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软土地层桩基承载模式及其施工因素的相关性 被引量:2
1
作者 柳林齐 王颖轶 《中国市政工程》 2021年第3期105-111,129,130,共9页
在建立符合工程特性的桩基承载模型基础上,推导出桩基承载力、轴力分布深度的理论算式。模拟土体物理力学参数的变化,系统研究施工因素、工程地质因素及环境因素变化对桩基承载模式的影响。结果表明,桩侧摩擦抗力从桩基顶部以线性函数... 在建立符合工程特性的桩基承载模型基础上,推导出桩基承载力、轴力分布深度的理论算式。模拟土体物理力学参数的变化,系统研究施工因素、工程地质因素及环境因素变化对桩基承载模式的影响。结果表明,桩侧摩擦抗力从桩基顶部以线性函数形式向下传递,其对应的桩体轴力以二次函数形式向下传递;桩基存在零轴力断面,其深度受桩顶荷载、土体强度参数和变形参数等综合影响;当施工因素和环境因素改变,将对桩基零轴力断面位置深度产生显著影响,从而对桩基的承载力和承载模式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土地层 桩基承载模式 零轴力断面 施工因素 环境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变性软土地层桩基沉降位移的粘弹性解析方法 被引量:3
2
作者 王颖轶 李涛 +1 位作者 吕威帆 黄醒春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19-1126,共8页
考虑流变性软土地层桩基工程特性,并通过构建桩底土体虚拟柱状结构模型,建立了由桩体变形和桩底沉降时效特性的桩基沉降位移计算模型及其理论解。研究了桩基承载模式及其随荷载的演变规律、对应承载模式条件下桩基沉降位移及其时效特性... 考虑流变性软土地层桩基工程特性,并通过构建桩底土体虚拟柱状结构模型,建立了由桩体变形和桩底沉降时效特性的桩基沉降位移计算模型及其理论解。研究了桩基承载模式及其随荷载的演变规律、对应承载模式条件下桩基沉降位移及其时效特性。结果表明:软土地层中桩基荷载通过桩周阻抗自上而下传递,桩基承载模式随荷载增大存在摩擦承载模式、摩擦与桩端共同承载模式及其随荷载与环境条件逐步演化的动态关系;当桩基处于摩擦承载模式时,桩基沉降位移等于桩体压缩瞬态弹性变形;当桩基承载模式处于摩擦与桩端共同承载状态时,桩基总位移为桩体变形和桩底土体沉降位移的叠加,受土体的流变特性影响,桩基总位移呈现显著的时效特性,且随荷载增大桩端承载效果以及桩基位移的时效性愈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变地层 桩基承载模式 虚拟柱状结构等效模型 位移时效特性 粘弹性理论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稳定蠕变模型的软土地层桩基位移理论解 被引量:5
3
作者 于通 王颖轶 +1 位作者 王荣勇 黄醒春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90-697,共8页
基于软土地层稳定蠕变及承压桩桩基沉降位移特性,通过构建桩底土体虚拟柱状结构等效流变模型,建立桩基沉降位移时效特性叠加力学模型及其理论解。研究桩基承载模式及其与桩顶荷载的相关关系、相应承载模式下桩基沉降位移及其时效特性。... 基于软土地层稳定蠕变及承压桩桩基沉降位移特性,通过构建桩底土体虚拟柱状结构等效流变模型,建立桩基沉降位移时效特性叠加力学模型及其理论解。研究桩基承载模式及其与桩顶荷载的相关关系、相应承载模式下桩基沉降位移及其时效特性。结果表明,蠕变地层中的摩擦端承桩受土体的流变特性影响,桩基总位移呈现显著的时效特性且受土体的蠕变特性支配。工程实例分析验证了所建模型和理论方法在蠕变地层的适用性。该黏弹性理论解不仅可用于稳定蠕变地层桩基长时位移预测,并可方便地拓展应用于其他蠕变地层桩基失效问题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变地层 桩基承载模式 虚拟柱状结构 位移叠加 黏弹性理论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柱状等效模型的桩基沉降位移计算方法 被引量:3
4
作者 王荣勇 柳林齐 +1 位作者 王颖轶 黄醒春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126-1133,共8页
根据软土地层桩基工程特性,提出符合工程特点的虚拟柱状结构模型,建立桩基沉降位移理论解.研究软土地层中桩基荷载的传递特性、桩基承载模式及其随荷载与环境条件逐步演化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桩基存在摩擦承载和摩擦+桩端承载模式,且... 根据软土地层桩基工程特性,提出符合工程特点的虚拟柱状结构模型,建立桩基沉降位移理论解.研究软土地层中桩基荷载的传递特性、桩基承载模式及其随荷载与环境条件逐步演化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桩基存在摩擦承载和摩擦+桩端承载模式,且随桩顶荷载、施工和环境因素显著变化.同时,受荷载的传递规律影响,桩基轴向存在0轴力断面,其深度与桩基长度的大小关系影响桩基的承载模式类型和位移计算结果.现场结果对比验证了理论方法的正确性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基承载模式 沉降位移 虚拟柱状等效模型 理论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虚拟柱状等效模型的层状异性地层桩基沉降位移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范铮烨 朱继文 +1 位作者 王颖轶 黄醒春 《应用力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83-689,706,共8页
根据层状异性软土地层桩基的力学特性,通过构建虚拟柱状等效模型,采用分层总合方法,推导了桩基轴向变形及桩底沉降位移的理论解,建立了适用于任意层状异性地层及荷载条件下桩基沉降位移的计算方法。研究层状异性地层中桩基沉降位移特性... 根据层状异性软土地层桩基的力学特性,通过构建虚拟柱状等效模型,采用分层总合方法,推导了桩基轴向变形及桩底沉降位移的理论解,建立了适用于任意层状异性地层及荷载条件下桩基沉降位移的计算方法。研究层状异性地层中桩基沉降位移特性、界面突变现象及其随工程和地质因素的演变规律。结果表明,桩基承载时,桩体截面或桩底土体存在深度随荷载及工程地质参数变化的零轴力水平面,当零轴力面深度小于桩基长度时,桩基处于摩擦承载模式,桩基沉降位移等于截面上部桩体的变形量;反之,桩基处于摩擦与桩端共同承载模式,桩基沉降位移等于桩体变形与桩底沉降的叠加。现场试验结果验证了理论方法的正确性。所建立的层状模型和理论方法能方便地模拟近似水平分布的软土地层及其工程地质参数并可直接推广应用于任意层状异性地层的桩基承载设计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异性地层 桩基承载模式 虚拟柱状等效模型 沉降位移理论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