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2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在梅毒检验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1
作者 吴丽芬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5期0067-0070,共4页
分析梅毒临床检验工作中,分别实施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对两种不同检验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价值。方法 广西南丹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科纳入的已确诊为梅毒的69例病例资料分析,分别安排TPPA、TR... 分析梅毒临床检验工作中,分别实施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对两种不同检验技术在临床的应用价值。方法 广西南丹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验科纳入的已确诊为梅毒的69例病例资料分析,分别安排TPPA、TRUST两种不同检验技术,对检验结果比较。结果 TPPA检测准确率高于TRUST组,漏诊和误诊率低于TRUST组;TPPA组对早期、1期梅毒检出率高于TRUST组P<0.05;两组2期、3期检出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TPPA组检验时间短于TRUST组,检验成本高于TRUST组(P<0.05)。结论 梅毒在临床检验工作中具体检验技术的选择,在TPPA与TRUST两种不同技术检验效果比较,结果表明了TPPA有着明显的优越性,可以提高对梅毒诊断准确率,尤其是对隐性梅毒和1期梅毒检出率较高,而且在短时间内就可以得出检验结果。但是,此项检验技术耗费的成本较高,临床可以结合具体情况,确定合适的检验技术,一般临床将TRUST作为梅毒初筛技术,可以减少成本时完成大批量的样本筛查,再对可疑样本安排TPPA检验技术进一步确定,从而使梅毒临床诊断准确率得到保证,预防发生误诊或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 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 梅毒检验 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测定法、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及ELISA三种梅毒血清型诊断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10
2
作者 王征 区晓雯 夏勇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20年第5期15-18,共4页
目的:评价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测定法(CMIA)、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及ELISA在梅毒抗体检测中的表现及阳性符合率,探讨化学发光检测特异性梅毒抗体S/CO的最佳诊断截断值与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雅培I2000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抗... 目的:评价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测定法(CMIA)、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及ELISA在梅毒抗体检测中的表现及阳性符合率,探讨化学发光检测特异性梅毒抗体S/CO的最佳诊断截断值与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雅培I2000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抗T.pallidum阴性标本(S/CO<1)118例、阳性标本(S/CO>=1)237例。分别用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样本进行抗T.pallidum复查检测,并对TPPA阴性样本进行抗核抗体及类风湿抗体IgG检测,并分析CMIA与TPPA不相符样本的临床特征。以TPPA结果为参考标准,比较CMIA与ELISA的特异性、敏感性等,受试者工作曲线分析CMIA在本实验室的最佳截断值。结果:以TPPA为标准,CMIA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100%和75.6%,ELISA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99.5%和87.8%。用ROC曲线分析CMIA最佳临界值为S/CO=2.56,ROC曲线下面积达到最大为0.992。TPPA-CMIA+与TPPA-CMIA+两组的抗核抗体及类风湿因子检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MIA+TPPA-的样本人群特点为老年人及不孕的育龄女性。结论:CMIA的临界值为2.56时,可提高本实验室的特异性。当患者有特定疾病且CMIA结果偏低时采用TPPA辅助诊断并及时沟通病史、定期复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血清学诊断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假阳性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余倩 何翠娥 胡志东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8期1159-1160,共2页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的慢性性传播疾病,近年来在国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早期梅毒患者没有典型症状和体征,因此及时确诊和治疗尤为重要。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是目前诊断梅毒的主要方法,常用方法包括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的慢性性传播疾病,近年来在国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早期梅毒患者没有典型症状和体征,因此及时确诊和治疗尤为重要。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是目前诊断梅毒的主要方法,常用方法包括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TPPA)、不加热甲苯胺红试验(TRUST)及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 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 阳性分析 梅毒螺旋体感染 甲苯胺红试验 性传播疾病 血清学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联合酶联免疫吸附法在梅毒检测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4
作者 陈洪清 梁梅芳 +2 位作者 梁丽霞 苏晓梅 伍肇欣 《大医生》 2021年第11期108-110,共3页
目的探讨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联合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在梅毒检测中的应用价值,为梅毒检测提供有效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12月于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血清学检测的800例疑似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均接受TPPA联合EL... 目的探讨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联合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在梅毒检测中的应用价值,为梅毒检测提供有效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12月于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血清学检测的800例疑似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均接受TPPA联合ELISA检测。比较两种检测方法单独检测与联合检测的诊断结果和临床诊断效能。结果经临床检测结果显示,梅毒患者(梅毒组)499例,非梅毒者(非梅毒组)301例;ELISA检测梅毒患者457例,非梅毒者343例,其中真阳性439例,真阴性283例;TPPA检测梅毒患者492例,非梅毒者308例,其中真阳性452例,真阴性261例;ELISA联合TPPA检测梅毒患者482例,非梅毒者318例,其中真阳性476例,真阴性295例;ELISA联合TPPA检测梅毒的灵敏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均显著高于ELISA、TPPA单独检测,阳性预测值高于TPPA单独检测,(均P<0.05)。结论ELISA操作简单、快捷,适用于大量疑似梅毒筛查,联合TPPA检测方法能提高诊断效能,更好地为患者后期治疗提供有利的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 酶联免疫吸附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毒血浆反应素快速试验(RPR)与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检测对梅毒的诊断价值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邱勇龙 温贵华 +2 位作者 刘怡 张荣 邓益帼 《中国伤残医学》 2014年第14期302-302,315,共2页
目的:探究梅毒血浆反应素快速试验(RPR)与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对梅毒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体检的人员350例,其中210例为梅毒患者,95例为非梅毒患者,45例为正常人,对其分别进行2种试剂检测并分析梅毒诊断... 目的:探究梅毒血浆反应素快速试验(RPR)与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对梅毒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在我院体检的人员350例,其中210例为梅毒患者,95例为非梅毒患者,45例为正常人,对其分别进行2种试剂检测并分析梅毒诊断情况。结果:梅毒Ⅰ期、梅毒Ⅱ期及潜伏期梅毒患者检测RPR阳性率分别为87.83%、98.75%、84.00%,检测TPPA阳性率分别为100.00%、100.00%、100.00%,明显高于非梅毒患及健康的正常人检测RPR阳性率2.11%、0,检测TPPA阳性率0、0。结论:梅毒血浆反应素快速试验(RPR)与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检测用于诊断梅毒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血浆反应素快速试验(RPR) 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 梅毒
原文传递
微粒子化学发光法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检测梅毒抗体的一致性比较 被引量:9
6
作者 张旭东 马艳华 +1 位作者 周少聪 张莉 《武警医学》 CAS 2012年第9期756-757,760,共3页
目的评价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技术(chemiluminescence microparticle immunoassay,CMIA)检测临床血清标本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用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reponema pallidum particle agglutination test,TP-PA)法... 目的评价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技术(chemiluminescence microparticle immunoassay,CMIA)检测临床血清标本梅毒螺旋体抗体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用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reponema pallidum particle agglutination test,TP-PA)法作为对照标准,采用CMIA法检测4686例血清标本,并用Kappa检验评价两种检测方法对同一个样本的化验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4686例血清标本中用CMIA法检出阳性率5.48%,TPPA法检出阳性率5.14%。以TPPA为金标准,CMIA法敏感性为99.17%,特异性为99.60%。其中CMIA法检测血清S/CO值>4.00的215例,用TPPA确认214例阳性,阳性预测值(PPV)为99.53%。结论 CMIA法可替代TPPA法进行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检测,对于CMIA法检测S/CO值1.0~4.0的需进一步复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微粒子化学发光法 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 一致性 阳性预测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脊液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对艾滋病阴性神经梅毒的临床诊断价值 被引量:5
7
作者 艾尼瓦尔·吾拉木 帕丽扎提·阿不都热依木 +1 位作者 刘晓萱 马雯婷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22年第1期86-88,共3页
目的探讨脑脊液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cerebrospinal fluid treponema pallidum gelatin particle agglutination test,CSF-TPPA)对HIV阴性神经梅毒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9年8月新疆医科大学第八附属医院收治的5... 目的探讨脑脊液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cerebrospinal fluid treponema pallidum gelatin particle agglutination test,CSF-TPPA)对HIV阴性神经梅毒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9年8月新疆医科大学第八附属医院收治的54例HIV阴性神经梅毒患者为研究对象作为观察组,同期收治的62例HIV阴性、明确诊断为梅毒且为非神经梅毒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TPPA检测、CSF生化检查以及常规检查检测结果,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TPPA对HIV阴性神经梅毒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CSF-TPPA阳性率为96.3%,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37.1%);观察组61.1%的患者CSF蛋白含量>500 mg/L,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4.8%);观察组44.4%的患者CSF白细胞含量>5个/μl,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9.7%);差异有显著性(P=0.000)。ROC曲线显示,CSF-TPPA在诊断HIV阴性神经梅毒的其曲线下面积为0.796(95%CI:0.713~0.879),灵敏度为96.3%,特异度为62.9%;CSF蛋白在诊断HIV阴性神经梅毒的其曲线下面积为0.781(95%CI:0.692~0.870),灵敏度为61.1%,特异度为95.2%;CSF白细胞在诊断HIV阴性神经梅毒的其曲线下面积为0.674(95%CI:0.573~774),灵敏度为44.4%,特异度为90.3%。结论CSF-TPPA在HIV阴性神经梅毒中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可联合脑脊液蛋白及白细胞对HIV阴性神经梅毒进行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梅毒 脑脊液 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及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确证试验在梅毒血清学检测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被引量:13
8
作者 何小霞 冯月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年第9期74-76,共3页
目的分析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确证试验(TP-PA)在梅毒血清学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16份疑似梅毒血清样本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取TP-ELISA、TRUST、TP... 目的分析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确证试验(TP-PA)在梅毒血清学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16份疑似梅毒血清样本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取TP-ELISA、TRUST、TP-PA进行检测。以TP-PA为诊断金标准,对比TP-ELISA和TRUST的检测结果。结果116份血清样本,TP-PA检测结果显示阳性101份,阴性15份;TP-ELISA检测结果显示阳性100份,阴性16份。116份血清样本,TP-PA检测结果显示阳性101份,阴性15份;TRUST检测结果显示阳性76份,阴性40份。TP-ELISA检测的敏感度98.02%、特异度93.33%及准确率97.41%均明显高于TRUST的69.31%、60.00%、68.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P-ELISA与TP-PA对梅毒血清样本检测结果基本一致,检出率明显高于TRUST,值得临床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 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确证试验 梅毒血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与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在梅毒抗体临床检测中应用效果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颜霞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9年第36期158-160,共3页
目的比较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与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在梅毒抗体临床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四川锦欣妇女儿童医院2017-2018年治疗的梅毒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行RPR以及TPPA检测。比较RPR以及TPPA的检测结果。结... 目的比较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RPR)与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在梅毒抗体临床检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四川锦欣妇女儿童医院2017-2018年治疗的梅毒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行RPR以及TPPA检测。比较RPR以及TPPA的检测结果。结果80例患者检测中出现2例前带情况,分别为一期梅毒和二期梅毒,将两例患者血清标本进行稀释,稀释比例为1:2,1:4,1:8,1:16,1:32,1:64,稀释完成后再次进行RPR检测,该一期梅毒患者血清在1:16稀释情况下呈阳性,该二期梅毒患者血清在1:32稀释情况下呈阳性。结论RPR在梅毒临床检测中的敏感性不高,不适于疾病的诊断,可作为治疗检测及初次筛查使用,而TPPA检测准确率更高,临床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 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假阳性1例报告 被引量:1
10
作者 曾建涛 李泉 杨丹 《贵州医药》 CAS 2015年第10期926-926,共1页
梅毒螺旋体是一种密螺旋体,感染人体可引起梅毒。检测梅毒螺旋体的方法很多,血清学实验仍然是最主要的方法[1]。其中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特异性和敏感性较高[2]。但TPPA试验也存在一定的假阳性率,笔者于2014年7月收治1例... 梅毒螺旋体是一种密螺旋体,感染人体可引起梅毒。检测梅毒螺旋体的方法很多,血清学实验仍然是最主要的方法[1]。其中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特异性和敏感性较高[2]。但TPPA试验也存在一定的假阳性率,笔者于2014年7月收治1例TPPA试验假阳性的病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患者,男,44岁,主诉:梅毒复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 假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毒检验中应用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冬森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第6期187-188,共2页
目的:比较梅毒检验中应用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6月来本院进行梅毒检验的146例患者,根据有无感染梅毒分成两组,其中将94例梅毒患者作为观察组,将52例未感染... 目的:比较梅毒检验中应用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6月来本院进行梅毒检验的146例患者,根据有无感染梅毒分成两组,其中将94例梅毒患者作为观察组,将52例未感染梅毒患者作为对照组。上述人员均采取TPPA、TRUST等两种诊断方法,比较两种诊断方法对梅毒螺旋体(TP)的阳性检出情况及诊断效能。结果:TPPA法检测TP的阳性率96.81%明显较TRUST法的88.30%高(P<0.05),检测I期梅毒的阳性率均明显较TRUST法高(P<0.05),灵敏度、准确度及阴性预测值亦明显较TRUST法高(P<0.05)。结论:与TRUST法相比,TPPA法对不同时期梅毒的阳性检出率更高,诊断效能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检验 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 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在梅毒检验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2
作者 方锦文 《医疗装备》 2018年第14期58-59,共2页
目的对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在梅毒检验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诊断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医院收治的获得临床确诊的118例梅毒患者,按照检验方法不同分成... 目的对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在梅毒检验中的应用价值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诊断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医院收治的获得临床确诊的118例梅毒患者,按照检验方法不同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9例。对照组接受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试验组接受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对两组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统计发现,试验组梅毒检测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隐性梅毒、Ⅰ期、Ⅲ期检测阳性率较对照组高(P<0.05);Ⅱ期梅毒检测阳性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梅毒检测中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各具优势,均为常用检测手段,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对疗效评估、复发观察等具有重要意义,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应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 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 梅毒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假阳性1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胡伟华 《沈阳部队医药》 2011年第2期99-99,共1页
1病例报告2010年5月我院烧伤科收治一名烫伤面积15%的8岁患儿。入院后因为需要输入血浆,故抽血送我科进行常规检查,检查中发现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阳性(+)。仔细观察发现该试验阴性对照孔却为弱阳性凝集(±... 1病例报告2010年5月我院烧伤科收治一名烫伤面积15%的8岁患儿。入院后因为需要输入血浆,故抽血送我科进行常规检查,检查中发现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阳性(+)。仔细观察发现该试验阴性对照孔却为弱阳性凝集(±),该试验采用日本富士瑞必欧株式会社生产试剂。为进一步明确试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 试验假阳性 常规检查 病例报告 阴性对照 株式会社 烧伤科 入院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价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在梅毒检验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14
作者 吴菲菲 陈倩瑜 刘瑶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第7期81-82,共2页
目的:探讨在梅毒检验中使用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的临床价值。方法:从2018年6月开始收集研究对象,至2019年6月收集结束,共收集配合本研究的梅毒患者78例,所有患者均证实为梅毒,将病人进行随机编码,随机抽取... 目的:探讨在梅毒检验中使用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的临床价值。方法:从2018年6月开始收集研究对象,至2019年6月收集结束,共收集配合本研究的梅毒患者78例,所有患者均证实为梅毒,将病人进行随机编码,随机抽取号码进行分组,研究组39例,为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对照组39例,为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比较两组的检测准确率以及对不同时期梅毒的检出率,并评价两组的成本和检测时间。结果:研究组的检测准确率比对照组高(P<0.05),对于早期梅毒和一期梅毒的研究组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0.05),对二期和三期的检出率两组没有差异(P>0.05),研究组的成本比对照组高(P<0.05),检测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梅毒检验中使用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的准确率较高,对早期梅毒的检出率较高,检测时间短,但是成本较高,在临床检测诊断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甲苯胺红可以作为初筛方法,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可以进行确证,以保证诊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 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 准确率 临床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未致敏颗粒假阳性1例
15
作者 张燕龙 曾佩琼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5期2064-2064,共1页
梅毒的血清学检查在梅毒的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已被卫生部列为输血前、术前等常规必查项目。梅毒感染是比较敏感的话题,检测结果的正确与否显得非常重要。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梅毒血清学确证试验之... 梅毒的血清学检查在梅毒的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已被卫生部列为输血前、术前等常规必查项目。梅毒感染是比较敏感的话题,检测结果的正确与否显得非常重要。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梅毒血清学确证试验之一。由于个体与方法学差异,部分患者会出现假阳性的结果,据报道TPPA存在1%~2%生物学假阳性率[1]。笔者在工作中遇到1例TPPA未致敏颗粒假阳性的病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 假阳性率 TPPA 血清学检查 梅毒血清学 梅毒感染 检测结果 确证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发光免疫试验与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筛查梅毒阳性病例的研究
16
作者 何姗 《当代医药论丛》 2023年第17期125-128,共4页
目的:研究化学发光免疫试验(Chemiluminescence analysis,CLIA)与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reponema pallidum particle agglutination,TPPA)在梅毒阳性病例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2年12月在郧阳区人民医... 目的:研究化学发光免疫试验(Chemiluminescence analysis,CLIA)与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reponema pallidum particle agglutination,TPPA)在梅毒阳性病例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至2022年12月在郧阳区人民医院进行梅毒阳性筛查的1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集患者的晨起空腹静脉血3 mL,分别给予CLIA、TPPA,观察检测结果,并以TPPA结果为金标准,分析CLIA在梅毒阳性病例筛查中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同时,将CLIA不同S/CO值时的检测结果与TPPA结果对比,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明确CLIA诊断梅毒阳性的最佳临界值。结果:经统计发现,132例患者中,CLIA发现阳性68例,TPPA发现阳性62例。以TPPA结果为金标准,CLIA筛查梅毒阳性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93.55%、85.71%、89.39%。当CLIA S/CO值为1.0~5.0时,CLIA阳性11例,TPPA阳性7例,二者的符合率为63.64%;当CLIA S/CO值为>5.0~10.0时,CLIA阳性15例,TPPA阳性13例,二者的符合率为86.67%;当CLIA S/CO值为>10.0~20.0时,CLIA阳性34例,TPPA阳性34例,二者的符合率为100.00%;当CLIA S/CO值>20.0时,CLIA阳性8例,TPPA阳性8例,二者的符合率为100.00%。通过绘制ROC曲线进行分析发现,当CLIA S/CO值为2.50时,曲线下面积(AUC)最大(0.991),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6.13%、93.22%。结论:CLIA在梅毒阳性病例筛查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且当CLIA S/CO值>10.0时,与TPPA结果的符合率为100.00%。若CLIA筛查为阳性,建议同时行TPPA,以进一步提高梅毒阳性病例筛查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阳性 筛查 化学发光免疫试验 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在梅毒患者检测中的应用价值
17
作者 翟瑞芳 《哈尔滨医药》 2021年第2期106-107,共2页
目的探究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在梅毒患者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63例梅毒患者作为观察组,再选取我院同期5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均抽取晨起空腹静脉血,行TPPA检测、快速血清反应(RPR)检测。统计TPPA检测、RPR... 目的探究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在梅毒患者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63例梅毒患者作为观察组,再选取我院同期58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均抽取晨起空腹静脉血,行TPPA检测、快速血清反应(RPR)检测。统计TPPA检测、RPR检测诊断梅毒的检查结果及诊断效能(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漏诊率、误诊率)。结果入选者中63例阳性,58例阴性,经TPPA检测检出61例阳性,60例阴性,经RPR检测检出57例阳性,64例阴性;TPPA检测诊断梅毒灵敏度96.83%、特异度100.00%、准确度98.35%高于RPR检测79.37%、87.93%、83.47%,漏诊率3.17%、误诊率0低于RPR检测20.63%、12.07%(P<0.05)。结论采用TPPA技术应用于梅毒患者中可提高诊断灵敏度、准确度、特异度,降低漏诊率、误诊率,可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有利于指导临床治疗,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 梅毒 血清反应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在基层医院梅毒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8
作者 王堂杰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2年第9期49-51,共3页
分析基层医院梅毒诊断中采取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的具体方法,并探讨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自2019年9月到2022年8月期间收治的124例梅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同时期的50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将其纳... 分析基层医院梅毒诊断中采取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的具体方法,并探讨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自2019年9月到2022年8月期间收治的124例梅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另选同时期的50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将其纳入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分别通过胶体金法、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实验(TRUST)展开临床诊断,将诊断结果实施对比分析。结果 三种检验方法的阳性率均高于80%,且TPPA法阳性检出率100%明显高于胶体金法83.87%、TRUST法88.71%。TPPA在早期梅毒和I期梅毒诊断方面具有更高的符合率,三者在II期梅毒和晚期梅毒诊断方面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敏感性方面,胶体金和TPPA高于TRUST(P<0.05);在特异性方面,TPPA和TRUST高于金胶体(P<0.05);在符合率方面,TPPA高于胶体金和TRUST(P<0.05)。结论 通过采取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能够在基层医院梅毒诊断中发挥出诸多积极价值,不但能够确保临床需求得到满足,同时还能够有效降低检验成本,值得普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医院 梅毒 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 临床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激化学发光法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的价值研究
19
作者 席在辉 李金凤 《中外医药研究》 2025年第5期156-158,共3页
目的:分析光激化学发光法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1月—2023年11月于淄博市周村区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介入治疗、分娩、输血等住院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利用光激化学发光法、酶联免疫吸附法、梅毒螺旋体... 目的:分析光激化学发光法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1月—2023年11月于淄博市周村区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介入治疗、分娩、输血等住院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利用光激化学发光法、酶联免疫吸附法、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分析检测结果。结果:将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检测结果作为“金标准”,200例住院患者检出阳性16例,阴性184例;经光激化学发光法检测真阳性15例,真阴性175例(Kappa=0.895,P=0.031);经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真阳性10例,真阴性160例(Kappa=0.804,P=0.038)。光激化学发光法检测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均高于酶联免疫吸附法(P<0.05)。结论:光激化学发光法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的价值良好,能够为梅毒诊断及拟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 光激化学发光法 酶联免疫吸附法 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方法检测梅毒螺旋体的结果准确率比较分析
20
作者 闫长霞 《当代医药论丛》 2025年第2期86-88,共3页
目的:比较应用不同方法检测梅毒螺旋体的准确率。方法:选取35例梅毒患者的血液样本,纳入时间为2020年8月至2023年2月。对血液样本均开展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 目的:比较应用不同方法检测梅毒螺旋体的准确率。方法:选取35例梅毒患者的血液样本,纳入时间为2020年8月至2023年2月。对血液样本均开展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观察并比对三种检测方法诊断梅毒螺旋体的阳性率。结果:TRUST检测诊断早期、Ⅰ期、Ⅱ期、Ⅲ期梅毒的阳性率分别为37.50%、55.56%、70.59%、100.00%,诊断阳性率合计60.00%;TPPA检测诊断早期、Ⅰ期、Ⅱ期、Ⅲ期梅毒的阳性率均为100.00%,诊断阳性率合计100.00%;ELISA检测诊断早期、Ⅰ期、Ⅱ期、Ⅲ期梅毒的阳性率分别为75.00%、66.67%、100.00%、100.00%,诊断阳性率合计85.71%。三种方法诊断梅毒螺旋体的阳性率对比,TPPA最高,ELISA次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梅毒螺旋体检测中应用TPPA的准确性最高,ELISA次之。三种检测方法的利弊存在差异,应根据诊断与治疗需求选择适合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螺旋体 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 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 酶联免疫吸附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