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带血管桡骨瓣转移填塞治疗月骨缺血坏死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谢德 朱仲伦 +1 位作者 刘跃洪 谭鸿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7年第16期2393-2394,2397,共3页
目的探讨带血管桡骨瓣转移填塞治疗月骨缺血坏死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5年8月至2016年6月行带血管桡骨瓣转移填塞治疗的32例月骨缺血坏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X线片检测健侧、患侧腕关节高度及桡舟角,用量角器... 目的探讨带血管桡骨瓣转移填塞治疗月骨缺血坏死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5年8月至2016年6月行带血管桡骨瓣转移填塞治疗的32例月骨缺血坏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X线片检测健侧、患侧腕关节高度及桡舟角,用量角器测量腕关节活动度,用Jamar测力计测量握力,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腕关节疼痛,用Evans评分系统评估腕关节功能。结果术后随访8~22个月,平均10.3个月。32例患者术后均获得切口Ⅰ期愈合,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时与术前比较,患侧腕高度指数、桡舟角均明显改善(t=-4.05,P=0.01;t=5.17,P=0.00);掌屈、背伸均明显改善(t=7.25,P=0.00;t=8.13,P=0.00);握力明显提高(t=10.47,P=0.00);腕关节VAS明显降低(t=5.70,P=0.00);腕关节功能Evans评分优良率为87.5%;无腕骨塌陷和骨性关节炎病例。结论带血管桡骨瓣转移填塞治疗月骨缺血坏死,可明显改善患侧腕关节疼痛与握力,减小腕关节功能受限程度,近期疗效与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血管桡骨瓣转移填塞 月骨缺血坏死 腕关节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伸肌间室支持带上动脉桡骨瓣治疗舟骨骨不连的数字解剖及疗效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吕静 刘立宏 +2 位作者 魏建伟 董忠根 陈宇飞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07-210,共4页
目的探讨1、2伸肌间室支持带上动脉(the first and second intercompartmental supraretinacular artery,1,2 ICSRA)桡骨瓣治疗舟骨骨不连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收集47例正常人腕关节CT数据,分别测量桡骨茎突尖端到舟骨长轴近极及远极距... 目的探讨1、2伸肌间室支持带上动脉(the first and second intercompartmental supraretinacular artery,1,2 ICSRA)桡骨瓣治疗舟骨骨不连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收集47例正常人腕关节CT数据,分别测量桡骨茎突尖端到舟骨长轴近极及远极距离,并与1,2 ICRSA血管蒂的长度进行对比,分析1,2 ICSRA桡骨瓣治疗舟骨骨不连的可行性。对23例舟骨骨不连患者实施1,2 ICSRA桡骨瓣结合Herbert钉内固定手术治疗,随访患者骨折愈合情况;采用Cooney腕关节评分评估患者局部症状和功能。结果桡骨茎突尖端到舟骨长轴近极和远极距离分别为(15.66±1.89)mm和(17.07±1.60)mm,均小于1,2 ICSRA血管蒂长度。23例患者术后舟骨均获得愈合;随访时间(51.08±11.30)月,末次随访时21例患者腕关节疼痛感消失,2例患者重体力劳动时有轻微疼痛,但症状较术前得到明显改善;Cooney腕关节评分优20例,良3例,从术前(62.39±7.21)分提高至术后(92.39±4.2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213,P=0)。结论1,2 ICSRA桡骨瓣长度足以覆盖舟骨任何部位,该方法治疗舟骨骨不连具备可行性且疗效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伸肌间室支持带上动脉 桡骨瓣 舟骨骨不连 数字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桡动脉返支的桡骨瓣移植治疗陈旧性腕舟骨骨折 被引量:1
3
作者 闫乔生 杜鸿章 +1 位作者 穆希胜 杨波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1998年第2期36-37,共2页
带桡动脉返支的桡骨瓣移植治疗陈旧性腕舟骨骨折闫乔生★杜鸿章★穆希胜★杨波★关键词骨折桡骨瓣移植桡动脉返支外科手术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R683.41陈旧性腕舟骨骨折较为常见。自1992年以来我们采用带桡动脉返支的桡... 带桡动脉返支的桡骨瓣移植治疗陈旧性腕舟骨骨折闫乔生★杜鸿章★穆希胜★杨波★关键词骨折桡骨瓣移植桡动脉返支外科手术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R683.41陈旧性腕舟骨骨折较为常见。自1992年以来我们采用带桡动脉返支的桡骨瓣移植治疗8例,获得满意效果。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折 桡骨瓣移植 桡动脉返支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筋膜血管蒂桡骨瓣植入治疗陈旧性腕舟骨骨折 被引量:3
4
作者 官建中 朱涛 周建生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5期402-403,共2页
目的 :探讨提高陈旧性腕舟骨骨折治愈率的方法。方法 :采用带筋膜血管蒂桡骨瓣植入骨折端 ,同时施行腕背石膏外固定治疗陈旧性腕舟骨骨折 16例。结果 :术后随访 3~ 2 4个月 ,平均随访时间 12个月。优 10例 ,良 5例 ,尚可 1例 ;优良率为... 目的 :探讨提高陈旧性腕舟骨骨折治愈率的方法。方法 :采用带筋膜血管蒂桡骨瓣植入骨折端 ,同时施行腕背石膏外固定治疗陈旧性腕舟骨骨折 16例。结果 :术后随访 3~ 2 4个月 ,平均随访时间 12个月。优 10例 ,良 5例 ,尚可 1例 ;优良率为 93.8%。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筋膜血管蒂桡骨瓣植入 治疗 陈旧性腕舟骨骨折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前方肌桡骨瓣移植治疗陈旧性舟骨骨折的解剖学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兴和 李风立 +3 位作者 陈洪宾 石炎声 张卫平 周吉怀 《河北医药》 CAS 1995年第5期268-269,共2页
为临床应用的需要,作者用13侧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上肢,解剖观察了旋前方肌的形态及其血管、神经的分布状态,并模拟手术制做旋前方肌桡骨瓣进行观测。旋前方肌近侧缘长29.86mm,远侧缘长42.27mm。肌起点宽45.... 为临床应用的需要,作者用13侧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上肢,解剖观察了旋前方肌的形态及其血管、神经的分布状态,并模拟手术制做旋前方肌桡骨瓣进行观测。旋前方肌近侧缘长29.86mm,远侧缘长42.27mm。肌起点宽45.82mm,止点宽44.76mm。旋前方肌的供血动脉主要是骨间前动脉和桡动脉的旋前方肌支。支配施前方肌的神经为骨问前种经.旋前方肌桡骨瓣的制做:以旋前方肌起端为蒂,在肌远1/3处(约10~20mm宽)顺肌纤维分离开肌肉至其桡骨附着处,再凿切长10~15mm、宽6~9mm,厚7~gmm的桡骨,即制成了旋前方肌桡骨瓣.本文已应用这种肌骨瓣移植治疗了8例陈旧性舟骨骨折的患者,均在术后3~6个月骨折愈合,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前方肌 旋前方肌桡骨瓣 陈旧性舟骨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桡动脉返支的桡骨瓣移植治疗陈旧性腕舟骨骨折(附15例报告) 被引量:1
6
作者 王五洲 郭德亮 +3 位作者 王剑利 郭永强 曲新强 杨华山 《实用骨科杂志》 2010年第5期377-378,共2页
关键词 陈旧性腕舟骨骨折 桡动脉返支 桡骨瓣 移植治疗 骨折延迟愈合 治疗不当 骨折患者 植骨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前方肌蒂桡骨瓣移植治疗腕舟骨骨不连临床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黄少春 程启华 +4 位作者 孙西北 杨浩然 陈杰 刘海昌 孙伟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2年第5期444-445,共2页
腕舟骨骨折发生频率在腕部位于第二位,仅次于桡骨远端骨折,占全身骨折的2%左右。由于腕舟骨解剖位置特殊,腕舟骨骨折骨不连是骨科临床常见骨不连之一。目前对于腕舟骨骨不连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切开复位内固定植骨术、血管束植入术、带血... 腕舟骨骨折发生频率在腕部位于第二位,仅次于桡骨远端骨折,占全身骨折的2%左右。由于腕舟骨解剖位置特殊,腕舟骨骨折骨不连是骨科临床常见骨不连之一。目前对于腕舟骨骨不连的治疗方法主要有切开复位内固定植骨术、血管束植入术、带血管蒂骨瓣移植术等,但治疗效果差异很大。我科从2007年1月—2009年12月采用切开复位双克氏针内固定、旋前方肌蒂桡骨瓣移植治疗腕舟骨骨折12例(其中9例为骨不连,3例为延迟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前方肌蒂桡骨瓣 腕舟骨 骨不连 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前方肌桡骨瓣治疗腕舟骨骨折的临床体会 被引量:1
8
作者 杨林平 王俊颀 郑怀亮 《中医正骨》 2000年第8期42-42,共1页
关键词 腕舟骨骨折 移植术 旋前方肌桡骨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间前动脉背侧支为蒂桡骨瓣治疗舟骨骨折 被引量:1
9
作者 袁杰 胡斌 《江西医药》 CAS 2001年第4期318-319,共2页
关键词 舟骨骨折 骨间前动脉背侧支为蒂 桡骨瓣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前方肌桡骨瓣植入和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腕舟骨骨折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广祯 李峰 +1 位作者 徐文峰 梁安民 《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1998年第5期309-310,共2页
作者自1992年~1994年用旋前方肌桡骨瓣植入治疗腕舟骨骨折10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0例,其中男6例,女4例;左侧2例,右侧8例;年龄18~35岁;坠落伤5例,车祸伤3例,跌倒伤2例。新鲜骨折3例(其中近端骨... 作者自1992年~1994年用旋前方肌桡骨瓣植入治疗腕舟骨骨折10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0例,其中男6例,女4例;左侧2例,右侧8例;年龄18~35岁;坠落伤5例,车祸伤3例,跌倒伤2例。新鲜骨折3例(其中近端骨折2例,腰部骨折1例),皆为车祸伤,整复后,X线片显示断端仍分离2mm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舟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克氏针 桡骨瓣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血管蒂的桡骨瓣植骨治疗腕舟骨陈旧性骨折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绪松 郑臣校 苏永康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1年第11期981-981,共1页
腕舟骨骨折因解剖结构及血运的特殊性,临床较难以愈合,陈旧性骨折预后更为困难。我们于2007年7月-2010年12月共收治腕舟骨陈旧性骨折16例,均予带血管蒂的桡骨瓣植骨内固定治疗,效果满意。
关键词 腕舟骨陈旧性骨折 桡骨瓣植骨 血管蒂 切开复位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桡动脉茎突返支桡骨瓣植入治疗舟骨骨折38例效果分析
12
作者 于波 张敏 孙晓静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1期57-57,共1页
关键词 桡动脉茎突返支 舟骨骨折 效果分析 植入治疗 桡骨瓣 桡骨茎突骨 腕骨骨折 2004年 2001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骨间前动脉背侧支为蒂的桡骨瓣移位治疗月骨无菌性坏死
13
作者 郭铁芳 杨大平 韩雪峰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1期74-75,共2页
目的 探索治疗月骨无菌性坏死的有效方法。方法 对月骨无菌性坏死采用X线片等手段进行早期和晚期诊断 ,并设计以骨间前动脉背侧支为蒂的桡骨瓣移位术 ,替代坏死破裂的月骨。结果 临床应用 8例 ,术后随访 3~ 9个月 ,愈合时间 3~ 5个... 目的 探索治疗月骨无菌性坏死的有效方法。方法 对月骨无菌性坏死采用X线片等手段进行早期和晚期诊断 ,并设计以骨间前动脉背侧支为蒂的桡骨瓣移位术 ,替代坏死破裂的月骨。结果 临床应用 8例 ,术后随访 3~ 9个月 ,愈合时间 3~ 5个月 ,腕关节疼痛消失、功能基本恢复正常。结论 采用骨间前动脉背侧支为蒂的桡骨瓣移位术能够重建月骨血运 ,促使月骨自身恢复。该手术操作简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骨无菌性坏死 Kienbock病 治疗 桡骨瓣移位术 关节重建术 骨间前动脉背侧支 临床疗效 可行性 适应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行筋膜桡骨瓣移植治疗腕舟状骨骨折8例
14
作者 陈进鸿 严康宁 林文祥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96-97,共2页
关键词 腕舟状骨骨折 移植治疗 桡骨瓣 筋膜 逆行 延迟愈合 发生率 骨不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血管蒂桡骨瓣治疗腕舟骨骨折
15
作者 周健 季卫平 《浙江创伤外科》 2004年第3期191-191,共1页
关键词 外科治疗 腕舟骨骨折 石膏外固定 带血管桡骨瓣植入术 手术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血管筋膜蒂的桡骨瓣治疗非稳定型腕舟骨骨折(附9例报告)
16
作者 林树体 吴强初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1998年第3期372-372,共1页
对1988年1月~1996年12月应用带血管筋膜蒂的桡骨瓣治疗9例非稳定型腕舟骨骨折的疗效进行观察,平均随访16个月。结果:骨折愈合时间10~18周,平均13周,7例腕痛消失,2例重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后有轻微痛及不适... 对1988年1月~1996年12月应用带血管筋膜蒂的桡骨瓣治疗9例非稳定型腕舟骨骨折的疗效进行观察,平均随访16个月。结果:骨折愈合时间10~18周,平均13周,7例腕痛消失,2例重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后有轻微痛及不适。表明:该法对腕关节影响小、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舟骨骨折 桡骨瓣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栓固定带血管蒂桡骨瓣植入和桡骨茎突切除联合治疗腕舟骨骨不连(附8例报告)
17
作者 李魁章 刘晓化 +3 位作者 孙宇一 谷文光 武震 施弘宇 《哈尔滨医药》 1999年第3期15-16,共2页
腕舟骨骨折易发生延迟愈合和骨不连。我院自1995年以来设计采用了骨栓固定,带血管蒂桡骨瓣植入和桡骨茎突切除的联合治疗方法,治疗腕舟骨骨不连8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腕舟骨骨折 骨不连 骨栓固定 桡骨瓣植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血管蒂桡骨瓣移位治疗舟月分离
18
作者 侯忠军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15期388-388,共1页
目的探讨带血管蒂桡骨瓣移位治疗舟月分离的临床疗效。方法我们选取4例患者运用桡动脉腕掌支桡骨瓣行舟月骨间关节固定术治疗舟月分离。结果患者4例经平均2.5年的随访,舟月骨完全融合,平均骨融合时间为2.5个月余,1例腕关节活动略受限,... 目的探讨带血管蒂桡骨瓣移位治疗舟月分离的临床疗效。方法我们选取4例患者运用桡动脉腕掌支桡骨瓣行舟月骨间关节固定术治疗舟月分离。结果患者4例经平均2.5年的随访,舟月骨完全融合,平均骨融合时间为2.5个月余,1例腕关节活动略受限,活动幅度大时,有轻微疼痛感。其余3例腕关节活动尚可,无明显不适。结论我们采用桡动脉腕掌支桡骨瓣行舟月骨融合,提高舟月骨融合率,为临床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舟月骨分离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舟月分离 带血管蒂桡骨瓣移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桡动脉返支的筋膜蒂桡骨瓣治疗腕舟骨腰部分离骨折
19
作者 朱景航 赵立宗 +3 位作者 管英杰 王晓峰 张冠军 郑烽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01年第3期239-240,共2页
关键词 腕舟骨骨折 桡骨瓣 筋膜蒂 修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固定方式结合带血管蒂桡骨瓣治疗舟状骨骨不连疗效比较 被引量:3
20
作者 宋占锋 赵书明 +1 位作者 孙晓斌 刘学亮 《实用骨科杂志》 2018年第9期837-839,共3页
目的比较不同固定方式结合带血管蒂桡骨瓣治疗舟状骨骨不连的疗效。方法 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采用克氏针、加压螺钉或可吸收螺钉固定结合带血管蒂桡骨瓣治疗舟状骨骨不连39例。男27例,女12例;年龄18~47岁,平均28.3岁。右腕29例,左腕1... 目的比较不同固定方式结合带血管蒂桡骨瓣治疗舟状骨骨不连的疗效。方法 2010年1月至2016年12月采用克氏针、加压螺钉或可吸收螺钉固定结合带血管蒂桡骨瓣治疗舟状骨骨不连39例。男27例,女12例;年龄18~47岁,平均28.3岁。右腕29例,左腕10例。术后定期随访拍片以观察骨折愈合及腕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本组39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9个月。均达到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3~6个月,平均3.8个月。三组Cooney腕关节功能评分,优31例,良4例,可4例,优良率为90%。克氏针固定组优良率为85%,加压螺钉固定组优良率为92%,可吸收螺钉固定组优良率为92%,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带血管蒂桡骨瓣治疗舟状骨骨不连可获得满意效果,克氏针、加压螺钉或可吸收螺钉固定在临床疗效上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舟状骨 骨折 不愈合 血管蒂 桡骨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