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模型的π/4模式简缩极化干涉数据目标分解 被引量:3
1
作者 郭胜龙 李洋 +2 位作者 杨士林 周勇胜 洪文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2-28,共7页
基于模型的目标分解是极化合成孔径雷达(SAR)的一个重要应用,基于模型目标分解依赖于极化数据仅能获得各散射机制的能量信息。该文将基于模型的分解技术应用到π/4模式的简缩极化干涉SAR(C-Pol In SAR)数据中,对互相关矩阵进行分解,在... 基于模型的目标分解是极化合成孔径雷达(SAR)的一个重要应用,基于模型目标分解依赖于极化数据仅能获得各散射机制的能量信息。该文将基于模型的分解技术应用到π/4模式的简缩极化干涉SAR(C-Pol In SAR)数据中,对互相关矩阵进行分解,在获得各散射机制功率的同时获得对应的散射相位中心。该文首先推导出3种散射机制π/4简缩极化SAR干涉观测下散射模型,然后运用数值计算方法进行目标分解,最终求解出各散射机制的功率贡献及相位中心高度信息。仿真数据验证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分析了不同波段及不同地表参数对分解结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SAR) π/4模式简缩极化 简缩极化干涉SAR 模型目标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成本曲线的可再生能源发电目标分解模型 被引量:2
2
作者 刘贞 张希良 何建坤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9-15,138,共7页
为了解决可再生能源发电国家目标与省域目标的衔接问题,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一种基于动态成本曲线的可再生能源发电目标分解模型。模型首先给出了可再生能源发电行业的静态成本曲线,考虑技术进步及外部性的影响,生成动态成本曲线。给出可... 为了解决可再生能源发电国家目标与省域目标的衔接问题,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一种基于动态成本曲线的可再生能源发电目标分解模型。模型首先给出了可再生能源发电行业的静态成本曲线,考虑技术进步及外部性的影响,生成动态成本曲线。给出可再生能源发电总量目标情景,依据目标分解模型,可以将总量目标分解到各个区域、各种技术,并给出各种技术的优先发展区域,各区域的优先发展技术。通过福建案例验证该模型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到2025年,该省的经济开发量可达2358万kW,碳减排量可达8720万t/a。福州、漳州、泉州和宁德市的可再生能源发电经济装机容量分别达到435万、371万,350万和366万kW装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再生能源发电 动态成本曲线 目标分解模型 优先发展技术 优先发展区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室质量目标分解结构模型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高志方 《现代测量与实验室管理》 2010年第4期38-40,共3页
本文以项目管理工作结构分解(work breakdown structure)为基础,结合ISO/IEC17025及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要求,研究和建立了实验室质量目标分解结构模型(model for objective work breakdown structure),为实验室有效建立质量目标管... 本文以项目管理工作结构分解(work breakdown structure)为基础,结合ISO/IEC17025及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要求,研究和建立了实验室质量目标分解结构模型(model for objective work breakdown structure),为实验室有效建立质量目标管理体系提供一种可行的技术方法,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室 质量目标 工作结构分解 目标分解结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验室质量目标分解结构模型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高志方 《昆钢科技》 2010年第3期45-50,共6页
以项目管理工作结构分解(work breakdown structure)为基础,结合ISO/IEC17025及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要求,研究和建立了实验室质量目标分解结构模型(model for objective work breakdown structure),为实验室有效建立质量目... 以项目管理工作结构分解(work breakdown structure)为基础,结合ISO/IEC17025及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要求,研究和建立了实验室质量目标分解结构模型(model for objective work breakdown structure),为实验室有效建立质量目标管理体系提供一种可行的技术方法,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室 质量目标 工作结构分解 目标分解结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KPI的企业战略目标工作分解结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照付 陈伟晨 钟意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8年第20期80-82,共3页
本文针对勘察设计企业战略目标工作分解结构进行研究,旨在定义战略目标工作分解模型,较为详细地说明企业如何实现战略目标与员工KPI绩效结合,实现自上而下战略目标层层分解及关键绩效指标落地。
关键词 战略目标 目标分解结构 目标分解模型 KP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两种受体模型的太原市大气降尘来源解析及季节变化特征 被引量:10
6
作者 张忠诚 谢宇琪 +7 位作者 张智杰 高岗栓 许博 田霄 徐晗 卫昱婷 史国良 冯银厂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577-2586,共10页
于2019年1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典型工业城市太原市开展了降尘采样和降尘化学组分分析.采样期间,太原市平均降尘量约为7.9t/(km^(2)·30d),并呈现在4~6月较高.在选取的8个监测区域中,清徐和巨轮的平均降尘量较高,分别为10.7t/(km^(... 于2019年1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典型工业城市太原市开展了降尘采样和降尘化学组分分析.采样期间,太原市平均降尘量约为7.9t/(km^(2)·30d),并呈现在4~6月较高.在选取的8个监测区域中,清徐和巨轮的平均降尘量较高,分别为10.7t/(km^(2)·30d)和10.6t/(km^(2)·30d).降尘化学组分质量中地壳元素(Ca、Si、Al)占比较高,巨轮和桃园监测区域的降尘中Fe元素的质量显著高于其他监测区域.将降尘量和化学组分分析结果分别纳入正定矩阵因子分解(PMF)和偏目标转换-正定矩阵分解(PTT-PMF)两种受体模型中对太原市降尘进行了定量来源解析.通过比较两种受体模型的拟合性能和解析的因子谱发现:PTT-PMF受体模型相较于PMF能够更好地区分出降尘中城市扬尘源和建筑尘源这两类相似的尘源.结果表明,太原市降尘主要有六种来源:城市扬尘源(PMF:35%,PTT-PMF:35%)、建筑尘源(PMF:29%,PTT-PMF:28%)、钢铁工业源(PMF:14%,PTT-PMF:14%)、燃煤源(PMF:13%,PTT-PMF:12%)、二次无机盐(PMF:5%,PTT-PMF:6%)、机动车尾气排放源(PMF:4%,PTT-PMF:5%).两种受体模型得到的平均来源贡献结果相似,而建筑尘源和钢铁工业源的季节变化趋势则有一定的差异.粗粒径源类(城市扬尘源和建筑尘源)是太原市降尘的主要来源,两者对降尘的贡献率超过了60%,并在春季贡献率(4~6月)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降尘 受体模型 目标转换-正定矩阵分解模型(PTT-PMF) 来源解析 城市扬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种新型受体模型的PM_(2.5)来源解析对比 被引量:9
7
作者 王振宇 李永斌 +6 位作者 郭凌 宋志强 许艳玲 王丰 梁维青 史国良 冯银厂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608-618,共11页
为了解多种新型受体模型的适用性,利用正定矩阵分解/多元线性引擎2-物种比值(PMF/ME2-SR)、偏目标转换-正定矩阵分解(PTT-PMF)、正定矩阵分解(PMF)和化学质量平衡(CMB)这4种受体模型对我国北方典型城市细颗粒物(PM_(2.5))数据进行同步... 为了解多种新型受体模型的适用性,利用正定矩阵分解/多元线性引擎2-物种比值(PMF/ME2-SR)、偏目标转换-正定矩阵分解(PTT-PMF)、正定矩阵分解(PMF)和化学质量平衡(CMB)这4种受体模型对我国北方典型城市细颗粒物(PM_(2.5))数据进行同步解析并互相验证.结果发现,燃煤源(25%~26%)、扬尘源(19%~21%)、二次硝酸盐(17%~19%)、二次硫酸盐(16%)、机动车源(13%~15%)、生物质燃烧源(4%~7%)和钢铁源(1%~2%)这7种主要污染源对研究地区PM_(2.5)有贡献.通过比较不同模型获得的源成分谱和源贡献以及计算各源的差异系数(CD)和平均绝对误差(AAE),发现4种模型的解析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平均CD值在0.6~0.7之间),但不同模型对各污染源中组分的识别存在差异.相比于传统PMF模型,PMF/ME2-SR模型由于纳入一次源类的特征比值,能够更好地区分源谱特征较为相似的源类,如扬尘源的CD和AAE分别比PMF模型低15%和54%;PTT-PMF模型以实测一次源谱和虚拟二次源谱为约束目标,计算的二次硫酸盐的CD和AAE分别为0.25和17%,比PMF低55%和23%,获得了更"纯净"的二次源类并识别了其他模型未识别的钢铁源,对源类的精细化解析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_(2.5)来源解析 正定矩阵分解/多元线性引擎2-物种比值模型(PMF/ME2-SR) 目标转换-正定矩阵分解模型(PTT-PMF) 新型受体模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