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0篇文章
< 1 2 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诊断儿童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毛霉菌病3例
1
作者 李越 周小辉 +3 位作者 王晓东 王春静 曹科 刘四喜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9-224,共6页
该文报道3例儿童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合并毛霉菌病的临床特点和诊治经过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3例患儿以胸痛为首发症状,均经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早期明确为毛霉菌感染,2例治疗后痊愈,1例因播散性感染死亡。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推动了毛霉菌... 该文报道3例儿童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合并毛霉菌病的临床特点和诊治经过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3例患儿以胸痛为首发症状,均经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早期明确为毛霉菌感染,2例治疗后痊愈,1例因播散性感染死亡。宏基因组二代测序推动了毛霉菌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降低病死率,联合手术治疗是改善预后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霉菌病 造血干细胞移植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肺切除术在肺毛霉菌病治疗中的价值
2
作者 朱建坤 孟倩 +1 位作者 孔康宝 金锋 《中国防痨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74-281,共8页
目的:通过复习相关文献,探讨全肺切除术在肺毛霉菌病治疗中的价值。方法:以“肺毛霉菌”“肺切除术”“Mucormycosis”“Pneumonectomy”为检索词,通过中国知网及PubMed数据库进行检索,检索时间为2004—2024年,共检索出10例患者通过全... 目的:通过复习相关文献,探讨全肺切除术在肺毛霉菌病治疗中的价值。方法:以“肺毛霉菌”“肺切除术”“Mucormycosis”“Pneumonectomy”为检索词,通过中国知网及PubMed数据库进行检索,检索时间为2004—2024年,共检索出10例患者通过全肺切除术治疗肺毛霉菌病。本研究总结10例患者的特点,并对肺切除术在肺毛霉菌病治疗中的适应证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10例患者感染程度均属于深度感染,有1例出现余肺播散感染迹象,10例患者中有8例术后病理查到肺动脉受侵,其中2例形成肺动脉假性动脉瘤。9例患者查到主支气管受侵,其中1例累及隆突,1例出现主支气管胸膜瘘。10例患者中,6例合并糖尿病,术后4例获得长期治愈,2例在围手术期间死亡。有3例患者合并血液系统疾病,1例患者既合并血液系统疾病又合并糖尿病,均于随访过程中死于血液系统疾病及相关并发症。结论:肺毛霉菌病具有快速进展和侵犯大血管及中心气道的特性。当出现深度感染、累及肺动脉干及分支、侵犯主支气管等情况时,可作为实施全肺切除术的适应证。应积极控制基础病,联合抗真菌药物治疗及术后加强监护,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霉菌病 肺切除术 治疗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少根根霉引起皮肤毛霉菌病一例
3
作者 时晓萱 于长平 +3 位作者 张铭凯 杨青 陈声利 暴芳芳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25年第2期132-134,共3页
患者,男,81岁。背部皮肤红斑、黑痂伴疼痛1周,病理检查提示真菌感染,真菌培养及PCR测序结果鉴定为少根根霉,诊断为皮肤毛霉菌病。患者有多种基础疾病,发病前曾行背部艾灸治疗。给予系统抗真菌治疗及背部皮损清创术,并积极治疗基础疾病,... 患者,男,81岁。背部皮肤红斑、黑痂伴疼痛1周,病理检查提示真菌感染,真菌培养及PCR测序结果鉴定为少根根霉,诊断为皮肤毛霉菌病。患者有多种基础疾病,发病前曾行背部艾灸治疗。给予系统抗真菌治疗及背部皮损清创术,并积极治疗基础疾病,随访5个月,皮损边缘愈合较好,中央未愈合,可能与中央部位坏死及清创较深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根根霉 毛霉菌病 皮肤坏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毛霉菌病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4
作者 白羽 李雪清 +2 位作者 郭益群 杨春霞 谷丽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06-714,共9页
目的提高对肺毛霉菌病临床特征的认识,进一步分析肺毛霉菌病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至2023年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住院的25例肺毛霉菌病病例的易患因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征、治疗预... 目的提高对肺毛霉菌病临床特征的认识,进一步分析肺毛霉菌病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月至2023年6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住院的25例肺毛霉菌病病例的易患因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征、治疗预后等资料,其中易患因素、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预后资料分析应用Fisher精确检验,实验室检查数据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进行分析,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参数进行单因素回归分析,以寻找肺毛霉菌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25例患者中男性15例,平均年龄(52.64±13.74)(32~76)岁,住院时间15(10.5,21.5)d,最常见的肺毛霉菌病易患因素有糖尿病(20/25)、糖皮质激素暴露(13/25)、毛霉不敏感抗真菌药物应用(10/25)和实体器官移植(5/25)。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为发热(21/25)和咳嗽(21/25),其次为呼吸困难(10/25)、咯血或痰中带血(9/25)。其中死亡患者8例,与存活患者相比,死亡组患者住院时间较短(P=0.003),有实体器官移植史占比更高(P=0.023),余一般情况及易患因素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死亡组患者血小板水平低于存活组患者[174(78,227)×10^(9)/L vs 310(229,347)×10^(9)/L],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0)。25例患者中最常见的毛霉目真菌为根霉属(包括少根根霉、小孢根霉等)和根毛霉属(主要为微小根毛霉)。肺内多发结节影是存活组患者更为多见的影像学改变,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2)。肺毛霉菌治疗包括敏感的抗真菌药物和手术或介入治疗,存活组和死亡组患者治疗方案无明显差异。实体器官移植增加了肺毛霉菌病患者的死亡风险(OR=16.000,95%CI:1.381~185.405,P=0.027)。结论肺毛霉菌病病死率高,存在糖尿病以及糖皮质激素暴露、使用免疫抑制剂、实体器官移植等是目前较常见的易患因素,其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大多无特异性,多叶病变、胸腔积液、气管狭窄或闭塞、楔形实变、肺内多发结节等是常见的影像学特征。在上述临床特征中,实体器官移植受者、血小板水平偏低的患者病死率更高,其中实体器官移植增加了肺毛霉菌病患者死亡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霉菌病 实体器官移植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鼻-眶-脑型毛霉菌病患者的药学监护
5
作者 吴瑕 赵银龙 +1 位作者 张志清 董维冲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533-1538,共6页
目的 为鼻-眶-脑型毛霉菌病(ROCM)的临床诊疗和药学监护提供思路。方法 临床药师参与1例ROCM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结合相关治疗指南及药物可及性、经济性等实际情况,协助医生制定两性霉素B胆固醇硫酸酯复合物联合泊沙康唑的抗真菌治疗... 目的 为鼻-眶-脑型毛霉菌病(ROCM)的临床诊疗和药学监护提供思路。方法 临床药师参与1例ROCM患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结合相关治疗指南及药物可及性、经济性等实际情况,协助医生制定两性霉素B胆固醇硫酸酯复合物联合泊沙康唑的抗真菌治疗方案,并监测临床疗效、肝肾功能及电解质变化。根据外周血和脑脊液检查结果,临床药师建议给予两性霉素B脱氧胆酸盐鞘内注射、滴鼻、滴眼以提高感染灶局部药物浓度,并协助医生确定给药剂量及药液配制方法;针对泊沙康唑血药谷浓度不达标的问题,临床药师建议将泊沙康唑口服混悬液更换为泊沙康唑肠溶片,并对患者进行治疗药物监测(TDM)、个体化用药指导及出院长期随访。结果 医生采纳了临床药师的建议。患者经治疗后,病情好转,准予带药出院。结论 临床药师通过调整药物剂量和剂型、开展用药监护和TDM等药学服务手段,为ROCM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有助于保障患者用药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眶-脑型毛霉菌病 两性霉素B胆固醇硫酸酯复合物 泊沙康唑 治疗药物监测 临床药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毛霉菌病一例
6
作者 李艳 庞龙滨 +2 位作者 高薇 裴凤艳 褚衍彪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4年第2期214-216,共3页
1病例介绍患者,男,55岁,因“咳嗽、咳痰17 d,发热伴咯血7 d”于2023年3月28日入住济南市中心医院。17 d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痰,为黄痰,较难咳出,无发热,无喘憋等,未诊疗。7 d前患者咳嗽加重,痰液为暗红色,体温最高38.5℃,伴有... 1病例介绍患者,男,55岁,因“咳嗽、咳痰17 d,发热伴咯血7 d”于2023年3月28日入住济南市中心医院。17 d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痰,为黄痰,较难咳出,无发热,无喘憋等,未诊疗。7 d前患者咳嗽加重,痰液为暗红色,体温最高38.5℃,伴有咯血,日常活动后有喘憋。2023年3月21日于外院就诊,行胸部CT检查示:左上肺高密度影,有环礁征伴空洞征象(见图1)。予青霉素治疗7 d,症状无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霉菌病 两性霉素B 给药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血液病合并毛霉菌病3例报告
7
作者 孙云凤 陶叠宏 +2 位作者 蒋玉霞 吴海英 蒋慧芳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17期128-130,共3页
恶性血液病是一类由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等多种疾病组成的血液恶性肿瘤。由于患者的免疫状态低下,容易合并各种机会性感染。其中毛霉菌病常见于合并免疫抑制的血液病患者,由于它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常常出现误诊和漏诊,致死率极高。... 恶性血液病是一类由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等多种疾病组成的血液恶性肿瘤。由于患者的免疫状态低下,容易合并各种机会性感染。其中毛霉菌病常见于合并免疫抑制的血液病患者,由于它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常常出现误诊和漏诊,致死率极高。现本文报道了3例恶性血液病合并毛霉菌病的临床特征以及诊治过程,以提高临床医生对毛霉菌病的认识,减少漏诊和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淋巴瘤 侵袭性真菌病 毛霉菌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毛霉菌病一例及其CT特征
8
作者 周琪鹏 张淇钏 +4 位作者 顾银中 郑文川 吴树瀚 林茂煌 吴敏丹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5期183-184,共2页
1病例资料患者男,67岁,因咳嗽咳痰伴发热、气促3天就诊。既往有2型糖尿病病史4年,血糖控制不佳。查体:体温38.9℃,血压108/68mmhg,脱水征(+),双肺可闻及干湿啰音。实验室检查:葡萄糖41.67mmoL/L,指尖血酮2.1mmoL/L,白细胞27.68×10^... 1病例资料患者男,67岁,因咳嗽咳痰伴发热、气促3天就诊。既往有2型糖尿病病史4年,血糖控制不佳。查体:体温38.9℃,血压108/68mmhg,脱水征(+),双肺可闻及干湿啰音。实验室检查:葡萄糖41.67mmoL/L,指尖血酮2.1mmoL/L,白细胞27.68×10^(9)/L,中性粒细胞比值94.4%,超敏C反应蛋白219.48mg/L,降钙素原1.001ng/mL,白细胞介素6为630pg/mL,真菌葡聚糖508.9pg/mL;胸部CT表现见图1A-F:双肺散在多发类圆形密度增高影,边界模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霉菌病 CT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IgG4升高的肺毛霉菌病1例并文献复习
9
作者 吴珍水 陈少华 曾冰微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18期3163-3165,共3页
肺毛霉菌病(pulmonary mucormycosis,PM)指由毛霉菌感染引起的肺部侵袭性真菌性疾病,可累及多个器官,临床缺乏特异的症状,表现为高热、咳嗽、伴咯血和胸痛,是一种极少见的真菌感染病,而同时伴有IgG4升高的病例,尚未见有相关文献报道。
关键词 毛霉菌病 IgG4升高 病理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儿童血液恶性肿瘤肺毛霉菌病的抗感染治疗
10
作者 吕佳窈 杨敏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24年第5期391-395,共5页
1例诊断为血液恶性肿瘤肺毛霉菌病的7岁儿童,给予两性霉素B进行抗感染治疗,用药期间血肌酐进行性升高,考虑为两性霉素B所致的药物不良反应,下调两性霉素B剂量后,胸部CT示左肺团块影较前呈增大趋势,考虑药物剂量不足、疗效欠佳,但再次上... 1例诊断为血液恶性肿瘤肺毛霉菌病的7岁儿童,给予两性霉素B进行抗感染治疗,用药期间血肌酐进行性升高,考虑为两性霉素B所致的药物不良反应,下调两性霉素B剂量后,胸部CT示左肺团块影较前呈增大趋势,考虑药物剂量不足、疗效欠佳,但再次上调剂量肾损害风险增加。经综合评估后,停用两性霉素B,改为泊沙康唑混悬液口服序贯抗真菌治疗,且出院后持续服用,定期行化疗方案,并随访左肺结节变化情况。患儿出院5个月后,胸部CT示左肺团块影基本吸收,治疗有效。结合本例患儿的抗感染治疗方案,本文对儿童毛霉菌病的治疗药物选择、用法用量及不良反应等进行了分析讨论。儿童毛霉菌病的抗感染治疗可能需要更高的个性化剂量及严密的监测才能保证安全性及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血液恶性肿瘤 毛霉菌病 抗感染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髓系白血病合并毛霉菌病和多重耐药菌混合感染一例
11
作者 谢娇娇 何燕芳 +2 位作者 马燕花 郭才 郑兰兰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407-411,共5页
白血病继发毛霉菌和多重耐药菌(MDRO)混合感染少见报道,该病进展快、诊断困难,严重时可危及生命。本文描述了1例合并毛霉菌病和多重耐药菌混合感染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老年患者,前期联合多种抗菌药物抗感染后病情未见好转,后期采用宏... 白血病继发毛霉菌和多重耐药菌(MDRO)混合感染少见报道,该病进展快、诊断困难,严重时可危及生命。本文描述了1例合并毛霉菌病和多重耐药菌混合感染的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老年患者,前期联合多种抗菌药物抗感染后病情未见好转,后期采用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及时明确病原菌后给予患者两性霉素B脂质体(LFAB)联合泊沙康唑(Pcz)及其他抗菌药物治疗,感染最终得以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霉菌病 多重耐药菌 急性髓系白血病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 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双侧颅神经麻痹为临床表现的鼻眶脑毛霉菌病的临床特点(附1例报告)
12
作者 郑晓彧 杨洪娜 方巍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109-112,共4页
目的探讨以双侧颅神经麻痹为临床表现的鼻眶脑毛霉菌病(ROCM)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以双侧颅神经麻痹为临床表现的ROCM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讨论。结果本例患者青年男性,既往体健,有新发糖尿病及糖尿病酮症酸... 目的探讨以双侧颅神经麻痹为临床表现的鼻眶脑毛霉菌病(ROCM)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以双侧颅神经麻痹为临床表现的ROCM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讨论。结果本例患者青年男性,既往体健,有新发糖尿病及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该患者急性起病,进展迅速,出现双眼失明、双上眼睑下垂和眼外肌麻痹,CSF二代测序、真菌荧光染色涂片和培养均证实存在毛霉菌。虽然早期积极给予有效抗真菌治疗,但是患者迅速出现脑出血及脑疝,最终自动出院后死亡。结论ROCM是罕见的高死亡率感染性疾病。对于糖尿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当双侧颅神经麻痹作为临床症状且不能用其他病变解释时,建议考虑是否存在ROCM。CSF二代测序有助于快速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眶脑毛霉菌病 双侧颅神经麻痹 脑出血 二代测序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合并鼻眶脑型毛霉菌病 1例 报告及文献复习
13
作者 张衡璐 李娜 +3 位作者 薛红娟 任艳飞 陈丹 高伟 《微生物与感染》 2024年第3期169-176,共8页
本文旨在提高对儿童白血病化疗后合并鼻眶脑型毛霉菌感染的认识。回顾分析了1例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B-ALL)患儿诱导化疗期间合并鼻眶脑型毛霉菌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患儿为3岁女童,确诊B-ALL... 本文旨在提高对儿童白血病化疗后合并鼻眶脑型毛霉菌感染的认识。回顾分析了1例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B-ALL)患儿诱导化疗期间合并鼻眶脑型毛霉菌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患儿为3岁女童,确诊B-ALL,诱导化疗期间反复发热,前后出现眼睑肿胀、鼻出血、上睑下垂、视物不清,行鼻腔镜、分泌物培养及头颅核磁增强等检查,被诊断为鼻眶脑型毛霉菌病。给予两性霉素B脂质体静点、泊沙康唑口服、两性霉素B鞘内注射抗真菌治疗,患儿感染得到有效控制。毛霉菌是一种条件致病性真菌,多见于免疫力低下的患者,毛霉菌通过鼻腔和呼吸道进入,可侵入鼻窦和眼眶,引起坏死性炎症和肉芽肿;也可直接或经血流侵入脑部,引起颅内感染。毛霉菌病发病急,病情进展快,诊断困难,死亡率高。以两性霉素B制剂为主导的药物治疗及手术联合治疗有助于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鼻眶脑型毛霉菌病 两性霉素B脂质体 泊沙康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侵袭性毛霉菌病临床病理特征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邱明珠 邹欣 +3 位作者 翁端丽 吴永泉 熊红梅 邱晓明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09-1211,共3页
侵袭性毛霉菌病(invasive mucormycosis,IM)是一种快速进展、可危及生命的侵袭性真菌病(invasive fungal disease,IFD),具有血管浸润性、传播迅速、临床诊治困难和病死率高的特点。IM属于机会性感染,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糖皮质激... 侵袭性毛霉菌病(invasive mucormycosis,IM)是一种快速进展、可危及生命的侵袭性真菌病(invasive fungal disease,IFD),具有血管浸润性、传播迅速、临床诊治困难和病死率高的特点。IM属于机会性感染,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糖皮质激素的应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或免疫功能低下是其重要的危险因素。IM的临床表现与影像学特征不具有特异性,病理医师对其认识不足,易误诊。该文现就IM的流行病学、临床病理学特征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旨在为IM的诊断、鉴别诊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毛霉菌病 COVID-19 侵袭性真菌病 病理学 文献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鼻-眶-脑毛霉菌病2例并文献复习
15
作者 王娜娜 黄辰 +4 位作者 黄君 王然 严家炜 杨玉琼 黄东平 《皖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610-612,共3页
目的:总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合并鼻-眶-脑毛霉菌病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以指导临床诊疗工作。方法:回顾性分析弋矶山医院血液内科2021年5月~2022年12月诊治的2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合并鼻-眶-脑毛霉菌病患者的临... 目的:总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合并鼻-眶-脑毛霉菌病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以指导临床诊疗工作。方法:回顾性分析弋矶山医院血液内科2021年5月~2022年12月诊治的2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合并鼻-眶-脑毛霉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例患者均为恶性血液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合并急性或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使用免疫抑制剂;2例患者起病时均以眼周表现为主,均有鼻窦炎症,并迅速进展致昏迷。外周血病原微生物宏基因测序(mNGS)检测出毛霉菌。2例患者接受两性霉素B脂质体单药或联合泊沙康唑治疗,最终病情进展而死亡。结论:鼻-眶-脑型毛霉菌病患者病情进展迅速,病死率高,需早期诊断,尽早应用系统性抗真菌药物联合手术治疗或可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鼻-眶-脑毛霉菌病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原mNGS和毛霉菌PCR检测诊断血液病患者肺毛霉菌病
16
作者 徐春晖 周欣悦 +4 位作者 伊慧明 张利宁 陈书连 朱国庆 冯四洲 《检验医学》 2024年第12期1145-1149,共5页
目的探讨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和毛霉菌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在血液病患者肺毛霉菌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66例经mNGS检出毛霉目真菌和39例非毛霉菌感染的血液病患者。收集105例患者... 目的探讨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和毛霉菌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在血液病患者肺毛霉菌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66例经mNGS检出毛霉目真菌和39例非毛霉菌感染的血液病患者。收集105例患者196例各类临床样本真菌培养、体检和mNGS检测数据。按照欧洲癌症研究和治疗组织/真菌研究组教育和研究共同体发布的侵袭性真菌病定义共识,分为毛霉菌病组(65例,包括确诊3例、临床诊断8例、拟诊54例)和对照组(40例,其中1例为毛霉目真菌mNGS阳性患者)。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实验室检测结果。采用PCR对mNGS结果进行验证。比较毛霉菌PCR检测、毛霉菌传统方法检测单独和联合检测诊断毛霉菌病的效能。结果毛霉菌病组65例患者中,有59例(90.8%)毛霉菌PCR检测阳性;mNGS检出率最高的毛霉菌为根毛霉属(46.2%)。毛霉菌PCR检测血液样本和非血液样本的灵敏度分别为89.7%和76.9%;真菌培养和镜检的灵敏度分别是7.1%和26.2%,传统方法联合毛霉菌PCR检测非血液样本的灵敏度为84.6%。mNGS毛霉菌中位检出时间为1 d,传统方法毛霉菌报阳时间与mNGS中位检出时间相差12 d。结论毛霉菌mNGS和PCR检测较传统方法时间短、灵敏度高,对早期诊断肺毛霉菌病具有一定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霉菌 毛霉菌病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 聚合酶链反应 真菌培养 显微镜镜检 分子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2例肺毛霉菌病临床特征分析
17
作者 吴梦柯 李艳 尹翔宇 《江苏卫生保健》 2024年第2期170-172,共3页
目的分析肺毛霉菌病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及预后,为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9年12月至2023年5月济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4例肺毛霉菌患者临床资料,并以“肺毛霉菌病”为关键词检索数据库,纳入符合条件病... 目的分析肺毛霉菌病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及预后,为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治水平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9年12月至2023年5月济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4例肺毛霉菌患者临床资料,并以“肺毛霉菌病”为关键词检索数据库,纳入符合条件病例88例。对92例病例的临床特点、确诊手段、治疗方案等进行分析。结果92例病例中(合并糖尿病44例),临床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78例,占84.78%)、发热(52例,占56.52%),气管镜下见灰白色样坏死物9例(20.93%);45例(48.91%)经组织病理确诊,37例(40.22%)经病原体培养确诊;2例单纯外科手术治疗,3例未治疗或中途放弃,76例单纯药物治疗,11例药物联合外科手术或气管镜下切除等治疗。好转66例,死亡25例,1例预后不详。结论肺毛霉菌病临床和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病理、病原菌培养及mNGS检查有助于确诊,两性霉素B是首选抗真菌药,具有手术指征时应尽早采用外科手术或内镜下清除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霉菌病 临床特征 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5例血液病患者感染毛霉菌病的胸部CT表现及诊治分析
18
作者 李英 蒋晗 +1 位作者 王晓雪 魏浩楠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5期494-499,共6页
目的:分析血液病合并毛霉菌病临床诊治特点,供临床参考。方法:纳入2018年10月至2023年12月我院经临床综合诊断为血液病合并毛霉菌病的连续病例65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胸部CT检查,其中14例行头颅MRI检查。8例接受肺组织活检,57例行血、肺... 目的:分析血液病合并毛霉菌病临床诊治特点,供临床参考。方法:纳入2018年10月至2023年12月我院经临床综合诊断为血液病合并毛霉菌病的连续病例65例。所有患者均接受胸部CT检查,其中14例行头颅MRI检查。8例接受肺组织活检,57例行血、肺泡灌洗液或组织宏基因二代测序,分析其CT表现及总结诊断过程。结果:肺毛霉菌占我院同期确诊真菌感染的5.30%(65/1233例)。本组58例为肺毛霉菌病,7例为累及多器官的播散性毛霉菌病。肺毛霉菌病患者CT表现为单发肺内斑片状实变(23/65)、混合型(11/65)、多发结节(28/65)或弥漫渗出(3/65),伴有反晕征29例、晕征25例、胸腔积液20例、结节数目大于10个者11例,2例患者CT增强检查显示血管截断征。播散性毛霉菌病患者表现为肺内多发结节7例,同时伴脑内单发或多发结节6例、脑内弥漫性梗死灶1例、脾内和肾内结节2例。首次胸部CT到临床确诊平均时间(4.3±1.8)d,CT怀疑真菌感染后进行,血或组织、肺泡二代测序检查,经两性霉素B等抗真菌治疗后好转58例,手术切除肺组织2例,家属放弃治疗失访2例,死亡3例。结论:肺毛霉菌约占血液病住院患者合并真菌感染的5%;肺部CT影像主要表现为单发大片突出和多发结节。近45%患者CT影像出现反晕征,38.5%的患者晕征,可为诊断提供提示性参考,二代测序在临床诊断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病 毛霉菌病 计算机体层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眶脑毛霉菌病1例
19
作者 姚杰 李宛臻 +1 位作者 秦伟 于文春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23期185-188,共4页
鼻眶脑毛霉菌病(rhino-orbito-cerebral mucormycosis,ROCM)属于侵袭性真菌病,是由毛霉菌引起的一种严重机会性感染,其病情凶险、病程进展迅速且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起病初期往往表现为鼻窦炎的症状,故临床上多难以早期诊断、甚至多易... 鼻眶脑毛霉菌病(rhino-orbito-cerebral mucormycosis,ROCM)属于侵袭性真菌病,是由毛霉菌引起的一种严重机会性感染,其病情凶险、病程进展迅速且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起病初期往往表现为鼻窦炎的症状,故临床上多难以早期诊断、甚至多易误诊而延误治疗时机[1]。由于人口老龄化、抗菌药物广泛使用、糖尿病发病率增高、器官移植及免疫抑制剂应用等危险因素的存在,该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临床上需引起重视。现报道1例发病症状不典型、病情进展快、预后差的ROCM患者,并对临床症状、体征、病情进展及相关辅助检查加以分析及总结,希望借此对该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眶脑毛霉菌病 临床表现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毛霉菌病三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文贤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83-83,共1页
脑毛霉菌病三例华东医院神经科李文贤脑毛霉菌病是由藻菌纲真菌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少见而危重的感染,该菌为条件致病菌,健康人感染罕见,本文三例经真菌培养或病理证实。例1.蔡××,男性,28岁,患者于1993年7月3... 脑毛霉菌病三例华东医院神经科李文贤脑毛霉菌病是由藻菌纲真菌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少见而危重的感染,该菌为条件致病菌,健康人感染罕见,本文三例经真菌培养或病理证实。例1.蔡××,男性,28岁,患者于1993年7月30日乏力,“感冒”。8月8日始感头痛,语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霉菌病 毛霉菌病 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