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比较文学主题学的研究范畴 被引量:3
1
作者 吕超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47-50,共4页
比较文学主题学的研究范畴以"意义元素的多寡及其变异情况"为标准,可分为三大类:母题研究、题材研究和主题研究。母题是人类体认世界的最小意义单元,有着狭义和广义两种定义,是题材和主题的必备要素;题材是多个母题根据一定... 比较文学主题学的研究范畴以"意义元素的多寡及其变异情况"为标准,可分为三大类:母题研究、题材研究和主题研究。母题是人类体认世界的最小意义单元,有着狭义和广义两种定义,是题材和主题的必备要素;题材是多个母题根据一定序列结构而成的有机体;主题则是作者根据题材立意而来的思想,含有明显的价值判断和情感取向,并随着文化观念的迁徙而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文学主题学 研究范畴 母题 题材 主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比较文学主题学视野下的唐璜形象 被引量:2
2
作者 倪正芳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56-60,共5页
拜伦笔下的唐璜通常并不被认为是典型的"拜伦式英雄"。他来自欧洲传统文学但又不是传统形象的简单再现或变体。从比较文学主题学的角度出发,我们可以勾勒出唐璜形象的演化轨迹,把握拜伦下唐璜对传统形象既继承又突破的特征及... 拜伦笔下的唐璜通常并不被认为是典型的"拜伦式英雄"。他来自欧洲传统文学但又不是传统形象的简单再现或变体。从比较文学主题学的角度出发,我们可以勾勒出唐璜形象的演化轨迹,把握拜伦下唐璜对传统形象既继承又突破的特征及其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较文学主题学 唐璜 拜伦式英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性的相合 隐性的迥异——中西文学中“疯女人”形象之比较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甄蕾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4期82-85,共4页
英国作家简.里斯的《藻海无边》中的安托瓦内特,美国作家夏洛特.P.吉尔曼的《黄色糊墙纸》中的“我”和中国作家苏童《妻妾成群》中的颂莲这三位“疯女人”,因其“疯”因的相异,以及不同作家对同一类人物形象在理解和表现上的不同,她们... 英国作家简.里斯的《藻海无边》中的安托瓦内特,美国作家夏洛特.P.吉尔曼的《黄色糊墙纸》中的“我”和中国作家苏童《妻妾成群》中的颂莲这三位“疯女人”,因其“疯”因的相异,以及不同作家对同一类人物形象在理解和表现上的不同,她们各自的面孔也不尽相同。她们的脸上都镌刻着各自磨砺的沧桑疤结和所处的时代的社会湍流,都承载着不同时代的不同作家的思想、理念及其女性意识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疯女人 比较文学主题学 安托瓦内特 “我” 颂莲 女性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小径分岔的花园》与《罪与罚》的犯罪母题
4
作者 扈雨涵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24年第4期97-101,共5页
“母题”是比较文学主题学的核心研究范畴之一,母题研究对分析文学作品的主题和人物形象有重要作用。博尔赫斯的短篇小说《小径分岔的花园》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长篇代表作《罪与罚》在表现犯罪母题时出现了很多共同特点,主要表现在犯罪... “母题”是比较文学主题学的核心研究范畴之一,母题研究对分析文学作品的主题和人物形象有重要作用。博尔赫斯的短篇小说《小径分岔的花园》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长篇代表作《罪与罚》在表现犯罪母题时出现了很多共同特点,主要表现在犯罪动机、情节偶合性和犯罪者特殊的罪罚观等方面。这些特点将它们与其它表现犯罪母题的文学作品区别开来,丰富了文学的犯罪母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径分岔的花园 罪与罚 比较文学主题学 犯罪母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