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梵二会议”与现代天主教思想的更新
1
作者 孙波 《艺术科技》 2012年第2期88-90,共3页
"梵二会议"是天主教从传统走向现代的一个标志,此后,主流天主教思想出现了神学思想方法的更新,宗教信仰自由和天主教的对话活动,从而使天主教更加世俗化、理性化与现代化,而在"梵二会议"之前,在天主教主流思想之中... "梵二会议"是天主教从传统走向现代的一个标志,此后,主流天主教思想出现了神学思想方法的更新,宗教信仰自由和天主教的对话活动,从而使天主教更加世俗化、理性化与现代化,而在"梵二会议"之前,在天主教主流思想之中,克尔凯戈尔的信仰注意影响较大,成为了新正统神学的开拓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梵二会议 天主教 思想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梵二会议后天主教婚姻观的发展——以教会训导为中心的考察
2
作者 周兰兰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1年第1期18-23,共6页
梵二会议是天主教神学的分水岭,天主教会的婚姻观自梵二会议以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天主教的教会训导是天主教会官方思想的代表,因而探讨天主教婚姻观在梵二会议之后的新发展则必须要关注教会训导中相关的阐述。比较和分析梵二会议前后... 梵二会议是天主教神学的分水岭,天主教会的婚姻观自梵二会议以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天主教的教会训导是天主教会官方思想的代表,因而探讨天主教婚姻观在梵二会议之后的新发展则必须要关注教会训导中相关的阐述。比较和分析梵二会议前后天主教的官方文件,可以发现二者在对婚姻的性质、目的及婚姻中夫妻关系的表述上均有了看似细微却意义重大的调整和改变,这正是天主教婚姻观发展的表现,而天主教婚姻观的这些发展既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又是教会伦理神学转向的一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主教 梵二会议 天主教婚姻观 教会训导 盟约 神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梵二会议的永久性意义
3
作者 卡尔·拉内 求实 《中国天主教》 1994年第1期12-15,共4页
拉内说,现在烟雾已经散去,我们可以来探讨梵二的永久性意义了。问题不一定在于发生了什么事,而是所发生的事对教会未来的生活和便命将有什么影响。拉内认为,梵二在使教会成为一个真正的世界性教会,向前跨进了一大步。
关键词 梵二会议 会议 圣事 圣爱 事对 圣洗 平信徒 信理部 圣经神学 弃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梵二会议与天主教伦理神学转向
4
作者 周兰兰 《中国天主教》 2016年第1期41-43,共3页
1962年10月,教宗若望二十三世召开了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以下简称"梵二会议")。梵二会议是罗马天主教在现代召开的第一次大公会议,开启了天主教在现代社会发展的新纪元,因为它"让新鲜的空气流入梵蒂冈的窗户,抖落自君士坦丁以来... 1962年10月,教宗若望二十三世召开了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以下简称"梵二会议")。梵二会议是罗马天主教在现代召开的第一次大公会议,开启了天主教在现代社会发展的新纪元,因为它"让新鲜的空气流入梵蒂冈的窗户,抖落自君士坦丁以来积聚在圣伯多禄宝座上的尘垢"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梵二会议 圣伯多禄 会议 神学思想 组织机构 礼仪规范 梅瑟 主体性 道德评价 通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梵二会议与宗教对话--兼论神学建设的学术视野 被引量:2
5
作者 张志刚 《世界宗教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6,116,共6页
本文包括三部分内容:首先,回顾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有关宗教对话的两份重要文献;其次,评介天主教思想家不断更新的宗教对话观念;最后,试论前两部分内容对于中国天主教神学建设的理论启发。作者的主要结论为:中国天主教神学的本土化建... 本文包括三部分内容:首先,回顾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有关宗教对话的两份重要文献;其次,评介天主教思想家不断更新的宗教对话观念;最后,试论前两部分内容对于中国天主教神学建设的理论启发。作者的主要结论为:中国天主教神学的本土化建设理应伴随时代步伐、关注现实问题、具有中国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梵二会议 宗教对话 神学建设 学术视野
原文传递
梵二会议:天主教与科学“对话”的开启
6
作者 孙波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8-92,共5页
梵二会议是20世纪天主教发展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意味着天主教与科学关系对话模式的开启。在天主教与科学相互性、互动与交流对话的参与模式下,天主教自身无论从教会现实、神学思想以及研究方法都因应现代社会发生了较... 梵二会议是20世纪天主教发展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意味着天主教与科学关系对话模式的开启。在天主教与科学相互性、互动与交流对话的参与模式下,天主教自身无论从教会现实、神学思想以及研究方法都因应现代社会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作为一种现实存在与基础,现代科学的影响无所不在。教会以前所未有的姿态积极融入现代社会并试图发挥正面积极作用。对话既是天主教融入现代社会的理论与现实需要,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功利性的现代话语权的争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梵二会议 天主教 科学 相互性 对话
原文传递
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的历史省察 被引量:1
7
作者 郝国昆 金龙云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13-119,共7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至60年代,世界局势的变化和西方科技的进步对天主教会及天主教神学产生了巨大冲击,宗教逐渐失去已往对社会的影响和制约作用,人们越来越不接受宗教思想的控制,其影响力不如从前。在此背景下召开的梵蒂冈第二届大公...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至60年代,世界局势的变化和西方科技的进步对天主教会及天主教神学产生了巨大冲击,宗教逐渐失去已往对社会的影响和制约作用,人们越来越不接受宗教思想的控制,其影响力不如从前。在此背景下召开的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通过了四个宪章、九个法令、三个宣言及一篇告世界书等重要文献,表现了天主教与当代世界及当代人交流思想的渴望。革新和对话是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的精神所在。革新内容包括神学革新、教会自身改革、礼仪改革、教皇形象改变等等。梵二会议对世界基督教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成为天主教现代史上的转折点和里程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蒂冈 天主教 梵二会议 约翰十三世 保罗六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梵二会议后天主教会对于圣约及犹太人回归的不同态度
8
作者 袁嘉惠 《世界宗教文化》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2-56,共5页
天主教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通过了《我们的时代》宣言,承认犹太人所拥有的圣约继续有效,这一宣告在动摇了以"取代论"为核心的基督教反犹主义教义的同时,也引发了对于犹太人回归圣地及建国问题的宗教合法性与政治正当性的探... 天主教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通过了《我们的时代》宣言,承认犹太人所拥有的圣约继续有效,这一宣告在动摇了以"取代论"为核心的基督教反犹主义教义的同时,也引发了对于犹太人回归圣地及建国问题的宗教合法性与政治正当性的探讨。显然,天主教会与犹太教方面就此问题的态度并不相同。本文将尝试呈现相异之处并做出简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梵二会议 《我们的时代》 圣约 以色列
原文传递
论天主教的人学思想——以梵二会议为中心
9
作者 林庆华 薛晓英 《基督教学术》 CSSCI 2018年第2期244-265,459,共23页
本文以天主教梵蒂冈第二届大公会议颁布的文献《论教会在现代世界牧职宪章》为依据,通过梳理关于人类的处境、人作为天主的肖像以及在基督中的人这三个方面的论述,较为系统地评述了梵二会议的人学思想。
关键词 梵二会议 《论教会在现代世界牧职宪章》 人学
原文传递
前梵二时代罗马教廷的外交传统 被引量:1
10
作者 陶飞亚 李强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5期90-103,共14页
梵蒂冈作为当今世界领土面积最小的国家,政治与经济实力相对有限,为何在全球事务中依旧拥有巨大的影响力?毫无疑问这首先是由它作为一个国家和天主教中心的复合体地位决定的。1962至1965年间召开的"梵二"会议结束之后,罗马教... 梵蒂冈作为当今世界领土面积最小的国家,政治与经济实力相对有限,为何在全球事务中依旧拥有巨大的影响力?毫无疑问这首先是由它作为一个国家和天主教中心的复合体地位决定的。1962至1965年间召开的"梵二"会议结束之后,罗马教廷实现了"跟上时代"的历史性转型,也借此维持了国际影响力。历史地看,罗马教廷在"梵二"之前悠久的外交传统,亦是理解梵蒂冈全球影响力的重要因素。具体而言,从8世纪中叶教皇国形成以至1870年,教皇们和罗马教廷在面对其他政治强权时,依赖外交纵横捭阖以求生存和发展。经数世纪之久,形成了丰富的外交传统。在庇护十二(1846—1878年在位)于1870年成为"梵蒂冈之囚"后,教廷虽然失去庞大领地,世俗权力受到极大约束的教皇们仍旧活跃于外交领域。后世教皇们建立的外交网络和国际影响,成为1929年教廷与意大利政府谈判解决"罗马问题"时的重要筹码之一。1929年拉特兰条约签订后以至"梵二"会议召开前,罗马教廷虽然外交力量有限,但仍持续参与国际事务,且采用了现代化的外交方式,在国际外交体系中扮演重要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梵二会议 罗马教廷 教皇 外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托马斯·默顿的修道主义革新思想看他对“梵二会议”的回应
11
作者 徐晓燕 《基督宗教研究》 2019年第1期347-365,共19页
梵二会议(1962-1965)开启了当代天主教全新的时代,它影响了天主教生活的方方面面。托马斯·默顿(Thomas Merton,1915-1968)恰好完整经历和见证了梵二会议前后的时代巨变。就这位美国著名的修士和作家而言,这个"危"与"... 梵二会议(1962-1965)开启了当代天主教全新的时代,它影响了天主教生活的方方面面。托马斯·默顿(Thomas Merton,1915-1968)恰好完整经历和见证了梵二会议前后的时代巨变。就这位美国著名的修士和作家而言,这个"危"与"机"并存的时期对修道主义的影响在于它破除了修会生活中古老固化的系统,又尝试重新澄清修道主义的意义。本文以默顿60年代关于修道革新的文章为内容,探析其就修道革新议题的洞见,论证默顿在因循守旧、不愿革新的老一辈修士的立场以及迫切拥护革新、冲破桎梏的新生代修士的进路之外,尝试走"返本溯源"的中间道路。通过默顿的思想,我们可以管窥"梵二"大公会议前后天主教界历经的焦虑与动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公会议 修道革新新 经院主义 现代主义 返本溯源
原文传递
梵二神学思想对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12
作者 赵建敏 《中国天主教》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6-19,共4页
每一个人都会生长于一定的文化中。文化无疑是对当今人类产生巨大作用的一种实在。它造就了较为固定的人格倾向,并且会影响到人的一生。人们往往用一个固定文化所造就的思维模式思考与评判,由这种思维模式产生了人们的行动方式。一个从... 每一个人都会生长于一定的文化中。文化无疑是对当今人类产生巨大作用的一种实在。它造就了较为固定的人格倾向,并且会影响到人的一生。人们往往用一个固定文化所造就的思维模式思考与评判,由这种思维模式产生了人们的行动方式。一个从出生就在一种文化熏陶下成长起来的人,即使他能很融洽地生活在另一种完全不同的文化中,往往也很难完全摆脱熏陶其成长的文化的烙印。文化的重要性就在于此,但不止于此。如何认识和理解文化,就会产生人们对其他文化的态度。在当今世界这个“小村庄”里,不可避免的会与其他文化遭遇。对于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学者们的意见不一而足。按照科洛博(A.L.Kroeber)和克拉克豪恩(C Kluckhohn)的分析和研究,对文化一词的界定就有160种之多。对文化一词界定的不同必然产生对文化的理解和认识的不同。本文的目的不是就此进行探讨,这是社会学家的研究范围。正如题目所示,这里所做的,是将梵二会议以来天主教神学思想对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做一个介绍。希望能对天主教与文化的研究工作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主教 梵二会议 神学思想 文化 社会生活 多样性 交流性 传统性 发展性 信仰 福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天主教的福传思想
13
作者 张雍林 《中国天主教》 2024年第2期11-14,共4页
“梵二会议”以后,福传被视凡为教会的核心活动,并在神学领域中给予传教神学正式地位。自20世纪以来,天主教的福传活动已由欧美第一世界转移到亚、非、拉等第三世界国家和地区。天主教自传入中国以来,在其政治认同、文化融合、社会适应... “梵二会议”以后,福传被视凡为教会的核心活动,并在神学领域中给予传教神学正式地位。自20世纪以来,天主教的福传活动已由欧美第一世界转移到亚、非、拉等第三世界国家和地区。天主教自传入中国以来,在其政治认同、文化融合、社会适应的过程中,不断地探索着“天主教福传思想”的实践与应用,值得当今的中国教会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梵二会议 天主教 中国教会 文化融合 第三世界国家 政治认同 实践与应用 神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神本神学”到“人本神学”——卡尔·拉纳在当代天主教神学中的坐标点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新生 《宗教与哲学》 2013年第1期373-404,共32页
拉纳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天主教神哲学家,出于回应康德有关人的认识能力的有限性这个问题意识,借用海德格尔的哲学方法,阐发托马斯·阿奎那有关人的有限认识内认识无限上帝的认识论,引领当代天主教跟上时代和与世界对话,赋予传统的... 拉纳作为20世纪最伟大的天主教神哲学家,出于回应康德有关人的认识能力的有限性这个问题意识,借用海德格尔的哲学方法,阐发托马斯·阿奎那有关人的有限认识内认识无限上帝的认识论,引领当代天主教跟上时代和与世界对话,赋予传统的天主教教理和思想以现代意义。而这个过程中拉纳的思想体现出在天主教传统中继往开来的特征,而这种思想特征成为梵二会议之后当代天主教的思想特色,指引了其发展路向。特别是在教宗本笃十六时代,理解和研究与本笃亦敌亦友的拉纳思想更具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纳 当代天主教 梵二会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王定安:《祭如在:明清之际西学观照下的儒家丧葬礼》
15
作者 代国庆 《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 2021年第4期779-783,共5页
“中国礼仪之争”作为近世中西文化交流史、中外关系史上的一大公案,历来受到学界、教界的关注。不过由于教会机构典藏的礼仪之争文献长时间封禁不宣,有关研究裹足不前。直至“梵二会议”后情况有所转圜,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罗马耶稣会... “中国礼仪之争”作为近世中西文化交流史、中外关系史上的一大公案,历来受到学界、教界的关注。不过由于教会机构典藏的礼仪之争文献长时间封禁不宣,有关研究裹足不前。直至“梵二会议”后情况有所转圜,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罗马耶稣会档案馆披露了大宗“中国礼仪之争”汉文资料,“中国礼仪之争”的学术研究才渐入佳境。此批文献的面世不可谓不迟,但却生逢其时。一方面它契合了欧美汉学范式的转移,新范式力图基于汉文史料以重塑历史,重构言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礼仪之争 中西文化交流史 中外关系史 王定安 丧葬礼 西学观 明清之际 梵二会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杰出的天主教领袖金鲁贤主教
16
作者 张化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46-51,共6页
金鲁贤1主教是一位很有智慧的教会领袖,凭借超过常人的政治敏感和政治智慧,对话语尺度的把握、对风向趋势的判断、对现实与理想的平衡和妥协,均能妥贴处理。这使上海天主教会与社会更加和睦,也发展得更好。这比简单地做一个教廷的效忠... 金鲁贤1主教是一位很有智慧的教会领袖,凭借超过常人的政治敏感和政治智慧,对话语尺度的把握、对风向趋势的判断、对现实与理想的平衡和妥协,均能妥贴处理。这使上海天主教会与社会更加和睦,也发展得更好。这比简单地做一个教廷的效忠者、政府的对抗者更需要智慧和担当,也更有利于国家和教会。他是一位推进天主教本地化的先行者:培养了大量神甫和主教,为天主教本地化奠定人才基础;创办光启社,为天主教本地化增强思想文化方面的基础;推行中文弥撒,为天主教本地化奠定礼仪基础。他是一位与时俱进办好教会的开拓者:率先研讨、推广梵二会议精神,强调教友在教会中的角色和作用,分享教会管理权;开创性办教,勇当全国之先;高举徐光启的旗帜,融入社会、服务社会。总之,他是一位爱国爱教、杰出的天主教领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鲁贤 天主教本地化 佘山修院 中文弥撒 光启社 梵二会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放神学简介 被引量:1
17
作者 红叶 《中国天主教》 1994年第4期15-16,共2页
解放神学是指近二十多年以来,主张天主教应以争取被压迫、被剥削而处于“非人”的贫困中的人们,获得物质和精神上的解放为宗旨的天主教神学思潮。秘鲁的著名神学家古塔沃·古铁雷斯首先将它命名为解放神学,对其加以倡导并予以全面阐... 解放神学是指近二十多年以来,主张天主教应以争取被压迫、被剥削而处于“非人”的贫困中的人们,获得物质和精神上的解放为宗旨的天主教神学思潮。秘鲁的著名神学家古塔沃·古铁雷斯首先将它命名为解放神学,对其加以倡导并予以全面阐释,随即在拉美各地发展起来。现在已经成为影响广泛生气蓬勃的潮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被剥削 古铁雷斯 古塔 妇女神学 神学思想 信理部 梵二会议 卡萨斯 人性尊严 公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主教“本土化”与爱国主义精神——对话上海天主教会团体负责人 被引量:1
18
《中国天主教》 2015年第1期34-41,共8页
天主教本土化这个问题,从教会创立之始即已提出,圣保禄"为了一切人,而成为一切人"的言语道出了圣教会的大公性。在中国教会发展的历程中,本土化的问题一直伴随而行。当前,天主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在大力弘... 天主教本土化这个问题,从教会创立之始即已提出,圣保禄"为了一切人,而成为一切人"的言语道出了圣教会的大公性。在中国教会发展的历程中,本土化的问题一直伴随而行。当前,天主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在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背景下,如何处理好国法与教法、独立自主自办教会与圣统制、教会与社会、基督信仰与中华传统文明的关系,是中国教会必须仔细思考并加以解决的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将为中国天主教本土化进程注入新的能量。本期特别转载上海《上海民族宗教》杂志主编陆纪鸿与上海天主教教会各团体负责人之间就此问题的讨论,对我们或许会有一些有益的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教会 爱国主义精神 纪鸿 圣统制 圣保禄 利玛窦 梵二会议 方济各会 公性 中国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主教新神学运动中的现象学视野
19
作者 李晶 《哲学评论》 CSSCI 2017年第2期168-181,共14页
本文通过对20世纪上半叶天主教新神学运动中布朗德、吕巴克、拉纳等神学家思想的论述,分析他们反思天主教神学如何突破新托马斯主义的控制而实现积极的内在革新,并将这些革新理念与现象学对于哲学史的革新意义结合起来,探索现象学方法... 本文通过对20世纪上半叶天主教新神学运动中布朗德、吕巴克、拉纳等神学家思想的论述,分析他们反思天主教神学如何突破新托马斯主义的控制而实现积极的内在革新,并将这些革新理念与现象学对于哲学史的革新意义结合起来,探索现象学方法对于天主教神学改革的可能意义,这种意义集中表现在对于经验现象本身性的尊重和在动态的反思过程中对于普世合一性的新的理解方式,这对梵二会议的改革及其之后的天主教神学发展都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主教新神学运动 天主教与现象学 梵二会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天主教大思想家卡尔·拉内
20
作者 金涛 《中国天主教》 1994年第4期35-36,共2页
对于天主教神学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现代天主教神学较之传统神学,无论在思想内容上还是表达方式上,都有了深刻的变化和巨大的发展。在这一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贡献最大的莫过于卡尔·拉内(Karl Rahner)。无论是就神学探讨的方法,还... 对于天主教神学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现代天主教神学较之传统神学,无论在思想内容上还是表达方式上,都有了深刻的变化和巨大的发展。在这一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贡献最大的莫过于卡尔·拉内(Karl Rahner)。无论是就神学探讨的方法,还是就其在解决问题时得出的根本性结论与答案而言,他的研究都给人们指出了一个具有开创价值的崭新方向。除此之外,在世界学术界尤其是宗教哲学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哲学 神学思想 哲学院 祝圣 信理神学 圣事 宗座 基督教信仰 修会 梵二会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