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功能定位与制度设计
1
作者 李友根 《现代法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9-128,共20页
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是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目的在于解决我国民营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与困难。基于问题导向的立法理念,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功能应定位于矫正民营经济所遭遇的不平等对待(纠偏功能),解决民营经济因其规模与竞争实力而面临... 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是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目的在于解决我国民营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与困难。基于问题导向的立法理念,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功能应定位于矫正民营经济所遭遇的不平等对待(纠偏功能),解决民营经济因其规模与竞争实力而面临的问题(扶弱功能)应由《中小企业促进法》承担与实现。为此,在政策宣示、原则规定外,民营经济促进法应强化有用性与实效性,明确规定主管部门及其职责,并为受到不平等对待的民营经济组织提供有力的救济手段,如临时禁令和损害赔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营经济促进法 功能定位 纠偏功能 扶弱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营经济促进法: 民营经济组织及其经营者权益保障法
2
作者 王利明 《学术探索》 2025年第1期116-126,共11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征求意见稿)》针对实践中影响民营经济发展的障碍,系统、全面地规定了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制度规则体系。该《草案》贯彻平等保护原则,其最大的亮点在于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坚持平等保护的法律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征求意见稿)》针对实践中影响民营经济发展的障碍,系统、全面地规定了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制度规则体系。该《草案》贯彻平等保护原则,其最大的亮点在于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坚持平等保护的法律原则,全面强化对民营经济组织及其经营者财产权利、人身权利和经营自主权的保护。为落实上述理念,该《草案》深化对民营经济组织及其经营者人身和财产权益的行政保障和司法保障。该《草案》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为保障民营经济组织及其经营者合法权益,对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作出了规范。为强化对民营经济组织及其经营者经营自主权的保障,该《草案》规定了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为民营经济组织依法自主经营提供了基本保障。同时,该《草案》还确立了公平竞争审查制度,以保障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的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营经济促进法 民营经济组织 平等保护 负面清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营经济立法的逻辑基础与完善趋向——兼评《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征求意见稿)》的相关规定
3
作者 牛文杰 姚轩鸽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第1期128-139,共12页
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是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关键时期助力民营经济走出困境,实现可持续、低风险和高质量发展的法治保障。民营经济立法的逻辑基础在于,将财富创获权利的平等分配作为立法对象,将促进民营经济主体增进社会财富总... 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是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关键时期助力民营经济走出困境,实现可持续、低风险和高质量发展的法治保障。民营经济立法的逻辑基础在于,将财富创获权利的平等分配作为立法对象,将促进民营经济主体增进社会财富总量作为立法目的,以遵循民营经济主体利害行为规律及民营经济发展重大利害关系为立法原理,赋予民营经济市场主体财富创获活动配置资源的平等地位,对促进民营经济发展重大利害的政企关系、公平竞争关系予以法律强制性规范调整,对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和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的营商环境予以道德性的“软法”规范调整,通过软硬兼施,实现民营经济增进全社会和每个国民利益和福祉、幸福与尊严总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营经济促进法 非公有制经济 立法逻辑 立法道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理念及其制度实现 被引量:3
4
作者 蒋悟真 《东方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8-40,共13页
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需要立法促进。通过统合性、高位阶的立法将现有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和地方性立法予以统筹,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坚实法治保障的系统性解决方案。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制定,应当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需要立法促进。通过统合性、高位阶的立法将现有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和地方性立法予以统筹,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坚实法治保障的系统性解决方案。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制定,应当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立足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求,重点面向合法权益保护、公平发展、扶持激励、规范经营等立法理念。在理解适用中,应正视多元主体利益诉求所衍生的调整对象平衡、立法价值确立、立法路径选择等立法难点,并依据立法理念进行协调。在制度转化中,民营经济促进法应围绕立法理念提炼、构建基本原则和核心规则,进而形成系统的规范体系,推动实现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营经济促进法 立法理念 基本原则 合法权益保护 公平发展 扶持激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营经济促进法制定的宪法基础
5
作者 陈云良 朱文辉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4-55,155,156,共14页
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制定必须围绕宪法展开,宪法理念、宪法依据、宪法功能、宪法统合构成了民营经济促进法制定的最根本指引。宪法至上和法律至上、平等保护、调控社会的宪法理念是民营经济促进法制定的实质基础。基于促进型法的立法定位,... 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制定必须围绕宪法展开,宪法理念、宪法依据、宪法功能、宪法统合构成了民营经济促进法制定的最根本指引。宪法至上和法律至上、平等保护、调控社会的宪法理念是民营经济促进法制定的实质基础。基于促进型法的立法定位,宪法有关国家根本任务、基本经济制度的确认性规范和授权性规范构成了民营经济促进法制定的宪法规范供给,是民营经济促进法制定的形式基础。依照“国家—市场”的二分框架结构,民营经济促进法的制定应立足全局,以提升民营经济能力和加强服务型政府建设来促进国家能力建构、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来优化市场资源配置,实现对应的宪法功能。体系化是科学立法的关键维度,民营经济促进法在纵向上要合理衔接宪法、地方民营经济立法,横向上应与同位阶立法实现协调统一,体现相应的宪法统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营经济促进法 宪法理念 宪法依据 宪法功能 宪法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营经济促进法的立法原则
6
作者 王轶 《广东社会科学》 2024年第3期240-246,287,288,共9页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推动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力量。民营经济促进法作为民营经济领域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推动我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力量。民营经济促进法作为民营经济领域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平等和自由为立法原则,遵循法律价值判断问题的两项实体性论证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营经济促进法 基础性法律 平等原则 自由原则 价值判断 论证规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系化视野下的民营经济立法与完善
7
作者 李慈强 《地方立法研究》 2025年第2期21-38,共18页
民营经济专项立法将现有的方针政策和有效做法上升为法律,有利于发挥立法保障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积极作用。当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明确了层次性的立法目的、确立了立法思路与原则、搭建了关键的制度框架,具有统... 民营经济专项立法将现有的方针政策和有效做法上升为法律,有利于发挥立法保障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积极作用。当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明确了层次性的立法目的、确立了立法思路与原则、搭建了关键的制度框架,具有统筹立法与政策关系、坚持实体与程序并重、夯实民营经济发展的法律基础等亮点。但从立法体系化的角度审视,该草案还存在内在逻辑性问题与外部协调性问题。为此,应优化草案内在逻辑性,遵循“从原则到规则”“由内到外”“先保障后促进”的理念,完善立法目的、篇章结构和促进措施;应提升草案的外部协调性,优化立法权配置,通过多层次立法落实法律规定与鼓励地方先行先试,从而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大做强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营经济 立法体系化 民营经济促进法 立法权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民营经济法治建设的依据、进展与路径
8
作者 陈晓仪 徐梦瑶 《统一战线学研究》 2025年第2期59-70,共12页
民营经济法治建设是我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其以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为根本依循,以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机制改革为重要牵引,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目标指向。新时代以来,我国通过法治理论创新、规范体系完善... 民营经济法治建设是我国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工作,其以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为根本依循,以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机制改革为重要牵引,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目标指向。新时代以来,我国通过法治理论创新、规范体系完善以及营商环境优化,在民营经济法治建设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然而,实践场域仍存在法治效能阻滞的困境,存在制度文本与政策执行的衔接偏差导致规范供给碎片化,市场准入壁垒与隐形规制影响政商沟通实效等问题。《民营经济促进法》的专项立法,将为民营经济发展提供权责明晰、程序规范的法治供给,在制度建构、信心提振、经济治理等维度发挥积极作用。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后续实践中,需强化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在民营经济法治建设中构建秩序稳定与创新激励的辩证统一框架,以问题导向破解制度体系梗阻,以系统观念推进治理范式迭代升级,通过法治的人民性依归、开放性扩容、整体性调适与规范性提升,实现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协同共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民营经济 民营经济促进法 法治建设 高质量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领导民营经济法治建设的逻辑、历史与经验
9
作者 潘智璇 《统一战线学研究》 2025年第2期71-81,共11页
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组成部分、经济奇迹缔造的重要参与者、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推动者。我们党历来重视民营经济的发展,在认识上不断深化、战略上不断完善、实践上不断丰富。党领导的民营经济法治建设蕴含着理论认识、实践演进... 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组成部分、经济奇迹缔造的重要参与者、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推动者。我们党历来重视民营经济的发展,在认识上不断深化、战略上不断完善、实践上不断丰富。党领导的民营经济法治建设蕴含着理论认识、实践演进和文化价值三重逻辑。结合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课题,党领导民营经济法治建设的历程呈现阶段性特征: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立足于战时需要,在政治统领下初步开展法治实践;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法治发展具有鲜明的政策导向;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以市场经济为逻辑的法治体系逐步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强调以系统治理全面提升法治效能。新时代推动民营经济法治高质量发展,一要坚持守正创新,推动理论创新、政策革新转化为法治实践;二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筑牢平等公正的法治生命线;三要坚持在改革创新中完善民营经济法治体系,凸显民营经济法治科学性、前瞻性和系统性。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既是民营经济政策方针的法治化表达,又彰显了民营经济法治建设与经济改革的有机统一,标志着党领导民营经济法治建设进入系统集成与协同高效的新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民营经济 民营经济促进法 法治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民营经济发展的经济法促进
10
作者 甘强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6-68,共13页
法治是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作为“发展促进法”的经济法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并形成了较为体系化的经济法促进理论。经济法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价值追求是实质公平,促进的主体结构是多元主体,促进的规范... 法治是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作为“发展促进法”的经济法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并形成了较为体系化的经济法促进理论。经济法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价值追求是实质公平,促进的主体结构是多元主体,促进的规范载体是促进型规范,促进的运行机制是规制模式,促进的制度主要是市场准入制度、公平竞争制度和融资支持制度等重要制度,而贯穿其中的则是“市场有效、政府有为”的原则,其内在逻辑是:秉持实质公平的价值追求,政府、社会中间层组织和数字平台等多元主体依据促进型规范,采用规制模式和重要制度来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因此,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应当重视经济法理论的运用,发挥经济法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营经济 法治 经济 经济促进理论 民营经济促进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11
《现代工商》 2024年第10期34-35,共2页
10月10日,司法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在门户网站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作出的重要部署。作为我国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 10月10日,司法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在门户网站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制定民营经济促进法,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作出的重要部署。作为我国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草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方针政策,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明确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总体要求,从公平竞争、投资融资、科技创新、规范经营、服务保障、权益保护、法律责任等方面作出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保障 民营经济促进法 投资融资 征求意见
原文传递
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再进一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12
《现代工商》 2024年第12期37-38,共2页
备受关注的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迎来新的进展。12月21日,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作为我国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将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民营经济... 备受关注的民营经济促进法立法,迎来新的进展。12月21日,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作为我国第一部专门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法律,将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民营经济的方针政策和实践中的有效做法确定为法律制度,有助于巩固改革成果,回应各方关切,提振发展信心,营造有利于包括民营经济在内的各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法治环境和社会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治化营商环境 改革成果 立法 民营经济促进法
原文传递
长宁区聚焦《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立法意见征询
13
作者 《现代工商》 2024年第11期54-54,共1页
11月4日,长宁区检察院、区司法局、区工商联共同组织召开《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立法意见征询会暨上海(长宁)民营经济圆桌会(第十期),听取民营企业代表和法律专家的意见建议。市工商联商会和法律服务部相关同志参加会议。
关键词 长宁区 民营经济促进法 立法意见征询
原文传递
新时代新征程民营经济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发展
14
作者 杨卫敏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5年第2期60-73,共14页
党的二十大以来民营经济理论政策有了新的发展,特别是二十届三中全会对于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两个健康”有着基础性决定性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2025年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进一步阐明了新时代新征程促进“两个健康”的深刻内涵,即... 党的二十大以来民营经济理论政策有了新的发展,特别是二十届三中全会对于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两个健康”有着基础性决定性的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2025年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进一步阐明了新时代新征程促进“两个健康”的深刻内涵,即将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将以国家立法形式推进理论政策方针的规范化法治化,开启民营经济和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新的阶段。要聚焦“共同发展”,从理论、实践和发展三个维度,进一步拓展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逻辑体系。聚焦“基础制度”,从构建国内统一大市场、拓展海外市场和科技创新三个领域,进一步确立民营经济在市场经济中的主体地位作用。聚焦“工作机制”,从政治引领、靶向助企、梯度人才、全域创新四个赛道,进一步深化“两个健康”的有机融合。聚焦“权益保护”,从企业产权保护、依法保护企业家、海外投资风险防范和“三张清单”落地四个靶向,进一步强化优化营商环境的法治思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营经济 民营经济促进法 两个健康 创新发展 营商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营经济发展中的平台企业:定位转向与立法回应
15
作者 蒋大兴 冯成丰 《法治研究》 2025年第2期107-121,共15页
从古代的“重农抑商”,到近代的“三座大山”,再到建国后的“计划经济”,中国的民营经济一直处于“先天不足”的状态。在“公有制—非公有制”的二元框架中,如何消除对民营经济的误解,明确其法律地位,是未来一段时间内民营经济法治建设... 从古代的“重农抑商”,到近代的“三座大山”,再到建国后的“计划经济”,中国的民营经济一直处于“先天不足”的状态。在“公有制—非公有制”的二元框架中,如何消除对民营经济的误解,明确其法律地位,是未来一段时间内民营经济法治建设的重要任务。这一立场也得到了正在制定中的民营经济促进法的认可。然而,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境,从来都不只有公有制经济这一个影响因素,而是一切可能扼杀营业自由的权力,无论其来源如何。当下,民营经济正面临着来自平台企业的新的私人权力威胁。“不加入,就出局”,是否屈从于平台企业力量“转型升级”,这是多数民营市场主体正在面临的“平台经济困境”。这种强大到足以控制私人财产权和契约自由的经济力量,使得民间的营业自由再次面临着被摧毁的可能。我们必须跳出将公有制经济作为假想对立面的历史惯性,从平台企业的公共属性出发,推动其定位转向并服务于民营经济的市场主体,发挥其作为信息中介、交易场所、资金中介和联络市场主体的功能。在立法上,需要考虑采取对平台企业直接设定权利义务、将平台业务与商业活动相分离、提供公共平台的替代选择和改变平台企业的内部治理结构等措施,最终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营经济促进法 平台企业 公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科学的规范性法律文件过渡期设置对企业合规经营的必要性
16
作者 丁春超 王皓 黄健欣 《中国洗涤用品工业》 CAS 2024年第12期59-62,共4页
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征求意见稿)》第四十五条,就涉企法律、法规、规范性法律文件等政策法规内容要充分征求行业、企业意见设置必要的过渡期的问题展开讨论,分析了科学过渡期设置的必要性,认为设置科学的过渡期对... 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草案征求意见稿)》第四十五条,就涉企法律、法规、规范性法律文件等政策法规内容要充分征求行业、企业意见设置必要的过渡期的问题展开讨论,分析了科学过渡期设置的必要性,认为设置科学的过渡期对于平衡市场发展需求,解决企业合规经营问题等具有重要意义,呼吁企业积极主动落实主体责任参与到涉企法规标准等建设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营经济促进法 涉企法规标准 过渡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营企业市场准入的法理基础与优化路径 被引量:6
17
作者 叶林 张冉 《北方法学》 CSSCI 2024年第2期5-21,共17页
市场准入权居于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权力束的核心序列。我国正在由区分不同产权企业准入模式转向各类市场主体平等准入模式。这是对宪法平等原则的精准解读,是营业自由一般法理的具体表达,契合便利投资的现实需求。目前,我国展开了精简公... 市场准入权居于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权力束的核心序列。我国正在由区分不同产权企业准入模式转向各类市场主体平等准入模式。这是对宪法平等原则的精准解读,是营业自由一般法理的具体表达,契合便利投资的现实需求。目前,我国展开了精简公司设立要件和推行负面清单等优化市场准入法治环境举措,但不意味市场主体逸脱准入监管。2023年《公司法》增设了五年出资期限来矫正认缴制带来的实践问题,市场监管部门基于市场准入与事中事后监管辩证关系适度调整了“双随机、一公开”的监管模式。但市场准入监管存在边界,需要深化设立登记形式审查观照市场主体理性自治,遵循比例原则设定准入许可并要求行政机关严格依照法律要件实施准入裁量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营企业 市场准入 营商环境 民营经济促进法
原文传递
国有企业特殊对待与市场主体平等保护的规范势差及其限缩
18
作者 张力 《法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1-39,共19页
宪法对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与国有经济主导力量的定位,催生了国有企业相较其他企业形态被特殊对待的规范内容,其中重点是向国企运营的关键环节嵌入职责与担当,这本身并不导致国企特殊对待与国企民企平等保护的规范对立。但两者间“主”... 宪法对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与国有经济主导力量的定位,催生了国有企业相较其他企业形态被特殊对待的规范内容,其中重点是向国企运营的关键环节嵌入职责与担当,这本身并不导致国企特殊对待与国企民企平等保护的规范对立。但两者间“主”与“非主”的宪法渊源差、“最佳化命令”对“内容空洞”的规范结构差、体制内与外的规范动力差、改革先与后的规范时间差,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国企民企平等保护的效果。通过采用在民法端推动市场主体发展权的权利化与可诉化、辨别国企功能性分类中的特殊对待内容、校正国企与民企间非对称均衡等规范势差限缩手段,可改善平等保护的规范运行环境,引导国企特殊对待与平等保护规范良性互动机制的形成,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市场主体 平等保护 国企功能性分类 民营经济促进法
原文传递
优化营商环境 增强民企信心
19
作者 魏哲哲 《浙江人大》 2025年第2期86-87,共2页
“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制定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2025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中,不少都指向了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始终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一... “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制定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2025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中,不少都指向了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始终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一句“自己人”,给出了进一步壮大民营经济的“金钥匙”。对待“自己人”,首先要做到机会公平、竞争公平。在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进程中,准入壁垒正被逐步破除。重大项目,民企可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营经济促进法 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 优化营商环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