目的探讨腕关节镜技术辅助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腕关节镜技术辅助、结合内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患者13例。患者主观症状用疼痛标尺法测量。腕关节功能按Sarmiento改良的Gartland-Werley计分法评价。结果 12... 目的探讨腕关节镜技术辅助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腕关节镜技术辅助、结合内外固定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患者13例。患者主观症状用疼痛标尺法测量。腕关节功能按Sarmiento改良的Gartland-Werley计分法评价。结果 12例获得随访,时间9~24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5~8周。患者疼痛计分1.0~3.0(1.5±0.7)分;腕关节功能优6例,良5例,一般1例。结论应用腕关节镜技术辅助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复位可较好地解决维持桡骨关节面高度和恢复关节面平整的问题,最大程度地恢复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 关节 骨折固定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伴腕关节不稳定放射诊断的临床价值观察 被引量:16
9
作者 向海鸿 陈涛 程功文 《当代医学》 2017年第9期123-124,共2页
目的对于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伴腕关节不稳定,进行两种不同的放射诊断,并判断两种诊断的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次实验根据入院时间分为两组,共160例患者。实验组80例患者同时采用X线和CT的诊断方法,对比两种诊断的检测结果。实验组的患者根... 目的对于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伴腕关节不稳定,进行两种不同的放射诊断,并判断两种诊断的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次实验根据入院时间分为两组,共160例患者。实验组80例患者同时采用X线和CT的诊断方法,对比两种诊断的检测结果。实验组的患者根据CT诊断的结果,接受医院的治疗。同时,对照组80例患者全部采用X线诊断,并接受后续治疗。结果 CT诊断效果较X线诊断效果更好,在CT诊断结果的指导下接受治疗,患者恢复健康的时间较短(P<0.05)。结论在患者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医院应建议患者选择CT放射诊断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 关节不稳定 X线诊断 CT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锁定钢板联合外固定架与单纯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复杂关节内骨折的中期疗效比较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兴旺 邱德伟 +1 位作者 邹勇 肖太阳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7年第8期25-27,共3页
目的:比较桡骨远端复杂关节内骨折患者分别采用单纯锁定钢板和锁定钢板联合外固定支架两种技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桡骨远端复杂关节内骨折疾病患者76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用单纯锁... 目的:比较桡骨远端复杂关节内骨折患者分别采用单纯锁定钢板和锁定钢板联合外固定支架两种技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桡骨远端复杂关节内骨折疾病患者76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用单纯锁定钢板技术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锁定钢板联合外固定支架技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骨折治疗总有效率、围术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患者在围术期仅有1例出现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的8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治疗总有效率为92.1%,高于对照组7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单纯锁定钢板而言,桡骨远端复杂关节内骨折患者采用锁定钢板联合外固定支架技术进行治疗的效果更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定钢板 外固定支架 桡骨远端复杂关节内骨折 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腕关节镜辅助掌侧锁定钢板技术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 被引量:8
11
作者 周喆刚 林娜 +3 位作者 肖颖锋 万圣祥 王拥军 江长青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第13期47-48,共2页
目的探讨腕关节镜辅助掌侧锁定钢板技术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方法。方法本组共25例,均应用腕关节镜辅助掌侧锁定钢板技术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结果所有骨折均一期愈合,术后随访4个月~2年。术后测量掌倾角8°~17°,尺... 目的探讨腕关节镜辅助掌侧锁定钢板技术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方法。方法本组共25例,均应用腕关节镜辅助掌侧锁定钢板技术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结果所有骨折均一期愈合,术后随访4个月~2年。术后测量掌倾角8°~17°,尺偏角16°~26°,骨折完全愈合时间8~16周,平均(11.4±0.7)周。腕关节功能按Sarmiento标准评定为优15例,良7例,可3例。放射学参照Lidstrom评价为优良的为89.7%。结论应用腕关节镜辅助掌侧锁定钢板技术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简单、微创、实用,疗效满意,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 关节 锁定钢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氏针联合外固定架固定术与切开复位接骨板内固定术在成人闭合型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中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9
12
作者 刘斐 陈建卓 +1 位作者 吕晓 郑刚 《贵州医药》 CAS 2021年第11期1749-1750,共2页
目的比较克氏针联合外固定架固定术与切开复位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成人闭合型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成人闭合型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分别实施克氏针联合外固定架固定术、切开复位接... 目的比较克氏针联合外固定架固定术与切开复位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成人闭合型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成人闭合型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分别实施克氏针联合外固定架固定术、切开复位接骨板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手术前后影像学指标变化情况,评估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短,手术切口短,且术中出血量少(P<0.05);两组患者术后掌倾角、尺偏角及桡骨茎突高度与术前比较均增大(P<0.05),且对照组较观察组增大更为明显(P<0.05);两组患者腕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克氏针联合外固定架固定术与切开复位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成人闭合型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均能够对患者腕关节起到良好的恢复作用,但前者创伤小、切口小,后者有利于掌倾角、尺偏角恢复,可结合患者实际选择合理术式,提高手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氏针 外固定架固定术 切开复位接骨板内固定 闭合型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冯涛 彭洪 +1 位作者 胡波涌 郭丽琼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年第8期85-86,共2页
目的讨论保守治疗、手术治疗在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96例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参照组患者实施保守治疗,观察组实施手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腕关节功能恢复程度、不良... 目的讨论保守治疗、手术治疗在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96例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与观察组,各48例。参照组患者实施保守治疗,观察组实施手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腕关节功能恢复程度、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83%显著高于参照组的79.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腕关节背伸、掌屈、桡偏、尺偏恢复程度分别为(58.93±1.07)、(45.11±1.66)、(18.23±1.67)、(24.38±2.87)°,均优于参照组的(63.23±3.23)、(46.83±3.27)、(19.89±2.26)、(31.24±1.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50%明显低于参照组的29.1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临床效果明显优于保守疗法,对于骨折部位愈合进程具有促进作用,从而有利于腕关节功能恢复,且具有良好的治疗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 保守治疗 手术治疗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固定架治疗老年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袁海涛 李启生 +1 位作者 黄宗贵 戴海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1期116-118,共3页
目的:对腕关节外固定架治疗老年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方法:分析采用腕关节外固定架治疗老年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47例,对其中42例获得7~50个月随访(平均24个月),通过Jakim评分评价治疗结果。结果:42例骨折均获得骨性愈... 目的:对腕关节外固定架治疗老年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方法:分析采用腕关节外固定架治疗老年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47例,对其中42例获得7~50个月随访(平均24个月),通过Jakim评分评价治疗结果。结果:42例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Jakim评分优良率达83.33%。结论:腕关节外固定架治疗老年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操作简单,并发症少,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固定架 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O斜T形板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 被引量:26
15
作者 张殿英 姜保国 +2 位作者 傅忠国 Nabees 尚永刚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0年第6期465-466,共2页
关键词 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 AO余T形板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72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光辉 金鸿宾 王展儒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年第4期549-550,共2页
目的观察手术切开复位LCP(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加中药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LCP内固定加中药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72例,术后随访12~18月,依据Jakim评分标准进行评分。结果优22例,良41例,可9例,优良率为87.5%,... 目的观察手术切开复位LCP(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加中药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LCP内固定加中药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72例,术后随访12~18月,依据Jakim评分标准进行评分。结果优22例,良41例,可9例,优良率为87.5%,均无并发症。结论 LCP内固定加中药治疗适用于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 外固定 锁定加压钢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腕关节镜技术结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早期效果观察 被引量:5
17
作者 吴健波 朱敏华 郑雨中 《临床医学工程》 2020年第4期419-420,共2页
目的探讨腕关节镜技术结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患者的早期效果。方法82例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观察组给予腕关节镜技术结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腕关节镜技术结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患者的早期效果。方法82例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观察组给予腕关节镜技术结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指标,以及术后1年的腕关节活动范围、Gart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及腕关节功能。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年,观察组的腕关节活动度(屈曲、背伸、尺偏、桡偏),前臂旋前、旋后活动范围,以及腕关节功能优良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Gartland/Werley腕关节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腕关节镜技术结合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可改善患者的腕关节功能,促进关节面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 切开复位内固定 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制跨关节可动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伯锋 李衡 +2 位作者 李增力 侯志勇 焦振清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3年第3期177-179,共3页
目的 介绍一种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新方法并对其疗效进行评估。方法 从 2 0 0 0~ 2 0 0 2年应用自制跨关节带轴可活动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 15例 ,其中男 13例 ,女 2例 (其中 1例为双侧 )。术后至少随访半年 (平均 1... 目的 介绍一种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新方法并对其疗效进行评估。方法 从 2 0 0 0~ 2 0 0 2年应用自制跨关节带轴可活动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 15例 ,其中男 13例 ,女 2例 (其中 1例为双侧 )。术后至少随访半年 (平均 1年两个月 )。结果 依照主客观标准统计 ,大部分病人 (6 4 % )结果优良。常见并发症有早期手指僵硬、针道感染和复位部分丢失。结论 应用自制跨关节可动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疗效可靠且经济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可动外固定架 治疗 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 针道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微创手术辅助Wristore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效果及对VAS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9
19
作者 葛新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1年第2期68-72,共5页
目的:分析关节镜微创手术辅助Wristore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效果及对VA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患者7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用... 目的:分析关节镜微创手术辅助Wristore外固定架治疗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的效果及对VA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9年10月本院收治的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患者7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方式治疗,研究采用关节镜辅助下微创手术治疗。对比两组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治疗前后VAS评分和Gartland-Werley腕关节功能评分,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切口长度和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显著降低,且研究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Gartland-Werley腕关节功能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关节镜辅助下的微创手术对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患者进行治疗,对患者关节功能恢复有积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微创手术 Wristore外固定架 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 VAS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固定架联合克氏针撬拨复位固定在治疗桡骨远端复杂关节内骨折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桑庆华 张世虎 +3 位作者 姜佩瑜 赵凤龙 哈秀民 李东亮 《浙江临床医学》 2018年第8期1421-1423,共3页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采用外固定架联合克氏针撬拨闭合复位或有限切开复位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3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年10月至2015年11月,共23例患者,23例复杂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AOC3型;通过外固定架联合克氏针闭合... 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采用外固定架联合克氏针撬拨闭合复位或有限切开复位固定治疗桡骨远端C3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年10月至2015年11月,共23例患者,23例复杂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AOC3型;通过外固定架联合克氏针闭合复位或者有限切开复位治疗,分别对患者的年龄、功能评分、相关病变、并发症、临床畸形和复位的质量进行了分析。进行独立和配对样本t检验。用线性回归分析确定连续参数变量之间的相关性。显著性差异设定在P〈0.05。结果所有患者平均随访20个月(14~26个月),末次随访,改良的Gartland和Wetley评分系统:优5例,良12例,一般5例,差1例。总体结果满意。结论通过外固定架联合克氏针固定闭合复位或有限切开复位治疗桡骨远端C3型骨折可以取得满意的I临床效果,功能情况与关节面复位情况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远端复杂关节内骨折 闭合复位 外固定 复位质量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