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概率延迟的DTN路由算法的设计 被引量:6
1
作者 薛静锋 陆慧梅 石琳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687-691,共5页
为了提高容迟(DTN)的传输效率,同时减小网络延迟和网络开销,借鉴链路状态算法,使用Dijkstra计算路由,并充分考虑了传输延迟、节点之间的连接性和历史因素,提出了一种基于概率延迟的DTN路由算法PD.模拟实验结果表明,PD在传输延迟较大的... 为了提高容迟(DTN)的传输效率,同时减小网络延迟和网络开销,借鉴链路状态算法,使用Dijkstra计算路由,并充分考虑了传输延迟、节点之间的连接性和历史因素,提出了一种基于概率延迟的DTN路由算法PD.模拟实验结果表明,PD在传输延迟较大的网络环境下,性能优于其它同类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迟网络 路由算法 概率延迟 预测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最大概率延迟约束路径选择算法
2
作者 罗勇军 石明洪 白英彩 《微型电脑应用》 2005年第1期1-3,16,共4页
Qo S路由问题是下一代互联网的核心问题之一 ,而不准确状态下的路径选择问题是其中的难点问题。本文提出解决延迟约束路径选择问题的算法。首先给出链路的概率模型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延迟参数的路径选择算法。仿真实验证明 ,算法性能优... Qo S路由问题是下一代互联网的核心问题之一 ,而不准确状态下的路径选择问题是其中的难点问题。本文提出解决延迟约束路径选择问题的算法。首先给出链路的概率模型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延迟参数的路径选择算法。仿真实验证明 ,算法性能优异 ,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服务质量 概率分布模型 最大概率延迟约束路径选择算法 计算机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迟概率和最大速度对交通流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梁玉娟 盘佳秀 薛郁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1期59-66,共8页
提出一种改进的单车道混合车辆元胞自动机交通流模型,考虑了车间距、车速对随机延迟概率的影响:当车速预期大于车间距时,其延迟概率较大;当车速预期等于车间距时,其相应的延迟概率较小;当车速预期小于车间距时,其具有的延迟概率最小.按... 提出一种改进的单车道混合车辆元胞自动机交通流模型,考虑了车间距、车速对随机延迟概率的影响:当车速预期大于车间距时,其延迟概率较大;当车速预期等于车间距时,其相应的延迟概率较小;当车速预期小于车间距时,其具有的延迟概率最小.按此模型,通过计算机数值模拟,研究了具有不同最大行驶速度、不同随机延迟概率的车辆组成的混合交通流,得到的基本图在自由流区域出现跳变现象,在拥堵区域出现两个流量峰值,表明这是一种同步交通流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交通流 元胞自动机模型 随机延迟概率 同步流 交叉相关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燃物质泄漏点火概率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白帆 朱常龙 《石油化工安全环保技术》 CAS 2016年第4期35-38,6,共4页
合理确定可燃物质泄漏点火概率是开展定量风险评价的一个重要环节,通常采用的两种确定方法是基于数据库统计分析给出建议值和理论模型分析计算法在无法获悉事故场景的情况下,采用统计分析建议值较为合理;若有较多的事故场景信息,综合考... 合理确定可燃物质泄漏点火概率是开展定量风险评价的一个重要环节,通常采用的两种确定方法是基于数据库统计分析给出建议值和理论模型分析计算法在无法获悉事故场景的情况下,采用统计分析建议值较为合理;若有较多的事故场景信息,综合考虑各影响因素确定点火概率较为合理。具体来说,确定立即点火概率需综合考虑可燃物质燃烧特性、压力及泄漏点温度等因素;确定延迟点火概率需综合考虑可燃物质燃烧特性,形成的蒸气云域及浓度,蒸气云覆盖点火源的概率,点火源是否被激活及其强度,对点火源采取的控制措施等因素。据此,研究了确定立即点火概率和延迟点火概率的方法,并进行了实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燃物质泄漏 点火概率 立即点火概率 延迟点火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会网络中面向周期性间歇连通的数据传输 被引量:9
5
作者 吴磊 武德安 +2 位作者 刘明 王晓敏 龚海刚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07-525,共19页
提出一种在机会网络中基于周期性间歇连通的数据传输策略PICD(periodic intermittently connected-based data delivery in opportunistic networks).通过有效利用节点间的周期间歇连通性改善数据传输性能.节点传输概率的计算则充分考... 提出一种在机会网络中基于周期性间歇连通的数据传输策略PICD(periodic intermittently connected-based data delivery in opportunistic networks).通过有效利用节点间的周期间歇连通性改善数据传输性能.节点传输概率的计算则充分考虑了其与汇聚点间存在的间歇多跳路径,并将其与消息容忍的传输延迟相结合.首先,采用随机动态规划的方法建立与延迟相关的传输概率模型;然后,通过基于多跳的函数空间迭代法求出一个周期内的与延迟相关的传输概率分布矩阵;节点面向不同消息延迟的传输概率则基于分布矩阵计算获得,以此作为选择下一跳的依据.与延迟相关的概率转发机制提高了消息在容忍的延迟内被成功递交的可能.仿真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的几种数据传输算法相比,在节点具有循环运动特征的环境下,PICD具有较高的数据传输成功率和较低的递交延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会网络 循环周期 动态规划 延迟概率 数据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适用于超宽带脉冲信号检测的改进CUSUM算法 被引量:5
6
作者 宋晓鸥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169-1174,共6页
将最快检测技术应用于超宽带脉冲信号检测中,具体采用改进的CUSUM(Cumulative Sum)算法来检测超宽带脉冲信号。首先分析了经过多径信道衰减后的超宽带脉冲信号概率分布特性,进一步提出了适用于超宽带脉冲信号检测的改进CUSUM算法。理论... 将最快检测技术应用于超宽带脉冲信号检测中,具体采用改进的CUSUM(Cumulative Sum)算法来检测超宽带脉冲信号。首先分析了经过多径信道衰减后的超宽带脉冲信号概率分布特性,进一步提出了适用于超宽带脉冲信号检测的改进CUSUM算法。理论分析和仿真证明了所提改进算法性能优越且实现复杂度低。该算法克服了块检测算法的信噪比门限效应,且具有最优的检测延迟性能,相同虚警限制下其检测性能明显优于能量检测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宽带脉冲 最快检测 累积和算法 多径信道 检测延迟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衰减测量和概率通讯延迟的随机非线性系统的事件触发分布式一致滤波 被引量:1
7
作者 于强 胡军 陈东彦 《系统科学与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279-2296,共18页
文章针对传感器网络下一类具有衰减测量和概率通讯延迟的随机时变非线性系统,研究该类系统的分布式一致滤波算法设计问题.首先,考虑到传感器网络的拓扑结构,状态估计信息可在相关节点间进行交换.注意到相邻节点间的信息传输会产生概率... 文章针对传感器网络下一类具有衰减测量和概率通讯延迟的随机时变非线性系统,研究该类系统的分布式一致滤波算法设计问题.首先,考虑到传感器网络的拓扑结构,状态估计信息可在相关节点间进行交换.注意到相邻节点间的信息传输会产生概率通讯延迟现象,提出事件触发传输方案旨在减少交换传感器节点之间误差较大的估计信息.每个传感器节点使用相邻节点发送的信息来修正自身的状态,从而构造相应的分布式一致滤波器.通过最小化滤波误差协方差上界的迹来求出滤波器增益以及一致增益.此外,对滤波误差协方差上界矩阵的单调性进行理论分析,并通过数值仿真验证所提出的滤波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网络 时变随机系统 衰减测量 事件触发通信协议 概率通讯延迟 卡尔曼一致滤波
原文传递
电力系统短期运行充裕性评估及决策 被引量:6
8
作者 薛志英 周明 李庚银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94-1000,共7页
大量随机波动性电源接入给电力系统运行充裕性带来了显著影响,如何准确评估运行充裕性以及基于运行充裕性进行调度决策是新能源电力系统运行面临的新问题。以风电为例,同时考虑来自电源和负荷的双侧随机因素,将传统可靠性指标改进推广... 大量随机波动性电源接入给电力系统运行充裕性带来了显著影响,如何准确评估运行充裕性以及基于运行充裕性进行调度决策是新能源电力系统运行面临的新问题。以风电为例,同时考虑来自电源和负荷的双侧随机因素,将传统可靠性指标改进推广到短期运行充裕性评估中,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充裕性指标,对指标的数学含义和计算方法进行了讨论。以含风电电力系统的机组组合为例,研究所提指标在短期运行充裕性决策中的应用。算例首先对RBTS系统进行了运行充裕性评估,其次给出了所提充裕性指标约束下的机组组合方案。结果表明,所提指标能够更准确地刻画随机因素对系统运行充裕性的影响,基于充裕性指标的机组组合决策能够给出不同充裕性水平下的机组启停方案和出力计划以及对应的系统充裕性量化值。研究成果为随机波动性电源大规模接入电力系统的短期运行充裕性问题提供了一套评估指标和评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 随机性 充裕性评估 运行失负荷期望 延迟失负荷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n Minimizing Delay with Probabilistic Splitting of Traffic Flow in Heterogeneous Wireless Networks 被引量:1
9
作者 ZHENG Jie LI Jiandong +2 位作者 LIU Qin SHI Hua YANG Xiaoniu 《China Communications》 SCIE CSCD 2014年第12期62-71,共10页
In the paper,we propose a framework to investigate how to effectively perform traffic flow splitting in heterogeneous wireless networks from a queue point.The average packet delay in heterogeneous wireless networks is... In the paper,we propose a framework to investigate how to effectively perform traffic flow splitting in heterogeneous wireless networks from a queue point.The average packet delay in heterogeneous wireless networks is derived in a probabilistic manner.The basic idea can be understood via treating the integrated heterogeneous wireless networks as different coupled and parallel queuing systems.The integrated network performance can approach that of one queue with maximal the multiplexing gain.For the purpose of illustrating the effectively of our proposed model,the Cellular/WLAN interworking is exploited.To minimize the average delay,a heuristic search algorithm is used to get the optimal probability of splitting traffic flow.Further,a Markov process is applied to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scheme and compare with that of selecting the best network to access in terms of packet mean delay and blocking probability.Numerical results illustrate our proposed framework is effective and the flow splitting transmission can obtain more performance gain in heterogeneous wireless network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ffic flow splitting heterogeneous wireless networks multi-radio access packet dela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PTIMIZATION OF WDM OPTICAL PACKET SWITCHES WITH SPARSE WAVELENGTH CONVERTERS AND NON-DEGENERATE FIBER DELAY-LINES
10
作者 ZhangZhizhong ChengFang +1 位作者 ZhaoHuandong ZengQingji 《Journal of Electronics(China)》 2005年第4期333-344,共12页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untraditional approach of contention resolution in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 (WDM) Optical Packet Switching (OPS). The most strik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veloped switch architect...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untraditional approach of contention resolution in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 (WDM) Optical Packet Switching (OPS). The most striking characteristics of the developed switch architecture are: (1) Contention resolution is achieved by a combined sharing of Fiber Delay-Lines (FDLs) and Tunable Optical Wavelength Converters (TOWCs); (2) FDLs are arranged in non-degenerate form, i.e., non-uniform distribution of the delay lines; (3) TOWCs just can perform wavelength conversion in partial continuous wavelength channels, i.e., sparse wavelength conversion. The concrete configurations of FDLs and TOWCs are described and analyzed under non-bursty and bursty traffic scenarios. Simulation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for a prefixed packet loss probability constraint, e.g., 10-6, the developed architecture provides a different point of view in OPS design. That is, combined sharing of FDLs and TOWCs can, effectively, obtain a good tradeoff between the switch size and the cost, and TOWCs which are achieved in sparse form can also decrease the implementing complex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tical Packet Switching (OPS) Wavelength converters Fiber Delay-Lines(FDLs) SHARING Packet loss probabili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