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trflyXt:基于MLP与CNN混合结构的脊柱椎体定位网络
1
作者 张梦斯 李金迪 +1 位作者 周迪斌 张陶界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6期581-589,共9页
人体脊柱的椎体自动化定位是辅助医生进行病理分析、诊断及评估的重要步骤.但因个体差异、脊柱解剖结构复杂、CT呈现视野范围不同等原因,椎体自动定位困难较大.现有基于深度学习的椎体定位模型大多需要巨大的计算开销,无法应用于临床医... 人体脊柱的椎体自动化定位是辅助医生进行病理分析、诊断及评估的重要步骤.但因个体差异、脊柱解剖结构复杂、CT呈现视野范围不同等原因,椎体自动定位困难较大.现有基于深度学习的椎体定位模型大多需要巨大的计算开销,无法应用于临床医学任务.文章提出一种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 CNN)与多层感知机(multilayer perceptron, MLP)混合的BtrflyXt网络结构,使用分组卷积与通道压缩降低模型的参数量,同时在MLP阶段引入注意力机制,搭建了一种端到端、轻量级的椎体中心点定位(与标号)网络,实现了在压缩模型88%参数的条件下椎体识别率提高8%的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定位 多层感知机 卷积神经网络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段脊柱手术中椎体定位错误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许振生 《广州医药》 1999年第5期25-26,共2页
为探讨腰段脊柱手术中椎体定位错误的原因和预防措施,对16例腰段脊柱手术中椎体定位错误病例的手术方式、椎体变异情况、定位错误情况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于腰段脊柱手术病人,术前作出较为准确的诊断(包括定位诊断),并常... 为探讨腰段脊柱手术中椎体定位错误的原因和预防措施,对16例腰段脊柱手术中椎体定位错误病例的手术方式、椎体变异情况、定位错误情况及预后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对于腰段脊柱手术病人,术前作出较为准确的诊断(包括定位诊断),并常规进行本前X光定位,术中对出现阴性结果的病例扩大手术范围、进行详细探查,就可以尽可能地避免腰段脊柱手术的定位错误,减少病人的痛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手术 椎体定位 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体定位导向器的研究及在成人腰椎PVP术的临床应用
3
作者 李静 《医疗装备》 2016年第8期36-37,共2页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已成为老年患者常见的骨科疾病之一,严重威胁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中主要应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因其技巧性强、穿刺并发症严重,临床工作中存在一定的操作难度,椎体定位导向器...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已成为老年患者常见的骨科疾病之一,严重威胁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中主要应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因其技巧性强、穿刺并发症严重,临床工作中存在一定的操作难度,椎体定位导向器的研制,可以协助术者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暴露,很好地服务于临床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椎体定位导向器 经皮穿刺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识别椎体以定位中晚孕期胎儿脊髓圆锥位置的价值 被引量:4
4
作者 程起 陈明 王莹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7年第12期2346-2349,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识别椎体定位中晚孕期胎儿脊髓圆锥位置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门诊接诊的80例单胎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对胎儿进行二维超声检查及表面三维成像检查,以识别胎儿椎体,记录胎儿脊髓圆锥位置,分析不同孕周胎儿的脊髓圆锥位置。... 目的探讨超声识别椎体定位中晚孕期胎儿脊髓圆锥位置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门诊接诊的80例单胎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对胎儿进行二维超声检查及表面三维成像检查,以识别胎儿椎体,记录胎儿脊髓圆锥位置,分析不同孕周胎儿的脊髓圆锥位置。结果 80例胎儿脊髓圆锥的二维超声成像与三维表面成像水平基本相同,二维超声与三维表面成像获得的脊髓圆锥末端至骶尾部最后一个骨化中心段内椎体个数分布相同,Kappa值为1.0(≥0.75),二维超声成像与三维表面成像结果的一致性较好。22~35孕周胎儿的脊髓圆锥位于L1~L4椎体,各孕周的脊髓圆锥椎体分布无明显差异(P>0.05)。孕23周、24周胎儿脊髓圆锥主体分布与其余各孕周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孕28~35周胎儿的脊髓圆锥主体分布与孕22~27周胎儿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孕30~35周的脊髓圆锥椎体位置分布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线性回归结果显示脊髓圆锥椎体位置与孕妇孕周存在正相关关系,R=0.815,P<0.05。结论对中晚孕期胎儿进行超声检查,能够清楚地观察胎儿脊髓圆锥的形态,识别脊髓圆锥位置,二维超声检查与表面三维超声成像结合,能够提高胎儿脊髓圆锥位置判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圆锥 中晚孕期 超声检查 椎体定位 胎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手术中无X线定位的椎体节段确定 被引量:1
5
作者 马梦昆 扬震龙 张颖 《临床骨科杂志》 2000年第3期163-163,共1页
关键词 脊柱 椎体定位 外科手术 X线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晚孕期胎儿脊髓圆锥位置超声定位识别椎体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欣 张鹏 +2 位作者 范晓冬 肖燕 李华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第21期146-147,共2页
目的:探讨中晚孕期胎儿脊髓圆锥位置超声定位识别椎体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2月—2019年12月共252例孕妇。对中晚期孕妇实施二维与三维超声检查。结果:252例胎儿进行超声定位识别椎体检查,均获得清晰脊柱三维图像,脊髓圆锥... 目的:探讨中晚孕期胎儿脊髓圆锥位置超声定位识别椎体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8年12月—2019年12月共252例孕妇。对中晚期孕妇实施二维与三维超声检查。结果:252例胎儿进行超声定位识别椎体检查,均获得清晰脊柱三维图像,脊髓圆锥末端位置清晰。252例胎儿所获得二维超声成像的脊髓圆锥和三维超声成像的水平相同,通过一致性检查,其Kappa值为1.12,表明二维超声成像和三维超声成像所得结果一致性。22周~28周胎儿的脊髓圆锥椎体在L1-L4部位相比较,差距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30周~34周胎儿脊髓圆锥椎体多位于L1-L3,与22周~28周胎儿的脊髓圆锥椎体部位分布相比较,差距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孕周和胎儿圆锥椎体实施线性回归分析得知:脊髓圆锥主体位置会因为孕周的增生而逐渐升高,椎体部位升高一定位置后不会再生,孕周同胎儿脊髓圆锥椎体位置呈正相关系。结论:对中晚孕期胎儿脊髓圆锥位置应用超声定位识别椎体检查,有助于将胎儿脊髓圆锥形态显示出来,为医师提高诊断依据,分析是否为脊髓栓系综合征疾病,保证生育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脊髓圆锥 中晚孕期 超声定位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尾侧椎体超声计数法判定胎儿脊髓圆锥末端位置的临床价值
7
作者 黄祝兰 徐金毛 +1 位作者 李晓云 陈金凤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2年第6期706-710,共5页
目的总结脊柱尾侧椎体计数法(CVCM)判定胎儿脊髓圆锥末端(CMT)位置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行产前超声检查的103例单胎妊娠孕妇,年龄21~38岁,平均年龄30.85岁;孕周22~37周,平均孕周30.27周。均给予超声脊柱CVCM和腰骶... 目的总结脊柱尾侧椎体计数法(CVCM)判定胎儿脊髓圆锥末端(CMT)位置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行产前超声检查的103例单胎妊娠孕妇,年龄21~38岁,平均年龄30.85岁;孕周22~37周,平均孕周30.27周。均给予超声脊柱CVCM和腰骶角椎体定位法(LSaLM)检测,对比两种方式在判断胎儿CMT位置方面的差异,比较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经LSaLM检查103例正常胎儿中,CMT位置最低值2.50,对应L_(3)~L_(4)中点,占2.91%;CMT最高位置值4.25,在L_(1)~L_(2)中下点,占1.94%,CMT位置占比最高值为3.75,对应L_(2)~L_(3)中上点,占30.10%;经CVCM检查103例正常胎儿中尾侧椎体数最少为6.50个,对应第6~7个椎体中点,占2.91%;尾侧椎体数最多为9.25个,对应第9个椎体中下点,占1.94%;占比最高的尾侧椎体数为8~9个椎体中上点,占30.10%,与LSaLM检查中L_(2)~L_(3)中上点位置相对应。26周及以后的胎儿其尾侧椎体数直接在其CMT位置上加5,胎儿孕周的大小与CMT位置之间呈正相关性(r=0.975,P<0.05);孕周大小与尾侧椎体数之间同样呈正相关性(r=0.987,P<0.05),并且CMT位置与尾侧椎体数之间也同样呈正相关性(r=0.980,P<0.05)。结论LSaLM和CVCM检测均可用于判断胎儿CMT位置是否正常,两者之间有着明显的相关性,但后者相较于前者而言在操作方面更加简单快捷,对胎儿体位要求较低,临床应用优势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脊髓圆锥末端位置 超声检查 脊柱尾侧计数法 腰骶角椎体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定位椎体增强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被引量:6
8
作者 魏帅帅 韩大鹏 +5 位作者 关家文 孙海涛 马宗雷 张洪涛 周大鹏 宫子阳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3期1180-1184,共5页
[目的]探讨CT定位椎体增强术(CT guided vertebral augmentation, CTVA)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0年4月—2020年4月,本院采用CTVA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641例(763节椎体)。依据术前医患... [目的]探讨CT定位椎体增强术(CT guided vertebral augmentation, CTVA)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0年4月—2020年4月,本院采用CTVA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641例(763节椎体)。依据术前医患沟通结果,666节采用单纯注射骨水泥(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PVP),64节采用球囊扩张后注射骨水泥(percutaneous kyphoplasty, PKP),33节采用骨填充网袋成形术(vesselplasty,VP)。比较三组围手术期、随访和影像资料。[结果]三组患者均顺利手术,无血管、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三组骨水泥渗漏共43节椎体,其中椎体侧壁、前壁渗漏18节,椎间盘内渗漏17节,椎管内渗漏8节,总渗漏率5.64%,均为无症状性渗漏。随访时间6~126个月,平均(69.34±8.73)个月,随访过程中,再骨折或新发骨折共49例,均再次行CTVA术,术后患者症状均缓解。随时间推移,三组患者的VAS和ODI评分较术前均显著下降(P<0.05),相应时间点三组间VAS和ODI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与术前相比,术后3 d及末次随访三组患者的AVH均显著增加(P<0.05),而LKA均显著下降(P<0.05),末次随访时三组的AVH及LK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定位椎体增强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具有精准、安全、疗效可靠和并发症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胸腰压缩骨折 CT定位增强术
原文传递
超声脊柱尾侧椎体计数法在胎儿脊髓圆锥末端位置判定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4
9
作者 詹淑蓓 陈利民 +1 位作者 贺军 叶风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1年第2期434-437,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脊柱尾侧椎体计数法(CVCM)在胎儿脊髓圆锥末端(CMT)位置判定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在该院接受产前超声检查的118例单胎孕妇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受试者均采用CVCM和腰骶角椎体定位法(LSaLM... 目的探讨超声脊柱尾侧椎体计数法(CVCM)在胎儿脊髓圆锥末端(CMT)位置判定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在该院接受产前超声检查的118例单胎孕妇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受试者均采用CVCM和腰骶角椎体定位法(LSaLM)进行检测,将其各项指标纳入SPSS 21.0软件处理并判定胎儿脊髓圆锥末端位置,分析上述两种检测方法与胎儿脊髓圆锥末端的相关性,以便为胎儿脊髓圆锥末端位置的判定提供更科学、合理的诊断依据。结果椎体位置(位置数值:4.00)在L2中点时构成比最高(35.59%),L3~L4中点(位置数值:2.50)时构成比最低(0.85%),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498,P=0.000);从CMT尾侧椎体数来看,椎体位置处于第8个时构成比最高(36.44%),处于第9个时构成比最低(0.85%),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752,P=0.000)。胎儿孕周在21~38周时的CMT尾侧椎体数和胎儿CMT位置均呈正态分布,前者均值为(7.88±0.42),即第7~8个椎体中上点偏上是CMT的主要位置,后者均值为(3.89±0.39),即椎体位置多集中于L2~L3中上点偏上。胎儿孕周与CMT位置、尾侧椎体数,CMT位置与尾侧椎体数均呈正相关(r=0.357、0.374、0.947,P<0.05),而骶椎体骨化数与胎儿孕周、CMT位置、尾侧椎体数则无相关性(r=0.078、0.057、0.051,P>0.05)。结论在胎儿CMT位置的判定过程中,科学、合理的使用CVCM和LSaLM定位法能简单快捷的获取其具体位置,同时由于超声尾椎体计数法和腰骶角椎体定位法有显著的相关性,故可将其用于胎儿CMT位置是否正常的主要判定标准之一,有望成为超声科常用的妊娠期检测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尾侧计数法 腰骶角椎体定位 胎儿 脊髓圆锥末端位置 脊髓拴系综合征 产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