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唐山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棒状纳米铁氧化物增强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层间性能
被引量:
4
1
作者
李玉婷
马传国
+2 位作者
欧气局
王帅
戴培邦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7年第6期508-512,共5页
为解决连续碳纤维(CF)增强环氧树脂(EP)复合材料的层间失效问题,采用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改性的2种棒状纳米铁氧化物(FeOOH、Fe2O3)对复合材料进行增韧改性。采用双悬臂梁和端部缺口弯曲实验测试复合材料的Ⅰ型...
为解决连续碳纤维(CF)增强环氧树脂(EP)复合材料的层间失效问题,采用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改性的2种棒状纳米铁氧化物(FeOOH、Fe2O3)对复合材料进行增韧改性。采用双悬臂梁和端部缺口弯曲实验测试复合材料的Ⅰ型层间断裂韧性GⅠC及Ⅱ型层间断裂韧性GⅡC,采用短梁剪切实验(SBS)测试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实验结果表明,纳米粒子添加量为EP基体的1%质量分数,2种棒状纳米铁氧化物的加入均能显著改善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和层间断裂韧性,且FeOOH的改善作用明显优于Fe2O3。其中,FeOOH/CF/EP复合材料的SBS剪切强度为58.85MPa,较CF/EP复合材料提高了41%,GⅠC、GⅡC分别为0.685、2.28kJ/m2,较CF/EP复合材料分别提高了99%和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棒状纳米铁氧化物
碳纤维
环氧树脂
复合材料
层间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棒状纳米铁氧化物增强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层间性能
2
作者
李玉婷
马传国
+2 位作者
欧气局
王帅
戴培邦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8年第1期82-86,共5页
为解决连续碳纤维(CF)增强环氧树脂(EP)复合材料的层间失效问题,采用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改性的2种棒状纳米铁氧化物(FeOOH、Fe2O3)对复合材料进行增韧改性。采用双悬臂梁和端部缺口弯曲实验测试复合材...
为解决连续碳纤维(CF)增强环氧树脂(EP)复合材料的层间失效问题,采用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改性的2种棒状纳米铁氧化物(FeOOH、Fe2O3)对复合材料进行增韧改性。采用双悬臂梁和端部缺口弯曲实验测试复合材料的Ⅰ型层间断裂韧性GⅠC及Ⅱ型层间断裂韧性GⅡC,采用短梁剪切实验(SBS)测试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实验结果表明,纳米粒子添加量为EP基体的1%质量分数时,2种棒状纳米铁氧化物的加入均能显著改善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和层间断裂韧性,且FeOOH的改善作用明显优于Fe2O3。其中,FeOOH/CF/EP复合材料的SBS剪切强度为58.85MPa,较CF/EP复合材料提高了41%,GⅠC、GⅡC分别为0.685、2.28kJ/m^2,较CF/EP复合材料分别提高了99%和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棒状纳米铁氧化物
碳纤维
环氧树脂
复合材料
层间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棒状纳米铁氧化物增强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层间性能
被引量:
4
1
作者
李玉婷
马传国
欧气局
王帅
戴培邦
机构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广西信息材料重点实验室
出处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7年第6期508-512,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363003)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2016JJA160040)
文摘
为解决连续碳纤维(CF)增强环氧树脂(EP)复合材料的层间失效问题,采用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改性的2种棒状纳米铁氧化物(FeOOH、Fe2O3)对复合材料进行增韧改性。采用双悬臂梁和端部缺口弯曲实验测试复合材料的Ⅰ型层间断裂韧性GⅠC及Ⅱ型层间断裂韧性GⅡC,采用短梁剪切实验(SBS)测试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实验结果表明,纳米粒子添加量为EP基体的1%质量分数,2种棒状纳米铁氧化物的加入均能显著改善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和层间断裂韧性,且FeOOH的改善作用明显优于Fe2O3。其中,FeOOH/CF/EP复合材料的SBS剪切强度为58.85MPa,较CF/EP复合材料提高了41%,GⅠC、GⅡC分别为0.685、2.28kJ/m2,较CF/EP复合材料分别提高了99%和29%。
关键词
棒状纳米铁氧化物
碳纤维
环氧树脂
复合材料
层间性能
Keywords
iron oxide nanorods
carbon fiber
epoxy resin
composite
interlaminar properties
分类号
TB322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棒状纳米铁氧化物增强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层间性能
2
作者
李玉婷
马传国
欧气局
王帅
戴培邦
机构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广西信息材料重点实验室
出处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8年第1期82-86,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363003)
广西自然科学基金(2016JJA160040)
文摘
为解决连续碳纤维(CF)增强环氧树脂(EP)复合材料的层间失效问题,采用γ-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KH-570)改性的2种棒状纳米铁氧化物(FeOOH、Fe2O3)对复合材料进行增韧改性。采用双悬臂梁和端部缺口弯曲实验测试复合材料的Ⅰ型层间断裂韧性GⅠC及Ⅱ型层间断裂韧性GⅡC,采用短梁剪切实验(SBS)测试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实验结果表明,纳米粒子添加量为EP基体的1%质量分数时,2种棒状纳米铁氧化物的加入均能显著改善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切强度和层间断裂韧性,且FeOOH的改善作用明显优于Fe2O3。其中,FeOOH/CF/EP复合材料的SBS剪切强度为58.85MPa,较CF/EP复合材料提高了41%,GⅠC、GⅡC分别为0.685、2.28kJ/m^2,较CF/EP复合材料分别提高了99%和29%。
关键词
棒状纳米铁氧化物
碳纤维
环氧树脂
复合材料
层间性能
Keywords
iron oxide nanorods
carbon fiber
epoxy resin
composite
interlaminar properties
分类号
TB322 [一般工业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棒状纳米铁氧化物增强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层间性能
李玉婷
马传国
欧气局
王帅
戴培邦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7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棒状纳米铁氧化物增强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层间性能
李玉婷
马传国
欧气局
王帅
戴培邦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201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