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3,04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机器会“编造”——传媒业如何应对大模型的“幻觉”
1
作者 冯婷婷 解梓怡 《科技传播》 2025年第3期1-5,共5页
通过分析大模型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的一系列不准确或编造事实的现象,推理出大模型“幻觉”的概念及种类。为了深入理解大模型的“幻觉”在传媒业中的应用及其潜在影响,对全国不同级别媒体中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进行深度访谈,旨在全面了... 通过分析大模型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的一系列不准确或编造事实的现象,推理出大模型“幻觉”的概念及种类。为了深入理解大模型的“幻觉”在传媒业中的应用及其潜在影响,对全国不同级别媒体中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进行深度访谈,旨在全面了解大模型在媒体实践中的应用情况。结果发现,大模型的“幻觉”给传媒业带来的挑战包括信息偏差、虚假新闻和隐私泄露等。为此提出多方面的平衡措施,包括训练专用大模型、提升智能素养以及建立全面的审核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 传媒业 人工智能 模型的幻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知识图谱和大模型的高校科研管理问答系统设计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永 秦嘉俊 +1 位作者 黄有锐 邓江洲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7-117,共11页
科研管理是高校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现有的科研管理系统难以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以高校科研管理向智能化转型为需求导向,将知识图谱、传统模型和大语言模型相结合,共同构建新一代高校科研管理问答系统。采集科研知识用于构建科... 科研管理是高校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现有的科研管理系统难以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以高校科研管理向智能化转型为需求导向,将知识图谱、传统模型和大语言模型相结合,共同构建新一代高校科研管理问答系统。采集科研知识用于构建科研知识图谱。利用同时进行意图分类和实体提取的多任务模型进行语义解析。借助解析结果来生成查询语句,并从知识图谱中检索信息来回复常规问题。将大语言模型与知识图谱相结合,以辅助处理开放性问题。在意图和实体具有关联的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的多任务模型在意图分类和实体识别任务上的F1值分别为0.958和0.937,优于其他对比模型和单任务模型。Cypher生成测试表明了自定义Prompt在激发大语言模型涌现能力方面的成效,利用大语言模型实现文本生成Cypher的准确率达到85.8%,有效处理了基于知识图谱的开放性问题。采用知识图谱、传统模型和大语言模型搭建的问答系统的准确性为0.935,很好地满足了智能问答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图谱 多任务模型 意图分类 命名实体识别 大语言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ransformer模型的时序数据预测方法综述 被引量:1
3
作者 孟祥福 石皓源 《计算机科学与探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5-64,共20页
时序数据预测(TSF)是指通过分析历史数据的趋势性、季节性等潜在信息,预测未来时间点或时间段的数值和趋势。时序数据由传感器生成,在金融、医疗、能源、交通、气象等众多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物联网传感器的发展,海量的时序数据... 时序数据预测(TSF)是指通过分析历史数据的趋势性、季节性等潜在信息,预测未来时间点或时间段的数值和趋势。时序数据由传感器生成,在金融、医疗、能源、交通、气象等众多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物联网传感器的发展,海量的时序数据难以使用传统的机器学习解决,而Transformer在自然语言处理和计算机视觉等领域的诸多任务表现优秀,学者们利用Transformer模型有效捕获长期依赖关系,使得时序数据预测任务取得了飞速发展。综述了基于Transformer模型的时序数据预测方法,按时间梳理了时序数据预测的发展进程,系统介绍了时序数据预处理过程和方法,介绍了常用的时序预测评价指标和数据集。以算法框架为研究内容系统阐述了基于Transformer的各类模型在TSF任务中的应用方法和工作原理。通过实验对比了各个模型的性能、优点和局限性,并对实验结果展开了分析与讨论。结合Transformer模型在时序数据预测任务中现有工作存在的挑战提出了该方向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时序数据预测 数据预处理 Transforme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b/db小鼠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模型的研究
4
作者 赵奕 冯秀芝 +5 位作者 王智民 陈怡然 杨潇 任艳玲 柳京池 曹文琪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7-141,共5页
db/db小鼠是广泛应用于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实验研究的动物模型,对评价新药药效及阐明病理生理学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通过检索中英文数据库梳理db/db小鼠的遗传背景和病理特征,并收集整理了以db/db小鼠为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 db/db小鼠是广泛应用于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实验研究的动物模型,对评价新药药效及阐明病理生理学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通过检索中英文数据库梳理db/db小鼠的遗传背景和病理特征,并收集整理了以db/db小鼠为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模型开展的现代药物、中药及相关临床应用的基础研究,以期为今后本病的实验研究提供可靠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B/DB小鼠 2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 动物模型 模型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语言模型的“语言”跟自然语言性质迥然不同 被引量:1
5
作者 陆俭明 《语言战略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共1页
大语言模型的诞生“在人类历史上称得上史无前例的技术成就”(孙茂松),因为这使机器真正能跟人自由对话了。先前的自然语言处理——具体到汉语就是中文信息处理,其目的就是要让机器能理解我们人所说的话语,反过来又能生成让我们人能接... 大语言模型的诞生“在人类历史上称得上史无前例的技术成就”(孙茂松),因为这使机器真正能跟人自由对话了。先前的自然语言处理——具体到汉语就是中文信息处理,其目的就是要让机器能理解我们人所说的话语,反过来又能生成让我们人能接受的话语,以实现“人机对话”。为达到此目的,上世纪70年代解决了“字处理”问题;80年代进一步解决了“词处理”问题,包括分词和词性标注;90年代逐步解决了“句处理”问题,包括句子的句法分析和语义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文信息处理 自然语言处理 句法分析 词性标注 语义分析 人机对话 语言模型 分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残差扩散模型的遥感超分辨率图像生成研究
6
作者 左宪禹 田展硕 +4 位作者 殷梦晗 党兰学 乔保军 刘扬 谢毅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8-65,I0007,F0002,共10页
传统基于扩散的图像超分辨率方法通常需要大量采样步骤,并且优化功能强大的扩散模型需要耗费大量运算时间.为了在有限的计算资源上实现训练,现有的加速采样技术往往会牺牲部分图像质量,导致超分辨率结果模糊.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 传统基于扩散的图像超分辨率方法通常需要大量采样步骤,并且优化功能强大的扩散模型需要耗费大量运算时间.为了在有限的计算资源上实现训练,现有的加速采样技术往往会牺牲部分图像质量,导致超分辨率结果模糊.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高效的残差超分辨扩散模型.通过构建马尔可夫链,在高分辨率图像和低分辨率图像之间移动残差来实现图像之间的转移,有效减少扩散步骤的数量.该方法保证了超分辨率结果的质量和灵活性,同时也提高了转移效率,消除了推理过程中需要的后加速及其相关图像细节特征的退化.实验证明,即使只执行15个采样步骤,所提的方法在合成数据集和真实数据集上也可以获得优于或至少可以与当前最先进方法相当的图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超分辨率 图像生成 残差移动 残差扩散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决策树模型的DIP重症细分组研究——以呼吸衰竭患者为例
7
作者 杨扬 史力群 +3 位作者 郑瑞强 林华 於江泉 蔡滨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7-61,共5页
目的 探索呼吸衰竭重症患者按病种分值付费(Diagnosis-Intervention Packet,DIP)分组方案及费用标准,为优化重症病种细分组及提高医院精细化管理水平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收集扬州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23年1—9月主要诊断为呼吸衰竭的... 目的 探索呼吸衰竭重症患者按病种分值付费(Diagnosis-Intervention Packet,DIP)分组方案及费用标准,为优化重症病种细分组及提高医院精细化管理水平提供决策依据。方法 收集扬州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23年1—9月主要诊断为呼吸衰竭的299例重症患者病案首页信息,采用单因素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住院总费用的主要影响因素,采用穷尽卡方自动交互检验决策树模型构建呼吸衰竭重症病例组合方案并进行各组费用测算。结果 住院日、主要手术/操作、离院方式、转归情况是影响呼吸衰竭重症患者住院总费用的重要分类变量,最终形成8个DIP组及相应的标准费用;各组内同质性高,组间异质性强,分组效果较好。结论 基于决策树模型构建的呼吸衰竭重症患者DIP优化分组方案符合临床实际,标准费用能够客观、全面反映医疗资源消耗水平,且不会大幅度增加医保基金支出负担,能够为医保部门优化该病种的细分组方案提供参考,促进医院提升医保精细化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衰竭 按病种分值付费 决策树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表面模型的冬小麦生物量估算
8
作者 郭燕 贺佳 +6 位作者 位盼盼 曾凯 史舟 叶粟 杨秀忠 郑国清 王来刚 《南方农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3-63,共11页
【目的】构建冬小麦主要生育时期生物量估算模型,分析不同水处理和不同年份情景下估算模型的迁移能力,为冬小麦生物量快速估算、表型研究及制定作物水肥决策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通过设置不同水氮处理,采用大疆M600 Pro无人机搭载安... 【目的】构建冬小麦主要生育时期生物量估算模型,分析不同水处理和不同年份情景下估算模型的迁移能力,为冬小麦生物量快速估算、表型研究及制定作物水肥决策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通过设置不同水氮处理,采用大疆M600 Pro无人机搭载安洲科技K6多光谱成像仪获取冬小麦关键生育期影像,提取影像数字表面模型,基于无人机影像提取株高,通过BP神经网络构建并改进冬小麦生物量估算模型。【结果】水氮耦合自然状态条件下冬小麦实测株高的变化较小,但在氮充足条件下灌溉可增加冬小麦实测株高。无人机提取株高与实测株高的线性决定系数(R^(2))为0.81,即无人机提取株高可解释81%的株高变异。基于无人机遥感影像提取株高构建的冬小麦生物量估算模型,R^(2)、均方根误差(RMSE)、相对分析误差(RPD)分别为0.58、4528.23 kg/ha和1.25,说明该模型可对冬小麦生物量进行快速估算,但模型稳健性较差(RPD<1.4),估算值(16198.27 kg/ha)较实测值(16960.23 kg/ha)偏小,且估算值较分散。通过数据转换,基于生物量/无人机提取株高比值构建的冬小麦生物量估算模型R^(2)、RMSE、RPD分别为0.88、2291.90 kg/ha和2.75,改进后的模型稳健性较强(RPD>2.0),估算值(17478.21 kg/ha)与实测值(17222.59 kg/ha)较接近,模型估算精度提高了51.72%。经验证,改进的冬小麦生物量估算模型在不同水处理和不同年份情景下具有较强的迁移能力,迁移估算模型的R^(2)均在0.85以上,能实现对冬小麦生物量的精准快速估算。【结论】利用无人机影像提取株高信息,通过数据转换,能有效提高冬小麦生物量估算模型的估算精度。改进的冬小麦生物量估算模型在不同水处理和不同年份情景下均表现出较强的迁移能力,但在不同氮水平情景下的迁移能力存在差异,因此,模型迁移利用前应对不同情景数据集进行直方图特征分析,并综合考虑多种影响因素以提升模型的泛化能力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生物量 株高 数字表面模型(DSM) 迁移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重症患儿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的构建
9
作者 周霞 高红梅 +4 位作者 黄琳 韩辉武 胡红玲 李莜 虞仁和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21-327,共7页
目的探讨危重患儿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发生喂养不耐受(feeding intolerance,FI)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2020年10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儿童重症监护室收治的危重患儿资料,随机分为训练集组(346... 目的探讨危重患儿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发生喂养不耐受(feeding intolerance,FI)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2020年10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儿童重症监护室收治的危重患儿资料,随机分为训练集组(346例)和验证集组(147例)。训练集组进一步分为耐受组(216例)和不耐受组(130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危重患儿EN发生FI的危险因素,利用R语言构建列线图,对验证集组进行验证。分别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评价模型的区分度、校准度和临床净收益。结果卧床时间、休克、胃肠减压、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联合使用肠外营养是危重患儿EN发生F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基于这些因素构建EN危重患儿发生FI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训练集组和验证集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34(95%CI:0.906~0.963)和0.852(95%CI:0.787~0.917),表明模型的区分度良好。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表明该模型拟合度良好(χ^(2)=12.559,P=0.128)。校准曲线分析和决策曲线分析提示该模型的预测效能和临床应用价值较高。结论卧床时间、休克、胃肠减压、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和联合使用肠外营养是危重患儿EN发生FI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这些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有较高的预测效能和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喂养不耐受 肠内营养 危险因素 列线图 预测模型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概念格融合模型的垃圾评论识别研究
10
作者 刘伟江 马小雯 王博 《现代情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3-35,共13页
[目的/意义]为有效解决基元学习器和集成模型对单形态特定模式的依赖和局限,本文通过加大观察粒度将分类器拓展为可适应多形态混合模式的分类器,以期提升模型理解能力和分类能力。[方法/过程]本文以概念集替代原始特征,引入互斥概念集... [目的/意义]为有效解决基元学习器和集成模型对单形态特定模式的依赖和局限,本文通过加大观察粒度将分类器拓展为可适应多形态混合模式的分类器,以期提升模型理解能力和分类能力。[方法/过程]本文以概念集替代原始特征,引入互斥概念集和正交样本集的概念,对样本进行分离、归纳和融合,构建概念格融合模型,并从模型特质、模型能力、模型品质及过拟合4个方面对模型进行评价。[结果/结论]以亚马逊23971条评论为样本集的测算结果表明,概念格融合模型在准确性、稳定性、抗干扰性等方面都有较大提升,且模型评价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更佳的内在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评论 基元学习器 集成模型 概念格 概念格融合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粒子飞行动态径向基代理模型的辐射屏蔽优化设计
11
作者 高帅 管兴胤 +5 位作者 卢毅 叶洋 袁媛 郝帅 胡启航 张勇 《核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3-143,共11页
针对辐射屏蔽优化设计中存在的消耗时间长、优化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粒子飞行样本更新策略的动态径向基代理模型。首先采用径向基神经网络建立真实目标函数的初始代理模型,然后通过差分进化算法对代理模型进行全局寻优,然后基于... 针对辐射屏蔽优化设计中存在的消耗时间长、优化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粒子飞行样本更新策略的动态径向基代理模型。首先采用径向基神经网络建立真实目标函数的初始代理模型,然后通过差分进化算法对代理模型进行全局寻优,然后基于代理模型寻优结果和粒子飞行样本更新策略产生新样本点,最后将新样本点加入原有样本点后重新更新代理模型并循环迭代,直至满足收敛条件。该方法以代理模型拟合精度为依据控制原有样本点向随机样本点和最优预测样本点的飞行速度,可以实现动态代理模型全局探索与局部探索的自适应平衡。为验证方法的有效性,将所提方法应用于12个数值测试函数和船用反应堆辐射屏蔽优化设计工程实例,并与其他优化方法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对于数值测试函数,所提方法在寻优结果、样本点数量和算法鲁棒性方面均具有显著优势,对于辐射屏蔽优化设计实例,所提方法得到的中子透射率为另外两种方法的48%和8%,所需样本点数量为静态代理模型的25%,证明该方法是求解辐射屏蔽优化等昂贵优化问题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飞行 径向基函数 动态代理模型 辐射屏蔽优化 昂贵优化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OF模型的真空引水罐内流动特性
12
作者 王欢 赵睿杰 +2 位作者 李红 杨帆 潘绪伟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4-79,共6页
为解决真空引水罐出口气体流出问题,探究罐内气液两相流动机理,基于RNG k-ε湍流模型和VOF模型对真空引水罐进行计算,对不同初始状态下真空引水罐内的气液两相交界面形态、出口管气体流出量以及出口管内流动状态进行分析,讨论了真空引... 为解决真空引水罐出口气体流出问题,探究罐内气液两相流动机理,基于RNG k-ε湍流模型和VOF模型对真空引水罐进行计算,对不同初始状态下真空引水罐内的气液两相交界面形态、出口管气体流出量以及出口管内流动状态进行分析,讨论了真空引水罐内初始状态对罐内流场的影响,总结了罐内水位对内部流场及出口管的作用关系.结果显示:当初始水位远高于进水管时会大幅优化真空引水罐内流场;与原初始水位相比,罐内气液两相交界面的交互作用减少;气体流出量体积分数峰值从最初的6.916%降至0.106%,平均值从3.442%降至0.027%;出口管流态得到明显改善,顶部低压区域减少.研究结果表明初始水位的变化会影响真空引水罐内流场特性、气体流出量及出口管流态,为深入认识真空引水罐内部流动及真空引水罐的设计提供了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水罐 流体体积模型 罐内水位 罐内流场 出口流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健康生态学模型的农村慢性病共病老年人社会隔离影响因素
13
作者 张瑞芹 孙俊俊 +3 位作者 聂丽 张会敏 朱丽丽 孙翠勇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084-1093,共10页
目的:利用健康生态学模型,探究影响农村慢性病共病老年人社会隔离的因素,为老年人社会隔离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2023年2月—8月,采用便利抽样方法调查河南省12个乡镇的1 010例农村慢性病共病老年人,以是否发生社会隔离为因变量,采用多... 目的:利用健康生态学模型,探究影响农村慢性病共病老年人社会隔离的因素,为老年人社会隔离的预防提供参考。方法:2023年2月—8月,采用便利抽样方法调查河南省12个乡镇的1 010例农村慢性病共病老年人,以是否发生社会隔离为因变量,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农村慢性病共病老年人社会隔离的影响因素。结果:44.85%(453例)的农村慢性病共病老年人存在社会隔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慢性病种类、自评健康状况、运动功能、睡眠质量、抑郁、婚姻状况、隔代抚养、社会支持、家庭功能、社会参与情况、所在农村资源、医疗保险及商业保险是农村慢性病共病老年人发生社会隔离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农村慢性病共病老年人发生社会隔离比例较高,影响因素涉及健康生态学模型中的5个层面,应从多维度、多层面采取干预措施,减少社会隔离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隔离 健康生态学模型 农村 慢性病共病 老年人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H模型的盾构隧道非线性地基反力确定方法
14
作者 梁发云 魏圣明 +3 位作者 陈可 袁强 闫静雅 顾晓强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84-295,共12页
为合理反映堆载作用下盾构隧道地基系数的非线性特征,基于UH模型(统一硬化模型)和MSD方法(mobilizable strength design)提出了一种确定隧道非线性地基反力的方法;并以隧道中心处的土体应力-应变曲线描述全土域的力学行为,提出了预测盾... 为合理反映堆载作用下盾构隧道地基系数的非线性特征,基于UH模型(统一硬化模型)和MSD方法(mobilizable strength design)提出了一种确定隧道非线性地基反力的方法;并以隧道中心处的土体应力-应变曲线描述全土域的力学行为,提出了预测盾构隧道地基反力的实用简化方法;基于上海第(4)、(5)1层土的UH模型统计参数,将隧道地基反力拟合为双曲线函数形式,进一步将由此获得的初始刚度及极限强度与本构模型参数进行拟合,提出上海地铁盾构隧道的地基反力函数表达式;通过对上海软土盾构隧道堆载工况的多因素分析,验证了该公式对隧道大变形预测问题的实用性。计算结果表明,堆载工况下隧道收敛变形对地基反力曲线的初始刚度要比其极限强度更为敏感,而隧道地基初始刚度主要与土体κ/λ、围压大小等因素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基反力曲线 UH模型 MSD方法 堆载 地铁隧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轴不排水有效应力路径的结构性剑桥模型的修正研究
15
作者 加瑞 李逸群 +1 位作者 雷华阳 姜宇轩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5-124,共10页
室内外试验和工程实践都表明天然沉积黏土具有一定的结构性,因此建立结构性本构模型对准确预测天然黏土的力学响应和解决实际岩土工程问题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基于结构性黏土的三轴固结不排水试验的有效应力路径对结构性剑桥(SCC)模型... 室内外试验和工程实践都表明天然沉积黏土具有一定的结构性,因此建立结构性本构模型对准确预测天然黏土的力学响应和解决实际岩土工程问题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基于结构性黏土的三轴固结不排水试验的有效应力路径对结构性剑桥(SCC)模型进行了两点改进:(1)对附加孔隙比Δe的计算公式进行了修正,可以准确模拟结构性黏土超过临界状态线后的有效应力路径;(2)考虑了屈服面内的塑性即亚屈服特性,可以较好地模拟屈服面内的有效应力路径然后,利用修正结构性剑桥(MSCC)模型对结构性黏土的侧限压缩试验、三轴固结不排水和三轴固结排水试验进行了模拟计算,并与试验结果和SCC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MSCC模型可以更好地模拟结构性黏土的三轴不排水有效应力路径以及侧限压缩和三轴固结排水试验的应力应变曲线。最后,对MSCC模型中的参数β(屈服面内塑性变形参数)、p'_(yi)(初始结构屈服应力)、Δe_(i)(初始附加孔隙比)、b(结构破损速率)、γ(剪切引起结构破损的参数)和ω(反映结构性对塑性流动准则的影响)进行了参数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参数β影响结构性黏土屈服面内的有效应力路径,参数p'_(yi)影响峰值强度,参数Δe_(i)影响残余强度,参数b和γ影响峰值后的强度衰减速率,参数ω影响强度开始衰减时的偏应变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性黏土 结构性剑桥模型 有效应力路径 亚屈服 附加孔隙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状态机实现Davidenkov本构模型的研究
16
作者 董正方 李浩杰 +1 位作者 王永锋 金德印 《地震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51-360,共10页
为解决传统编程方法在实现非线性本构模型时的可维护性差、二次开发困难等问题,基于有限状态机(FSM)原理,提出状态模式驱动和数表驱动的两种编程实现方法;通过对两种编程方法的对比,认为FSM结合数表驱动的方法更适合编写非线性本构程序... 为解决传统编程方法在实现非线性本构模型时的可维护性差、二次开发困难等问题,基于有限状态机(FSM)原理,提出状态模式驱动和数表驱动的两种编程实现方法;通过对两种编程方法的对比,认为FSM结合数表驱动的方法更适合编写非线性本构程序;随后对Davidenkov本构模型滞回曲线进行修正,提出两种滞回曲线构造形式:指向失效点型和指向修正点型。改进的Davidenkov本构模型纠正了“n倍法”模型在失效后,剪应变反向达到上限,而剪应变未进入失效状态的缺点,使得改进的Davidenkov本构模型在模拟土动应力-应变关系时更加合理,尤其是指向失效点模型在多次加卸载作用下,对土体剪切刚度的模拟情况更为精确;为验证基于FSM编制的本构程序具有可维护性强、二次开发简单等特点,依据FSM结合数表驱动的方法编制了Davidenkov及其修正的本构模型程序,以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与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土动力学 非线性本构模型 有限状态机 Davidenkov本构模型 二次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动学习PC-Kriging模型的复杂结构可靠性分析方法
17
作者 陈吉清 张钰奇 +2 位作者 兰凤崇 周云郊 王俊峰 《汽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83-390,共8页
对于复杂结构可靠性设计中多维设计变量和隐式非线性响应的问题,构造准确的代理模型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然而,基于预设样本量的试验设计来构建代理模型,可能面临效率低下或准确性不足的挑战。为此,提出一种主动学习PC-Kriging模型的... 对于复杂结构可靠性设计中多维设计变量和隐式非线性响应的问题,构造准确的代理模型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然而,基于预设样本量的试验设计来构建代理模型,可能面临效率低下或准确性不足的挑战。为此,提出一种主动学习PC-Kriging模型的可靠性分析方法,结合多项式混沌展开增强全局近似精度以及Kriging捕捉局部特征的优点,利用主动学习策略,自适应地选择最佳样本点,最大程度减少训练样本量,即减少结构性能分析的计算成本,提高分析效率。进一步构建主动学习PC-Kriging模型驱动的多软件协同设计框架,对前、后处理软件进行二次开发,实现参数化建模、性能分析和后处理的无缝连接,形成一套自动化分析流程。最后,以电池包结构为例进行可靠性分析,验证本文方法的高效性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可靠性分析 主动学习 代理模型 PC-Kriging 多软件协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质疏松症患者髋关节置换预后相关因素分析及Nomogram预测模型的构建
18
作者 王荣强 杨柳 +1 位作者 吴向坤 尚立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3期7137-7142,共6页
背景:骨质疏松症患者髋关节置换预后不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准确预测骨质疏松症患者髋关节置换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仍然是骨科医生面临的重大挑战。目的:探讨骨质疏松症患者髋关节置换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并构建Nomogram预测模型。... 背景:骨质疏松症患者髋关节置换预后不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准确预测骨质疏松症患者髋关节置换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仍然是骨科医生面临的重大挑战。目的:探讨骨质疏松症患者髋关节置换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并构建Nomogram预测模型。方法:选择2020年7月至2022年6月于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行髋关节置换的192例骨质疏松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后6个月行髋关节Harris评分,将Harris评分≥80分的患者纳入预后良好组(n=142),Harris评分<80分的患者纳入预后不良组(n=50)。收集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单因素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计量指标对骨质疏松症患者髋关节置换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骨质疏松症患者髋关节置换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构建骨质疏松症患者髋关节置换预后不良的Nomogram预测模型,采用校正曲线行内部验证并计算一致性指数,决策曲线行临床预测效能评估。结果与结论:①两组患者在年龄、体质量指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清白蛋白、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预后营养指数、并发症方面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②年龄、体质量指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清白蛋白、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预后营养指数的曲线下面积为0.813,0.780,0.787,0.764,0.777,0.785,0.818;③年龄、体质量指数、术中出血量、并发症是影响骨质疏松症患者髋关节置换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④Nomogram预测模型的校正、原始曲线与理想曲线接近,一致性指数为0.851(0.815-0.886),模型拟合度较高,Nomogram预测模型的阈值>0.12,可提供临床净收益,且临床净收益均高于独立预测因子;⑤提示年龄、体质量指数、术中出血量、并发症是影响骨质疏松症患者髋关节置换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基于此构建的Nomogram预测模型可帮助临床医生对骨质疏松症患者髋关节置换的预后情况进行评估,制定个性化干预措施,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髋关节置换 预后 Nomogram预测模型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经后出血子宫内膜癌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的建立
19
作者 王婧 周巧云 +6 位作者 王牧雨 肖豫 宋冬梅 郭艳 夏恩兰 李天照 黄晓武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3-149,共7页
目的通过收集绝经后出血(postmenopausal bleeding,PMB)患者常规病史、危险因素和超声结果的临床数据,建立一种预测PMB妇女罹患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EC)及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atypical hyperplasia,AH)风险的方法。方法连续... 目的通过收集绝经后出血(postmenopausal bleeding,PMB)患者常规病史、危险因素和超声结果的临床数据,建立一种预测PMB妇女罹患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EC)及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atypical hyperplasia,AH)风险的方法。方法连续性收集2013年12月至2023年12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的408例PMB患者的病例资料。分为病例组和对照组,将EC和AH患者纳入恶性组(病例组),其余患者纳入非恶性组(对照组),收集有关子宫内膜恶性病变危险因素的临床数据,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408例患者平均年龄(60.4±7.8)岁,病例组74例(18.1%),对照组334例(81.9%)。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选择子宫内膜恶性病变的最佳预测因子,创建“LRDNT”(light bleeding,recurrent bleeding,diabetes,non-uniform echogenicity&thickness)模型。LRDNT分数在0至22之间。LRDNT评分≥15约登指数最大,预测恶性病变的灵敏度为79.73%,特异度为80.84%,预测准确率为80.64%。结论PMB患者的临床信息与超声指标相结合的风险预测模型LRDNT,可帮助临床医生预测子宫内膜恶性病变发生的风险,有助于临床分流和优化诊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出血 子宫内膜癌 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OMSOL的射频与热风联合干燥条件下枣片质热传递耦合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20
作者 王强 曹帅涛 +4 位作者 杨陈妍 臧永镇 姚雪东 董万城 黄勇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7-44,共8页
为了揭示射频热处理对热风干燥效果的影响机理和枣片在干燥过程中水分与热量的动态变化。先通过对单一热风干燥(HA)及施加射频热处理的热风干燥(HA+RF)质热传递过程的理论分析,推导和建立了质热传递数学模型,确立了质热传递模型求解所... 为了揭示射频热处理对热风干燥效果的影响机理和枣片在干燥过程中水分与热量的动态变化。先通过对单一热风干燥(HA)及施加射频热处理的热风干燥(HA+RF)质热传递过程的理论分析,推导和建立了质热传递数学模型,确立了质热传递模型求解所需参数的数学表征;然后利用COMSOL多物理场仿真软件对HA和HA+RF条件下枣片的质热传递过程进行有限元模拟仿真与分析,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中心温度模拟值与试验值最大相差6.90℃,最小为0.01℃;表面温度模拟值与试验值最大相差1.77℃,最小相差0.30℃;HA和HA+RF枣片含水率模拟值与试验值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86、0.991,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可为枣片干燥均匀性的研究及射频施加机制优选提供模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片 质热传递 耦合模型 射频热处理 COMSO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