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9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民族基础 被引量:8
1
作者 杨豹 《理论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1-43,共3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国传统文化存在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中国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民族基础。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挥作用同样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
关键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中国传统文化 民族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民族基础教育政策实施情况的调查及对策研究——以德宏州陇川县为例 被引量:3
2
作者 苏德 王渊博 《民族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8,共4页
结合云南省近些年来实施的基础教育政策,项目组对云南省德宏州5所小学的调查发现,基础教育政策的落实依然存在很多问题,表现在学校控辍保学工作难度大、学生语言学习存在障碍、教育财政资金投入不足等。因而提出相应的建议,保障基础教... 结合云南省近些年来实施的基础教育政策,项目组对云南省德宏州5所小学的调查发现,基础教育政策的落实依然存在很多问题,表现在学校控辍保学工作难度大、学生语言学习存在障碍、教育财政资金投入不足等。因而提出相应的建议,保障基础教育政策的贯彻落实,促进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更好地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基础教育政策 德宏州陇川县 文化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一轮课程改革背景下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民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被引量:19
3
作者 金志远 《民族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3-59,共7页
民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我国国家层面的民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行了8次。总体上来说,前7次课程改革过于注重传承主流文化,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相对忽略。这次新课程改革,找到了实现... 民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我国国家层面的民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行了8次。总体上来说,前7次课程改革过于注重传承主流文化,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相对忽略。这次新课程改革,找到了实现这两种文化传承有机整合的途径和机制。在课程改革的文化观上,主流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并存;在课程改革的方法论上,处理好主流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互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课程改革 主流文化 少数民族文化 传承 民族基础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基础教育为什么打基础 被引量:3
4
作者 倪胜利 张诗亚 《民族教育研究》 2007年第1期5-8,共4页
民族基础教育的根本使命在于民族的生存和可持续性发展。偏离了以人为本和发展人的宗旨的基础教育系统运作,会造成对个体智力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削弱民族创新精神和民族的适应性生存能力,影响民族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民族基础教育当从... 民族基础教育的根本使命在于民族的生存和可持续性发展。偏离了以人为本和发展人的宗旨的基础教育系统运作,会造成对个体智力资源的掠夺性开发,削弱民族创新精神和民族的适应性生存能力,影响民族和谐社会的建设进程。民族基础教育当从民族生活的实际出发,以每一个体身心的和谐发展与可更新和再生的智力资源开发为起点,为实现民族和谐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奠定基础。这是一个由民族生活内部自下而上的基础构建过程,变革的动力来自底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基础教育 和谐社会 可持续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民族基础论——兼论去中国中心主义 被引量:1
5
作者 徐杰舜 丁苏安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1-67,共7页
大湄公河次区域(GMS)国家(指柬埔寨、缅甸、老挝、泰国和越南5国),在东南亚发挥着重要而独特的作用。中国与GMS国家之间在广袤的时间和空间中所形成的同源异流、跨境而居、土生华人和华人华侨的民族关系和民族认同,在世界民族关系中,可... 大湄公河次区域(GMS)国家(指柬埔寨、缅甸、老挝、泰国和越南5国),在东南亚发挥着重要而独特的作用。中国与GMS国家之间在广袤的时间和空间中所形成的同源异流、跨境而居、土生华人和华人华侨的民族关系和民族认同,在世界民族关系中,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从学术意义上来说,一是反映了中国民族与东南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共生性;二是呈现了中国民族与东南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多样性;三是表达了中国民族与东南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深度性。从现实意义上来说,则有利于克服中国中心主义的心态和困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湄公河次区域(GMS)国家 同源异流 跨境而居 土生华人 华人华侨 民族关系 民族认同 民族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世纪新疆少数民族基础教育发展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6
6
作者 杨淑芹 《民族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8-53,共6页
21世纪以来,在政府重视及多方努力下,新疆少数民族基础教育获得了巨大发展,但是距"民汉兼通"人才培养目标仍有很大的差距。要提高少数民族基础教育质量,应进一步促进双语教育的协调发展,启发"双语"教师文化自觉、... 21世纪以来,在政府重视及多方努力下,新疆少数民族基础教育获得了巨大发展,但是距"民汉兼通"人才培养目标仍有很大的差距。要提高少数民族基础教育质量,应进一步促进双语教育的协调发展,启发"双语"教师文化自觉、因地制宜地选择"双语"教学模式、开发建设本土"双语"教材和探究"双语"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新疆少数民族基础教育的全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世纪 新疆少数民族基础教育 发展回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民族基础教育双语教学模式的回顾与选择 被引量:13
7
作者 杨淑芹 《教育探索》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8-19,共2页
新疆民族基础教育双语教学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保存双语教学模式和过渡双语教学模式。根据对双语教学选择模式的选择因素分析,新疆民族双语教学模式的现实选择,应因地制宜,以保存双语教学模式为主,过渡双语教学模式为辅,并进一步... 新疆民族基础教育双语教学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保存双语教学模式和过渡双语教学模式。根据对双语教学选择模式的选择因素分析,新疆民族双语教学模式的现实选择,应因地制宜,以保存双语教学模式为主,过渡双语教学模式为辅,并进一步完善保存双语教学模式,优化其实施条件,以有效促进新疆少数民族中小学双语教育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民族基础教育 双语教学模式 历史回顾 现实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约新疆民族基础教育质量 提高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6
8
作者 顾华详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41-48,共8页
教育质量始终是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建国以来,新疆民族基础教育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新疆民族基础教育的质量问题日益突出,必须加以研究和解决。
关键词 民族基础教育 教育质量 依法治教 师资队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民族基础教育质量若干问题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顾华详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 2006年第2期75-87,共13页
教育质量始终是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民族基础教育质量包括教学质量、管理质量、服务质量和政治质量等方面。没有新疆民族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就没有新疆教育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构建和谐新疆的进程就要受到制约。制约民族... 教育质量始终是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民族基础教育质量包括教学质量、管理质量、服务质量和政治质量等方面。没有新疆民族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就没有新疆教育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构建和谐新疆的进程就要受到制约。制约民族基础教育质量提高的问题主要是:质量就是生命线的意识没有树立起来,师资质量差和“后遗症”的问题长期存在,教育的政治质量意识还不够高,没有充分发挥民族学生学语言天赋的优势,服务质量低、服务意识差,优质教育资源配置严重不公平,全社会各方面缺乏重视教育质量的自觉性,汉语教学受到多种因素制约,推进教育教学信息化的水平还比较低。提高新疆民族基础教育质量必须坚持依法治教,进一步完善基础教育质量管理体系,以学校党的建设为龙头,确保民族教育的政治质量;以提高民族教育质量为核心,全力以赴打好“两基”攻坚战;创新民族高等师范教育模式,提高民族师资质量,引进先进资源,建立实验研究基地,全方位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积极推进课程改革,构建具有民族地方特色的课程体系;坚定不移地加强双语教学工作,重视外语教育,坚持把发挥民族学生自身优势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优势有机地结合起来,积极推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与推广;坚持“以人为本,”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行素质教育,重视培养民族学生的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基础教育 教育质量 质量意识 依法治教 合格师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新使命下的教育挑战——“和谐社会”构建与西部民族基础教育发展路向 被引量:5
10
作者 彭泽平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4-59,共6页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命题的提出,体现了党和国家新一代领导集体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的深化和发展,为我国社会发展和建设指明了方向,同时,也对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要承担构建和谐社会的使...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命题的提出,体现了党和国家新一代领导集体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的深化和发展,为我国社会发展和建设指明了方向,同时,也对我国西部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要承担构建和谐社会的使命,必须扎根西部民族地区的本土实际,大力加快西部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特色化发展。在发展途径上,必须强化政府对于西部民族基础教育发展的责任,加大国家对西部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扶持力度;在发展特色上,西部民族基础教育发展应强化绿色的生态教育和多元民族文化教育,大力推进西部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信息化发展。从而为和谐社会构建奠定良好的教育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社会” 西部 民族基础教育 发展路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科学性与人文性整合的民族基础教育课程价值观 被引量:3
11
作者 金志远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3-58,共6页
在民族教育课程改革中,科学性与人文性课程价值观存在着尖锐的矛盾和冲突。可以说这种矛盾和冲突较之普通教育课程改革的矛盾和冲突更尖锐。具体表现在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的冲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冲突、科学方法和态度与人文方法... 在民族教育课程改革中,科学性与人文性课程价值观存在着尖锐的矛盾和冲突。可以说这种矛盾和冲突较之普通教育课程改革的矛盾和冲突更尖锐。具体表现在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的冲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冲突、科学方法和态度与人文方法和态度的冲突。缓和冲突和矛盾的出路在于实现科学性与人文性相整合课程价值观的建构。具体表现在知识、价值、主体性和现实生活等层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性 人文性 民族基础教育 课程价值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知识传承与民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价值取向 被引量:4
12
作者 金志远 《民族教育研究》 2006年第5期32-38,共7页
对民族知识的内涵、特征及其类型进行分析,提出民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应以民族知识为核心价值取向,以多元化知识为民族基础教育课程知识的价值取向。
关键词 民族知识 民族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 价值取向 多元化知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认同:民族基础教育课程知识选择的逻辑起点 被引量:2
13
作者 金志远 《民族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2-47,共6页
民族认同是民族基础教育课程知识选择的逻辑起点。这是由民族认同的主体与民族基础教育课程知识选择主体的同一性、民族认同的客体与民族基础教育课程知识选择客体的共通性、民族认同的目的与民族基础教育课程知识选择目的的一致性、民... 民族认同是民族基础教育课程知识选择的逻辑起点。这是由民族认同的主体与民族基础教育课程知识选择主体的同一性、民族认同的客体与民族基础教育课程知识选择客体的共通性、民族认同的目的与民族基础教育课程知识选择目的的一致性、民族认同的依据与民族基础教育课程知识选择依据的等同性所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认同 民族基础教育 课程知识选择 逻辑起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年中国内地民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本土经验 被引量:4
14
作者 金志远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5-16,共12页
笔者从民族文化的视角,以内蒙古民族基础教育为个案,为总结民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经验教训,以文献、历史、理论分析等方法对建国60年来的我国大陆民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本土经验进行了总结和反思,并对未来的趋势作出了预测分析。在60年... 笔者从民族文化的视角,以内蒙古民族基础教育为个案,为总结民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经验教训,以文献、历史、理论分析等方法对建国60年来的我国大陆民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本土经验进行了总结和反思,并对未来的趋势作出了预测分析。在60年民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在增强少数民族学生的民族认同感、传承民族文化方面存在着"摇摆"现象。在当今多元文化背景下,少数民族学生民族认同和文化传承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内地 民族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 本土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我国民族基础教育政策的几点认识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平 《民族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13,共5页
民族基础教育政策不仅是国家意志在民族基础教育中的体现,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民族基础教育的发展。民族基础教育政策在目的上是为了提升民族基础教育质量,在导向上是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政策制定与执行过程是民族性与文化... 民族基础教育政策不仅是国家意志在民族基础教育中的体现,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民族基础教育的发展。民族基础教育政策在目的上是为了提升民族基础教育质量,在导向上是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政策制定与执行过程是民族性与文化性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基础教育 政策 目的 导向 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藏区民族基础教育的现实困境及解决路径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宁 《教育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2-125,共4页
四川藏区民族基础教育的发展水平与内地相比相对滞后,弄清四川藏区民族基础教育的现实困境所在,追寻其根源,将对四川藏区民族基础教育的跨越发展提供有益参考。本文试图从教育观念、办学经费、民族文化、师资力量等方面对此进行全面分析... 四川藏区民族基础教育的发展水平与内地相比相对滞后,弄清四川藏区民族基础教育的现实困境所在,追寻其根源,将对四川藏区民族基础教育的跨越发展提供有益参考。本文试图从教育观念、办学经费、民族文化、师资力量等方面对此进行全面分析,并探讨解决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藏区 民族基础教育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思考:理论、文化与实践之维 被引量:1
17
作者 金志远 《民族教育研究》 2007年第5期25-28,共4页
民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最大症结就是理论基础的"移植"和"照搬"。因此可以说,我们缺乏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由此带来的问题就是课程改革体现民族特殊性往往不够。应该说这两个问题有因果联系。由于缺乏理论指导,因... 民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最大症结就是理论基础的"移植"和"照搬"。因此可以说,我们缺乏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由此带来的问题就是课程改革体现民族特殊性往往不够。应该说这两个问题有因果联系。由于缺乏理论指导,因而课程改革只能由某一个领导的讲话为依据或者由一定的政策法规来指导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 思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遵义古代民族基础教育探源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翼 《教育文化论坛》 2011年第6期112-114,共3页
在中国西南民族地区,遵义是较早接受汉文化影响的地区之一。文章拟通过对古代学校教育的流变,梳理各种办学形式的变迁历程,探讨古代遵义民族基础教育发展历史。文章认为,一个地区文化教育事业的兴衰,直接影响其民族文化教育的启蒙和发... 在中国西南民族地区,遵义是较早接受汉文化影响的地区之一。文章拟通过对古代学校教育的流变,梳理各种办学形式的变迁历程,探讨古代遵义民族基础教育发展历史。文章认为,一个地区文化教育事业的兴衰,直接影响其民族文化教育的启蒙和发展。古代遵义,以学校为主的民族基础教育发展,呈现出萌发早、学校教育制度较完善、办学形式多样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基础教育 历史 古代遵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民族基础教育发展中的制约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杨军 《民族教育研究》 1997年第1期62-67,共6页
甘肃民族基础教育发展中的制约因素分析杨军甘肃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在这里共同生活着44个少数民族,人口在千人以上的少数民族有回、藏、土、满、裕固、保安、东乡、蒙古、撒拉、哈萨克等。建国以后,党和国家对民族地区的教育非常... 甘肃民族基础教育发展中的制约因素分析杨军甘肃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在这里共同生活着44个少数民族,人口在千人以上的少数民族有回、藏、土、满、裕固、保安、东乡、蒙古、撒拉、哈萨克等。建国以后,党和国家对民族地区的教育非常重视,根据民族地区的实际制定了很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语教学 民族基础教育 民族教育 甘肃民族地区 基础教育发展 制约因素分析 甘肃少数民族地区 少数民族人口 价值观念 双语教学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新疆区内初中班的创办对少数民族基础教育发展的创新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玲 郭宁 《兵团教育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9-12,共4页
新疆举办区内初中班是促进少数民族基础教育事业发展的必需。区内初中班的创办具有重要意义,它是党和国家、自治区为新疆培养人才、缩小中西部教育差距的民心工程;同时,区内初中班的创办又是对少数民族基础教育的创新。
关键词 新疆 区内初中班 少数民族基础教育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