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63篇文章
< 1 2 6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椎间盘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疗效及主要并发症的防治 被引量:22
1
作者 郑召民 郭家伟 刘尚礼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3年第4期362-363,共2页
目的 了解我国目前椎间盘镜下椎间盘切除术的疗效和主要并发症的发生概况。 方法 利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对近年正式发表的论文进行统计 ,分析椎间盘镜下椎间盘切除术的疗效、主要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其原因和防治。 结果 早期的侧... 目的 了解我国目前椎间盘镜下椎间盘切除术的疗效和主要并发症的发生概况。 方法 利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对近年正式发表的论文进行统计 ,分析椎间盘镜下椎间盘切除术的疗效、主要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其原因和防治。 结果 早期的侧后路椎间盘镜 (AMD)系统的手术优良率为 84 0 1% ,而近期的后路椎间盘镜 (MED)系统超过 95 %。神经损伤与椎间隙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 0 4 5 %和 0 77%。 结论 与传统的椎间盘切除术比较 ,椎间盘镜下椎间盘切除术 ,尤其后路MED手术优良率高 ,并发症少 ,且可有效预防 ,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椎间盘切除 疗效 神经损伤 椎间隙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间盘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临床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朱烨 潘水章 +1 位作者 何登伟 吕国强 《浙江创伤外科》 2005年第6期436-437,共2页
关键词 腰椎间盘切除 临床分析 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盘系统 腰椎间盘髓核切除 镜下 微创脊柱外科 侧隐窝扩大 腰椎稳定性 不同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间盘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的护理67例 被引量:1
3
作者 叶丽敏 李金兰 金碧霞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下旬版)》 2006年第5期25-26,共2页
关键词 腰椎间盘切除 椎间盘系统 退行性椎间盘病变 腰椎间盘髓核切除 腰椎间盘突出症 护理 镜下 侧隐窝扩大 外科治疗 椎间盘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穿刺椎间盘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后致马尾神经综合症一例
4
作者 李健 朱文雄 肖祥池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03年第2期91-91,共1页
关键词 经皮穿刺椎间盘 腰椎间盘切除 马尾神经综合症 后并发症 关节 椎间盘突出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椎板椎间盘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分析
5
作者 王伟 孙晓 +1 位作者 刘健 常伶文 《现代医药卫生》 2003年第12期1532-1533,共2页
目的 :探讨经椎板微创腰椎间盘手术方法 ,临床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 :在椎间盘镜直视下 ,对120例单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突出髓核摘除术 ,并进行疗效分析。结果 :所有病例均获随访 ,平均随访8个月 ,平均住院5天 ,无手术并发症。据改良... 目的 :探讨经椎板微创腰椎间盘手术方法 ,临床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 :在椎间盘镜直视下 ,对120例单间隙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突出髓核摘除术 ,并进行疗效分析。结果 :所有病例均获随访 ,平均随访8个月 ,平均住院5天 ,无手术并发症。据改良的Macnab评分法 ,优良率96%。结论 :经椎板椎间盘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具有创伤小 ,恢复快 ,出血少 ,痛苦轻 ,神经减压彻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 腰椎间盘切除 方法 突出髓核摘除 影响因素 腰椎间盘突出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与椎板开窗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对比
6
作者 吕强 刘睿 柳申鹏 《颈腰痛杂志》 2025年第1期64-68,共5页
目的对比分析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与椎板开窗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纳入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外科收治的9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依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研... 目的对比分析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与椎板开窗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纳入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骨外科收治的9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依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椎板开窗椎间盘切除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疼痛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MacNab优良率及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VAS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ODI指数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MacNab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管狭窄患者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加快术后康复,并且可以减轻疼痛,改善腰椎功能,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双通道脊柱内 椎板开窗椎间盘切除 腰椎间盘突出 腰椎管狭窄 外科手 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和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对比观察
7
作者 邵旭宁 邵旭敏 赵宇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5年第3期31-34,共4页
目的:观察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经皮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和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vertebral fusion,MIS-TLIF)的疗效。方法:选... 目的:观察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经皮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和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vertebral fusion,MIS-TLIF)的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5月在郑州市骨科医院重症医学科就诊的10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将采用PELD治疗的51例患者列为PELD组,采用MIS-TLIF治疗的51例患者列为MIS-TLIF组。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并发症状况,手术指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大小)、影像学指标(椎间隙宽度、屈曲活动度、Cobb角)、不同时间疼痛程度[视觉模拟疼痛评分量表(VAS)]、腰椎状况[改良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量表(ODI)]。结果:PELD组治疗总有效率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8.04%、5.88%均高于MIS-TLIF组的96.08%、3.9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LD组患者伤口大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分别为0.88 cm、80.62 h、85.62 mL、7.06 d均少于MIS-TLIF组1.59 cm、112.65 h、150.64 mL、10.65 d(P<0.05)。治疗后,MIS-TLIF组椎间隙宽度、屈曲活动度分别为1.72 mm、31.62°均高于PELD组的1.52 mm、28.62°(P<0.05);MIS-TLIF组Cobb角为1.55°低于PELD组的2.05°(P<0.05)。治疗1、2周后,PELD组VAS评分分别为4.25分、2.13分均低于MIS-TLIF组的4.66分、2.51分(P<0.05)。治疗3、6个月后,PELD组ODI评分分别为20.52分、7.56分均低于MIS-TLIF组的22.41分、8.42分(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PELD和MIS-TLIF治疗效果均较好,PELD手术指标、近期疼痛程度及腰椎功能均优于MIS-TLIF术,而MIS-TLIF后期腰椎影像学指标优于PELD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内下腰椎间盘切除 微创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 腰椎间盘突出症 疼痛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视化工作通道辅助经皮椎间孔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
8
作者 孙玛骥 杲春玖 +3 位作者 潘彬 程琳 孙阳 袁峰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1-69,共9页
目的:探讨可视化工作通道辅助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6月~2023年6月接受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141例患者的病历资... 目的:探讨可视化工作通道辅助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6月~2023年6月接受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141例患者的病历资料,按照可视化工作通道的使用情况分为可视组68例(男性38例,女性30例,年龄48.0±15.9岁),在PTED中应用透明可视化工作通道;传统组73例(男性46例,女性27例,年龄47.6±16.9岁),在PTED中应用传统金属工作通道。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评估患者腰腿痛的程度,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估患者腰椎功能,分别记录术前,术后1周,术后1、3、6个月以及末次随访时的腰腿痛VAS评分及ODI情况;末次随访时采用MacNab标准评估手术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可视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传统组(71.06±8.97min vs 75.16±9.47min,14.19±2.66mL vs 15.58±2.81mL,2.16±0.96d vs2.54±1.2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周,术后1、3、6个月及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ODI较两组术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可视组末次随访时的VAS评分和ODI较传统组均有所改善[1.18±0.39分vs 1.27±0.45分,(3.97±1.67)%vs(4.54±1.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按MacNab标准,可视组优53例、良12例、可3例,优良率为95.6%;传统组优52例、良15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为91.8%。两组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视组无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传统组术后发生4例神经激惹征,2例术后发生复发;传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2%,可视组并发症发生率小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视化工作通道辅助PT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康复快以及并发症发生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椎间孔椎间盘切除 可视工作通道 微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并发症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涛 巩陈 《淮海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217-220,F0003,共5页
目的: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近年来在脊柱外科微创手术中应用广泛,具有创伤小、恢复快、费用低等优点。但随着该技术的广泛应用,手术相关并发症问题也逐渐凸显。本文对近些年经皮下腰椎间盘切除术出现的相关并发症及防治措施作... 目的: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近年来在脊柱外科微创手术中应用广泛,具有创伤小、恢复快、费用低等优点。但随着该技术的广泛应用,手术相关并发症问题也逐渐凸显。本文对近些年经皮下腰椎间盘切除术出现的相关并发症及防治措施作一系统综述,以期为开展此技术的临床医师提供参考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切除 经皮 椎间孔 腰椎间盘突出症 并发症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5M1E分析法的护理管理模式对腰椎间盘切除术患者的应用效果及对术后并发症影响
10
作者 王晓娜 黄秀娟 +1 位作者 尹艳彩 张园园 《山西医药杂志》 2025年第6期473-477,共5页
目的 分析基于5M1E分析法的护理管理模式对腰椎间盘切除术患者的应用效果及对术后并发症影响。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1年1月到2024年1月在本院入院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 目的 分析基于5M1E分析法的护理管理模式对腰椎间盘切除术患者的应用效果及对术后并发症影响。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1年1月到2024年1月在本院入院治疗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遵循标准化的常规护理流程干预,而研究组在此基础之上创新性地引入了基于5M1E分析法的护理管理模式。对比2组术后恢复指标、生活质量以及满意度。结果 相比于对照组患者,研究组患者排气时间、离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缩短(P<0.05)。相比于对照组患者,研究组患者切口感染、泌尿系统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便秘、腹胀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降低(P<0.05)。术后3个月,2组生活质量评分均升高,相比于对照组患者,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更高(P<0.05)。相比于对照组患者,研究组患者满意率升高(P<0.05)。结论 基于5M1E分析法的护理管理模式对腰椎间盘切除术患者具有积极作用,可促进患者康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和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模式 腰椎间盘切除 效果 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单通道与经皮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比较
11
作者 包贝西 闫辉 +4 位作者 邱道静 程晓康 伍宇轩 许春阳 唐家广 《临床外科杂志》 2024年第4期346-349,共4页
目的 比较经皮单通道脊柱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PELD)与经皮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UB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9年6月~2022年6月本院行经皮脊柱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的LDH病人102例,按治疗方... 目的 比较经皮单通道脊柱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PELD)与经皮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UB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9年6月~2022年6月本院行经皮脊柱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的LDH病人102例,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PELD组51例,行PELD治疗;UBED组51例,行UBED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椎管横截面积、椎间孔中部矢状径、椎间孔面积等影像学指标,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及手术疗效,记录两组硬膜撕裂、血肿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LD组术中透视次数为(6.62±1.11)次,多于UBED组的(3.24±0.72)次,PELD组术中出血量为(21.56±4.79)ml,少于UBED组的(38.59±7.82)ml(P<0.05)。PELD组与UBED组术后VAS、ODI评分均较术前降低(P<0.05)。PELD组与UBED组术后椎管横截面积、椎间孔中部矢状径、椎间孔面积等影像学指标均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但两组术后的各影像学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LD组与UBED组均有较高手术优良率,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isher精确概率=0.999)。结论 PELD与UBED治疗LDH的临床疗效相当,但前者术中出血量较少,后者术中透视次数较少,受到的辐射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脊柱内下腰椎间盘切除 单通道 单侧双通道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脊柱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日间手术与住院手术患者SAS评分及SDS评分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冰 王天昊 +4 位作者 黄逸 范一鸣 于涵 郑国权 王岩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36-141,共6页
背景经皮脊柱内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日间手术模式逐渐在国内开展,日间手术模式和住院手术模式对于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鲜有报道。目的探讨在日间手术与住院手术模式下经皮脊柱内镜手术对于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及差异。方法收集2020... 背景经皮脊柱内镜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日间手术模式逐渐在国内开展,日间手术模式和住院手术模式对于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鲜有报道。目的探讨在日间手术与住院手术模式下经皮脊柱内镜手术对于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及差异。方法收集2020年1月—2023年1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骨科接受经皮脊柱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kectomy,PELD)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倾向评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法对日间手术组和住院手术组患者按照1∶1进行匹配。比较日间手术组和住院手术组术前术后以及两组之间的Zung焦虑自评量表(self-assessment anxiety scale,SAS)评分、Zung抑郁自评量表(self-assessment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下肢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 of lower limbs,VAS-L)、背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 of back,VAS-B)、日本骨科医师协会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结果匹配后日间手术组和住院手术组各纳入50例患者。日间手术组中,男性31例,女性19例,平均年龄(43.06±15.22)岁,平均病程(20.39±38.41)个月;住院手术组中,男性29例,女性21例,平均年龄(41.40±14.84)岁,平均病程(22.27±40.38)个月,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日间手术组与住院手术组心理学评分及异常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各个时间点的SAS评分、SDS评分和异常率均优于术前(P<0.05)。日间手术组与住院手术组相比,出院时的S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4.52±3.43 vs 36.58±4.52,P<0.05),SAS评分异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6%vs 34%,P=0.038);术后1周的S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8.77±2.52 vs 31.18±3.17,P<0.01);术后其他时间点的SAS评分、SDS评分和异常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两组术后3个月的临床疗效均优于术前(P<0.05);两组间术后3个月临床疗效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住院手术和日间手术模式下,PELD术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态较术前均有改善。相较于住院手术模式,日间手术模式下,术后短期内处于焦虑状态的患者比例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日间手 经皮脊柱内腰椎间盘切除 微创 心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和单侧双通道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14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吴瀚 郑金鹏 +2 位作者 曹平 史劲 胡冰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24年第1期31-36,共6页
目的通过临床回顾性研究比较经皮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和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un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ic technique,UBE)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 目的通过临床回顾性研究比较经皮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和单侧双通道内镜技术(unlateral biportal endoscopic technique,UBE)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4月期间因LDH入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脊柱外科行PELD或UBE手术治疗者143例,并分为两组,其中PELD组患者80例,UBE组患者63例。收集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总时间、平均切口长度、术中透视次数,术前,术后12、24、48 h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等围手术期资料,同时收集患者术后院外近1年随访周期内有无切口红肿渗液或感染、硬膜外血肿、髓核组织影像学残留、神经损伤、周围组织损伤等并发症及LDH复发情况,并统计患者在末次随访时的Oswestry功能障碍评分(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和改良的MacNab疗效评分。结果两组患者院外随访9~12个月,平均随访(11.08±0.91)个月。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住院总时间,术后12、24、48 h的VAS评分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平均切口长度方面,UBE组患者明显高于PELD组患者(P<0.05);但在术中透视次数方面,UBE组患者少于PELD组患者(P<0.05)。在术后并发症方面,截至出院后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术后LDH复发情况中,PELD组患者明显高于UBE组患者(P<0.05)。在末次随访的ODI评分和改良的MacNab疗效评分中,PELD组和UBE组患者整体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LD和UBE治疗LDH均能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疗效,虽然UBE技术带来的医源性损伤相对较大,但考虑到术中较少的透视次数、远期较低的LDH复发率,临床医生对LDH患者的手术治疗可以选择性地考虑应用UBE技术开展腰椎椎间盘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微创手 腰椎间盘切除 经皮内 单侧双通道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椎间孔入路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中并发类脊髓高压综合征2例报告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涛 胡安文 +1 位作者 李锐 廖佳栋 《实用骨科杂志》 2024年第7期660-663,共4页
经椎间孔入路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TELD)是一种安全、有效且微创的手术方式,可迅速缓解疼痛症状,解除病变节段神经根的压迫,与传统的脊柱开放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费用少、住院时间短、下... 经椎间孔入路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TELD)是一种安全、有效且微创的手术方式,可迅速缓解疼痛症状,解除病变节段神经根的压迫,与传统的脊柱开放手术相比具有创伤小、费用少、住院时间短、下床时间早、患者易于接受等优点[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切除 经椎间孔入路 镜下 病变节段 缓解疼痛 神经根 下床时间 开放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内镜下椎间孔椎间盘切除术治疗L_(5)-S_(1)腰椎间盘突出症及髂嵴高度对其临床疗效的影响
15
作者 陈德塔 占新华 +3 位作者 圣小平 饶武 顾晶亮 于研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690-1695,共6页
目的分析L_(5)-S_(1)腰椎间盘突出症(LDH)应用经皮内镜下椎间孔椎间盘切除术(PETD)治疗的效果,并探讨髂嵴高度对其疗效的影响。方法择取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行PETD治疗LDH(L_(5)-S_(1)节段)患者86例,基于髂嵴高度与L_(4-5)椎弓... 目的分析L_(5)-S_(1)腰椎间盘突出症(LDH)应用经皮内镜下椎间孔椎间盘切除术(PETD)治疗的效果,并探讨髂嵴高度对其疗效的影响。方法择取2019年2月至2022年2月收治的行PETD治疗LDH(L_(5)-S_(1)节段)患者86例,基于髂嵴高度与L_(4-5)椎弓根位置关系进行分组,将髂嵴最高点位于L_(5)椎弓根上边缘下方的48例患者纳入为A组、髂嵴最高点位于L_(4)椎弓根下缘与L_(5)椎弓根上边缘之间的33例患者纳入为B组、髂嵴最高点位于L_(4)椎弓根下缘上方的5例患者纳入为C组。比较3组手术情况及手术前后不同时点[术前(T_(0))、术后1周(T_(1))、术后1、6、12个月(T_(2)、T_(3)、T_(4))]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结果3组手术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_(0)时,三组VAS评分、OD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_(1)-T_(4)时,3组VAS评分、ODI均低于T_(0)时,A、B组均低于C组(P<0.05),但A、B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ETD治疗L_(5)-S_(1)节段LDH临床疗效显著,髂嵴高度是否高于L_(4)椎弓根下缘水平线会对其临床疗效造成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内镜下椎间孔椎间盘切除 L_(5)-S_(1) 腰椎间盘突出症 髂嵴高度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双通道脊柱内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16
作者 林劲华 杨裕豪 +4 位作者 林振 查丁胜 李镇宏 郑力恒 吴昊 《颈腰痛杂志》 2025年第1期106-115,共10页
目的通过Meta分析比较单、双通道(PELD、UBE)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疗效。方法计算机分别检索不同中英文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22年12月,收集关于UBE与PELD治疗LDH的临床对照试验。通过RevMan 5.4软件对提取出的数据进... 目的通过Meta分析比较单、双通道(PELD、UBE)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疗效。方法计算机分别检索不同中英文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22年12月,收集关于UBE与PELD治疗LDH的临床对照试验。通过RevMan 5.4软件对提取出的数据进行Meta分析。评价指标有:腰腿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改良MacNab标准评定、并发症、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透视次数。结果最终纳入12篇文献,共纳入1089名患者,其中UBE组纳入536例患者,PEID组纳入553例患者。UBE组术后1~3个月腰痛VAS评分[WMD=0.21,95%CI(-0.14,0.29),P<0.01],术后1~3个月下肢痛VAS评分[WMD=0.12,95%CI(0.01,0.23),P=0.03],术后1周ODI[WMD=4.04,95%CI(0.73,7.34),P=0.02],术后1~3个月ODI[WMD=-0.71,95%CI(-1.36,-0.06),P=0.03],术后至少6个月的ODI[WMD=-0.69,95%CI(-1.25,-0.14),P=0.01],术后脑脊液漏[OR=2.96,95%CI(1.05,8.37),P=0.04],髓核残留[OR=0.25,95%CI(0.08,0.77),P=0.01],手术时长[WMD=22.06,95%CI(12.86,31.26),P<0.01],术中出血量[WMD=43.91,95%CI(24.70,63.12),P<0.01],术后住院时间[WMD=2.03,95%CI(0.82,3.24),P=0.001],其余纳入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UBE与PELD技术都是治疗LDH行之有效的微创术式,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然而UBE技术需要克服学习曲线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单侧双通道内 经皮内腰椎间盘切除 META分析 临床疗效 微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与经皮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短期疗效评价
17
作者 佟敏 张思平 +2 位作者 付刚 杨涛 黄异飞 《新疆中医药》 2024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的 评价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oblique later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OLIF)与经皮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surgery,PELD)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discogenic low back pain,DLBP)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 目的 评价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oblique later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OLIF)与经皮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surgery,PELD)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discogenic low back pain,DLBP)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104例DLBP患者的临床资料,OLIF组50例,PELD组54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BMI、手术节段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围手术期指标的差异,采用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比较两组手术前和术后3d、7d腰痛改善程度的差异,采用MacNab量表评价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结果 相较于PELD组,OLIF组的术中出血量更多,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NRS评分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7d时OLIF组的NRS评分显著低于PEL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LIF组的MacNab评分优良率为94.00%(47/50),显著高于PELD组的81.48%(44/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短期疗效可靠,手术创伤较小,有效缓解症状,保留腰椎后方结构,促进腰椎功能恢复,且安全性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源性腰痛 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 经皮内下腰椎间盘切除 微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分析
18
作者 张陇豫 康晓乐 +1 位作者 任敬佩 贾治伟 《中国内镜杂志》 2024年第4期1-6,共6页
目的分析影响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TED)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纳入2019年3月-2022年8月该院骨伤科收治的310例LDH患者,均接受PTED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完成1年随访,疗效优良的患者... 目的分析影响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患者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PTED)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方法纳入2019年3月-2022年8月该院骨伤科收治的310例LDH患者,均接受PTED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完成1年随访,疗效优良的患者259例,纳入优良组,疗效可和差的患者51例,纳入非优良组。通过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LDH患者PTED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结果310例LDH患者,均接受PTED治疗,随访1年,疗效优良259例,优良率为83.55%。与优良组比较,非优良组年龄>50岁、腰腿痛、病程>1年、侧隐窝狭窄、纤维环破裂、Modic改变、工作模式(负重或长期固定姿势)、椎间盘退变Pfirrmann分级Ⅲ级至Ⅳ级比例更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50岁(OR=1.022,95%CI:1.006~1.038)、腰腿痛(OR=1.059,95%CI:1.036~1.081)、侧隐窝狭窄(OR=1.069,95%CI:1.020~1.120)、工作模式为负重或长期固定姿势(OR=1.064,95%CI:1.025~1.104),是导致LDH患者PTED治疗效果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LDH患者经PTED治疗后随访1年,疗效优良率为83.55%,影响疗效的因素较多,包括:年龄>50岁、腰腿痛、侧隐窝狭窄和工作模式为负重或长期固定姿势,临床可据此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 疗效 LOGISTIC分析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复发的高危因素分析
19
作者 梁广胜 何丁文 +2 位作者 熊力伟 吴鸿 傅小星 《当代医学》 2024年第12期133-136,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PE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LDH)患者复发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南昌市人民医院治的135例LDH患者临床资料,均行PELD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统计患者复发情况。收集患者年龄、性别...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PE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LDH)患者复发的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南昌市人民医院治的135例LDH患者临床资料,均行PELD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统计患者复发情况。收集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吸烟史、饮酒史、合并糖尿病、高血压、从事体力劳动、突出类型、病程、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突出基底部宽度、纤维环破口等临床资料,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ELD治疗LDH患者复发的高危因素。结果135例患者中复发20例,复发率为14.81%。复发与未复发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从事体力劳动、术后下床活动时间、突出基底宽度、纤维环破口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年龄≥60岁、男性、体重指数≥25kg/m2、从事体力劳动、术后下床活动时间<1d、突出基底部宽度≥15mm、纤维环破口≥5mm是PELD治疗LDH患者复发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PELD治疗LDH患者术后仍存在一定复发风险,年龄≥60岁、男性、体重指数≥25kg/m2、从事体力劳动、术后下床活动时间<1d、突出基底部宽度≥15mm、纤维环破口≥5mm是PELD治疗LDH患者术后复发的高危因素,开展针对性干预以减少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经皮内 腰椎间盘切除 疾病复发 高危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与微创经间孔入路腰椎融合术对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疼痛程度及腰椎功能的影响
20
作者 李明生 吴方前 曾荇 《当代医学》 2024年第16期77-81,共5页
目的探究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与微创经间孔入路腰椎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fusion,MIS-TLIF)对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 目的探究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与微创经间孔入路腰椎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fusion,MIS-TLIF)对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患者疼痛程度及腰椎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8月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单节段LD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行MIS-TLIF治疗,观察组行PELD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疼痛程度、腰椎功能、生命质量、炎症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简明McGill疼痛问卷(short-form of McGill Pain Questionnaire,SF-MPQ)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两组旋转活动度、屈伸活动度及对照组侧屈活动度均大于治疗前,且观察组SF-MPQ评分及腰椎旋转活动度、侧屈活动度、屈伸活动度评分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生理功能、躯体角色、机体疼痛、一般健康、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角色、心理健康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治疗单节段LDH患者时,PELD与MIS-TLIF术后均不会出现过多并发症,但PELD术患者手术指标、术后恢复效果均比MIS-TLIF术更佳,能有效改善LDH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间孔腰椎间盘切除 微创经间孔入路腰椎融合 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 疼痛程度 腰椎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