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70篇文章
< 1 2 16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创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对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后凸Cobb角及椎体前缘高度的影响
1
作者 李振肃 曹玮 +1 位作者 宫金涛 秦晓宇 《中国实用医药》 2025年第5期47-50,共4页
目的探究微创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对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后凸Cobb角及椎体前缘高度的影响。方法98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进行开放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观察组进行... 目的探究微创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对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后凸Cobb角及椎体前缘高度的影响。方法98例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进行开放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观察组进行微创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对比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骨折愈合情况、疼痛程度、胸腰椎功能、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52.31±5.49)ml少于对照组的(66.89±7.21)ml,手术时间(82.43±6.21)min、住院时间(8.06±1.24)d均短于对照组的(103.75±8.97)min、(10.59±1.88)d(P<0.05)。对照组患者术前后凸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分别为(18.63±2.38)°、(13.31±1.69)mm,术后分别为(10.36±1.39)°、(20.37±2.72)mm;观察组患者术前后凸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分别为(18.71±2.20)°、(13.65±1.31)mm,术后分别为(10.21±1.30)°、(20.45±2.76)mm。术前、术后,两组组间后凸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对比无差异(P>0.05);术后,两组后凸Cobb角低于术前,椎体前缘高度高于术前(P<0.05)。对照组患者术前视觉模拟评分法(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分别为(5.31±1.02)、(32.49±2.57)分,术后分别为(2.95±0.63)、(15.59±1.42)分;观察组患者术前VAS、ODI评分分别为(5.40±0.97)、(32.63±2.21)分,术后分别为(2.24±0.38)、(15.67±1.35)分。术前,两组VAS、ODI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术后,两组VAS、ODI评分均低于术前,且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两组心理功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状态评分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08%低于对照组的16.33%(P<0.05)。结论微创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具有更小的创伤,可减轻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术后疼痛,有利于其术后迅速恢复,改善生活质量,且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段脊柱骨折 微创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 后凸Cobb角 体前缘高度并发症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Tile C2~C3型骨盆骨折患者的效果比较
2
作者 谢红喜 杨同堂 徐敏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23期152-155,共4页
目的:比较微创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Tile C2~C3型骨盆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7月陇西县中医医院收治的82例骨盆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39)与研究组(n... 目的:比较微创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Tile C2~C3型骨盆骨折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3年7月陇西县中医医院收治的82例骨盆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39)与研究组(n=43)。对照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微创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水平、术后骨盆骨折复位效果、骨盆功能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骨盆骨折复位总有效率为93.02%(40/43),高于对照组的74.36%(29/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9周,研究组Majeed骨盆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33%,低于对照组的17.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Tile C2~C3型骨盆骨折患者可提高术后骨盆骨折复位总有效率和骨盆功能,以及改善手术相关指标水平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效果优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 切开复位内固定 骨盆骨折 骨盆功能 骨折复位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切开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与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对比
3
作者 朱耀军 《中国伤残医学》 2024年第1期9-13,共5页
目的:探讨将后路切开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应用于单节段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中的作用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102例单节段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 目的:探讨将后路切开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应用于单节段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中的作用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102例单节段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后路切开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观察组采用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比较2组患者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04%,高于对照组的78.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低于对照组,失血总量、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节段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治疗工作中应用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较后路切开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能够改善患者各项手术指标,并降低其VAS评分,能够获得更为理想的效果,促进其疾病康复,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压缩性骨折 后路切开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 经皮弓根系统复位内固定 单节段
原文传递
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护理 被引量:4
4
作者 熊小菊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16年第19期3748-3749,共2页
总结27例椎弓根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的护理方法。合理措施包括:术前心理护理、术前准备、体位护理、术后病情观察、饮食护理、预防并发症及指导早期功能锻炼、进行出院指导。本组27例患者治疗转归:术后随访3~12月,均... 总结27例椎弓根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的护理方法。合理措施包括:术前心理护理、术前准备、体位护理、术后病情观察、饮食护理、预防并发症及指导早期功能锻炼、进行出院指导。本组27例患者治疗转归:术后随访3~12月,均无术后并发症发生。10~12个月再次住院行内固定取出术2例,术后痊愈出院。达到了重新行走,生活及工作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 胸腰骨折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峡部植骨修补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腰椎峡部裂的综合护理效果 被引量:1
5
作者 梁晓霞 罗杰多 +3 位作者 罗雨桥 黎全猛 容达程 黎桥来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9年第2期207-210,共4页
目的 观察评价峡部植骨修补联合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腰椎峡部裂并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期间本院收治的腰椎峡部裂患者21例,均经峡部植骨修补联合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并实施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观察评价峡部植骨修补联合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腰椎峡部裂并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期间本院收治的腰椎峡部裂患者21例,均经峡部植骨修补联合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并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并观察治疗及护理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手术时间76~131 min,平均(94.8±4.3)min;术中出血量68~195 ml,平均(122.85±11.74)ml;双侧峡部愈合时间6~12个月,平均(7.29±1.85)个月。患者腰痛VAS评分内固定后明显低于内固定前[(1.28±0.87)分比(5.57±1.3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82 5,P=0.000 0);ODI指数评分内固定后峡部愈合为显著低于内固定前[(10.46±3.18)%比(64.98±16.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532 7,P=0.000 0);腰椎功能Mac Nab评价结果:优18例(85.71%),良3例(14.29%)。PDM患者的QOL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其中非常满意18例(84.51%),基本满意3例(14.29%)。结论 峡部植骨修补联合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腰椎峡部裂并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治疗腰椎峡部裂,峡部骨性愈合良好,腰痛目测类比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评分较术前得到显著改善,有效地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峡部裂 峡部植骨修补 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 护理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溶骨性胸腰椎椎体转移瘤 被引量:5
6
作者 陈洪安 张银刚 《中医正骨》 2017年第6期67-71,共5页
目的:探讨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溶骨性胸腰椎椎体转移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2年3月至2016年6月,收治溶骨性胸腰椎椎体转移瘤患者16例,男9例、女7例;年龄49~72岁,中位数63岁。13例累及单节椎... 目的:探讨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溶骨性胸腰椎椎体转移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2年3月至2016年6月,收治溶骨性胸腰椎椎体转移瘤患者16例,男9例、女7例;年龄49~72岁,中位数63岁。13例累及单节椎体,2例累及2节椎体,1例累及3节椎体。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腰背部疼痛和脊柱功能损害,Frankel分级E级11例、D级2例、C级3例。采用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术中用椎板咬骨钳咬除病椎及其上下各两椎的全部椎板和黄韧带彻底减压,通过病椎椎弓根将骨水泥注入病椎椎体,于病椎上下各两椎椎弓根置入椎弓根螺钉,以钉棒系统内固定。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骨水泥注射量,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对患者腰背部疼痛程度进行评估,采用动力位X线片评估脊柱稳定性,采用Frankel分级评估脊髓功能,随访观察肿瘤复发转移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本组手术时间120~180 min,中位数140 min。术中出血800~1500 mL,中位数1200 mL。骨水泥注射量,胸椎25~36 mL,中位数29 mL;腰椎31~38 mL,中位数35 mL。1例1椎术中发生骨水泥渗漏,患者无明显不适,未予特殊处理。术后1 d,8例患者疼痛即消失,8例患者疼痛明显缓解,疼痛VAS评分由术前(8.1±0.7)分下降至(1.2±0.4)分。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中位数9个月。1例患者术后3个月复查时发现另外1个椎体溶骨性转移灶,给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1例患者术后9个月因肿瘤转移死亡。其余14例患者术后复查X线片示椎体病变区骨水泥填充良好,未发生新的骨折及肿瘤转移,动力位X线片上未见脊柱不稳;术后6个月Frankel分级E级13例、D级1例。住院及随访期间,无切口感染、内固定断裂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后路椎板切除减压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溶骨性胸腰椎椎体转移瘤,可有效缓解腰背部疼痛、控制局部肿瘤生长、恢复或保留神经功能、维持和重建脊柱稳定性,且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肿瘤转移 板切除术 体成形术 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3
7
作者 麦荫文 韦文 +3 位作者 黄承夸 华树良 李新武 陆吉利 《广西医学》 CAS 2011年第8期1026-1027,共2页
目的观察后路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4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均采取经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及植骨治疗,椎管明显受压及伴有神经损伤者行椎弓根减压,观察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本组42例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15个月,... 目的观察后路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42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均采取经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及植骨治疗,椎管明显受压及伴有神经损伤者行椎弓根减压,观察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本组42例术后平均随访时间为15个月,均骨性愈合,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神经功能除1例A级无明显恢复外,其余均提高1级以上。术后伤椎前缘平均高度恢复良好,后凸Cobb's角均获得纠正。结论 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具有创伤小、复位良好、固定牢靠及并发症少等优点,可作为胸腰椎骨折的有效治疗手段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骨折 后路 弓根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前路内固定器系统与脊柱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腰椎爆裂性骨折疗效对比 被引量:16
8
作者 周鹰飞 赵宙 杨艳敏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6年第1期19-23,共5页
目的探讨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采用脊柱前路内固定器系统固定与脊柱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随机将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90例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分为前路组和后路组各45例。前路组采用前路内固定器系统内... 目的探讨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采用脊柱前路内固定器系统固定与脊柱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随机将2011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90例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分为前路组和后路组各45例。前路组采用前路内固定器系统内固定治疗,后路组采用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Cobb角测定值及丢失情况,椎管狭窄程度恢复情况以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前路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出血引流量均显著的高于后路组(P<0.05)。治疗前、术后即刻两组患者的Cobb角测定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1年前路组的Cobb角丢失度显著的低于后路组患者(P<0.05)。术后1周、1年两组患者的前后径、横断面积较治疗前均显著好转(P<0.05),术前、术后1周两组患者的前后径、横断面积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1年前路组的前后径、横断面积值显著的优于后路组(P<0.05)。治疗前、治疗后1年两组患者间的ASIA分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ASIA均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较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腰椎爆裂性骨折,采用脊柱前路内固定器系统固定治疗的手术时间等术中情况复杂一些,但是术后Cobb角丢失度小,椎管狭窄程度小,因此应根据患者的情况酌情选择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裂性骨折 前路内固定系统 后路弓根系统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枚与双枚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联合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贺瑞 尚希福 +6 位作者 张文志 李旭 许翔 胡业丰 段丽群 葛畅 程鹏 《中医正骨》 2014年第10期20-24,共5页
目的:比较单枚与双枚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联合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34例腰椎滑脱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采用单枚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联合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71例(单枚组),采用双枚椎... 目的:比较单枚与双枚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联合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34例腰椎滑脱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采用单枚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联合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71例(单枚组),采用双枚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联合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63例(双枚组);Meyerding Ⅰ度滑脱40例,Ⅱ度滑脱57例,Ⅲ度滑脱37例;L3~4滑脱10例,L4~5滑脱94例,L5S1滑脱30例.记录并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腰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椎间植骨融合率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①一般指标.单枚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均小于双枚组[(90.0±25.0)min,(115.0±35.0) min,t=-4.797,P=0.000; (210.0±100.0) mL,(320.0±120.0)mL,t=-5.786,P=0.000;(80.0±50.0) mL,(130.0±45.0) mL,t=-6.054,P=0.000].术后6个月,单枚组椎间植骨融合71例,双枚组椎间植骨融合63例;2组患者椎间植骨融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1.000).②腰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术后4周,2组患者的腰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均较术前降低[(8.0±1.3)分,(2.3±0.8)分,t=31.465,P=0.000; (8.1±1.1)分,(2.2±1.0)分,t=31.501,P=0.000];2组患者腰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下降幅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7±1.2)分,(5.9±1.3)分,t=-0.926,P=0.356].③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术后4周,2组患者的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均较术前降低[(35.0±4.5)分,(8.1±1.4)分,t=48.096,P=0.000;(34.5±4.3)分,(8.0±1.1)分,t=47.390,P=0.000];2组患者腰椎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下降幅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6.9±4.8)分,(26.5±3.9)分,t=0.525,P=0.6003.④安全性指标.2组患者均未发生内固定松动、断裂.单枚组1例患者发生脑脊液漏;双枚组7例患者发生脑脊液漏,5例患者发生感染.单枚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双枚组(x2=11.856,P=0.001).结论:对于Meyerding Ⅰ、Ⅱ、Ⅲ度腰椎滑脱患者而言,虽然单枚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联合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与双枚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联合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在缓解腰椎疼痛、改善腰椎功能及提高椎间植骨融合率方面无明显差异,但单枚椎间融合器植骨融合联合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腰椎滑脱的一种较理想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脱 内固定 骨移植 脊柱融合术 弓根 间融合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经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上颈椎损伤的效果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健 尚显文 +1 位作者 陈思思 刘义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85-889,共5页
目的探讨后路经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上颈椎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16例上颈椎损伤患者接受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手术治疗。记录患者并发症及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中1例患者C:后方静脉丛损伤,使用显微镜止血;其余手术... 目的探讨后路经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上颈椎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16例上颈椎损伤患者接受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手术治疗。记录患者并发症及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中1例患者C:后方静脉丛损伤,使用显微镜止血;其余手术过程均顺利。术后无神经症状加重、脑脊液漏,切口无血肿及感染等并发症。7例出现神经症状的患者术后平均改善率为81.8%。出院后随访3~18个月,未发现并发症发生,上颈椎活动度基本未受影响。结论后路经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技术为上颈椎损伤患者提供了稳定的结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颈损伤 弓根 系统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例经皮微创脊柱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0
11
作者 尚福亮 陈华 +1 位作者 李斌 李广庆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33期75-76,共2页
目的分析胸腰椎骨折患者行经皮微创脊柱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临床常规的4钉内固术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经皮微创脊柱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 目的分析胸腰椎骨折患者行经皮微创脊柱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临床常规的4钉内固术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经皮微创脊柱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开始自主活动时间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0.0%(3/3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3.3%(13/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微创脊柱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明显,疗效显著,患者术后恢复快,能大幅度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微创脊柱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 胸腰骨折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弓根钉及切开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对比 被引量:5
12
作者 崔烨平 《中外医学研究》 2019年第32期154-156,共3页
目的:对比经皮椎弓根钉及切开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以笔者所在医院2016年2月-2017年9月收治的84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数字随机法进行分组,研究组给予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 目的:对比经皮椎弓根钉及切开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以笔者所在医院2016年2月-2017年9月收治的84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数字随机法进行分组,研究组给予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对照组给予切开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为(98.77±12.43)min,术中输血量为(25.44±6.83)ml,术后引流量为(80.42±2.33)ml,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手术满意度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7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并发症和固定复位不良情况出现。结论:经皮椎弓根钉及切开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但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引流量少,患者手术满意度更高,更加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弓根 切开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 胸腰骨折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伴神经症状腰椎骨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云帆 李贤坤 肖景舟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5年第2期23-25,共3页
目的探讨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伴神经症状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011-02—2013-02在我院治疗且符合条件的64例腰椎骨折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病情将患者分为2组,其中陈旧性骨折组36例,新发骨折组28例。术后比较患者术前与术后的... 目的探讨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伴神经症状腰椎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011-02—2013-02在我院治疗且符合条件的64例腰椎骨折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病情将患者分为2组,其中陈旧性骨折组36例,新发骨折组28例。术后比较患者术前与术后的伤椎高度、Cobb角、水平位移、受压面积、矢状径,并进行神经系统评价。结果 2组患者的影像学指标组内比较时,手术后患者的伤椎高度、Cobb角、水平位移、受压面积、矢状径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1a的康复锻炼后,2组患者的ASIA损伤分级较术前有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在ASIA损伤分级的D、E级中新发骨折组与陈旧骨折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腰椎骨折早期伴神经症状的患者中运用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能加快受损神经功能的恢复与预防迟发性神经损伤,具有更好的远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根系统 神经症状 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微创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杜鸣华 范金花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35期74-76,共3页
目的分析评价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经皮微创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手术治疗,治疗组患者实施经皮微创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 目的分析评价胸腰椎骨折患者采用经皮微创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手术治疗,治疗组患者实施经皮微创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临床治疗效果、伤口感染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住院时间(9.5±2.5)h、手术时间(52.5±10.1)min均短于对照组的(15.7±3.0)h、(75.0±8.2)min,术中出血量(63.8±20.0)ml少于对照组的(160.0±17.4)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伤口感染发生率为7.5%,均低于对照组的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治疗组患者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腰椎骨折患者经皮微创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效果显著,可更好促进身体恢复,也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中具有重要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微创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 胸腰骨折 视觉模拟评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微创脊柱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对胸腰椎骨折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7
15
作者 徐绍德 《中外医疗》 2018年第15期45-46,52,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脊柱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对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便利抽取2016年6月—2017年12月来该院就诊的胸腰椎骨折患者82例作为该次的研究对象,其中对常规组(n=41)采取4钉内固定术治疗,对实验组(n=41)采取经皮微创脊柱椎弓根...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脊柱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对胸腰椎骨折的效果。方法便利抽取2016年6月—2017年12月来该院就诊的胸腰椎骨折患者82例作为该次的研究对象,其中对常规组(n=41)采取4钉内固定术治疗,对实验组(n=41)采取经皮微创脊柱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耗时[(108.45±3.55)min]、住院时间[(10.25±3.01)d]、开始自主活动时间[(6.08±1.63)d]均明显短于常规组,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182.20±19.47)m L]明显少于常规组(P=0.000 0);实验组ASIA评分[(9.78±0.56)分]明显高于常规组(P=0.000 0);实验组与常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7.32%与31.71%,(χ~2=7.765 2,P=0.005 0)。结论对胸腰椎骨折患者采取经皮微创脊柱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显著,便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手术耗时,保证优良的手术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微创脊柱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 治疗 胸腰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73例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13
16
作者 杨菁 唐坤宏 朱赛 《齐鲁护理杂志(下半月刊)(外科护理)》 2010年第11期58-60,共3页
为探讨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方法,对73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制定科学、全面的护理措施,并指导功能锻炼。结果本组均获2-26个月随访,椎体高度恢复平均达94.8%,神经功能恢复好转率达75.2%。认为加强椎弓根钉棒... 为探讨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方法,对73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制定科学、全面的护理措施,并指导功能锻炼。结果本组均获2-26个月随访,椎体高度恢复平均达94.8%,神经功能恢复好转率达75.2%。认为加强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患者围术期护理对患者预后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根系统 胸腰骨折 围术期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23例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3
17
作者 任晖 董充慧 +3 位作者 张向臣 高煜 李磊 张喜晶 《中国伤残医学》 2014年第7期141-142,共2页
目的:探讨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3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采用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分析其临床效果。结果:全部患者手术均获成功,随访6—24个月,伤椎椎体高度基本... 目的:探讨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3例胸腰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采用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分析其临床效果。结果:全部患者手术均获成功,随访6—24个月,伤椎椎体高度基本恢复,没有内固定物松动或断裂现象,无脊髓和神经根损伤及感染病例。Cobb角由术前平均24°(14°~36°)改善为6.2°(0°~9°),脊髓功能基本获得1—2级恢复。结论:应用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具有创伤小、出血少、能较好改善胸患者的症状,脊髓功能的恢复较好,并发症少,操作简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骨折 弓根系统 内固定
原文传递
经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疗效 被引量:2
18
作者 杜向青 《中国医药指南》 2013年第34期484-485,共2页
我院骨科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经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临床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胸腰骨折 后路 弓根 内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切开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与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比较 被引量:7
19
作者 范业斌 《四川解剖学杂志》 2020年第1期69-70,共2页
目的本文旨在比较后路切开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与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6月~2019年7月收治的80例单节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对照组(... 目的本文旨在比较后路切开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与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治疗单节段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6月~2019年7月收治的80例单节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对照组(后路切开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组)和观察组(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治疗组),每组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情况、平均住院时间、疼痛情况和术后Cobb角。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所下降,且观察组VAS评分降低程度比对照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周后Cobb角丢失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单节段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临床效果好,患者损伤较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切开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 经皮弓根系统复位内固 单节段胸腰压缩性骨折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退行性脊柱侧弯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程海 《临床研究》 2019年第6期125-126,共2页
目的研究退行性脊柱侧弯患者采用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本院选择2017年05月~2018年05月期间收治的92例退行性脊柱侧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46)和参照组(n=46),其中参照组行单纯椎管减压术,研究组行后路椎... 目的研究退行性脊柱侧弯患者采用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本院选择2017年05月~2018年05月期间收治的92例退行性脊柱侧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n=46)和参照组(n=46),其中参照组行单纯椎管减压术,研究组行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胸腰段后凸角(TLK)、Cobb角以及腰椎前凸角(LL)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腰腿功能障碍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TLK、Cobb角以及LL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治疗后,研究组TLK角、Cobb角以及LL角有明显改善,且优于参照组各指标变化(P <0.05);治疗前,两组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以及VA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治疗后,研究组ODI评分以及VAS评分有积极改善,且优于参照组ODI评分以及VAS评分变化(P <0.05)。结论对退行性脊柱侧弯患者采用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方案,治疗效果优异,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 单纯管减压术 退行性 脊柱侧弯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