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元复合驱段塞尺寸优化研究
1
作者 李静雅 李增男 《信息系统工程》 2015年第4期133-133,共1页
以X56-1试验区为例,根据动、静态资料建立了试验区的数值模拟模型。设计了10套不同段塞尺寸方案,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得到了各方案的具体开发指标,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三元复合驱段塞尺寸对开发效果具有一定的影响。... 以X56-1试验区为例,根据动、静态资料建立了试验区的数值模拟模型。设计了10套不同段塞尺寸方案,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得到了各方案的具体开发指标,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三元复合驱段塞尺寸对开发效果具有一定的影响。研究确定试验区应采用的三元主段塞尺寸为0.3PV,三元副段塞尺寸为0.15PV,最终给出了试验区三元复合驱优化方案。优化后试验区三元复合驱可使最终采收率达到59.58%,较水驱阶段采出程度提高15.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复合驱 数值模拟 段塞尺寸 方案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浓度、大段塞聚合物驱技术室内研究及矿场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林杨 皇海权 +3 位作者 王琦 刘艳华 吕晓华 陈静怡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74-277,共4页
依据河南油田矿场生产实际需求,通过室内研究,定义了高浓度聚合物(ZL-I型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的下限值,优化了聚合物驱最佳注入段塞尺寸。研究结果表明:聚合物溶液质量浓度从500增至3000 mg/L时,黏度从11.8逐渐增至227.2 mPa·s;当... 依据河南油田矿场生产实际需求,通过室内研究,定义了高浓度聚合物(ZL-I型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的下限值,优化了聚合物驱最佳注入段塞尺寸。研究结果表明:聚合物溶液质量浓度从500增至3000 mg/L时,黏度从11.8逐渐增至227.2 mPa·s;当聚合物质量浓度超过1670 mg/L后,溶液黏度大幅上升。在频率0.1 Hz下,黏性模量在聚合物质量浓度达到1643 mg/L后快速上升,而弹性模量在聚合物浓度达到1680 mg/L后快速上升。据此得到高浓度聚合物的下限值为1700 mg/L。当2000 mg/L聚合物注入量增至0.7 PV时,聚合物驱采收率大幅提高,增幅为19.77%;当注入量大于0.85 PV时,采收率增幅变缓。推荐下二门油田进行高浓度聚合物驱的注入浓度为1800~2000 mg/L,注入聚合物段塞量为0.85 PV。在该油田10口注聚井进行现场应用,日产液891.3 t,日产油77.9 t,累计增油143498 t,二次聚驱阶段提高采收率8.66%。表明注入高浓度、大段塞聚合物是挖掘聚合物驱增油潜能、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驱 高浓度 下限浓度 段塞尺寸 采收率增幅 河南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相溶剂法降低CO_2驱混相压力研究 被引量:17
3
作者 张广东 刘建仪 +1 位作者 柳燕丽 周飞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5-117,157,共3页
利用自主研制的高温高压界面张力测试仪,对混相溶剂法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优选最佳混相溶剂,然后进行了混相溶剂段塞对驱油效果影响实验,优选最佳注入尺寸,为现场实践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混相溶剂法可以降低CO2驱油混相压力。综... 利用自主研制的高温高压界面张力测试仪,对混相溶剂法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优选最佳混相溶剂,然后进行了混相溶剂段塞对驱油效果影响实验,优选最佳注入尺寸,为现场实践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混相溶剂法可以降低CO2驱油混相压力。综合考虑经济成本和混相溶剂来源等因素,优选轻质油C为降低目标油藏CO2驱混相压力的最佳混相溶剂,最佳的溶剂段塞尺寸为6%,驱油效率为85.19%,比单纯注CO2驱油提高了32.81个百分点。说明利用混相溶剂法降低CO2驱最小混相压力方法是合理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驱油 混相溶剂法 混相压力 段塞尺寸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南油田耐高温聚合物性能评价及筛选 被引量:10
4
作者 吕晓华 肖磊 +3 位作者 张晋悦 杨力生 张丽庆 束华东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07-311,共5页
本文针对双河Ⅶ下层系高温(96.5℃)、低渗(0.374μm2)的油藏特点,开展Ⅲ类及以上储量油藏用耐高温聚合物的筛选、评价研究。依据聚合物基本性能初选出5种耐温聚合物(100622、100621、SNF、2#、1#)进行耐温抗盐性、驱油能力评价,其中聚合... 本文针对双河Ⅶ下层系高温(96.5℃)、低渗(0.374μm2)的油藏特点,开展Ⅲ类及以上储量油藏用耐高温聚合物的筛选、评价研究。依据聚合物基本性能初选出5种耐温聚合物(100622、100621、SNF、2#、1#)进行耐温抗盐性、驱油能力评价,其中聚合物SNF(相对分子质量2.7×107,水解度26.03%)表现出很好的耐温抗盐性和驱油能力。浓度为1500 mg/L的聚合物SNF溶液,在96℃热老化90 d后的黏度保留率为110.8%(氧含量控制<1.0 mg/L)。岩心驱替实验表明,高浓度聚合物溶液因具有较高的黏弹性,其驱油效率明显高于低浓度聚合物溶液的,质量浓度合理范围为1500 2000 mg/L;随注入段塞尺寸增加,聚合物驱油效率增大,但超过0.5 PV时驱油效率提高缓慢,优化段塞尺寸为0.5 P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油藏 热老化 聚合物浓度 氧含量控制 段塞尺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沉积膜驱油效率实验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杨力生 郭艳 +3 位作者 刘文华 吕帅 李树斌 皇海权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95-298,共4页
通过岩心驱替实验,考察了岩心渗透率(67×10-3~1340×10-3μm2)、膜剂浓度(500~1500 mg/L)、注入段塞尺寸(宏观和微观条件下)、和膜剂吸附时间(0~22 h)、温度(50~80℃)、膜剂阳离子度(14.6%~25.9%)等因素对水驱后... 通过岩心驱替实验,考察了岩心渗透率(67×10-3~1340×10-3μm2)、膜剂浓度(500~1500 mg/L)、注入段塞尺寸(宏观和微观条件下)、和膜剂吸附时间(0~22 h)、温度(50~80℃)、膜剂阳离子度(14.6%~25.9%)等因素对水驱后膜剂驱油效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膜剂驱油能有效提高原油采收率,岩心渗透率和温度对膜剂驱油效率影响较小,段塞尺寸和膜剂阳离子度对驱油效率有一定的影响,较高的膜剂浓度有利于提高采收率。当膜剂浓度为1500 mg/L,膜剂阳离子度大于24%、膜剂注入体积约为1 PV、吸附时间12 h以上时,可获得较高的原油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沉积膜 段塞尺寸 吸附时间 阳离子度 提高采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油藏条件下聚合物驱油效率实验——以泌阳凹陷双河油田为例 被引量:4
6
作者 韩杰 张丽庆 +1 位作者 周永强 汤达祯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97-800,共4页
针对泌阳凹陷双河V下区块高温(84.3℃)低渗透的油藏条件,选取不同水解度的聚合物1630s和ZL-I进行驱油效率实验。通过不同浓度聚合物对驱油效率的影响实验发现,高浓度聚合物由于具有较高的粘弹性,驱油效率明显高于低浓度聚合物,但考虑到... 针对泌阳凹陷双河V下区块高温(84.3℃)低渗透的油藏条件,选取不同水解度的聚合物1630s和ZL-I进行驱油效率实验。通过不同浓度聚合物对驱油效率的影响实验发现,高浓度聚合物由于具有较高的粘弹性,驱油效率明显高于低浓度聚合物,但考虑到经济因素,建议注入浓度为1 600~2 000 mg/L。不同段塞尺寸驱替实验说明,注入大段塞聚合物比注入低段塞驱油效率更高,但超过0.5 PV时驱油效率提高缓慢,故段塞尺寸为0.4~0.5 PV。由聚合物老化前、后对比驱油实验得出,低水解度聚合物1630s更适合此高温油藏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度 水解度 段塞尺寸 驱油效率 高温油藏 泌阳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在多孔介质中传输机理 被引量:2
7
作者 孙灵辉 黄延章 +2 位作者 刘卫东 萧汉敏 刘彦辉 《武汉工业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3期47-50,共4页
运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碱在多孔介质中的传输机理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数值解与实验值有良好的一致性;综合吸附作用使得碱运移存在着严重的滞后现象,使得碱在多孔介质中段塞浓度下降,削弱了化学剂的驱油效率,影响其在多孔介质中的... 运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碱在多孔介质中的传输机理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数值解与实验值有良好的一致性;综合吸附作用使得碱运移存在着严重的滞后现象,使得碱在多孔介质中段塞浓度下降,削弱了化学剂的驱油效率,影响其在多孔介质中的波及体积;综合扩散作用不仅使碱迅速的扩散到岩心中更大范围,扩大了波及体积,而且扩散作用使得碱的有效浓度降低,以及在岩心出口过早的排出,使得碱驱替的有效期变短,降低了驱油效率,为了保持段塞浓度,势必要增加段塞尺寸,这就要提高经济成本;段塞尺寸过小可能在岩心中完全形成无效驱替带,因此应该结合实际情况来考虑段塞尺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扩散 运移滞后系数 段塞尺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油藏CO_2驱油开发方式与应用 被引量:15
8
作者 陈祖华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50-957,共8页
CO2驱是一种能大幅度提高原油采收率的三次采油技术,国内该项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起步较晚,多以先导试验为主。苏北盆地溱潼凹陷经过10余年的探索,已经在5个低渗油田开展了CO2驱先导试验和推广应用,针对这5个油藏利用一维细管模拟和油藏数... CO2驱是一种能大幅度提高原油采收率的三次采油技术,国内该项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起步较晚,多以先导试验为主。苏北盆地溱潼凹陷经过10余年的探索,已经在5个低渗油田开展了CO2驱先导试验和推广应用,针对这5个油藏利用一维细管模拟和油藏数值模拟方法开展了注气时机、段塞尺寸和注气部位的研究,并应用典型实例进行了分析,认为先期注入提高混相压力,可更有效地缩短两相区过渡带,增加油相中溶解的CO2含量,降低油相粘度和油气界面张力,进而提高混相程度,更有利于驱油;采用大尺寸段塞可加大CO2波及区域,较好地保持地层能量,从而提高油井见效率,增强驱替效果;高部位注气可有效地抑制重力超覆,减少CO2气体过早地产出和突破的机会。就苏北盆地低渗油藏而言,采用先期注入、大尺寸段塞和高部位注气不失为一种成熟有效的提高采收率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驱 先期注入 段塞尺寸 注气部位 低渗油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河油田耐温聚合物筛选及性能评价 被引量:3
9
作者 吕晓华 肖磊 +3 位作者 昌润珍 张丽庆 刘艳华 林杨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11年第7期1-4,共4页
针对双河油田Ⅶ_下层系高温(96.5℃)、低渗的油藏特点,初选出5种耐温聚合物。对5种耐温聚合物再进行耐温、抗盐性能及岩心驱油性能评价。结果表明,聚合物SNF为最佳耐温抗盐聚合物。当聚合物SNF溶液浓度为1.5g/L,注入段塞尺寸0.5 PV时,... 针对双河油田Ⅶ_下层系高温(96.5℃)、低渗的油藏特点,初选出5种耐温聚合物。对5种耐温聚合物再进行耐温、抗盐性能及岩心驱油性能评价。结果表明,聚合物SNF为最佳耐温抗盐聚合物。当聚合物SNF溶液浓度为1.5g/L,注入段塞尺寸0.5 PV时,驱油效率可提高2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油藏 耐温聚合物 段塞尺寸 性能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表二元驱提高采收率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继红 王烁 《当代化工》 CAS 2023年第1期40-43,共4页
聚/表二元驱在现阶段已凭借自身的优势被人们广泛应用,这是因为聚/表二元驱不仅拥有聚合物可以提高波及体积的特点,还拥有表面活性剂可以降低界面张力的特点,这两点相结合就大大提高了采出程度。由于在水驱后,仍然有大量的剩余油未被采... 聚/表二元驱在现阶段已凭借自身的优势被人们广泛应用,这是因为聚/表二元驱不仅拥有聚合物可以提高波及体积的特点,还拥有表面活性剂可以降低界面张力的特点,这两点相结合就大大提高了采出程度。由于在水驱后,仍然有大量的剩余油未被采出,为了验证聚/表二元驱的驱替效果,开展了静置时间、聚合物质量浓度、表面活性剂质量浓度、注入量、段塞尺寸大小一系列的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二元驱溶液的驱油效果会明显高于单一聚合物溶液或单一表面活性剂溶液,主要是由于油水重新分布,黏度增大,波及体积也随之增大,剩余油从而被进一步驱替出来。聚合物质量浓度、注入量是影响采出程度的关键因素,而段塞尺寸在增加到某种程度时,采出程度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表二元驱 注入量 段塞尺寸 采出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气交替注入对CO_2驱油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0
11
作者 汤瑞佳 王贺谊 +2 位作者 余华贵 王维波 陈龙龙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58-362,共5页
延长油田靖边203区块是典型的低孔低渗油藏,该区块正在进行CO_2驱先导性试验。水气交替注入(WAG)能有效控制驱替前缘流度,抑制气窜并延长见气时间,从而改善CO_2驱油效果。通过与连续气驱对比实验,研究了WAG对CO_2驱油效果的影响,并探... 延长油田靖边203区块是典型的低孔低渗油藏,该区块正在进行CO_2驱先导性试验。水气交替注入(WAG)能有效控制驱替前缘流度,抑制气窜并延长见气时间,从而改善CO_2驱油效果。通过与连续气驱对比实验,研究了WAG对CO_2驱油效果的影响,并探讨了注气速度、段塞尺寸和气水比等注入参数对CO_2驱油效果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对于非均质性油藏,WAG比连续气驱具有更明显的优势;渗透率级差为10~30时,WAG能有效地抑制气窜,改善驱油效果;渗透率级差过大或存在裂缝时,WAG驱油效果变差;WAG的注气速度、段塞尺寸和气水比分别为50 m L/min,0.10 PV和1∶1时,驱油效果最佳,采出程度在水驱基础上提高了20.95百分点,最终采出程度为44.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 水气交替注入 CO2驱 注气速度 段塞尺寸 气水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渗透油藏周期注CO_2驱油室内实验 被引量:9
12
作者 王维波 陈龙龙 +2 位作者 汤瑞佳 王贺谊 杨红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06-209,共4页
针对靖边油田乔家洼区块203井区的特点,开展室内CO2驱油实验研究,对周期注气的驱油潜力进行评价,并对注气段塞尺寸和注气速度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周期注CO2在目标井区具有较大的驱油潜力,可在连续气驱的基础上将采收率提高15.29百分... 针对靖边油田乔家洼区块203井区的特点,开展室内CO2驱油实验研究,对周期注气的驱油潜力进行评价,并对注气段塞尺寸和注气速度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周期注CO2在目标井区具有较大的驱油潜力,可在连续气驱的基础上将采收率提高15.29百分点,并且比连续注气多注入0.8 PV时才发生气窜,延缓气窜效果明显;经优化的最佳注气段塞尺寸和最佳注气速度分别为0.05 PV和1.2 m L/min。研究成果为目标区块开展CO2注气试验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 周期注气 CO2驱 段塞尺寸 注气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表二元体系色谱分离效应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严曦 万新安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14年第22期18-20,共3页
当复合体系流经油层时,各驱油组分运移速度不同而出现色谱分离效应将破坏聚合物及表活剂的协同效应,影响体系驱油效果。本文以港西三区油藏为依托,选用目前在用的聚/表二元体系(非离子型表活剂DWS-3与聚合物HTPW-112)开展色谱分离程度... 当复合体系流经油层时,各驱油组分运移速度不同而出现色谱分离效应将破坏聚合物及表活剂的协同效应,影响体系驱油效果。本文以港西三区油藏为依托,选用目前在用的聚/表二元体系(非离子型表活剂DWS-3与聚合物HTPW-112)开展色谱分离程度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二元体系在填砂管中运移时存在一定的色谱分离效应,表面活性剂滞后明显;且随着聚/表二元驱注入速度、渗流距离的减小,段塞尺寸的增大,色谱分离程度将降低,对驱油效果的影响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表二元体系 注入速度 渗流距离 段塞尺寸 色谱分离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港东区块注聚参数优化研究
14
作者 陈瑜芳 《石化技术》 CAS 2016年第1期92-92,88,共2页
模拟港东区块油藏条件开展聚合物驱油实验优化注入参数,结果表明:港东地区最佳聚合物浓度为1500mg/L,段塞大小0.5PV,注入速度0.08PV/年。
关键词 聚合物浓度 注入速度 段塞尺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L化学驱油田调驱体系优选评价及工艺参数优化 被引量:2
15
作者 苑玉静 刘义刚 +2 位作者 邹剑 肖丽华 张晓冉 《精细与专用化学品》 CAS 2020年第7期20-24,共5页
从渤海L化学驱油田的地质油藏条件和开发特征出发,通过现代仪器分析、化学分析和室内物理模拟驱油实验等方法,针对L油田化学驱期间及之后出现的剖面反转、大孔道和高渗条带问题,开展了对L油田深部调剖调驱体系的优选及工艺技术参数的优... 从渤海L化学驱油田的地质油藏条件和开发特征出发,通过现代仪器分析、化学分析和室内物理模拟驱油实验等方法,针对L油田化学驱期间及之后出现的剖面反转、大孔道和高渗条带问题,开展了对L油田深部调剖调驱体系的优选及工艺技术参数的优化研究。分别对普通聚合物溶液、疏水缔合聚合物溶液和聚合物微球、Cr^3+聚合物凝胶进行全面对比分析,筛选出Cr^3+聚合物凝胶作为L油田聚驱后进一步改善驱油效果的主要调驱剂;以"产出/投入"比、原油资源最大化利用为主要参考因素,确定了渤海L油田化学驱后调驱剂最佳段塞尺寸为0.2~0.4P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面反转 优势渗流通道 调剖调驱 Cr^3+聚合物凝胶 段塞尺寸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