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技术引导下的放射治疗 被引量:1
1
作者 王鹤皋 《实用医技杂志》 2010年第12期1097-1098,共2页
分子影像是指生物影像和功能影像,是一种非创伤性的影像技术。它与传统的解剖影像学不同,能清楚地显示肿瘤和正常组织的不同生物学途径和生理学特征。因此,分子影像学是一种能够看到分子靶点、信号传递途径和细胞表型空间分布的医学影... 分子影像是指生物影像和功能影像,是一种非创伤性的影像技术。它与传统的解剖影像学不同,能清楚地显示肿瘤和正常组织的不同生物学途径和生理学特征。因此,分子影像学是一种能够看到分子靶点、信号传递途径和细胞表型空间分布的医学影像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技术 放射治疗 分子影像学 引导 信号传递途径 生理学特征 生物学途径 医学影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成像在甲状腺肿瘤原发灶的诊断有效性研究
2
作者 赵升 孙华 +2 位作者 李进丹 谢燃 汪春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2年第11期110-112,共3页
目的:研究甲状腺肿瘤原发灶诊断中采用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r tomography,PET/CT)技术后的诊断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于云南省肿瘤医院接受甲状腺肿瘤原发灶PET/CT诊断... 目的:研究甲状腺肿瘤原发灶诊断中采用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成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r tomography,PET/CT)技术后的诊断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于云南省肿瘤医院接受甲状腺肿瘤原发灶PET/CT诊断的100例患者,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观察诊断结果、数据分析结果、诊断时间及费用,分析其有效性。结果:PET/CT检出率与金标准一致,达到100.00%,PET/CT诊断恶性33例(33.00%)、良性67例(67.00%);金标准诊断恶性34例(34.00%)、良性66例(66.00%),PET/CT诊断甲状腺肿瘤良恶性与金标准诊断结果差异不显著(P>0.05);PET/CT诊断真阳性33例(33.00%)、假阳性0例(0.00%)、真阴性66例(66.00%)、假阴性1例(1.00%),诊断灵敏度为97.05%,特异度100.00%,准确性99.00%,误诊率0.00%,漏诊率2.94%,阳性预测值100.00%,阴性预测值98.50%,假阳性率0.00%,假阴性率2.94%,正确指数97.05%。PET/CT诊断时间显著短于金标准,诊断费用显著低于金标准(P<0.05)。结论:甲状腺肿瘤原发灶诊断中可以通过PET/CT技术进行初步筛查,利用甲状腺肿瘤原发灶功能代谢图与解剖图对病灶性质进行判断,精准度高,漏诊率、误诊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成像技术 诊断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电子发射型断层成像技术对胃癌术前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9
3
作者 卫勃 陈凛 +5 位作者 田嘉禾 邵明哲 姚树林 尹大一 孔庆龙 李荣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2003年第3期167-170,共4页
目的评估正电子发射型断层成像(PET)技术在胃癌患者术前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1例胃癌患者术前进行PET全身显像分期和手术探查分期及病理分期对照,采用国际抗癌联盟(IUCC)公布的TNM分期标准,并进行χ2检验。结果PET对胃癌原发... 目的评估正电子发射型断层成像(PET)技术在胃癌患者术前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对21例胃癌患者术前进行PET全身显像分期和手术探查分期及病理分期对照,采用国际抗癌联盟(IUCC)公布的TNM分期标准,并进行χ2检验。结果PET对胃癌原发灶的显示率为100%,PET对淋巴结(N)分期的准确率为85.7%(18/21),术中探查对N分期准确率为75%(15/20),两组间经χ2检验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PET图像显示了全部4例患者的远处组织器官转移病灶。结论PET对胃癌原发灶及其远处转移病灶的检测准确、敏感,能对胃癌诊断、手术方法和治疗原则的选择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型断层成像技术 胃癌 术前 诊断 临床意义 消化道肿瘤
原文传递
正电子发射型断层成像技术-CT检测食管癌术后复发转移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4
作者 张建东 于金明 +3 位作者 郭洪波 孙晓蓉 刑力刚 黎功 《中华胃肠外科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56-58,共3页
目的评价18F-2-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型断层成像技术(PET-CT)诊断食管癌术后复发转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复阅并分析2003年6月至2004年6月同期行PET-CT和CT检查的食管癌术后复发转移患者31例的PET-CT和CT影像资料及临床资料,评价... 目的评价18F-2-氟代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型断层成像技术(PET-CT)诊断食管癌术后复发转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复阅并分析2003年6月至2004年6月同期行PET-CT和CT检查的食管癌术后复发转移患者31例的PET-CT和CT影像资料及临床资料,评价其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本组31例患者共检查出43处病变部位。PET-CT用于本组患者临床诊断的准确性为97.7%,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85.7%;CT分别为77.3%,61.7%和78.6%,PET-CT敏感性高于CT(χ2=4.161,P=0.041)。结论PET-CT对食管癌术后复发转移的诊断敏感性高于CT,对食管癌术后复发转移的检测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肿瘤复发 局部 肿瘤转移 正电子发射型断层成像技术
原文传递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磁共振成像融合技术在提高儿童结构相关难治性癫痫致痫灶检出率的应用 被引量:10
5
作者 刘明 季涛云 +10 位作者 叶锦棠 范岩 刘晓燕 王爽 吴晔 刘庆祝 王若凡 王文 程伟科 姜玉武 蔡立新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1815-1819,共5页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MRI)、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PET)和PET/MRI融合技术在儿童难治性癫痫致痫区的检出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至2016年3月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童癫痫中心行癫痫切除手术的难治性癫痫患儿资料.收集患儿基...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MRI)、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PET)和PET/MRI融合技术在儿童难治性癫痫致痫区的检出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至2016年3月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童癫痫中心行癫痫切除手术的难治性癫痫患儿资料.收集患儿基本临床资料、手术和预后随访资料、发作间期和发作期脑电图、MRI、PET、PET/MRI融合等信息.与癫痫术前评估团队确定的致痫区对比,评估 MRI、PET和PET/MRI融合技术对癫痫定位的准确性.根据随访≥1年无发作患者,分别计算MRI、PET和PET/MRI融合技术对癫痫灶检出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 (1)共收集62例,男30例,女32例.平均起病年龄为2.50岁(2 d^11.70岁),平均手术年龄5.10岁(0.75~15.60岁).(2)62例手术方式和预后:局灶/单脑叶切除32例(占51.6%),多脑叶切除16例(占25.8%),半球离断14例(占22.6%).术后随访≥1年,Engel Ⅰ级占91.9%(57/62例),Engel Ⅱ~Ⅳ级分别为1例、3例和1例.(3)与术前评估团队确定的致痫区相比,MRI一致性为64.5%(40/62例),PET一致性为72.5%(45/62例),PET/MRI融合技术一致性为85.5%(53/62例),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5,P=0.03).(4)Engel Ⅰ级患者计算结果显示, MRI的敏感度为66. 7%,特异度为60.0%;PET的敏感度为75.4%,特异度为60.0%;PET/MRI融合技术的敏感度为85. 9%,特异度为80.0%.(5)对11例病理结果为局灶性皮质发育不良的"阴性MRI"进行二次阅读, 9例发现有轻微异常.结论 PET/MRI融合能提高儿童难治性癫痫的病灶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癫痫 磁共振成像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磁共振成像融合技术 致痫区
原文传递
心脏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磁共振成像技术用于心血管疾病诊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陈皓田 王让 +1 位作者 魏敬(综述) 范成中(审校)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97-902,共6页
心血管系统疾病检查方法多样,其中无创性诊断并获取预后信息是目前相关影像学检查的研究热点。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磁共振成像(MRI)是将PET的分子影像与MRI的软组织对比功能结合起来达到优势互补的一种先进融合显像新技术。本文就... 心血管系统疾病检查方法多样,其中无创性诊断并获取预后信息是目前相关影像学检查的研究热点。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磁共振成像(MRI)是将PET的分子影像与MRI的软组织对比功能结合起来达到优势互补的一种先进融合显像新技术。本文就目前心脏PET/MRI应用于心血管疾病诊断的几个主要方面进行简要介绍,包括动脉粥样硬化、缺血性心肌病、结节性心脏病以及心肌淀粉样病变等,以期促进心脏PET/MRI在该领域精准医学中更广泛地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磁共振成像技术 心血管疾病 融合显像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磁共振成像
原文传递
PET显像技术在阿尔茨海默病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冯慧利 王蓬文 《神经药理学报》 2016年第3期24-31,共8页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disease,AD)是老年痴呆主要的类型,约占痴呆病例的50%~70%。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出现,AD的发病率及其严重性日益增加,给家庭、社会带来巨大的绎济负担,引起了各国政府和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正电子发...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disease,AD)是老年痴呆主要的类型,约占痴呆病例的50%~70%。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出现,AD的发病率及其严重性日益增加,给家庭、社会带来巨大的绎济负担,引起了各国政府和国内外学者的高度重视。正电子发射型断层成像技术(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可以利用不同示踪剂进行显像,准确监测活体神经元活动与脑组织中特定的生化过程。与其他影像学技术相比,PET对AD的早期诊断特异性和灵敏性较高,因此针对AD开发更多有价值的PET示踪剂,对PET存AD的应用至关重要。该文概括PET在AD病理、诊断、疗效判定中的应用,主要关注PET对AD早期诊断中作用及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型断层成像技术 阿尔茨海默病 影像技术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像学技术评估冠状动脉微循环损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博炜 吴艳芳 +4 位作者 尹杰 肖晶晶 司东岳 林雪(综述) 丁海艳(审校)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92-896,共5页
冠状动脉微循环损伤是目前缺血性心脏疾病再灌注手术预后的重要风险因素之一。近年来的相关研究表明,评估冠状动脉微循环可以辅助诊断早期心脏供血类疾病或判断心肌缺血再通的预后情况,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首先从病理生理学角度阐... 冠状动脉微循环损伤是目前缺血性心脏疾病再灌注手术预后的重要风险因素之一。近年来的相关研究表明,评估冠状动脉微循环可以辅助诊断早期心脏供血类疾病或判断心肌缺血再通的预后情况,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首先从病理生理学角度阐述了冠状动脉微循环及微循环损伤的定义,其次从工程学角度概述了若干影像学技术对冠状动脉微循环的探查方法及优劣,并提出了相关的研究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微循环损伤 心肌缺血 心脏核磁共振成像技术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技术
原文传递
PET示踪剂在阿尔茨海默病早期诊断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刘文清 刘明松 +3 位作者 杨莎 马文杰 朱华结 徐志栋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1-188,共8页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发病机理极其复杂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以认知功能障碍和记忆丧失为特征,涉及多种生理、病理过程。早期诊断是AD预防和治疗的关键。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技术能够在分子层面准确检测神经元...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发病机理极其复杂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以认知功能障碍和记忆丧失为特征,涉及多种生理、病理过程。早期诊断是AD预防和治疗的关键。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技术能够在分子层面准确检测神经元与脑组织中细微的生理变化,为AD早期诊断提供依据。从生物标志物的分类入手,介绍了脑中蛋白变性与神经元损伤的相关靶点,根据亲和力、半衰期、结合区域、药代动力学、分析方法以及结果相关性等几个重要参数,综述了各类PET示踪剂的研究现状,指出目前PET示踪剂开发面临的问题,认为未来研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神经炎症相关PET示踪剂的开发;已有示踪剂的进一步评估和优化;示踪剂结果分析方法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影像学 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技术 PET示踪剂 阿尔茨海默病 临床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eb服务的神经信息学集成环境的架构与设计 被引量:1
10
作者 郑光彬 徐存树 陈卫东 《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4期419-423,共5页
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与正电子断层成像技术(PET)是当前快速发展的脑成像技术,两种成像技术原理不同但功能互补.若能将fMRI成像产生的解剖性信息和PET成像产生的功能性信息结合起来,将能更有利于识别、判断脑部组织的结构与变化... 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技术(fMRI)与正电子断层成像技术(PET)是当前快速发展的脑成像技术,两种成像技术原理不同但功能互补.若能将fMRI成像产生的解剖性信息和PET成像产生的功能性信息结合起来,将能更有利于识别、判断脑部组织的结构与变化;同时,若进一步集成神经信息学相关学科及科研环境,将对基础神经信息学有重大的意义.采用当前流行的Web Service技术设计整合fMRI与PET脑成像技术;同时以浙江大学多学科综合科研环境为背景,进一步设计了一个无缝的资源共享的神经信息学集成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 正电子断层成像技术 神经信息学 简单对象访问协议 WEB服务描述语言 统一发现描述集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plication of SAGE algorithm in PET image reconstruction using modified ordered subsets 被引量:1
11
作者 朱宏擎 舒华忠 +1 位作者 周健 罗立民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2005年第3期319-323,共5页
A new method that uses a modified ordered subsets (MOS) algorithm to improve the convergence rate of space-alternating generalized expectation-maximization (SAGE) algorithm for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PET)... A new method that uses a modified ordered subsets (MOS) algorithm to improve the convergence rate of space-alternating generalized expectation-maximization (SAGE) algorithm for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PET) image reconstruction is proposed.In the MOS-SAGE algorithm,the number of projections and the access order of the subsets are modified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reconstructed images and accelerate the convergence speed.The number of projections in a subset increases as follows:2,4,8,16,32 and 64.This sequence means that the high frequency component is recovered first and the low frequency component is recovered in the succeeding iteration steps.In addition,the neighboring subsets are separated as much as possible so that the correlation of projections can be decreased and the convergences can be speeded up.The application of the proposed method to simulated and real images shows that the MOS-SAGE algorithm has better performance than the SAGE algorithm and the OSEM algorithm in convergence and image qua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space-alternating generalized expectation-maximization: imagereconstruction modified ordered subset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图像中基于形态学和样条模型方法进行心脏的边缘提取 被引量:2
12
作者 骆国程 赵永界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2002年第3期1-6,共6页
PET在医学图像技术研究以及临床应用中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PET心脏图像中,为了测量心脏对药物的吸收率,对图像中心脏边缘的提取成为测量计算的前提和关键。我们针对PET图像心脏的边缘提取问题,从两个角度分别提出两种方法——... PET在医学图像技术研究以及临床应用中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PET心脏图像中,为了测量心脏对药物的吸收率,对图像中心脏边缘的提取成为测量计算的前提和关键。我们针对PET图像心脏的边缘提取问题,从两个角度分别提出两种方法——基于数学形态学的方法和基于样条模型的方法。数学形态法是先将PET图像二值化,再结合腐蚀和膨胀——两种数学形态学的基本操作对二值图像进行处理,最终获得结果。样条模型是用一组点和连接每相邻两点之间的样条曲线来表示心脏边界,将边缘提取问题转化一个全局最优化问题。针对PET心脏图像特点,我们给出了独特的能量函数作为迭代的停步条件。最后,我们比较了两种方法的结果和效率,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分割效果都是令人满意的。具体来说,前种方法的特点在于简单,快速和高效;而后种方法的稳定性和鲁棒性,对PET图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分割 数学形态学 样条模型 模拟退火法 PET图像 心脏图像 边缘提取 PET 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对食管癌术后放疗后局部复发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13
作者 杜迎节 王克善 +1 位作者 徐建伟 刘然然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16年第3期225-227,共3页
目的评估18F-FDG PET-CT在食管癌术后放疗后局部复发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食管癌术后放疗后临床怀疑复发而行检查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合细胞学及病理学结果分析其18F-FDG PET-CT检查结果。结果 16例患者中,12例吻合... 目的评估18F-FDG PET-CT在食管癌术后放疗后局部复发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食管癌术后放疗后临床怀疑复发而行检查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合细胞学及病理学结果分析其18F-FDG PET-CT检查结果。结果 16例患者中,12例吻合口局部代谢明显增高,以标准摄取值最大值SUVmax≥2.5为阳性诊断标准,18F-FDG PET-CT对局部复发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100%、80%。结论18F-FDG PET-CT对食管癌术后放疗后局部复发有很好的诊断价值,是检测食管癌术后放疗后局部复发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放疗 局部复发 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maging diagnosis of colorectal liver metastases 被引量:7
14
作者 Ling-Hui Xu San-Jun Cai Guo-Xiang Cai Wei-Jun Peng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42期4654-4659,共6页
Rapid advances in imaging technology have improved the detection, characterization and staging of colorectal liver metastases. Multi-modality imaging approach is usually the more useful in diagnosis colorectal liver m... Rapid advances in imaging technology have improved the detection, characterization and staging of colorectal liver metastases. Multi-modality imaging approach is usually the more useful in diagnosis colorectal liver metastases. It is well established that hepatic resection improves the long-term prognosis of many patients with liver metastases. However, incomplete resection does not prolong survival, so knowledge of the exact extent of intra-hepatic disease is crucially important in determining patient management and outcome. The diagnosis of liver metastases relies first and totally on imaging to decide which patients may be surgical candidates. This review will discuss the imaging options and their appropriate indications. Imaging and evaluating of colorectal liver metastases (CRLM) have been performed with 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 multidetector computed tomography,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with extra-cellular contrast media and liver-specific contrast media MRI, and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 This revie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ver metastasis Colorectal cancer Imag-ing-modality DIAGNO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研究的新热点——意识研究
15
作者 本刊编辑部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73-73,共1页
关键词 科学研究 意识研究 自然科学 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技术 磁共振成像技术 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F-FDG PET/CT SUVmax在淋巴瘤预后评估中的应用
16
作者 陈颖莹 杨敏 +2 位作者 朱飞波 何佳佳 洪用伟 《现代实用医学》 2020年第10期1183-1185,F0002,共4页
目的探讨淋巴瘤^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最大化标准摄取值(SUVmax)与Ki-67表达的相关性,分析SUVmax在淋巴瘤预后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初诊淋巴瘤且行^18F-FDG PET/CT检查的患者65例,观察SUVmax、Ki-67指数与淋巴瘤恶... 目的探讨淋巴瘤^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最大化标准摄取值(SUVmax)与Ki-67表达的相关性,分析SUVmax在淋巴瘤预后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初诊淋巴瘤且行^18F-FDG PET/CT检查的患者65例,观察SUVmax、Ki-67指数与淋巴瘤恶性程度的关系;绘制ROC曲线,探讨SUVmax对侵袭性淋巴瘤的诊断效能;观察同病灶SUVmax与Ki-67指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侵袭性淋巴瘤SUVmax与Ki-67指数明显高于惰性淋巴瘤(均P<0.05);ROC曲线结果表明,SUVmax以9.3为截断点时诊断侵袭性淋巴瘤的效能最佳,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是66.7%和78.6%;同病灶SUVmax与Ki-67指数呈正相关(r=0.49,P<0.05)。结论PET/CT SUVmax可以作为淋巴瘤预后评估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技术 预后评估 KI-6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豆状核变性患者中文书写时皮质下结构的功能影像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东 刘晓加 +2 位作者 吴湖炳 梁秀龄 李洵桦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12,共3页
目的通过观察脑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中文字词书写的皮质下结构激活特点,为基底神经节在书写中的作用机制提供实验数据。方法将7例脑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分成正常书写组和书写障碍组,分别进行假写作业、中文字词书写作业的^18氟脱氧葡萄... 目的通过观察脑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中文字词书写的皮质下结构激活特点,为基底神经节在书写中的作用机制提供实验数据。方法将7例脑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分成正常书写组和书写障碍组,分别进行假写作业、中文字词书写作业的^18氟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脑功能成像,用统计参数图软件(SPM2)得出基底神经节变化区域。结果正常书写组的皮质下结构激活区包括双侧苍白球和右侧壳核,书写障碍组包括右侧丘脑腹外侧核、屏状核和左侧壳核、苍白球,均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1)脑型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中文书写涉及双侧基底神经节,右侧基底神经节可能发挥更重要的作用。2)伴有书写障碍的肝豆状核变性患者双侧基底神经节激活点与正常书写的患者比较存在较大差异,右侧丘脑的激活对受损的书写功能可能有代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写 中文字词 肝豆状核变性 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技术
原文传递
^(18)F-FDG PET/CT SUVmax与淋巴瘤患者临床特征及生物学指标的相关性 被引量:6
18
作者 张玲芳 张旭霞 +5 位作者 邰宵辉 杨静 刘乐 彭艳艳 马建霞 李红玲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143-1149,共7页
目的 :探讨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uorine-18-udeoxyglucose,18F-FDG)PET/CT最大化标准摄取值(maximalstandarduptakevalue,SUVmax)在淋巴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1年1月—2016年12月在甘肃省人民医院经病理检查确诊为淋巴瘤且行18F... 目的 :探讨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uorine-18-udeoxyglucose,18F-FDG)PET/CT最大化标准摄取值(maximalstandarduptakevalue,SUVmax)在淋巴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11年1月—2016年12月在甘肃省人民医院经病理检查确诊为淋巴瘤且行18F-FDGPET/CT检查,并有完整临床资料的患者103例,分析SUVmax与淋巴瘤以及不同病理亚型、临床分期和危险度分级间的关系;分析同病灶SUVmax与Ki-67指数以及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sedimentationrate,ESR)间的相关性。结果 :SUVmax在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 lymphoma,HL)与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侵袭性强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间变大细胞淋巴瘤以及自然杀伤(natural killer,NK)/T细胞淋巴瘤SUVmax明显高于侵袭性相对较弱的套细胞淋巴瘤、外周T细胞淋巴瘤、小淋巴细胞淋巴瘤、滤泡性淋巴瘤(1~2级)和边缘区淋巴瘤(P <0.01)。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SUVmax明显高于套细胞淋巴瘤、外周T细胞淋巴瘤、小细胞淋巴瘤、滤泡性淋巴瘤以及边缘区淋巴瘤(P值均<0.05),间变大细胞淋巴瘤SUVmax高于滤泡性淋巴瘤(P <0.05)。其他各病理亚组间SUVmax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 0.05)。Ⅰ~Ⅱ期与Ⅲ~Ⅳ期淋巴瘤患者SUVmax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NHL高危组患者SUVmax明显高于中危组和低危组(P值均<0.01)。103例淋巴瘤患者SUVmax与Ki-67指数间呈明显正相关(r=0.67,P <0.001)。SUVmax在ESR升高组和正常组以及LDH升高组和正常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 0.05)。结论 :18F-FDG PET/CT SUVmax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淋巴瘤的侵袭程度,预测Ki-67指数,并能判断NHL危险度分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成像技术 标准摄取值 乳酸脱氢酶类 红细胞沉降率
原文传递
PET/CT在诊断结直肠癌复发和转移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陆安清 李卡 蒋理立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12年第7期790-792,共3页
结直肠癌是最常见肿瘤之一,也是世界范围内主要的健康问题之一。随着诊疗水平的提高,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率也逐渐得到了改善。外科手术治疗是目前根治结直肠癌的唯一手段,但肿瘤的复发和转移仍是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影响了生存率的进一... 结直肠癌是最常见肿瘤之一,也是世界范围内主要的健康问题之一。随着诊疗水平的提高,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率也逐渐得到了改善。外科手术治疗是目前根治结直肠癌的唯一手段,但肿瘤的复发和转移仍是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影响了生存率的进一步提高。早期诊断结直肠癌的复发有助于选择更为恰当的方案实施术后放疗或化疗,而对患者进行肿瘤转移的筛查则有助于更加准确地把握手术指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成像技术 结直肠癌 复发 转移
原文传递
^(18)F-Labeling techniques for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20
作者 LI Ying 《Science China Chemistry》 SCIE EI CAS 2013年第12期1682-1692,共11页
Much research effort has been made to understand various biological processes at levels of molecules using molecular imaging techniques. Because of great sensitivity, high resolution, and rapid detection, positron emi... Much research effort has been made to understand various biological processes at levels of molecules using molecular imaging techniques. Because of great sensitivity, high resolution, and rapid detection,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PET) imaging is becoming one of the most used imaging techniques for medical diagnose and pre-clinical studies. Here we provide a review on molecular imaging and PET imaging. An introduction is also provided on ~SF-fluorine labeling technique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PET imaging probes. A summary and comparison of currently available ~SF-fluorine labeling methods is provided. The per- spectives for 18F-fluorine labeling techniques are also giv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lecular imaging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18F-fluorine/fluoride specific activity radiochemical yield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