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精确科学到模糊科学的哲学思考 被引量:7
1
作者 王汝发 朱海文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1期1-3,8,共4页
文章从精确科学与模糊科学的发展历史、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等方面出发 ,阐述了精确科学的局限性 ;指出了由精确科学到模糊科学正是辩证规律的生动体现 。
关键词 精确科学 模糊科学 哲学 辩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模糊科学的渊源流变及其重大意义
2
作者 孙连仲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年第2期96-101,18,共7页
本文着重探讨模糊科学这门新兴学科的孕育与生成、流变与发展及其重大意义.
关键词 集体表象 综合思维 集合概念 模糊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机械科学与技术的立论依据和理论体系 被引量:3
3
作者 黄洪钟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35-37,共3页
阐述模糊技术在产业上的现实意义,提出模糊机械科学与技术这一新思想,并对模糊机械科学与技术的立论依据、理论体系进行了初步阐述。
关键词 模糊机械科学 理论体系 边缘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语篇概念、科学模糊性和英汉翻译教学 被引量:1
4
作者 韩进宝 张轶前 贺莹 《教育与职业》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4期151-153,共3页
文章在界定语篇概念和科学模糊性概念的基础上,探讨了英汉翻译教学中引进语篇概念和科学模糊性的必要性,认为语篇概念能够解决传统翻译教学中偏重词句的问题,科学模糊性有利于教师和学生恰当地把握语篇翻译中的模糊现象,二者的结合... 文章在界定语篇概念和科学模糊性概念的基础上,探讨了英汉翻译教学中引进语篇概念和科学模糊性的必要性,认为语篇概念能够解决传统翻译教学中偏重词句的问题,科学模糊性有利于教师和学生恰当地把握语篇翻译中的模糊现象,二者的结合是提高英汉翻译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篇 科学模糊 英汉翻译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糊机械科学与技术立论──21世纪机械科学的重要发展方向
5
《管理观察》 1996年第5期33-33,共1页
关键词 模糊机械科学与技术 21世纪 模糊技术 理论体系 立论依据 现实意义 新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平等与效率的模糊内涵 被引量:1
6
作者 朱荣科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0-15,共6页
一、传统方法意义下的解释1.平等的内涵平等(EQuaLity)和公平(fair)含义不一。公平的含义很广,平等应囿于其内。平等亦含有相等和公正之意。从这个意义上说,平等问题虽属于价值判断,但它有数量化的可能属性,而公平则是不可以数量化的变... 一、传统方法意义下的解释1.平等的内涵平等(EQuaLity)和公平(fair)含义不一。公平的含义很广,平等应囿于其内。平等亦含有相等和公正之意。从这个意义上说,平等问题虽属于价值判断,但它有数量化的可能属性,而公平则是不可以数量化的变量。互瑞昂曾对平等、效率和公平分别给出了定义:“当在一分配状态X下,对于所有单位i和j,X_i≥iX_J时,该分配状态X是平等的;如若X_i<iX_J,我们就说在分配状态X下单位i妒忌单位j。”这个定义是从社会集团之间在总体分配上达到水平最大化和从社会选择角度出发的。弗利(D·Foley)在1969年《资源配置和公共部门》一书中说:如在一分配状态下所有人都不妒忌别人的话,这一分配是平等的。这两个定义是一致的,其共同点是:从分配和伦理角度出发。弗利对妒忌定义如下:“在一分配状态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等 效率 模糊科学 内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uzzy Clustering Validity for Spatia Data 被引量:1
7
作者 HU Chunchun MENG Lingkui SHI Wenzhong 《Geo-Spatial Information Science》 2008年第3期191-196,共6页
The validity measurement of fuzzy clustering is a key problem. If clustering is formed, it needs a kind of machine to verify its validity. To make mining more accountable, comprehensible and with a usable spatial patt... The validity measurement of fuzzy clustering is a key problem. If clustering is formed, it needs a kind of machine to verify its validity. To make mining more accountable, comprehensible and with a usable spatial pattern, it is necessary to first detect whether the data set has a clustered structure or not before clustering. This paper discusses a detection method for clustered patterns and a fuzzy clustering algorithm, and studies the validity function of the result produced by fuzzy clustering based on two aspects, which reflect the un-certainty of classification during fuzzy partition and spatial location features of spatial data, and proposes a new validity function of fuzzy clustering for spatial data. The experimental result indicates that the new validity function can accurately measure the validity of the results of fuzzy clustering. Especially, for the result of fuzzy clustering of spatial data, it is robust and its classification result is better when compared to other indi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uzzy clustering spatial data validity UNCERTAINT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ncertainty Representation of Ocean Fronts Based on Fuzzy-Rough Set Theory
8
作者 XUE Cunjin ZHOU Chenghu +1 位作者 SU Fenzhen ZHANG Dandan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SCIE CAS 2008年第2期131-136,共6页
Analysis of ocean fronts' uncertainties indicates that they result from indiscemibility of their spatial position and fuzziness of their intensity. In view of this, a flow hierarchy for uncertainty representation of ... Analysis of ocean fronts' uncertainties indicates that they result from indiscemibility of their spatial position and fuzziness of their intensity. In view of this, a flow hierarchy for uncertainty representation of ocean fronts is proposed on the basis of fuzzy-rough set theory. Firstly, raster scanning and blurring are carried out on an ocean front, and the upper and lower approximate sets, the indiscernible relation in fuzzy-rough theories and related operators in fuzzy set theories are adopted to represent its uncertainties, then they are classified into three sets: with members one hundred percent belonging to the ocean front, belonging to the ocean front's edge and definitely not belonging to the ocean front. Finally, the approximate precision and roughness degree are utilized to evaluate the ocean front's degree of uncertainties and the precision of the representation. It has been proven that the method is not only capable of representing ocean fronts' uncertainties, but also provides a new theory and method for uncertainty representation of other oceanic phenome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uzzy-rough set upper approximate sets lower approximate sets ocean fronts UNCERTAINTI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模糊语法
9
作者 张惠民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1993年第3期4-8,共5页
一九六五年美国查德(L、A、ZADEH)发表了开创性的论文《模糊集合》(fuzzy sets),提出了研究事物的模糊性问题,并把模糊集合这个概念作为刻划模糊事物的基本数学模型。一个以研究模糊数学为中心的模糊语言学、模糊逻辑学等的模糊科学蓬... 一九六五年美国查德(L、A、ZADEH)发表了开创性的论文《模糊集合》(fuzzy sets),提出了研究事物的模糊性问题,并把模糊集合这个概念作为刻划模糊事物的基本数学模型。一个以研究模糊数学为中心的模糊语言学、模糊逻辑学等的模糊科学蓬勃兴起。这是认识论上的一次大突破,科学方法论上的一次大革命。模糊性既是思维的自然属性,也是语言的自然属性。查德指出:“在现实物质世界所遇到的客体,经常没有精确规定的界限”,“不精确性的根源在于缺乏明确的类别隶属判据。”这就是说,客观事物是模糊的,这种模糊性反映在人的大脑中,便产生了思维的模糊性,作为人类思维信息载体的语言必然会产生模糊性,语言的模糊是各种特殊性差异点的一种客观反映。语法是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因此语言的模糊性寓于语法模糊性的大系统之中。 (一) 先谈谈模糊词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 模糊 模糊集合 语言 语法模糊 模糊数学 模糊 自然属性 科学方法论 模糊科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