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土丘陵沟壑区主要物种植冠种子库动态及其生态策略 被引量:6
1
作者 王东丽 焦菊英 +3 位作者 陈宇 寇萌 尹秋龙 于卫洁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513-1520,共8页
植冠种子库是植物适应环境并应对外界干扰的种子生态策略之一,研究了黄土丘陵沟壑区12种主要植物植冠种子库动态,结果表明:杠柳不具有植冠种子库,其他11种植物均具有植冠种子库;除了黄刺玫种子在翌年5月达到脱落高峰,其他植物大部分种... 植冠种子库是植物适应环境并应对外界干扰的种子生态策略之一,研究了黄土丘陵沟壑区12种主要植物植冠种子库动态,结果表明:杠柳不具有植冠种子库,其他11种植物均具有植冠种子库;除了黄刺玫种子在翌年5月达到脱落高峰,其他植物大部分种子在冬季脱落,其中杠柳、达乌里胡枝子、茭蒿、黄柏刺和水栒子的大部分种子脱落集中偏早,铁杆蒿和土庄绣线菊的大部分种子脱落集中偏晚;植冠宿存对大部分植物种子的萌发特性表现为促进作用;但不同植物种子的萌发时滞对植冠宿存响应差异较大;9种植物种子在植冠上宿存至翌年2月底,其种子活力仍能维持达60%以上;该区植物表现出不同的植冠种子库策略,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减少干扰的威胁,提高成功萌发与更新的几率,它们或具有较大规模的宿存量、或调控种子萌发特性、或提高种子维持活力的百分比。此外,全面了解该区植物形成植冠种子库的机理及对应的生态策略还有待于全面、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冠种子库 宿存量 种子活力 土壤侵蚀 黄土丘陵沟壑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冠种子库及其生态意义研究 被引量:37
2
作者 马君玲 刘志民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329-1333,共5页
植冠种子库由成熟的种子宿存在植冠上形成.种子可在植物植冠中存留1~30年或者更长时间.40属木本植物中有1 200种植物具有植冠种子库,它们大多分布在火灾易发区和干旱区.植冠种子库是植物繁殖对策的一个方面,具有延缓繁殖体传播、使繁... 植冠种子库由成熟的种子宿存在植冠上形成.种子可在植物植冠中存留1~30年或者更长时间.40属木本植物中有1 200种植物具有植冠种子库,它们大多分布在火灾易发区和干旱区.植冠种子库是植物繁殖对策的一个方面,具有延缓繁殖体传播、使繁殖体免受捕食、调节萌发时间、将种子降落在适宜位置等生态功能.本文对植冠种子库的概念、分类、具有植冠种子库物种的地理分布、植冠种子库的研究现状及植冠种子库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论述.应加强对干旱区植冠种子库种子脱落机制和沙漠地区植冠种子库生态意义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冠种子库 火烧 干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甘草资源植冠种子库特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3
3
作者 刘芳 肖彩虹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75-177,共3页
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是荒漠地区具有植冠种子库的植物。成熟种子硬实率高达80%以上[1],自然条件下种子萌发率很低(约为5%-15%)[2]。本文研究了荒漠区野生甘草植冠种子库大小、种子活力、对土壤种子库的补充、种子脱落机理及植... 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是荒漠地区具有植冠种子库的植物。成熟种子硬实率高达80%以上[1],自然条件下种子萌发率很低(约为5%-15%)[2]。本文研究了荒漠区野生甘草植冠种子库大小、种子活力、对土壤种子库的补充、种子脱落机理及植冠种子库的生态功能,指出野生甘草资源植冠种子库在甘草资源保护和恢复方面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草 植冠种子库 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冠种子库沙生适应性的研究简报 被引量:7
4
作者 马君玲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9-43,共5页
在沙区植被恢复研究中,植冠种子库作为沙生植物的主要特征之一逐渐体现出它独具特色的生态功能。为了探讨风沙干扰下的植冠种子库在种群繁衍过程中的作用及揭示沙生植物的适应机制,通过选择具有植冠种子库的典型沙生植物,采用实验室分... 在沙区植被恢复研究中,植冠种子库作为沙生植物的主要特征之一逐渐体现出它独具特色的生态功能。为了探讨风沙干扰下的植冠种子库在种群繁衍过程中的作用及揭示沙生植物的适应机制,通过选择具有植冠种子库的典型沙生植物,采用实验室分析、模拟试验、野外调查等方法,系统研究植冠种子库在个体和景观尺度对种子库时空格局的影响、植冠种子库对种子萌发和幼苗出土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植冠种子库通过调节繁殖体传播、种子库时空格局、种子萌发和幼苗出土减缓季节性干旱、风蚀沙埋对种子供应和幼苗生成造成的威胁,提高沙生植物补员和定居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冠种子库 风沙干扰 生态适应性 研究简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冠种子库生态功能对铁路沿线沙区段植被恢复的重要性
5
作者 马君玲 王连峰 《农学学报》 2013年第9期13-16,共4页
从铁路风沙危害的特点及植物防沙应用实例2个方面分析了植被恢复对防治铁路沙害的作用,并从植冠种子库的生态功能及植冠种子库对沙区铁路植被恢复的重要性2个方面评述了植冠种子库对沙区铁路植被恢复的意义。指出铁路沿线沙区段的植被... 从铁路风沙危害的特点及植物防沙应用实例2个方面分析了植被恢复对防治铁路沙害的作用,并从植冠种子库的生态功能及植冠种子库对沙区铁路植被恢复的重要性2个方面评述了植冠种子库对沙区铁路植被恢复的意义。指出铁路沿线沙区段的植被恢复对于铁路的安全畅通至关重要,沙生植物植冠种子库的生态功能对铁路沿线沙区段植被恢复的意义不容忽视。并提出应针对铁路沿线的沙生植物植冠种子库,在种子脱落动态、不同尺度上植冠种子库对土壤种子库时空格局的影响、种子库对种子萌发和幼苗出土的调节作用等方面展开相关研究,从植冠种子库角度揭示铁路沿线沙区段沙生植物的特殊繁殖适应对策,分析其对铁路沿线沙区段植被恢复的生态功能,探讨植冠种子库所体现的生态功能在铁路建设植物防沙措施中的意义和价值,为沙区铁路建设的沙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 沙害 植冠种子库 生态功能 植被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牧家畜组合对青藏高原高寒草地植冠种子库与萌发特征的影响
6
作者 周沁苑 董全民 +6 位作者 杨晓霞 刘玉祯 王芳草 许蔚 俞旸 张春平 刘文亭 《生态环境学报》 2025年第3期411-420,共10页
植冠种子库是植物适应外界环境的一种机制,在抵抗外界干扰和植被更新恢复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青海省海北州西海镇高寒草地,研究不同放牧家畜组合(牦牛藏羊1꞉2、1꞉4、1꞉6、牦牛/藏羊单牧)对高寒草地植物群落植冠种子库的影响。结果... 植冠种子库是植物适应外界环境的一种机制,在抵抗外界干扰和植被更新恢复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青海省海北州西海镇高寒草地,研究不同放牧家畜组合(牦牛藏羊1꞉2、1꞉4、1꞉6、牦牛/藏羊单牧)对高寒草地植物群落植冠种子库的影响。结果表明,1)研究试验区具有植冠种子库的物种13种,分属6个科、10个属,其中7种宿存时间超过5个月。2)放牧会降低群落植冠种子库的密度,且主要降低禾本科植物种子与杂类草植物种子密度,藏羊单牧与混合放牧对植冠种子库密度的影响大于牦牛单牧,同时放牧处理会降低群落植冠种子库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3)植冠种子库经5个月宿存后,共有物种矮生嵩草(Carex alatauensis)的植冠种子库种子质量提高、萌发率提高。4)矮生嵩草植冠种子库数量与质量权衡策略受不同放牧家畜组合影响,表现为牦牛与藏羊混牧条件下更倾向于增加种子质量,而单一藏羊放牧则偏重种子数量提升。综上所述,放牧会显著降低植冠种子库密度,种子经宿存后整体质量得到提升。建议在返青期前严格控制放牧,以促进草地的植被恢复和种群稳定。该研究为高寒草地的生态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地 植冠种子库 中度放牧 放牧家畜组合 种子萌发 权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犁河谷苦豆子植冠种子库特征 被引量:6
7
作者 刘影 赵玉 +1 位作者 穆尼热 李文慧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10-915,共6页
植物果实成熟后在植冠宿存延迟释放种子,是沙生生境植物的一种适应性性状。以分布于新疆霍城县荒漠草原内的野生苦豆子(Sophora alopecuroides L.)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的方法,调查了野生苦豆子的植冠种子库的大小、种子活力、对土... 植物果实成熟后在植冠宿存延迟释放种子,是沙生生境植物的一种适应性性状。以分布于新疆霍城县荒漠草原内的野生苦豆子(Sophora alopecuroides L.)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的方法,调查了野生苦豆子的植冠种子库的大小、种子活力、对土壤种子库的补充及其脱落动态。结果表明:在3月上旬,苦豆子植冠宿存种子的规模为271±124粒·m^(-2);其中,完整种子达144±138粒·m^(-2),构成了苦豆子的植冠种子库;对种皮进行机械破损后,植冠种子库的种子发芽率达76.98%±11.89%,种子活力指数保持在72.44±39.01;苦豆子生殖株植冠种子库种子宿存的时间长达9个月,可以在较长时间范围内有效补充土壤种子库,并与土壤种子库共同执行种群更新和群落演替的繁殖体供应库的功能。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苦豆子的繁殖生态学特性,解析其在伊犁河谷恶性蔓延的生物生态学机理,为伊犁河谷草原生态系统的科学管理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豆子 植冠种子库 种子活力
原文传递
植冠与土壤种子库储存种子的萌发特性及策略 被引量:10
8
作者 王东丽 焦菊英 +3 位作者 王宁 寇萌 徐海燕 于卫洁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6743-6752,共10页
为明确黄土丘陵沟壑区植物种子库如何调控种子萌发来提高个体适合度,选择研究区7种具有种子库的主要物种为研究对象,以刚成熟和室内储存种子为对照,比较植冠宿存(5个宿存期)和土壤埋藏(5a埋藏期)对植物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探讨植冠种子... 为明确黄土丘陵沟壑区植物种子库如何调控种子萌发来提高个体适合度,选择研究区7种具有种子库的主要物种为研究对象,以刚成熟和室内储存种子为对照,比较植冠宿存(5个宿存期)和土壤埋藏(5a埋藏期)对植物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探讨植冠种子库与土壤种子库储存下的种子萌发策略。结果表明:7种植物种子经过不同种子库储存后萌发特性表现出明显的种间差异,黄刺玫(Rosa xanthina)和水栒子(Cotoneaster multiflorus)种子萌发力表现为植冠宿存不变型、土壤储存增强型,土壤储存明显提高水栒子种子萌发速率;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 davurica)和狼牙刺(Sophora davidii)种子萌发力表现为植冠宿存增强型、土壤储存减弱型,种子萌发历时表现为植冠宿存延长型,土壤种子库储存还可加快达乌里胡枝子萌发速率、缩短萌发历时;茭蒿(Artemisia giralaii)和铁杆蒿(Artemisia gmelinii),种子萌发率随植冠宿存时间先升高后降低,随土壤储存时间先降低后升高,土壤储存可推迟其萌发,铁杆蒿种子萌发速率在植冠与土壤储存后均加快;紫丁香(Syringa oblata)种子萌发率随植冠宿存先升高后降低,土壤储存明显加快其种子启动萌发与速率。在黄土丘陵沟壑区,植物种子经过植冠或土壤种子库储存,或增加、加快、提早萌发充分利用有利条件提高占据性,或减少、减缓、推迟萌发分摊不利条件的风险;而且该区植物植冠与土壤储存后种子萌发特性间的关系,体现各自适应环境与应对干扰的分工与协作策略,主要表现为:单一主导型和相辅相成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丘陵沟壑区 植冠种子库 土壤种子 种子萌发 种子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羽叶栾树植冠种子库种子活力变化机制 被引量:1
9
作者 刘相泉 赵仁菲 +3 位作者 朱艳芳 邓仕明 李吉涛 邓志军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5-41,共7页
【目的】探明植冠种子库中种子活力变化的生理生态机制,准确认识植冠种子库的生态意义。【方法】以复羽叶栾树(Koelreuteria bipinnata)植冠种子库为研究对象,在果实进入成熟期后每隔一定时间从植冠种子库中采集种子,分别进行萌发测试,... 【目的】探明植冠种子库中种子活力变化的生理生态机制,准确认识植冠种子库的生态意义。【方法】以复羽叶栾树(Koelreuteria bipinnata)植冠种子库为研究对象,在果实进入成熟期后每隔一定时间从植冠种子库中采集种子,分别进行萌发测试,种子干质量、含水量、浸出液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测定,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过氧化氢酶(CAT)、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等4种主要抗氧化酶活性的测定,并对种子萌发率和各生理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在研究期内,复羽叶栾树植冠种子库中的种子先后经历了生理成熟、成熟脱水、休眠诱导和休眠解除4个生理时期;各生理时期的种子总体上在模拟的秋季变温条件下萌发最好,其次为春季变温,再次为夏季变温;完成成熟脱水的种子在植冠种子库中宿存期间始终保持着高活力水平;4种抗氧化酶的活性与模拟的春、夏、秋季节变温条件下的萌发率间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性,且均随着种子休眠的诱导而下降,随着种子休眠的解除而升高,表明抗氧化酶在植冠种子库中种子活力的获得和保持中起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并证实了种子休眠与萌发的“胚胁迫学说”。【结论】本研究促进了对植冠种子库的深入认识,还发现复羽叶栾树植冠种子库中种子具有较强的活力保持能力,建议在森林经营管理和植被恢复中充分利用其植冠种子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羽叶栾树 植冠种子库 种子活力 休眠 萌发 抗氧化酶
原文传递
土壤种子库研究方法评述 被引量:30
10
作者 李国旗 李淑君 +1 位作者 蒙静 武东波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721-1726,共6页
土壤种子库(soil seed bank,SSB)是指存在于土壤表面和土壤中的全部存活种子的总和。开展对土壤种子库的研究,对于分析了解过去地上植被植物群落和预示未来植被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对于土壤种子库研究方法的探讨则是开展土壤... 土壤种子库(soil seed bank,SSB)是指存在于土壤表面和土壤中的全部存活种子的总和。开展对土壤种子库的研究,对于分析了解过去地上植被植物群落和预示未来植被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对于土壤种子库研究方法的探讨则是开展土壤种子库基础实验研究的基础和支撑。本文从土壤种子库的取样时间、取样方法、取样大小和数量、鉴定方法四个方面归纳了土壤种子库的研究方法,理论分析了同位素应用于土壤种子库中种子年龄结构测定的可行性,以及植冠种子库的研究方法,并探讨了提高土壤种子库中种子萌发率的新方法。综合分析来看:(1)土壤种子库的取样时间、取样方法、取样大小和数量、鉴定方法是土壤种子库研究方法需要关注的四大关键问题,对土壤种子库的实验结果具有显著的直接影响。不同的取样时间代表的土壤种子库的内容和意义不同,取样方法、大小和数量则应根据研究区和研究内容来确定,鉴定方法也应根据具体实验区研究的物种数来考量;(2)理论上在利用同位素来测定土壤种子库中种子年龄结构是可行的,但若想广泛应用于实验中仍需进一步的深入研究;(3)目前对植冠种子库的研究方法也仅仅局限于直接计数法和间接计数法,对植冠种子库的研究方法的探讨则急需加强;(4)同时总结和提出了4种提高土壤种子库中种子萌发率的方法,未来在利用种子萌发法时,应加强注意和应用这4种方法来测定土壤种子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种子 研究方法 同位素 植冠种子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北黄土丘陵区6种植物冠层种子库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张小彦 焦菊英 +4 位作者 王宁 贾燕锋 韩鲁艳 杜华栋 张世杰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67-771,共5页
对陕北黄土丘陵区猪毛蒿(Artemisia scoparia)、铁杆蒿(Artemisia gmelinii)、茭蒿(Artemisia giraldii)、杠柳(Periploca sepium)、狼牙刺(Sophora viciifolia)和黄刺玫(Rosa xanthina)6种植物不同时期的冠层种子宿存量进行了调查。结... 对陕北黄土丘陵区猪毛蒿(Artemisia scoparia)、铁杆蒿(Artemisia gmelinii)、茭蒿(Artemisia giraldii)、杠柳(Periploca sepium)、狼牙刺(Sophora viciifolia)和黄刺玫(Rosa xanthina)6种植物不同时期的冠层种子宿存量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6种植物均有不同程度的植冠种子宿存量,翌年4月,黄刺玫的宿存量可达57.60%,狼牙刺的宿存量达31.56%,杠柳的宿存量为6.30%,铁杆蒿的宿存量为2.42%,猪毛蒿的宿存量为1.86%,茭蒿的宿存量为1.16%。猪毛蒿、铁杆蒿、茭蒿、黄刺玫的种子宿存时间可长达7个月之久,狼牙刺、杠柳的宿存时间为5~7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丘陵区 植冠种子库 种子脱落 种子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种子库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磊 曹建新 苏文华 《林业调查规划》 2012年第3期22-26,共5页
通过对土壤种子库和植冠种子库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介绍了现阶段植物种子库研究面临的挑战,认为应当尽快开展国内树种植冠种子库的调查及相关研究。
关键词 种子 土壤种子 植冠种子库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的种子库及其生态学功能概述 被引量:1
13
作者 贾风勤 任娟娟 《生物学教学》 2021年第12期2-3,共2页
本文对植物种子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阐述,并从种子库对种子保护和种子种源供应两方面介绍了植物种子库的生态功能。
关键词 种子 植冠种子库 土壤种子 生态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尔沁沙地固定沙丘系统种子雨时空格局特征 被引量:6
14
作者 闫巧玲 刘志民 朱教君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4-28,共5页
该文研究了种子雨在科尔沁沙地西部的固定沙丘系统(包括固定沙丘、过渡带、丘间低地)的时空分布,及其与地上植被的关系。结果表明:固定沙丘系统种子雨密度达到(4 782±894)粒/m2;沿着主风向的方向(即从丘间低地到固定沙丘的方向),... 该文研究了种子雨在科尔沁沙地西部的固定沙丘系统(包括固定沙丘、过渡带、丘间低地)的时空分布,及其与地上植被的关系。结果表明:固定沙丘系统种子雨密度达到(4 782±894)粒/m2;沿着主风向的方向(即从丘间低地到固定沙丘的方向),种子雨平均密度呈现偏正态的空间格局,而且种子雨密度与地上植物多度之间负相关,但不显著(P>0.05);种子雨密度在每年的10月底达到最大值(6 064±330)粒/m2,到翌年3、5、7月,种子雨密度逐渐递减,并在7月达到最小值(513±48)粒/m2;种子雨密度的年际变化为1.6倍。可见,固定沙丘系统种子雨密度大,季节变异大、波动性强,但是种子雨密度不是固定沙丘系统植被更新的限制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渡带 丘间低地 植冠种子库 植被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越冬条件对豚草种子内生真菌寿命和种子发芽能力的影响
15
作者 王国红 李绍锋 +2 位作者 杨民和 张斯琴 张碧尧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256-1263,共8页
探究豚草在入侵中国福建省长乐市沿海地区后,温暖湿润的冬季条件对种子发芽和内生真菌存活的影响。应用培养皿滤纸保湿、沙土埋藏、野外调查和真菌分离等方法,研究经历不同越冬条件后豚草种带内生真菌的存活能力和种子发芽能力。在室内... 探究豚草在入侵中国福建省长乐市沿海地区后,温暖湿润的冬季条件对种子发芽和内生真菌存活的影响。应用培养皿滤纸保湿、沙土埋藏、野外调查和真菌分离等方法,研究经历不同越冬条件后豚草种带内生真菌的存活能力和种子发芽能力。在室内条件下,内生真菌的分离率随着种子储存时间的延长明显下降。沙土覆盖有利于种子内生真菌的存活。在自然条件下,随着时间的推移,土壤种子中的内生真菌分离率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但植冠种子内生真菌分离率保持在63%以上。室内干燥保存的种子随时间延长发芽率明显下降,保存6个月后种子发芽率仅为22.14%。自然条件下,土壤种子的发芽能力随时间增长而下降,但植冠种子能维持较强的发芽能力,成熟后6个月,发芽率仍为58.01%。种子发芽时间不齐,可持续4~6个月,成熟后的2个月内发芽最多。当年10月成熟的种子在次年2月之前近70.55%已发芽,除部分种子因腐烂而损失外,残留的活种子很少(<1.56%)。在福建省东南沿海,豚草种子的休眠性减弱,主要以幼苗越冬。豚草种子的越冬条件影响种子内生真菌的寿命和种子的发芽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豚草 内生真菌 种子发芽 土壤种子 植冠种子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尔沁草原主要草地植物传播生物学简析 被引量:42
16
作者 刘志民 蒋德明 +4 位作者 阎巧玲 李雪华 李荣平 骆永明 王红梅 《草业学报》 CSCD 2005年第6期23-33,共11页
本研究论述了科尔沁草原主要草地植物的传播生物学特性.在141种植物中,44种以种子作为传播体,97种以果实作为传播体;传播体重量< 0.1 mg的植物12种,重量0.1~0.999 9 mg的植物61种,重量1~9.999 9 mg的植物55种,重量10~99.999 9 mg... 本研究论述了科尔沁草原主要草地植物的传播生物学特性.在141种植物中,44种以种子作为传播体,97种以果实作为传播体;传播体重量< 0.1 mg的植物12种,重量0.1~0.999 9 mg的植物61种,重量1~9.999 9 mg的植物55种,重量10~99.999 9 mg的植物12种,重量100~999.999 9 mg的植物1种;具有典型聚合传播体的植物4种;具有典型多态传播体的植物1种;传播体具附属物的植物66种(占总数的46%),其中19种带冠毛,10种带绢毛或丝毛,15种带芒或刚毛,6种带翅,6种带钩或刺,10种带其他附属物(花柱、花萼、结块和喙等).在124种植物中,11种植物(7种蒿属植物、2种车前、百里香1种和野亚麻1种)种子具有粘液,其种子或果实的干重<1 mg.已发现23种植物具有明显的植冠种子库(植冠种子库种子达到总结种量的5%).8种植物植冠种子库种子超过结种量的30%,7种植物达到结种量的20%~30%,8种植物少于结种量的20%.具有植冠种子库的植物以菊科(尤其蒿属)、禾本科和藜科植物为多.具有较强或相对较强沙生适应性的植物多数具有植冠种子库.探讨了传播体类型和重量、利于(或阻滞)传播的传播体特征、传播体多态性与传播适应的多面性、延缓传播与植冠种子库等方面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播体 重量 附属物 粘液传播体 植冠种子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果宿存对云南松出苗率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孟丽媛 余婷 +4 位作者 张辉红 王玲玲 曹建新 苏文华 张光飞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13-117,128,共6页
为探讨云南松球果宿存时间对其幼苗出土及生长的影响,以具有延迟开放果实特征的云南松为研究对象,采集当年生、宿存1年及2年的球果,利用其种子进行育苗试验,比较不同宿存时间下的云南松球果内的种子在其田间出苗率及幼苗生长100d和300d... 为探讨云南松球果宿存时间对其幼苗出土及生长的影响,以具有延迟开放果实特征的云南松为研究对象,采集当年生、宿存1年及2年的球果,利用其种子进行育苗试验,比较不同宿存时间下的云南松球果内的种子在其田间出苗率及幼苗生长100d和300d时的地上及地下部分各生长指标及其生物量是否有差异。结果表明:当年生种子的出苗率显著高于宿存1年、2年球果内种子的出苗率(P<0.05),各宿存处理间无显著差异;幼苗生长100d时,随球果宿存时间的增加,幼苗的各指标均呈下降趋势,各宿存间差异不大;幼苗生长300d时,除地下部分生物量之外,幼苗各指标均随宿存年份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各宿存间其幼苗除株高和地下部分干重外其他生长指标之间均无显著差异。云南松当年生球果内的种子其出苗率及幼苗在生长100d及300d时的生长指标均优于宿存球果内的种子,而各宿存间的差异不大。云南松的非严格植冠种子库有助于林火等不利因素干扰后云南松实生苗的及时更新,但若进行采种育苗,为保证其较高的成苗率应尽量采集当年生球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果宿存 云南松 延迟开放 植冠种子库 幼苗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