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8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氟-2-脱氧-D-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术对无法解释的不同水平癌胚抗原升高的结肠直肠癌患者的价值
1
作者 廖新华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胃肠病学分册)》 2006年第3期27-28,共2页
PURPOSE: Serum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elevation without detectable relapse during colorectal cancer follow-up presents a challenge. This study was designed to evaluate the utility of fluorine-18-labeled 2-fluoro-2-d... PURPOSE: Serum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elevation without detectable relapse during colorectal cancer follow-up presents a challenge. This study was designed to evaluate the utility of fluorine-18-labeled 2-fluoro-2-deoxy-D-glucose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in colorectal cancer patients with unexplained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elevation at different levels. METHODS: Thirty-seven colorectal cancer patients referred for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after primary surgery who had serum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levels >5 ng/ml and negative or equivocal conventional imaging studies were analyzed. Patient status was determined by histopathology and/or clinical followup. Grouping as disease-free, potentially resectable, or advanced disease was performed. The management impact was defined as the percentage of patients with a true-positive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result. RESULTS: The sensitivity, specificity, and accuracy of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for relapse detection were 89, 89, and 89 percent, respectively. The management impact was 68 percent. In 24 patients with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levels < 25 ng/ml,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helped correct patient grouping in 20 patients (83 percent), including 8 in the disease-free group, 5 in the potentially resectable group, and 7 in the advanced-disease group. In 13 patients with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levels > 25 ng/ml,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identified 8 patients in the advanced-disease group and 1 patient in the potentially resectable group but missed 2 patients with relapse and undergrouped 2 patients in the advanced-disease group as potentially resectable. CONCLUSIONS: 2-flu-oro-2-deoxy-D-glucose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can help triage patients for appropriate management with unexplained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elevation < 25 ng/ml. For patients with unexplained elevation of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 >25 ng/ml, the utility of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is mainly to confirm the presence of advanced disease and occasionally to identify potentially resectable les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直肠癌 癌胚抗原 断层摄影术 正电子发射 常规影像学检查 晚期病例 真阳性 组织病理学 分组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皮性卵巢癌患者淋巴结转移预测模型的构建:基于^(18)F-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CT影像组学技术
2
作者 袁晓瑞 谭延林 符淳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465-1472,共8页
背景术前准确评估上皮性卵巢癌患者淋巴结转移情况对于制订治疗方案、评估预后等具有重要意义,影像组学技术已被作为多种癌症术前预测淋巴结转移情况的无创手段,但关于其在妇科癌症领域应用效果的研究报道较少。目的采用基于^(18)F-氟... 背景术前准确评估上皮性卵巢癌患者淋巴结转移情况对于制订治疗方案、评估预后等具有重要意义,影像组学技术已被作为多种癌症术前预测淋巴结转移情况的无创手段,但关于其在妇科癌症领域应用效果的研究报道较少。目的采用基于^(18)F-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摄影-CT(^(18)F-FDG PET/CT)的影像组学技术构建上皮性卵巢癌患者淋巴结转移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0年9月—2022年12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妇科住院的上皮性卵巢癌患者98例,根据其淋巴结转移情况分为淋巴结转移组65例与非淋巴结转移组33例,同时按照7∶3比例进行随机抽样后分为训练集68例与验证集30例。分析所有患者临床特征,以淋巴结转移情况作为结果标签进行模型构建。结果本研究上皮性卵巢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率为66.3%(65/98)。淋巴结转移组与非淋巴结转移组患者人附睾蛋白4(HE4)水平、原发灶位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E4水平、原发灶位置、影像组学评分(Radscore)是上皮性卵巢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预测因素(P<0.05)。以HE4水平、原发灶位置构建临床预测模型,以HE4水平、原发灶位置、Radscore构建联合预测模型。Delong's检验结果显示,联合预测模型预测训练集中上皮性卵巢癌患者淋巴结转移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为0.80(95%CI=0.70~0.90),高于临床预测模型的0.73(95%CI=0.61~0.85,P=0.042);校准曲线显示,联合预测模型通过校准度检验(P=0.990),具有良好的区分能力;决策曲线(DCA)分析结果显示,临床预测模型、联合预测模型的预测效能良好,但联合预测模型的净效益较高。结论采用基于^(18)F-FDG PET/CT的影像组学技术成功构建了上皮性卵巢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联合预测模型,且模型稳健性较高、区分能力良好、净效益较高,可为临床医生制订患者个体化治疗方案、评估患者预后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卵巢上皮癌 上皮性卵巢癌 淋巴结 氟脱氧葡萄糖F18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影像基因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术在阿尔茨海默病诊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毕敏 王德生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19-421,共3页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又称老年性痴呆,是一种最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隐袭起病,临床以进行性记忆力损害和认知障碍为特征。AD的确切病因、病理机制仍不十分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与年龄老化密切相关。据世界卫...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又称老年性痴呆,是一种最常见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隐袭起病,临床以进行性记忆力损害和认知障碍为特征。AD的确切病因、病理机制仍不十分清楚,但可以肯定的是与年龄老化密切相关。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全世界约1800万AD患者。未来25年里,60岁以上人口将是现在的2倍;65岁以上的老年人AD的患病率约10%,而85岁以上的老年人则接近50%,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极大的负担。AD特征性病理表现为由磷酸化tau蛋白组成的神经元内的神经原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 tangles,NFTs)和由β淀粉样蛋白(amyloid-β-peptide,Aβ)沉积组成的神经元外的老年斑。神经病理学检查是确诊AD的金标准,但一般只能在尸检时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术 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磷酸化TAU蛋白 世界卫生组织 神经原纤维缠结 神经病理学检查 AD患者
原文传递
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术在头颈部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何发尧 王跃建 余丰文 《临床耳鼻咽喉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55-357,共3页
目的 :探讨18F 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术 (PET)在头颈部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应用18F FDGPET检查的 75例头颈部肿瘤患者 (鼻咽癌 36例 ,食管癌 18例 ,甲状腺癌 13例 ,喉癌 6例 ,下咽癌 2例 )的临床资料 ,其18F FDGPE... 目的 :探讨18F 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术 (PET)在头颈部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应用18F FDGPET检查的 75例头颈部肿瘤患者 (鼻咽癌 36例 ,食管癌 18例 ,甲状腺癌 13例 ,喉癌 6例 ,下咽癌 2例 )的临床资料 ,其18F FDGPET显像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 ,部分与CT、MRI比较。结果 :18F FDGPET显像结果与病理结果相符率极高 ,鼻咽癌的灵敏度为 91.30 % ,特异度为 76 .92 % ,准确率为 86 .11% ;食管癌的灵敏度为 10 0 .0 0 % ,特异度为 83.33% ,准确率为 94 .4 4 % ;甲状腺癌、喉癌和下咽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均为 10 0 %。结论 :18F FDGPET在头颈部恶性肿瘤的诊断中具有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术 头颈部肿瘤
原文传递
头颈肿瘤放化疗后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术阴性时的手术治疗选择 被引量:1
5
作者 陆合明 姚敏 冯国生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4-156,共3页
局部晚期头颈部肿瘤放、化疗后颈清扫术的作用,是一个长期争议的话题。近年来,随着放疗技术的进步与同步放化疗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多的患者获得了完全缓解,即使有淋巴结残留的患者,也有高达50%的残留淋巴结并不含存活的肿瘤细... 局部晚期头颈部肿瘤放、化疗后颈清扫术的作用,是一个长期争议的话题。近年来,随着放疗技术的进步与同步放化疗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多的患者获得了完全缓解,即使有淋巴结残留的患者,也有高达50%的残留淋巴结并不含存活的肿瘤细胞。然而,在过去没有临床指标可以预测哪些患者将从颈清扫术免除中获益时,常规性颈清扫术治疗仍然是一种被广泛推荐使用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放化疗后 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术 头颈部肿瘤 手术治疗 残留淋巴结 阴性 颈清扫术 临床指标
原文传递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计算机断层成像评估非小细胞肺癌肿瘤增殖活性的价值
6
作者 詹连珊 《吉林医学》 2025年第1期113-116,共4页
目的:探计分析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计算机断层成像(18F-FDG PET/CT)评估非小细胞肺癌(NSCLC)肿瘤增殖活性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贵黔国际总医院收治的NSCLC患者100例,根据不同病理类型将腺癌患者设为腺癌组(n=50),将... 目的:探计分析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计算机断层成像(18F-FDG PET/CT)评估非小细胞肺癌(NSCLC)肿瘤增殖活性的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贵黔国际总医院收治的NSCLC患者100例,根据不同病理类型将腺癌患者设为腺癌组(n=50),将鳞癌患者设为鳞癌组(n=50)。采用18F-FDG PET/CT检测两组代谢参数[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平均标准摄取值(SUVmean)、代谢体积(MTV)、病灶糖酵解总量(TLG)、去脂肪最大标准摄取值(SULmax)],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Ki-67指数,比较两组代谢参数及Ki-67指数,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Ki-67指数与18F-FDG PET/CT显像多参数关系,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Ki-67指数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鳞癌组与SUVmax、SUVmean、MTV、TLG、SULmax、Ki-67指数均显著高于腺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NSCLC患者Ki-67指数与SUVmax、SUVmean、MTV、TLG、SULmax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Ki-67指数是否>30%作为因变量(0=否,1=是),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Ki-67指数和影像学指标(SUVmax、SUVmean、MTV、TLG、SULmax)的关联,结果显示SUVmax、SUVmean、MTV、TLG、SULmax是患者导致Ki-67指数>30%的独立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SCLC患者Ki-67指数与SUVmax、SUVmean、MTV、TLG、SULmax呈正相关,18F-FDG PET/CT能有效评估NSCLC肿瘤增殖能力和存活能力,对疾病进展的诊断有指导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计算机断层成像 NSCLC 肿瘤增殖活性 KI-67指数 代谢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阴道超声检查、多模态磁共振成像、氟化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扫描在子宫内膜癌诊断中的应用
7
作者 张丽 白静 +2 位作者 闫静潇 王海杰 张燕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5年第4期69-72,77,共5页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TVS)检查、多模态磁共振成像(MRI)、氟化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扫描(^(18)F-FDG PET/CT)在子宫内膜癌(EC)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EC患者157例,记录多模态MRI及TVS的EC分期检查结果以及^(18...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TVS)检查、多模态磁共振成像(MRI)、氟化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扫描(^(18)F-FDG PET/CT)在子宫内膜癌(EC)诊断中的应用。方法选取EC患者157例,记录多模态MRI及TVS的EC分期检查结果以及^(18)F-FDG PET/CT阳性检查结果,并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TVS检测结果显示,Ⅰ期87例,误诊6例,漏诊12例;Ⅱ期55例,误诊12例,漏诊8例;Ⅲ期15例,误诊2例,无漏诊。多模态MRI检测结果显示,Ⅰ期86例,误诊3例,漏诊10例;Ⅱ期58例,误诊10例,漏诊3例;Ⅲ期13例,无漏诊误诊。^(18)F-FDG PET/CT检测结果显示,阳性患者145例,漏诊12例。以术后病理分期结果为金标准,TVS诊断EC患者Ⅰ期准确率为87.10%(81/93),Ⅱ期准确率为84.31%(43/51),Ⅲ期准确率为100.00%(13/13)。以术后病理检查分期结果为金标准,多模态MRI诊断EC患者Ⅰ期的准确率为89.25%(83/93),Ⅱ期准确率为94.12%(48/51),Ⅲ期准确率为100%(13/13)。以术后病理分期结果为金标准,^(18)F-FDG PET/CT检测的EC阳性患者145例,准确率为92.36%(145/157)。结论^(18)F-FDG PET/CT对EC患者的诊断准确率较高,TVS、多模态MRI对EC术前分期诊断有较高价值,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经阴道超声 多模态磁共振成像 氟化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C-匹兹堡复合物B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术脑显像在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孙彬彬 贾建军 +4 位作者 郭喆 张锦明 田嘉禾 汤洪川 王鲁宁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808-811,共4页
目的探讨N-甲基[^11C]2-(4’-甲基氨基苯基石-羟基苯并噻唑){N-methyl[^11C]2.(4’-methylaminophenyl-6-Hydroxybenzathiazole),^11C-PIB} PET脑显像在阿尔茨海默病(AD)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别对6例AD患者、7例轻度认知功... 目的探讨N-甲基[^11C]2-(4’-甲基氨基苯基石-羟基苯并噻唑){N-methyl[^11C]2.(4’-methylaminophenyl-6-Hydroxybenzathiazole),^11C-PIB} PET脑显像在阿尔茨海默病(AD)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别对6例AD患者、7例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患者及6名智能正常的老年对照者(NC)进行临床诊断、资料收集及^11C—PIB PET脑显像,并对5、25和45min PET图像进行分析。结果视觉分析:AD患者3个时段放射性清除情况与NC组有明显不同,药物注射45min后脑内放射性清除较NC组明显减低;MCI组图像呈不均一改变,与AD、NC组均有重叠。统计分析:3组受试者各脑区与小脑45min标准吸收值(SUV)比值示:AD组顶叶、额叶、颞叶、枕叶及海马比值分别为1.91±0.21、2.09±0.41、1.92±0.35、1.66±0.41、1.55±0.28,高于NC组的1.48±0.53、1.57±O.64、1.36±0.53、1.27±0.40、1.17±0.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8.114、5.620、5.705、3.650、2.866,P值分别为0.0001、0.0002、0.0002、0.0045和0.0170),MCI组顶叶、额叶、颞叶、枕叶及海马的比值分别为1.48±0.53、1.57±0.64、1.36±0.53、1.27±0.40、1.17±0.33,均高于相应NC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1C-PIB PET脑显像能够鉴别早期AD患者与NC,并对MCI患者有一定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认知障碍 噻唑类 苯胺化合物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原文传递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联合磁共振成像对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
9
作者 金爱芳 陈炜华 骆柘璜 《当代医学》 2024年第5期142-146,共5页
目的探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联合MRI对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江西省人民医院/南昌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直肠癌淋巴结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根据... 目的探讨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CT)联合MRI对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江西省人民医院/南昌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直肠癌淋巴结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根据淋巴结是否转移分为观察组(淋巴结转移)及对照组(非淋巴结转移),每组40 例。两组术前均接受PET-CT及MRI检查,比较两组PET-CT、MRI、PET-CT联合MRI检查结果,分析PET-CT、MRI、PET-CT联合MRI与病理检查结果的一致性及诊断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价值。结果观察组PET-CT的SUVmax、SUVmin及平均值均高于对照组,MRI的ADCstandard、ADCslow、ADCfast均低于对照组,PET-CT联合MRI检查的长径、短径均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T-CT、MRI、PET-CT 联合MRI 与病理检查结果的一致性分别为82.50%、77.50%及97.50%。PETCT、MRI、PET-CT联合MRI检查的灵敏度、准确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T-CT联合MRI检查的灵敏度、准确度均高于MRI单独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ET-CT联合MRI检查在直肠癌淋巴结转移中诊断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MRI 直肠癌淋巴结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痴呆患者的神经心理测试与^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术脑显像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永坚 叶钦勇 +5 位作者 陈晓春 王晖 季仲友 蒋日烽 张立万 段青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47-251,共5页
目的研究帕金森病痴呆(PDD)患者的神经心理学特点及^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PET脑代谢显像的影像学特征。方法(1)对12例PDND患者、12例PDD患者和12名健康对照者运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进行检查。(2)静脉注射^... 目的研究帕金森病痴呆(PDD)患者的神经心理学特点及^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PET脑代谢显像的影像学特征。方法(1)对12例PDND患者、12例PDD患者和12名健康对照者运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进行检查。(2)静脉注射^18F—FDG后行PET脑代谢显像,获得12例PDND患者和12例PDD患者的PET图像。结果(1)PDD组的MoCA总成绩(分)低于PDND组,其中MoCA子项目中的视空间与执行功能(1.50±1.08与4.25±0.87,t=-1.891)、注意(3.67±1.37与6.00±0.00,t’=-2.199)、语言(1.83±0.94与2.67±0.49,t’=-2.745)、抽象(0.67±0.65与1.75-±O.45,t=-4.732)、延迟回忆(0.25±0.45与3.00±1.28,t’=-7.021)和定向(4.25±1.71与6.00±0.00,t’=-3.545)成绩低于PDND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DD组MoCA总成绩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5.10±3.82与28.10±1.16,t’=-11.280,P〈0.05)。(2)±F—FDGPET脑代谢显像:PDND组的大脑半球脑代谢不对称性轻度减低,PDD组的大脑半球脑代谢不对称性重度减低。结论PDD表现为多认知域受损,以视空间与执行功能、注意、语言、抽象、延迟回忆和定向障碍较为严重。±F-FDGPET脑代谢显像检测对PDD的诊断可能有一定的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痴呆 神经心理学测验 氟脱氧葡萄糖F18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原文传递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摄影术在大动脉炎诊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魏冬梅 张慧敏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09-410,共2页
大动脉炎缺乏特异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及影像学改变,对临床诊治是极大挑战。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表明,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摄影术(PET/CT)这不仅应用于大动脉炎诊断,尤其是早期诊治,而且对活动度、疗效等评估也有意义... 大动脉炎缺乏特异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及影像学改变,对临床诊治是极大挑战。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表明,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摄影术(PET/CT)这不仅应用于大动脉炎诊断,尤其是早期诊治,而且对活动度、疗效等评估也有意义。本文旨在对PET/CT在大动脉炎诊治中的应用加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述 大动脉炎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扫描 18-氟-脱氧葡萄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在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研发中的应用
12
作者 李思泽 黄琪 +4 位作者 武晓捷 王少楠 管一晖 谢芳 张菁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6-327,共12页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技术(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在中枢神经系统(CNS)药物研发中发挥重要作用。PET可以定量研究CNS药物在脑组织体液中的生物分布,药代动力学,与靶点相互作用,提供药物浓度与受体占有率的定量关系。...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技术(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在中枢神经系统(CNS)药物研发中发挥重要作用。PET可以定量研究CNS药物在脑组织体液中的生物分布,药代动力学,与靶点相互作用,提供药物浓度与受体占有率的定量关系。本综述总结了PET在CNS药物研发中的定量分析手段,包括药代动力学分析以及受体占有率分析中常用的方法与数学公式。同时,本综述也总结了PET在CNS新药研发中的应用,为后续CNS的新药研发提供新的思路与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 中枢神经系统 新药研发 药代动力学 受体占有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枢多巴胺系统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显像剂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张格 杨文江 刘宇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4-70,共17页
中枢多巴胺系统与多种神经行为障碍的病理生理学有关。一直以来,多巴胺系统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成像在研究活体大脑中多巴胺生物化学过程上有着重要价值。PET成像的基础是^(11)C、^(18)F等发射正电子的放射性核素标记的显像剂... 中枢多巴胺系统与多种神经行为障碍的病理生理学有关。一直以来,多巴胺系统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成像在研究活体大脑中多巴胺生物化学过程上有着重要价值。PET成像的基础是^(11)C、^(18)F等发射正电子的放射性核素标记的显像剂,这些显像剂通过与多巴胺神经系统不同的靶点特异性结合从而反映多巴胺合成、囊泡储存、突触释放和受体结合以及再摄取过程,推动神经病学、精神病学、药物滥用和成瘾以及药物开发的研究进展。本文综述了以氨基酸脱羧酶、多巴胺转运体、多巴胺受体以及囊泡单胺转运体为靶点的^(11)C、^(18)F标记的PET显像剂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放射性显像剂 多巴胺系统 多巴胺受体 转运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的数字化
14
作者 邱奥 张博 +1 位作者 肖鹏 谢庆国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2024年第4期I0001-I0002,共2页
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自诞生起就是部分数字化的,并在随后的数十年里稳步朝着更加数字化的方向发展。信息技术的接连突破为PET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存算能力,显著加快了PET数字化的步伐。时至今日,PET数字... 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自诞生起就是部分数字化的,并在随后的数十年里稳步朝着更加数字化的方向发展。信息技术的接连突破为PET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存算能力,显著加快了PET数字化的步伐。时至今日,PET数字化已经成为PET领域产研两方面的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 信息技术 PET 数字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18)F-标记的芳香化酶抑制剂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探针的合成及初步评价
15
作者 孙远 刘佳 +4 位作者 王艳杰 刘欢欢 郭志德 李松晔 张现忠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33-942,I0001-I0005,共15页
[目的]芳香化酶抑制剂(AI)可以通过抑制芳香化酶的活性降低雌激素的产生,被广泛用于乳腺癌治疗.本研究旨在开发一种新型^(18)F-标记的AI探针,并通过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技术对芳香化酶表达进行在体评估及其相关疾病诊断和治疗指导.... [目的]芳香化酶抑制剂(AI)可以通过抑制芳香化酶的活性降低雌激素的产生,被广泛用于乳腺癌治疗.本研究旨在开发一种新型^(18)F-标记的AI探针,并通过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技术对芳香化酶表达进行在体评估及其相关疾病诊断和治疗指导.[方法]基于YM511这一AI的结构设计新型分子探针[^(18)F]XY-AI-20,在对其合成和理化性质表征后,进一步在健康小鼠和乳腺癌小鼠模型中评价其生物性能.[结果]探针性能检测显示,[^(18)F]XY-AI-20的放射化学产率为(31±7)%(n=3),放射化学纯度大于99%,比活度为(385±195)MBq/μmol(n=3),脂水分配系数(lg D)为1.15±0.17(n=3),且2 h体外稳定性高,其放射化学纯度仍高于99%.在健康BALB/c雌性小鼠中的生物分布表明,该探针在卵巢、肾上腺和脑部有较高的摄取率,可以通过血脑屏障并经肝脏代谢.PET显示,该探针在MCF-7肿瘤(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模型中有较高的摄取率,在尾静脉注射(3.7 MBq,n=2)1 h后,肿瘤处摄取率达最高,瘤肉比为2.32±0.14;在阴性对照组MDA-MB-231肿瘤(三阴性乳腺癌)模型中有较低的摄取率,尾静脉注射(3.7 MBq,n=3)1 h后,瘤肉比为0.65±0.13.[结论][^(18)F]XY-AI-20是特异性靶向芳香化酶的一种新型^(18)F-标记分子探针,其用于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和指导AI在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值得进一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标记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 分子探针 芳香化酶 乳腺癌 肿瘤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18-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对胸部恶性肿瘤诊断价值的初步评价 被引量:3
16
作者 田丰 韩勇 +3 位作者 赵正源 杨晔 陈连宏 程庆书 《中国肺癌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310-312,共3页
背景与目的氟-18-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18F-fluorodeoxyglucose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18F-FDG PET)被认为是除病理诊断之外对胸部恶性肿瘤最有价值的诊断方法之一。然而在临床工作中,18F-FDG PET诊断同病理诊断不... 背景与目的氟-18-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18F-fluorodeoxyglucose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18F-FDG PET)被认为是除病理诊断之外对胸部恶性肿瘤最有价值的诊断方法之一。然而在临床工作中,18F-FDG PET诊断同病理诊断不符的病例并不罕见。本研究的目的是对18F-FDG PET在胸部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价值作初步评价。方法收集在西安地区行18F-FDG PET检查,并通过手术、经皮穿刺活检、经支气管镜活检、胸水涂片等方法获得病理诊断的胸部肿瘤患者51例。对比其18F-FDG PET诊断及最终病理诊断的结果,并计算PET对胸部恶性肿瘤诊断的功效率、敏感性、特异性、假阳性率、假阴性率、阳性预示值、阴性预示值。结果18F-FDG PET诊断与最终病理诊断相符合者共34例,其中真阳性31例,真阴性3例。不符者共有17例,其中假阳性11例,病理诊断分别为:结节病2例,肺结核病6例,肺内炎性假瘤2例,肺隐球菌病1例;假阴性6例。计算得出其各项评价指标分别为:功效率66.67%,敏感性83.78%,特异性21.43%,假阳性率78.57%,假阴性率16.22%,阳性预示值73.81%,阴性预示值33.33%。结论18F-FDG PET仍然是目前诊断胸部恶性肿瘤的较为先进的无创检查技术,但其对某些代谢状态较为活跃的良性疾病如结核等,难以与恶性肿瘤相鉴别。因此临床医生必须将PET诊断结果与临床实际相结合,才能最大程度发挥18F-FDG PET在胸部恶性肿瘤诊断方面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 胸部恶性肿瘤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符合线路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CT联合钼靶X线摄影B超在诊断乳腺癌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段润卿 董孟杰 +3 位作者 薛建秀 赵蓓 瞿翔 郑语今 《中国药物与临床》 CAS 2015年第3期323-327,共5页
目的探讨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符合线路PET/CT联合钼靶、B超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乳腺癌手术后患者,根据病灶大小分为3组(<1.0 cm组,1.0~2.0 cm组,>2.0 cm组),术前均进行B超、钼靶X线乳腺摄... 目的探讨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符合线路PET/CT联合钼靶、B超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乳腺癌手术后患者,根据病灶大小分为3组(<1.0 cm组,1.0~2.0 cm组,>2.0 cm组),术前均进行B超、钼靶X线乳腺摄影和符合线路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CT检查。结合术后病理,比较符合线路PET/CT、B超、钼靶X线乳腺摄影诊断乳腺癌的结果。结果 6例肿瘤直径<1 cm中,18F-FDG符合线路PET/CT未发现病灶,钼靶诊断4例,B超诊断2例。19例1.0~2.0 cm患者中,符合线路PET/CT、B超、钼靶X线、三者联合敏感性分别为:52.61%、78.95%)、47.37%、94.74%,B超、钼靶与联合检查的敏感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2,P>0.05);B超、钼靶与PET/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4.94,P<0.05)。病灶直径>2.0 cm,检查敏感性分别为钼靶81.82%、B超90.91%、PET/CT 90.91%、联合检查100%;3种检查与联合检查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判断腋窝淋巴结转移中,各种检查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8F-FDG符合线路PET/CT 86.67%,80.95%,83.33%,76.47%,89.47%,B超66.67%,61.90%,63.89%,55.56%,72.22%,钼靶20.0%,90.48%,61.11%,60.0%,61.29%。结论乳腺肿瘤直径<2.0 cm时,B超结合钼靶的敏感性较18F-FDG符合线路PET/CT高,且经济适用;当肿瘤>2.0 cm时,三者敏感性相近。乳腺癌不同病理分型中对18F-FDG摄取不尽相同。在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上,18F-FDG符合线路PET/CT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在心脏疾病中的应用
18
作者 丁丽君 曹慧晓 唐立钧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755-1762,共8页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在心脏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使用特定的示踪剂,心脏PET成像能够展示心肌细胞的血流灌注、代谢活动和炎症反应等病理生理过程,被广泛应用于冠状动脉疾病、心脏...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在心脏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使用特定的示踪剂,心脏PET成像能够展示心肌细胞的血流灌注、代谢活动和炎症反应等病理生理过程,被广泛应用于冠状动脉疾病、心脏结节病、心脏淀粉样变性、心力衰竭等心脏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并在评估心肌纤维化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文章综述了心脏PET成像的基本原理、主要示踪剂种类及其在心脏疾病中的相关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放射性示踪剂 心脏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代谢肺肿瘤209例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回顾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淑侠 徐卫平 +3 位作者 李东江 侯庆仪 乔穗宪 唐安戊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305-306,共2页
目的:分析肺肿瘤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FD G-PE T)低摄取特征。方法:病理确诊肺肿瘤,回顾性分析PE T代谢表现,以SU V m ax<2.5为低代谢标准,综合分析病例分布特点。结果:21例肺肿瘤低FD G摄取,17例为腺癌。高分化腺癌呈低... 目的:分析肺肿瘤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FD G-PE T)低摄取特征。方法:病理确诊肺肿瘤,回顾性分析PE T代谢表现,以SU V m ax<2.5为低代谢标准,综合分析病例分布特点。结果:21例肺肿瘤低FD G摄取,17例为腺癌。高分化腺癌呈低摄取最多,占高分化腺癌病例的40%。结论:低代谢由肿瘤的组织特性决定,多见于腺癌。PE T肺内低代谢病灶解析,要注意排除分化较好的腺癌可能,结合C T病灶特征,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FDG-PET 低代谢 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术 代谢 高分化腺癌 病例分布 病灶特征 脱氧葡萄糖 回顾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成像/CT原发灶影像特征对非小细胞肺癌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
20
作者 刘玲玲 王喆 +4 位作者 李超 李鑫 周巧娣 李岩松 彭德智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262-266,共5页
目的 基于^(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成像/CT(PET/CT)探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建立Logistic预测模型并分析其预测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收治的NSCLC患者156例为观察对象,纳入年限为2... 目的 基于^(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成像/CT(PET/CT)探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建立Logistic预测模型并分析其预测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我院收治的NSCLC患者156例为观察对象,纳入年限为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根据是否合并淋巴结转移分为合并淋巴结转移组47例和未合并淋巴结转移组109例,比较2组临床病理特征,均行^(18)F-FDG PET/CT检查,比较2组患者区域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糖酵解总量(TLG)、代谢体积(MTV)等原发灶影像学特征,并建立Logistic回归方程:P=ExpΣBiXi/1+ExpΣBiXi,建立Logistic预测模型并分析其预测淋巴结转移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 淋巴结转移组TNM分期Ⅲ期及肿瘤直径≥3 cm比例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淋巴结转移组患者原发灶T-SUVmax、T-TLG、L-SURmax、T-TLGsur、B-SURmax、B-TLGsur指标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TNM分期、肿瘤直径、T-SUVmax、T-TLG、L-SURmax、T-TLGsur、B-SURmax、B-TLGsur指标均与NSCLC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NSCLC发生淋巴结转移的概率P,建立P值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模型预测概率P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96(0.693~0.899),提示该模型具有较高的效用价值。当灵敏度为89.5%,特异度为69.0%,约登指数为0.585,对应的预测概率为-3.258。结论 NSCLC淋巴结转移的原发病灶18FFDG PET/CT影像特征明显异常表达,建立预测模型可进一步提高NSCLC患者淋巴结转移的诊断效能,临床上可以选择更加积极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原发灶 影像学特征 非小细胞肺癌 淋巴结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