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正畸托槽定位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
作者 唐卫忠 王婷婷 汪大林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13-617,共5页
正畸托槽的精确定位是取得快速、理想矫治效果的必要条件。随着正畸技术的日益成熟及计算机技术在口腔正畸领域的广泛应用,各种提高托槽定位精确度的方法如间接粘结技术及计算机辅助的托槽定位应运而生。与口内直接定位或石膏模型上间... 正畸托槽的精确定位是取得快速、理想矫治效果的必要条件。随着正畸技术的日益成熟及计算机技术在口腔正畸领域的广泛应用,各种提高托槽定位精确度的方法如间接粘结技术及计算机辅助的托槽定位应运而生。与口内直接定位或石膏模型上间接定位技术不同的是,三维整合数字化模型可以虚拟托槽定位、模拟矫治过程和预测矫治结果,使得托槽定位更加准确,节省了临床操作时间。本文对托槽粘结位置、直接定位方法、间接定位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托架 定位器 间接定位 数字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畸托槽间接粘结法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付昌平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30期7334-7335,共2页
目的:观察托槽间接粘结的效果。方法:选择30例正畸固定矫治病例,共计570个托槽,对同一患者的左右两侧的牙齿分别用间接法粘接托槽(A组)、直接法(B组),在治疗期间比较脱落率。结果:A组应用间接法粘接托槽285个,在治疗期间共有9个托槽脱落... 目的:观察托槽间接粘结的效果。方法:选择30例正畸固定矫治病例,共计570个托槽,对同一患者的左右两侧的牙齿分别用间接法粘接托槽(A组)、直接法(B组),在治疗期间比较脱落率。结果:A组应用间接法粘接托槽285个,在治疗期间共有9个托槽脱落,脱落率为3.16%;B组应用直接法粘接托槽285个,在治疗期间共有23个托槽脱落,脱落率为8.07%。两组间临床脱落统计学上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口外间接法粘接托槽口内转移法是临床上值得推广的一种新型托槽粘接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托架 /方法 人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Ag/TiO_2涂层托槽对口腔常见细菌的抗菌性能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张晟 麦理想 +3 位作者 柳大烈 刘从华 轩东英 章锦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408-1410,共3页
目的:检测纳米Ag/TiO2涂层托槽对口腔常见细菌的抗菌性能。方法:通过扫描电镜检测纳米Ag/TiO2涂层托槽表面微观形态;采用贴膜法研究纳米Ag/TiO2涂层对口腔常见细菌的抗菌性能。结果:本研究合成的纳米Ag/TiO2涂层为具有严整组织结构的纳... 目的:检测纳米Ag/TiO2涂层托槽对口腔常见细菌的抗菌性能。方法:通过扫描电镜检测纳米Ag/TiO2涂层托槽表面微观形态;采用贴膜法研究纳米Ag/TiO2涂层对口腔常见细菌的抗菌性能。结果:本研究合成的纳米Ag/TiO2涂层为具有严整组织结构的纳米颗粒膜;纳米Ag/TiO2涂层对口腔常见细菌20min黑暗环境下抗菌率均达到79%以上。结论:纳米Ag/TiO2涂层托槽对口腔常见细菌有较强的抗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托架 纳米二氧化钛 纳米银 抗菌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唾液对托槽-弓丝-结扎丝结构摩擦力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张玉华 梁甲兴 +1 位作者 林立 李多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7年第2期147-149,共3页
目的研究唾液对托槽-弓丝-结扎丝结构摩擦力的影响。方法选择3种槽沟为0.56mm×0.71mm的不锈钢方丝弓托槽,与2种不锈钢丝(0.45mm圆丝,0.43mm×0.64mm方丝)及2种结扎力(150g和300g)组合,每种托槽-弓丝-结扎组合分别在干燥和唾液... 目的研究唾液对托槽-弓丝-结扎丝结构摩擦力的影响。方法选择3种槽沟为0.56mm×0.71mm的不锈钢方丝弓托槽,与2种不锈钢丝(0.45mm圆丝,0.43mm×0.64mm方丝)及2种结扎力(150g和300g)组合,每种托槽-弓丝-结扎组合分别在干燥和唾液环境中进行摩擦力实验,记录托槽与弓丝间滑动时的摩擦力。结果各托槽-弓丝-结扎组合在唾液环境中的摩擦力较在干燥环境中大(P<0.05)。结论在150g和300g结扎力下,唾液增大了托槽-弓丝-结扎丝结构的摩擦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唾液 摩擦 金属丝 正畸托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ree-edge托槽与传统托槽摩擦力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潘盛波 梁甲兴 +1 位作者 林立 张玉华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8年第3期243-247,共5页
目的比较研究Free-edge托槽和传统托槽的摩擦力特点,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干燥条件下,测试2种Free-edge托槽、2种传统托槽和4种弓丝分别组合的动、静摩擦力。结果Free-edge托槽中间翼结扎摩擦力极小;六翼结扎摩擦力最大。结论... 目的比较研究Free-edge托槽和传统托槽的摩擦力特点,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干燥条件下,测试2种Free-edge托槽、2种传统托槽和4种弓丝分别组合的动、静摩擦力。结果Free-edge托槽中间翼结扎摩擦力极小;六翼结扎摩擦力最大。结论Free-edge托槽可解决低摩擦力与高牙齿控制能力的矛盾,改进方丝弓系列固定矫正器的性能,其应用有利于提高临床矫正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托架 摩擦 金属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酸蚀、粘接方法粘接托槽后釉质粘接剂界面的超微形态观察 被引量:3
6
作者 李正明 刘新强 +1 位作者 陈杰 李宁毅 《广东牙病防治》 2012年第7期348-351,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粘接材料、不同酸蚀方法粘接正畸金属托槽后釉质粘接剂界面纵切面的超微形态。方法选择正畸拔除的健康前磨牙72颗,随机分成3组,每组24颗。A组用体积分数37%的磷酸酸蚀30 s,京津釉质粘接剂粘接金属托槽;B组用体积分数37%的... 目的研究不同粘接材料、不同酸蚀方法粘接正畸金属托槽后釉质粘接剂界面纵切面的超微形态。方法选择正畸拔除的健康前磨牙72颗,随机分成3组,每组24颗。A组用体积分数37%的磷酸酸蚀30 s,京津釉质粘接剂粘接金属托槽;B组用体积分数37%的磷酸酸蚀30 s,Transbond光固化粘接剂粘接托槽;C组用自酸蚀处理液加压涂抹3 s,Transbond光固化粘接剂粘接托槽。高倍立体显微镜及扫描电镜观察3组牙釉质粘接剂界面纵切面的形态。结果 A组界面紧密而均匀,粘接剂固化后形成的颗粒较大,颗粒之间间隙明显。B组界面紧密均匀,粘接剂固化后的颗粒较小而均匀,颗粒间结合紧密。C组界面疏松不均匀,树脂突少而细,有时可见较明显的裂隙。结论不同酸蚀、粘接方法牙釉质粘接剂界面的结合情况不同,磷酸酸蚀组釉质表面与粘接剂间形成的树脂突较均匀而密合,而自酸蚀组多处存在较大的裂隙,提示酸蚀方法可能是影响微渗漏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蚀 粘接 牙釉质粘接剂界面 扫描电镜 高倍立体显微镜 正畸托架 牙科粘固剂 显微镜检查 电子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氮TiO_(2-x)N_x薄膜托槽粘接强度的研究
7
作者 王璞 曹宝成 +3 位作者 王婧 曹帅 高静 王育华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231-1235,共5页
目的研究掺氮TiO2-xNx薄膜托槽的制备过程对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应用磁控溅射法在普通金属托槽表面制备TiO2-xNx薄膜得到掺氮TiO2-xNx薄膜托槽,将掺氮TiO2-xNx薄膜托槽通入氮气后在450℃条件下退火处理2h得到退火后掺氮TiO2-xNx薄膜托... 目的研究掺氮TiO2-xNx薄膜托槽的制备过程对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应用磁控溅射法在普通金属托槽表面制备TiO2-xNx薄膜得到掺氮TiO2-xNx薄膜托槽,将掺氮TiO2-xNx薄膜托槽通入氮气后在450℃条件下退火处理2h得到退火后掺氮TiO2-xNx薄膜托槽。通过X射线衍射观察普通金属托槽及退火前、退火后掺氮TiO2-xNx薄膜托槽表面结构,通过扫描电镜(SEM)观察3种托槽网底形貌。将60颗因正畸需要已拔除的健康前磨牙按照3种托槽和2种储存条件(室温蒸馏水、冷热循环)随机分为6组,每组10颗,使用京津釉质粘合剂按要求粘接,用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测试并记录所有托槽的剪切强度,使用SPSS 17.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掺氮TiO2-xNx薄膜托槽表面为均一的锐钛矿相结构,晶粒粒径为30nm。3种托槽的底板网格清晰,排列整齐,无明显不同。冷热循环条件下的3种托槽粘接强度均低于室温蒸馏水保存下的托槽粘接强度(P<0.01),同一处理条件下3种托槽的粘接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掺氮TiO2-xNx薄膜托槽的粘接强度没有受到制备过程的影响,能够满足临床正畸治疗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托架 掺氮TiO2薄膜 粘接强度 冷热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口腔健康教育对自锁托槽周围牙菌斑的影响
8
作者 林晓瑜 刘妙玲 +1 位作者 胡林华 阮玉媚 《广东牙病防治》 2014年第4期202-204,共3页
目的通过对自锁托槽矫治错牙合患者定期的牙菌斑染色情况进行比较,探讨系统口腔健康教育对自锁托槽周围牙菌斑的影响。方法将70例即将使用自锁托槽固定矫治器的中学生正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35例进行系统口腔健康教育并使用牙间隙... 目的通过对自锁托槽矫治错牙合患者定期的牙菌斑染色情况进行比较,探讨系统口腔健康教育对自锁托槽周围牙菌斑的影响。方法将70例即将使用自锁托槽固定矫治器的中学生正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35例进行系统口腔健康教育并使用牙间隙刷,对照组35例仅进行常规刷牙宣教。在固定正畸前、治疗6个月、保持期第1个月复诊时对两组正畸患者进行牙菌斑染色,检测菌斑指数并比较结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牙菌斑染色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治疗6个月及保持期1个月全部指标牙位的牙菌斑染色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口腔健康宣教并使用牙间隙刷,能提高患者的认知和配合意识,有利于改善自锁托槽矫治错牙合患者的口腔卫生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锁 固定 牙菌斑指数 口腔健康教育 正畸托架 口腔保健 健康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锁托槽和传统托槽非拔牙矫治上颌轻中度拥挤软硬组织及牙弓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刘东妮 高辉 +1 位作者 肖丹娜 李琴琴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05-609,共5页
目的比较Damon Q自锁和3M金属托槽非拔牙矫治轻中度上颌拥挤软硬组织及牙弓变化的研究。方法选择正畸矫治患者87例,以上颌拥挤程度和采用的矫治器种类分为Ⅰ度、Ⅱ度拥挤Damon Q自锁托槽组(41例),Ⅰ度、Ⅱ度拥挤3M金属托槽组(46例)。测... 目的比较Damon Q自锁和3M金属托槽非拔牙矫治轻中度上颌拥挤软硬组织及牙弓变化的研究。方法选择正畸矫治患者87例,以上颌拥挤程度和采用的矫治器种类分为Ⅰ度、Ⅱ度拥挤Damon Q自锁托槽组(41例),Ⅰ度、Ⅱ度拥挤3M金属托槽组(46例)。测量治疗前后头颅侧位片及模型,整理数据采用配对t检验和成组t检验分析。结果非拔牙矫治上颌Ⅰ度、Ⅱ度拥挤时,两种托槽治疗后上颌牙弓宽度和牙弓长度均有增大,但2组间变化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上颌Ⅱ度拥挤时,比较2组软组织测量项目鼻唇角、上唇倾角、上下唇倾角数值减少,且自锁托槽组变化量大于金属托槽组。结论非拔牙矫治上颌轻中度拥挤时,随拥挤度增大,Damon Q自锁托槽对于软组织上唇突度的改变较3M金属托槽略大,在临床应用中要重视托槽及治疗体系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拔牙 金属丝 正畸托架 牙弓 非拔牙矫治 头影测量 牙弓宽度 牙弓长度 软硬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锆陶瓷托槽对变形链球菌附着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文艳 李晨军 +1 位作者 羊书勇 何勇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2018年第35期74-77,共4页
目的评估氧化锆陶瓷托槽对变形链球菌附着性的影响。方法将两种托槽模仿口内环境在含有唾液的脑心浸出液肉汤培养基中培养72 h后,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的TaqMan探针法定量分析样本中变形链球菌和总细菌的数量,计算出变形链球... 目的评估氧化锆陶瓷托槽对变形链球菌附着性的影响。方法将两种托槽模仿口内环境在含有唾液的脑心浸出液肉汤培养基中培养72 h后,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的TaqMan探针法定量分析样本中变形链球菌和总细菌的数量,计算出变形链球菌的构成比。最后对两种托槽样本的细菌构成比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种托槽表面的变形链球菌构成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托槽表面的变形链球菌数目和总细菌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氧化锆陶瓷托槽的变形链球菌及总细菌的附着水平与氧化铝陶瓷托槽无明显差异,可供临床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 正畸托架 牙瓷料 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斑牙固定矫治中托槽脱落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焕胜 刘新强 《齐鲁医学杂志》 2009年第2期155-156,共2页
目的探讨氟斑牙固定矫治中托槽脱落的影响因素。方法中度氟斑牙正畸病人53例,采用固定矫治技术正畸,粘贴托槽996个,观察托槽脱落情况。结果托槽粘贴后第1个月脱落率最高,之后逐渐下降。不同牙位脱落率不同,其中下颌第二双尖牙脱落率最... 目的探讨氟斑牙固定矫治中托槽脱落的影响因素。方法中度氟斑牙正畸病人53例,采用固定矫治技术正畸,粘贴托槽996个,观察托槽脱落情况。结果托槽粘贴后第1个月脱落率最高,之后逐渐下降。不同牙位脱落率不同,其中下颌第二双尖牙脱落率最高。同名牙下颌托槽脱落率高于上颌,后牙高于前牙。结论牙位及粘接时间均影响正畸托槽脱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斑牙 正畸托架 因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种个别托盘临床制作方法应用比较分析
12
作者 吴大宏 王珏 金恩龙 《实用医技杂志》 2022年第3期324-328,共5页
为患者成功制作一副精确的个别托盘是修复各种牙列缺损以及牙列缺失的首要条件。临床实践证明,简单制作的个别托盘或者使用一次性印膜法很难取出精确的模型,从而导致患者对最终修复效果的不满意。按照目前的制作方法,个别托盘大致有印... 为患者成功制作一副精确的个别托盘是修复各种牙列缺损以及牙列缺失的首要条件。临床实践证明,简单制作的个别托盘或者使用一次性印膜法很难取出精确的模型,从而导致患者对最终修复效果的不满意。按照目前的制作方法,个别托盘大致有印模膏刮削法、基于初模型的手工制作法以及基于初印模或者模型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3D打印(3DP)(简称CAD&3DP)等多种制作方法。而对于一部分牙列缺损或者牙列缺失的患者,为了达到良好的修复效果需要制取精确的模型,可手工制作局部开窗式个别托盘或后缘截断框架式个别托盘以及闭口式个别托盘等,具体在临床操作时,可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口内黏膜,剩余牙槽嵴条件、或者修复方式而选择不同的个别托盘制作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托架 牙列缺失 牙科印模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激光辅助去除正畸金属托槽方法初探 被引量:1
13
作者 赖仁发 王海云 +1 位作者 陈铁 刘湘宁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407-410,共4页
目的 探讨脉冲Nd:YAG激光辅助去除正畸金属托槽的可行性,以期为临床提供一种优于机械性去除金属托槽的方法.方法 选择因正畸治疗拔除的50颗前磨牙,粘接托槽后根据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5组,每组10颗,实验1-4组分别接受13.0、13.5、14.0、1... 目的 探讨脉冲Nd:YAG激光辅助去除正畸金属托槽的可行性,以期为临床提供一种优于机械性去除金属托槽的方法.方法 选择因正畸治疗拔除的50颗前磨牙,粘接托槽后根据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5组,每组10颗,实验1-4组分别接受13.0、13.5、14.0、14.5 A电流强度的激光照射,同时给予4.9 N的外力,直至托槽脱落,记录托槽脱落时间及牙髓腔内温度;剩余1组为对照组,使用持针器去除托槽.在体视显微镜下测量并计算粘接剂残留指数(adhesive remnant index,ARI).扫描电镜观察各组釉质表面情况.结果 实验1-4组的托槽脱落时间分别为(67.70 4±7.18)、(35.90±4.28)、(24.90 ±3.76)、(6.90±2.33)s.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1-4组牙髓腔内温度分别升高(20.97±3.10)、(12.75±3.14)、(8.99±2.47)、(2.91±1.88)℃,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1-4组和对照组Arl分别为(8.55±5.02)%、(15.42±7.37)%、(5.55±3.79)%、(13.72±6.69)%和(74.36±29.44)%,两两比较显示对照组与不同实验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1-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扫描电镜下可见对照组釉面横纹已被破坏,釉质表面粗糙不平;实验组釉质表面清洁,未见划痕、弹坑样及蜂窝样改变.结论 脉冲Nd:YAG激光辅助去除正畸金属托槽是一种可行的方法;与机械法相比,脉冲Nd:YAG激光辅助去除托槽及粘接剂的过程不破坏釉质表面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 正畸托架 牙科去黏固术
原文传递
体内和体外条件下埋伏牙表面粘接正畸托槽抗剪切强度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孝明 李征钢 唐胜剑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15年第2期270-271,共2页
目的 比较体内和体外条件下埋伏牙表面粘接正畸托槽抗剪切强度.方法 将82例双侧第三磨牙埋伏阻生的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第一组(体内组)右侧的埋伏阻生第三磨牙被用来进行体内正畸托槽粘接实验,而左侧的埋伏阻生第三磨... 目的 比较体内和体外条件下埋伏牙表面粘接正畸托槽抗剪切强度.方法 将82例双侧第三磨牙埋伏阻生的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第一组(体内组)右侧的埋伏阻生第三磨牙被用来进行体内正畸托槽粘接实验,而左侧的埋伏阻生第三磨牙则被拔出用来进行体外实验.第二组(体外组)正好相反,右侧拔除,左侧进行体内实验.正畸托槽材料分别采用陶瓷和不锈钢.比较埋伏牙表面粘接正畸托槽抗剪切强度.结果 体外或体内粘接的抗剪切力强度在不锈钢托槽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陶瓷托槽的体外粘接强度SD为24.10 N,明显高于体内的21.54 N(F =4.452,P=0.039).陶瓷托槽的粘接强度大于不锈钢托槽(F=8.724,P=0.003).不锈钢托槽的抗剪切力强度也足够临床应用.体内和体外不锈钢、陶瓷托槽间的粘接剂残留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264 6,P=0.674).结论 体内粘接效果要弱于体外粘接效果,陶瓷托槽的粘接效果优于不锈钢托槽.对于各种粘接剂残留及处理,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托架 牙科粘固剂
原文传递
不同矫治技术对口腔正畸青少年患者龈沟液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比较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逢佳 区跃坚 +1 位作者 张玲 李宛男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22年第12期1822-1827,共6页
目的比较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与传统固定矫治技术对口腔正畸青少年患者龈沟液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9月在湖州市中心医院初次就诊的口腔正畸患者67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4例,... 目的比较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与传统固定矫治技术对口腔正畸青少年患者龈沟液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9月在湖州市中心医院初次就诊的口腔正畸患者67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4例,对照组33例。对照组采取传统固定矫治,观察组则采取无托槽隐形矫治。在治疗时及治疗后1、2、4、6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炎性因子和牙周指数做出比较与分析。结果治疗时和治疗后1个月,观察组龈沟液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2、4、6个月时,观察组各项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IL-1β:t_(2个月)=5.56,P=0.042;t_(4个月)=8.14,P=0.019;t_(6个月)=9.87,P=0.002。IL-6:t_(2个月)=7.15,P=0.029;t_(4个月)=7.94,P=0.021;t_(6个月)=9.16,P=0.007。TNF-α:t_(2个月)=6.87,P=0.039;t_(4个月)=7.65,P=0.026:t_(6个月)=9.89,P=0.001);两组患者牙周GI、SBI、PD以及PLI接受治疗后明显上升,组间比较,治疗开始及第1个月,两组牙龈指数(GI)、龈沟出血指数(SBI)、探诊深度(PD)、菌斑指数(PL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第2、4、6个月时,观察组GI、SBI、PD以及PLI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GI:t_(2个月)=3.62,P=0.073;t_(4个月)=8.16,P=0.018;t_(6个月)=8.54,P=0.016。SBI:t_(2个月)=5.65,P=0.042;t_(4个月)=7.56,P=0.027;t_(6个月)=8.15,P=0.019。PD:t_(2个月)=5.652,P=0.042;t_(4个月)=7.56,P=0.027,t_(6个月)=8.15,P=0.019。PLI:t_(2个月)=9.57,P=0.006;t_(4个月)=9.98,P=0.002,t_(6个月)=9.94,P=0.010)。此外,在治疗第1个月时观察组PLI显著低于对照组(t=9.99,P=0.001)。结论在口腔正畸治疗中,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相对于传统固定矫治技术更容易维护牙周组织健康,对牙周健康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摘式 正畸托架 牙龈缝液 牙周指数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1β 肿瘤坏死因子α
原文传递
止锁扩弓非拔牙矫治技术治疗重度牙列拥挤1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7
16
作者 吉利 陈正 +1 位作者 陈彬 廖春晖 《精准医学杂志》 2021年第4期295-298,共4页
目的探讨球面自锁托槽止锁扩弓非拔牙矫治技术治疗重度牙列拥挤的效果。方法安氏Ⅰ类错[牙合]重度牙列拥挤患者1例,应用球面自锁托槽止锁扩弓非拔牙矫治技术进行扩弓,测量矫治前后上下颌牙弓宽度、下颌3、4、5、6牙位的冠中心(FA)点距... 目的探讨球面自锁托槽止锁扩弓非拔牙矫治技术治疗重度牙列拥挤的效果。方法安氏Ⅰ类错[牙合]重度牙列拥挤患者1例,应用球面自锁托槽止锁扩弓非拔牙矫治技术进行扩弓,测量矫治前后上下颌牙弓宽度、下颌3、4、5、6牙位的冠中心(FA)点距离、下颌WALA嵴宽度以及下颌4、5、6牙位FA点-WALA嵴距离。结果矫治7个月时,患者牙列拥挤解除,牙弓形态良好。上下颌牙弓宽度较矫治前均有所增加,尤其4-4牙位间宽度增加最为明显;FA点距离及WALA嵴宽度均增加,FA点-WALA嵴距离接近正常值;前牙唇倾量不大。结论球面自锁托槽止锁扩弓非拔牙矫治技术可有效解除重度牙列拥挤,排齐牙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 安氏Ⅰ类 牙弓 球面自锁 止锁扩弓 正畸托架 矫治器设计 牙移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攻型与助攻型微种植体支抗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萍 毛峻武 秦明群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323-325,共3页
目的比较临床应用自攻型与助攻型微螺钉支抗种植体的优缺点。方法对90例患者共180枚微螺钉支抗种植体随机分为助攻组和自攻组,对两组种植体植入的成功率、PTI、STD、BOP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自攻组的成功率(92.22%)高于助攻组(82.22%),P&l... 目的比较临床应用自攻型与助攻型微螺钉支抗种植体的优缺点。方法对90例患者共180枚微螺钉支抗种植体随机分为助攻组和自攻组,对两组种植体植入的成功率、PTI、STD、BOP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自攻组的成功率(92.22%)高于助攻组(82.22%),P<0.05。支抗种植体松动的微螺钉大多伴有炎症;自攻组与助攻组PTI的等级1(分别为87、43)、等级2(分别为3、41),STD的等级3(分别为9、20),BOP的等级0(分别为83、63)、等级1(分别为7、27),P均<0.05。结论自攻型微螺钉支抗种植体植入具有成功率高、操作简单、患者容易接受等优点,较适合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种植体支抗 正畸托架 固定矫 微螺钉 义齿固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整合牙颌模型在个性化舌侧托槽计算机辅助设计中的应用 被引量:14
18
作者 唐敏 郭宏铭 +1 位作者 白玉兴 厉松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501-504,共4页
目的采用软件配准的方法建立三维整合牙颌模型,在此模型上进行虚拟排牙和舌侧矫治器设计,以期实现治疗后良好的牙冠牙根排列,为避免正畸治疗后并发症奠定研究基础。方法选择10例错拾患者进行头颅锥形束CT扫描、牙列石膏模型激光扫描... 目的采用软件配准的方法建立三维整合牙颌模型,在此模型上进行虚拟排牙和舌侧矫治器设计,以期实现治疗后良好的牙冠牙根排列,为避免正畸治疗后并发症奠定研究基础。方法选择10例错拾患者进行头颅锥形束CT扫描、牙列石膏模型激光扫描,分别获取三维模型,采用软件配准的方法将两种数字化模型重叠,切除锥形束CT模型牙冠部分,获得三维整合牙颌模型。运用软件自动测量配准误差,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评价3名操作者间差异。对三维整合牙颌模型进行包括牙根的数字化排牙,在排牙模型上进行个性化舌侧托槽计算机辅助设计。结果3名操作者对上颌或下颌模型配准误差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下颌配准误差分别是(0.144±0.020)和(0.141±0.022)mm;完成上下颌个性化舌侧托槽计算机辅助设计。结论通过软件配准方法可建立高精度三维整合牙颌模型,并可在虚拟矫治中获得良好牙冠牙根排列,以此为基础可完成个性化舌侧托槽的计算机辅助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设计 正畸托架 锥形束CT
原文传递
选区激光融化成形钛合金个性化舌侧托槽粘接强度初探 被引量:11
19
作者 邹道星 王泽敏 +2 位作者 郭宏铭 质埝 白玉兴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419-422,共4页
目的研究选区激光融化技术制作的钛合金个性化舌侧托槽的粘接强度,以确定其能否满足临床应用的要求。方法选择80颗离体前磨牙,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成个性化舌侧托槽组(选区激光熔化制作)和普通托槽组(3M不锈钢托槽)(每组40颗)... 目的研究选区激光融化技术制作的钛合金个性化舌侧托槽的粘接强度,以确定其能否满足临床应用的要求。方法选择80颗离体前磨牙,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成个性化舌侧托槽组(选区激光熔化制作)和普通托槽组(3M不锈钢托槽)(每组40颗),每组细分为剪切实验亚组和拉伸实验亚组(每亚组20颗)。采用35%的磷酸酸蚀后用粘接剂(3MUnitek)粘接托槽,并于室温下保存24h,采用电子万能实验机进行剪切和拉伸实验,记录牙面粘接剂残留指数 (adhesive remnant indexes,ARI)计分值和托槽脱落时的最大载荷,并计算得到剪切强度和拉伸强度。结果个性化舌侧托槽组剪切强度[6.80(6.20,8.32)MPa]显著小于普通托槽组[10.46(9.72,11.48)MPa](Z=-3.463,P〈0.05);拉伸强度[(6.93±1.21)MPa]显著大于普通托槽组[(5.88±1.23)MPa](t=2.81,P〈0.05)。结论本项研究制作的个性化舌侧托槽的剪切强度小于普通不锈钢托槽,拉伸强度大于普通不锈钢托槽,但均能满足临床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托架 拉伸强度 抗剪切强度 选区激光融化
原文传递
自锁托槽与传统托槽非减数矫治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机制初探 被引量:6
20
作者 陈玉萍 厉松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39-143,共5页
目的 比较自锁和传统托槽非减数矫治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畸形后牙弓及头影测量项目的变化,探讨各自解除拥挤的机制.方法 选取40例非减数矫治的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分别使用自锁托槽(自锁组,20例)和传统托槽(传统组... 目的 比较自锁和传统托槽非减数矫治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畸形后牙弓及头影测量项目的变化,探讨各自解除拥挤的机制.方法 选取40例非减数矫治的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分别使用自锁托槽(自锁组,20例)和传统托槽(传统组,20例)解除牙列拥挤.测量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模型和头影测量项目,比较每组治疗前后差异及治疗差值的组间差异,并分析两组牙列拥挤解除的相关因素.结果 自锁组上颌第一前磨牙区牙弓宽度增加量[ (4.45 ±2.60) mm]和上颌牙弓周长增加量[(6.69±3.65) mm]显著大于传统组[分别为(2.41 ±2.74)和(3.60±2.82) mm] (P<0.05).回归分析显示两组拥挤解除的相关因素均是牙弓宽度及牙弓长度的增加,但自锁组牙弓宽度对拥挤解除的贡献大于牙弓长度.结论 非减数矫治安氏Ⅱ类2分类牙列拥挤时,自锁组和传统组均通过牙弓宽度及牙弓长度的增加来解除拥挤,但自锁组更倾向于通过牙弓宽度增加解除拥挤,表现出更强的扩弓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牙合] 安氏Ⅱ类 正畸托架 非减数矫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