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0篇文章
< 1 2 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区人群椎基底动脉颅内段狭窄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刘宏斌 丁丽 +2 位作者 陈丽莉 孙兴元 尹璐 《当代医学》 2013年第15期44-45,共2页
目的对社区人群椎基底动脉颅内段狭窄的患病情况及危险因素进行调查统计。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面对面的询问调查、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测,通过统计学软件对社区人群椎基底动脉颅内段狭窄的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多... 目的对社区人群椎基底动脉颅内段狭窄的患病情况及危险因素进行调查统计。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面对面的询问调查、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测,通过统计学软件对社区人群椎基底动脉颅内段狭窄的相关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多因素中的尿酸(UA)、收缩压(SBP)、低密度脂蛋白(LDL-C)、性别、年龄、肥胖、腰围、血糖为社区人群椎基底动脉颅内段狭窄的危险因素,高密度脂蛋白(HDL-C)为社区人群椎基底动脉颅内段狭窄的保护因素。结论男性及三高人群是社区椎基底动脉颅内段狭窄的危险因子,在临床上应当作为干预和防控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颅内段狭窄 患病率 危险因素 社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齐齐哈尔市社区人群椎基底动脉颅内段狭窄的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宏斌 丁丽 +5 位作者 陈丽莉 孙兴元 尹璐 金立 张艳蕉 范秀玉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7期1006-1007,共2页
目的对齐齐哈尔市社区人群椎基底动脉颅内段狭窄的患病率、分布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调查统计,为脑血管病的一级、二级预防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齐齐哈尔市铁锋区站前街道建工社区、新木社区整群抽样调查,病史问卷、测量体重指数(BMI... 目的对齐齐哈尔市社区人群椎基底动脉颅内段狭窄的患病率、分布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进行调查统计,为脑血管病的一级、二级预防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齐齐哈尔市铁锋区站前街道建工社区、新木社区整群抽样调查,病史问卷、测量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血压,检测空腹血糖、血脂、血流变、凝血四项,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椎动脉颅内段(VA)和基底动脉(BA)狭窄情况。用SPSS16.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社区人群椎基底动脉颅内段狭窄患病率44.38%,其中男性53.09%、女性32.89%。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多因素中的收缩压(SBp)、低密度脂蛋白(LDL-C)、性别、年龄、肥胖、血糖为社区人群椎基底动脉颅内段狭窄的危险因素。结论男性及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人群是社区椎基底动脉颅内段狭窄的危险因子,在临床上应当作为干预和防控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基底动脉颅内段狭窄 患病率 危险因素 社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架治疗症状性椎基底动脉颅内段狭窄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3
作者 吴晓峰 王亚冰 田强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4年第7期79-80,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支架治疗症状性椎基底动脉颅内段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症状性椎基底动脉颅内段狭窄患者28例,均展开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28例患者共放置球囊扩张支架35枚,围术期均无严重并发症,术后动... 目的探讨应用支架治疗症状性椎基底动脉颅内段狭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症状性椎基底动脉颅内段狭窄患者28例,均展开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28例患者共放置球囊扩张支架35枚,围术期均无严重并发症,术后动脉颅内段残存狭窄率显著低于术前,随访时狭窄率逐渐降低。结论在症状性椎基底动脉颅内段狭窄治疗中采用支架治疗效果明显,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症状性椎基底动脉颅内段狭窄 支架治疗 造影检查
原文传递
支架成形术治疗椎动脉颅内段和基底动脉狭窄17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3
4
作者 刘立新 朱凤水 +3 位作者 李慎茂 缪中荣 焦力群 凌锋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10年第1期30-32,共3页
目的评估症状性椎动脉颅内段、基底动脉狭窄患者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PTAS)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17例症状性椎动脉颅内段及基底动脉狭窄患者,狭窄程度在50%以上且规范的内科药物治疗无效,给予PTAS治疗,术后常规给予抗凝、抗血小... 目的评估症状性椎动脉颅内段、基底动脉狭窄患者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PTAS)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17例症状性椎动脉颅内段及基底动脉狭窄患者,狭窄程度在50%以上且规范的内科药物治疗无效,给予PTAS治疗,术后常规给予抗凝、抗血小板聚集、降脂药物。结果17例患者20处狭窄行PTAS,所有的病例手术均取得成功,没有严重并发症,术后即刻造影残存狭窄平均在10%以下,病人平均随访6.8个月(3~10个月),有1例患者出现再狭窄(狭窄程度>50%),所有患者均无缺血症状发作。结论PTAS治疗椎动脉颅内段及基底动脉狭窄是安全和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架 动脉颅内 动脉 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颅多普勒超声联合颈动脉超声对椎-基底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3
5
作者 韩越 黄晴 +1 位作者 练丹 陈静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8期54-56,共3页
目的观察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联合颈动脉超声诊断椎-基底动脉狭窄的价值。方法选取184例高度怀疑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采用TCD、颈动脉超声和X线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TA)检查椎动脉、基底动脉。以CTA为标准分析TCD联合颈动脉超... 目的观察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联合颈动脉超声诊断椎-基底动脉狭窄的价值。方法选取184例高度怀疑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采用TCD、颈动脉超声和X线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TA)检查椎动脉、基底动脉。以CTA为标准分析TCD联合颈动脉超声诊断椎-基底动脉狭窄的价值,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评价两种检查方法诊断椎-基底动脉狭窄程度的一致性(0.40~0.75为一致性良好)。结果共检测椎动脉和基底动脉545条,其中左侧椎动脉181条、右侧椎动脉180条、基底动脉184条。两种检查方法诊断椎-基底动脉狭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TCD联合颈动脉超声诊断左右侧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狭窄的灵敏度分别为73.74%、84.78%、78.16%,特异度分别为82.93%、85.23%、91.75%,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3.91%、85.71%、89.47%,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2.34%、84.27%、82.41%。两种检查方法诊断左右侧椎动脉和基底动脉狭窄程度一致性的Kappa值分别为0.622 4、0.619 8、0.704 8。结论 TCD联合颈动脉超声能有效筛查椎-基底动脉狭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狭窄 动脉 动脉 多普勒超声 动脉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支架成形术在颅内椎基底动脉狭窄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逄锦峰 魏盾 +1 位作者 孙绪腾 赵长福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5年第1期22-24,共3页
目的 探讨经皮血管支架成形术治疗椎动脉颅内段和基底动脉狭窄。 方法 对24 例椎动脉颅内段和基底动脉狭窄患者进行血管造影,行经皮血管内支架置入术,并根据患者血管 狭窄程度给予预扩张或后扩张。 结果 24例患者椎动脉狭窄和基底... 目的 探讨经皮血管支架成形术治疗椎动脉颅内段和基底动脉狭窄。 方法 对24 例椎动脉颅内段和基底动脉狭窄患者进行血管造影,行经皮血管内支架置入术,并根据患者血管 狭窄程度给予预扩张或后扩张。 结果 24例患者椎动脉狭窄和基底动脉狭窄的狭窄率从术前平 均84%下降到24%,术后均没有缺血性卒中发作。随访13个月,22例患者临床症状消失,2例 患者遗有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其中1例与手术有关,1例与颅内血管远端病变有关。 结论 椎 动脉颅内段和基底动脉狭窄患者,内科治疗无效时,经皮血管内支架置入术可以缓解椎 基底动脉 狭窄患者缺血症状,预防卒中再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 动脉 动脉狭窄 临床应用 成形术 -动脉 颅内 无效 根据 目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椎基底动脉狭窄的支架成形术治疗 被引量:5
7
作者 洪波 刘建民 +5 位作者 许奕 黄清海 赵文元 张珑 张鑫 周晓平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3期189-192,共4页
目的 初步总结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颅内椎基底动脉狭窄的经验 ,探讨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 ,分析技术要点和围手术期处理。方法  2 2例 2 3个颅内椎基底动脉狭窄进行了支架植入扩张成形治疗 ,其中颅内段椎动脉狭窄 10个 ,基... 目的 初步总结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颅内椎基底动脉狭窄的经验 ,探讨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 ,分析技术要点和围手术期处理。方法  2 2例 2 3个颅内椎基底动脉狭窄进行了支架植入扩张成形治疗 ,其中颅内段椎动脉狭窄 10个 ,基底动脉狭窄 13个 ,术前平均狭窄程度 (72 .4±11.3 ) % (5 0 %~ 90 % ) ,平均狭窄长度 (6.8± 3 .1)mm(3~ 12mm) ,植入球囊扩张支架 2 3枚 ,作临床及造影随访。结果  2 3个狭窄支架植入均成功 ,狭窄率降低到 (9.3± 5 .2 ) % ,无夹层动脉瘤、血管破裂、支架内急性闭塞并发症 ,手术造成缺血性小卒中 1例 (4.5 % ) ,无死亡。临床随访 3~ 2 4个月 ,无脑缺血性事件发生 ,血管造影随访 10例 ,无再狭窄发生。结论 症状性颅内椎基底动脉狭窄的血管内支架成形治疗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狭窄 支架成形术 介入治疗 围手术期 夹层动脉 临床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椎基底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后的远期疗效 被引量:14
8
作者 徐晓彤 姜卫剑 +4 位作者 杜彬 董可辉 金旻 王清河 马宁 《中国卒中杂志》 2008年第11期798-802,共5页
目的探讨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性颅内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择期支架成形术治疗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9月至2007年9月在我院行择期支架成形术治疗的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性颅内椎基底动脉狭窄(狭窄>50%)患者116例,其中基底动脉... 目的探讨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性颅内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择期支架成形术治疗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9月至2007年9月在我院行择期支架成形术治疗的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性颅内椎基底动脉狭窄(狭窄>50%)患者116例,其中基底动脉狭窄患者57例,狭窄57处;颅内椎动脉狭窄患者59例,狭窄60处。研究的主要终点事件是靶病变相关的缺血性卒中、症状性脑实质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结果本组病例支架手术成功率为94%(110/117)。30d内的卒中事件8例,30d后(中位时间33.5个月)椎基底动脉供血区的卒中事件5例。椎基底动脉供血区年卒中率(包括30d内的任何死亡和卒中)4.0%。结论择期支架成形术治疗可减少症状性动脉粥样硬化性颅内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的年卒中风险、改善功能预后,效果优于药物治疗。远期疗效与支架是否成功置放以及狭窄部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 动脉 狭窄 成形术 支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颅多普勒超声对椎基底动脉狭窄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后脑血流灌注的评估价值 被引量:7
9
作者 徐莉 王占强 周利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04-706,共3页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手术前后脑血流灌注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2年2月在沧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43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确诊的椎基底动脉重度狭窄患者,PT...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TA)手术前后脑血流灌注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2年2月在沧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43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确诊的椎基底动脉重度狭窄患者,PTA治疗前后对双侧椎动脉和基底动脉行TCD检查,收集各项血流参数〔收缩期血流速度(Vs)、舒张期血流速度(Vd)、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进行比较分析,并与DSA血管形态学结果进行综合比较。结果术前42例患者TCD检查病变动脉血流速度增快,频谱分布紊乱,频窗填充,可见涡流信号,RI及PI增高,闻及粗糙血管杂音或鸥鸣音;1例起始部未探及确切血流信号。TCD检查异常率为97.6%,其中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异常6例,单侧椎动脉血流速度异常28例,双侧椎动脉血流速度异常8例,基本正常1例。术后42例患者病变动脉血流各项参数恢复至参考范围,双侧对比基本对称,血流频谱形态正常,频窗清晰,血流音频信号正常;1例变化不大。PTA手术前后TCD各项血流参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TCD与DSA结果相符率为97.6%;术后6个月随访所有患者无再发狭窄。结论 TCD可以为PTA治疗椎基底动脉狭窄前后的疗效评价和术后随访提供客观依据,结合DSA结果可清楚了解脑缺血改善之后各项血流参数的相应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狭窄 血管成形术 气囊 超声检查 多普勒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经颅超声造影诊断颅内椎-基底动脉狭窄闭塞的价值 被引量:7
10
作者 曹慧 李卫萍 +2 位作者 王韦 熊文峰 赵宝珍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3年第11期749-751,共3页
目的探讨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CCS)联合经颅超声造影诊断颅内椎-基底动脉狭窄闭塞的特征及准确性。方法对35例疑有椎-基底动脉狭窄闭塞的患者应用TCCS联合经颅超声造影经枕窗检查椎-基底动脉,同时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比较。结果 35... 目的探讨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CCS)联合经颅超声造影诊断颅内椎-基底动脉狭窄闭塞的特征及准确性。方法对35例疑有椎-基底动脉狭窄闭塞的患者应用TCCS联合经颅超声造影经枕窗检查椎-基底动脉,同时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比较。结果 35例患者DSA检出椎-基底动脉狭窄29支,TCCS联合经颅超声造影检出椎-基底动脉狭窄24支。与DSA检查对照,TCCS联合经颅超声造影诊断椎-基底动脉狭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诊断敏感性为79.31%,特异性为98.68%,阳性预测值为95.83%,阴性预测值为92.59%。结论 TCSS联合经颅超声造影能有效评估颅内椎-基底动脉的血流变化,可以作为大部分颅内椎-基底动脉狭窄闭塞病变的首选筛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动脉 狭窄 闭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Apollo球囊扩张支架治疗症状性颅内椎-基底动脉重度狭窄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高坤 马宁 +1 位作者 缪中荣 赵性泉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28期152-154,共3页
目的探讨应用Apollo球囊扩张支架治疗症状性颅内椎-基底动脉重度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脑血管病中心2011年11月~2012年5月收治的42例症状性颅内椎-基底动脉重度(狭窄≥70%)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应用Apollo球囊扩... 目的探讨应用Apollo球囊扩张支架治疗症状性颅内椎-基底动脉重度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脑血管病中心2011年11月~2012年5月收治的42例症状性颅内椎-基底动脉重度(狭窄≥70%)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患者,应用Apollo球囊扩张支架行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其中狭窄位于基底动脉17例,颅内椎动脉25例。结果本组41例成功置入支架,1例因支架无法到位而未能完成手术,支架置入成功率为97.6%(41/42)。术后30 d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4.9%(2/41),其中,卒中率为2.4%(1/4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为2.4%(1/41),无死亡病例。对41例手术成功患者临床随访2~8个月,效果良好,无新发卒中及TIA发作病例。结论应用Apollo球囊扩张支架治疗症状性颅内椎-基底动脉重度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狭窄 动脉狭窄 Apollo支架 血管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血清和肽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与支架成形术后再狭窄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曹炳华 覃冬华 +2 位作者 莫建义 农伟东 陈浪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6期1052-1054,共3页
目的:探讨颅内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血清和肽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与支架成形术后再狭窄的相关因素分析。方法:选取130例颅内椎基底动脉狭窄并行支架成形术患者,随访1年,依据其是否再次发生颅内椎基底动脉狭窄分为再狭窄组(n=28)和无狭... 目的:探讨颅内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血清和肽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与支架成形术后再狭窄的相关因素分析。方法:选取130例颅内椎基底动脉狭窄并行支架成形术患者,随访1年,依据其是否再次发生颅内椎基底动脉狭窄分为再狭窄组(n=28)和无狭窄组(n=102)。比较两组血清和肽素水平,并分析血清和肽素与血管再狭窄的关系。结果:术前、术后3d及术后1年,再狭窄组血清和肽素水平分别为(19.6±4.2)pmol/L、(25.8±6.4)pmol/L、(20.4±3.9)pmol/L,无狭窄组分别为(19.2±3.5)pmol/L、(25.1±7.3)pmol/L、(12.8±2.6)pmol/L。术前及术后3d,两组患者血清和肽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再狭窄组血清和肽素水平明显高于无狭窄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和肽素是颅内椎基底动脉支架成形术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OR=4.405,95%CI:1.121~8.327,P〈0.05)。结论:血清和肽素是预测颅内椎基底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再狭窄的可靠血清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肽素 颅内动脉狭窄 支架成形术 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椎动脉颅内段及基底动脉狭窄14例观察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勇 刘和龙 +4 位作者 呼其图 郝万江 马雪峰 王永军 陈德福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32期145-146,共2页
目的探讨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PTAS)治疗椎动脉颅内段及基底动脉狭窄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对14例症状性椎动脉颅内段及基底动脉狭窄程度在50%以上患者,给予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治疗。结果 14例患者14处狭窄行支架植入术,支架释放成... 目的探讨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PTAS)治疗椎动脉颅内段及基底动脉狭窄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对14例症状性椎动脉颅内段及基底动脉狭窄程度在50%以上患者,给予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治疗。结果 14例患者14处狭窄行支架植入术,支架释放成功率100%,术后即刻造影残存狭窄平均在20%以下。结论经皮血管支架术治疗椎动脉颅内段及基底动脉狭窄临床效果满意、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血管内支架成形术 动脉颅内 动脉 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动脉颅内段及颅外段联合超声检查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14
作者 瞿国萍 孙健 +2 位作者 纪宗萍 颜冬华 吴斌洪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9年第12期1538-1540,共3页
目的:探讨椎动脉颅内段及颅外段联合超声检查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诊断价值。方法:用经颅彩色双功超声(TCCD)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对110例VBI和30例对照组的患者椎动脉形态、结构和血流进行观察分析。结果:TCCD诊断VBI的... 目的:探讨椎动脉颅内段及颅外段联合超声检查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的诊断价值。方法:用经颅彩色双功超声(TCCD)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对110例VBI和30例对照组的患者椎动脉形态、结构和血流进行观察分析。结果:TCCD诊断VBI的敏感性89.1%,CDFI诊断VBI敏感性为81.8%,TCCD联合CDFI检查的敏感性92.7%。结论:TCCD联合CDFI检查可系统地了解椎动脉颅内外的供血情况及血管的形态结构,明显的提高对VBI的诊断率,可作为VBI病因诊断、治疗效果观察的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供血不足 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 彩色双功超声 联合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PAS-MRI在椎-基底动脉颅内段夹层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桂莲 马珠琳 +7 位作者 李晓会 张秋娟 陈敬菊 滕国良 刘娇 李涛 王何莹 朱新业 《中国卒中杂志》 2017年第4期320-326,共7页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的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椎-基底动脉平行解剖磁共振成像(basi-parallel anatomic scanning,BPAS)联合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对椎-基底动脉颅内段夹层鉴别诊断的作用。方法参照文献BPAS... 目的探讨一种新型的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椎-基底动脉平行解剖磁共振成像(basi-parallel anatomic scanning,BPAS)联合磁共振血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对椎-基底动脉颅内段夹层鉴别诊断的作用。方法参照文献BPAS的扫描条件,由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影像科医师及技师探寻适合3.0-MR的扫描及图像处理参数,回顾性分析神经内科部分住院及门诊MRA显示为椎-基底动脉颅内段纤细或不显影、同期进行了BPAS检查的142例患者,其中临床疑诊为动脉夹层者20例,动脉硬化者60例,先天发育不良者62例,由两位未知患者临床资料的影像医师分别对所有患者的MRA及BPAS影像进行阅片,对20例临床疑诊夹层的病例MRA及MRA+BPAS影像诊断结果进行ROC曲线分析,并对两位影像医师的诊断结果进行一致性评估。结果两位影像医师对20例夹层患者MRA+BPAS及MRA阅片诊断结果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3vs 0.70和0.96 vs 0.75(P<0.01),提示MRA联合BPAS比单纯MRA的ROC曲线下面积明显增加;MRA联合BPAS诊断椎-基底动脉颅内段夹层的灵敏度比单纯MRA高(100%vs 55%,100%vs 60%,P<0.01);而两种诊断方法的特异度无显著差异(86.89%vs 85.25%,P=0.85;92.62%vs 90.16%,P=0.65);两位影像医师对椎-基底动脉颅内段夹层的诊断结果具有高度的一致性(Kappa=0.85)。结论 BPAS检查可通过显示血管外径与MRA联合精确评估椎-基底动脉颅内段血管状况,区分该部位血管病变为夹层、动脉硬化或先天性发育不良,为该部位血管病变临床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PAS-MRI -动脉颅内 动脉夹层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ri A型颅内椎基底动脉重度狭窄病人支架与药物治疗近期疗效比较 被引量:1
16
作者 白雪 高晓梅 +3 位作者 张亚丽 刘丽 安翼 张晶晶 《安徽医药》 CAS 2017年第2期286-289,共4页
目的比较Mori A型颅内椎基底动脉重度狭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与单纯药物治疗疗效上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122例Mori A型颅内椎基底动脉重度狭窄病人的临床资料,按处理方法不同分为药物组和支架组,主要终点事件定义为缺血性卒中、短暂性... 目的比较Mori A型颅内椎基底动脉重度狭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与单纯药物治疗疗效上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122例Mori A型颅内椎基底动脉重度狭窄病人的临床资料,按处理方法不同分为药物组和支架组,主要终点事件定义为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或死亡。比较两组间围手术期及1年内主要终点事件及mRS评分的差异。结果两组30 d内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5.8%vs 1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72)。1年随访期内支架组累积无终点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药物组(92.8%vs 74.2%,P<0.05),支架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2分病人比例明显高于药物组(92.8%vs75.5%,P<0.01)。结论对于Mori A型颅内椎基底动脉重度狭窄病人,支架置入治疗安全、有效,1年内预防再缺血效果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狭窄 支架治疗 药物治疗 Mori A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症状性椎基底动脉重度狭窄支架成形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17
作者 施辉秋 洪一帆 蔡楚伟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24年第3期230-232,共3页
目的:分析症状性椎基底动脉重度狭窄支架成形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1月至2023年9月于我院诊断症状性椎基底动脉重度狭窄并行血管内治疗的40例患者临床资料,对支架成形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进行分析。结果:40例患者... 目的:分析症状性椎基底动脉重度狭窄支架成形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1月至2023年9月于我院诊断症状性椎基底动脉重度狭窄并行血管内治疗的40例患者临床资料,对支架成形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进行分析。结果:40例患者共置入40枚支架,手术成功率100.00%;随访期间均无发生供血区缺血性脑卒中事件,21例患者完成脑血管造影或CTA复查,支架内再狭窄率23.80%;30 d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5.00%;不同mori分型和不同血管部位比较中30 d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症状性椎基底动脉重度狭窄支架成形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均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症状性动脉 重度狭窄 支架成形术 安全性 有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动脉颅内段及基底动脉影像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苏云杉 赵卫 《医学综述》 2012年第17期2817-2820,共4页
从椎动脉颅内段及基底动脉的局部解剖入手,归纳其主要变异类型,如起源异常与动脉开窗畸形的发生率。针对椎动脉颅内段及基底动脉常见病变,如延长扩张、夹层动脉瘤、动静脉瘘及动脉粥样硬化,收集近年来对以上病变新颖的影像技术、诊断方... 从椎动脉颅内段及基底动脉的局部解剖入手,归纳其主要变异类型,如起源异常与动脉开窗畸形的发生率。针对椎动脉颅内段及基底动脉常见病变,如延长扩张、夹层动脉瘤、动静脉瘘及动脉粥样硬化,收集近年来对以上病变新颖的影像技术、诊断方法,以及诊断经验与局限性,分析各种影像方法和检查技术的要点及诊断优势,并对非侵入性影像检查在椎动脉颅内段及基底动脉常见病变的诊断准确性、优势及展望等方面的进展予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颅内 动脉 局部解剖学 影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外段椎动脉彩超检测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杨平 朱晓钢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1年第7期77-78,93,共3页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患者颅外段椎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表现特征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00例VBI患者(VBI组)行颅外段椎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与10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作对照分析。结果 100例VBI患者中:颅外段...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患者颅外段椎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表现特征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00例VBI患者(VBI组)行颅外段椎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与10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作对照分析。结果 100例VBI患者中:颅外段椎动脉管腔狭窄者37例,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为狭窄处血流束变细,彩色血流紊乱,收缩期峰值流速降低,阻力指数显著增大;椎动脉完全闭塞者1例,闭塞段管腔内完全无血流信号;椎动脉走行迂曲者50例,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为彩色血流束呈弯曲状,弯曲局部为双色或多彩血流;椎动脉走行变异者1例。VBI组共检出异常血管89例,检出率89%,对照组检出异常血管17例,检出率1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显示颅外段椎动脉管壁的结构,判断椎动脉狭窄的程度和范围,检出椎动脉有无缺如、发育异常或走行变异。其操作简单、方便、准确、无创伤、可重复,对VBI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 彩色多普勒超声 动脉供血不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外段椎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伟 沈婷婷 张晓玲 《上海医学影像》 2006年第3期243-244,共2页
关键词 动脉供血不足 动脉 诊断价值 彩色多普勒超声 多普勒超声方法 动脉供血不足 查对 临床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