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国时期档案学人研究回顾与展望
1
作者 黎飞 《档案与建设》 2024年第3期85-91,共7页
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民国时期档案学人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梳理相关研究发现,民国时期档案学人的研究集中在档案学人群体、学人档案工作实践和学人档案学术研究三个方面。总体来看,目前的研究文献以二手史料为主,研究对象以个体为主... 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民国时期档案学人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梳理相关研究发现,民国时期档案学人的研究集中在档案学人群体、学人档案工作实践和学人档案学术研究三个方面。总体来看,目前的研究文献以二手史料为主,研究对象以个体为主,研究方法以单一学科和内史研究范式为主,尚有不足之处。未来的研究应重视史料搜集整理,加强学人群体研究,综合利用多种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档案学人 档案事业 档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档案学人的专业责任 被引量:5
2
作者 孙大东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4-17,共4页
档案学人是中国档案学术研究的脊梁,在档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界定档案学人及专业责任的概念出发,研究了什么是档案学人的专业责任,为什么要强调档案学人的专业责任以及如何强化档案学人专业责任感的问题,以引... 档案学人是中国档案学术研究的脊梁,在档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界定档案学人及专业责任的概念出发,研究了什么是档案学人的专业责任,为什么要强调档案学人的专业责任以及如何强化档案学人专业责任感的问题,以引起档案学界对此问题的关注,促进档案学术研究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学人 专业责任 档案学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档案学人的学术自觉 被引量:2
3
作者 曹玉 《山西档案》 2020年第4期99-104,共6页
学人以自觉作为自我规范学术行为的内在观念,尊重学术发展的内在逻辑和规律。在学术思维上,自觉是一种意识,档案学人要具有学术融合意识与学术自由意识。在学术追求上,自觉意味着创新,即档案学人通过反思的方式全面把握所研究的学术,实... 学人以自觉作为自我规范学术行为的内在观念,尊重学术发展的内在逻辑和规律。在学术思维上,自觉是一种意识,档案学人要具有学术融合意识与学术自由意识。在学术追求上,自觉意味着创新,即档案学人通过反思的方式全面把握所研究的学术,实现学术的创新与超越。从知行统一角度来看,自觉还体现为责任,即档案学人要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学科负责以及对社会负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学人 档案学术 学术自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数字人文的档案学人学术年谱可视化实践与启示——以“吴宝康行迹图”为例 被引量:5
4
作者 谢巍弘 《档案天地》 2021年第5期22-27,共6页
一、数字人文思想为档案学人学术年谱可视化建构提供了新思路数字技术与人文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使数字人文思想逐渐明晰和强化。数字人文吸引学界的目光不仅仅是因为信息技术取得了划时代的突破,更是因为数字技术与人文学科的结合为人文... 一、数字人文思想为档案学人学术年谱可视化建构提供了新思路数字技术与人文学科的交叉与融合使数字人文思想逐渐明晰和强化。数字人文吸引学界的目光不仅仅是因为信息技术取得了划时代的突破,更是因为数字技术与人文学科的结合为人文学科的研究开辟了令人欣喜的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人文 吴宝康 信息技术 档案学人 人文学科 实践与启示 技术与人文 交叉与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档案学人微博的调研与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黄永勤 黄丽萍 王兰成 《档案学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1-35,共5页
档案学人借助微博建立了新的学术交流和知识传播网络。本文以新浪微博为例,系统调研了档案学人的微博使用情况,利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了档案学人微博影响力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进而识别档案学人微博意见领袖,最后引入社会网络分... 档案学人借助微博建立了新的学术交流和知识传播网络。本文以新浪微博为例,系统调研了档案学人的微博使用情况,利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了档案学人微博影响力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进而识别档案学人微博意见领袖,最后引入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挖掘了档案学人的微博关系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学人 意见领袖 微博 社会网络分析
原文传递
1949年后时代转换背景下民国档案学人的学术贡献 被引量:5
6
作者 闫静 《档案学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76-82,共7页
民国时期的档案学研究者被称作中国档案学的"启蒙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留在大陆的部分民国档案学人或不再继续从事档案学研究,或无迹可查;被重新启用、二次进入档案学研究队伍的仅寥寥数人。殷钟麒、傅振伦、张德泽作... 民国时期的档案学研究者被称作中国档案学的"启蒙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留在大陆的部分民国档案学人或不再继续从事档案学研究,或无迹可查;被重新启用、二次进入档案学研究队伍的仅寥寥数人。殷钟麒、傅振伦、张德泽作为典型,他们在时代转换背景下的学术坚守丰富了档案学的理论内容,为中国现代档案学的发展做出了独有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学人 殷钟麒 傅振伦 张德泽
原文传递
学科、学人、平台——沉默的螺旋视域下档案学话语体系建设之我见 被引量:4
7
作者 刘红霞 《档案与建设》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43-48,共6页
随着档案事业发展,档案学话语体系建设成为传播档案故事、传递档案声音的重要举措。文章基于沉默螺旋理论,指出档案学话语体系建设在学科、学人、学术平台三个维度均有“失声”现象,并通过分析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专业所面临的沉默螺旋现... 随着档案事业发展,档案学话语体系建设成为传播档案故事、传递档案声音的重要举措。文章基于沉默螺旋理论,指出档案学话语体系建设在学科、学人、学术平台三个维度均有“失声”现象,并通过分析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专业所面临的沉默螺旋现状,探索学科体系、学人梯队、学术平台建设等方面的“发声”之道,以期为档案学话语体系建设提供参考,助力新时代档案事业中流击楫、勇攀高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默的螺旋 话语体系 档案学科 档案学人 媒介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国时期档案学人的学术风格研究——以档案学十三本旧著作者群体为例 被引量:9
8
作者 杨文 《档案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18,共8页
学人的学术风格不仅决定着学人自己的学术品位和学术成果质量,而且影响着所在学界的学术风气与学术精神。研究民国时期档案学人的学术风格,并分析其进步性及影响,是认识和理解民国时期档案学术环境、学术活动、学术成果和学术影响的重... 学人的学术风格不仅决定着学人自己的学术品位和学术成果质量,而且影响着所在学界的学术风气与学术精神。研究民国时期档案学人的学术风格,并分析其进步性及影响,是认识和理解民国时期档案学术环境、学术活动、学术成果和学术影响的重要途径,对当前档案界营造良好学术风气有启迪意义。文章以档案学十三本旧著作者群体为例,分析了该学人群体受当时政治环境、文化环境和学术环境等多种因素的交叉影响,最终形成了切实与致用、守正与创新、求是与求通的学术风格。三种学术风格的形成,为近代档案学界优良学术风气和学术精神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成为近现代档案学术体系建立与完善的重要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时期 档案学人 学术风格
原文传递
从研究对象到研究视角——由吴宝康研究看档案学人研究的路径转换 被引量:5
9
作者 闫静 徐传信 《档案学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8-23,共6页
学人研究是档案学研究的一块重要领地,是档案学术史研究的重要内容。以吴宝康这一档案学界重量级人物为例,作为研究对象的吴宝康档案思想研究,是将吴宝康视为单一的研究个体,重点研究他的档案学术观点、档案教育理念、档案专业情怀等方... 学人研究是档案学研究的一块重要领地,是档案学术史研究的重要内容。以吴宝康这一档案学界重量级人物为例,作为研究对象的吴宝康档案思想研究,是将吴宝康视为单一的研究个体,重点研究他的档案学术观点、档案教育理念、档案专业情怀等方面;作为研究视角的吴宝康档案思想研究,已不仅将吴宝康视为一个人物表征,而是作为一种媒介、一个切入口,研究重点在于由学人看时代背景、由学人评历史事件、由学人论关涉人物。而从学术史意义上扩宽吴宝康档案思想研究路径,则从更高层面上将学人研究转向更广阔的领域,立足学科发展、追溯学术传统、把握学术脉络、推动学术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学史 档案学人 吴宝康
原文传递
中国档案学人研究的意义与路径探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马伏秋 《档案学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8-94,共7页
学人研究、学史研究和学论研究是构成档案学研究的三要素,三者相辅相承,共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档案学。只有进行档案学术研究活动,并且取得了一定研究成果的人才是档案学人。研究中国档案学人具有四个意义:对档案学人的研究有助于深入... 学人研究、学史研究和学论研究是构成档案学研究的三要素,三者相辅相承,共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档案学。只有进行档案学术研究活动,并且取得了一定研究成果的人才是档案学人。研究中国档案学人具有四个意义:对档案学人的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档案学发展的历史;可以把对档案学人的研究作为档案学史研究的一个特殊视角;对档案学人的研究能够评估和定位档案学术的发展阶段;研究中国档案学人,是打造中国档案学派的重要路径。研究中国档案学人的四个路径,即"个案研究""比较研究""群体研究"和"学术著作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学人 学人研究 档案学派
原文传递
学思践悟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 推动新时代档案学术研究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卫东 高梦凡 《中国档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0-21,共2页
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的重要批示将档案工作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明确了档案工作“四个好”“两个服务”的目标要求,提出了新时代档案工作发展路径,为新时代档案事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高瞻远瞩、意蕴深远。档案学人要加强... 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的重要批示将档案工作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明确了档案工作“四个好”“两个服务”的目标要求,提出了新时代档案工作发展路径,为新时代档案事业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高瞻远瞩、意蕴深远。档案学人要加强对批示精神的学理阐释和深刻解读,引领档案学术研究,为档案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工作发展 档案事业 档案学术研究 档案学人 根本遵循 智力支持 高瞻远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档案学学术共同体的沿革及意义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盼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0-13,共4页
我国的档案学学术共同体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一个从初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混合等不同的历史阶段,本文就档案学学术共同体的发展历程以及意义进行探讨,旨在丰富我国档案学的理论研究。
关键词 档案 学术共同体 档案学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中国自主的档案学知识体系的本土化建构
13
作者 张帆 陈烨 郭硕楠 《档案学通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28,共9页
建构中国自主的档案学知识体系的路径之一是坚持档案学研究的本土化道路,需要明确相应的建构要点。“立场-问题-概念-目标”四大要素组成了中国自主的档案学知识体系的本土化建构逻辑。在立场维度,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理论逻辑... 建构中国自主的档案学知识体系的路径之一是坚持档案学研究的本土化道路,需要明确相应的建构要点。“立场-问题-概念-目标”四大要素组成了中国自主的档案学知识体系的本土化建构逻辑。在立场维度,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理论逻辑立场和人民至上的根本价值立场;在问题维度,要科学回答档案事业的“四个之问”;在概念维度,要立足档案学概念的困境,推动概念供给;在目标维度,要建构自主反映和解释中国档案学实际情况和全面服务和指导中国式档案事业现代化的知识体系。同时,也要处理好理论自觉与理论自信、理论传承与理论创新、扎根问题与理论转化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 自主知识体系 本土化 知识生产 档案学人
原文传递
我国档案学研究批评与反思 被引量:4
14
作者 吕颜冰 《档案学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6-31,共6页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更为系统地总结了近年来档案学研究值得反思的一些问题并且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这些问题有知识生产专业化导致档案学者各自为政、专注于跨界研究而档案学本体理论创新不足、受西方档案学研究逻辑轨迹影响而丧失...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更为系统地总结了近年来档案学研究值得反思的一些问题并且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这些问题有知识生产专业化导致档案学者各自为政、专注于跨界研究而档案学本体理论创新不足、受西方档案学研究逻辑轨迹影响而丧失原创力、作为知识分子缺失求真的信仰而制造大量学术垃圾、学术道德缺失与审稿双重标准引起学术不规范、象征资本的流动导致档案学人才流失。希望能以此引起档案学研究者的关注并与之共勉。最后认为这些现象长期存在却未能改善,其原因在于学术信仰缺失、学科信心不足、学人尊严的丧失,问题的改善需要档案学人一同努力以维护档案学研究秩序并推动档案学研究的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 档案学人 学术批判
原文传递
留学人员档案管理权威答疑
15
《神州学人》 2002年第7期44-45,共2页
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是教育部所属具有法人资格的事业单位,是为留学人员提供全方位服务的国家级专业服务机构。为方便留学人员办理出国手续和回国工作派遣手续,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1997年成立了留学人员档案管理办公室,专门从事留学人员... 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是教育部所属具有法人资格的事业单位,是为留学人员提供全方位服务的国家级专业服务机构。为方便留学人员办理出国手续和回国工作派遣手续,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1997年成立了留学人员档案管理办公室,专门从事留学人员档案的管理工作,进一步完善了出国留学“一条龙”的服务体系。随着我国出国留学工作的不断发展,出国留学队伍不断扩大,自费出国留学人数不断增加,拟出国留学者甚至全社会都非常关心留学人员档案的存放和管理问题。 为此,我们特邀请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留学人员档案管理室就留学人员档案管理的有关问题答疑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人 档案管理 中国 学人档案 存档手续 调档手续 政审手续 档案管理费 留学教育 国家级专业服务机构
原文传递
致敬:档案先生
16
作者 刘旭光 张蕾 《档案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2-148,共7页
民国时期,中国涌现出了一批极具代表性的档案学者,如王国维、甘乃光、毛坤等。他们是中国档案学的燃灯者和传灯者,是值得后人尊敬和效仿的档案先生。研究中国档案学创立者们的档案实践与思想,对系统深入地了解民国时期的档案学思想、厘... 民国时期,中国涌现出了一批极具代表性的档案学者,如王国维、甘乃光、毛坤等。他们是中国档案学的燃灯者和传灯者,是值得后人尊敬和效仿的档案先生。研究中国档案学创立者们的档案实践与思想,对系统深入地了解民国时期的档案学思想、厘清中国档案事业史和档案学术史的发展脉络、增加档案学专业的厚度与分量,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也能给后辈档案工作者带来深切的工作启发与治学启迪。他们的思想和著作值得后人向他们致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档案学人 档案工作 档案思想 档案
原文传递
剖析档案学研究中的主体问题 被引量:3
17
作者 段振波 胡晓鹏 郭曦 《档案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7,共4页
档案学研究中的主体是一线档案实践工作者还是高校的档案专业师生?文章分析了二者在档案学研究中具有的特点及所处的地位和发挥的作用,认为档案学研究主体具有多元性和专业性,档案学人才是档案学研究中的主体。
关键词 档案学研究 研究主体 实践工作者 学院派 档案学人
原文传递
“丈”用千年,“文”澄误传:王金玉中国档案史思想研究——谨以此纪念王金玉老师逝世二十周年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宗富 杨莹莹 《档案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40-47,共8页
为建构郑州大学档案学科发展记忆并丰富我国档案学人研究,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和访谈法等对王金玉档案学研究成果进行全面梳理和系统总结,探讨王金玉中国档案史思想的形成背景和发展阶段,总结其主要内容和重要特点,分析评价其主要贡献以... 为建构郑州大学档案学科发展记忆并丰富我国档案学人研究,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和访谈法等对王金玉档案学研究成果进行全面梳理和系统总结,探讨王金玉中国档案史思想的形成背景和发展阶段,总结其主要内容和重要特点,分析评价其主要贡献以及存在的局限,同时阐发王金玉中国档案史思想对当前中国档案史乃至档案学研究的指导价值和启示意义,以此纪念王金玉老师并期冀对中国档案史研究有所启发或推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金玉 千文架阁法 中国档案 档案学人
原文传递
出国留学人员存档指南
19
作者 刘翠玲 《神州学人》 2004年第4期51-52,共2页
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对外称中国留学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教育部所属具有法人资格的事业单位,是为留学人员提供全方位服务的国家服务机构。为了解决留学人员的实际困难,方便他们办理出国手续以及在全国范围内的回国工作派遣、... 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对外称中国留学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教育部所属具有法人资格的事业单位,是为留学人员提供全方位服务的国家服务机构。为了解决留学人员的实际困难,方便他们办理出国手续以及在全国范围内的回国工作派遣、落户、就业手续,经国家主管部门批准,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于1997年成立了留学人员档案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留学人员档案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人档案 中国 管理体制 申请程序
原文传递
文件连续体理论中国化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吕文婷 吴建华(指导) 《档案学通讯》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05-108,共4页
档案学基础理论研究是发展档案学的根基,是档案学人永恒不变的专业使命。作为档案学基础理论之一,诞生于澳大利亚的文件连续体理论(Records Continuum Theory)于21世纪初被引入我国档案学界.
关键词 文件连续体理论 档案学界 档案学基础理论 澳大利亚 档案学人 专业使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