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植物形态结构与生长发育虚拟仿真实训系统的构建与应用
1
作者 黄小忠 王充 +2 位作者 胡晓丹 胡荣 潘然 《现代农业研究》 2025年第1期63-66,共4页
植物形态学涵盖的知识点繁多,且植物的微观结构和生长发育过程难以直接观察,增加了教学的难度。为应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构建植物形态结构与生长发育虚拟仿真实训系统,以辅助教学并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为植物细胞、组织、器官的形态结... 植物形态学涵盖的知识点繁多,且植物的微观结构和生长发育过程难以直接观察,增加了教学的难度。为应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了构建植物形态结构与生长发育虚拟仿真实训系统,以辅助教学并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为植物细胞、组织、器官的形态结构、生长发育及生理功能的教学提供有力支持。该系统基于B/S架构,部署在校园网服务器上,用户通过Web浏览器访问,终端与服务器进行数据通信。系统包括理论学习、理论考核、实操练习和实操考核四个模块。教学实践表明,该系统克服了学时和微观结构的限制,规范了实验操作,提高了切片操作的安全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形态结构 生长发育 虚拟仿真实训系统 教学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植物研究进展:植物形态结构三维数字化 被引量:50
2
作者 赵春江 陆声链 +3 位作者 郭新宇 杜建军 温维亮 苗腾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3415-3428,共14页
数字植物围绕农林植物生命、生产和生态系统的多维信息高效感知和认知的理论、技术和方法,通过多学科交叉合作,研究农林植物-环境3D数字化、高通量信息获取、情景感知、信息融合、结构和功能模拟、数字化设计和精准管理决策等数字农业... 数字植物围绕农林植物生命、生产和生态系统的多维信息高效感知和认知的理论、技术和方法,通过多学科交叉合作,研究农林植物-环境3D数字化、高通量信息获取、情景感知、信息融合、结构和功能模拟、数字化设计和精准管理决策等数字农业的关键性、基础性以及共性理论和技术问题。植物形态结构的三维数字化是数字植物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很多学者从植物组织、器官、植株和群体等不同尺度,或者从植物根系和地上部等不同视角,围绕植物形态结构的参数测量、几何结构解析、三维模型构建、结构与功能建模,以及三维植物模型真实感展现等需要,开展了更深入的研究。在组织尺度方面,随着MRI、CT、显微成像等技术产品的不断成熟,使得利用这些先进测量仪器获取和测量植物组织内部结构数据成为可能,并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者采用,成为进行植物内部形态结构测量和分析的有效手段。在植物根系的三维数字化方面,由于植物的根普遍生长在土壤里,观察和测量十分困难。虽然近年来XCT、MRI等穿透射线成像技术已越来越多地用于根系的形态结构探测,但这类技术往往仅能获取范围较小的根系局部数据,且价格昂贵。因此植物根系形态结构的准确、无损(原位)、快速测量仍然是一个挑战。在群体尺度方面,基于实测数据的三维重建逐渐成为植物群体三维重建的主要途径,研究者正试图从激光三维扫描仪获取的植物群体三维点云中提取群体的形态参数并实现群体的三维重构。而在三维植物模型的真实感绘制方面,如何准确地测量各种植物器官的光学特性并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是当前的研究重点,虽然已有不少研究者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但这些方法在便捷性和普适性方面仍然难以令人满意,有待更多深入研究。笔者最后结合相关领域的技术进展对数字植物的进一步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植物 植物形态结构建模 三维重建 可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植物形态结构表达模型 被引量:3
3
作者 董莹莹 赵星 康孟珍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191-193,212,共4页
为模拟真实植物的具体外观形态,提出了一种植物形态结构表达模型。该模型从拓扑结构和几何结构两个角度对植物形态进行描述,将拓扑结构与归一化植物器官相结合构造形态结构。模型以叶元为描述植物形态结构的单位,保留了形态结构的细节信... 为模拟真实植物的具体外观形态,提出了一种植物形态结构表达模型。该模型从拓扑结构和几何结构两个角度对植物形态进行描述,将拓扑结构与归一化植物器官相结合构造形态结构。模型以叶元为描述植物形态结构的单位,保留了形态结构的细节信息,并用生长特征对形态结构进行归类,大大节省了植物模拟时所需数据量。选取松树的形态结构,使用模型对其进行模拟实验。结果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模型能够用于自然景观模拟、植物可视化、计算机辅助设计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形态结构 形态结构表达模型 拓扑结构 几何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浓度和气温升高对植物形态结构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4
作者 侯颖 《生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53-258,共6页
形态结构是植物对气候变化响应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论文分别综述了CO2浓度、气温及二者同时升高对植物株高、分枝、冠型、叶片和根系形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气CO2浓度升高促进植物的枝、茎、节间长和根系的生长,因而改变了植物... 形态结构是植物对气候变化响应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论文分别综述了CO2浓度、气温及二者同时升高对植物株高、分枝、冠型、叶片和根系形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气CO2浓度升高促进植物的枝、茎、节间长和根系的生长,因而改变了植物的冠层结构和根系结构;单独气温升高或CO2浓度和温度同时升高对植物形态结构的影响因不同功能群、种或区域而显现出不确定性;通过对比研究,探讨了各研究结果出现差异的可能原因。最后分析了目前气候变化对植物形态结构影响研究的特点并提出未来应加强形态结构变化机理及形态结构变化与生态系统功能之间关系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二氧化碳浓度 温度 植物形态结构 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形态结构的计算机模拟 被引量:7
5
作者 王小铭 《现代计算机》 1999年第2期44-46,50,共4页
本文介绍应用计算机图形学进行植物形态结构研究的意义,讨论了植物形态结构的计算机模拟及其基本方法,并对植物模拟的进一步研究提出几点建议。
关键词 植物形态结构 计算机模拟 计算机图形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谁创造着万紫千红的世界——生物形态结构与非线性理论概述 被引量:1
6
作者 常杰 葛滢 +1 位作者 陈刚 周昌乐 《科学中国人》 1996年第10期37-39,共3页
形态结构的多样性是生命物质的突出特征之一,对生物形态结构的研究在生物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为就物质的两类基本属性——结构和功能来说,结构是第一位的.没有结构就谈不上功能。 现在一般认为,生活起源于35亿年前的厌氧细菌。... 形态结构的多样性是生命物质的突出特征之一,对生物形态结构的研究在生物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为就物质的两类基本属性——结构和功能来说,结构是第一位的.没有结构就谈不上功能。 现在一般认为,生活起源于35亿年前的厌氧细菌。在前一个15亿多年期间主要发生了生化进化过程,从厌氧到好氧,出现了光合作用、呼吸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形态 植物形态结构 突变理论 性理论 自相似性 生物结构 分形重构 分形理论 生命科学 混沌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PU的虚拟植物生长的双尺度自动机模型实现方法 被引量:8
7
作者 董莹莹 赵星 王纪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07-212,共6页
为提高双尺度自动机模型绘制植物图形的速度,给出其基于图形处理器(GPU)的并行实现方法。该方法将拓扑结构与归一化植物器官相结合构造三维植物图形:首先在GPU顶点着色器(vertexshader)中构造拓扑结构,然后在GPU几何着色器(geometryshad... 为提高双尺度自动机模型绘制植物图形的速度,给出其基于图形处理器(GPU)的并行实现方法。该方法将拓扑结构与归一化植物器官相结合构造三维植物图形:首先在GPU顶点着色器(vertexshader)中构造拓扑结构,然后在GPU几何着色器(geometryshader)中实现几何造型,最后将几何结构数据渲染到帧缓存中显示。选取植物学家给出的一株白杨进行基于GPU的生长模拟试验。结果显示,随绘制顶点数的增加,采用GPU进行绘制,相对CPU而言,其加速比可以从几倍扩大到十几倍以上。该方法可进一步应用于大规模自然场景绘制、虚拟农业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视化 模型 作物 植物形态结构 双尺度自动机模型 GPU 几何着色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L-系统的推广及在植物模拟中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袁修久 刘欣 +1 位作者 王胜勇 赵学军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43-146,149,共5页
弯曲枝条的模拟是植物模拟的重要组成部分,L-系统是植物模拟的重要方法之一。如果用L-系统模拟弯曲的枝条,则需要大量的产生式。通过在产生式中增加弯曲符号以及描述弯曲程度的曲率函数得到了函数L-系统。利用函数L-系统模拟植物,在不... 弯曲枝条的模拟是植物模拟的重要组成部分,L-系统是植物模拟的重要方法之一。如果用L-系统模拟弯曲的枝条,则需要大量的产生式。通过在产生式中增加弯曲符号以及描述弯曲程度的曲率函数得到了函数L-系统。利用函数L-系统模拟植物,在不改变产生式个数的情况下,通过调整曲率函数能够绘制出相同拓扑结构,但整体形态差异较大的植物;利用函数L-系统模拟具有弯曲枝条的植物,产生式简洁,同时在编程时,容易控制枝条的长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形态结构模拟 L-系统 曲率函数 弯曲枝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模拟的造型方法 被引量:4
9
作者 李福清 《安徽农学通报》 2005年第8期52-53,共2页
几何模型给出植物形态结构完整的几何描述,包括一组叶、花结构,树皮等纹理细节,并具体地完成与生物模型的形态结构变化的计算结果相对应的几何变化。
关键词 造型方法 植物模拟 植物形态结构 几何描述 几何模型 计算结果 结构变化 生物模型 纹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职中植物教学的几点体会
10
作者 史宏道 庆占平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第4期53-53,共1页
《植物》课是农职中种植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其教学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植物形态结构和一般生活规律,培养学生对植物的观察能力、分辨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为专业课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在教学中突出基础性、直观性、实践性的特点,更好... 《植物》课是农职中种植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课,其教学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植物形态结构和一般生活规律,培养学生对植物的观察能力、分辨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为专业课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为在教学中突出基础性、直观性、实践性的特点,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我们在教学中采用了以下几种作法,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课前预习并采集相关的实物材料。《植物》课一个课时所讲授的知识容量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教学 农职中 被子植物 观察能力 课堂教学 植物形态结构 教学任务 教学效果 课前预习 动手操作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蒸腾
11
《新农业》 1992年第12期12-12,共1页
通过植物体表蒸发水分的过程.植物体中水分的散发是一种物理和生物的过程.植物通过根系吸收水分后,经输导组织送达叶片及其它器官,再经气孔及植物体表面蒸发到空气中.蒸腾速度受小气候条件、
关键词 小气候条件 根系吸收 植物体表 表面蒸发 蒸发水 植物蒸腾 植物形态结构
原文传递
罗布麻营养器官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初敬华 高晨光 《绥化学院学报》 1997年第2期99-100,共2页
关键词 营养器官 解剖学 乳汁管 木质部 细胞组成 植物形态结构 罗布麻茎 海绵组织 旱生植物 营养器官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作物生长实现数字化分析
13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4-24,共1页
本项目研究人员经努力实现了玉米、水稻实株型结构数字化设计,为超高产育种、资源高效利用提供了先进的高新技术研究手段。提出了一种植物拓扑结构建模方法和基于结构一功能模型的虚拟植物生长的体系架构,建立了基于数字化技术的植物... 本项目研究人员经努力实现了玉米、水稻实株型结构数字化设计,为超高产育种、资源高效利用提供了先进的高新技术研究手段。提出了一种植物拓扑结构建模方法和基于结构一功能模型的虚拟植物生长的体系架构,建立了基于数字化技术的植物形态结构信息采集系统与植物器官形态描述模型,对玉米、水稻等主要农作物形态进行了三维数字化测定,构建了器官形态描述模型与参数库,实现了叶片生长过程中的3维空间取向规律与冠层空间光分布的3维模拟的定量分析,并基于双尺度自动机和马尔可夫过程原理,构建了根系生长的模拟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分析 作物生长 虚拟植物生长 高新技术研究 信息采集系统 植物形态结构 马尔可夫过程 株型结构 描述模型 器官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书讯
14
《中国大学教学》 1991年第2期35+37+46-47,共4页
杨达寿主编《大学教材工作概论》,由杭州大学出版社1991年5月出版。全书共分十三章,29万字。主要内容为教材的建设、研究、供应、管理印刷、制版经费、队伍建设,以及工作评估等。书末附有《高等学校教材工作规程》,中央及各省、市出版... 杨达寿主编《大学教材工作概论》,由杭州大学出版社1991年5月出版。全书共分十三章,29万字。主要内容为教材的建设、研究、供应、管理印刷、制版经费、队伍建设,以及工作评估等。书末附有《高等学校教材工作规程》,中央及各省、市出版社、大学出版社名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学校教材 杨达寿 大学教材 杭州大学 工作评估 大专院校教师 热加工工艺 植物形态结构 三章 科研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实验教学点滴
15
作者 郭树春 《成人教育》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2期44-44,共1页
成人实验教学点滴郭树春为实现成人实验教学的质量,达到预期效果,只靠课本上的实验内容是不够的(教科书上的一些实验,有的较为简单,有的学员巳经在工作中得到了掌握),必须有目的的筛选实验内容或增加书外内容,以力U大深度和广... 成人实验教学点滴郭树春为实现成人实验教学的质量,达到预期效果,只靠课本上的实验内容是不够的(教科书上的一些实验,有的较为简单,有的学员巳经在工作中得到了掌握),必须有目的的筛选实验内容或增加书外内容,以力U大深度和广度,并把课堂演示实验和生产实践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教学 课堂演示实验 以力 思维能力 筛选实验 植物生理学 农田杂草 内客 交叉进行 植物形态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Functional-Structural Model of Rice Seedling Coupled with Nitrogen Metabolism 被引量:1
16
作者 Zhuoyang Yusang Lifeng Xu +2 位作者 Weilong Ding Zhangyun Yi Yunwei Qiu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B)》 2014年第8期652-660,共9页
With the ability of representing the association and inner-feedback between plant morphological structure and physiological functions, functional-structural plant modeling (FSPM) approach has been used in many works... With the ability of representing the association and inner-feedback between plant morphological structure and physiological functions, functional-structural plant modeling (FSPM) approach has been used in many works, trying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mechanisms of integrating plant functions and its structure, and their communication with environmental factors. To do so, an FSPM of rice seedling was developed in this study, including structural morphogenetic model, photosynthetic model and biomass partitioning module. It can thus describe the developmental course of the rice structure dynamically based on the processes of biomass producing and partitioning. Furthermore, the processes of nitrogen metabolism, which influence the N content and growth dynamics of the virtual rice, were also considered. The model was developed with L-system on a platform established with Java programming language, which took over the parsing and visualization of the L-system strings to 3D objects using Java 3D extended library. The physiological processes in the model can be modified and further improved to gradually meet the needs for modeling the whole life cycle of rice, e.g., considering the respiration, and interaction with other environmental factors like CO2, temperature, etc.. The model was developed to provide a platform to systematically study and understand how plant systems like rice seedling work. The model and the virtualization platform can be expanded to provide decision support on N fertilizer application for the rice seedling and the other crop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unctional-structural plant model rice seedling nitrogen metabolism L-SYSTEM VISUALIZATION plant mo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search on the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Mulberry Fiber
17
作者 武海良 李冬梅 +2 位作者 吴长春 杨佩鹏 荆学谦 《Journal of Donghua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2008年第2期153-158,共6页
The chemical ingredients, morphological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mulberry fiber have been research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ulberry fiber is cellulose fiber.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mulberry fiber is cellulos... The chemical ingredients, morphological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mulberry fiber have been research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ulberry fiber is cellulose fiber. The crystal structure of mulberry fiber is cellulose I and the crystal cell belongs to the monoelinic system. The mulberry fiber crystal degree is 62.9% and orientation degree is 43.7%, the fineness of mulberry fiber is 2.3- 3.9 dtex, the length of the single fiber is 28 - 47 mm, the breaking strength of mulberry fiber is about 2.93 cN/dtex, and the initial modulus is about 76.82 cN/dte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berry fiber chemical ingredients morphological structu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植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07
18
作者 郭焱 李保国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73-280,共8页
虚拟植物即应用计算机模拟植物在三维空间中的生长发育状况, 是近20年来随着信息技术进步而迅速发展起来的研究领域, 在农学、林学、生态学、遥感等众多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通过概述虚拟植物的研究意义、方法和国内外最新进展, 探... 虚拟植物即应用计算机模拟植物在三维空间中的生长发育状况, 是近20年来随着信息技术进步而迅速发展起来的研究领域, 在农学、林学、生态学、遥感等众多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通过概述虚拟植物的研究意义、方法和国内外最新进展, 探讨了虚拟植物模型在农业领域应用的关键问题, 包括植物与环境相互作用关系的定量化及模拟机制, 根系的虚拟等. 对虚拟植物模型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 如通过虚拟试验对农田水分、养分利用进行精确定量化研究、作物株型设计、栽培措施优化等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植物 植物形态结构 三维数字化 虚拟实验 生长发育 计算机模拟 农业 农田水分 养分利用
原文传递
农村中学如何利用环境资源进行生物教学
19
作者 王庆华 《生命世界》 2008年第11期82-83,共2页
农村中学具有接近大自然的有利条件,这为生物教学认识动植物形态结构、生活环境和观察生长发育过程提供了最好的场所,这是农村中学的优势,也是自然界赐予我们生物教学的直观教具,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学生参与的家庭生产... 农村中学具有接近大自然的有利条件,这为生物教学认识动植物形态结构、生活环境和观察生长发育过程提供了最好的场所,这是农村中学的优势,也是自然界赐予我们生物教学的直观教具,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学生参与的家庭生产劳动的实践经历,也为生物学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去发掘并利用这些资源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教学 农村中学 环境资源 植物形态结构 生长发育过程 学生参与 生物学教学 生活环境
原文传递
简讯
20
作者 王建安 《中学生物教学》 1994年第4期30-30,共1页
1994年安康地区青少年创造发明比赛和科学论文讨论会作品于4月26日揭晓。在征集的109件作品中,有73件分别获创造发明、科学论文的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在23篇获奖科学论文中,有14篇论文属于生物科学论文。且科学论文的一、二、三等... 1994年安康地区青少年创造发明比赛和科学论文讨论会作品于4月26日揭晓。在征集的109件作品中,有73件分别获创造发明、科学论文的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在23篇获奖科学论文中,有14篇论文属于生物科学论文。且科学论文的一、二、三等奖均为生物科学论文所占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学教学 创造发明 植物形态结构 人体生理 医疗保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