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58篇文章
< 1 2 10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烟碱类杀虫剂对非靶标水生动物的毒性作用研究进展
1
作者 刘佳涵 张秀霞 +4 位作者 张泽龙 郑佩华 李军涛 冼健安 鲁耀鹏 《生态毒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8-252,共15页
新烟碱类杀虫剂是一类新型污染物,其在水环境中的残留和生态毒性是水产养殖前沿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之一。新烟碱类杀虫剂在环境中具有持久性,有很高的浸出和径流潜力,可通过多种途径进入水生态系统,从而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然而,目前关... 新烟碱类杀虫剂是一类新型污染物,其在水环境中的残留和生态毒性是水产养殖前沿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之一。新烟碱类杀虫剂在环境中具有持久性,有很高的浸出和径流潜力,可通过多种途径进入水生态系统,从而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然而,目前关于水环境中新烟碱类杀虫剂的分布以及其对非靶标水生动物的生态毒性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综述了现有文献,系统论述了新烟碱类杀虫剂的分类、污染分布和物理特点,综合梳理了新烟碱类杀虫剂对非靶标水生动物行为、生长发育、组织结构、免疫功能和分子调控机制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做出评述和展望,旨在为今后水环境中新烟碱类杀虫剂的生态毒性和防控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烟碱类 非靶标水生动物 毒性作用 生长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呕吐毒素对猪的毒性作用及其生物缓解研究进展
2
作者 姚泽达 涂羽昂 单体中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0-168,共9页
呕吐毒素(DON)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小麦、大麦、高粱等饲料原料中的真菌毒素,对全球饲料安全构成很大的挑战。作为对DON最敏感的物种,猪在DON暴露条件下会受到肠道毒性、肝脏毒性、免疫毒性等多种毒性影响,导致生长速度减缓、饲料转化率降... 呕吐毒素(DON)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小麦、大麦、高粱等饲料原料中的真菌毒素,对全球饲料安全构成很大的挑战。作为对DON最敏感的物种,猪在DON暴露条件下会受到肠道毒性、肝脏毒性、免疫毒性等多种毒性影响,导致生长速度减缓、饲料转化率降低,进而阻碍畜牧业的高质量发展。因此,研究DON对猪的毒性作用及其缓解策略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主要综述了DON在猪机体上的毒性作用机制,归纳总结了DON的生物缓解策略及营养调控措施,重点阐释了DON营养调控的分子机制,以期缓解霉菌毒素对生猪健康养殖的危害,为生猪产业体系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呕吐毒素 毒性作用 缓解措施 营养调控机制 生猪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时间和剂量AFB1暴露对小鼠的双向免疫毒性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孙雨航 赵文硕 +1 位作者 李卓儒 龙淼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27-735,共9页
为了探究黄曲霉毒素B1(AFB1)呈现双向免疫毒性作用的时间和剂量,通过剂量梯度试验和时间梯度试验,考察不同剂量、时间的AFB1暴露对小鼠体重、各脏器指数、剖检变化和病理特征的影响,明确AFB1暴露对小鼠的双向免疫毒性作用。剂量梯度试... 为了探究黄曲霉毒素B1(AFB1)呈现双向免疫毒性作用的时间和剂量,通过剂量梯度试验和时间梯度试验,考察不同剂量、时间的AFB1暴露对小鼠体重、各脏器指数、剖检变化和病理特征的影响,明确AFB1暴露对小鼠的双向免疫毒性作用。剂量梯度试验选取雄性昆明鼠3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5只),每天灌服0,10,20,40,80,160μg·kg^(-1)AFB1(按体重计),试验持续21 d;时间梯度试验采用固定剂量的AFB1每日对小鼠进行腹腔注射,分别持续0,7,14,21,28,35 d。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0μg·kg^(-1))相比,在较高浓度(80,160μg·kg^(-1))和较长时间(21 d)的AFB1作用下,小鼠的体重显著降低(p<0.01),脾脏指数、胸腺指数和血清中TNF-α表达水平呈现先升高而后降低的趋势;相反,IL-10在较高浓度(80,160μg·kg^(-1))和较长时间(21 d)AFB1作用下则表现显著升高趋势,脾脏和胸腺的损伤程度也表现相似的结果。综上可知,低浓度或短时间AFB1暴露可能诱发炎症,而高浓度或长时间AFB1暴露可能导致免疫抑制,证实了不同时间和剂量AFB1暴露可以诱导双向免疫毒性作用,研究结果将为AFB1污染的防控和致病机理的深入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曲霉毒素B1 免疫刺激 免疫抑制 小鼠 双向免疫毒性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香狼毒的化学成分及药理学和毒性作用研究进展
4
作者 梁建娣 宋三孔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17期143-147,共5页
目的探讨瑞香狼毒的化学成分、药理学作用及毒性作用,为其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总结瑞香狼毒的化学成分、药理学作用、毒性作用及减毒炮制方法。结果瑞香狼毒的化学成分多样,主要有萜类、木脂素类、黄酮类、香豆... 目的探讨瑞香狼毒的化学成分、药理学作用及毒性作用,为其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总结瑞香狼毒的化学成分、药理学作用、毒性作用及减毒炮制方法。结果瑞香狼毒的化学成分多样,主要有萜类、木脂素类、黄酮类、香豆素类等化合物;药理学作用主要有抗癌、抗菌、抗氧化、抗炎、抗过敏、抗皮炎、保护神经、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等;其全株具有肝细胞毒性,可通过醋制、酒制等炮制方法减毒增效。结论瑞香狼毒所含化学成分种类多样,具有多种药理学作用,特定炮制方法可降低其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香狼毒 化学成分 药理学作用 毒性作用 炮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赭曲霉毒素A对畜禽的毒性作用及其缓解措施
5
作者 吴晨辉 涂羽昂 +1 位作者 刘皓洋 单体中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254-5264,共11页
赭曲霉毒素A(OTA)是霉菌毒素的一种,污染范围极广,广泛存在于玉米、小麦等饲料原料中。OTA被动物从肠胃吸收后,通过动物体内循环系统对畜禽造成肾脏毒性、肝脏毒性、肠道毒性、免疫毒性和致癌致畸性等,进而对畜禽的健康和养殖生产造成... 赭曲霉毒素A(OTA)是霉菌毒素的一种,污染范围极广,广泛存在于玉米、小麦等饲料原料中。OTA被动物从肠胃吸收后,通过动物体内循环系统对畜禽造成肾脏毒性、肝脏毒性、肠道毒性、免疫毒性和致癌致畸性等,进而对畜禽的健康和养殖生产造成严重的危害。因此,研究如何缓解OTA的毒性作用及缓解策略显得尤为重要。生物缓解策略主要包括酵母菌和芽孢杆菌等微生物缓解措施及酶降解措施。除生物缓解之外,营养缓解措施包括植物提取物、维生素、微量元素、氨基酸等,对OTA毒性也具有良好的缓解作用。作者就OTA对畜禽的毒性作用进行了总结,并重点综述了缓解OTA毒性作用的生物和营养缓解策略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缓解霉菌毒素对畜禽健康养殖的危害进而促进畜禽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赭曲霉毒素A(OTA) 畜禽 毒性作用 缓解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豆子生物碱对PC12细胞的毒性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6
作者 罗福祥 阿娜古丽·马合木提 +2 位作者 罗静莺 高莉 闫明 《中医药导报》 2024年第1期5-8,25,共5页
目的:探讨从苦豆子(Sophora alopecuroides)中提取分离的苦豆子总碱、苦参碱、槐定碱对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的毒性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苦豆子总碱、苦参碱、槐定碱分别作用于PC12细胞,采用MTT法分别检测苦豆子总碱、苦参... 目的:探讨从苦豆子(Sophora alopecuroides)中提取分离的苦豆子总碱、苦参碱、槐定碱对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的毒性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苦豆子总碱、苦参碱、槐定碱分别作用于PC12细胞,采用MTT法分别检测苦豆子总碱、苦参碱、槐定碱对PC12细胞的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术检测PC12细胞的凋亡率;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GC-1α)及核因子E2相关因子(nuclear factor E2 related factor,Nrf)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3种苦豆子生物碱均能抑制PC12细胞增殖,促使细胞发生凋亡,并呈现一定的浓度依赖性(P<0.05或P<0.01),其中苦豆子总碱对PC1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和促凋亡作用最为显著(P<0.01);随着苦豆子总碱、苦参碱、槐定碱作用浓度的增加,PC12细胞NSE的表达显著减弱(P<0.05或P<0.01),而PGC-1α、Nrf 2的表达显著增强(P<0.05或P<0.01)。结论:苦豆子总碱、苦参碱、槐定碱对PC12细胞具有一定的细胞毒性,其中苦豆子总碱最为显著,其机制可能是通过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和线粒体功能障碍造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豆子生物碱 PC12细胞 抑制率 细胞凋亡 毒性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rris-Lecar神经元模型下杀虫剂对昆虫毒性作用的动力学研究
7
作者 马娟娟 《农业灾害研究》 2024年第12期40-42,共3页
以三维Morris-Lecar神经元为基础,通过引入杀虫剂浓度状态变量,建立四维的神经元模型,分析生物神经元在杀虫剂作用下神经元钠离子通道的电活动机理,研究在杀虫剂相关参数影响下神经元内的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杀虫剂在神经元作用前后... 以三维Morris-Lecar神经元为基础,通过引入杀虫剂浓度状态变量,建立四维的神经元模型,分析生物神经元在杀虫剂作用下神经元钠离子通道的电活动机理,研究在杀虫剂相关参数影响下神经元内的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杀虫剂在神经元作用前后动作电位随时间转迁电活动发生显著变化;农药相关参数的改变使得钠离子通道参数的峰峰间期序列结构发生显著变化,杀虫剂可以影响神经元信息传递,使神经元电活动极度丰富化量化,说明其影响神经元功能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虫剂 昆虫 毒性作用 Morris-Lecar神经元 钠离子通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公藤片对小鼠睾丸组织的毒性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研究 被引量:54
8
作者 吴建元 肖玉玲 +1 位作者 丁虹 杨祥良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07-210,共4页
目的:探讨雷公藤片对小鼠睾丸组织毒性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成熟雄性小鼠,分别于每天上午10: 00左右灌胃给予雷公藤片 105mg/kg(含雷公藤甲素 40μg/kg),于给药 4周后观察精子畸形率;HE染色,光镜观察睾丸组织的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 目的:探讨雷公藤片对小鼠睾丸组织毒性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成熟雄性小鼠,分别于每天上午10: 00左右灌胃给予雷公藤片 105mg/kg(含雷公藤甲素 40μg/kg),于给药 4周后观察精子畸形率;HE染色,光镜观察睾丸组织的形态学变化;免疫组化法观察睾丸组织iNOS、eNOS和凋亡相关基因Fas- L、Bcl -2和Bax的表达;原位杂交观察睾丸组织核转录因子NFκB的表达。结果:给药 4周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给药组精子畸形率明显升高(P<0 .05);组织形态学检查可见给药组小鼠睾丸生精小管内初级精母细胞和精子明显减少,生精细胞排列紊乱,精原细胞和支持细胞也有所减少;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给药组睾丸组织iNOS表达无明显改变,eNOS的表达明显下调;凋亡相关基因Fas- L和Bax的表达明显上调,而Bcl- 2的表达无显著差异;雷公藤可明显抑制睾丸组织核转录因子NFκB的表达。结论:雷公藤长期毒性主要表现为对生殖系统的毒性作用,其毒性可能与核转录因子NFκB表达的过度抑制,引起睾丸组织凋亡相关基因表达上调,导致睾丸组织凋亡有关,提示预防睾丸组织凋亡将有助于降低雷公藤的生殖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片 小鼠 睾丸组织 毒性作用 分子机制 中药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指毛桃拮抗毒品可卡因的肝毒性作用及其活性成分研究 被引量:29
9
作者 蔡青圆 陈虎彪 +5 位作者 赵中振 贾凤兰 阮明 区彤 张宝旭 蔡少青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190-1193,共4页
目的:研究中药五指毛桃拮抗毒品可卡因的肝脏毒性作用及其活性成分。方法:采用雄性ICR小鼠可卡因中毒模型。将ICR小鼠分别灌胃给予五指毛桃水煎剂,剂量分别相当于生药100,200,300 g.kg-1,皮下注射盐酸可卡因染毒造模,测定血清中丙氨酸... 目的:研究中药五指毛桃拮抗毒品可卡因的肝脏毒性作用及其活性成分。方法:采用雄性ICR小鼠可卡因中毒模型。将ICR小鼠分别灌胃给予五指毛桃水煎剂,剂量分别相当于生药100,200,300 g.kg-1,皮下注射盐酸可卡因染毒造模,测定血清中丙氨酸转移酶(ALT)、天冬氨酸转移酶(AST)和乳酸脱氢酶(LDH)的活性,留取动物肝脏组织,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并测定肝组织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通过活性追踪法寻找五指毛桃的活性成分,并用相同方法对得到的化学成分抗可卡因肝毒性作用进行验证。结果:五指毛桃水煎剂能够使可卡因染毒小鼠血清转氨酶及过氧化氢酶含量呈剂量相关性降低,且使肝组织有明显病理改变。补骨脂素作为五指毛桃的主要成分,具有拮抗可卡因肝毒性的作用。结论:五指毛桃可明显保护可卡因造成的肝损伤,补骨脂素是其主要活性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指毛桃 可卡因 补骨脂素 保肝 拮抗 毒品 毒性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的毒性作用及其机理 被引量:32
10
作者 尹杰 伍力 +4 位作者 彭智兴 蔡超 王凯 罗应华 李铁军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8-54,共7页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是谷物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真菌毒素,其降低畜禽的生产性能,并且对动物免疫系统、细胞信号传导和基因的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从DON的物理特性、代谢,尤其是其对动物采食量、免疫系统、肠道...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是谷物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真菌毒素,其降低畜禽的生产性能,并且对动物免疫系统、细胞信号传导和基因的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从DON的物理特性、代谢,尤其是其对动物采食量、免疫系统、肠道功能、细胞凋亡、基因表达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s)信号通路等方面的影响及机理以及降解的一般方法作一综述,以期为DON的进一步研究和谷物中DON的降解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 物理特性 代谢 毒性作用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酸盐碱度对鱼类毒性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26
11
作者 雷衍之 董双林 沈成钢 《水产学报》 CAS 1985年第2期171-183,共13页
本文报道了1980—1981年所进行的碱度对鱼类毒性的研究结果,探讨了碱度各成分的作用及相互关系。碱度(A)和 pH值对鱼类的致死作用存在着相互影响的作用,其24小时半致死关系方程为:pH=(10.00±0.038)-(0.0149±0.0007)A,(N=25,r=... 本文报道了1980—1981年所进行的碱度对鱼类毒性的研究结果,探讨了碱度各成分的作用及相互关系。碱度(A)和 pH值对鱼类的致死作用存在着相互影响的作用,其24小时半致死关系方程为:pH=(10.00±0.038)-(0.0149±0.0007)A,(N=25,r=O.976,s=O.101)。在所进行的实验条件下,CO_3^- 对鲢鱼的24小时 TLm 值为 12.4me/l。碱度致毒是综合性作用,除主要因子 CO_3^-外,不同 pH区间还有OH^-、CO_2 和盐度等因子起协同作用。据研究结果,作者认为碱度 10me/l可以作为鲢、鳙鱼养殖用水的危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 盐碱 鱼养殖 致死作用 鳙鱼 鲢鱼 碱度 毒性作用 研究结果 危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苯基锡和三丁基锡对大型蚤(Daphnia magna)的毒性作用研究 被引量:28
12
作者 孙红文 黄国兰 +3 位作者 李书霞 戴树桂 张悦 乔峰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35-239,共5页
本研究测定了三苯基锡(TPT)和三丁基锡(TBT)对大型蚤(Daphnia magna)的急性毒性及慢性毒性,同时研究了环境因素(腐殖酸、硬度、酸度)对TPT和TBT的24h-EC_(50)的影响 结果表明,TPT和TBT对大型蚤的24h-EC_(50)分别为13.33μgSn·1^(-1... 本研究测定了三苯基锡(TPT)和三丁基锡(TBT)对大型蚤(Daphnia magna)的急性毒性及慢性毒性,同时研究了环境因素(腐殖酸、硬度、酸度)对TPT和TBT的24h-EC_(50)的影响 结果表明,TPT和TBT对大型蚤的24h-EC_(50)分别为13.33μgSn·1^(-1)和3.91μgSn·1^(-1).慢性实验结果表明,TPT对大型蚤的生长繁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各种环境因素对TPT和TBT的24h-EC_(50)有很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蚤 三苯基锡 三丁基锡 毒性作用 小体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浊解毒法对2型糖尿病葡萄糖毒性作用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6
13
作者 吴深涛 武娜杰 +4 位作者 张罡 王世伟 呼永和 邬金玲 周静 《天津中医药》 CAS 2005年第2期119-120,共2页
[目的]探讨化浊解毒法对2型糖尿病(DM)胰岛β细胞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对慢性高血糖的2型DM病人32例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进行化浊解毒法及相应中药治疗2个月,比较治疗前后胰岛素(INS)和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AI)的变化,并与单纯控制... [目的]探讨化浊解毒法对2型糖尿病(DM)胰岛β细胞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对慢性高血糖的2型DM病人32例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进行化浊解毒法及相应中药治疗2个月,比较治疗前后胰岛素(INS)和胰岛素敏感性指数(IAI)的变化,并与单纯控制血糖的对照组比较。[结果]空腹血糖(FBG)、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有下降(P<0.05),胰岛素敏感指数(IAI)较治疗前改善(P<0.01),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葡萄糖毒性作用加重2型DM胰岛β细胞分泌缺陷和胰岛素抵抗,经化浊解毒法治疗后有利于胰岛β细胞恢复分泌功能和改善胰岛素抵抗从而减轻糖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葡萄糖毒性作用 胰岛素抵抗 化浊解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鱼鳍细胞系的建立及久效磷对其毒性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樊廷俊 孙爱 +3 位作者 杨秀霞 姜国建 徐晓辉 郭雪阳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64-70,共7页
为了建立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鳍细胞系,为其细胞毒理学、病毒学与细胞工程等研究奠定基础,本文采用酶消化法使用含有20%胎牛血清(FBS)的DMEM/F12、Leibovitz L-15和DMEM培养液(pH7.2)在22~28℃分别启动了大黄鱼鳍组织的... 为了建立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鳍细胞系,为其细胞毒理学、病毒学与细胞工程等研究奠定基础,本文采用酶消化法使用含有20%胎牛血清(FBS)的DMEM/F12、Leibovitz L-15和DMEM培养液(pH7.2)在22~28℃分别启动了大黄鱼鳍组织的体外培养,通过添加促细胞贴壁和分裂的物质在最适培养条件下对大黄鱼鳍细胞进行了原代培养和继代培养,并研究了久效磷对大黄鱼细胞系鳍细胞的毒性作用。体外培养结果显示,大黄鱼鳍细胞的最适培养液为20%FBS-DMEM/F12,最适培养温度为25℃,体外培养鳍细胞的形态主要为成纤维细胞样,22 d后便可形成汇合细胞单层,经过连续继代培养成功建立了大黄鱼的连续性鳍细胞系,目前已传至第112代;对第60代大黄鱼鳍细胞系细胞的鉴定结果显示,其群体倍增时间为50.96 h,分裂状态十分旺盛,虽然出现了染色体的非整倍性,但其特征性染色体数目仍为48条,并具有正常的6m+6sm+36t二倍体核型,证明所建立的细胞系确为大黄鱼鳍细胞系。不同浓度久效磷处理的检测结果显示,大黄鱼鳍细胞对久效磷敏感,20~160μg/mL久效磷可引起鳍细胞乙酰胆碱酯酶活性的持续性显著降低,引起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的显著升高并随着浓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久效磷对该细胞系细胞的48 h半抑制浓度(IC50)为43.05μg/mL,证实久效磷对大黄鱼鳍细胞具有显著的毒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鱼 鳍细胞 细胞系 久效磷 毒性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棘阿米巴滋养体对HeLa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 被引量:15
15
作者 钱旻 张秀华 +3 位作者 梅兵 章平 严正 郁萌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7-40,共4页
目的 探讨处于不同分类地位的 5株棘阿米巴滋养体对人HeLa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方法 将 5株不同虫株的棘阿米巴滋养体分别与体外培养的人HeLa细胞混合 ,观察其对肿瘤细胞的影响。并采用光镜确定肿瘤细胞的形态学变化特征 ,采用MTT(四... 目的 探讨处于不同分类地位的 5株棘阿米巴滋养体对人HeLa细胞的细胞毒性作用。方法 将 5株不同虫株的棘阿米巴滋养体分别与体外培养的人HeLa细胞混合 ,观察其对肿瘤细胞的影响。并采用光镜确定肿瘤细胞的形态学变化特征 ,采用MTT(四甲基偶氮唑盐 )法检测并比较这 5种棘阿米巴对肿瘤细胞作用的差异。结果 MTT法显示 ,当棘阿米巴滋养体与HeLa细胞以 1∶1比例混合时 ,对肿瘤细胞表现出较强的细胞毒性作用。该作用不仅具时间依赖性 ,且因棘阿米巴的虫株不同而异。光镜下染色标本显示 ,经 5株棘阿米巴滋养体作用后的肿瘤细胞均出现了核染色质边集浓缩和胞膜出空泡等细胞凋亡的形态学特征。结论 这 5株棘阿米巴滋养体对HeLa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细胞毒性作用 ,并诱导肿瘤细胞发生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阿米巴 肿瘤细胞 细胞毒性作用 细胞凋亡 HELA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龙衣毒性作用及体外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8
16
作者 刘薇 林文翰 季宇彬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887-890,共4页
目的 :青龙衣提取物及其分离成分的毒性及体外抗肿瘤作用。方法 :采用常规小鼠急性毒性试验方法 ,MTT [3 (4 ,5 dimethylthiazol 2yl) 2 ,5 diphenylterazoliumbromide ,MTT]法和SRB(sulforhodaminB)法对青龙衣提取物及其分离成分的... 目的 :青龙衣提取物及其分离成分的毒性及体外抗肿瘤作用。方法 :采用常规小鼠急性毒性试验方法 ,MTT [3 (4 ,5 dimethylthiazol 2yl) 2 ,5 diphenylterazoliumbromide ,MTT]法和SRB(sulforhodaminB)法对青龙衣提取物及其分离成分的抗肿瘤作用进行了初步筛选。结果 :除小鼠腹腔注射青龙衣氯仿萃取物LD50 为 5 75 .38mg·kg-1和青龙衣醋酸乙酯萃取物为 130 3.5 9mg·kg-1,青龙衣总提取物和青龙衣石油醚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和水萃取物小鼠口服及腹腔注射LD50 均大于 5g·kg-1。醋酸乙酯粗提部分对人白血病细胞株HL6 0在 10 0 μg·mL-1时 ,细胞抑制率 <5 0 % ,在 10 0 μg·mL-1剂量下 ,青龙衣的氯仿粗提部分和醋酸乙酯粗提部分对白血病细胞株HL6 0、人胃癌细胞株BGC82 3及人宫颈癌细胞株Hela细胞的抑制率均 >5 0 % ,其IC50 (生长抑制 ) <10 0 μg·mL-1。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龙衣 抗肿瘤作用 体外 小鼠 HL60 提取物 毒性作用 LD50 初步筛选 腹腔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磷酰胺对大鼠胚胎脑及骨骼发育的毒性作用 被引量:12
17
作者 谢明仁 俞诗源 +3 位作者 张璟 陈玉琴 尚建科 张虎林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87-190,共4页
目的探讨环磷酰胺对大鼠胚胎脑及骨骼发育的毒性作用。方法将受孕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给药组(设4个剂量:5、10、15、20mg·kg-1),自动物受孕d8开始,给药组分别给予环磷酰胺,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每日1次,连续给药3d。受孕d20处... 目的探讨环磷酰胺对大鼠胚胎脑及骨骼发育的毒性作用。方法将受孕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给药组(设4个剂量:5、10、15、20mg·kg-1),自动物受孕d8开始,给药组分别给予环磷酰胺,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每日1次,连续给药3d。受孕d20处死孕鼠观察环磷酰胺对胎鼠体表、四肢形态、骨骼和脑形态发育的影响。结果给予环磷酰胺5mg·kg-1组胎鼠体表、四肢形态、骨骼和脑形态未见明显变化;10mg·kg-1体重组胎鼠中脑导水管和左右脑室增宽,大脑半球、腰椎骨、肋骨、肢掌骨发育不全;15mg·kg-1组胎鼠侧脑室扩大、大脑皮质、颞叶、双侧被盖区及结合臂发育不全,枕骨缺如,脑膨出,椎骨裂开,肋骨骨化不全,四肢远端骨未骨化;20mg·kg-1体重组未见成形胚胎。结论环磷酰胺对大鼠胚胎脑及骨骼发育有明显的毒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磷酰胺 胚胎发育 毒性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硝酸盐和氨对凡纳对虾和日本对虾幼体的毒性作用 被引量:49
18
作者 姚庆祯 臧维玲 +3 位作者 戴习林 江敏 林荣飞 徐桂荣 《上海水产大学学报》 CSCD 2002年第1期21-26,共6页
研究了NH3 N和NO-2 N对凡纳对虾与日本对虾幼体的毒性作用 ,获得了NH3 N与NO-2 N对两种虾幼体的 2 4h、4 8h、72h、96h的LC50 值 ,以及安全浓度 (Cs) .NH3 N对两种虾幼体的Cs分别为Z :0 .0 78和 0 .0 4 7,M∶0 .0 77和 0 .0 6 6 ,P... 研究了NH3 N和NO-2 N对凡纳对虾与日本对虾幼体的毒性作用 ,获得了NH3 N与NO-2 N对两种虾幼体的 2 4h、4 8h、72h、96h的LC50 值 ,以及安全浓度 (Cs) .NH3 N对两种虾幼体的Cs分别为Z :0 .0 78和 0 .0 4 7,M∶0 .0 77和 0 .0 6 6 ,P∶0 .0 4 8和 0 .138mg/L ;NO-2 N对两种虾幼体的Cs分别为Z :0 .5 6和 1.0 8,M∶0 .77和 0 .4 5 ,P∶2 .5 7和 2 .0 6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硝酸盐 凡纳对虾 日本对虾 幼体 毒性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噁英类化合物的毒性作用机制及其生物检测方法 被引量:13
19
作者 黄超 陈凝 +3 位作者 杨明嘉 冯忠孚 马梅 王子健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0-62,共13页
二噁英类化合物具有高毒性,来源多样且分布广泛,是持久性有机物的典型代表,二噁英类污染物及其对健康的危害已引起了公众的普遍关注。一些二噁英类同系物具有代谢稳定性,其毒性效应主要是通过芳香烃受体介导,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二噁... 二噁英类化合物具有高毒性,来源多样且分布广泛,是持久性有机物的典型代表,二噁英类污染物及其对健康的危害已引起了公众的普遍关注。一些二噁英类同系物具有代谢稳定性,其毒性效应主要是通过芳香烃受体介导,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二噁英类毒性作用机制的复杂性。在此背景下,综述了近些年在二噁英类毒性作用机制及其代谢途径的新认识,评价比较了主要二噁英类高通量生物检测方法,以期为该类污染物的环境污染物筛查和风险评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噁英类 芳香烃受体 毒性作用机制 代谢 生物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头类生物碱对心肌的毒性作用及分子毒理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42
20
作者 刘艳 章诗伟 +1 位作者 周兰 刘良 《中国法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398-401,共4页
乌头属植物是被子植物亚门毛茛科中一类重要的有毒植物,也是我国最早有记载的药用有毒植物之一;其块根中多含有剧毒的二萜类双酯型生物碱?乌头碱,因个体差异、用法不当以及误服或投毒等原因而发生乌头中毒、甚至死亡的报道屡见不鲜。目... 乌头属植物是被子植物亚门毛茛科中一类重要的有毒植物,也是我国最早有记载的药用有毒植物之一;其块根中多含有剧毒的二萜类双酯型生物碱?乌头碱,因个体差异、用法不当以及误服或投毒等原因而发生乌头中毒、甚至死亡的报道屡见不鲜。目前,对乌头碱的研究多局限在临床救治方面,缺乏对乌头碱毒性作用机制研究。本文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对乌头碱的心肌细胞毒性作用机制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医毒理学 乌头类生物碱 毒性作用机制 心肌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