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7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元复合驱注入段塞组合物理模拟实验研究 被引量:17
1
作者 李建路 何先华 +2 位作者 高峰 鹿守亮 曹铁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26-128,共3页
选取分子量为1200万、2000万的聚合物,通过室内物理模拟实验,研究三元复合驱注入段塞组合、浓度、大小对驱替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化学剂用量相近时,高浓度小段塞的采收率比低浓度大段塞高,高分子量聚合物的驱油效果比低分子量... 选取分子量为1200万、2000万的聚合物,通过室内物理模拟实验,研究三元复合驱注入段塞组合、浓度、大小对驱替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化学剂用量相近时,高浓度小段塞的采收率比低浓度大段塞高,高分子量聚合物的驱油效果比低分子量聚合物更明显。不同前置和后续段塞优化驱油实验的结果表明,把聚合物、碱、表面活性剂拆分成双段塞(聚合物、碱+表面活性剂)分注比整个三元体系作主段塞单段塞合注采收率高;在碱、表面活性剂用量不变的情况下,注入的聚合物前置段塞(0.1~0.3 PV)增大对改善驱油效果有利,前置段塞聚合物浓度应不低于1.2g/L;后续段塞大小一般选择0.2PV,在聚合物浓度不变时,后续段塞大小变化在一定范围内对驱油效果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模拟实验 三元复合驱 段塞 段塞组合 段塞聚合物浓度 驱油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段塞工况下三相分离器的设计
2
作者 关艳玲 付丽君 +2 位作者 张亮 关艳艳 卫兵 《能源化工》 CAS 2024年第4期25-29,共5页
三相分离器设计时应考虑管道内段塞流变化对设备的冲击,并且能够适应油气田的全周期开发过程。采用OLGA软件建立了某油田起伏管道油气水多相流瞬态模型,针对段塞流的影响计算了该油田三相分离器的尺寸,模拟分析了三相分离器对流动参数... 三相分离器设计时应考虑管道内段塞流变化对设备的冲击,并且能够适应油气田的全周期开发过程。采用OLGA软件建立了某油田起伏管道油气水多相流瞬态模型,针对段塞流的影响计算了该油田三相分离器的尺寸,模拟分析了三相分离器对流动参数变化的适应程度。结果表明,根据管道出口位置压力、持液率、段塞长度变化计算得到液塞长度平均衰减率为2.67 m/s,停留时间选取4min,安全系数选取1.5,三相分离器最终设计尺寸为2400 mm×7200 mm,公称容积为36 m^(3),数量为2台。三相分离器能够适应的最大气油比为40 m^(3)/m^(3),最大液体输送流量为700 m^(3)/d,压力的变化对三相分离器运行几乎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相分离 设计 模拟 段塞 油气水三相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页岩油复杂裂缝形态段塞处理技术研究
3
作者 陶飞宇 《中外能源》 CAS 2024年第2期53-57,共5页
松辽盆地古龙凹陷页岩油是大庆油田重要的接替领域。由于古龙页岩油储层地质条件独特,水平页理纹层发育,压裂时在近井端易形成复杂裂缝形态,裂缝转角大,易脱砂,导致主压裂施工中加砂困难,压力波动幅度大,无法有效连续加砂。为降低连续... 松辽盆地古龙凹陷页岩油是大庆油田重要的接替领域。由于古龙页岩油储层地质条件独特,水平页理纹层发育,压裂时在近井端易形成复杂裂缝形态,裂缝转角大,易脱砂,导致主压裂施工中加砂困难,压力波动幅度大,无法有效连续加砂。为降低连续加砂施工难度,基于流体力学理论和颗粒冲蚀理论建立模型,利用有限元迭代法模拟低砂比段塞阶段支撑剂对裂缝转角的冲蚀效应。模拟结果表明,裂缝转角处的冲蚀效应与排量和砂比呈正相关,与压裂液黏度呈负相关。基于模拟结果建立排量、砂比及压裂液黏度与冲蚀效应的关系图版,并依据图版对试验井低砂比段塞阶段压裂液物性排量等施工参数进行优化,施工排量16m3/min,在砂比5%、压裂液黏度20mPa·s条件下缝内冲蚀效果最好。充分利用段塞加砂阶段,打磨裂缝转角,控制近井端裂缝形态,降低连续加砂施工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砂比 段塞 裂缝转角 冲蚀效应 连续加砂 压裂施工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管段塞流压力/压差波动特性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赵庆军 何利民 徐建中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41-446,共6页
本文在对水平管段塞流压力波动特性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之上,对其压力/压差波动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折算液速对段塞频率的影响作用远大于折算气速的影响作用;分别增加管线中的气量、液量,或者气液量同时增加,均会造成管线运行... 本文在对水平管段塞流压力波动特性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之上,对其压力/压差波动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折算液速对段塞频率的影响作用远大于折算气速的影响作用;分别增加管线中的气量、液量,或者气液量同时增加,均会造成管线运行过程中均值压力/压差和最大压力/压差的增加;压力信号的概率密度分布大部分呈双峰分布,但其中也存在单峰和多峰分布;压差信号的概率密度符合正态分布;压力信号的功率谱密度具有频率波动范围窄、幅值大的特点;与同工况压力信号的功率谱密度相比,压差信号的功率谱密度具有频率波动范围宽、幅值小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段塞 压力波动 压差波动 段塞频率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河裂缝型油藏多段塞复合治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郑健 陈德红 +3 位作者 韩宗原 张光焰 王海英 刘承杰 《断块油气田》 CAS 2005年第4期73-74,77,共3页
针对塔河油田开发过程中,由于其储层严重的非均质性,使底水在生产压差的作用下,沿大裂缝、大孔洞快速突进生产井,导致油井很快水淹的问题,研制了一种多段塞(防漏+堵缝+清理)复合治理技术。研制筛选出防漏剂(TP-1)和堵缝剂(DKD),讨论了... 针对塔河油田开发过程中,由于其储层严重的非均质性,使底水在生产压差的作用下,沿大裂缝、大孔洞快速突进生产井,导致油井很快水淹的问题,研制了一种多段塞(防漏+堵缝+清理)复合治理技术。研制筛选出防漏剂(TP-1)和堵缝剂(DKD),讨论了矿化度、温度和pH值对TP-1膨胀性能的影响,温度、矿化度对DKD固结强度的影响以及DKD的可解性。模拟试验结果表明,人造裂缝岩心采用多段塞复合治理技术封堵裂缝、启动基质岩心作用明显。该技术在塔河油田的现场试验取得了显著效果,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缝型油藏 堵剂 膨胀 段塞 裂缝 复合治理 治理技术 塔河油田 复合 段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段塞捕集器在输气管道上的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李小瑜 李小红 乔善军 《管道技术与设备》 CAS 2002年第1期23-25,共3页
以在科威特输油气项目上使用的段塞捕集器为例 ,介绍了段塞捕集器的外形结构 ,分离原理 。
关键词 段塞捕集器 段塞 输气管道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液两相水平管流分层——段塞流型转换机制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李国珍 董守平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71-275,共5页
本文根据Stokes溃坝理论 ,提出了一个新的物理模型。通过对段塞单元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得出段塞保持稳定的临界液面高度值 ,从而得出分层流向段塞流转换的条件 ,并分析了液体粘度、管径大小对流型转换条件的影响。
关键词 Stokes溃坝理论 段塞流型转换机制 段塞稳定性 分层流 气液两相水平管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管道中段塞流的跟踪模拟 被引量:1
8
作者 何利民 王鑫 +2 位作者 赵庆军 陈振瑜 徐建中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968-971,共4页
本文对以unit cell模型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段塞流跟踪模型进行了改进。利用改进后的模型对水平管道中空气-水段塞流的压降、液塞平移速度、液塞长度等特征参数进行了模拟研究,并将模型预测结果与相应的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改进... 本文对以unit cell模型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段塞流跟踪模型进行了改进。利用改进后的模型对水平管道中空气-水段塞流的压降、液塞平移速度、液塞长度等特征参数进行了模拟研究,并将模型预测结果与相应的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模型可以有效地预测以上各参数的演变规律。模拟和试验结果均表明,水平管道中段塞流的液塞平移速度符合正态分布,液塞长度符合对数正态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段塞 段塞跟踪 压降 液塞平移速度 液塞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管道段塞流段塞频率实验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李国珍 张林东 董守平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9-21,共3页
为了确定段塞流动特征参数——段塞频率的大小,在内径为32mm的多相流水平实验环道上进行了空气、水、油三相流的实验研究,对采集到的段塞流动的压降信号进行频谱分析,发现功率谱密度服从Rayleigh分布,使用最小二乘法对其进行拟合,从而... 为了确定段塞流动特征参数——段塞频率的大小,在内径为32mm的多相流水平实验环道上进行了空气、水、油三相流的实验研究,对采集到的段塞流动的压降信号进行频谱分析,发现功率谱密度服从Rayleigh分布,使用最小二乘法对其进行拟合,从而计算出段塞频率大小,计算误差小于20%,说明该方法可以较准确地确定段塞频率的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管道 段塞 压降 段塞频率 功率谱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弯管中段塞流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帆 周晓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5期23-27,共5页
以中心角为90°的弯管作为模拟模型,在压力0.15MPa、气体质量流量为0.912 6g/s的条件下,分别选取4组不同的液体流量0.27、0.40、0.53、0.80kg/s,采用FLUENT软件对每一种工况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数值模拟结果,对每一种工况下的弯管... 以中心角为90°的弯管作为模拟模型,在压力0.15MPa、气体质量流量为0.912 6g/s的条件下,分别选取4组不同的液体流量0.27、0.40、0.53、0.80kg/s,采用FLUENT软件对每一种工况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数值模拟结果,对每一种工况下的弯管处流体流动的特性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不同液体流量下弯管段塞流的基本规律及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段塞 特性参数 段塞长度 弯管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撑剂段塞用量计算模型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岳迎春 郭建春 李勇明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09年第6期121-122,共2页
支撑剂段塞技术是裂缝性储层降低压裂液滤失的重要工艺措施,目前段塞用量都凭借工程设计人员的经验确定,无有效的定量计算理论,难免对压裂施工效果造成一定影响。依据支撑剂颗粒在幂律性压裂液中的沉降规律,在缝高方向上将裂缝分为n个单... 支撑剂段塞技术是裂缝性储层降低压裂液滤失的重要工艺措施,目前段塞用量都凭借工程设计人员的经验确定,无有效的定量计算理论,难免对压裂施工效果造成一定影响。依据支撑剂颗粒在幂律性压裂液中的沉降规律,在缝高方向上将裂缝分为n个单元,由颗粒的垂向沉降时间来确定水平运移距离,从而计算封堵每个单元的段塞用量,建立了设计压裂裂缝长度上支撑剂段塞的定量计算模型,并计算分析了其影响因素,对支撑剂段塞技术更好的现场应用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压裂 天然裂缝 支撑剂段塞 段塞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段塞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戴秀梅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9-20,共2页
对聚合物驱段塞设计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 ,在聚合物驱油过程中 ,重要的是优化聚合物段塞的浓度和段塞大小及保证聚合物段塞不发生中断 。
关键词 聚合物段塞 数值模拟 研究 前缘段塞 后保护段塞 聚合物驱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节流方法减少管道的段塞流 被引量:4
13
作者 邢志东 《油气田地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52-53,共2页
关键词 段塞 管道 节流 段塞捕集器 气液混合物 气液分离器 操作程序 正确操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并联海管集输系统段塞接收与调控分析
14
作者 马勇 高义 刘勇 《石油规划设计》 2017年第3期15-18,共4页
针对海洋油气生产中常见的一种海管并联集输系统,提出了段塞缓冲体积的定义和具体计算方法,从原理上分析了调控该海管集输系统段塞接收的方法。通过实际案例,对该海管集输系统在各个操作工况运行时的平台段塞接收能力进行了评估。针对... 针对海洋油气生产中常见的一种海管并联集输系统,提出了段塞缓冲体积的定义和具体计算方法,从原理上分析了调控该海管集输系统段塞接收的方法。通过实际案例,对该海管集输系统在各个操作工况运行时的平台段塞接收能力进行了评估。针对平台段塞流捕集器无法正常缓冲集输系统段塞体积的情况,给出了多种调控方法,并阐述了最优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段塞缓冲体积 海管 并联集输系统 接收能力 段塞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段塞组合及其对驱油效果影响实验研究 被引量:19
15
作者 邓庆军 赵晓京 +1 位作者 胡勇 卢祥国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78-79,i006-i007,共4页
依据矿场生产实际需求, 利用现代物理模拟技术方法, 对油田目前正在使用的三种聚合物配制聚合物溶液的段塞组合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聚合物段塞尺寸和粘度是影响聚合物驱油效果的决定因素。在聚合物段塞尺寸保持不变条件下, ... 依据矿场生产实际需求, 利用现代物理模拟技术方法, 对油田目前正在使用的三种聚合物配制聚合物溶液的段塞组合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聚合物段塞尺寸和粘度是影响聚合物驱油效果的决定因素。在聚合物段塞尺寸保持不变条件下, 段塞粘度决定了聚合物驱油效果, 聚合物溶液粘度愈高, 聚合物驱采收率增幅愈大; 在聚合物段塞粘度保持不变条件下, 段塞尺寸决定了聚合物驱油效果, 聚合物溶液段塞尺寸愈大, 聚合物驱采收率增幅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 聚合物驱 段塞优化 物理模拟 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沫复合驱注入方式、段塞优化及矿场试验研究 被引量:41
16
作者 张彦庆 刘宇 钱昱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2001年第1期46-48,共3页
针对影响泡沫复合驱驱油效率的注入方式、注入程序及段塞大小等重要因素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通过从美国TEMCO公司引进的多功能驱替设备 ,所做的大量的物理模拟试验 ,总结出了气液交替注入时 ,注入交替段塞的大小对驱油效率的影响规律 ... 针对影响泡沫复合驱驱油效率的注入方式、注入程序及段塞大小等重要因素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通过从美国TEMCO公司引进的多功能驱替设备 ,所做的大量的物理模拟试验 ,总结出了气液交替注入时 ,注入交替段塞的大小对驱油效率的影响规律 ,利用正交设计法研究了前后段塞的设置与否及种类对泡沫复合驱驱油效率的影响程度 ,还对主次段塞的大小进行优化 ,在保证较高的驱油效率的前提下降低成本。大量的室内驱油实验结果表明 ,泡沫复合体系的驱油效率比水驱提高 30 %以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复合驱油 采收率 物理模拟 段塞优化 注入方式 气液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稠油油藏段塞蒸汽驱技术研究 被引量:18
17
作者 王卓飞 黄景龙 +1 位作者 王力兴 何鑫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1年第4期330-332,共3页
针对稠油蒸汽驱开发现状和油藏特性,运用室内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技术,揭示了连续汽驱、间歇汽驱、氮气段塞汽驱和活性剂段塞驱不同汽驱方式的开采机理;对各种汽驱方式进行了开发效果对比和操作方式的研究,预测了10年后生产指标并进... 针对稠油蒸汽驱开发现状和油藏特性,运用室内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技术,揭示了连续汽驱、间歇汽驱、氮气段塞汽驱和活性剂段塞驱不同汽驱方式的开采机理;对各种汽驱方式进行了开发效果对比和操作方式的研究,预测了10年后生产指标并进行了经济评价。通过现场实验,对改善汽驱开发现状,提高采收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油 蒸汽驱 活性剂 氮气 段塞 机理 经济评价 汽驱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输管线段塞流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鞠朋朋 秦家钧 刘培林 《中国造船》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A01期79-84,共6页
段塞流是混输管线流动保障中遇到的最严重问题之一。随着水深加大,其严重性也随之增加,影响到下游工艺设备的正常操作,甚至引起生产关断,因而在制定油气田前期开发方案时须要统筹考虑。分析了段塞流的产生机理,并分项阐明生产段塞、地... 段塞流是混输管线流动保障中遇到的最严重问题之一。随着水深加大,其严重性也随之增加,影响到下游工艺设备的正常操作,甚至引起生产关断,因而在制定油气田前期开发方案时须要统筹考虑。分析了段塞流的产生机理,并分项阐明生产段塞、地形段塞和清管段塞等管线的段塞流情况,以及为降低段塞流对生产设备的影响而采取的措施。根据南海某项目具体情况,利用OLGA软件进行分析,对各种工况下的段塞流提出了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形段塞 清管段塞 滞液量 最小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驱段塞组合方式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楚红霞 刘文梅 +3 位作者 秦涛 王利美 杜永慧 周芮莹 《断块油气田》 CAS 2005年第6期56-58,共3页
利用TQ2.0软件进行深部调驱段塞组合方式的数值模拟研究,研究过程中,结合现场实际对模拟条件进行了适当简化。在此基础上,根据中原油田地质特点,建立了3类共10个地质模型,在水驱油藏数值模拟的基础上,选出4个地质模型分别进行7种调驱段... 利用TQ2.0软件进行深部调驱段塞组合方式的数值模拟研究,研究过程中,结合现场实际对模拟条件进行了适当简化。在此基础上,根据中原油田地质特点,建立了3类共10个地质模型,在水驱油藏数值模拟的基础上,选出4个地质模型分别进行7种调驱段塞组合方式的动态预测。根据效果预测与经济评价结果,确定了具有不同渗透率分布特点的油藏适用的段塞组合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段塞组合方式 渗透率分布 数值模拟 凝胶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庆油区三元复合驱耐碱性调剖剂的研制与段塞组合优化 被引量:15
20
作者 周亚洲 殷代印 张承丽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3-76,115-116,共4页
针对大庆油区三元复合驱区块中后期含水上升快,不同渗透率油层动用差异大,注入液无效循环的问题,开展了三元复合驱耐碱性调剖剂的研制。通过对交联剂种类及质量分数、聚合物质量浓度及相对分子质量和聚合物溶液熟化时间等的筛选,并结合... 针对大庆油区三元复合驱区块中后期含水上升快,不同渗透率油层动用差异大,注入液无效循环的问题,开展了三元复合驱耐碱性调剖剂的研制。通过对交联剂种类及质量分数、聚合物质量浓度及相对分子质量和聚合物溶液熟化时间等的筛选,并结合正交试验,研制出了适用于三元复合驱深部调剖的调剖剂配方,该配方由相对分子质量为2 500×104且质量浓度为2 000 mg/L的聚合物、质量分数为0.15%的离子型交联剂YH-1、质量分数分别为0.1%和0.08%的有机交联剂THM-1和THM-2以及质量分数为0.2%的稳定剂、质量分数为0.1%的除氧剂组成,形成的调剖剂成胶时间为102 h,成胶粘度为3 510 m Pa·s,稳定时间大于60 d,抗盐性好,对三元复合体系界面张力影响不大。该调剖剂应用于三元复合驱调剖时,能够更好地发挥注入液驱替中、低渗透层的作用,比不应用调剖剂的三元复合驱提高采收率4%左右。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注入调剖剂前,加入0.01倍孔隙体积的前置聚合物段塞,能够使调剖剂保持更好的成胶性能,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剖剂 三元复合驱 凝胶 段塞优化 深部调剖 大庆油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