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9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正定矩阵因子分析模型的滹沱河冲洪积扇地下水污染源解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孟瑞芳 孟舒然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86-591,共6页
于2017年9月采集了33组地下水水样,运用衬度系数方差和正定矩阵因子分析(PMF)模型研究了滹沱河冲洪积扇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及控制因素,并解析主要污染来源。结果表明:(1)地下水中总硬度(TH)和NO-3超标严重,NO-3为5.0~326.2 mg/L,沟谷平... 于2017年9月采集了33组地下水水样,运用衬度系数方差和正定矩阵因子分析(PMF)模型研究了滹沱河冲洪积扇地下水的水化学特征及控制因素,并解析主要污染来源。结果表明:(1)地下水中总硬度(TH)和NO-3超标严重,NO-3为5.0~326.2 mg/L,沟谷平原区、冲洪积扇顶部和冲洪积扇中部超标率分别为55.6%、21.4%和30.0%;TH为140~833 mg/L,沟谷平原区、冲洪积扇顶部和冲洪积扇中部超标率高达77.8%、64.3%和60.0%。该地区地下水已受到了人类活动的显著影响。(2)岩石风化是地下水水化学的主要控制因素,地下水主要的水化学类型是HCO_(3)·SO_(4)-Ca和HCO_(3)·SO_(4)-Ca·Mg。(3)冲洪积扇顶部各组分衬度系数方差整体要大于沟谷平原区和冲洪积扇中部,冲洪积扇顶部内地下水受人类活动影响强烈。(4)PMF源解析结果表明,该地区地下水主要污染源是生活污水和化肥、工业污染源和地下水超采诱发的水岩交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定矩阵因子分析模型 滹沱河 地下水 源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定矩阵因子分析模型的城郊农田土壤重金属源解析 被引量:84
2
作者 董騄睿 胡文友 +3 位作者 黄标 刘刚 瞿明凯 邝荣禧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103-2111,共9页
选取南京城郊农田为研究对象,通过正定矩阵因子分析法(PMF)探究表层土壤重金属主要来源,将预测值和实测值进行线性拟合,讨论该方法的准确性,并利用Pb稳定同位素比值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农田表层土壤Cd... 选取南京城郊农田为研究对象,通过正定矩阵因子分析法(PMF)探究表层土壤重金属主要来源,将预测值和实测值进行线性拟合,讨论该方法的准确性,并利用Pb稳定同位素比值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农田表层土壤Cd、As、Hg、Pb、Cu、Zn和Cr的平均含量远远超过背景值,部分土壤样点Cd和Cu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二级标准.常年大量施用肥料等农业投入品进行高强度农业活动、周边工业生产、交通污染和自然母质均对研究区土壤重金属的累积产生一定的贡献.PMF模型模拟的Cd、Hg和Cr预测值与实测值线性拟合r2均大于90%,其余元素r2均大于70%,呈现很好的相关性,满足研究需要.PMF模型和Pb稳定同位素比值法计算大气降尘对土壤Pb累积的贡献率分别为32.1%和36.8%,结果比较接近,表明PMF模型可以很好地应用于土壤重金属源解析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土壤 重金属 正定矩阵因子分析法(PMF) Pb稳定同位素 源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模型的冲积平原典型区土壤重金属污染成因分析
3
作者 张晓露 韩存亮 +4 位作者 邓一荣 王俊 林龙勇 王进进 李永涛 《环境污染与防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14,I0001,共8页
为探讨冲积平原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与现状,以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典型区为研究对象,采集表层土壤样品,分析土壤重金属含量及其污染现状,综合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多元统计分析以及正定矩阵因子分解(PMF)模型对土壤重金属... 为探讨冲积平原地区土壤重金属污染来源与现状,以珠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典型区为研究对象,采集表层土壤样品,分析土壤重金属含量及其污染现状,综合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分析、多元统计分析以及正定矩阵因子分解(PMF)模型对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规律及污染来源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研究区内表层土壤Cd、Hg、As、Pb、Cr、Cu、Ni和Zn的平均值分别为0.150、1.02、16.72、57.61、49.86、25.85、15.26、94.03 mg/kg,其中Cd和Hg的平均值高于珠江三角洲土壤背景值。区域内主要污染重金属为Hg和Pb,超标点位占比分别为26.25%和27.50%,受污染土壤主要分布在河流西侧;Cd、As、Cu、Zn污染程度较轻,超标点位占比均不超过5%;Cr和Ni均未超标。多元统计分析和PMF模型显示,Cd主要受农业活动影响,As、Cu、Cr、Ni和Zn主要来源于成土母质,Hg和Pb受工业源和交通源双重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积平原 土壤 重金属 源解析 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定矩阵因子模型解析鄂尔多斯高原煤矿土壤重金属来源 被引量:11
4
作者 孙锐 周晓芳 +2 位作者 陈阳 王新富 高良敏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6937-6943,共7页
为实现高原采煤矿区土壤重金属的源贡献程度的定量化,以研究区表层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正定矩阵因子模型(positive definite matrix factor,PMF)解析土壤重金属的来源。结果表明:各元素平均质量浓度均低于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其... 为实现高原采煤矿区土壤重金属的源贡献程度的定量化,以研究区表层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正定矩阵因子模型(positive definite matrix factor,PMF)解析土壤重金属的来源。结果表明:各元素平均质量浓度均低于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其中Hg、V、Cr、Cu、Zn、Cd、Pb是内蒙古土壤背景值的33.20、1.41、1.42、2.83、3.57、2.96和1.48倍。土壤重金属累积主要受煤炭开采、化石燃料燃烧、大气交通的影响,相对贡献率分别为23.3%、42.4%、34.3%。另外,将PMF模型与地统计空间分析结合,可以进一步明确贡献源的分布情况,对于采煤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具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定矩阵因子模型 鄂尔多斯 高原煤矿 土壤重金属 源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处理电位滴定数据的渐进因子分析模型
5
作者 司圣柱 潘忠孝 张懋森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 1994年第1期72-75,共4页
本文提出了处理电位滴定数据的渐进因子分析模型以确定平衡体系中多核络合物的种数及其抽象的物种分布.用有关文献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满意.
关键词 电位滴定 多核络合物 因子分析模型 平衡体系 络合物形成 因子分析 本征值 数据矩阵 平衡常数 物种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成分分析与因子分析在实践应用中的辨析 被引量:5
6
作者 史伟波 《统计与咨询》 2007年第4期19-21,共3页
  在社会经济实证问题研究中,为全面、系统地分析问题,通常要考虑众多对某经济过程有影响的因素,而太多的因素变量会增大计算工作量和增加分析问题的复杂性.……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 特征根 特征向量 特征值 多元分析 本征向量 本征值 因素分析 因子分析 主成分模型 多变量 样本相关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因子分析与企业信用综合评价 被引量:1
7
作者 唐建荣 《江苏统计》 1997年第8期15-17,共3页
因子分析与企业信用综合评价□文/无锡轻工业大学唐建荣企业信用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模糊的概念。它或表现为企业偿债能力的强弱,或表现为企业盈利能力的高低,有时则表现为企业发展能力的好坏。人们几乎无法穷尽其全部经济因素进行... 因子分析与企业信用综合评价□文/无锡轻工业大学唐建荣企业信用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模糊的概念。它或表现为企业偿债能力的强弱,或表现为企业盈利能力的高低,有时则表现为企业发展能力的好坏。人们几乎无法穷尽其全部经济因素进行考察,而只能在一个压缩了的低维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子分析 企业信用 综合因子 信用水平 综合评价模型 综合评价值 因子 评价指标体系 相关矩阵 盈利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定矩阵因子法解析破罡湖底泥重金属源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陈书琴 夏建东 +2 位作者 周葆华 孙慧群 龙锦云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84-189,共6页
为将正定矩阵因子模型(PMF)应用于湖泊底泥重金属源解析,探究其污染源识别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提高其源解析的科学性,文章基于PMF模型,辅以主成分分析及污染源调查,对安徽破罡湖底泥重金属源解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MF解析所得... 为将正定矩阵因子模型(PMF)应用于湖泊底泥重金属源解析,探究其污染源识别方面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提高其源解析的科学性,文章基于PMF模型,辅以主成分分析及污染源调查,对安徽破罡湖底泥重金属源解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PMF解析所得各因子对该湖底泥中各重金属的贡献率几乎相同,不能根据贡献率差异进行污染源识别。污染源调查结果显示该湖底泥重金属污染源有3种,分别是农业、交通及工业污染源,而PMF解析显示该湖底泥重金属应有4种污染源,PMF解析可弥补人为划分污染源类型的不足。由PMF可知,农业、交通、自然母质源及工业源对破罡湖底泥总重金属的贡献率依次分别是18.2%、41.3%、10.5%及30.0%。PMF预测的Cu、Cd和Pb含量与实测值线性拟合R^2>99%,其余2种重金属Zn、Cr拟合R^2>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定矩阵因子模型 底泥重金属污染源 源解析 贡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的异同 被引量:4
9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7年第1期59-59,共1页
两种因子分析均是以普通因子模型为基础,其基本思想是通过对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内部结构的研究,找出能控制所有变量的少数几个随机变量去描述多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通过寻找公共因子以达到降维的目的。而此过程中,是否运用了先验理论... 两种因子分析均是以普通因子模型为基础,其基本思想是通过对变量的相关系数矩阵内部结构的研究,找出能控制所有变量的少数几个随机变量去描述多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通过寻找公共因子以达到降维的目的。而此过程中,是否运用了先验理论或知识,是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的根本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索性因子分析 验证性因子分析 因子模型 公共因子 相关系数矩阵 因子结构 数据资料 模型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运输服务业全球竞争力的决定因素分析——基于波士顿矩阵和钻石模型
10
作者 姚彬 吴开尧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学报》 2020年第6期71-87,共17页
文章借鉴钻石模型选用世界贸易组织各国(地区)国际运输服务贸易数据相关指标,利用因子分析降维技术,提取营商环境和市场规模两个主因子;同时,基于波士顿矩阵理论,将样本国家(地区)的国际运输产业分为四类,利用多分类logistic模型,研究... 文章借鉴钻石模型选用世界贸易组织各国(地区)国际运输服务贸易数据相关指标,利用因子分析降维技术,提取营商环境和市场规模两个主因子;同时,基于波士顿矩阵理论,将样本国家(地区)的国际运输产业分为四类,利用多分类logistic模型,研究市场规模和营商环境两个公因子对各国(地区)国际运输产业竞争地位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扩大市场规模在一定时期内比优化营商环境更有效,但不可忽视营商环境对产业未来潜力的决定作用。中国国际运输业当前为钱牛型产业,应考虑从两方面采取措施来提升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运输服务业 产业竞争力 钻石模型 波士顿矩阵 LOGISTIC模型 因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因子分析在学生综合成绩评价中的应用
11
作者 瞿海宗 《内江科技》 2016年第9期43-44,共2页
在现代教学管理工作中,对学生综合成绩进行评价是学校和老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一环。评价结果不仅有利于学校和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准确把握学生的问题,改进教学方式、方法,高质量的培养学生,同时也能让学生知道自己的问题所在。本文... 在现代教学管理工作中,对学生综合成绩进行评价是学校和老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一环。评价结果不仅有利于学校和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准确把握学生的问题,改进教学方式、方法,高质量的培养学生,同时也能让学生知道自己的问题所在。本文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某学校2012级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27名学生在大二学年的14门必修课程成绩进行分析,找出了影响该班学生能力和知识的3个潜在因素:思维能力、专业基础水平、专业高级水平。同时,对每位学生做出合理的综合评价,较清楚地反映每位学生在各方面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子分析 成绩评价 能力和知识 现代教学管理 因子得分 公共因子 思维能力 因子载荷矩阵 数学模型 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矩阵的子矩阵与线性模型的假设检验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排昌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52-254,共3页
通过证明矩阵 X,X′X及其子矩阵的一个关系式 ,得到了多元正态线性模型( Y,X﹀,σ2 In)
关键词 正定矩阵 矩阵 多元正态线性模型 假设检验 检验统计量 数理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S模糊模型的稳定性分析
13
作者 张德江 和红梅 孙晓晖 《计算技术与自动化》 2009年第1期7-10,共4页
T-S模糊系统是最常见的模糊模型,对T-S模糊控制系统的稳定性进行研究。基于Lya-punov直接法,论述模型稳定性的一个充分条件,即能找到一个共同的正定矩阵P,同时给予证明,对条件中正定矩阵P的求取问题进行转化,使之成为对矩阵正定性的判定... T-S模糊系统是最常见的模糊模型,对T-S模糊控制系统的稳定性进行研究。基于Lya-punov直接法,论述模型稳定性的一个充分条件,即能找到一个共同的正定矩阵P,同时给予证明,对条件中正定矩阵P的求取问题进行转化,使之成为对矩阵正定性的判定,从而简化求取步骤。为T-S模糊稳定性的判定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S模糊模型 稳定性 正定矩阵 矩阵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套灌区地表水污染溯源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姜泉良 赵成如 +7 位作者 王媛媛 刘昕 张凯 王晓 黄龙涛 夏瑞 贾晓波 后希康 《环境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2-101,共10页
针对河套灌区地表水污染来源不清、贡献不明的问题,本文基于9个监测断面月度水质数据,分析灌区地表水环境特征,引用正定矩阵因子分析模型解析污染来源及其空间差异性.结果表明:(1)有机污染指标(COD_(Mn)、COD、BOD_(5))和总氮是河套灌... 针对河套灌区地表水污染来源不清、贡献不明的问题,本文基于9个监测断面月度水质数据,分析灌区地表水环境特征,引用正定矩阵因子分析模型解析污染来源及其空间差异性.结果表明:(1)有机污染指标(COD_(Mn)、COD、BOD_(5))和总氮是河套灌区的主要超标因子,总氮指标低于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的样品数量占比超过67%,整体来说支排干水质差于总排干.其中,七排干入总排干口污染最重,COD_(Mn)与总磷浓度分别超GB 3838-2002Ⅲ类水质标准限值的109%和160%;其次是五排干入总排干口和三排干入总排干口.(2)散养畜禽粪污和秸秆还田以及生产生活污水输入分别是河套灌区地表水有机污染和氮的主要来源,贡献率分别达56.22%和47.82%.(3)河套灌区地表水污染来源具有明显的空间异质性,种植业磷肥输入是影响二排干、三排干和总排干上游水质的主要因素,生产和生活污水输入是影响五排干、七排干和总排干下游水质的主要因素.本文依托监测断面常规监测指标结合数学模型方法,实现了对河套灌区沟渠系统地表水污染的定量溯源,并分析了各监控断面的主要污染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套灌区 污染源解析 正定矩阵因子分析 河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称正定矩阵时间序列自回归模型的统计推断
15
作者 胡盛铝 黄涛 《数理统计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9-252,共14页
对称正定矩阵作为非欧随机对象数据中的一种典型数据,具有对称性和正定性的特定约束,且处于黎曼流形当中,使得所有基于欧式度量空间而建立的传统统计模型、方法和理论都不再适用。为此,本文将结合黎曼流形的几何结构,引入对称正定矩阵... 对称正定矩阵作为非欧随机对象数据中的一种典型数据,具有对称性和正定性的特定约束,且处于黎曼流形当中,使得所有基于欧式度量空间而建立的传统统计模型、方法和理论都不再适用。为此,本文将结合黎曼流形的几何结构,引入对称正定矩阵的黎曼均值、方差、协方差的定义,并针对对称正定矩阵时间序列构建自回归模型,同时给出所提模型的渐近理论和预测方法,最后通过模拟研究和实际数据分析来展示所提模型和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称正定矩阵 随机对象数据 自回归模型 黎曼流形 切线空间
原文传递
正定矩阵因子分解和非负约束因子分析用于大辽河沉积物中多环芳烃源解析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7
16
作者 刘春慧 田福林 +2 位作者 陈景文 李雪花 乔显亮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3817-3822,共6页
正定矩阵因子分解(PMF)和非负约束因子分析(FA-NNC)是用于污染物源解析的两种较为先进的方法.本研究将PMF和FA-NNC成功用于中国大辽河流域沉积物中多环芳烃(PAHs)的来源解析,并比较两个模型得到的来源类型与贡献.两种模型对于多环芳烃... 正定矩阵因子分解(PMF)和非负约束因子分析(FA-NNC)是用于污染物源解析的两种较为先进的方法.本研究将PMF和FA-NNC成功用于中国大辽河流域沉积物中多环芳烃(PAHs)的来源解析,并比较两个模型得到的来源类型与贡献.两种模型对于多环芳烃来源的判定有一致的结果,分别是燃煤、生物质燃烧、交通和炼焦,PMF得到4个源的贡献率依次是43.3%,24.3%,16.7%,15.7%;与之对应,FA-NNC得到的贡献率为50.4%,21.9%,15.7%,12.0%.PMF和FA-NNC对多环芳烃主要来源的判定结果与比值法、排放清单的结果基本一致,且与辽宁省能源结构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源解析 正定矩阵因子分解 非负约束因子分析
原文传递
杭州市一次持续性O_(3)污染过程成因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特 许汇锋 +3 位作者 陈玲红 金嘉佳 沈建东 叶旭红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10-815,共6页
明确O_(3)污染成因才能采取有效的O_(3)管控措施。针对杭州市2022年9月4—13日发生的一次持续性O_(3)污染过程,研究了污染发生前、污染暴发期、污染持续期以及污染消除期等不同阶段的气象条件、区域背景O_(3)浓度及前体物挥发性有机物(V... 明确O_(3)污染成因才能采取有效的O_(3)管控措施。针对杭州市2022年9月4—13日发生的一次持续性O_(3)污染过程,研究了污染发生前、污染暴发期、污染持续期以及污染消除期等不同阶段的气象条件、区域背景O_(3)浓度及前体物挥发性有机物(VOCs)等,基于正定矩阵因子模型并结合O_(3)生成潜势和后向轨迹模型,重点讨论了造成O_(3)污染的关键VOCs、VOCs排放源贡献及其主要来源。结果表明:高温(日最高温度>28.7℃)、低湿(日均湿度<70%)、静稳天气(风速<3 m/s)的气象条件是此次O_(3)污染的主要外因;乙烯、丙烯、1-丁烯、乙醛等为此次污染过程中生成O_(3)的关键VOCs组分,而关键VOCs载荷较高的排放源中,工艺过程源、机动车排放源和油气挥发源为O_(3)污染暴发的主要内因,石化排放源为O_(3)污染持续的主要内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_(3)污染 成因分析 挥发性有机物 正定矩阵因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raljic矩阵和因子分析的采购物资定位模型 被引量:14
18
作者 赵振峰 郭丹霞 丁留明 《工业工程与管理》 2008年第1期67-73,共7页
对Kraljic矩阵供应风险和利润潜力两个维度的指标进行了扩展和细化,采用因子分析法对采购物资两个维度指标分别量化并排序;综合采购物资在两个维度上的排序结果确定其在Kraljic矩阵中的具体位置。经实例验证,采用此模型定位结果与传统AB... 对Kraljic矩阵供应风险和利润潜力两个维度的指标进行了扩展和细化,采用因子分析法对采购物资两个维度指标分别量化并排序;综合采购物资在两个维度上的排序结果确定其在Kraljic矩阵中的具体位置。经实例验证,采用此模型定位结果与传统ABC分类法定位结果相比更加精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位模型 采购管理 Kraljic矩阵 因子分析
原文传递
广西玉林博白县富硒土壤重金属分布特征与来源分析
19
作者 李兆谊 赵晗 +1 位作者 李伟 赵子宁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9-78,共10页
为推动地方绿色富Se产业发展和巩固脱贫成果,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博白县中北部连片农耕区采集表层土壤样品172件,农作物样品水稻100件、玉米30件和荔枝42件,利用统计学以及正定矩阵因子(PMF)模型分析了研究区土壤中Se和重金属元素的... 为推动地方绿色富Se产业发展和巩固脱贫成果,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博白县中北部连片农耕区采集表层土壤样品172件,农作物样品水稻100件、玉米30件和荔枝42件,利用统计学以及正定矩阵因子(PMF)模型分析了研究区土壤中Se和重金属元素的含量、空间分布特征及来源。结果表明,博白县表层土壤富Se率为42.08%,As、Cd、Cu、Hg、Pb和Zn超标率低,Cr和Ni不超标,土壤质量满足地方发展富Se农业的要求。空间分布特征显示,富Se土壤主要分布在径口镇、博白镇、亚山镇、顿谷镇和旺茂镇,土壤Se、As、Cr、Ni、Pb和Zn高值区与泥盆系东岗岭组和志留系连滩组地层分布一致,Cd、Cu、Ni、Pb和Zn在三滩镇明显富集。PMF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Se和重金属来源包括自然源(Se、Cr和Ni)、矿业源(Cd、Cu、Pb和Zn)、大气沉降来源(Hg)和农业源(As),各组来源的综合贡献率分别为29.52%、34.87%、23.15和12.45%。研究区水稻、玉米和荔枝的富Se率分别为90.0%、76.67%和2.38%,但水稻Cd超标率达24%,矿业活动是区域土壤Cd的主要来源,同时土壤整体呈强酸性~酸性,Cd的生物有效性高,导致水稻Cd含量较高。应加强工矿企业废渣、废水、废气排放的监管,开展土壤酸化治理或喷施富含Se元素的叶面阻隔剂,推动博白县绿色富Se水稻产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重金属 来源解析 正定矩阵因子分析(PMF)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气挥发性有机物受体模型来源解析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蔡美全 常淼 +3 位作者 丁萌萌 周健楠 沈秀娥 刘保献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4-237,共14页
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细颗粒物和臭氧的重要前体物,对其开展来源解析研究非常必要。正定矩阵因子分解(PMF)模型是应用较为广泛的受体模型来源解析技术,该文归纳了PMF模型中关键参数的选取,综述了其在大气VOCs来源解析上的应用情况,总结... 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细颗粒物和臭氧的重要前体物,对其开展来源解析研究非常必要。正定矩阵因子分解(PMF)模型是应用较为广泛的受体模型来源解析技术,该文归纳了PMF模型中关键参数的选取,综述了其在大气VOCs来源解析上的应用情况,总结了中国不同区域VOCs来源特点,阐述了特征比值法、潜在污染源区及传输路径分析方法等方法与PMF模型结合开展VOCs来源的研究进展。结果表明:(1)VOCs物种、不确定度、物种权重、因子数等关键参数的选取均会影响解析结果的误差;(2)大气VOCs来源因地区、季节及人为管控等因素影响而存在差异,但机动车相关排放源是北京市、济南市、武汉市、长三角地区及南部城市大气VOCs的主要来源,贡献在16.9%~75.4%;(3)在PMF模型获取源贡献的基础上,利用条件概率函数、潜在源贡献函数、浓度加权轨迹等模型可掌握污染来源空间分布及传输贡献,光化学损耗估算方法可减小高活性VOCs的解析误差,为管理部门提供更加精准的VOCs污染来源信息。研究显示,在PMF模型广泛应用于大气VOCs来源解析的背景下,开展量化VOCs污染本地生成及区域传输贡献、准确估算VOCs损耗方法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 来源解析 受体模型 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