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椎间打压植骨治疗老年腰椎不稳定性疾病 被引量:10
1
作者 景元海 杨小玉 +4 位作者 赵丛然 郭明峰 李恒 汪群 王强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7期1693-1695,共3页
目的观察椎间打压植骨对腰椎节段不稳定性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68例腰椎不稳定患者(其中男46例,女22例),应用全椎板切除、神经根管扩大、后路椎间打压植骨加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随访6~18个月。结果按JOA评分标椎术后18个月动态X线... 目的观察椎间打压植骨对腰椎节段不稳定性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68例腰椎不稳定患者(其中男46例,女22例),应用全椎板切除、神经根管扩大、后路椎间打压植骨加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随访6~18个月。结果按JOA评分标椎术后18个月动态X线检查显示椎间打压植骨加钉棒系统内固定患者植骨融合率100%,融合节段稳定,临床症状改善优良率95.3%。结论后路椎间打压植骨加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腰椎不稳定性疾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打压植骨 不稳 钉棒内固定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弓根钉棒系统联合单纯自体颗粒骨椎间打压植骨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赵兴旺 孙红 +1 位作者 汪健 杨华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9年第23期142-145,共4页
目的:分析椎弓根钉棒系统联合单纯自体颗粒骨椎间打压植骨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6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40例的临床资料,均进行椎弓根钉棒系统联合单纯自体颗粒骨椎间打... 目的:分析椎弓根钉棒系统联合单纯自体颗粒骨椎间打压植骨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6年6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40例的临床资料,均进行椎弓根钉棒系统联合单纯自体颗粒骨椎间打压植骨治疗,观察围术期指标,比较术前及末次随访时的腰椎功能(JOA评分)、腰痛情况(VAS评分)、椎间隙高度.结果: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置钉过程中未损伤神经根及周围小动脉;融合一个节段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分别为(132.100±14.366)min、(185.950±58.601)mL、(249.240±66.731)mL,融合两个节段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分别为(215.370±16.770)min、(308.420±81.871)mL、(350.580±80.364)mL;末次随访时VAS评低于术前,JOA评分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末次随访椎间隙高度均高于术前(P<0.001).结论:椎弓根钉棒系统联合单纯自体颗粒骨椎间打压植骨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椎间隙高度恢复可、腰椎功能恢复好,但远期疗效仍需进一步随访追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狭窄症 后路腰融合术 弓根钉棒系统 自体颗粒椎间打压植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弓根钉棒系统联合自体颗粒骨椎间打压植骨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 被引量:1
3
作者 丁辉海 马晓峰 王刚 《大医生》 2019年第20期80-82,共3页
目的分析将椎弓根钉棒系统联合自体颗粒骨椎间打压植骨的治疗方法应用于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进行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42例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分为S组和D组... 目的分析将椎弓根钉棒系统联合自体颗粒骨椎间打压植骨的治疗方法应用于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进行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42例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分为S组和D组,每组21例.D组实施单纯椎板减压自体颗粒骨椎间打压植骨法进行治疗,S组在D组的基础上融合椎弓根钉棒系统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的相关指标、术后的腰椎功能评分、腰痛评分以及椎间隙距离.结果S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引流量均少于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组患者术后的腰椎功能评分、腰痛评分以及椎间隙距离均优于D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椎弓根钉棒系统联合单纯自体颗粒骨椎间打压植骨的治疗方法应用于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治疗显著,不仅可以恢复患者的椎间隙距离,提升患者的腰椎功能,还可以改善患者腰痛的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根钉棒系统 单纯自体颗粒椎间打压植骨 联合治疗 退变性腰管狭窄症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体间打压自体植骨及椎弓根钉棒固定在下腰椎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李鹏华 陈祥英 高绪英 《中国医药指南》 2011年第15期68-70,共3页
目的探讨椎体间打压自体植骨及解剖定位椎弓根钉棒固定在治疗下腰椎疾患手术中的疗效。方法对胶南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医院2006年6月至2010年6月采用椎体间打压自体植骨及解剖定位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治疗下腰椎手术46例,其中腰椎间盘突出17例... 目的探讨椎体间打压自体植骨及解剖定位椎弓根钉棒固定在治疗下腰椎疾患手术中的疗效。方法对胶南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医院2006年6月至2010年6月采用椎体间打压自体植骨及解剖定位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治疗下腰椎手术46例,其中腰椎间盘突出17例,退变性腰椎滑脱并椎管狭窄20例,真性腰椎滑脱9例,术前均有腰椎X线和CT等影像学资料证实,并有下腰痛、间歇性跛行或下肢根性疼痛的临床表现。结果随访时间6个月~5年,平均2.8年,判断标准采用Nakai评分法,优27例,良17例,可2例,优良率95.6%。结论椎体间打压自体植骨配合解剖地位椎弓根钉棒内固定在治疗下腰椎疾患中的治疗方法可靠、疗效好,是一种较理想的联合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打压 弓根钉 固定 下腰 疾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弓根钉内固定、椎体间打压植骨融合治疗下腰椎失稳的疗效分析
5
作者 张勇杰 《临床研究》 2014年第12期41-41,共1页
目的:观察椎弓根钉内固定、椎体间打压植骨融合治疗下腰椎失稳的手术效果。方法采用后路全椎板切除,神经根管扩大,椎弓根系统内固定、后路椎体间打压植骨融合治疗30例。对术后植骨融合手术并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手术效果优20例,良10例,... 目的:观察椎弓根钉内固定、椎体间打压植骨融合治疗下腰椎失稳的手术效果。方法采用后路全椎板切除,神经根管扩大,椎弓根系统内固定、后路椎体间打压植骨融合治疗30例。对术后植骨融合手术并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手术效果优20例,良10例,手术成功率100%。术后随访1-3年,脊柱无失稳,椎弓根螺钉无松动,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植骨融合率为:第一年85%,第二年全部骨性融合,椎间隙高度无丢失。结论采用椎弓根钉内固定、椎体间打压植骨融合治疗下腰椎失稳,可达到脊柱稳定、解除症状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腰失稳 弓根钉内固定 间打融合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