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0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单侧经皮椎体成形骨水泥分布对椎体压缩性骨折修复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阿卜杜吾普尔·海比尔 库提鲁克·守克尔 +2 位作者 阿里木江·玉素甫 林航 吐尔洪江·阿布都热西提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015-2022,共8页
背景:虽然研究表明,骨水泥的对称分布可以减少术后椎体再次骨折并有助于改善预后,但是进行经皮椎体成形过程中获得更好的骨水泥分布仍然是外科医生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目的:探讨骨水泥分布对单侧经皮椎体成形术后疗效的影响,以提供有... 背景:虽然研究表明,骨水泥的对称分布可以减少术后椎体再次骨折并有助于改善预后,但是进行经皮椎体成形过程中获得更好的骨水泥分布仍然是外科医生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目的:探讨骨水泥分布对单侧经皮椎体成形术后疗效的影响,以提供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防止术后椎体再次骨折。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行单侧经皮椎体成形治疗的193例患者,根据术后骨水泥分布分为Ⅰ组(骨水泥不接触上端和远端端板,n=59)、Ⅱ组(骨水泥只接触上端板或只接触下端板,n=80)和Ⅲ组(骨水泥同时接触上端和远端端板,n=54)。对比3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手术相关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总住院费用、术后住院时间、骨水泥注射量、腰痛目测类比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术后椎体高度恢复率、椎体局部后凸角、损伤椎体及邻近椎体再骨折发生率等,记录所有患者的随访结果。结果与结论:(1)Ⅲ组患者术后1年腰痛目测类比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明显低于Ⅰ组和Ⅱ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2)Ⅰ组和Ⅱ组损伤椎体再次骨折发生率、总椎体骨折发生率高于Ⅲ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0.05);(3)3组患者其余指标,包括骨水泥渗漏、腰痛术后1周、术后1个月和末次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及目测类比评分、术后椎体高度恢复率、椎体局部凸角、手术时间、总住院费用及术后住院时间等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 0.05);(4)提示与骨水泥不接触上端和远端端板组和骨水泥只接触上端板或只接触下端板组相比,骨水泥同时接触上端和远端端板组患者可获得更好的长期预后,而且骨水泥同时接触上端和远端端板能够明显降低损伤椎体及总椎体骨折发生率,医生术中应充分掌握骨水泥的弥散情况,并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策略,从而有助于减少未来再发生骨折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 骨水泥 骨水泥弥散 再次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联合椎弓根强化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有限元分析
2
作者 李红桃 潘泓宇 +1 位作者 雷杨 肖常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3089-3094,共6页
背景:椎弓根内骨水泥灌注联合椎体成形已被用于治疗Kummell病和椎弓根溶骨性转移瘤等疾病,但该手术方式对相邻椎体及椎间盘的影响尚不明确。目的:应用三维有限元模型探讨经皮椎体成形联合椎弓根强化术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对邻近... 背景:椎弓根内骨水泥灌注联合椎体成形已被用于治疗Kummell病和椎弓根溶骨性转移瘤等疾病,但该手术方式对相邻椎体及椎间盘的影响尚不明确。目的:应用三维有限元模型探讨经皮椎体成形联合椎弓根强化术治疗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对邻近节段椎体以及椎间盘相关生物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1位已完成经皮椎体成形联合椎弓根强化术的重度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L1)女性患者,并提取其术前及术后的CT文件,研究范围为T_(12)-L_(2)(包括伤椎、邻近椎体和椎间盘)。通过Mimics、SolidWorks和Geomagic等软件分别建立了术前、术后三维脊柱功能单元的有限元模型。在T_(12)上终板垂直方向加载500 N力矩和10 N·m旋转力矩,模拟前屈、后伸、侧屈和旋转等运动方位,分析手术前后相邻节段椎体终板和椎间盘的应力变化情况。结果与结论:①成功建立了术前和术后脊柱功能单元的三维有限元模型;②通过计算得出,在模拟载荷下,术后T_(12)下终板应力分布更均匀且最大应力值减小,与术前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L_(2)上终板应力分布更均匀且最大应力与术前无显著差异(P>0.05);同样,术后T_(12)/L_(1)、L_(1)/L_(2)椎间盘应力分布也更均匀且最大应力值均显著减小(P<0.05);③因此,经皮椎体成形联合椎弓根强化能够有效改善术后相邻椎体终板和椎间盘的应力分布,并能够减小应力,最终降低术后再骨折风险以及显著延缓椎间盘退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根强化 骨质疏松性骨折 椎体成形 应力 有限元模型 骨水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现实技术在椎体成形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姜泳 关天民 +5 位作者 慈元 朱晔 赵鹏 郑家法 杨涛 张光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0期4812-4816,共5页
背景:如何提高椎体成形术中穿刺的精准性、减少手术损伤、提高手术效率是目前椎体成形治疗技术探索和改进的焦点之一。目的:探讨混合现实临床设计方案在脊柱骨折经皮椎体成形过程中应用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23年6月大连市第二人民医... 背景:如何提高椎体成形术中穿刺的精准性、减少手术损伤、提高手术效率是目前椎体成形治疗技术探索和改进的焦点之一。目的:探讨混合现实临床设计方案在脊柱骨折经皮椎体成形过程中应用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23年6月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2例脊柱骨质疏松性腰椎椎体压缩骨折患者,患者术前行腰椎128排CT扫描并获得医学数字成像和通信原始数据,Visual Volume软件构建脊柱压缩性骨折三维网络模型。运用全息影像眼镜将三维网络模型影像精确映射于真实世界,协助术者完成术前模拟、术前病情及治疗方案阐述,以及术中引导穿刺及骨水泥注射。结果与结论:①在混合现实临床设计方案辅助下可实现经皮椎体成形治疗的精准穿刺,术后影像学检查示骨水泥充填良好、无明显渗漏,术后患者症状缓解良好,术后当天即可下地活动;②提示混合现实临床设计方案有助于术者术前进行完善的手术设计、提高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效率;术中协助精准穿刺、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副损伤,是一种新的有效的临床诊疗模式,在脊柱外科微创化、精准化、个性化的治疗中具有发展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现实技术 椎体成形 精确医学 虚拟现实 骨水泥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砭石穴位按摩联合半夏厚朴汤加减治疗经皮椎体成形术后麻痹性肠梗阻的疗效观察
4
作者 王颖霞 谢添 顾晞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24期2624-2627,共4页
目的探讨砭石穴位按摩联合半夏厚朴汤加减治疗经皮椎体成形术后麻痹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前瞻性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8月在武汉市中医医院进行经皮椎体成形术后发生麻痹性肠梗阻患者,共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目的探讨砭石穴位按摩联合半夏厚朴汤加减治疗经皮椎体成形术后麻痹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前瞻性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8月在武汉市中医医院进行经皮椎体成形术后发生麻痹性肠梗阻患者,共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半夏厚朴汤加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砭石穴位按摩。比较2组患者的平均治疗时间、疗效、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腹痛腹胀缓解时间,比较2组治疗前后血清胃肠激素水平、焦虑和抑郁程度。结果试验组平均治疗时间为(4.52±1.85)d,显著少于对照组[(7.56±3.5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首次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耐受固体食物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腹痛腹胀缓解时间分别为(23.21±6.78)h、(17.56±7.28)h、(6.57±1.28)h、(34.35±10.31)h、(2.65±0.75)d,均短于对照组[(40.79±12.89)h、(35.18±10.34)h、(8.02±1.35)h、(47.68±12.45)h、(5.70±1.35)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胃动素、胃泌素、P物质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试验组患者的血清胃动素、胃泌素、P物质水平分别为(218.38±14.95)、(290.52±12.93)、(111.63±18.73)ng/L,均高于对照组[(180.60±17.63)、(231.60±14.25)、(94.86±15.46)n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试验组SAS、SDS评分分别为(42.98±4.63)、(43.61±5.12)分,均低于对照组[(56.86±5.02)、(54.63±5.87)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砭石穴位按摩联合半夏厚朴汤加减治疗经皮椎体成形术后麻痹性肠梗阻疗效显著,具有治疗天数少、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腹痛腹胀缓解时间短、提高血清胃肠激素水平、加强胃肠功能动力、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程度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砭石穴位按摩 半夏厚朴汤加减 经皮椎体成形 术后 麻痹性肠梗阻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椎体成形后邻近椎体再发骨折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4
5
作者 童奕博 李明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241-1246,共6页
背景:对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椎体成形术后邻近椎体再发骨折率较高,但其发生原因仍存在争议。目的:探究单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行经皮椎体成形后邻近椎体再发骨折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20年6月就... 背景:对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椎体成形术后邻近椎体再发骨折率较高,但其发生原因仍存在争议。目的:探究单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行经皮椎体成形后邻近椎体再发骨折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20年6月就诊于江汉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武汉市第五医院,由X射线片、MRI检查确诊为新发单节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且行经皮椎体成形的患者210例,随访时间大于18个月。收集患者术前一般资料(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骨折节段位置、骨折天数、骨折造成原因、是否伴有糖尿病、是否伴有肾脏甲状腺功能障碍、入院疼痛目测类比评分)、术后指标(椎体前缘恢复率、骨水泥弥散程度、骨水泥有无渗漏、是否使用骨材料、骨水泥单双侧注入方式、伤椎中柱术后恢复率、伤椎术后局部Cobb角)。根据术后邻近椎体是否再发骨折将其分为2组,A组(术后邻近椎体未再发骨折组)190例,B组(术后邻近椎体再发骨折组)20例。将术后伤椎邻近椎体有无再发骨折作为因变量,术前一般资料及术后指标等分类变量作为自变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结论:①经皮椎体成形术后患者邻近椎体再发骨折与年龄、体质量指数、术后椎体前缘恢复率、骨水泥弥散程度、骨水泥渗漏情况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性别、骨折时间、骨折造成方式、是否伴糖尿病或肾脏疾病或甲状腺疾病、初次椎体骨折节段位置、骨水泥注入方式、伤椎局部Cobb角度、伤椎中柱恢复率、骨组织的使用与经皮椎体成形术后邻近椎体再发骨折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椎体前缘恢复率、渗漏是经皮椎体成形术后邻近椎体再发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③提示年龄、术后椎体前缘恢复率、骨水泥渗漏是经皮椎体成形术后邻近椎体再发骨折的影响因素;而骨水泥弥散程度、伤椎局部Cobb角度等因素与经皮椎体成形术后邻近椎体再发骨折之间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成形 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 邻近 再发骨折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弯角椎体成形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注射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研究
6
作者 詹勇 《上海医药》 CAS 2024年第8期30-32,62,共4页
目的:研究弯角椎体成形(PCVP)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PMMA)注射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5月江西省新余市北湖医院收治的OVCF患者8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行PCVP治... 目的:研究弯角椎体成形(PCVP)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PMMA)注射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5月江西省新余市北湖医院收治的OVCF患者8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行PCVP治疗,磷酸钙骨水泥(CPC)组采用CPC作为填充物,PMMA组采用PMMA作为填充物。比较两组伤椎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疼痛程度、术中透视次数、骨水泥灌注量及渗漏率。结果:术后,PMMA组视觉疼痛模拟评分(VAS)低于CPC组(P<0.05);两组间伤椎椎体前缘高度、Cobb角、术中透视次数、骨水泥灌注量及骨水泥渗漏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PCVP术中,PMMA或CPC注射治疗OVCF均可恢复椎体高度,纠正后凸畸形,但PMMA注射治疗患者近期疼痛缓解效果更佳,且不增加骨水泥渗漏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弯角椎体成形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 磷酸钙骨水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椎体成形结合手法牵引复位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 被引量:12
7
作者 周英杰 赵刚 +2 位作者 李森 郑怀亮 赵鹏飞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21期3823-3827,共5页
背景:目前经皮椎体成形及后凸椎体成形已经较为广泛的应用于临床,成为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椎体压缩骨折的较为理想的方法。目的:比较手法牵引复位结合椎体成形与经皮后凸椎体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效果。方法:将59例骨... 背景:目前经皮椎体成形及后凸椎体成形已经较为广泛的应用于临床,成为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椎体压缩骨折的较为理想的方法。目的:比较手法牵引复位结合椎体成形与经皮后凸椎体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效果。方法:将59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本着知情同意、自愿入组的原则分为2组,手法结合经皮椎体成形组38例采用手法结合经皮椎体成形治疗;经皮后凸椎体成形组21例采用经皮后凸椎体成形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后伤椎前缘高度、中央高度、疼痛目测类比评分、Cobb角及住院费用等指标。结果与结论:两组患者手术后伤椎前缘高度、中央高度、疼痛目测类比评分、Cobb角与术前比较均有改善(P<0.05);手术前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手法结合经皮椎体成形组患者手术费用显著低于经皮后凸椎体成形组(P<0.05)。表明手法牵引复位结合经皮椎体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症状、体征均有显著疗效,并能节约手术费用,可以作为老年患者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首选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骨折 骨质疏松 经皮椎体成形 经皮后凸椎体成形 手法牵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椎体成形:漏诊、重度椎体压缩、骨水泥渗漏及再发骨折225例分析 被引量:23
8
作者 张辉 高中玉 +2 位作者 许财元 张同星 张涛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5期5256-5262,共7页
背景:经皮椎体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目的:探讨胸腰椎椎体成形手术的相关问题与解决方案。方法:纳入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225例,其中男78例,女147例,年龄53-92岁,均进行椎体成形治疗,观察并记录围... 背景:经皮椎体成形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目的:探讨胸腰椎椎体成形手术的相关问题与解决方案。方法:纳入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225例,其中男78例,女147例,年龄53-92岁,均进行椎体成形治疗,观察并记录围手术期相关问题。结果与结论:6例(2.7%)发生漏诊,16例(7.1%)椎体压缩程度超过2/3,29例(12.9%)45个椎体(12.8%)发生骨水泥渗漏,10例(4.4%)出现再发骨折,79例(35.1%)出现多椎体骨折。1漏诊的应对策略:术前仔细查体,避免遗漏疼痛点,必要时加做可疑部位的MRI扫描;2重度椎体压缩的应对策略:尽量平行上下终板方向置入穿刺针、腰椎沿着椎弓根基地部穿刺、胸椎采用椎弓根外穿刺途径;3骨水泥渗漏的应对策略:术中发现超过终板上下缘的骨水泥影应立即将C型臂X光机转为前后位,确定渗漏方位后渗漏侧不再注入骨水泥,未渗漏侧应继续注入骨水泥以确保椎体内骨水泥的填充量;4再发骨折的应对侧略:再手术治疗;5多椎体骨折的应对策略:多椎体骨折的患者多具有体质弱、合并症多的特点,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十分必要,术前应根据骨折的不同压缩程度制定单或双侧穿刺途径,以节约手术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成形 骨质疏松性骨折 组织工程 骨科植入物 脊柱植入物 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 椎体成形 骨水泥渗漏 问题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椎弓根内固定与椎体成形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脊柱功能障碍改善效果及对影像学指标的影响
9
作者 刘铁岭 任雨春 《中外医疗》 2024年第14期34-38,共5页
目的 纳入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分析经椎弓根内固定+椎体成形治疗的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2022年1月—2023年8月滕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4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遵循1:1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经椎弓根内固定治... 目的 纳入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分析经椎弓根内固定+椎体成形治疗的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2022年1月—2023年8月滕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84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遵循1:1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经椎弓根内固定治疗,观察组则配合椎体成形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观察组日本骨科协会腰痛评分表评分(14.45±2.62)分高于对照组的(11.52±2.1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45,P<0.05)。观察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为(17.45±4.23)分,视觉模拟评分为(1.53±0.44)分,椎体前缘及后缘压缩率为(6.47±2.26)%、(6.44±2.26)%,Cobb角为(3.44±1.21)°,低于对照组的(23.56±4.66)分、(2.44±0.42)分、(10.52±2.32)%、(9.65±2.55)%、(5.64±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92、9.695、8.104、6.105、8.195,P均<0.05)。两组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经椎弓根内固定与椎体成形治疗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恢复其腰脊椎功能,并维持复位伤椎高度,并发症较少,利于患者尽早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根内固定 椎体成形 胸腰爆裂性骨折 功能障碍 影像学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被引量:15
10
作者 蒋雪生 詹碧水 +3 位作者 陈成冬 吴猛 周新华 周国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495-496,共2页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是最常见的老年性疾病,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是目前困扰老年腰背痛患者的顽症之一.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既往的卧床、支具、药物治疗... 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是最常见的老年性疾病,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是目前困扰老年腰背痛患者的顽症之一.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既往的卧床、支具、药物治疗,无法有效缓解腰背痛,近几年来随着经皮椎体成形技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不断成熟及完善,凭借其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见效快以及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为此类患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临床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 老年性疾病 胸腰压缩性骨折 药物治疗 经皮椎体成形 fracture 经皮椎体成形技术 腰背痛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nova 3D技术指导经皮椎体成形穿刺路径:降低骨水泥渗透发生率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松华 杨凯 +2 位作者 申玉兰 田庆华 吴春根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2473-2478,共6页
背景:经皮椎体成形为修复脊柱压缩性骨折及肿瘤脊柱转移一种新的手段,在该修复方法中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Innova 3D技术对穿刺路径进行引导,可有效防止骨水泥外渗等情况出现。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Innova 3D技术对经皮椎体成形... 背景:经皮椎体成形为修复脊柱压缩性骨折及肿瘤脊柱转移一种新的手段,在该修复方法中采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Innova 3D技术对穿刺路径进行引导,可有效防止骨水泥外渗等情况出现。目的:探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Innova 3D技术对经皮椎体成形穿刺路径的影响。方法:2014年3至9月纳入72例患者共94个脊柱椎体行经皮椎体成形治疗,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46个椎体不应用Innova 3D技术,实验组36例48个椎体应用Innova 3D技术,所有病灶术后均应用螺旋CT检查对骨水泥分布情况进行评估。两组间图像质量比较采用非参数的Kruskal-Wallis检验。结果与结论:对照组29例骨水泥无或轻微渗漏,7例渗漏较明显:其中2个椎体为椎间盘渗漏,2个椎体为椎旁软组织渗漏,2个椎体为静脉丛渗漏,1例为椎弓根渗漏;实验组35例骨水泥无或轻微渗漏,1例渗漏较明显。实验组采用Innova 3D技术,骨水泥渗漏及透视时间较对照组有明显优势,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数字减影血管造影-Innova 3D技术可在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实时建立多平面图像,及时指导调整穿刺路径,从而降低骨水泥渗漏等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成形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生物材料 骨生物材料 经皮椎体成形 Innova 3D技术 穿刺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图像处理 透视时间 骨水泥渗透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治疗中脊柱转移瘤椎体成形骨水泥注入及射频消融和放射疗法 被引量:11
12
作者 关凯 刘川 李放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2613-2618,共6页
背景:微创技术的发展明显降低了脊柱转移瘤手术并发症,目前微创治疗方法主要有椎体骨水泥增强、射频消融联合椎体成形、术中放疗联合椎体成形3大类。目的:总结上述3大类微创治疗脊柱转移瘤的研究进展。方法:以"脊柱转移瘤,椎体成形... 背景:微创技术的发展明显降低了脊柱转移瘤手术并发症,目前微创治疗方法主要有椎体骨水泥增强、射频消融联合椎体成形、术中放疗联合椎体成形3大类。目的:总结上述3大类微创治疗脊柱转移瘤的研究进展。方法:以"脊柱转移瘤,椎体成形,射频消融,放射治疗;spinal metastases,vertebroplasty,radiofrequency ablation,radiotheray"为关键词,检索Pub Med、万方数据库文献。结果与结论:骨水泥增强技术应用广泛、止痛效果很好,有效率达80%-90%,但骨水泥产热杀灭肿瘤的效果非常有限,不能控制肿瘤生长;射频消融及放疗能够杀灭肿瘤,但不能重建稳定性,将不同技术结合可以提高脊柱肿瘤的治疗效果。术中应用放射线、植入放射性粒子或放射性骨水泥是近年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因报道较少,缺乏长期随访,目前还不能得出优于单纯骨水泥增强技术的结论。尤其是针对椎体后壁破坏及部分侵入椎管的转移瘤患者,虽然做了很多尝试,但骨水泥渗漏导致神经功能加重的风险依旧很高,所以目前还没有一种完善的微创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相容性材料 椎体成形 外科手术 微创性 生物材料 材料相容性 骨水泥 脊柱转移瘤 椎体成形 射频消融 放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弯角输送装置在体外椎体成形实验中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9
13
作者 熊森 毛克亚 +1 位作者 韩振川 张雅宾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7期769-772,778,共5页
目的观察弯角骨水泥注射套管(镍钛合金材质)在椎体成形体外实验中的效果。方法从6例骨质疏松中老年女性尸体标本中选取24个胸腰段椎体的骨质疏松单椎体模型随机分为3组,分别行一侧(A组)、两侧(B组)、弯角(C组)椎体强化。A、B组使用直行... 目的观察弯角骨水泥注射套管(镍钛合金材质)在椎体成形体外实验中的效果。方法从6例骨质疏松中老年女性尸体标本中选取24个胸腰段椎体的骨质疏松单椎体模型随机分为3组,分别行一侧(A组)、两侧(B组)、弯角(C组)椎体强化。A、B组使用直行穿刺套管注射骨水泥,C组使用弯角套管注射。整个强化过程在X线间断透视引导下进行,监测骨水泥有无渗漏,每组8个标本。比较各组水泥用量并观察分布情况。结果骨水泥用量:A组(3.12±0.18)ml,B组(5.82±0.20)ml,C组(6.16±0.24)ml。B、C两组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骨水泥分布越过椎体矢状中线的椎体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无骨水泥渗漏事件发生。结论弯角输送装置可通过一次椎弓根穿刺完成双侧椎体水泥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成形 骨质疏松 弯角椎体成形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椎体成形修复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被引量:4
14
作者 杨永辉 孙厚杰 +2 位作者 王少飞 晁建虎 雷小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3期6958-6961,共4页
背景:经皮穿刺椎体成形骨水泥注射治疗具有微创、时间短、可有效恢复椎体高度、防止椎体进一步塌陷、止痛效果明显等优点,成为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有效方法。目的:观察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经皮椎体成形骨水泥注射的治疗效... 背景:经皮穿刺椎体成形骨水泥注射治疗具有微创、时间短、可有效恢复椎体高度、防止椎体进一步塌陷、止痛效果明显等优点,成为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有效方法。目的:观察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经皮椎体成形骨水泥注射的治疗效果。方法:纳入62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其中男22例,女40例,年龄55-92岁,累及86椎体,均在C形臂X射线机透视下行经皮椎体成形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注射治疗。治疗后随访12-36个月,对比治疗前后的目测类比评分、Cobb角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结果与结论:治疗后随访12-36个月,11例出现并发症,其中骨水泥渗漏7例,临近椎体骨折2例,骨水泥拖尾1例,疼痛缓解不理想1例;末次随访的Cobb角、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表明椎体成形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注射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不仅能恢复伤椎外形、减少后凸畸形、重建脊柱稳定性,而且能明显减轻骨折所致疼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短中期疗效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甲基丙烯酸类 椎体成形 骨质疏松性骨折 组织工程 生物材料 骨生物材料 骨水泥 经皮椎体成形 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 并发症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黏度骨水泥椎体成形治疗Kümmell病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亮 冯新民 +6 位作者 王静成 陶玉平 杨建东 张圣飞 黄吉军 蔡俊 张志强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069-1074,共6页
背景:由于经皮椎体成形治疗具有创伤小、疼痛缓解迅速等优点,逐渐被用于治疗Kümmell病,但仍存在较高的骨水泥渗漏率。目的:探讨高黏度骨水泥椎体成形结合过伸体位复位治疗Kümmell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Kümmell... 背景:由于经皮椎体成形治疗具有创伤小、疼痛缓解迅速等优点,逐渐被用于治疗Kümmell病,但仍存在较高的骨水泥渗漏率。目的:探讨高黏度骨水泥椎体成形结合过伸体位复位治疗Kümmell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Kümmell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例,女12例,年龄55-83岁,均进行高黏度骨水泥椎体成形过结合过伸体位复位治疗。检测治疗前后的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伤椎椎体高度及伤椎后凸畸形角度,同时记录骨水泥渗漏、肺栓塞、邻近椎体骨折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结论:治疗后随访12个月时,患者的目测类比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伤椎后凸畸形角度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伤椎椎体高度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发生骨水泥渗漏3例,均无特殊不适及神经症状;新发骨折1例。表明采用过伸体位复位结合高黏度骨水泥椎体成形治疗Kümmell病,可有效缓解腰背痛,改善腰背部功能,部分恢复椎体高度,减小后凸畸形角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成形 甲基丙烯酸甲酯类 组织工程 生物材料 骨生物材料 骨水泥 黏度 椎体成形 Kümmell病 过伸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弯角椎体成形术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16
作者 赖少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070-0073,共4页
分析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治疗中,应用单侧弯角椎体成形术的临床机制。方法 限定时间:2022.06-2023.06;限定对象:OVCF患者。研究方法:单侧直形入路(参比组)、单侧弯角入路(分析组)。比较干预效果。结果 分析组干预效果较参比组佳(... 分析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治疗中,应用单侧弯角椎体成形术的临床机制。方法 限定时间:2022.06-2023.06;限定对象:OVCF患者。研究方法:单侧直形入路(参比组)、单侧弯角入路(分析组)。比较干预效果。结果 分析组干预效果较参比组佳(P<0.05)。结论 在OVCF治疗中,应用单侧弯角椎体成形术整体应用安全性更高,患者应用后功能障碍指数更低,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 弯角 椎体成形 骨质疏松 压缩 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行改良椎体成形术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兆义 王庆雷 +2 位作者 马建华 王慧明 张伟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2年第12期1642-1644,共3页
我院2008年10月至2010年12月在经皮椎体成形(PVP)基础上改良椎体成形术治疗中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骨折(OVCFs)患者42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胸腰压缩骨折 椎体成形 骨质疏松性 骨折患者 临床分析 改良 经皮椎体成形 中老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黏度骨水泥椎体成形系统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比较 被引量:13
18
作者 刘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0期4774-4781,共8页
背景:椎体成形是微创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骨水泥是最常用的填充材料,但不同黏度骨水泥填充的临床疗效存在争议。目的:比较不同黏度骨水泥椎体成形系统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183... 背景:椎体成形是微创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骨水泥是最常用的填充材料,但不同黏度骨水泥填充的临床疗效存在争议。目的:比较不同黏度骨水泥椎体成形系统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183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患者随机分为4组,高黏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组、低黏度骨水泥经皮椎体成形组、高黏度骨水泥经皮椎体后凸成形组以及低黏度骨水泥经皮椎体后凸成形组。结果与结论:(1)与经皮椎体成形高黏度骨水泥组相比,经皮椎体成形低黏度骨水泥组手术时间及X射线暴露时间较长;而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高黏度骨水泥组相比,经皮椎体后凸成形低黏度骨水泥组手术时间及X射线暴露时间较长;(2)与置入前相比,各组置入后随时间的延长目测类比评分和功能障碍指数评分逐渐降低,且与经皮椎体成形高黏度骨水泥组相比,经皮椎体后凸成形高黏度骨水泥组功能障碍指数评分较低,与经皮椎体成形低黏度骨水泥组相比,经皮椎体后凸成形低黏度骨水泥组功能障碍指数评分较低;(3)与置入前相比,各组置入后随时间的延长后凸Cobb角逐渐减小,伤椎的矢状面指数逐渐增加;与经皮椎体成形高黏度骨水泥组相比,经皮椎体后凸成形高黏度骨水泥组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低黏度骨水泥组后凸Cobb角较小,且经皮椎体后凸成形低黏度骨水泥组后凸Cobb角小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高黏度骨水泥组;(4)经皮椎体后凸成形高黏度骨水泥组和经皮椎体成形高黏度骨水泥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5)提示使用高黏度骨水泥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安全性与有效性较好,且高黏度骨水泥经皮椎体后凸成形系统的临床疗效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性骨折 骨质疏松 骨水泥 高黏度骨水泥 低黏度骨水泥 经皮椎体成形 经皮后凸 骨水泥渗漏率 生物材料 组织工程 骨质疏松性骨折 椎体成形 组织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被引量:2
19
作者 农鲁明 徐南伟 周栋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05年第3期15-17,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10例58~83岁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患者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10例手术均成功,术后随访1年,疼痛缓解程度根据VAS评分与术前相比显著...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分析10例58~83岁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患者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10例手术均成功,术后随访1年,疼痛缓解程度根据VAS评分与术前相比显著有差异性(P<0.001)术后椎体高度恢复>85%.术后当天,术后1月,术后1年疼痛缓解程度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椎体高度无明显变化,未见相邻椎体骨折.结论椎体成形术对于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是一种相对安全,简单易行的有效治疗方法,术后及近期止痛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成形 骨质疏松 压缩性骨折 胸腰压缩性骨折 经皮椎体成形 骨质疏松性 治疗方法 术后随访 高度 缓解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弯角式椎体成形植入装置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中的近期临床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凡 程维 +2 位作者 郭海峰 陈钱 宋扬 《中国处方药》 2018年第7期140-141,共2页
目的研究弯角式椎体成形植入装置在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两组均实施微创椎体成形术治疗,对照组术中应用常规平直椎体成形植入装置实施骨水泥注入,观察组术中应用弯角式椎体成形植入装置实施骨水泥注入。对比两组手术时... 目的研究弯角式椎体成形植入装置在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两组均实施微创椎体成形术治疗,对照组术中应用常规平直椎体成形植入装置实施骨水泥注入,观察组术中应用弯角式椎体成形植入装置实施骨水泥注入。对比两组手术时间、骨水泥用量、术后下地时间,治疗前后椎体前缘高度丢失率、矢状位后凸Cobb角、腰背部疼痛VAS评分,骨水泥渗漏及脊神经受损发生率。结果全部患者手术成功。观察组手术时间及骨水泥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下地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椎体前缘高度丢失率、矢状位后凸Cobb角、腰背部疼痛VAS评分均比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组间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骨水泥渗漏及脊神经受损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椎体压缩骨折实施椎体成形术时,采用弯角式椎体成形植入装置实施骨水泥注入能够在保障疗效的前提下使术式更精简、骨水泥用量更低,避免骨水泥渗漏和脊神经受损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骨质疏松 压缩性骨折 椎体成形 弯角式椎体成形植入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