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浆中残余白细胞的潜在免疫作用 被引量:15
1
作者 栾建凤 严京梅 +2 位作者 雷千红 叶东 唐秋美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72-74,共3页
目的 探讨开展血浆去除白细胞工作的必要性。方法 用Nageotte计数法、流式细胞分析和双向混合淋巴细胞培养的方法 ,对血浆中白细胞的数量、亚群情况、存活情况及同种免疫原性进行分析。结果 新鲜血浆中残余的白细胞约为 3.3×10... 目的 探讨开展血浆去除白细胞工作的必要性。方法 用Nageotte计数法、流式细胞分析和双向混合淋巴细胞培养的方法 ,对血浆中白细胞的数量、亚群情况、存活情况及同种免疫原性进行分析。结果 新鲜血浆中残余的白细胞约为 3.3×10 5/袋 ,经过 3个月的冻存后尚有近 30 %的白细胞存活并显示一定的同种免疫活性。结论 新鲜血浆的输注有引起同种免疫作用的危险 ,大量使用新鲜血浆如血浆置换等必须考虑白细胞的去除 ,如经济条件允许 ,输注去白细胞的血浆无疑是最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 残余白细胞 潜在免疫作用 白细胞滤除 流式细胞 同种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浮少白细胞红细胞中的残余白细胞检测分析
2
作者 王琳 孙秋影 +3 位作者 魏强 许斌 毛岩 刘志红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205-205,共1页
正常人血液中的白细胞含量为4×109~10×109/L,400 mL全血所含白细胞约1×109~2×109/L个,这个数目只相当于一个成年粒细胞缺乏患者的最小治疗剂量的大约1/10,而对已被白细胞免疫患者可以引起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 正常人血液中的白细胞含量为4×109~10×109/L,400 mL全血所含白细胞约1×109~2×109/L个,这个数目只相当于一个成年粒细胞缺乏患者的最小治疗剂量的大约1/10,而对已被白细胞免疫患者可以引起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对未免疫患者产生同种免疫作用。人类白细胞抗原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细胞 残余白细胞 检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准确体积测定法用于血成分中残余白细胞检测
3
作者 CassensU 周庆申 《国外医学(输血及血液学分册)》 2003年第1期94-94,共1页
背景和目的 在血液成分中精确地计数残余白细胞(WBC)具有高的临床价值。到目前为止,已有几种费工、费时或花费高昂的技术可以达到这个目的。材料和方法 本文报道一种新的细胞计数分析(CCA)检测残余WBC的低花费方法。
关键词 体积测定法 血成分 残余白细胞 检测 血液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份血残余白细胞计数标准方法研究进展
4
作者 周海云 《生物制品快讯》 2003年第8期22-22,共1页
关键词 成份血 残余白细胞计数 输血 变异性克雅氏病 标准化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滤过速率对浓缩血小板去白细胞滤除效果实验评估 被引量:3
5
作者 孔令魁 张宏 +1 位作者 王飞 李树贞 《医学研究杂志》 2006年第4期22-25,共4页
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去白细胞过滤的速率对机采浓缩血小板(plateletapheresis concentrates,Pcs)质量的影响。方法 应用MCS+机型、C5版本软件程序和采集管路中连接LRF系列血小板专用去白细胞滤器。PCs在采集过程中以5~8ml/min连续... 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去白细胞过滤的速率对机采浓缩血小板(plateletapheresis concentrates,Pcs)质量的影响。方法 应用MCS+机型、C5版本软件程序和采集管路中连接LRF系列血小板专用去白细胞滤器。PCs在采集过程中以5~8ml/min连续性低速过滤(L—LDP)或在采集结束后PCs以25ml/min一次快速通过滤器(F—LDP)。PCs产品质量预期分别为:血小板产量≥2.5×10^11胞数/袋和残余白细胞(WBC)数≤5.0×105/袋。结果 L—LDP和F—LDP方法获得的PCs产品的血小板产量分别为(2.70±0.29)×10^11袋和(2.55±0.38)×10^11/袋(t=1.25),残余WBC数为(7.73±0.01)×10^4和(2.02±3.05)×10^5(10gt=1.48),采集成功率为78.6%和70.6%,以及采集效率为(57.1±6.8)%和(55.5±8.7)%(t=0.64)。L—LDP法获得PCs产品同时满足血小板产量和残余WBC数的双预期值的总体率占78.6%(22/28),而L—LDP仅为64.7%(11/17)。结论 两种去白细胞滤除方法都可以获得满意的效果。由于L—LDP的个性观察指标均好于F—LDP,提示慢速过滤获得的PCs产品质量更加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采浓缩血小板 滤器 白细胞过滤 残余白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滤前不同放置时间对少白细胞全血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王鹏坤 范恩勇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003-1005,共3页
目的了解不同过滤前放置时间对少白全血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08年7—9月172袋全血按照血液过滤前放置时间按<3h、3h-、(4—72)h分为A、B、C3组,分别对各组进行白细胞残余量检测,并对各组少白细胞血液每周进行血浆游离血红蛋白检测。... 目的了解不同过滤前放置时间对少白全血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08年7—9月172袋全血按照血液过滤前放置时间按<3h、3h-、(4—72)h分为A、B、C3组,分别对各组进行白细胞残余量检测,并对各组少白细胞血液每周进行血浆游离血红蛋白检测。结果B、C组白细胞残余量较A组明显降低,且C组较B组WBC残余量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少白细胞全血在贮存末期4—5w,3组FHb均超出国家对全血中游离血红蛋白水平标准要求。结论血液在采集后2—6℃放置4—72h后过滤白细胞效果最佳,但对于少白细胞全血贮存末期的血液上清液游离血红蛋白水平应密切观察,以确保血液质量与输血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血液 血液质量 白细胞残余 游离血红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显微计数新方法ADAM-rWBC在成分血残留白细胞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7
7
作者 曾晓晖 张雅丽 +5 位作者 洪素云 谢蓓蓓 曾晓新 倪宏英 宋秀宇 陈长荣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16年第1期51-56,共6页
目的评估一种基于显微计数新方法(ADAM.rWBC)在残余白细胞定量检测中的性能和应用可行性。方法以SysmexKX21全自动血球计数法及NageotteI(11细胞计数板法作为参比,分析ADAM-rWBC检测白细胞的定量准确性和可重复性,并评估其在成分... 目的评估一种基于显微计数新方法(ADAM.rWBC)在残余白细胞定量检测中的性能和应用可行性。方法以SysmexKX21全自动血球计数法及NageotteI(11细胞计数板法作为参比,分析ADAM-rWBC检测白细胞的定量准确性和可重复性,并评估其在成分血白细胞残留检测中的实际性能。结果对WBC浓度分别为40、10和1cell/gl的3份滤白红细胞悬液样品进行平行检测,ADAM.rWBC的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8.8、11.3和31.1,准确度分别为100.O%、87.5%和37.5%;而Nageotte计数板法的批间变异系数则分别为20.4、31.8和15.3,准确度分别为50.O%、12.5%和37.5%。对36份全血标本(白细胞浓度范围为4辱与共4500~10700cell/g1),采用ADAM.rWBC进行稀释定量与采用Sysmexkx21进行直接计数的结果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55),且线性相关性较好(Slope=1.00±0.01,R。=0.832,P〈0.001)。对34份滤白红细胞悬液进行残留白细胞测定,平行采用ADAM-rWBC和Nageotte计数法所获结果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两种方法定量值均低于3.0cell/μl,符合白细胞残余量〈12.5cell/μl的质控要求。结论采用ADAM-rWBC进行白细胞定量测定准确可靠,相比于Nageotte计数法重复性和精度更佳,能满足成分血白细胞残余量检测的国标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分血质控 白细胞残余检测 显微计数新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产滤器滤除白细胞效果比较及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吴玉清 于琦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12年第5期82-83,共2页
目的比较两种国产滤白细胞滤器A和B对全血过滤后白细胞的滤除效果,以及红细胞和血小板的回收效果。方法随机选取A和B两种国产滤白采血袋采集的全血各50袋,于6h内过滤白细胞,取过滤前、后的血样进行血细胞计数。结果使用两种滤嚣A和B... 目的比较两种国产滤白细胞滤器A和B对全血过滤后白细胞的滤除效果,以及红细胞和血小板的回收效果。方法随机选取A和B两种国产滤白采血袋采集的全血各50袋,于6h内过滤白细胞,取过滤前、后的血样进行血细胞计数。结果使用两种滤嚣A和B进行白细胞过滤,滤过400ml全血的平均时间分别9.22±0.38分钟和5.84±0.22分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每200ml血液中白细胞残余数的平均值分剐为(14.39±4.47)×106个和(4.28±1.52)×106个,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回收率分别为(86.16±1.02)%和(86.68±2.00)%,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滤前全血中血小板数量与滤后白细胞残余数无显著性相关。结论两种白细胞滤器A和B滤除白细胞的效果存在差异,国产白细胞滤器的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滤除 白细胞滤除 白细胞残余 细胞回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S+机型“红细胞+血小板”成分的同时采集和产品质量分析
9
作者 孔令魁 李树贞 +1 位作者 王飞 陈悦康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06年第3期201-204,共4页
目的对20名男性献血者的多成分采集情况进行现场观察和对随机抽取的保存于4℃的12袋机采红细胞(RBC)进行质量分析。方法采用MCS+血细胞分离机和946FF管路采集“少白细胞的红细胞+血小板”成分;受试者入选标准为体重≥60kg、Hb≥133... 目的对20名男性献血者的多成分采集情况进行现场观察和对随机抽取的保存于4℃的12袋机采红细胞(RBC)进行质量分析。方法采用MCS+血细胞分离机和946FF管路采集“少白细胞的红细胞+血小板”成分;受试者入选标准为体重≥60kg、Hb≥133g/L、HCT≥0.40和外周PLT≥150×10^9/L;每一供者采集2URBC和1个治疗量血小板(2.5×10^11/袋);RBC产品于4℃贮存0~35d进行质量观察。结果20名受试者无献血不良反应;PLT产品计数值为(2.59±0.16)×10^11/袋,白细胞(WBC)残留数为2.61×10^5/袋;RBC产品重量为(260.0±16.9)g/袋,WBC残留数为(2.39±1.27)×10^5/URBC。12袋RBC产品在4℃贮存35d时,RBC回收率为98.03%±2.21%,HCT为48.0%±3.8%,溶血率为14.53%±4.35%,游离Hb为(496.9±176.4)mg/L,血浆Na^+为(103.42±4.01)mmol/L,K^+为(34.48±4.11)mmol/L。结论MCS+血细胞分离机“RBC+PLT”采集安全,受试者在采集过程中和采后无不良反应发生;采集的RBC和PLT产品符合质量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机采浓缩血小板 残余白细胞 贮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S-3P的894/A3P采集浓缩血小板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孔令魁 张宏 +3 位作者 陈悦康 王飞 刘怡 周一炎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04年第4期247-249,共3页
目的 在 MCS-3 P机型上运行含有 FU-JI冲浪和淘洗功能的 A3 P程序采集浓缩血小板 ( plateletconcentrates,PCs) ,改进产品质量。方法 将机采者随机分为两组 ,以 894/ A3 P为实验组 ,795 / PLP为对照组 ,采集 PCs。结果 应用 894/ A3 ... 目的 在 MCS-3 P机型上运行含有 FU-JI冲浪和淘洗功能的 A3 P程序采集浓缩血小板 ( plateletconcentrates,PCs) ,改进产品质量。方法 将机采者随机分为两组 ,以 894/ A3 P为实验组 ,795 / PLP为对照组 ,采集 PCs。结果 应用 894/ A3 P方案采集 1个治疗量的血小板可获得 3 .0 8× 1 0 9个 /袋 ,残余 WBC平均水平为 5 .2 8× 1 0 5/袋 ,采集效率和采集成功率分别为 67%和 84%。与对照组相比 ,上述数据均有显著改善 ( P<0 .0 1 )。A3 P程序的血细胞计数器( Haemonetor)的预期值与实际值存在一定的偏离。结论  MCS-3 P机型运行 894/ A3 P采集血小板安全可靠 ,机器潜能得以提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采 浓缩血小板 残余白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滤白血液操作标准化探讨
11
作者 王惟 《中外医疗》 2012年第22期170-170,共1页
目的探讨滤白红细胞制品的标准化操作。方法随机抽取20袋(200mL 1u),分A、B两组各10袋,同样环境条件下,分别采用规范化操作和非规范化操作滤除白细胞后,24h内检测红细胞回收率、白细胞残留量。结果 A组:白细胞残余量(106)(4.56±1.7... 目的探讨滤白红细胞制品的标准化操作。方法随机抽取20袋(200mL 1u),分A、B两组各10袋,同样环境条件下,分别采用规范化操作和非规范化操作滤除白细胞后,24h内检测红细胞回收率、白细胞残留量。结果 A组:白细胞残余量(106)(4.56±1.73),红细胞回收率(%):(94.1±2.42);B组:白细胞残余量(106)(8.4±0.75),红细胞回收率(%):(83.8±5.46)。结论滤白血液制备时操作是否规范对保证血液质量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除白细胞 细胞回收率 白细胞残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细胞输注前的质量标准
12
作者 Hogman CF Mervman HT 雷宇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CAS 2006年第4期373-375,共3页
现行红细胞输注规则主要规定红细胞采集量和输注时存活红细胞的比例,即450ml的采集量,输注时24h平均体内的存活率至少75%。其他还限制了游离血红蛋白的含量,通常不超过红细胞总量的1.0%。特殊需求的红细胞产品又有额外的要求。每... 现行红细胞输注规则主要规定红细胞采集量和输注时存活红细胞的比例,即450ml的采集量,输注时24h平均体内的存活率至少75%。其他还限制了游离血红蛋白的含量,通常不超过红细胞总量的1.0%。特殊需求的红细胞产品又有额外的要求。每单位少白细胞的红细胞的残余白细胞不超过1×10^4。一单位红细胞应含有至少45g红细胞血红蛋白,少白细胞的红细胞至少含40g的红细胞血红蛋白。欧洲国家建议一次献血不应超过捐献者血液量的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输注 质量标准 游离血红蛋白 白细胞 残余白细胞 特殊需求 欧洲国家 采集量 存活率 24h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