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型针板内固定治疗10例C型桡骨极远端骨折疗效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刘兵 马翔宇 +1 位作者 杨超 周大鹏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3年第6期574-578,共5页
目的:分析和探讨微型针板内固定治疗C型桡骨极远端骨折的可行性及疗效,以期寻求治疗此类骨折的可靠固定方法。方法:选择从2019年12月至2021年6月进行治疗的10例C型桡骨极远端骨折,男5例,女5例;左侧6例,右侧4例,年龄35~67岁。均以微型针... 目的:分析和探讨微型针板内固定治疗C型桡骨极远端骨折的可行性及疗效,以期寻求治疗此类骨折的可靠固定方法。方法:选择从2019年12月至2021年6月进行治疗的10例C型桡骨极远端骨折,男5例,女5例;左侧6例,右侧4例,年龄35~67岁。均以微型针板内固定治疗。结果:所有患者术后获随访,时间6~18个月。所有患者骨折顺利愈合,骨折愈合时间10~16周。随访期间所有患者疗效满意,无切口感染发生,均未发现腕关节慢性疼痛及创伤性关节炎表现。末次随访时腕关节Mayo评分为85~95分,其中优7例、良3例。结论:微型针板能够有效固定C型桡骨极远端骨折,腕关节锻练时间早,具有固定强度高、复位维持好、并发症少、优良率高等优点,是治疗C型桡骨极远端骨折的可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针板 骨折内固定术 桡骨极远端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切迹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极远端骨折的疗效
2
作者 邵亮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7期182-183,共2页
分析桡骨极远端骨折治疗中应用低切迹锁定钢板内固定技术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6月桡骨极远端骨折经低切迹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患者34例,观察治疗预后情况。结果:手术用时(56.76±4.82)min,术中出血(77.49±21.6... 分析桡骨极远端骨折治疗中应用低切迹锁定钢板内固定技术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6月桡骨极远端骨折经低切迹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患者34例,观察治疗预后情况。结果:手术用时(56.76±4.82)min,术中出血(77.49±21.62)mL,治疗费用(4.71±0.52)万元,(12.26±3.39)d后出院,平均(44.52±15.10)d后恢复,预后良好,未见严重并发症。患者腕关节状态、功能恢复较好,Bohle角偏离和关节面移位问题得到有效纠正,经过治疗91.06%(33/34)腕关节功能恢复至优良状态。结论:实施低切迹锁定钢板内固定可促进桡骨极远端骨折患者康复,治疗和预后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极远端骨折 低切迹锁定钢板内固定 骨折手术 预后 复位 腕关节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O“分水岭”万向锁定加压钢板在桡骨极远端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8
3
作者 印飞 芮永军 +5 位作者 黎逢峰 刘军 吴永伟 陆尧 马运宏 孙振中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278-1280,共3页
目的比较AO"分水岭"万向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与外支架结合克氏针外固定治疗桡骨极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11月,采取AO"分水岭"万向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的9例桡骨极远端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内... 目的比较AO"分水岭"万向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与外支架结合克氏针外固定治疗桡骨极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11月,采取AO"分水岭"万向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的9例桡骨极远端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内固定组),并与采用外支架结合克氏针外固定治疗的20例患者(外固定组)进行疗效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致伤原因、骨折分型、受伤至手术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结果两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5~15个月,平均10.7个月。所有患者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感染、血管神经损伤、内固定物(内固定组)移位失败等并发症发生。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91,P=0.391);但内固定组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外固定组,末次随访时腕关节Mayo评分及上肢功能调查量表(DASH)评分显著优于外固定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外支架结合克氏针外固定相比,AO"分水岭"万向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极远端骨折具有内固定牢靠、便于患者早期功能锻炼、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极远端骨折 钢板 内固定
原文传递
关节镜辅助下克氏针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极远端骨折疗效观察 被引量:6
4
作者 印飞 芮永军 +5 位作者 黎逢峰 刘军 吴永伟 陆尧 马运宏 孙振中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414-1417,共4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克氏针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极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4年1月—2016年5月,采用腕关节镜辅助下克氏针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极远端骨折21例。其中男14例,女7例;年龄32~57岁,平均42.3岁。致伤原因:摔伤13例...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克氏针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极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4年1月—2016年5月,采用腕关节镜辅助下克氏针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极远端骨折21例。其中男14例,女7例;年龄32~57岁,平均42.3岁。致伤原因:摔伤13例,交通事故伤8例。骨折按AO/OTA分型:23C1型8例,23C2型9例,23C3型4例。受伤至手术时间3~7 d,平均4.4 d。采用腕关节Mayo评分及上肢功能调查量表(DASH)对患者腕关节疼痛、关节功能进行评估。结果术后无针道红肿、肌腱激惹等早期并发症发生。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0~35个月,平均18.3个月。骨折愈合时间9~13周,平均10.6周。随访期间患者均无慢性腕关节疼痛及腕关节炎表现。末次随访时腕关节Mayo评分为87~94分,平均90.9分,其中优17例、良4例;腕关节功能DASH评分为7~13分,平均10.6分。结论关节镜辅助下克氏针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桡骨极远端骨折具有固定牢靠、便于患者早期功能锻炼、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术后腕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极远端骨折 关节镜 外固定支架 克氏针
原文传递
掌侧斜T型锁定钢板排钉杠杆复位内固定治疗桡骨极远端骨折 被引量:6
5
作者 姚晓克 伍玲娜 +4 位作者 李建华 黄文刚 王崇文 顾祖超 王跃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809-813,共5页
目的总结掌侧斜T型锁定钢板排钉杠杆复位内固定治疗桡骨极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2014年7月—2018年7月,采用掌侧斜T型锁定钢板排钉杠杆复位内固定治疗15例桡骨极远端骨折患者。男6例,女9例;年龄30~66岁,平均56.6岁。致伤原因:高处坠落伤2... 目的总结掌侧斜T型锁定钢板排钉杠杆复位内固定治疗桡骨极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2014年7月—2018年7月,采用掌侧斜T型锁定钢板排钉杠杆复位内固定治疗15例桡骨极远端骨折患者。男6例,女9例;年龄30~66岁,平均56.6岁。致伤原因:高处坠落伤2例,摔伤13例。均为新鲜闭合性损伤。桡骨极远端骨折按国际内固定研究协会/美国骨创伤协会(AO/OTA)分型标准:23C1型8例,23C2型7例。合并尺骨茎突骨折7例,下尺桡关节不稳定2例。受伤至手术时间6~9 d,平均7.3 d。术后X线片复查骨折愈合情况及桡骨高度、掌倾角、尺偏角恢复情况,采用Cooney评分评估疗效。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14.6个月。X线片复查示骨折均达骨性愈合,愈合时间5~10个月,平均8.2个月;无内固定失效、骨折再移位等情况发生。末次随访时桡骨高度、掌倾角和尺偏角均较术前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oney评分中各项评分(疼痛、功能、活动度、握力)及总分均较术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获优11例、良3例、可1例,优良率达93%。结论掌侧斜T型锁定钢板排钉杠杆复位内固定可有效恢复桡骨高度、掌倾角、尺偏角,固定可靠,腕关节可及早活动,治疗桡骨极远端骨折可获得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极远端骨折 斜T型锁定钢板 切开复位 内固定
原文传递
双螺纹接骨空心螺钉治疗桡骨极远端骨折 被引量:3
6
作者 徐海栋 陈勇 +1 位作者 卢俊浩 赵建宁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1895-1897,共3页
[目的]探讨采用双螺纹接骨空心螺钉固定治疗桡骨极远端骨折的方法与疗效。[方法]对24例桡骨极远端骨折进行保守石膏外固定及双螺纹接骨空心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进行临床疗效比较。手术患者采用双螺纹接骨空心螺钉固定桡骨极远端骨折,术... [目的]探讨采用双螺纹接骨空心螺钉固定治疗桡骨极远端骨折的方法与疗效。[方法]对24例桡骨极远端骨折进行保守石膏外固定及双螺纹接骨空心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进行临床疗效比较。手术患者采用双螺纹接骨空心螺钉固定桡骨极远端骨折,术后早期功能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术后均进行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8.5个月,采用双螺接骨空心螺钉手术固定患者骨折愈合时间、腕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及腕关节功能评分均优于保守石膏外固定组。[结论]采用双螺纹接骨空心螺钉治疗桡骨极远端骨折手术方法简单,临床疗效肯定,有利于保护患者腕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螺纹 空心螺钉 桡骨极远端骨折 临床疗效
原文传递
经皮克氏针联合外固定架治疗桡骨极远端骨折
7
作者 王琳 边洪琳 +1 位作者 殷大利 解维峰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1724-1726,共3页
[目的]探讨克氏针联合外固定架治疗桡骨极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月采用手术治疗的9例桡骨极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掌侧入路、背侧入路或联合入路显露桡骨极远端骨折,使用克氏针经皮固定骨折断端... [目的]探讨克氏针联合外固定架治疗桡骨极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0年1月采用手术治疗的9例桡骨极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掌侧入路、背侧入路或联合入路显露桡骨极远端骨折,使用克氏针经皮固定骨折断端,腕背侧单臂外固定架进行腕关节撑开固定。对术后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无神经、血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手术时间平均(58.8±8.3) min;术中失血量5~40 ml,平均(20.0±12.7) ml。9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4.4±2.2)个月。术后6个月,MAYO腕关节功能评分[(87.8±7.1) vs (27.2±16.2), P<0.05]、DASH评分[(3.1±2.7) vs (57.1±12.1), P<0.05]较术前显著改善。术后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平均(11.1±1.8)周。术后桡骨掌倾角平均(13.2±1.9)°,1例出现骨折复位丢失,但无需再次手术。[结论]克氏针联合外固定架治疗桡骨极远端骨折是一种可靠、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极远端骨折 克氏针 外固定架
原文传递
改良克氏针联合掌侧锁定钢板治疗桡骨极远端骨折 被引量:4
8
作者 陈君 曲良 +3 位作者 徐朋 丁海波 何旭 解维峰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1719-1721,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克氏针联合掌侧锁定钢板治疗桡骨极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收集采用手术治疗的7例桡骨极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采用经改良的克氏针联合掌侧锁定钢板固定骨折端。术后经12个月随访,评价患者术后影像学指标、骨折复... [目的]探讨改良克氏针联合掌侧锁定钢板治疗桡骨极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收集采用手术治疗的7例桡骨极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采用经改良的克氏针联合掌侧锁定钢板固定骨折端。术后经12个月随访,评价患者术后影像学指标、骨折复位、愈合及内固定情况,MAYO腕关节功能评分指标进行评估。[结果] 7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2.12±1.74)个月。术后无神经、血管并发症,术后骨折均获愈合,1例出现骨折复位丢失,但无需返修。7例患者均未发生明显疼痛,MAYO腕关节功能评分75~95分,平均(89.29±5.36)分。[结论]改良克氏针联合掌侧锁定钢板治疗桡骨极远端骨折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极远端骨折 克氏针 钢板
原文传递
手术与非手术治疗桡骨极远端骨折对腕关节运动轴线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7
9
作者 邓海林 唐哲明 陆铭羚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8年第7期770-772,共3页
目的观察并比较采用手术与非手术治疗桡骨极远端骨折对患者腕关节运动轴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01—2016-02诊治的25例桡骨极远端骨折,手术组15例(12例采用切开复位T形钢板内固定,3例骨折手法复位后采用外固定架固定),非手术... 目的观察并比较采用手术与非手术治疗桡骨极远端骨折对患者腕关节运动轴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01—2016-02诊治的25例桡骨极远端骨折,手术组15例(12例采用切开复位T形钢板内固定,3例骨折手法复位后采用外固定架固定),非手术组10例于手法复位后用石膏或小夹板外固定。结果 25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3(2~5)个月。与非手术组比较,手术组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恢复更满意,患侧握力占健侧握力百分比更高,上肢功能障碍DSAH量表评分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对于手法复位石膏或小夹板外固定,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和外固定架固定治疗桡骨极远端骨折的稳定性好,可维持骨折复位并最大限度减少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的丢失,恢复桡腕关节运动轴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极远端骨折 钢板 内固定 外固定架 手法复位 小夹板
原文传递
克氏针结合桡骨远端解剖钢板及外固定架固定治疗极远端型桡骨远端骨折 被引量:11
10
作者 王隆风 王辉 +4 位作者 许世兵 李杭 徐方琪 胡钢锋 叶家宽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22年第7期771-773,共3页
目的探讨克氏针结合桡骨远端解剖钢板及外固定架固定治疗极远端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8-01—2020-12采用克氏针结合桡骨远端解剖钢板及外固定架固定治疗的10例极远端型桡骨远端骨折,选择掌侧手术入路切开复位,... 目的探讨克氏针结合桡骨远端解剖钢板及外固定架固定治疗极远端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8-01—2020-12采用克氏针结合桡骨远端解剖钢板及外固定架固定治疗的10例极远端型桡骨远端骨折,选择掌侧手术入路切开复位,采用克氏针固定桡骨远端中间柱掌侧骨折块,桡骨远端解剖钢板压住克氏针行远端骨折固定,并采用外固定辅助固定6周。结果10例均顺利完成手术,随访时间12~24个月,平均20个月。10例均获得骨性愈合,骨折愈合时间8~12周,平均10.5周。末次随访时掌倾角7°~13°,平均10.5°;尺偏角15°~25°,平均21°。2例出现腕关节僵硬,经过屈伸锻炼后症状好转。未出现感染、切口愈合不良、钉道感染等并发症。术后1年按Gartland-Werley腕关节功能评分评价疗效:优6例,良2例,可2例。结论克氏针结合桡骨远端解剖钢板及外固定架固定治疗极远端型桡骨远端骨折可获得有效固定,骨折愈合效果满意,术后并发症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骨折 克氏针 桡骨解剖钢板 外固定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