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球囊成形支架置入术治疗椎动脉开口狭窄 被引量:9
1
作者 杨咏波 黄玉杰 +5 位作者 刘翼 游潮 孙剑涛 那世杰 王斌 施圣晖 《华西医学》 CAS 2008年第5期1092-1093,共2页
目的:评价球囊成形支架置入术治疗椎动脉开口狭窄的临床效果及手术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球囊成形支架置入术治疗33例单纯椎动脉开口狭窄患者的手术方式及效果。结果:33例患者共置入37个支架,头昏短期改善率为87%,10~15个月改善率为70%... 目的:评价球囊成形支架置入术治疗椎动脉开口狭窄的临床效果及手术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球囊成形支架置入术治疗33例单纯椎动脉开口狭窄患者的手术方式及效果。结果:33例患者共置入37个支架,头昏短期改善率为87%,10~15个月改善率为70%,后循环再梗塞率为4%,再狭窄率为17.4%。结论:球囊成形支架置入术治疗椎动脉开口狭窄效果确切有效,部分患者需要同时治疗椎动脉开口处伴随的严重扭曲。少数术后再狭窄常见于使用裸支架的患者,可行再狭窄段药物洗涤支架置入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开口狭窄 球囊成形支架置入术 裸支架 药物支架 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微导丝技术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椎动脉开口狭窄 被引量:3
2
作者 袁波 黄晓松 +2 位作者 龙先瑜 谭莉 李慎茂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2年第2期105-108,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使用双微导丝技术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椎动脉开口狭窄患者,探讨其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对66例经DSA或CTA颈部血管超声证实椎动脉开口处狭窄并符合支架植入指征的患者实施血管内支架植入,观察使用双微导丝技术的安全性和有... 目的通过观察使用双微导丝技术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椎动脉开口狭窄患者,探讨其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对66例经DSA或CTA颈部血管超声证实椎动脉开口处狭窄并符合支架植入指征的患者实施血管内支架植入,观察使用双微导丝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 66例患者椎动脉开口狭窄使用双微导丝技术后,支架植入成功率达100%,支架覆盖狭窄部位准确。支架到位困难、支架移位、血管痉挛及术中斑块脱落等并发症大幅度减少,在1、3、6个月随访时按Malek评分,52例评定分为1分,14例评定分为2分。结论采用双微导丝技术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椎动脉开口狭窄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导微丝技术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 椎动脉开口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动脉开口狭窄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陈柏龄 陈文伙 陈跃鸿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488-1490,共3页
目的:探讨椎动脉开口狭窄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漳州市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43例椎动脉开口狭窄患者(狭窄组)的危险因素,与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所有除外椎动脉开口狭窄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共102... 目的:探讨椎动脉开口狭窄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漳州市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43例椎动脉开口狭窄患者(狭窄组)的危险因素,与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所有除外椎动脉开口狭窄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共102例(对照组)的危险因素进行比较,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间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常见危险因素如性别、年龄、饮酒史、糖尿病、高脂血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吸烟、高血压病史、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这3个因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吸烟史、高血压病史、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代入Logistic回归方程行多因素分析显示,高血压病史与椎动脉狭窄开口相关性最高(P=0.003,OR=2.605),吸烟(P=0.009,OR=2.071)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P=0.031,OR=1.952)次之。结论:高血压病史、吸烟史、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椎动脉开口狭窄的重要相关危险因素,应加强高血压病的管理和治疗,加强戒烟宣传工作,加强脑卒中二级预防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供血不足 椎动脉开口狭窄 LOGISTIC回归分析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远端保护装置下血管内治疗椎动脉开口狭窄 被引量:3
4
作者 袁波 谭莉 +1 位作者 黄晓松 刘秋庭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第1期27-31,共5页
目的评价在远端保护装置下采用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椎动脉开口狭窄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分析22例椎动脉开口狭窄患者行椎动脉开口支架成形术时应用远端保护装置,并对手术疗效及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在远端保护装置下22例患者共置入22... 目的评价在远端保护装置下采用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椎动脉开口狭窄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分析22例椎动脉开口狭窄患者行椎动脉开口支架成形术时应用远端保护装置,并对手术疗效及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在远端保护装置下22例患者共置入22个支架,术后椎动脉开口造影证实,狭窄由76.0%±9.6%下降至13.9%±3.2%。技术成功率95.4%,1例因血管痉挛,放置保护装置失败。在1、3、6个月随访时按Malek评分,12例评定分为1分,10例评定分为2分。结论在保护装置下治疗椎动脉开口狭窄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端保护装置 椎动脉开口狭窄 血管内支架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椎动脉开口狭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朱青峰 周志国 王国芳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2年第20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经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椎动脉开口狭窄的手术方法、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球扩式支架对26例椎动脉开口狭窄患者进行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总结手术经验,分析临床效果。结果 26例患者共置入28枚支架,椎动脉开口狭窄术前... 目的探讨经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症状性椎动脉开口狭窄的手术方法、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球扩式支架对26例椎动脉开口狭窄患者进行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总结手术经验,分析临床效果。结果 26例患者共置入28枚支架,椎动脉开口狭窄术前平均狭窄率为90.9%,术后平均残余狭窄率15.6%。围手术期无并发症,术后19例临床症状完全消失,7例明显改善,随访8~24个月,2例术后1a复出现缺血症状,复查DSA提示支架内再狭窄,再次给予支架内成形术,症状消失。结论椎动脉开口狭窄血管内支架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能够明显缓解脑缺血症状,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开口狭窄 血管成形术 支架置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动脉开口狭窄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
6
作者 陈光辉 叶飞 +1 位作者 席刚明 秦碧勇 《西部医学》 2011年第3期478-480,共3页
目的研究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椎动脉开口狭窄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采用球囊扩张式支架对16例椎动脉开口段狭窄患者进行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分析其疗效,总结其经验。结果 16例病人共植入16枚支架,椎动脉平均狭窄率术前为85.6%,术后为19.... 目的研究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椎动脉开口狭窄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采用球囊扩张式支架对16例椎动脉开口段狭窄患者进行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分析其疗效,总结其经验。结果 16例病人共植入16枚支架,椎动脉平均狭窄率术前为85.6%,术后为19.1%,无并发症发生。随访1~6个月,所有患者症状均获不同程度改善。1例发生再狭窄,余患者未见再狭窄。结论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椎动脉开口段狭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狭窄 椎动脉开口狭窄 支架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动脉开口狭窄介入治疗后血流动力学状态的变化及对脑卒中患病率的影响
7
作者 袁景林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6年第14期1411-1414,共4页
目的探讨椎动脉开口狭窄介入治疗后血流动力学状态的变化及对脑卒中患病率的影响。方法对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椎动脉开口狭窄患者5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对支架置入情况和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前后经颅多普勒超声... 目的探讨椎动脉开口狭窄介入治疗后血流动力学状态的变化及对脑卒中患病率的影响。方法对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椎动脉开口狭窄患者5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对支架置入情况和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手术前后经颅多普勒超声血流动力学指标、临床疗效和远期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结果 52例患者术后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即刻残余狭窄率(9.0±2.9)%显著低于术前狭窄率(80.8±5.2)%(P〈0.05)。手术成功率为100%,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0;手术后2~7 d、1个月患者的狭窄处椎动脉峰值流速(PSV)、阻力指数(RI)均显著低于手术前(P〈0.05);患侧寰椎段时间平均流速(TAV)、RI、血流量(FV)均显著高于手术前(P〈0.05),但手术后2~7 d、1个月患者的狭窄处PSV、RI、患侧寰椎段TAV、RI、FV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2%(50/52),远期并发症发生率为25.0%(13/52),脑卒中患病率为0。结论椎动脉开口狭窄介入治疗后椎动脉狭窄率显著降低,狭窄处和患侧寰椎段血流动力学状态得到有效改善,脑卒中患病率极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开口狭窄 介入治疗 血流动力学状态变化 脑卒中患病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洗脱支架与金属裸支架治疗椎动脉开口狭窄的疗效 被引量:2
8
作者 杨承东 张贤军 +2 位作者 宫文韬 王乃东 张勇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23年第3期345-349,共5页
目的探讨药物洗脱支架与金属裸支架治疗椎动脉开口狭窄的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6月至2021年6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230例椎动脉开口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椎动脉植入支架的不同将其分为药物洗脱支架组(n=121)和金属裸... 目的探讨药物洗脱支架与金属裸支架治疗椎动脉开口狭窄的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6月至2021年6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230例椎动脉开口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椎动脉植入支架的不同将其分为药物洗脱支架组(n=121)和金属裸支架组(n=109)。比较两组患者术前狭窄程度、术后即刻血管残余狭窄程度、术后6个月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术后6个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围手术期并发症、术后至出院前时间、出院时卒中或死亡发生情况。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支架内再狭窄情况、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发生情况。结果术后即刻,两组患者血管残余狭窄程度均低于本组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NIHSS评分、mRS评分均低于本组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围手术期并发症,术后至出院前时间、出院时卒中或死亡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6个月,两组患者卒中或TIA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药物洗脱支架组患者再狭窄率为7.55%(8/106),低于金属裸支架组患者的23.53%(24/1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物洗脱支架与金属裸支架治疗椎动脉开口狭窄均安全、有效,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且药物洗脱支架效果更好,可有效降低术后远期支架内再狭窄率、卒中或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开口狭窄 药物洗脱支架 金属裸支架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增强3.0T磁共振头颈部3D TOF MRA在椎动脉开口狭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9
作者 赵立冬 刘晓敏 +1 位作者 郭茜 白敏 《中国医疗设备》 2015年第11期53-55,64,共4页
目的探讨非增强3.0T磁共振头颈部3D TOF MRA在椎动脉开口狭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2013年12月于我院经临床拟诊为椎动脉开口狭窄的35例患者的3D TOF MR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资料。结果 DSA确诊31支椎... 目的探讨非增强3.0T磁共振头颈部3D TOF MRA在椎动脉开口狭窄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9月~2013年12月于我院经临床拟诊为椎动脉开口狭窄的35例患者的3D TOF MR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资料。结果 DSA确诊31支椎动脉开口狭窄,而3D TOF MRA检出37支椎动脉开口狭窄,11例假阳性,5例假阴性。以DSA为金标准,3D TOF MRA诊断椎动脉开口狭窄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3.9%、68.6%、70.3%和82.8%。3D TOF MRA和DSA对椎动脉开口狭窄诊断的Kappa值为0.519,Youden指数为52.5%,P〈0.001。结论非增强3.0T磁共振3D TOF MRA可用于检测椎动脉开口狭窄,虽然假阳性率较高,但其敏感性也较高,可用作有症状高危人群的无创、可重复性的筛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增强3.0T磁共振 3D TOF MRA 椎动脉开口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支架治疗椎动脉开口狭窄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夏金超 汪勇锋 +4 位作者 许岗勤 薛降宇 白卫星 朱良付 王子亮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36-139,共4页
目的比较不同类型支架治疗椎动脉开口狭窄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73例椎动脉开口狭窄患者共86条病变血管接受支架成形术治疗,分别应用肾动脉支架23枚,Apollo支架26枚,冠状动脉裸支架19枚,药物洗脱支架(DES)18枚。... 目的比较不同类型支架治疗椎动脉开口狭窄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73例椎动脉开口狭窄患者共86条病变血管接受支架成形术治疗,分别应用肾动脉支架23枚,Apollo支架26枚,冠状动脉裸支架19枚,药物洗脱支架(DES)18枚。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对比不同类型支架植入术疗效和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结果不同类型椎动脉开口支架成形术均获成功。术前影像显示椎动脉开口平均狭窄率为90.9%,术后即刻影像显示平均残余狭窄率为10.3%。围术期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1.2%(1/86)。术后平均随访(6.2±3.1)个月,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改善。肾动脉枚架失访1枚,再发狭窄4枚(17%);Apollo枚架失访2枚,再发狭窄8枚(31%),1例患者术后第2日并发大面积后循环脑梗死;冠状动脉裸枚架无失访,再狭窄7枚(37%),1例患者6个月时枚架断裂;DES组失访1枚,再狭窄2枚(11%),与其他组再发狭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类型枚架治疗椎动脉狭窄安全有效。DES在降低枚架内再狭窄发生方面最优,肾动脉枚架次之,Apollo枚架和冠状动脉裸枚架再狭窄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洗脱支架 金属裸支架 椎动脉开口狭窄 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动脉开口狭窄163例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11
作者 林华 冯晓敏 吴振宏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下旬)》 CAS 2015年第8期23-25,共3页
目的:探讨椎动脉开口狭窄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广西民族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椎动脉开口狭窄163例患者(狭窄组)的临床资料,与同时期收治的脑血管造影正常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14例(对照组)的危险因素进... 目的:探讨椎动脉开口狭窄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广西民族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椎动脉开口狭窄163例患者(狭窄组)的临床资料,与同时期收治的脑血管造影正常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114例(对照组)的危险因素进行比较,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两组间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常见危险因素如:年龄、吸烟史、饮酒史、家族史、既往卒中史、TIA史、冠心病史、心梗病史、房颤史、心瓣膜病变、外周动脉血管疾病、高LDL-C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性别、高血压病、糖尿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性别、高血压病史、糖尿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病与椎动脉开口狭窄相关性最高(P=0.000,OR=4.067),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P=0.000,OR=2.682)、糖尿病(P=0.020,OR=2.476)及性别(P=0.027,OR=1.928)次之。结论:高血压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糖尿病及性别是椎动脉开口狭窄的重要相关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开口狭窄 危险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超声检查在椎动脉开口狭窄中的诊断效能
12
作者 刘兰 《中国民康医学》 2023年第16期135-137,共3页
目的:分析血管超声检查在椎动脉开口狭窄中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189例疑似椎动脉开口狭窄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所有患者均行血管超声检查,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并依据是否存在... 目的:分析血管超声检查在椎动脉开口狭窄中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189例疑似椎动脉开口狭窄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所有患者均行血管超声检查,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并依据是否存在椎动脉开口狭窄分为狭窄组和非狭窄组;另选取同期80名健康体检者设为健康组,比较三组血管超声检查各项参数水平,并绘制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血管超声各项参数水平单项及联合检查诊断椎动脉开口狭窄的效能。结果:金标准结果显示,189例疑似椎动脉开口狭窄患者中椎动脉开口狭窄74例,检出率为39.15%(74/189),设为狭窄组;非椎动脉开口狭窄患者115例,设为非狭窄组;狭窄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水平均高于非狭窄组、健康组,且非狭窄组高于健康组;狭窄组椎动脉内径水平低于非狭窄组、健康组,且非狭窄组低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PSV、EDV、椎动脉内径、PI、RI水平单项及联合检查诊断椎动脉开口狭窄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64、0.866、0.848、0.743、0.610、0.918,且联合检测诊断椎动脉开口狭窄的效能最高。结论:血管超声各参数水平联合检测诊断椎动脉开口狭窄的效能高于各参数水平单项检测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开口狭窄 血管超声 动脉内径 搏动指数 阻力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药物涂层球囊扩张治疗椎动脉开口狭窄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娄一海 贾玉勤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24年第3期307-309,315,共4页
椎动脉开口狭窄(Ostial vertebral artery stenosis,OVAS)是引起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要原因之一,严重时会导致后循环供血区缺血或后循环供血区梗死,可能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会危及患者生命。药物涂层球囊(Drug-coated balloons... 椎动脉开口狭窄(Ostial vertebral artery stenosis,OVAS)是引起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要原因之一,严重时会导致后循环供血区缺血或后循环供血区梗死,可能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会危及患者生命。药物涂层球囊(Drug-coated balloons,DCB)是近年来一种新兴的介入材料,是通过药物包衣技术将抑制细胞增殖的药物附着在球囊表面的血管内治疗装置。单纯DCB扩张治疗是一种新兴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本研究综合目前相关文献对单纯DCB扩张治疗OVAS的机制及其优缺点进行了分析及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张治疗 药物涂层球囊 血管内治疗 椎动脉开口狭窄 抑制细胞增殖 缺血性脑血管病 DCB
原文传递
药物洗脱支架与金属裸支架治疗椎动脉开口狭窄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赵同源 李钊硕 +6 位作者 薛降宇 李天晓 冯光 张磊 王子亮 白卫星 朱良付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06-510,共5页
目的对照研究药物洗脱支架与金属裸支架治疗椎动脉开口狭窄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郑州大学河南省人民医院脑血管介入科自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应用支架置入术治疗椎动脉开口狭窄患者145例,共154条病变血管接受治疗,其中应用药物洗脱... 目的对照研究药物洗脱支架与金属裸支架治疗椎动脉开口狭窄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郑州大学河南省人民医院脑血管介入科自2012年6月至2014年6月应用支架置入术治疗椎动脉开口狭窄患者145例,共154条病变血管接受治疗,其中应用药物洗脱支架94枚,应用金属裸支架60枚。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比较药物洗脱支架、金属裸支架置入术的疗效和椎动脉再狭窄(50%以上)的发生率。结果患者手术成功率100%,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0,术后即时造影显示狭窄解除,手术前、术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良Rankin评分无明显变化,术后6个月随访:随访119例,失访26例,102(85.7%)例临床症状好转。随访药物洗脱支架治疗组77枚,再狭窄6例(7.8%),金属裸支架治疗组49枚,再狭窄12例(24.5%),统计显示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后再狭窄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18,p=0.009)。结论药物洗脱支架治疗椎动脉狭窄是有效的、安全的,能够有效降低再狭窄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洗脱支架 金属裸支架 椎动脉开口狭窄 狭窄
原文传递
症状性椎动脉开口处狭窄支架成形术后再狭窄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倪贵华 赵卫东 +3 位作者 田向阳 倪小宇 孙波 陈林芳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6-148,共3页
目的探讨症状性椎动脉开口处狭窄支架成形术后再狭窄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5年5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医院住院治疗症状性椎动脉开口处支架成形术的患者的所有临床资料。采用DSA或CTA评估患者术后半年时再狭窄情况,分析... 目的探讨症状性椎动脉开口处狭窄支架成形术后再狭窄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5年5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医院住院治疗症状性椎动脉开口处支架成形术的患者的所有临床资料。采用DSA或CTA评估患者术后半年时再狭窄情况,分析再狭窄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44例资料完整的患者被纳入分析,其中共有11例(25%)患者发生支架术后再狭窄,但发生症状性再狭窄需要再次治疗仅1例。再狭窄组与无再狭窄组性别、年龄、饮酒、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狭窄侧别(左侧、右侧)、术前狭窄率、残余狭窄率和狭窄部位长度、随访时间、支架品牌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再狭窄组吸烟的比例(54.5%)明显高于无再狭窄组(18.2%)(P=0.045);再狭窄组狭窄处远端正常椎动脉直径[(3.1±0.4)mm]明显小于无再狭窄组[(3.8±0.5)mm](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和椎动脉直径是支架成形术后再狭窄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症状性椎动脉开口处狭窄支架成形术后再狭窄与吸烟和椎动脉直径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开口狭窄 支架 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动脉开口支架术后再狭窄的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西银 李雪雁 卜祎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21年第11期986-988,共3页
目的通过对椎动脉开口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危险因素分析,为临床支架选择以及术后再狭窄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对椎动脉支架术患者174例术后6个月进行随访,通过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分为再狭窄组(27例)与非狭窄组(147例),比较2... 目的通过对椎动脉开口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的危险因素分析,为临床支架选择以及术后再狭窄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对椎动脉支架术患者174例术后6个月进行随访,通过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分为再狭窄组(27例)与非狭窄组(147例),比较2组患者支架直径、支架长度、植入侧别、支架类型(金属或药物洗脱支架)、血管迂曲或钙化等指标,并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椎动脉开口支架术后再狭窄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管钙化、血管迂曲、支架直径≤3.5 mm、金属支架均是椎动脉开口支架植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管钙化、血管迂曲、支架直径≤3.5 mm是椎动脉支架术后再狭窄的危险因素,药物洗脱支架可明显降低术后的再狭窄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开口狭窄 术后支架内再狭窄 危险因素 支架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超声诊断椎动脉开口处狭窄的价值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卢云 《系统医学》 2017年第18期89-91,共3页
目的分析血管超声诊断椎动脉开口处狭窄的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7年7月来该院就诊的椎动脉开口处狭窄患者,共56例,将其设为研究组,同时选择同时期来该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56名作为对照组,对患者和健康体检者的血管超声诊断进... 目的分析血管超声诊断椎动脉开口处狭窄的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7年7月来该院就诊的椎动脉开口处狭窄患者,共56例,将其设为研究组,同时选择同时期来该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56名作为对照组,对患者和健康体检者的血管超声诊断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研究组的舒张末期血流速度、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椎动脉内径、搏动指数和阻力指数分别为(26.76±4.32)cm/s、(80.94±13.46)cm/s、(1.43±0.26)mm、(2.57±1.13)和(0.90±0.29),其中舒张末期血流速度、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搏动指数和阻力指数均比对照组更高,椎动脉内径比对照组更低,与对照组相比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动脉开口处狭窄患者中,椎动脉开口处狭窄<50%、50%~69%和70%~99%的比例分别占66.07%、21.43%和12.50%,其中椎动脉开口处狭窄<50%所占的比例最高。结论椎动脉开口处狭窄患者和正常者的血管超声诊断结果具有较大的差异,采用血管超声诊断椎动脉开口处狭窄还能够诊断出椎动脉开口处狭窄的程度,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超声 动脉开口狭窄 诊断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超声诊断椎动脉开口处狭窄的价值
18
作者 刘燕 杨锦淑 +1 位作者 康文 浦仕成 《影像技术》 CAS 2019年第3期10-11,18,共3页
目的:评价血管超声诊断椎动脉开口处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就诊收治的106例椎动脉开口狭窄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入院健康体检者100例,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血管超声诊断情况。结果:观察组血管超声诊断血流参数(收缩期峰... 目的:评价血管超声诊断椎动脉开口处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就诊收治的106例椎动脉开口狭窄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入院健康体检者100例,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血管超声诊断情况。结果:观察组血管超声诊断血流参数(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舒张末期血流速度、搏动指数、阻力指数、椎动脉内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血管超声诊断符合率为97.2%。结论:血管超声诊断椎动脉开口处狭窄准确可靠,操作简单方便,还可用于评估狭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超声 动脉开口狭窄 血流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动脉开口支架植入血管成形术56例临床观察
19
作者 董志军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3年第3期341-343,共3页
目的:研究支架置入血管成形术治疗症状性椎动脉开口狭窄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56例单纯椎动脉开口狭窄的患者行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均成功地植入球囊扩张支架。结果:无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狭窄程度明显改善。所有患者均有临床随访,症... 目的:研究支架置入血管成形术治疗症状性椎动脉开口狭窄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56例单纯椎动脉开口狭窄的患者行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均成功地植入球囊扩张支架。结果:无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狭窄程度明显改善。所有患者均有临床随访,症状改善,其中6例出现约50%的再狭窄。所有再狭窄患者均行头颈部CTA或DSA证实。结论:支架成形术是治疗椎动脉开口狭窄的安全、有效的低并发症的方法,但远期效果还需进一步调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开口狭窄 支架 血管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超声诊断椎动脉开口处狭窄168例结果分析
20
作者 蒋天红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第5期33-33,共1页
目的研究分析血管超声诊断168例椎动脉开口处狭窄患者的临床结果,为诊断椎动脉狭窄提供临床方法。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就诊治疗的168例椎动脉开口处狭窄的患者和进行健康查体且愿意参与研究的168例健康人。椎动脉开口... 目的研究分析血管超声诊断168例椎动脉开口处狭窄患者的临床结果,为诊断椎动脉狭窄提供临床方法。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就诊治疗的168例椎动脉开口处狭窄的患者和进行健康查体且愿意参与研究的168例健康人。椎动脉开口处狭窄的患者为观察组,健康人为对照组。对两组参与研究的人在血管超声检查诊断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椎动脉开口处狭窄患者的椎动脉开口处狭窄的程度有<50%,50%~69%,70%~99%。结论经过血管超声诊断结果分析可知椎动脉开口处狭窄患者与健康者的椎动脉开口处狭窄大为不同差异明显,血管超声诊断还可以诊断出椎动脉开口处狭窄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超声诊断 动脉开口狭窄 结果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