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回顾性总结经内镜第三脑室底造瘘术(ETV)治疗梗阻性脑积水的手术技巧、疗效及术后颅内压(ICP)的变化规律及动态ICP监护的价值。方法经内镜行ETV治疗梗阻性脑积水共146例,病因包括导水管狭窄98例、颅内肿瘤48例(第三脑室及松果体区肿...目的回顾性总结经内镜第三脑室底造瘘术(ETV)治疗梗阻性脑积水的手术技巧、疗效及术后颅内压(ICP)的变化规律及动态ICP监护的价值。方法经内镜行ETV治疗梗阻性脑积水共146例,病因包括导水管狭窄98例、颅内肿瘤48例(第三脑室及松果体区肿瘤)。术后行动态ICP监护53例(导水管狭窄36例、肿瘤17例),平均监护时长96 h。结果随访8个月至6年,术后脑积水明显缓解或消失138例(94.5%),8例脑积水缓解不明显或无效(5.5%),改行脑室腹腔分流术。ICP监护显示:术后6 h内平均ICP明显下降,低于10 mm Hg,此后缓慢轻度上升,96 h稳定于12 mm Hg;单纯导水管狭窄性脑积水平均ICP上升较缓慢、波动较小,最后达到10 mm Hg;而肿瘤性脑积水上升较快、波动较大,最后达到15 mm Hg。并发症28例(19.2%):术后发热22例,双额部硬膜外血肿1例、切口脑脊液漏2例、脑室少量积血2例、硬膜下积液1例。本组无死亡。结论 1第三脑室底造瘘治疗梗阻性脑积水(尤其是导水管狭窄脑积水)安全、有效,应作为其首选治疗手段;2术后行ICP动态监护,不仅可监测颅内压的变化,判断手术是否有效,同时可以观察有无脑室继发性出血等并发症及指导术后用药。展开更多
神经内镜三脑室底造瘘术(Endoscopic third ventriculostomy,ETV)可否取代脑室腹腔分流术(Ventriculoperitoneal shunt,VPS)治疗梗阻性脑积水是神经外科争论的话题。本文回顾性分析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2011年9月至2015年1月ETV和VP...神经内镜三脑室底造瘘术(Endoscopic third ventriculostomy,ETV)可否取代脑室腹腔分流术(Ventriculoperitoneal shunt,VPS)治疗梗阻性脑积水是神经外科争论的话题。本文回顾性分析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2011年9月至2015年1月ETV和VPS治疗40例梗阻性脑积水病人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种术式的并发症、有效性和复发情况,探讨ETV在梗阻性脑积水中的应用价值。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回顾性总结经内镜第三脑室底造瘘术(ETV)治疗梗阻性脑积水的手术技巧、疗效及术后颅内压(ICP)的变化规律及动态ICP监护的价值。方法经内镜行ETV治疗梗阻性脑积水共146例,病因包括导水管狭窄98例、颅内肿瘤48例(第三脑室及松果体区肿瘤)。术后行动态ICP监护53例(导水管狭窄36例、肿瘤17例),平均监护时长96 h。结果随访8个月至6年,术后脑积水明显缓解或消失138例(94.5%),8例脑积水缓解不明显或无效(5.5%),改行脑室腹腔分流术。ICP监护显示:术后6 h内平均ICP明显下降,低于10 mm Hg,此后缓慢轻度上升,96 h稳定于12 mm Hg;单纯导水管狭窄性脑积水平均ICP上升较缓慢、波动较小,最后达到10 mm Hg;而肿瘤性脑积水上升较快、波动较大,最后达到15 mm Hg。并发症28例(19.2%):术后发热22例,双额部硬膜外血肿1例、切口脑脊液漏2例、脑室少量积血2例、硬膜下积液1例。本组无死亡。结论 1第三脑室底造瘘治疗梗阻性脑积水(尤其是导水管狭窄脑积水)安全、有效,应作为其首选治疗手段;2术后行ICP动态监护,不仅可监测颅内压的变化,判断手术是否有效,同时可以观察有无脑室继发性出血等并发症及指导术后用药。
文摘神经内镜三脑室底造瘘术(Endoscopic third ventriculostomy,ETV)可否取代脑室腹腔分流术(Ventriculoperitoneal shunt,VPS)治疗梗阻性脑积水是神经外科争论的话题。本文回顾性分析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2011年9月至2015年1月ETV和VPS治疗40例梗阻性脑积水病人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种术式的并发症、有效性和复发情况,探讨ETV在梗阻性脑积水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