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小学生对比例推理的过度使用 被引量:6
1
作者 李晓东 江荣焕 钱玉娟 《数学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3-77,共5页
以370名5~8年级的中小学生为研究对象,考察学生在以缺值形式呈现的比例问题和加法问题上的表现.结果表明,年级与问题类型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除5年级外,其它年级的学生在比例问题上的成绩均优于加法问题.学生在加法问题上存在过度使用... 以370名5~8年级的中小学生为研究对象,考察学生在以缺值形式呈现的比例问题和加法问题上的表现.结果表明,年级与问题类型存在显著的交互作用,除5年级外,其它年级的学生在比例问题上的成绩均优于加法问题.学生在加法问题上存在过度使用比例推理的现象,并且在小学6年级时达到高峰.数字比与小学生过度使用比例推理有关,当同类量比与不同类量比均为整数时,学生更容易在加法问题上犯比例错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例推理 缺值问题 数字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14岁儿童比例推理及认知结构的发展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苗丹民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167-177,共11页
本实验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4——14岁儿童比例推理能力及内部认知结构发展的一般规律。结果:1.采用有序样本的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将其发展划分为七个阶段。2.发展的一般规律为:从单维、定性、加法推理到两维、定量、乘法操作;从比差... 本实验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4——14岁儿童比例推理能力及内部认知结构发展的一般规律。结果:1.采用有序样本的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将其发展划分为七个阶段。2.发展的一般规律为:从单维、定性、加法推理到两维、定量、乘法操作;从比差运算上的整合,到整倍数乘法运算上的整合,最终达到在命题运算水平上对非整倍数函数关系操作上的整合;其发展的核心是,四个结构关系由低向高逐渐构建和整合,由此提出四结构关系建构理论。3.小学高年级和中学低年级儿童比例概念基本形成,与加拿大同龄儿童比较,有显著差异,表明国内比例概念的教学是有成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比例推理 认知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服比例推理的过度使用——抑制控制与工作记忆的视角 被引量:5
3
作者 李晓东 蔡梦婕 江荣焕 《数学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3-77,共5页
比例推理的过度使用是指学生在解决非比例问题时错误地使用了比例方法的现象.采用负启动范式,以小学四至六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从抑制控制模型及工作记忆容量角度探讨比例推理过度使用的机制.发现:学生在非比例题上要克服比例策略的误... 比例推理的过度使用是指学生在解决非比例问题时错误地使用了比例方法的现象.采用负启动范式,以小学四至六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从抑制控制模型及工作记忆容量角度探讨比例推理过度使用的机制.发现:学生在非比例题上要克服比例策略的误导需要抑制控制的参与;工作记忆容量不足时,儿童在解决非比例题时难以克服比例策略的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例推理 抑制控制 负启动 工作记忆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学生比例推理学习进阶模型的构建 被引量:5
4
作者 巩子坤 程玲 陈影杰 《数学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8-53,64,共7页
教科书编写要按照知识的逻辑顺序与学生的认知发展顺序分层次安排教学内容,因而,厘清核心概念的学习进阶尤为重要.基于文献分析法构建假设的比例推理学习进阶模型,并据此设计问卷,测试630名一~六年级学生,修订假设的比例推理学习进阶模... 教科书编写要按照知识的逻辑顺序与学生的认知发展顺序分层次安排教学内容,因而,厘清核心概念的学习进阶尤为重要.基于文献分析法构建假设的比例推理学习进阶模型,并据此设计问卷,测试630名一~六年级学生,修订假设的比例推理学习进阶模型,最后得到小学生比例推理学习进阶模型.该模型包含定性推理中两组量的变化、定量推理中比例的数值结构关系和数值大小关系3类进阶变量,以及对应的7个进阶水平,其中,定性推理中“双维、不确定”为最高水平.提出建议:增加教科书中定性推理的题型;开展统整定性推理与定量推理的教学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生 比例推理 学习进阶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任务类型条件下4~6年级儿童比例推理策略的表现 被引量:1
5
作者 赖颖慧 尹称心 陈英和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85-393,共9页
随机选取小学4~6年级被试86名,从辅助策略、比例推理策略的策略选择和策略效用三方面,通过五种类型的天平任务考察儿童比例推理策略的表现。结果表明:(1)儿童最常使用手指动作辅助加工基本数量信息。辅助策略的使用率随年龄增长而减... 随机选取小学4~6年级被试86名,从辅助策略、比例推理策略的策略选择和策略效用三方面,通过五种类型的天平任务考察儿童比例推理策略的表现。结果表明:(1)儿童最常使用手指动作辅助加工基本数量信息。辅助策略的使用率随年龄增长而减少,五年级开始使用出声思维,反映出元认知能力的发展。(2)在正式学习比例知识之前,各年级儿童都能使用两种以上策略,也能根据任务难度自发产生新策略,具备策略选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其中,三个年级均能使用定性比例推理策略(双维策略,IIIA策略,补偿策略),表明儿童初步认识了距离和重量两个维度的共变关系。此外,六年级儿童能使用"运货车策略"将冲突问题灵活地化解为简单问题。(3)儿童的错误策略表现为:在冲突任务中盲目使用补偿策略、简单策略或加法策略。(4)分层回归分析表明,在控制年龄后,儿童的一般推理能力越高,其对重量策略的依赖性越低,且可能更容易发掘距离维度的意义,其使用运货车策略的频次更多。此外,一般推理能力对解决冲突类天平任务的正确次数有正向预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比例推理 策略发展 天平任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6岁儿童比例推理、空间类比与近似数量系统的发展及关系 被引量:1
6
作者 康丹 唐醇 +2 位作者 张颖杰 曾婷 唐顺玲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22年第11期32-41,共10页
为了探究3-6岁儿童比例推理、空间类比与近似数量系统的发展特点,以及三者之间存在的关系及变化,选取120名3-6岁儿童为被试用“草莓酱任务”“找鸡蛋任务”以及PANAMATH进行测查,结果发现,3岁儿童就已经具有初步的比例推理、空间类比能... 为了探究3-6岁儿童比例推理、空间类比与近似数量系统的发展特点,以及三者之间存在的关系及变化,选取120名3-6岁儿童为被试用“草莓酱任务”“找鸡蛋任务”以及PANAMATH进行测查,结果发现,3岁儿童就已经具有初步的比例推理、空间类比能力;儿童在3-6岁期间,比例推理、空间类比、近似数量系统随年龄增长而提高;比例推理、空间类比与近似数量系统三者之间相关性显著,但这种相关性在3-6岁阶段随年龄增长而减弱。控制性别与年龄后,3-6岁儿童的比例推理与空间类比可以预测儿童的近似数量系统,比例推理能够调节空间类比对近似数量系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例推理 空间类比 近似数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例推理的过度使用及其认知机制:一项发展性的负启动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江荣焕 李晓东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45-758,共14页
从抑制控制模型出发,采用负启动范式探究过度使用比例推理的认知机制。研究包括3个实验,以小学生、中学生和大学生为被试,分别考察了抑制控制在解决缺值应用题、图片推理任务中的作用,以及数字比(整数比、非整数比)是否对抑制控制过程... 从抑制控制模型出发,采用负启动范式探究过度使用比例推理的认知机制。研究包括3个实验,以小学生、中学生和大学生为被试,分别考察了抑制控制在解决缺值应用题、图片推理任务中的作用,以及数字比(整数比、非整数比)是否对抑制控制过程有影响。结果发现:小学生、中学生和大学生在两类实验任务中均出现了负启动效应,但负启动量不存在年级差异;在图片推理任务中,不同数字比类型下的负启动量具有显著差异。研究结果支持了抑制控制模型的观点,即成功解决问题不仅需要掌握问题的内在逻辑,更需要对不恰当策略进行抑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无论是儿童、青少年还是成人都需要抑制控制的参与,三者在抑制控制效率上没有差异;数字比类型对抑制过程有影响,但仅限于图片推理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例推理 抑制控制 负启动 缺值应用题 数学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践活动中初中生比例推理能力的测试、教学及反思——以用天平测中国地图面积为例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殿丞 仲扣庄 《物理教师》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36-40,共5页
学生在比例推理纸笔测试和活动测试中显示出巨大差异,笔者认为造成这种差异可能是受教学方式、问题呈现方式以及学生问题表征能力的影响.在了解学情的基础上,笔者采用类比的方式设计了由易到难的3个实践活动,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笔者... 学生在比例推理纸笔测试和活动测试中显示出巨大差异,笔者认为造成这种差异可能是受教学方式、问题呈现方式以及学生问题表征能力的影响.在了解学情的基础上,笔者采用类比的方式设计了由易到难的3个实践活动,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笔者建议对学生的比例推理能力测试要主、客观结合,质性和量化相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实践活动 比例推理 初中生
原文传递
儿童比例推理研究的最新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杨蓉 张庆林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3年第5期7-9,共3页
儿童比例概念和比例推理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是自皮亚杰以来的心理学研究焦点之一 ,也是学科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关键词 儿童 比例推理 比例概念 推理能力 学科教学 研究范式 问题解决 推理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比例推理的试点调查
10
作者 R·卡洛斯 曹飞羽 《课程.教材.教法》 1983年第1期65-66,共2页
比例推理是学习和理解科学与数学的一个基本部分,很多国家的科学家进行了各种调查研究。一九七八年,作为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学者交换有关培养推理方面的资料的一部分,我实行了“回形针”作业。在这项作业中,学生必须从已给的和量得的数... 比例推理是学习和理解科学与数学的一个基本部分,很多国家的科学家进行了各种调查研究。一九七八年,作为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学者交换有关培养推理方面的资料的一部分,我实行了“回形针”作业。在这项作业中,学生必须从已给的和量得的数据推断出一个比例因子,用以预测一个假想的人物(高同志)的高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业 科学家 数学 比例推理 百分比 中华人民共和国 试点调查 基本部分 教师 比例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综合实践活动提高初中生比例推理能力的案例与策略研究
11
作者 曹春生 《文理导航》 2021年第11期46-46,共1页
综合实践活动是我国九年义务教育规定开设的必修课程,也是新课程实施以来,教育工作者研究与实践的重点内容。物理学是自然科学学科的研究基础。物理比例知识点作为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难点,以综合实践活动为辅助,在切实实践、体验中,提... 综合实践活动是我国九年义务教育规定开设的必修课程,也是新课程实施以来,教育工作者研究与实践的重点内容。物理学是自然科学学科的研究基础。物理比例知识点作为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难点,以综合实践活动为辅助,在切实实践、体验中,提高学生的比例推理能力,既可以激活思维,又可以让学生对比例问题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提高分析、实践能力。为此,本文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为辅助,以培养学生比例推理能力为目标,针对初中物理教学进行了策略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实践活动 初中物理 比例推理 教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儿童比和比例概念发展的研究(综述) 被引量:3
12
作者 苗丹民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1991年第1期18-23,共6页
儿童比例概念的形成是儿童数学思维发展中的关键性转折。由于它在实际工作和日常生活中非常有用,但掌握起来又相当困难,受到国内外心理学研究工作者们的普遍重视。在皮亚杰儿童数学思维发展理论的影响下,人们对其发展过程、内部认知结... 儿童比例概念的形成是儿童数学思维发展中的关键性转折。由于它在实际工作和日常生活中非常有用,但掌握起来又相当困难,受到国内外心理学研究工作者们的普遍重视。在皮亚杰儿童数学思维发展理论的影响下,人们对其发展过程、内部认知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不少有意义的理论和观点。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是围绕五个方面展开的:(1)比例问题研究方法;(2)比例推理策略;(3)比例推理发展理论;(4)影响比例概念形成的因素;(5)比例推理能力的获得与教学的关系。不同研究者所持观点和研究方法不同,研究结果也不尽相同。为提高我国中、小学比例概念的教学水平,促进儿童比例概念的研究,特将国内外主要有关研究综述如下。数学中比的概念是由两个数的除:a/b;比例概念则是两个比的平衡状态:a/b vs c/d。比例概念在日常生活和许多学科中应用广泛,是小学数学思维向中学数学思维发展的转折。然而,能够真正掌握科学的比例概念对于小学高年级和初中学生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Capon和Pallrand(1979)指出,比例概念形成是比较晚的,甚至许多成人也没有最终掌握它。对比例概念形成的科学研究最早始于Winch(1913—1914),但直到二十五年前才开始受到广泛的重视。目前比例概念的研究重点正在从将其视为一种综合能和一般性认知结构的探讨,转移到对发展过程和影响发展的因素的研究方面。遗憾的是至今国内还很少见到有关方面比较系统的研究报告。比例概念的研究主要是围绕以下四个方面展开的:(1)比例问题的研究方法;(2)比例推理的策略;(3)影响比例概念形成的因素;(4)比例推理与数学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例概念 比例推理 儿童 概念形成 推理能力 认知结构 概念发展 推理策略 研究方法 发展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理解“推理”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润歌 郜舒竹 《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 2020年第12期4-8,共5页
推理是从一个命题判断到另一个命题判断的思维过程。其形式多种多样,包括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比例推理、协变推理以及变换推理等。推理能力贯穿于整个数学学习的过程,教师要帮助学生学会追根溯源,明晰算法背后的推理以及用... 推理是从一个命题判断到另一个命题判断的思维过程。其形式多种多样,包括演绎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比例推理、协变推理以及变换推理等。推理能力贯穿于整个数学学习的过程,教师要帮助学生学会追根溯源,明晰算法背后的推理以及用联系的眼光看待推理间的不同形式,理解这些内容将有助于推理能力和辩证思维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理 比例推理 协变推理 变换推理 联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诊断学生学习起点,搭建思维进阶阶梯——以“比例的应用”中的学情调研为例
14
作者 明雨 《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 2022年第12期22-25,共4页
开展学情调研能够全面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教师以“比例的应用”一课为例,通过“分析学情调研作品,明晰学生学习起点;依托典型调研作品,设计核心学习任务;用好差异调研作品,驱动学生深度思考”等调研活动,为学生搭建思... 开展学情调研能够全面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教师以“比例的应用”一课为例,通过“分析学情调研作品,明晰学生学习起点;依托典型调研作品,设计核心学习任务;用好差异调研作品,驱动学生深度思考”等调研活动,为学生搭建思维进阶阶梯,发展比例推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例的应用 学情调研 比例推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绕目标,活用教材,构建有层次的学习任务——以“比例的认识”为例
15
作者 孙伟娜 《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 2022年第12期18-21,共4页
“比例”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内容,“比例”内容的教学对学生认识比例本质、发展比例推理能力起着重要作用。教师结合学情,对教材问题情境进行改编,通过设计“对比任务、想象任务、延展任务”三个层次的学习任务,帮助学生正确建构比例概... “比例”是小学数学中的重要内容,“比例”内容的教学对学生认识比例本质、发展比例推理能力起着重要作用。教师结合学情,对教材问题情境进行改编,通过设计“对比任务、想象任务、延展任务”三个层次的学习任务,帮助学生正确建构比例概念,发展比例推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例 学习任务 比例推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的认识”教学研究之一:如何理解“比”
16
作者 王艳玲 宋冰 王丹 《小学教学(数学版)》 2024年第7期4-6,共3页
“比”是小学数学的核心概念之一,也是“数与代数”领域的重要内容。“比”概念在学生数学学习中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方面,“比”与许多知识直接关联,如倍、乘法、除法、分数、百分数等,学习“比”有助于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比”是小学数学的核心概念之一,也是“数与代数”领域的重要内容。“比”概念在学生数学学习中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承上”方面,“比”与许多知识直接关联,如倍、乘法、除法、分数、百分数等,学习“比”有助于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加强对现实生活中数量关系的理解和认识。“启下”方面,“比”概念也是小学数学“常量”向中学数学“变量”发展的转折,是发展函数思想和模型思想、比例推理能力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数学 中学数学 数与代数 现实生活 模型思想 函数思想 教学研究 比例推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儿童内包量概念发展的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郑持军 李红 《心理学探新》 CSSCI 1999年第4期31-35,共5页
自从Piaget等人提出对时概念的守恒性进行研究以来,对儿童比例概念形成的研究就成了儿童概念形成研究的一个热点,并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实验成果,提出了许多新的研究课题。近来,国外一些研究者又提出了对内包量概念进行研究。本文试就... 自从Piaget等人提出对时概念的守恒性进行研究以来,对儿童比例概念形成的研究就成了儿童概念形成研究的一个热点,并积累了比较丰富的实验成果,提出了许多新的研究课题。近来,国外一些研究者又提出了对内包量概念进行研究。本文试就国内外关于内包量概念研究的主要取向、研究的一些新进展、内包量概念形成的实质等作一综合的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包量概念 比例概念 比例推理 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儿童内包量概念发展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郑持军 李红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0年第5期12-14,18,共4页
自从Piaget等人对概念的守恒性进行研究以来,对儿童比例概念形成的研究就成了一个热点,并积累了丰富的实验成果.提出了许多新的研究课题.近来,国外一些研究者又开始对包量概念进行研究。本文试就国内外关于内包量概念研究的主要取... 自从Piaget等人对概念的守恒性进行研究以来,对儿童比例概念形成的研究就成了一个热点,并积累了丰富的实验成果.提出了许多新的研究课题.近来,国外一些研究者又开始对包量概念进行研究。本文试就国内外关于内包量概念研究的主要取向、研究的一些新进展、内包量概念形成的实质等作一些综合的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包量概念 比例概念 比例推理 发展 儿童 数学教学 认知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 小学 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英国国家数学课程标准介绍(Ⅲ)——数学学习计划(2)
19
作者 徐文彬 杨玉东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下半月初中)》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56-59,共4页
3第三关键阶段的学习计划在本阶段,学生们将会渐渐具有更强的责任心来计划和实施他们的活动;他们将进一步发展对分数、百分数和小数的计算技巧,并且开始理解运用比例推理的重要性;他们将开始自信地使用代数的方法和符号;他们将学... 3第三关键阶段的学习计划在本阶段,学生们将会渐渐具有更强的责任心来计划和实施他们的活动;他们将进一步发展对分数、百分数和小数的计算技巧,并且开始理解运用比例推理的重要性;他们将开始自信地使用代数的方法和符号;他们将学会建立并解决简单的方程,并开始学习一次函数和相应的函数图像;他们将开始使用演绎来运演代数表达式;学生们还将从对图形和空间性质的初步理解发展到应用定义和推理来理解几何对象;当面对简单的代数和几何证明时,他们将开始理解推理的论据;通过向他人解释自己的推理,他们将用口头或书面的方式来交流数学;他们将从实际活动中学习数据处理,并将有大量的概率方法被介绍进来;他们还将逐渐学会自信地、灵活地解决不熟悉的问题;他们还将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态度,并逐步发现数学不同分支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 课程标准 学习计划 比例推理 国家 中学 英国 几何证明 计算技巧 函数图像 一次函数 数据处理
原文传递
英国国家数学课程标准介绍(Ⅴ)——数学学习计划(4)
20
作者 徐文彬 杨玉东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下半月初中)》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59-62,共4页
5 第四关键阶段的学习计划:提高阶段 第四关键阶段是提高阶段,学生们将带着不断增长的责任心来对待他们的计划并实施他们的工作;他们将提炼包括用标准的形式所表达的幂、根和数在内的计算技能;他们将学习数学中的精确和严密的重要... 5 第四关键阶段的学习计划:提高阶段 第四关键阶段是提高阶段,学生们将带着不断增长的责任心来对待他们的计划并实施他们的工作;他们将提炼包括用标准的形式所表达的幂、根和数在内的计算技能;他们将学习数学中的精确和严密的重要性;他们将熟练地使用比例推理,并发展他们的代数演算和化简技能;他们将扩展其对函数及其图象的知识,并解决包括非整数系数方程在内的一定范围内的方程;他们将使用简短的演绎推理,发展他们自己的证明,并开始理解证明在数学中的重要性;他们将使用定义和正式的推理来描述和理解几何图形及其之间的逻辑关系;他们将使用包括抽样在内的较大范围内的技能与技巧,并通过实际活动来学习处理数据;他们将发展解决不熟悉的问题和适当地使用ICT的信心和灵活性;他们将通过洞见数学作为一种解决问题的分析工具的重要性,来学习并欣赏数学所具有的独一无二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课程标准 学习计划 国家 英国 计算技能 比例推理 学习数学 演绎推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