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欧几里德几何距离矩阵分析的三维颅面复原评价方法 被引量:4
1
作者 翟桂英 任甫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77-379,共3页
目的:探索欧几里德几何距离矩阵分析(EDMA)在三维颅面复原效果评价的应用。方法:采用兰玉文等开发的三维颅面鉴定仪对120例(女男性各60例)辽宁汉族成人重建后的三维颅骨进行相貌复原,复原后的三维面貌与真实的三维面貌利用WinEDM... 目的:探索欧几里德几何距离矩阵分析(EDMA)在三维颅面复原效果评价的应用。方法:采用兰玉文等开发的三维颅面鉴定仪对120例(女男性各60例)辽宁汉族成人重建后的三维颅骨进行相貌复原,复原后的三维面貌与真实的三维面貌利用WinEDMA软件进行EDMA分析。结果:EDMA分析显示,女性复原组,非参数bootstrap检验T=1.791,P=0.001,形状差异矩阵(FDM)比值在0.95~1.05的占71%,男性复原组,非参数bootstrap检验T=1.741,P=0.001,FDM比值在0.95~1.05的占70%,线段FDM比值小于0.95和大于0.95的部分主要集中在五官区,进一步分析显示眼部的特征点对复原效果影响最大。结论:利用该方法复原出的面貌与真实面貌存在差异,但总体看复原面貌与真实面貌大体相似,EDMA能够对复原的效果进行评价并找出复原结果中误差较大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人类学 颅面复原评价 欧几里德几何距离矩阵分析 颅面复原 软组织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汉族成人外鼻不对称性的欧几里德几何距离矩阵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杨夙 翟桂英 任甫 《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15-317,321,共4页
目的:利用欧几里德几何距离矩阵分析(EDMA)对辽宁汉族成人外鼻形态进行不对称性分析。方法:将101例辽宁汉族成人分为男性组与女性组,其中男性组41人,女性组60人。使用VG Studio 2.2 MAX软件对两组MRI扫描数据进行三维面部重建及外鼻三... 目的:利用欧几里德几何距离矩阵分析(EDMA)对辽宁汉族成人外鼻形态进行不对称性分析。方法:将101例辽宁汉族成人分为男性组与女性组,其中男性组41人,女性组60人。使用VG Studio 2.2 MAX软件对两组MRI扫描数据进行三维面部重建及外鼻三维坐标测量,最后对两组受试者左右侧外鼻测量数据进行EDMA分析。结果:EDMA结果显示,男性组与女性组左、右侧外鼻均有显著形态学差异,形状差异矩阵(FDM)比值(左侧比右侧)小于0.95和大于1.05的部分男性组有2个,占13.3%(2/15),女性组有4个,占26.7%(4/15)。结论:辽宁汉族成人外鼻左右不对称,右侧外鼻整体轮廓大于左侧,女性外鼻不对称性高于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鼻 不对称性 欧几里德几何距离矩阵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欧几里德几何距离矩阵的辽宁汉族男性青年颅面部不对称性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朱博 任甫 +4 位作者 席焕久 翟桂英 齐双 马庆云 李成志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75-378,共4页
目的:利用欧几里德几何距离矩阵分析(EDMA)对辽宁汉族男性青年颅面部进行不对称性研究,为面部识别和颅面复原提供数据.方法:使用VGStudi0 2.2MAX软件对104例辽宁汉族男性青年颅面部的MRI扫描数据进行三维坐标测量,测量后的左侧面部坐标... 目的:利用欧几里德几何距离矩阵分析(EDMA)对辽宁汉族男性青年颅面部进行不对称性研究,为面部识别和颅面复原提供数据.方法:使用VGStudi0 2.2MAX软件对104例辽宁汉族男性青年颅面部的MRI扫描数据进行三维坐标测量,测量后的左侧面部坐标和右侧面部坐标进行EDMA,最后使用Geomagic Wrap 12软件对左侧面部三维图像进行镜像合成,生成完全对称的镜像面部并与真实面部进行比较.结果:EDMA分析显示,左右侧面部有显著形态学差异,形状差异矩阵(FDM)比值(右侧比左侧)在0.95~1.05的有234个占89%,FDM比值小于0.95和大于1.05的部分有30个占11%,30个不对称比值中有20个小于0.95占67%,10个比值大于1.05占33%.Geomagic Wrap 12分析结果显示镜像合成的面部与真实面部图像有明显差异.结论:辽宁汉族男性青年颅面部不对称,不对称性为11%,左侧面部比右侧面部对颅面部不对称性影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人类学 颅面部 不对称性 欧几里德几何距离矩阵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欧几里德几何距离矩阵的成人梨状孔性别差异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翟桂英 任甫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68-468,共4页
目的:通过对辽宁汉族成人梨状孔空间形状研究,分析梨状孔的性别差异.方法:使用VG Studi0 2.2 MAX软件对206例(男性100例,女性106例)辽宁汉族成人CT扫描数据进行三维颅骨提取,并在三维颅骨模型上测量梨状孔的三维坐标;使用WinEDMA软件对... 目的:通过对辽宁汉族成人梨状孔空间形状研究,分析梨状孔的性别差异.方法:使用VG Studi0 2.2 MAX软件对206例(男性100例,女性106例)辽宁汉族成人CT扫描数据进行三维颅骨提取,并在三维颅骨模型上测量梨状孔的三维坐标;使用WinEDMA软件对男、女性梨状孔做形状差异分析;最后使用Geomagic Wrap 12软件对男、女性梨状孔的形状差异做偏差分析.结果:欧几里德几何距离矩阵分析(EDMA)显示,辽宁地区成年男性与女性梨状孔形状有显著差异,其中形状差异矩阵(FDM)比值(女性比男性)中对差异有贡献的比值即小于0.95和大于1.05的部分,小于0.95的占57%,大于1.05的占4%.女性与男性梨状孔高(特征点1到特征点5的距离)比等于0.896,小于1;女性与男性梨状孔最大宽(特征点3到特征点7的距离)比等于1;女性与男性梨状孔颈宽(特征点2到特征点8的距离)比等于1.067,大于1.结论:辽宁汉族成人梨状孔形状有显著的性别差异,男性梨状孔高而窄,女性梨状孔矮而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人类学 颅骨 梨状孔 欧几里德几何距离矩阵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gle Ⅱ~1与正常牙弓形态差异——应用欧几里德距离矩阵分析法 被引量:6
5
作者 聂琼 林久祥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59-662,共4页
目的:分析比较Angle Ⅱ1 和正常(牙合)牙弓形态差异.方法:以年龄均为13~17 岁的Angle Ⅱ1和正常(牙合)各60 名为研究对象,利用YM-2115 三维测量仪在所有个体的上下颌模型上标定对应于牙尖及切缘中点的标志点,用欧几里德距离矩阵分析法(... 目的:分析比较Angle Ⅱ1 和正常(牙合)牙弓形态差异.方法:以年龄均为13~17 岁的Angle Ⅱ1和正常(牙合)各60 名为研究对象,利用YM-2115 三维测量仪在所有个体的上下颌模型上标定对应于牙尖及切缘中点的标志点,用欧几里德距离矩阵分析法(Euclidean-distance matrix analysis, EDMA)分析Angle Ⅱ1和正常(牙合)的牙弓形态差异. 结果:(1)无论男女性,Angle Ⅱ1的上牙弓长度大于正常(牙合)的上牙弓,女性大1.8%,男性大2.7%;二者的牙弓形态差异有显著性(P<0.001),且后牙对形态差异所起的作用较前牙大,其中Angle Ⅱ1 的后上牙弓宽度较正常(牙合)窄是一主要因素.(2)无论男女性,Angle Ⅱ1 的下牙弓长度稍大于正常(牙合)的下牙弓,二者的牙弓形态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临床上扩展Angle Ⅱ1 的后上牙弓宽度可能是协调上下牙弓形态的重要措施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弓形态 欧几里德距离矩阵分析法(EDMA) 牙弓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欧式几何距离矩阵的辽宁汉族成年女性身体质量指数与面部不对称性关系的分析
6
作者 刘威 任甫 翟桂英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80-783,共4页
目的:通过对正常辽宁汉族成年女性面部不对称性与身体质量指数(BMD关系的分析,研究辽宁汉族成年女性面部不对称性对健康的影响.方法:根据BMI将辽宁汉族成年女性分为偏瘦组、正常组和偏重组.使用VG Studi0 2.2MAX软件对3组MRI扫描数... 目的:通过对正常辽宁汉族成年女性面部不对称性与身体质量指数(BMD关系的分析,研究辽宁汉族成年女性面部不对称性对健康的影响.方法:根据BMI将辽宁汉族成年女性分为偏瘦组、正常组和偏重组.使用VG Studi0 2.2MAX软件对3组MRI扫描数据进行三维坐标测量,使用Geomagic Wrap 12软件对3组辽宁汉族成年女性左右侧面部做不对称性偏差分析,最后对3组辽宁汉族成年女性左右侧面部测量数据做欧式几何距离矩阵分析(EDMA).结果:EDMA分析显示,3组左右侧面部均有形态学差异,形状差异矩阵(FDM)比值(右侧比左侧)小于0.95和大于1.05的部分,偏瘦组有39个占15%,正常组有44个占17%,偏重组有50个占19%.Geomagic Wrap 12不对称性偏差分析结果显示3组面部不对称部位均集中在面部中间1/3位置.结论:辽宁汉族成人女性BMI值越大,面部不对称性越大,从而面临的健康风险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 不对称性 身体质量指数 欧几里德几何距离矩阵分析 人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欧氏距离矩阵分析法的辽宁汉族成人三维CT重建眼眶的几何形态测量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侯波 许泽君 +2 位作者 翟桂英 刘大华 任甫 《解剖学杂志》 CAS 2019年第2期183-186,共4页
目的:基于欧氏距离矩阵分析法(EDMA)通过几何形态测量法分析辽宁汉族成人眼眶的左右不对称性,以期为法医颅面复原和颅面整形外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采集119例受试者颅骨三维CT数据使用VG Studio3.0MAX软件进行颅骨三维重建并提... 目的:基于欧氏距离矩阵分析法(EDMA)通过几何形态测量法分析辽宁汉族成人眼眶的左右不对称性,以期为法医颅面复原和颅面整形外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采集119例受试者颅骨三维CT数据使用VG Studio3.0MAX软件进行颅骨三维重建并提取眼眶标志点三维坐标,采用WinEDMA1.0.1软件分别对男性组和女性组眼眶进行不对称性分析。结果:EDMA结果显示男性组和女性组左右眼眶形态学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形状差异矩阵(FDM)比值(右侧比左侧)显示不对称部位男性和女性各有4个。结论:辽宁汉族成人左右眼眶形状不完全对称,男女不对称性概率相同但不对称部位不全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眶 表型 几何形态测量法 不对称性 三维CT 欧氏距离矩阵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DMA的辽宁汉族成人3DCT重建耳郭几何形态测量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许泽君 侯波 +2 位作者 翟桂英 刘大华 任甫 《解剖学杂志》 CAS 2019年第3期292-295,共4页
目的:通过对三维重建后的耳郭进行几何形态测量,分析耳郭形态的左右对称性及性别差异。方法:对78例辽宁汉族青年人(男性38人,女性40人)进行128排螺旋CT扫描;将CT数据导入VG Studio MAX3.0中进行三维重建并对标志点进行三维坐标测量;使用... 目的:通过对三维重建后的耳郭进行几何形态测量,分析耳郭形态的左右对称性及性别差异。方法:对78例辽宁汉族青年人(男性38人,女性40人)进行128排螺旋CT扫描;将CT数据导入VG Studio MAX3.0中进行三维重建并对标志点进行三维坐标测量;使用WinEDMA1.0.1对三维标志点进行对称性、性别差异分析,所得结果进行bootstrap非参数检验。结果:通过对男女耳郭形态进行欧几里德距离矩阵分析显示,男女耳郭形态左右对称性均不存在显著形态学差异;但耳郭形态存在性别差异,且男性耳郭整体轮廓大于女性。结论:辽宁汉族成人左右耳郭形态不存在显著差异,但男性耳郭总体轮廓大于女性,体现在形态耳宽、容貌耳宽、形态耳长、容貌耳长,在形态差异矩阵中线段比值均大于1.05。为颅面部形态的表型研究、法医的个体识别推断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郭 表型 几何形态测量学 欧几里达距离矩阵分析 三维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DMA的辽宁汉族成年Bonwill三角的几何形态分析
9
作者 殷雅楠 刘大华 +1 位作者 许泽君 任甫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37-241,共5页
目的:对三维重建后的下颌Bonwill三角进行几何形态测量,分析Bonwill三角的不同垂直骨面型的差异。方法:对72例辽宁汉族成年人进行128层螺旋CT扫描;将CT数据导入Invivo 5.3中进行三维重建并对标志点进行三维坐标测量;使用WinEDMA1.0.1对... 目的:对三维重建后的下颌Bonwill三角进行几何形态测量,分析Bonwill三角的不同垂直骨面型的差异。方法:对72例辽宁汉族成年人进行128层螺旋CT扫描;将CT数据导入Invivo 5.3中进行三维重建并对标志点进行三维坐标测量;使用WinEDMA1.0.1对三维标志点进行差异分析,分析结果采用bootstrap非参数检验。结果:通过对各个垂直骨面型Bonwill三角的分析发现,辽宁汉族成人各个骨面型的Bonwill三角具有对称性(P>0.05);不同垂直骨面型之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辽宁汉族成人的Bonwill三角大致具有对称性,但从不同垂直骨面形分析,从均角型到高角型再到低角型,辽宁汉族成人左侧脸的深度依次递减;从高角型到均角型再到低角型,辽宁汉族成人右侧脸的深度依次递减;从低角型到高角型再到均角型,辽宁汉族成人脸的下颌髁突间宽度依次递减。这对于不同地区垂直骨面型的颅面特征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nwill三角 几何形态测量学 欧几里德距离矩阵分析 三维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T的中国汉族成人眼眶测量与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宁 翟桂英 +2 位作者 刘大华 谷雨 任甫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40-343,共4页
目的:通过对中国汉族成人眼眶的测量,分析其与性别的关系。方法:采用西门子16层螺旋 CT 对实验者进行扫描,使用 VG Studio 2.2 MAX 软件提取三维颅骨并对颅骨数据进行三维坐标测量。使用 WinEDMA1.0.1软件对三维坐标数据进行形状差异... 目的:通过对中国汉族成人眼眶的测量,分析其与性别的关系。方法:采用西门子16层螺旋 CT 对实验者进行扫描,使用 VG Studio 2.2 MAX 软件提取三维颅骨并对颅骨数据进行三维坐标测量。使用 WinEDMA1.0.1软件对三维坐标数据进行形状差异分析并对形状差异进行 bootstrap 非参数检验。结果:欧几里德几何距离矩阵分析显示,辽宁地区成年男性与女性眼眶形状有显著差异,bootstrap 非参数检验 T=1.169,P =0.001。形状差异矩阵(FDM)比值(女性比男性)中对差异有贡献的比值即小于0.95和大于1.05的部分,小于0.95的占36%,大于1.05的占2%。结论:辽宁地区成年男性与女性眼眶形状有显著差异;造成男性和女性眼眶形状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左右侧眼眶相对空间位置不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人类学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眼眶测量 欧几里德几何距离矩阵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T的辽宁汉族不同垂直骨面型成人下颌骨测量与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高林成 高琳清 +5 位作者 翟桂英 刘大华 王鹏 席焕久 任甫 黄克强 《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11-314,共4页
目的:通过CT三维重建对中国辽宁汉族成人下颌骨进行测量,分析不同垂直骨面型之间的差异。方法:使用VG Studio 2.2 MAX软件对106例(低角29例、均角47例、高角30例)辽宁汉族成人CT扫描数据进行三维颅骨提取,并在三维颅骨模型上测量下颌骨... 目的:通过CT三维重建对中国辽宁汉族成人下颌骨进行测量,分析不同垂直骨面型之间的差异。方法:使用VG Studio 2.2 MAX软件对106例(低角29例、均角47例、高角30例)辽宁汉族成人CT扫描数据进行三维颅骨提取,并在三维颅骨模型上测量下颌骨的三维坐标;使用WinEDMA1.0.1软件对不同垂直骨面型成人的下颌骨做形状差异性分析并对差异进行bootstrap非参数检验。结果:欧几里得几何距离矩阵分析显示,辽宁不同垂直骨面型汉族成人的下颌骨按高角、均角、低角的顺序,下颌升支相对与整个下颌体由短变长,而下颌骨水平部的垂直高度由长变短。其主要差异集中在下颌骨升支,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辽宁地区不同垂直骨面型成人的下颌骨形态差异显著,在正畸治疗方案设计中应充分考虑该差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骨 垂直骨面型 CT 三维重建 欧几里得几何距离矩阵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维CT重建辽宁地区骨性Ⅰ类女性下颌骨的不对称性研究
12
作者 卢俊伟 于晗骁 +2 位作者 吴桐 张秀 于晓童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367-369,375,共4页
目的 对辽宁地区骨性Ⅰ类女性下颌骨几何进行三维CT重建技术(3DCT),并利用欧几里得距离矩阵分析(EDMA)进行形态的不对称性分析,对口腔正畸方案的设计及法医牙科鉴定方向提供重要的形态学基础资料。方法 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沈阳市... 目的 对辽宁地区骨性Ⅰ类女性下颌骨几何进行三维CT重建技术(3DCT),并利用欧几里得距离矩阵分析(EDMA)进行形态的不对称性分析,对口腔正畸方案的设计及法医牙科鉴定方向提供重要的形态学基础资料。方法 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沈阳市表型组学研究重点实验室影像数据库中的50名辽宁地区骨性Ⅰ类女性进行3D头部CT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数据录入VG Studio 3.2 MAX进行下颌骨三维重建并测量标志点三维坐标,使用winEDMA Version 1.0.1软件对左右侧下颌骨标志点进行不对称性分析。结果 用bootstrap非参数统计检验法分析结果显示,t=1.164、P=0.001。25个形状差异矩阵比值中小于0.95的有5个(20%);>1.05的有0个。辽宁地区骨性Ⅰ类女性下颌骨左右形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辽宁地区骨性Ⅰ类女性下颌骨具有不对称性且右侧偏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几里得距离矩阵分析 计算机断层扫描 不对称性 几何形态测量 辽宁地区 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DMA的辽宁汉族成人头面部指数的测量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季璐 任甫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2期93-97,共5页
目的通过对颅面部CT三维重建后的头面部指数进行测量计算,分析辽宁汉族成年人的简化面部表型特征及男女性别差异。方法随机选择100名辽宁省汉族成年人(其中男:40人,女:60人),通过对其CT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在VG Studio3.2MAX软件中进行坐... 目的通过对颅面部CT三维重建后的头面部指数进行测量计算,分析辽宁汉族成年人的简化面部表型特征及男女性别差异。方法随机选择100名辽宁省汉族成年人(其中男:40人,女:60人),通过对其CT数据进行三维重建,在VG Studio3.2MAX软件中进行坐标点的几何形态学测量,用欧式距离矩阵分析法(euclidean distance matrix analysis,EDMA)得出相应头面部指数,分析面部表型并比较男女头面部指数的差异性。结果本研究通过对男女头面部指数进行欧式距离矩阵分析显示,辽宁成人汉族无论男女均以超狭面型为主,鼻指数大多表现为以狭鼻型男性的整体头面部指数大于女性(P<0.05),在FM矩阵中线段比值均大于1.05。结论辽宁汉族成年人具有超狭面型、狭鼻型或中鼻型,且有男性面部总体轮廓大于女性的特点。为人体解剖学颅面部形态的研究、法医的个体识别推断提供基础数据和理论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三维重建 欧几里德几何距离矩阵分析 几何形态学测量 面部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T三维重建研究辽宁汉族成人面中部的对称性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鹏 赵洋 +5 位作者 席焕久 翟桂英 朱博 齐双 高秀秋 任甫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6-98,103,共4页
目的:基于CT三维重建,研究辽宁汉族成年人以上颌骨为主的面中部的对称性,为颌面外科、口腔正畸、美容及人类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随机选择60名辽宁省汉族正常成年人,男、女性各30人,通过CT三维立体重建,使用VGStudio 2.2MA... 目的:基于CT三维重建,研究辽宁汉族成年人以上颌骨为主的面中部的对称性,为颌面外科、口腔正畸、美容及人类学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随机选择60名辽宁省汉族正常成年人,男、女性各30人,通过CT三维立体重建,使用VGStudio 2.2MAX软件采集所有个体在空间位置模型上坐标点,用欧几里德距离矩阵分析法(EDMA)分析比较其面中部对称性差异。研究数据进行非参数bootstrap检验。结果:通过EDMA分析处理显示,辽宁汉族成年男性、女性左右侧面中部存在显著差异。男、女性组中,非参数bootstrap检验,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辽宁成年男性、女性面中部存在显著不对称性,美容修复及颅面复原应当考虑到该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中部 对称性 CT三维重建 欧几里德距离矩阵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