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正逆向混合建模的残缺涡轮修复方法的探究 被引量:8
1
作者 马世博 梁帅 +1 位作者 张双杰 闫华军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14-119,共6页
工程中零件残缺部位数据的重构是修复工作的关键,因残缺3D形貌高度的不可控性与不稳定性,难以通过常规测量手段获取,为解决残缺部位数据获取的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正逆向混合建模软件Geomajic Spark的正逆向混合建模重构残缺部位数模的... 工程中零件残缺部位数据的重构是修复工作的关键,因残缺3D形貌高度的不可控性与不稳定性,难以通过常规测量手段获取,为解决残缺部位数据获取的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正逆向混合建模软件Geomajic Spark的正逆向混合建模重构残缺部位数模的方法。以残缺涡轮为例,利用扫描仪获取点云数据,通过逆向点云处理软件Geomajic Studio进行点云处理、在Geomajic Spark软件中拟合特征、绘制轮廓,导入逆向校核软件Geomajic Qualify中进行误差分析比对和布尔运算操作,获得残缺部位数据;通过增材制造路径轨迹模拟及残缺部位打印成型的方式,对残缺模型与待修复零件进行贴合,验证了逆向工程辅助下的正逆向混合设计在获取零件残缺部位数模及增材制造技术的可行性与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向工程 正逆向混合建模软件 型重构 残缺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用通风机正逆向混合建模再设计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金葵 《煤矿机械》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2-24,共3页
为解决矿用通风机设计周期长,校核判断复杂的技术难题,创新性提出整机设计的正逆向混合建模再设计思想,分析了该设计思想的关键技术并建立了正逆向混合建模再设计框架。应用该设计方法对某风机各零部件进行设计制造,缩短了产品研发设计... 为解决矿用通风机设计周期长,校核判断复杂的技术难题,创新性提出整机设计的正逆向混合建模再设计思想,分析了该设计思想的关键技术并建立了正逆向混合建模再设计框架。应用该设计方法对某风机各零部件进行设计制造,缩短了产品研发设计和加工周期,提高了设计准确度,并为其他产品的研发提供了依据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逆向混合建模再设计 矿用通风机 关键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eomagic Design X的正逆向混合建模 被引量:22
3
作者 冯超超 成思源 +1 位作者 杨雪荣 骆少明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157-160,共4页
逆向工程中关于正逆向混合建模的研究在近几年来成为热点。介绍了逆向工程中常用混合建模方法与特点,提出了基于自动特征识别与面片草图的混合建模方法,根据设计意图重新定义设计参数,以Geomagic Design X软件为平台进行实体重构。通过... 逆向工程中关于正逆向混合建模的研究在近几年来成为热点。介绍了逆向工程中常用混合建模方法与特点,提出了基于自动特征识别与面片草图的混合建模方法,根据设计意图重新定义设计参数,以Geomagic Design X软件为平台进行实体重构。通过实例获得了可编辑的、基于历史树的CAD数据模型,同时验证了该混合建模的准确性和便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向工程 正逆向混合建模 GEOMAGIC DESIGN 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品正逆向混合建模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罗时杰 胥光申 +1 位作者 郑晗 冯亚斌 《轻工机械》 CAS 2019年第2期68-74,共7页
为了解决常规逆向过程中由点云生成实体模型的低效和不易建模的问题,课题组采用正逆向混合建模方法完成模型重构。课题组借助Handyscan获取模型的点云数据后,利用逆向工具完成点云数据的处理,之后在Geomagic Design X环境下完成模型的... 为了解决常规逆向过程中由点云生成实体模型的低效和不易建模的问题,课题组采用正逆向混合建模方法完成模型重构。课题组借助Handyscan获取模型的点云数据后,利用逆向工具完成点云数据的处理,之后在Geomagic Design X环境下完成模型的重建。经精度分析,重建的模型能够达到预期建模目标,验证了由点云数据重构出实体模型的可行性,该模型可用于进一步的创新设计。正逆向混合建模的可靠性和高效性使其成为缩短产品研发周期、进行产品创新设计的有利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向工程 点云数据 正逆向混合建模 实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假肢接受腔3D打印模型的正逆向混合建模
5
作者 段悦 卢依婷 +1 位作者 宋旺奕 张亚琴 《包装学报》 2023年第2期42-49,共8页
针对传统工艺制作假肢接受腔依赖于石膏取型,以及金属阳四爪连接盘与假肢接受腔依赖于人工手动加工连接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SLA3D打印技术的假肢接受腔制作方法。通过仿真分析软件迭代设计得到承压合理的接受腔模型;通过正逆向混合建... 针对传统工艺制作假肢接受腔依赖于石膏取型,以及金属阳四爪连接盘与假肢接受腔依赖于人工手动加工连接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SLA3D打印技术的假肢接受腔制作方法。通过仿真分析软件迭代设计得到承压合理的接受腔模型;通过正逆向混合建模,将光敏树脂接受腔和金属阳四爪连接盘复合。结果表明:3 mm厚的光敏树脂材料符合假肢接受腔的应用要求;切片层厚为0.2 mm时,光敏树脂接受腔和金属阳四爪连接盘的复合效果最佳。用SLA 3D打印假肢接受腔是可行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假肢接受腔 正逆向混合建模 计算机辅助设计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逆向混合建模技术的塑料产品创新设计 被引量:7
6
作者 苗盈 陆忠华 +2 位作者 李迎吉 王超 潘常春 《塑料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86-89,共4页
为实现塑料产品的快速还原和二次创新,采用正逆向混合建模技术,以挤牙膏器塑料壳体为载体,使用手持激光扫描仪获取产品模型的表面数据,应用Geomagic Design X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采用Siemens NX软件进行正逆向混合建模,使用3D打印技术试... 为实现塑料产品的快速还原和二次创新,采用正逆向混合建模技术,以挤牙膏器塑料壳体为载体,使用手持激光扫描仪获取产品模型的表面数据,应用Geomagic Design X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采用Siemens NX软件进行正逆向混合建模,使用3D打印技术试制样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逆向混合建模 逆向工程 产品创新设计 3D打印
原文传递
WP10.5H柴油发动机三维数字模型重构
7
作者 李卫民 陈成虎 杨泽宇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5期310-314,共5页
基于正/逆向混合建模技术对WP10.5H柴油发动机缸盖和缸体进行逆向重构,利用硅胶翻模技术获取发动机内部进、排气道和复杂水道结构的数据,分析了逆向过程中的误差来源,给出了提高模型重构精度的方法,研究结果可为大型复杂零件的模型重构... 基于正/逆向混合建模技术对WP10.5H柴油发动机缸盖和缸体进行逆向重构,利用硅胶翻模技术获取发动机内部进、排气道和复杂水道结构的数据,分析了逆向过程中的误差来源,给出了提高模型重构精度的方法,研究结果可为大型复杂零件的模型重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向混合技术 WH10.5H柴油发动机 型重构 误差分析与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零件重构模型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王小龙 韩军 高亚明 《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 2013年第2期64-66,共3页
基于正逆向混合建模方案完成零件逆向建模的基础,建立了评价重构的CAD模型的质量体系,包括精度评价与曲面光顺分析两个方面。给出了精度评价指标和误差控制策略,对于应用FARO-LDI三维激光扫描测量系统的逆向建模过程中,各环节的误差来... 基于正逆向混合建模方案完成零件逆向建模的基础,建立了评价重构的CAD模型的质量体系,包括精度评价与曲面光顺分析两个方面。给出了精度评价指标和误差控制策略,对于应用FARO-LDI三维激光扫描测量系统的逆向建模过程中,各环节的误差来源进行了具体分析,提出了具体的控制误差的技术手段,最终确定了计算逆向建模整个过程的总误差的数学模型。给出曲面光顺的准则,分析了曲面光顺分析的常用方法,并通过具体实例进行了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逆向混合建模 型重构 曲面光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发电机端盖的快速原型制造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岩 赵旭东 孙志莹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20年第3期60-62,共3页
针对端盖外形特征及逆向重构中误差的主要来源进行了分析,为了获取较为精确的端盖实体模型并提高多孔类零件的建模效率,采用正逆向混合建模技术完成端盖的模型重构。重构中对端盖边界及深孔位置运用二次正向设计的方法修正了端盖在逆向... 针对端盖外形特征及逆向重构中误差的主要来源进行了分析,为了获取较为精确的端盖实体模型并提高多孔类零件的建模效率,采用正逆向混合建模技术完成端盖的模型重构。重构中对端盖边界及深孔位置运用二次正向设计的方法修正了端盖在逆向建模中的误差,通过对重构后点云模型的精度校验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并借由3D打印技术得到了端盖的实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电机端盖 /逆向混合 二次向设计 逆向精度 快速原型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