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模件化视角下的赵卿墓青铜豆纹饰分析
1
作者 张浩文 郝巍东 《天工》 2025年第7期8-10,共3页
在模件化视角下,对晋国赵卿墓青铜豆的装饰纹样进行研究。通过分析模件本身及其排列规律,进一步探讨了青铜豆纹饰的美学价值和象征意义,了解晋国青铜器在当时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揭示了晋国青铜器在模件化设计中的独特性和创新性,为理... 在模件化视角下,对晋国赵卿墓青铜豆的装饰纹样进行研究。通过分析模件本身及其排列规律,进一步探讨了青铜豆纹饰的美学价值和象征意义,了解晋国青铜器在当时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揭示了晋国青铜器在模件化设计中的独特性和创新性,为理解古代青铜器的制作工艺、艺术风格以及文化交流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件化 赵卿墓 青铜豆 装饰纹样 装饰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件化”思维下郑州植物园儿童探索园园林空间设计方法与应用研究
2
作者 刘路祥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25年第1期112-118,共7页
在厘清“模件”概念及在中国传统艺术中的表现方式基础上,以“模件化”为线索,结合当代建筑设计实例和传统园林案例,探寻“模件化”作为现代园林空间设计方法的可行性。基于郑州植物园儿童探索园的设计实例,探索模件化思维下园林空间设... 在厘清“模件”概念及在中国传统艺术中的表现方式基础上,以“模件化”为线索,结合当代建筑设计实例和传统园林案例,探寻“模件化”作为现代园林空间设计方法的可行性。基于郑州植物园儿童探索园的设计实例,探索模件化思维下园林空间设计方法,分析实现模件思想的价值和应用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件化 空间设计 植物园 儿童探索园 设计 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件化理论下黄平泥哨十二生肖文创产品设计研究
3
作者 舒欢欢 汪瑞霞 《设计》 2025年第1期52-56,共5页
本研究基于模件化理论,探讨黄平县泥哨十二生肖元素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创新应用。通过梳理黄平泥哨研究现状及问题,结合十二生肖的象征意义,对泥哨的造型元素、装饰元素和色彩元素进行系统提取与分析,探索其模件化设计的可行性与方法。... 本研究基于模件化理论,探讨黄平县泥哨十二生肖元素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创新应用。通过梳理黄平泥哨研究现状及问题,结合十二生肖的象征意义,对泥哨的造型元素、装饰元素和色彩元素进行系统提取与分析,探索其模件化设计的可行性与方法。研究重点在于通过模件化理论的应用,优化黄平泥哨十二生肖文创产品的设计过程,提出标准化、可组合、可定制的设计方案,满足现代消费者对个性化与文化价值的需求。最终旨在推动黄平泥哨工艺的现代化传承与创新发展,拓展文创产品的市场空间,提升其文化传播力与市场竞争力,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再设计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平泥哨 非遗 模件化理论 十二生肖 文创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桃源漆艺木雕瑞兽模件化特征及设计应用研究
4
作者 邓莉文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4-38,共5页
桃源漆艺木雕中瑞兽较多,但已有研究中未见缘由。通过文献查阅、比较研究发现“八蛮进宝”是其文化根源,在历史进程中瑞兽演化成为桃源典型的模件化装饰母题,其中具表情欢愉模件化造型特征的被普称为“欢兽”,以狮子、独角兽、麒麟为最... 桃源漆艺木雕中瑞兽较多,但已有研究中未见缘由。通过文献查阅、比较研究发现“八蛮进宝”是其文化根源,在历史进程中瑞兽演化成为桃源典型的模件化装饰母题,其中具表情欢愉模件化造型特征的被普称为“欢兽”,以狮子、独角兽、麒麟为最。在提倡文化活态传承的背景下,以极具特色的欢兽头部为原型,以通用化、系列化、模块化“三化法”为设计原则,运用扁平化及解构设计方法,设计欢兽IP形象及其欢兽IP鬃毛、耳、五官构件,并通过材料转换、结构可变、功能可收纳的设计,实现用户自由创意欢兽造型的交互体验价值,以达到桃源漆艺木雕瑞兽文化在当代生活中活化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源工 欢兽 八蛮进宝 模件化 设计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施洞苗族女子盛装上衣的模件化生产
5
作者 张嫣 邹游 《服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5-182,共8页
采用雷德侯的模件理论方法,从思维、图式构成和批量生产3个角度,对苗族服饰中的模件化特征进行梳理和分析。研究得出,贵州施洞苗族女子盛装上衣在创造思维上具有关联性和互换性的特征;在图式构成上分为一体式和分体式2种。其上衣的后领... 采用雷德侯的模件理论方法,从思维、图式构成和批量生产3个角度,对苗族服饰中的模件化特征进行梳理和分析。研究得出,贵州施洞苗族女子盛装上衣在创造思维上具有关联性和互换性的特征;在图式构成上分为一体式和分体式2种。其上衣的后领和前门襟堆绣图案具有对称性,前门襟织带具有秩序性,双肩和衣袖的刺绣图案具有身份性;制作过程中,盛装上衣的剪纸技术、刺绣技术、染制技术和裁剪技术都可以通过模件化生产。研究表明,通过模件理论来理解传统苗族服饰,能够帮助找到其服饰支系传承延续的关键法则和创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族服饰 盛装上衣 模件化 图式构成 批量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件化”的中国传统木建筑建造逻辑转译研究
6
作者 吴骁鹏 王芷宁 +1 位作者 杨宇奇 孙文一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6期220-222,共3页
文章从“模件化”视角剖析中国木构体系组织结构,探究当代设计与传统模件体系的关联,提出来源于自然界的中国传统的“模件化”建筑设计方法,以典型模件单元的建构作为设计组织的起点,将模件单元在结构秩序基础上形成多样化组合方式,最... 文章从“模件化”视角剖析中国木构体系组织结构,探究当代设计与传统模件体系的关联,提出来源于自然界的中国传统的“模件化”建筑设计方法,以典型模件单元的建构作为设计组织的起点,将模件单元在结构秩序基础上形成多样化组合方式,最终形成不同的尺度层级,并展示了“模件化”设计方法在不同方案上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件化 中国传统建筑 转译 建造逻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清两代木刻“驱疫”门神图式的模件化生产——以“神荼—郁垒”和“秦琼—尉迟恭”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莫军华 刘蓓蓓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2023年第1期67-74,共8页
古人发明“驱疫”门神、张贴门神画的行为是一种源初的“避疫”之需,在瘟疫爆发最为频繁的明清两代,相对落后的社会生产技术如何满足“疫区”对门神画的巨大需求呢?本文主要从考察中国汉字的“模件系统”入手,窥探了“神荼—郁垒”和“... 古人发明“驱疫”门神、张贴门神画的行为是一种源初的“避疫”之需,在瘟疫爆发最为频繁的明清两代,相对落后的社会生产技术如何满足“疫区”对门神画的巨大需求呢?本文主要从考察中国汉字的“模件系统”入手,窥探了“神荼—郁垒”和“秦琼—尉迟恭”两组“标准化”图式中的“模件化”思维,剖析了图式对批量生产门神画的重要性:图式的“装饰体系”被归纳、规范和固定,使之成为门神图像便于识别和制作的标准单元,生产者通过木刻版画的复制“技术体系”,实现了门神画的“模件化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疫”门神 图式 模件化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触摸中国艺术的基点——评《万物——中国艺术中的模件化和规模化生产》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德岩 《艺术设计研究》 2012年第3期108-110,共3页
本文分析了德国汉学家雷德侯在《万物》中对于中国文化艺术的研究,他从"模件化"这样一个独特的问题出发,考察了中国文化中的汉字、青铜器、兵马俑、建筑构件、绘画,由此揭示了中国艺术文化独特之处和奥秘所在,也展示了我们在... 本文分析了德国汉学家雷德侯在《万物》中对于中国文化艺术的研究,他从"模件化"这样一个独特的问题出发,考察了中国文化中的汉字、青铜器、兵马俑、建筑构件、绘画,由此揭示了中国艺术文化独特之处和奥秘所在,也展示了我们在中国文化研究中关注不够的一面,其视角和方法给我们带来独特的启示。同时,本文也探讨了与汉学家独特视角相伴的与中国文化的隔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件化 万物 规模生产 汉学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古诗十九首》中的异文与模件化套语 被引量:1
9
作者 胡旭 刘美惠 《琼州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3-9,共7页
诗歌通常被认为是高度表达作者个性与内心世界的一种艺术形式,尤其在中国古代的文学评论传统中,"知人论世"成为基本的评判准则。与之类似的,"赋诗以观志",即通过诗反观或推测作者的情感、品格与境遇,也反映了远离... 诗歌通常被认为是高度表达作者个性与内心世界的一种艺术形式,尤其在中国古代的文学评论传统中,"知人论世"成为基本的评判准则。与之类似的,"赋诗以观志",即通过诗反观或推测作者的情感、品格与境遇,也反映了远离当时创作环境之人试图接近诗歌"初始"面貌的努力。然而,诗与人之间联系的相关度与可靠性并未得到深入的考量。在以《古诗十九首》为代表的一系列先唐古诗(包括乐府)中,一方面,为数众多的异文将使后世"一字千金"的评价显得暧昧可疑;另一方面,频繁且几乎以固定模式出现的某些套语迫使读者不得不重新思考从文本回溯到创作者或时代背景的努力能否达到。因此,"诗可以观"的古老理论面临着双重考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诗十九首》 异文 模件化 套语 诗可以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用化,系列化,组合化(模件化,组件化)的概念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麦绿波 《军用标准化》 1996年第1期2-5,共4页
关键词 武器工业 通用 系列 组合 模件化
全文增补中
始于自然 源于传统——归于科学的模件化设计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崔彤 《当代建筑》 2020年第1期21-25,共5页
始于自然,源于传统,归于科学的中国传统模件化"设计智慧"拓展了一种系统化的思维,由此本文提出基于科学规律的艺术创作生成了模件化的设计方法,是寻找复杂世界的简洁规则的方法。
关键词 模件化 架构 结构 科学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间工艺美术模件化思维的限制性刍议——以凤翔泥塑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侯小春 施思雨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2-5,共4页
模件理论是西方学者基于中国古代艺术而提炼出来的思维模式,但是在现代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实践中,社会分工的细化、手工艺群体的封闭与流行文化的传播,都在一定程度上放大了中国民间工艺美术模件化思维的限制性。本文以陕西凤翔泥塑为中心... 模件理论是西方学者基于中国古代艺术而提炼出来的思维模式,但是在现代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实践中,社会分工的细化、手工艺群体的封闭与流行文化的传播,都在一定程度上放大了中国民间工艺美术模件化思维的限制性。本文以陕西凤翔泥塑为中心,通过分析其模件化的特征进而指出其创新中的问题,即长期受模件化影响的手工艺者,认识和改造自然能力钝化。因此,如何进一步突破模件化思维的束缚,避免其变成某种形式上的“投机取巧”,是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创新发展需要注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间工艺美术 凤翔泥塑 模件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析《古诗十九首》的模件化文本结构
13
作者 李鹏飞 《宿州学院学报》 2015年第11期66-71,共6页
《古诗十九首》大量使用汉末魏晋时期的诗歌套语与套语群,以唤起读者习得的情感反应,在五言诗中延续了主题抒情的美学技术。运用套语(群)——主题模块,采用模件化组合与替换的方式成诗,诗人的自由抒情借助于中国艺术模件化的文本生产技... 《古诗十九首》大量使用汉末魏晋时期的诗歌套语与套语群,以唤起读者习得的情感反应,在五言诗中延续了主题抒情的美学技术。运用套语(群)——主题模块,采用模件化组合与替换的方式成诗,诗人的自由抒情借助于中国艺术模件化的文本生产技术,同时,又在建构文人化套语发展进程中为个体抒情与文体创新留下了充裕的诗学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件 模件化 《古诗十九首》 文本生产 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件化”与中国艺术——读雷德侯《万物》引起的反思
14
作者 陈乐乐 《艺术科技》 2013年第12期233-233,共1页
雷德侯《万物》一书中阐释了“模件化”与中国艺术之间的关系,笔者对其表达得思想做了肯定同时也进行了思考。并通过探讨汉字、青铜器、兵马俑、书法以及绘画的“模件化”表达自己对中国艺术的创造力以及创新能力的理解。
关键词 雷德侯《万物》 模件化 中国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件化的创造力:以高启的咏物律诗为例
15
作者 颜子楠 《励耘学刊》 2021年第2期104-128,420,421,共27页
文章借用艺术史领域“模件化”研究的基本概念,以高启的咏物律诗为例,尝试将结构主义阐释角度运用于明代诗歌文本的解读。通过观察高启的五言咏物律诗,总结出十二种模件类型,讨论这些模件在律诗中出现的位置,并揭示高启五言咏物律诗的... 文章借用艺术史领域“模件化”研究的基本概念,以高启的咏物律诗为例,尝试将结构主义阐释角度运用于明代诗歌文本的解读。通过观察高启的五言咏物律诗,总结出十二种模件类型,讨论这些模件在律诗中出现的位置,并揭示高启五言咏物律诗的固定写作思路。以此为基准,进一步分析高启的七律组诗《梅花》,探讨其中模件的“增殖”现象与模件的组合运用方式,强调组诗所拥有的储备功能。最后,通过对比组诗与类书在实用性方面的异同,提出一个假说:对于诗人而言,组诗的现实功能等同于一部诗人自制的小型类书,而这个小型类书所储备的模件及模件组合,可以被诗人用来应对其社交创作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咏物诗 高启 模件化 结构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嬗变与坚守——热贡绘画唐卡中“模件化”现象的人类学阐释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星星 覃莉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6期70-75,共6页
从传统到现代,唐卡以其标准乃至严格的"模件"体现藏传佛教造像的法度。本文通过分析传统量度经形成的"模件化"体系,以及"模件"在现代社会发展下的劳动分工与师徒传承下的风格沿袭等现象,进一步阐释"... 从传统到现代,唐卡以其标准乃至严格的"模件"体现藏传佛教造像的法度。本文通过分析传统量度经形成的"模件化"体系,以及"模件"在现代社会发展下的劳动分工与师徒传承下的风格沿袭等现象,进一步阐释"地方性"的唐卡画师对于"模件"的嬗变与坚守,以及"模件"在神圣与世俗间的变迁向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贡 绘画唐卡 模件化 人类学阐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件化思维下“科学共同体”的场所建构 被引量:5
17
作者 崔彤 王一钧 《建筑技艺》 2019年第5期58-63,共6页
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中国科学院青岛科教园区、中国科学院大学杭州高等研究院三个案例均具有"城市之中、山水之间"的场地特质,为了打造高效、创新、有机的"科学共同体",运用源于自然和中国传统的模件化思维... 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中国科学院青岛科教园区、中国科学院大学杭州高等研究院三个案例均具有"城市之中、山水之间"的场地特质,为了打造高效、创新、有机的"科学共同体",运用源于自然和中国传统的模件化思维,通过自上而下的结构秩序设计和自下而上的模件组合设计,力争建构系统性的创新型校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件化 创新型校园 科学共同体 场所建构 中国科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件化理论的用户界面信息架构设计 被引量:4
18
作者 朱小意 向云波 《工业设计》 2021年第11期132-134,共3页
文章首先以德国艺术史学家雷德侯的"模件化"理论为导向,对用户界面信息架构现状进行分析;其次通过对用户界面的视觉界面、交互操作、用户体验三个方面进行研究,从用户的角度出发,分析用户在体验过程中的功能需求,并对用户界... 文章首先以德国艺术史学家雷德侯的"模件化"理论为导向,对用户界面信息架构现状进行分析;其次通过对用户界面的视觉界面、交互操作、用户体验三个方面进行研究,从用户的角度出发,分析用户在体验过程中的功能需求,并对用户界面信息架构进行多层次研究,探讨了基于模件化理论的用户界面信息架构设计价值;最后总结出用户界面信息架构设计的原则。通过文章的研究,以期为基于模件化理论的用户界面信息架构设计提供理论支撑和方法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件化理论 用户界面 信息架构设计 用户体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构图语——从远古到未来的模件化建构 被引量:3
19
作者 崔彤 王一钧 《建筑技艺》 2019年第4期12-15,共4页
从建构图语的角度认知人类史上的建构方式,从中得出两种建构图语:架构和砌筑。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字、画及营造法式也同样运用了图语的表达方式,具有其特定的语法结构。以“架构”和“砌筑”两种图语为线索,列举当代建筑设计实践的案例,... 从建构图语的角度认知人类史上的建构方式,从中得出两种建构图语:架构和砌筑。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字、画及营造法式也同样运用了图语的表达方式,具有其特定的语法结构。以“架构”和“砌筑”两种图语为线索,列举当代建筑设计实践的案例,并以此证明建构图语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构 图语 模件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件化制作在民间工艺美术传承实践中的问题——以凤翔马勺脸谱为例 被引量:6
20
作者 于奇赫 《艺术生活》 2016年第2期44-46,共3页
凤翔马勺脸谱是陕西省宝鸡市的一个重要的民间美术品类。模件化制作是凤翔马勺脸谱传承的主要途径,但是在马勺脸谱的模件化制作的同时又要注意其带来的负面影响。模件化一方面便于复制与量产,另一方面也会因为工序简化而引起质量问题,... 凤翔马勺脸谱是陕西省宝鸡市的一个重要的民间美术品类。模件化制作是凤翔马勺脸谱传承的主要途径,但是在马勺脸谱的模件化制作的同时又要注意其带来的负面影响。模件化一方面便于复制与量产,另一方面也会因为工序简化而引起质量问题,版权意识缺乏而阻碍创新,批量化生产而带来一定的市场风险。我们要注意民间美术在运用模件化生产时产生的问题,引导其产业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翔马勺脸谱 模件化 民间工艺美术 民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