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模拟酶解优化鸽血红蛋白抗氧化肽酶法制备 被引量:2
1
作者 力俊琛 高昕悦 +4 位作者 江晨怡 杨云顺 赛买提·艾则孜 刘雅娜 巴吐尔·阿不力克木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8-115,共8页
以鸽血红蛋白为原材料,采用在线数据库ExPASy Peptide Cutter中的蛋白酶模拟酶解,通过生物信息学工具筛选多肽潜在的生物活性、溶解性、毒性和致敏性,由此预测最适宜制备鸽血红蛋白源抗氧化肽的蛋白酶。设置不同的酶解时间、酶添加量和... 以鸽血红蛋白为原材料,采用在线数据库ExPASy Peptide Cutter中的蛋白酶模拟酶解,通过生物信息学工具筛选多肽潜在的生物活性、溶解性、毒性和致敏性,由此预测最适宜制备鸽血红蛋白源抗氧化肽的蛋白酶。设置不同的酶解时间、酶添加量和酶解温度作为单因素,探究不同酶解条件对酶解产物水解度和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试验,探究酶解法制备鸽血红蛋白抗氧化肽的最优工艺条件。结果表明,蛋白酶K为虚拟筛选出的最佳蛋白酶,最佳的制备鸽血红蛋白抗氧化肽的工艺为鸽血红蛋白浓度1 g/100 mL、pH8、酶解时间3 h、酶添加量415.54 U/g、酶解温度65℃。在此条件下,通过验证试验得出响应值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33.21±0.68)%,与预测值相差较小,故而此条件为最优工艺。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试验,发现最优工艺条件下鸽血红蛋白酶解后目的条带消失,进一步验证该方法为酶解鸽血红蛋白源抗氧化肽的最优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鸽血红蛋白 抗氧化肽 模拟酶解 响应面分析法 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拟酶切的酪蛋白定向酶解探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彭莉娟 王伟 +2 位作者 张赛赛 赵春江 冯凤琴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14-216,321,共4页
用模拟酶切软件peptidecutter提供的39种蛋白酶,对已知序列的酪蛋白进行模拟酶切,以生成的寡肽数量为指标建立酶解肽库,选择适用酶并进行真实条件下的酶解验证,获得最适用酶;以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抑制肽的抑制率和酪蛋白磷酸肽(CPP)... 用模拟酶切软件peptidecutter提供的39种蛋白酶,对已知序列的酪蛋白进行模拟酶切,以生成的寡肽数量为指标建立酶解肽库,选择适用酶并进行真实条件下的酶解验证,获得最适用酶;以血管紧张素转化酶(ACE)抑制肽的抑制率和酪蛋白磷酸肽(CPP)的氮磷摩尔比来评价ACE抑制肽的活性及CPP的纯度,超滤分离酶解液获得高纯度的ACE抑制肽和CPP。结果表明:胰蛋白酶为最适用酶,超滤后ACE抑制肽的抑制活性及CPP的纯度显著升高(p<0.01),获得了高活性的ACE抑制肽和高纯度的CP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酪蛋白 模拟酶解 血管紧张素转化(ACE)抑制肽 酪蛋白磷酸肽(CP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技术的生物活性肽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3
作者 周亭屹 高新昌 +2 位作者 党亚丽 潘道东 曹锦轩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35-340,共6页
传统的生物活性肽分离、纯化过程耗时费力,且鉴定难度较大,同时缺乏快速准确的活性评价方法,如何快速高效的提取制备活性肽仍是目前生物活性肽研究的重点。近年来发展迅速的生物信息学技术可为生物大数据分析提供方法和工具,正逐渐应用... 传统的生物活性肽分离、纯化过程耗时费力,且鉴定难度较大,同时缺乏快速准确的活性评价方法,如何快速高效的提取制备活性肽仍是目前生物活性肽研究的重点。近年来发展迅速的生物信息学技术可为生物大数据分析提供方法和工具,正逐渐应用于生物活性肽的功能研究。本文首先总结了传统生物活性肽的分离、纯化及活性研究方法中的难点,然后重点阐述了生物信息学技术在模拟酶解、酶解产物的功能预测及与前体蛋白的选择,活性肽的识别和预测以及构效关系等方面的应用,以期为生物信息学在活性肽研究中的广泛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信息学 生物活性肽 模拟酶解 活性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子对接技术研究鱼源抗冻多肽与鱼肌球蛋白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3
4
作者 江文婷 陈旭 +4 位作者 蔡茜茜 杨傅佳 黄丹 黄建联 汪少芸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29-38,共10页
冻藏期间蛋白质冷冻变性是引起解冻后鱼糜凝胶化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而肌球蛋白重链(Myosin Heavy Chain,MHC)是鱼糜凝胶形成的主要贡献者。本研究使用不同生物酶酶解制备抗冻多肽,通过计算机模拟酶解技术筛选抗冻多肽。利用蛋白质... 冻藏期间蛋白质冷冻变性是引起解冻后鱼糜凝胶化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而肌球蛋白重链(Myosin Heavy Chain,MHC)是鱼糜凝胶形成的主要贡献者。本研究使用不同生物酶酶解制备抗冻多肽,通过计算机模拟酶解技术筛选抗冻多肽。利用蛋白质同源建模构建海鲈鱼肌球蛋白空间结构,通过分子对接和分子动力学模拟解析抗冻多肽与海鲈鱼肌球蛋白重链的作用位点及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胰蛋白酶酶解物具有高抗冻活性,对菌体低温胁迫保护达到80.35%±4.39%,并具有良好的热滞活性及抑制重结晶作用。模拟胰蛋白酶酶解获得的肽段GPR与GPAGGK可以与肌球蛋白重链通过分子间作用力结合,其中GPAGGK的结合更为稳定。这种相互作用可以阻碍肌球蛋白在温度变化中的结构改变,其机理可能是抗冻多肽结合在肌球蛋白重链的结构空腔上,影响了结合水解离后引起的疏水键及二硫键等化学键的形成,阻碍蛋白侧链聚集、结构改变和冰晶的位移等,这有利于鱼糜及鱼糜制品在冷冻贮藏中的品质保持。本研究结果为抗冻多肽应用于鱼糜及其制品在冷冻贮藏过程中品质保持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模拟 计算机模拟酶解 虚拟筛选 抗冻多肽 肌球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子对接技术从虾夷扇贝中筛选抗SARS-CoV-2活性肽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步营 何玮 +5 位作者 王飞 朱文慧 李学鹏 仪淑敏 徐永霞 励建荣 《食品科学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4-62,共9页
为从食品原料中筛选具有抗2019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能力的生物活性肽段,选用虾夷扇贝肌球蛋白为目标序列,利用计算机对虾夷扇贝肌球蛋白进行模拟酶解,对酶解所得的肽段进行毒性和生物活性预测。选取活性评分超过0.5且无毒性的肽段,... 为从食品原料中筛选具有抗2019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能力的生物活性肽段,选用虾夷扇贝肌球蛋白为目标序列,利用计算机对虾夷扇贝肌球蛋白进行模拟酶解,对酶解所得的肽段进行毒性和生物活性预测。选取活性评分超过0.5且无毒性的肽段,以SARS-CoV-S/ACE2复合蛋白和COVID-19 Mpro水解酶为靶标进行分子对接,鉴定其病毒抗性。结果表明:肽段CSNAIPEL可以与SARS-CoV-S/ACE2复合蛋白上的GLN42和GLU329两个关键氨基酸结合,LibDock Score为136.03;肽段LPIY不仅能与SARS-CoV-S/ACE2复合蛋白上的ASP38和TYR491氨基酸结合,还能够与COVID-19 Mpro上的THR24、THR25和THR26氨基酸结合,LibDock Score分别为142.85和168.04;肽段QRPR与COVID-19 Mpro水解酶晶体上的THR24、THR25和THR26氨基酸结合,LibDock Score为154.93。研究表明,肽段CSNAIPEL、LPIY和QRPR三者表现出较好的抗SARS-CoV-2能力。本研究旨在为抗新型冠状病毒功能食品的研发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模拟 模拟酶解 SARS-CoV-2 虚拟筛选 分子对接 抗新型冠状病毒肽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