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残余废气系数对内燃机缸内热功转换性能影响的实验
1
作者 车海威 马震 何嘉航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24年第3期109-112,共4页
为提高残余废气系数对内燃机缸内热功转换性能影响的研究,利用1台自然吸气单缸机开展台架测试,分析RGF引起的内燃机热功转换效果与排放特性变。研究结果表明:提高残余废气系数后,燃烧阶段快速单调升高。缸内残余废气可以起到稀释新鲜混... 为提高残余废气系数对内燃机缸内热功转换性能影响的研究,利用1台自然吸气单缸机开展台架测试,分析RGF引起的内燃机热功转换效果与排放特性变。研究结果表明:提高残余废气系数后,燃烧阶段快速单调升高。缸内残余废气可以起到稀释新鲜混合气的效果,导致燃烧速率减小,从而引起燃烧持续期的快速升高。提高残余废气系数的过程中,由初始点火时刻到50%燃烧点都保持单调递增;当转速提高时,从点火到50%燃烧点的曲轴转角也明显升高。提高残余废气系数后,高压循环指示热效率表现为小幅升高。缸内燃烧温度与残余废气系数之间呈现负相关变化;50%燃烧点发生了燃烧恶化结果。本方法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可大大降低传感器成本,具有很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残余废气系数 燃烧 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瞬变工况下残余废气系数对车用汽油机热功转换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付建勤 刘敬平 +2 位作者 阳辉勇 唐琦军 朱国辉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9,共9页
基于动态压力实测与数值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对一台乘用车汽油机瞬变过程进行连续检测,得出车用汽油机瞬变工况下残余废气系数(RGF)的变化范围、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通过分析RGF与汽油机运行参数的内在联系,揭示了RGF对汽油机瞬变... 基于动态压力实测与数值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对一台乘用车汽油机瞬变过程进行连续检测,得出车用汽油机瞬变工况下残余废气系数(RGF)的变化范围、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通过分析RGF与汽油机运行参数的内在联系,揭示了RGF对汽油机瞬变状态下热功转换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瞬变工况下,转速的增加引发新鲜充量的增加和RGF的下降。转速变化时,RGF在4%~30%范围内变化;在大多数工作循环内,RGF介于16%~20%之间。RGF主要受进气压力的影响,气门正时的调节作用相对较小。在低负荷时,RGF较大且点火提前角变化范围较大,引起较大的燃烧循环变动,从而导致指示平均有效压力和指示热效率波动较大。在点火提前角固定时(进气压力为0.05MPa),指示热效率随RGF的增大而稍有下降。本研究为改善车用汽油机瞬变工况性能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机 瞬变工况 残余废气系数 泵气损失 热功转换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缸内残余废气系数对汽油机性能的影响及测试方法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赵智超 王书千 +3 位作者 刘敬平 付建勤 关尽欢 刘琦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723-2730,共8页
为研究缸内残余废气对汽油机性能及排放的影响,在1台单缸机上进行排气再循环(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EGR)扫描试验。为降低残余废气系数、测试成本并简化计算流程,提出1种两稳态传感器测量方法并推导简化数模。采用2个稳态压力传感... 为研究缸内残余废气对汽油机性能及排放的影响,在1台单缸机上进行排气再循环(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EGR)扫描试验。为降低残余废气系数、测试成本并简化计算流程,提出1种两稳态传感器测量方法并推导简化数模。采用2个稳态压力传感器测取进气和排气压力,与气门开闭时刻、转速、预存的气门升程、气道流量系数联立求解得到残余废气系数。在1台先进乘用车汽油机上进行试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残余废气的热容及充量稀释作用降低了燃烧温度,减缓了燃烧速率,使10%~90%燃烧持续期和点火至50%燃烧位置点持续期明显延长;残余废气加热效应促进燃油雾化混合,热容作用降低了燃烧温度从而减少了散热损失,因此,高压循环指示热效率先略微增加,随后由于燃烧燃烧性能下降而迅速降低;残余废气可有效抑制NOX生成,但废气过多会导致HC和CO排放增加;本方法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与三动态传感器方法相比,此方法可大大降低传感器成本,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机 残余废气系数 燃烧 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残余废气系数对缸内直喷发动机热-功转换过程影响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尹东升 代国勇 +2 位作者 刘长峰 邵聪慧 马喆 《汽车实用技术》 2020年第20期109-111,共3页
为研究残余废气系数对缸内直喷发动机热-功转换过程影响,基于一台1.5L的缸内直喷发动机进行试验。试验工况为:n=1700r/min,BMEP=10bar、n=2200r/min,BMEP=10bar、n=3000r/min,BMEP=10bar;研究结果表明:适当的残余废气系数可提前CA50位置... 为研究残余废气系数对缸内直喷发动机热-功转换过程影响,基于一台1.5L的缸内直喷发动机进行试验。试验工况为:n=1700r/min,BMEP=10bar、n=2200r/min,BMEP=10bar、n=3000r/min,BMEP=10bar;研究结果表明:适当的残余废气系数可提前CA50位置、PCP位置,延长燃烧持续期,增加COVIMEP,但均可提高发动机的热效率,与高转速工况相比,低转速工况热效率改善效果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余废气系数 缸内直喷型发动机 热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瞬变工况下多缸汽油机各缸进气均匀性 被引量:3
5
作者 付建勤 董少毅 +2 位作者 刘敬平 夏言 周峰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3-60,共8页
采用动态压力实测与数值计算相耦合的方法,在路试工况下对一台搭载在乘用车上的多缸汽油机各缸进排气参数进行连续检测,得到随循环数变化的各缸气体状态变化历程.通过对比分析各缸进、排气参数(如缸内新鲜充量、残余废气量等)差异性的... 采用动态压力实测与数值计算相耦合的方法,在路试工况下对一台搭载在乘用车上的多缸汽油机各缸进排气参数进行连续检测,得到随循环数变化的各缸气体状态变化历程.通过对比分析各缸进、排气参数(如缸内新鲜充量、残余废气量等)差异性的变化范围及影响因素,揭示了各缸残余废气系数不均匀性的变化规律和诱因,以及对进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中低转速和负荷区域,各缸残余废气系数相对偏差在±10%,以内,此时主要受进气平均压力的影响;在高速高负荷区域,各缸残余废气系数相对偏差在±20%,以内,此时主要受排气压力波的影响.优化发动机排气系统结构和布置方式,是改变各缸进气均匀性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机 瞬变工况 残余废气系数 过量空气系数 均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补气和配气相位对摩托车发动机怠速稳定性和动力性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张力 李祖成 +3 位作者 张青 周照强 吕晓惠 钟德妹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8-15,共8页
为分析一款摩托车发动机加装二次补气装置后怠速稳定性提升的原因,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建立原机仿真模型,通过对仿真模型标定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模拟精度,在此模型基础上,建立二次补气发动机仿真模型。利用以上模型分析二次补气对怠速稳... 为分析一款摩托车发动机加装二次补气装置后怠速稳定性提升的原因,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建立原机仿真模型,通过对仿真模型标定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模拟精度,在此模型基础上,建立二次补气发动机仿真模型。利用以上模型分析二次补气对怠速稳定性的影响,发现原机怠速不稳的主要原因为其残余废气系数过高。为解决原机怠速不稳问题,从配气相位出发,研究在对原机动力性影响较小的情况下降低残余废气系数的方法。结果表明:将排气相位整体提前可以将残余废气系数降至二次补气发动机的水平,且扭矩下降最大值不超过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托车发动机 二次补气 配气相位 残余废气系数 怠速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油机瞬变工况各缸差异性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付建勤 舒俊 +2 位作者 刘敬平 赵智超 段雄波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011-1018,共8页
采用动态压力实测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一台车用汽油机各缸参数瞬变值进行连续检测,得到各缸参数的变化范围、变化规律和各缸差异程度。通过对比分析得出各缸差异性的影响因素及其对汽油机瞬变状态下热功转换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 采用动态压力实测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一台车用汽油机各缸参数瞬变值进行连续检测,得到各缸参数的变化范围、变化规律和各缸差异程度。通过对比分析得出各缸差异性的影响因素及其对汽油机瞬变状态下热功转换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瞬变工况下,各缸充气效率相对偏差在±5%以内,在中低转速时主要受进气平均压力影响,高转速时主要受压力波和缸内残余废气量影响;各缸RGF和充气效率的差异性呈现对称关系;在中低转速时,各缸PMEP差异性主要受进气平均压力影响,而在高转速时则主要受RGF影响;IMEP相对偏差是充气效率和RGF等参数综合影响的结果,最大值达到±30%以上。以上规律为缩小多缸汽油机瞬变工况下各缸差异性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机 瞬变工况 各缸差异性 残余废气系数 充气系数 进气平均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