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带桡动脉腕背支血管蒂的桡骨远端骨瓣治疗腕舟骨骨不连 被引量:1
1
作者 徐叶青 徐德洪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02年第2期111-111,共1页
腕舟状骨骨折,尤其是腰部骨折后常出现近端缺血性坏死,发生骨不连,导致腕关节疼痛、功能障碍.1992年9月~2001年12月,我科采用带桡动脉腕背支或茎突返支的桡骨远端骨瓣植入术加桡骨茎突切除治疗腕舟骨骨不连18例,效果满意.
关键词 腕舟状 桡骨远端骨瓣植入术 桡骨茎突切除 带桡动脉腕背支血管蒂 桡骨远端骨瓣 治疗 腕舟不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血管蒂桡骨远端骨瓣移植治疗腕舟骨骨不连 被引量:1
2
作者 徐叶青 詹蓓蕾 《浙江临床医学》 2003年第3期196-196,共1页
关键词 带血管蒂桡骨远端骨瓣移植 治疗 腕舟不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掌侧和背侧切口带血管蒂桡骨远端骨瓣移植治疗舟骨陈旧骨折 被引量:4
3
作者 于志亮 高顺红 +3 位作者 张文龙 胡宏宇 齐巍 张净宇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01-503,共3页
目的 探讨舟骨腰部陈旧性骨折的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 方法 2008年7月至2012年12月,对13例舟骨腰部陈旧性骨折患者,采用腕关节掌侧、背侧双切口,以改良带血管蒂桡骨远端骨瓣及自身松质骨移植,用交叉克氏针固定.术后定期复查X线片、CT片,... 目的 探讨舟骨腰部陈旧性骨折的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 方法 2008年7月至2012年12月,对13例舟骨腰部陈旧性骨折患者,采用腕关节掌侧、背侧双切口,以改良带血管蒂桡骨远端骨瓣及自身松质骨移植,用交叉克氏针固定.术后定期复查X线片、CT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根据Krimmer评分评价腕关节功能.结果 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13例均获随访,时间6 ~ 24个月,平均13.5个月.X线片及CT扫描示骨折均达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12.5周.按Krimmer评分标准:优9例,良3例,可1例. 结论 掌侧、背侧切口改良带血管蒂桡骨远端骨瓣移植治疗舟骨腰部陈旧骨折,可提高骨折愈合率、恢复腕关节功能,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旧 桡骨远端骨瓣 移植 @@
原文传递
带浅动脉桡骨远端骨瓣移植治疗陈旧性腕舟骨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陈宝 张苍宇 +2 位作者 邢帅 党跃修 万麟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8年第7期774-775,共2页
目的探讨带第1、2伸肌支持带浅动脉蒂桡骨远端骨瓣移植治疗陈旧性腕舟骨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09—2017-01采用带第1、2伸肌支持带浅动脉蒂桡骨远端骨瓣移植治疗的17例陈旧性腕舟骨骨折。以第1、2伸肌支持带... 目的探讨带第1、2伸肌支持带浅动脉蒂桡骨远端骨瓣移植治疗陈旧性腕舟骨骨折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09—2017-01采用带第1、2伸肌支持带浅动脉蒂桡骨远端骨瓣移植治疗的17例陈旧性腕舟骨骨折。以第1、2伸肌支持带浅动脉为中心切取植骨块,尽量确保移植骨切取的大小和植骨受区大小一致,移植骨以蒂部与关节囊及周围骨膜相连。将带血管的移植骨块横行植入新鲜化的骨折区,用1枚Herbert螺钉固定植骨块及骨折。结果 17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9(6~24)个月。16例骨折在术后6个月内愈合,囊性变区域骨质密度增高;1例骨折不愈合,植骨吸收,骨折断端密度降低。末次随访时腕关节功能Mayo评分平均97.1分,其中优13例,良2例,可1例,差1例。结论采用带第1、2伸肌支持带浅动脉蒂桡骨远端骨瓣移植治疗陈旧性腕舟骨骨折手术操作简单、骨折愈合率高、腕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旧性腕舟 第1 2伸肌支持带浅动脉 桡骨远端骨瓣 HERBERT螺钉 内固定
原文传递
掌侧和背侧切口带血管蒂桡骨远端骨瓣移植治疗舟骨陈旧骨折的临床效果
5
作者 吕荼 《社区医学杂志》 2016年第15期64-65,共2页
目的研究掌侧和背侧切口带血管蒂桡骨远端骨瓣移植治疗舟骨陈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2月—2015年2月本院收治的36例舟骨陈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以腕关节掌侧和背侧切口,进行蒂桡骨远端骨瓣带血管移植,并用克氏针交... 目的研究掌侧和背侧切口带血管蒂桡骨远端骨瓣移植治疗舟骨陈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2月—2015年2月本院收治的36例舟骨陈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以腕关节掌侧和背侧切口,进行蒂桡骨远端骨瓣带血管移植,并用克氏针交叉固定。术后复查观察患者骨折愈合情况,并对腕关节功能进行评定。计量资料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后患者腕关节功能优者占58.33%,总优良率为94.44%,均优于治疗前的0、5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患者舟骨角与舟月角分别为(24.45±3.19)°、(48.14±5.64)°,均显著低于治疗前的(36.14±6.62)°(64.88±5.6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患者腕关节屈伸以及桡-尺偏、Mayo评分分别为(125.32±25.42)°、(58.15±7.63)°、(83.86±7.13)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的(85.41±17.23)°、(32.45±7.24)°、(50.37±5.9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掌侧和背侧切口带血管蒂桡骨远端骨瓣移植治疗舟骨陈旧骨折临床效果良好,能显著改善患者腕关节功能,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掌侧 背侧 桡骨远端骨瓣 陈旧
原文传递
桡骨远端背侧带血管蒂骨瓣转位治疗陈旧性舟骨骨折
6
作者 于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16年第6期255-255,共1页
对桡骨远端背侧带血管蒂骨瓣转位治疗陈旧性舟骨骨折的效果予以分析和探讨。方法:将 2009 年 1 月至 2015年 1 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陈旧性舟骨骨折患者 84 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动力加压钢板固定方案... 对桡骨远端背侧带血管蒂骨瓣转位治疗陈旧性舟骨骨折的效果予以分析和探讨。方法:将 2009 年 1 月至 2015年 1 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陈旧性舟骨骨折患者 84 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动力加压钢板固定方案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桡骨远端背侧带血管蒂骨瓣转位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且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陈旧性舟骨骨折患者采用桡骨远端背侧带血管蒂骨瓣转位治疗的效果十分显著,可以提高陈旧性舟骨骨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较少,加快了舟骨骨折后恢复的速度,对骨折部位的愈合十分有利,值得我们在临床上进一步的推广和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背侧带血管蒂转位治疗 陈旧性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