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对非线性外生系统的模糊干扰观测器与抗扰控制设计
1
作者 杨文颖 王红都 黎明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6-137,共12页
针对由外生系统描述的扰动的抗扰控制方法一直是研究热点。本文针对一类含有非线性扰动的非线性系统,利用径向基函数模糊逻辑系统逼近系统及外生系统中的未知非线性函数,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模糊干扰观测器(FDO)估计非线性扰动。构造了一... 针对由外生系统描述的扰动的抗扰控制方法一直是研究热点。本文针对一类含有非线性扰动的非线性系统,利用径向基函数模糊逻辑系统逼近系统及外生系统中的未知非线性函数,设计了一种新型的模糊干扰观测器(FDO)估计非线性扰动。构造了一种新颖的干扰估计误差观测器来逼近自适应更新律中的干扰估计误差。在此基础上,结合线性矩阵不等式(LMI)提出了一种基于FDO的自适应模糊控制方法,并利用李雅普诺夫方法分析了闭环系统的稳定性。最后,采用仿真实验验证了所设计的控制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在控制精度及干扰估计精度上均优于传统的抗扰控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干扰观测器(fdo) 自适应模糊控制 非线性外生系统 扰动估计误差观测器 复合抗干扰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干扰观测器的精密直驱系统滑模位置控制
2
作者 李东博 李旭 +1 位作者 刘海波 王永青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08-115,128,共9页
为了实现永磁直线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linear synchronous motor,PMLSM)在精密直驱系统中的高性能位置控制,针对其控制精度易受系统参数摄动和外部扰动等因素影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干扰观测器(fuzzy disturbance observe... 为了实现永磁直线同步电机(permanent magnet linear synchronous motor,PMLSM)在精密直驱系统中的高性能位置控制,针对其控制精度易受系统参数摄动和外部扰动等因素影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干扰观测器(fuzzy disturbance observer,FDO)的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控制(nonsingular fast terminal sliding mode control,NFTSMC)复合策略。首先,建立了考虑系统集总扰动的PMLSM动力学模型,同时为提高伺服系统鲁棒性能同时削弱抖振现象,引入模糊干扰观测器观测系统集总扰动;然后,设计了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面,能够保证系统跟踪误差在有限时间内快速收敛至零,并将观测器估计值动态补偿至控制器中;最后,通过精密直驱系统仿真与试验证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控制系统的响应速度、跟踪精度与鲁棒性,同时削弱抖振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密直驱系统 永磁同步直线电机 位置控制 非奇异快速终端滑模 模糊干扰观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干扰观测器的模糊PID控制在冶炼炉中的应用
3
作者 张勇 赵冠华 龚乐 《工业加热》 2025年第1期27-31,共5页
温度是工业控制中的一项重要参数之一,冶炼炉温度控制的好坏不仅影响产品的质量而且影响生产的效率。由于冶炼炉的温度控制系统具有滞后现象严重,并且其控制具有大惯性的性质,所以这对研究炉内温度控制增加了难度。将基于干扰观测器的模... 温度是工业控制中的一项重要参数之一,冶炼炉温度控制的好坏不仅影响产品的质量而且影响生产的效率。由于冶炼炉的温度控制系统具有滞后现象严重,并且其控制具有大惯性的性质,所以这对研究炉内温度控制增加了难度。将基于干扰观测器的模糊PID控制方法应用到冶炼炉温度控制系统中,使用干扰观测器对系统中未建模部分及外部扰动等干扰进行补偿,通过模糊PID控制和干扰观测器的复合控制来控制冶炼炉炉内温度。使用Matlab中进行仿真验证,通过对比PID控制,控制时间缩短了120 s,控制精度提高了3℃,且无超调量,各项结果表明要优于PID控制。通过对比,该方法提高了控制精度,缩短了系统的稳定调节时间,大大提高控制系统的稳定性,有效保护了冶炼炉的使用寿命,使得生产效率得到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PID控制 干扰观测器 炉温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扰观测器与模糊伺服复合控制策略研究
4
作者 吕东 《今日自动化》 2024年第4期144-145,148,共3页
在现代工业伺服控制技术发展中,伺服控制系统的高控制精度、高稳定性和快速响应性是经典控制理论和现代控制原理追求的主要目标,特别是在外界对系统的扰动或难以建立精确的被控对象数学模型的情况下,传统的单纯PID控制环路抗扰动能力差... 在现代工业伺服控制技术发展中,伺服控制系统的高控制精度、高稳定性和快速响应性是经典控制理论和现代控制原理追求的主要目标,特别是在外界对系统的扰动或难以建立精确的被控对象数学模型的情况下,传统的单纯PID控制环路抗扰动能力差。文章设计了模糊控制器和干扰观测器,该控制器能够补偿模型参数不准确所引起的误差,同时能够抵抗外界对系统的扰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D控制 干扰观测器 模糊控制 复合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的伺服加载模糊滑模控制 被引量:1
5
作者 桑勇 蒋路明 +1 位作者 郭联龙 廖连杰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共5页
针对电动伺服加载测试台存在的间隙、摩擦等非线性控制问题,以滑模变结构控制(SMC)为主体进行了加载控制器设计。分析伺服加载测试台整体结构,提出一种基于扩张状态扰动观测器(ESO)的模糊滑模控制(FSMC)策略。该策略在使用ESO针对伺服... 针对电动伺服加载测试台存在的间隙、摩擦等非线性控制问题,以滑模变结构控制(SMC)为主体进行了加载控制器设计。分析伺服加载测试台整体结构,提出一种基于扩张状态扰动观测器(ESO)的模糊滑模控制(FSMC)策略。该策略在使用ESO针对伺服加载系统的外部干扰进行观测的基础上,设计了模糊控制对滑动模态面和滑模趋近律进行自适应调节,提高了系统的动态实时跟随能力和干扰补偿能力,并减小SMC控制器稳定时的抖振现象。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基于扩张状态观测器的模糊滑模控制器(FSMC-ESO)对比传统SMC及PID控制具有更好的快速响应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伺服加载测试台 非线性干扰 滑模控制 扩张状态观测器 模糊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干扰观测器的自适应二阶动态滑模控制 被引量:18
6
作者 蒲明 吴庆宪 +1 位作者 姜长生 程路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05-812,共8页
针对一类存在不确定性和外干扰的非线性系统滑模控制的抖振问题,本文首先证明了以高斯函数为隶属度函数的模糊基向量对状态向量的偏导在任意情况下有界,解决了模糊辨识同二阶动态滑模结合的关键问题.然后设计了二阶动态Terminal滑模,有... 针对一类存在不确定性和外干扰的非线性系统滑模控制的抖振问题,本文首先证明了以高斯函数为隶属度函数的模糊基向量对状态向量的偏导在任意情况下有界,解决了模糊辨识同二阶动态滑模结合的关键问题.然后设计了二阶动态Terminal滑模,有效克服了滑模抖振,且能保证滑模面上的滑动在有限时间内收敛.再基于模糊干扰观测器的输出设计自适应鲁棒补偿项.基于李雅普诺夫理论证明了系统稳定性.最后将本文提出的控制方案用于近空间飞行器姿态角跟踪仿真,并分析了高阶动态滑模收敛时间增加的问题.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控制方案跟踪速度快、精度高,且有效去除了抖振.与常规Terminal滑模相比,二阶动态Terminal滑模增加的收敛时间非常有限,适于工程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空间飞行器 滑模 克服抖振 模糊干扰观测器 自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干扰观测器的卫星姿态误差四元数模糊滑模控制 被引量:7
7
作者 穆朝絮 孙长银 钱承山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86-891,共6页
针对刚体卫星的姿态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干扰观测器的误差四元数模糊滑模控制方法.首先研究了由误差四元数和误差角速度描述的卫星动力学方程和运动学方程,避免了卫星姿态控制中最终姿态表示的非单值性问题.然后,根据卫星姿态控制... 针对刚体卫星的姿态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干扰观测器的误差四元数模糊滑模控制方法.首先研究了由误差四元数和误差角速度描述的卫星动力学方程和运动学方程,避免了卫星姿态控制中最终姿态表示的非单值性问题.然后,根据卫星姿态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利用Lya-punov方法设计了滑模控制律,并采用干扰观测器对外界干扰进行估计补偿.为克服滑模控制中存在的抖振,设计了基于干扰观测器的模糊滑模控制器.对卫星姿态控制的仿真结果表明,在外界干扰存在的条件下,设计的控制律能有效地实现卫星姿态控制,避免了传统滑模控制的抖振问题,具有良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误差四元数 干扰观测器 模糊滑模控制 姿态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干扰观测器的自适应反演滑模控制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刘柏廷 吴云洁 黄延福 《系统仿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677-1680,共4页
摩擦等外界干扰,系统不确定性信息及参数变化对飞行仿真转台的运行造成不利影响。针对该问题,提出基于模糊干扰观测器(Fdo)的自适应反演滑模控制方案(ABSMC),在对外界干扰和不确定信息进行补偿的基础上,从稳定性出发,对不确定上界进行... 摩擦等外界干扰,系统不确定性信息及参数变化对飞行仿真转台的运行造成不利影响。针对该问题,提出基于模糊干扰观测器(Fdo)的自适应反演滑模控制方案(ABSMC),在对外界干扰和不确定信息进行补偿的基础上,从稳定性出发,对不确定上界进行自适应估计,并逐步反推出控制器。通过对某型仿真转台进行仿真,得知该方案与普通滑模控制(SMC)方案相比,具有更高的跟踪精度,并极大的提高了对外界干扰,系统不确定信息和参数变化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干扰观测器 反演滑模控制 自适应 飞行仿真转台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干扰观测器的空天飞行器轨迹线性化控制 被引量:12
9
作者 张春雨 姜长生 朱亮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3-38,共6页
针对一类多输入多输出非线性不确定系统,提出了基于模糊干扰观测器(FDO)的轨迹线性化控制(TLC)方法并应用于空天飞行器(ASV)飞行控制系统设计。利用模糊系统具有以任意精度逼近非线性函数的能力设计FDO对未知干扰和不确定进行估计,并通... 针对一类多输入多输出非线性不确定系统,提出了基于模糊干扰观测器(FDO)的轨迹线性化控制(TLC)方法并应用于空天飞行器(ASV)飞行控制系统设计。利用模糊系统具有以任意精度逼近非线性函数的能力设计FDO对未知干扰和不确定进行估计,并通过鲁棒控制项来提高系统的性能。采用Lyapunov方法本文证明了闭环系统跟踪误差和干扰观测误差一致最终有界。最后利用所提出的控制方案设计了ASV飞行控制系统,仿真结果表明了控制方案的有效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行控制系统 轨迹线性化控制 模糊干扰观测器 空天飞行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快速模糊干扰观测器的UASV再入Terminal滑模控制 被引量:14
10
作者 黄国勇 姜长生 王玉惠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92-297,304,共7页
针对无人空天飞行器再入大气层过程中气动参数变化剧烈、控制精度要求高的特点,设计了基于快速模糊干扰观测器的Terminal滑模控制方案。通过改进传统模糊干扰观测器的学习律,提出一种快速模糊干扰观测器,增强了其在线逼近干扰及系统不... 针对无人空天飞行器再入大气层过程中气动参数变化剧烈、控制精度要求高的特点,设计了基于快速模糊干扰观测器的Terminal滑模控制方案。通过改进传统模糊干扰观测器的学习律,提出一种快速模糊干扰观测器,增强了其在线逼近干扰及系统不确定的能力。Terminal滑模的有限时间收敛特性提高了系统跟踪速度,同时采用快速模糊干扰观测器消除全部扰动的影响,从而保证了飞行品质。最后,仿真结果表明了快速模糊干扰观测器的优越性及闭环控制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空天飞行器再入 气动参数不确定 快速模糊干扰观测器 TERMINAL滑模控制 有限时间收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干扰观测器的轨迹线性化控制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春雨 姜长生 朱亮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20-925,共6页
针对一类非线性不确定系统,基于轨迹线性化控制(TLC)方法及模糊干扰观测器(FDO)技术研究了一种新的非线性控制结构。利用模糊系统具有以任意精度逼近非线性函数的能力设计FDO对未知干扰和不确定进行估计,并通过鲁棒控制项来提高系统的... 针对一类非线性不确定系统,基于轨迹线性化控制(TLC)方法及模糊干扰观测器(FDO)技术研究了一种新的非线性控制结构。利用模糊系统具有以任意精度逼近非线性函数的能力设计FDO对未知干扰和不确定进行估计,并通过鲁棒控制项来提高系统的性能。采用Lyapunov方法,证明了跟踪误差和干扰观测误差一致最终有界。最后利用提出的控制方案针对数值算例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了控制方案的有效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系统 模糊干扰观测器 轨迹线性化控制 模糊系统 一致最终有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干扰观测器的电液伺服位置系统自适应反步控制 被引量:15
12
作者 刘乐 蔺明浩 +1 位作者 李晓刚 方一鸣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43-150,158,共9页
针对具有输入饱和的非对称缸电液伺服系统的位置跟踪控制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糊干扰观测器的自适应动态面反步控制方法。首先,为便于系统控制器的设计,将系统模型等价转化为严格的反馈形式,并考虑了伺服阀控制信号存在的输入饱和问题;其... 针对具有输入饱和的非对称缸电液伺服系统的位置跟踪控制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模糊干扰观测器的自适应动态面反步控制方法。首先,为便于系统控制器的设计,将系统模型等价转化为严格的反馈形式,并考虑了伺服阀控制信号存在的输入饱和问题;其次,通过构造模糊干扰观测器对系统中由参数摄动、负载扰动等构成的复合干扰进行了观测估计;再次,将反步控制与动态面控制相结合完成了非对称缸电液伺服位置系统控制器的设计,有效地增强了系统的鲁棒稳定性,并解决了反步控制中的“计算膨胀”问题;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闭环系统的所有信号均一致最终有界。最后,基于某650 mm冷带轧机电液伺服系统的实际数据进行了仿真对比研究,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液伺服位置系统 非对称缸 输入饱和 模糊干扰观测器 动态面控制 自适应反步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干扰观测器的电动Stewart平台自适应模糊控制 被引量:5
13
作者 吴东苏 顾宏斌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757-763,共7页
建立了一个电动Stewart平台的统一动力学模型,并基于它设计了一种新型的自适应模糊控制算法。这个统一的动力学模型在任务空间中使用了Newton-Euler方法建立,同时结合了平台动力学和执行器动力学模型。自适应模糊控制算法使用计算力矩... 建立了一个电动Stewart平台的统一动力学模型,并基于它设计了一种新型的自适应模糊控制算法。这个统一的动力学模型在任务空间中使用了Newton-Euler方法建立,同时结合了平台动力学和执行器动力学模型。自适应模糊控制算法使用计算力矩方法设计运动平台标称模型的逆动力学控制器,然后使用基于模糊干扰观测器的自适应模糊控制器对模型的不确定性和外部扰动进行补偿。通过数值仿真分析表明,在不引入高增益控制器的情况下,成功地消除了平台参数的不确定性和外部干扰的影响,保证了平台的跟踪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WART平台 模糊干扰观测器 自适应模糊控制 飞行模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干扰观测器与模糊前馈补偿的随动系统PID控制策略 被引量:6
14
作者 姜尚 田福庆 +2 位作者 梁伟阁 潘林豪 杨波 《火炮发射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9-34,共6页
针对随动系统在非线性随机力矩干扰时输出信号易畸变的现象,提出一种基于干扰观测器与模糊前馈补偿的随动系统PID控制策略。在随动系统"三闭环"结构模型的基础上,合理设计干扰观测器与模糊前馈补偿器,对干扰力矩的不确定性误... 针对随动系统在非线性随机力矩干扰时输出信号易畸变的现象,提出一种基于干扰观测器与模糊前馈补偿的随动系统PID控制策略。在随动系统"三闭环"结构模型的基础上,合理设计干扰观测器与模糊前馈补偿器,对干扰力矩的不确定性误差进行补偿,经仿真试验与结果分析,与传统模糊PID控制策略相比,所提策略能更好地补偿随动系统在非线性随机力矩干扰下的不确定性误差,削弱模糊PID控制的抖振,使系统具有良好的跟踪性能与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理论 随动系统 干扰观测器 模糊控制 前馈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有模糊干扰观测器的高超声速飞行器一体化制导控制方法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暾 王鹏 +1 位作者 刘鲁华 吴杰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6-93,共8页
为充分利用高超声速飞行器在俯冲段的质心运动与绕质心运动之间的耦合作用和飞行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基于模糊干扰观测器提出三维一体化制导与控制问题。根据飞行器的动力学方程以及飞行器-目标的视线角相对运动方程,推导出适用于倾斜转... 为充分利用高超声速飞行器在俯冲段的质心运动与绕质心运动之间的耦合作用和飞行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基于模糊干扰观测器提出三维一体化制导与控制问题。根据飞行器的动力学方程以及飞行器-目标的视线角相对运动方程,推导出适用于倾斜转弯控制的一体化制导控制模型。针对模型中的不确定性采用模糊干扰观测器进行补偿,并使用块动态面方法设计一种一体化制导控制律。通过选取适当的李雅普诺夫函数证明闭环系统状态的一致毕竟有界性。仿真结果验证了该一体化制导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和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飞行器 模糊干扰观测器 一体化制导控制 块动态面反演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干扰观测器的泵控马达系统自适应模糊控制 被引量:4
16
作者 魏建华 李帅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54-156,162,共4页
针对非连续大惯量低频负载扰动下的泵控马达系统动态性能差的特点,提出了采用基于干扰观测器的自适应模糊控制。介绍了干扰观测器和自适应模糊控制器的设计方法。仿真结果表明,基于干扰观测器的自适应模糊控制器较单独的自适应模糊控制... 针对非连续大惯量低频负载扰动下的泵控马达系统动态性能差的特点,提出了采用基于干扰观测器的自适应模糊控制。介绍了干扰观测器和自适应模糊控制器的设计方法。仿真结果表明,基于干扰观测器的自适应模糊控制器较单独的自适应模糊控制器或常规PID控制器对负载扰动表现出更强的适应性和鲁棒性,系统动态特性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泵控马达 自适应模糊控制 干扰观测器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干扰观测器的抗饱和自适应反步控制
17
作者 周丽 殷利平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5期431-436,共6页
针对一类输入受限的非匹配不确定非线性系统,提出了一种抗饱和自适应反步控制方法.利用模糊干扰观测器在线逼近系统的未知非匹配不确定及干扰,采用反步控制方法设计自适应控制器.控制系统设计中引入限幅滤波器,有效降低了控制输入饱和... 针对一类输入受限的非匹配不确定非线性系统,提出了一种抗饱和自适应反步控制方法.利用模糊干扰观测器在线逼近系统的未知非匹配不确定及干扰,采用反步控制方法设计自适应控制器.控制系统设计中引入限幅滤波器,有效降低了控制输入饱和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并且控制器设计无需对虚拟控制律进行重复求导.利用李亚普诺夫稳定性定理,证明了闭环系统渐近稳定.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控制 反步法 模糊干扰观测器 非线性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干扰观测器和改进模糊PID的农用车辆路径跟踪控制策略 被引量:8
18
作者 杨子兵 周军 +4 位作者 孙永佳 皇攀凌 郭凤江 陈希源 李明明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2-60,共9页
为减少外界干扰对农用车辆路径跟踪精度的影响,提高路径跟踪系统的鲁棒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干扰观测器和改进模糊PID算法的农用车辆路径跟踪控制策略。在建立农用车辆四轮转向运动学模型的基础上,建立路径跟踪数学模型,通过对模糊PID算法... 为减少外界干扰对农用车辆路径跟踪精度的影响,提高路径跟踪系统的鲁棒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干扰观测器和改进模糊PID算法的农用车辆路径跟踪控制策略。在建立农用车辆四轮转向运动学模型的基础上,建立路径跟踪数学模型,通过对模糊PID算法的比例、积分部分进行改进和加入基于干扰主动控制的干扰观测器提高控制策略的抗干扰能力;在MATLAB软件的Simulink仿真平台对所设计的控制策略进行有效性验证。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PID控制方法相比,所设计的控制策略可以成功消除外界干扰,能有效地加快响应速度,提高自适应能力,有利于农用车辆路径跟踪精度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用车辆 路径跟踪 干扰观测器 模糊PID 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干扰观测器的无人机自主着陆逆控制器设计 被引量:3
19
作者 程士广 姜长生 吴庆宪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7-20,25,共5页
针对具有显著非线性和不确定性的无人机自主着陆系统,提出基于模糊干扰观测器的非线性动态逆的控制方法,用于降低控制器对不确定性的要求。基于时标分离原则,将无人机自主着陆系统分为快回路、慢回路、非常慢回路和极慢回路,通过在快回... 针对具有显著非线性和不确定性的无人机自主着陆系统,提出基于模糊干扰观测器的非线性动态逆的控制方法,用于降低控制器对不确定性的要求。基于时标分离原则,将无人机自主着陆系统分为快回路、慢回路、非常慢回路和极慢回路,通过在快回路、慢回路和非常慢回路设计动态逆控制律使状态解耦,设计直线下滑和指数拉平的着陆轨迹,并在极慢回路进行跟踪。设计基于模糊系统的干扰观测器,以逼近外部干扰和内部不确定性等复合干扰,基于李雅普诺夫理论证明系统稳定性。最后给出了无人机自主着陆轨迹跟踪控制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设计控制器具有良好鲁棒性,完成无人机在外界干扰下的自主着陆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主着陆 模糊干扰观测器 动态逆控制 不确定系统 鲁棒性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干扰观测器的移动机器人自适应滑模跟踪控制 被引量:11
20
作者 郭文东 魏莹 +3 位作者 李振阳 牛勃 孙尚鹏 佃松宜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6期15529-15536,共8页
针对轮式移动机器人(wheeled mobile robot,WMR)轨迹跟踪中存在的速度跳变和未知系统扰动,提出一种新型轨迹跟踪控制策略。该策略基于反演技术,分别设计WMR系统的运动学控制器和动力学控制器。在运动学控制器中,采用分流技术克服了轨迹... 针对轮式移动机器人(wheeled mobile robot,WMR)轨迹跟踪中存在的速度跳变和未知系统扰动,提出一种新型轨迹跟踪控制策略。该策略基于反演技术,分别设计WMR系统的运动学控制器和动力学控制器。在运动学控制器中,采用分流技术克服了轨迹跟踪初期的速度跳变问题;在动力学控制器中,将模糊干扰观测器与自适应滑模控制结合,有效解决了未知系统扰动对控制性能的影响,并且消除了传统滑模控制的抖振现象。通过Lyapunov稳定性理论,证明了该控制策略的稳定性。仿真研究表明:该控制策略具有较小的速度跳变,控制信号抖振较小,并对系统扰动具有强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式移动机器人(WMR) 轨迹跟踪 分流技术 模糊干扰观测器 自适应滑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