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6篇文章
< 1 2 4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型变压器高压间接出线区域油中气体扩散特性研究
1
作者 翟莎 安永奇 吴华林 《变压器》 2025年第1期19-28,共10页
大型变压器间接式升高座或出线盒作为绕组出线的关键通道,具有引线电流大、电场高且绝缘结构复杂等特点。同时该部位油隙大、油循环差,故障特征气体扩散困难或迟滞,将导致故障气体难以被在线或离线油中溶解气体诊断装置及时检测到。本... 大型变压器间接式升高座或出线盒作为绕组出线的关键通道,具有引线电流大、电场高且绝缘结构复杂等特点。同时该部位油隙大、油循环差,故障特征气体扩散困难或迟滞,将导致故障气体难以被在线或离线油中溶解气体诊断装置及时检测到。本文通过试验获得大型变压器间接式升高座或模拟油箱等油流不畅区域内部故障特征气体迁移扩散规律,掌握死油区特征气体输运扩散机理,为油循环结构优化及故障在线监测等提供参考,对保障变压器安全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变压器 间接出线区域 气体扩散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VI过程中三向正交预制体孔隙结构的演变及气体扩散行为
2
作者 肖佳文 杨敏 +4 位作者 姚彧敏 黄成杰 李红 任慕苏 孙晋良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8-67,共10页
为探究碳纤维预制体孔隙结构对碳/碳材料致密化效率的影响,以织造参数不同的3种三向正交预制体为研究对象,采用相同的化学气相渗透(chemical vapor infiltration,CVI)工艺致密化,并研究气体在纤维束内、纤维束间孔隙中的扩散行为,探究不... 为探究碳纤维预制体孔隙结构对碳/碳材料致密化效率的影响,以织造参数不同的3种三向正交预制体为研究对象,采用相同的化学气相渗透(chemical vapor infiltration,CVI)工艺致密化,并研究气体在纤维束内、纤维束间孔隙中的扩散行为,探究不同类型孔隙对增重速率的影响.借助ImageJ软件计算CVI后3种预制体中纤维束内规则化模型孔隙的演变;借助显微观测法获得预制体参数,定量计算模型孔隙通道面积及气体扩散系数.研究结果表明,气体在纤维束内孔隙中扩散时,前期发生Fick扩散,后期以Knudsen扩散为主,束内孔隙数量主要通过影响前期增重速率来影响孔隙填充;纤维含量低的A3预制体中束间孔隙率高,孔隙截面积大,具有更高的扩散系数,束内单丝按同心圆式排列,在CVI过程中易形成闭孔,气体在纤维束间孔隙处主要发生Fick扩散,扩散系数主要受扩散通道面积和孔隙率影响,并对后期增重速率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预制体 孔隙结构 化学气相渗透 (chemical vapor INFILTRATION CVI) 致密化 气体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级结构生物质碳布的制备及其燃料电池气体扩散层性能
3
作者 代鹏程 赵永鑫 +6 位作者 田煜彬 田超凡 李森 邢涛 李智 刘嘉仪 顾鑫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7-234,共8页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气体扩散层制备工艺存在制备成本高、需要进行疏水处理、生产流程复杂等缺点,以纤维素棉布为原料,在较低温度(1350℃)下生成一种高导电、高孔隙率、自疏水的柔性生物质碳布,并将其作为气体扩散层,测试燃料电池性能。...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气体扩散层制备工艺存在制备成本高、需要进行疏水处理、生产流程复杂等缺点,以纤维素棉布为原料,在较低温度(1350℃)下生成一种高导电、高孔隙率、自疏水的柔性生物质碳布,并将其作为气体扩散层,测试燃料电池性能。结果表明:碳布由相互连接的微米级碳纤维组成,形成丰富的孔道,其孔隙率达到76%;通过锆基化合物催化的化学气相沉积,在碳纤维表面化学沉积高石墨化程度的碳纳米片阵列,提高了碳布的导电性,使得其平面电阻率低至60.8 mΩ·cm,穿透电阻率在1 MPa压力下低至19 mΩ·cm,导电性达到商业气体扩散层的要求;将制备的碳布直接作为气体扩散层进行燃料电池性能测试,其在1.2 A·cm^(-2)处功率密度达到0.6 W·cm^(-2),超过相同条件下的商业化气体扩散层(0.58 W·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 气体扩散 碳布 生物质 分级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地形条件下毒害性气体扩散实时模拟与可视化——以四川盆地川东北高含硫气田为例
4
作者 姜云 李丁川 +3 位作者 沈若飞 李梅 张溶倩 李元琛 《天然气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6-145,共10页
危化行业毒害性气体扩散模拟主要用于风险评估和环境评价,然而复杂地形下的气体扩散实时计算方法研究较少。四川盆地川东北地区罗家寨高含硫气田地处川渝山区,大部分生产设施靠近高密度人口区域,面临的安全环保风险挑战大。为了解决毒... 危化行业毒害性气体扩散模拟主要用于风险评估和环境评价,然而复杂地形下的气体扩散实时计算方法研究较少。四川盆地川东北地区罗家寨高含硫气田地处川渝山区,大部分生产设施靠近高密度人口区域,面临的安全环保风险挑战大。为了解决毒害性气体泄漏实时模拟与应急响应的现实需要问题,在系统分析高含硫气田毒害性扩散模型基础上,基于自动输入管线泄漏监测系统和气象系统的实时数据,提出了改进型复杂地形条件下的CALPUFF大气扩散模型计算方法,成功开发了川东北高含硫气田应急响应系统(Emergency Response/Management System,ERMS),有效支撑了高含硫气田的安全高效开发。研究结果表明:①通过改进CALPUFF模型参数文件,能够接入泄漏数据和气象数据,根据地形数据生成精细化三维风场,实现了泄漏气体扩散的实时动态计算;②该法适用于应急场景中的小尺度突发情况下的情景模拟,面向应急的毒害性气体模拟结果与环评模型结果基本一致;③该模型能够在2 min之内输出计算结果,满足了现场突发事故发生时实时快速计算和动态模拟的需求。结论认为,考虑复杂地形和实时监测的大气扩散模型实时计算方法有效解决了毒害性气体扩散实时模拟难题,研发的应急响应系统与泄漏监测系统、社区报警系统形成联动,为应急响应提供重要的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高含硫气田 复杂地形 气体扩散模型 实时模拟 社区应急 数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料电池气体扩散层表面液相涌出行为
5
作者 刘帅 姚晓航 +2 位作者 张礼斌 王忠 裴昊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5-153,共9页
燃料电池流道内的两相分布特性对于提升燃料电池水管理能力至关重要,探究多液滴在流道表面流动行为利于优化结构及运行条件。使用流体体积(Volume of Fluid)法对液态水从气体扩散层(Gas diffusion layer)涌出到流道内的动态过程进行模拟... 燃料电池流道内的两相分布特性对于提升燃料电池水管理能力至关重要,探究多液滴在流道表面流动行为利于优化结构及运行条件。使用流体体积(Volume of Fluid)法对液态水从气体扩散层(Gas diffusion layer)涌出到流道内的动态过程进行模拟,研究流道内气体流速、GDL表面接触角和水孔间距对水涌出过程和流动行为影响。结果表明,液滴在GDL表面经历了生长、分离、传输和碰撞凝并等过程。气体流速明显影响压降和液滴分离周期,随着气体流速增加,压降增加,液滴分离周期从14.7 ms降至4.7 ms,水去除能力显著增强,高气体流速造成液滴形态和流动情况不稳定。GDL表面润湿性改变了表面张力,影响液滴形态和流动,显著影响水覆盖率,随着接触角增大,GDL表面平均水覆盖率从20.03%降至9.01%;水孔间距对液滴碰撞周期影响大,小水孔间距时液滴在生长中发生凝并,大液滴飞溅造成流道内气流速度下降,压降和GDL表面水覆盖率产生大波动;大水孔间距时,流道内速度场受影响明显,前一液滴获得大速度后发生碰撞更易造成液滴飞溅,导致最大水孔间距时水覆盖率下降,从16.84%(D=0.8 cm)骤降至14.69(D=1.2 cm)。研究结果为流道表面接触角,GDL孔隙分布、进气条件等参数优化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借鉴,改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水传输能力提高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水管理 气体扩散 流体体积法 液滴流动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金字塔池化网络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气体扩散层组分推理方法
6
作者 王虎 尹泽泉 +6 位作者 王雯婕 黄笠舟 方宁宁 隋俊友 张加乐 张锐明 隋邦傑 《重庆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4-92,共9页
针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气体扩散层(gas diffusion layer composition,GDL)形貌划分与制备工艺改进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金字塔池化网络(pyramid scene parsing network,PSPNet)与多层感知器(multi-layer perception,MLP)的气体扩散层组... 针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气体扩散层(gas diffusion layer composition,GDL)形貌划分与制备工艺改进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金字塔池化网络(pyramid scene parsing network,PSPNet)与多层感知器(multi-layer perception,MLP)的气体扩散层组分识别与比例推理方法:首先将带标签的气体扩散层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图片输入神经网络,得到特征图;得到的图像特征层进入金字塔池化模块后,获取SEM图像的深层和浅层特征;随后将深层和浅层特征图层融合输入全卷积网络(fully convolutional network,FCN)模块,得到预测图像;最后统计各个组分上的像素点比例,通过MLP完成组分比例推理。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组分识别像素准确率达81.24%;在5%偏差范围内,比例推理准确率为88.89%。该方法解决了气体扩散层多组分无法区分、比例无法获知的问题,可有效应用于气体扩散层的质检、数值重构以及制备工艺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气体扩散层制备 扫描电镜 人工智能 金字塔池化网络 多层感知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气体扩散层内液态水突破过程研究
7
作者 许广举 许前程 +2 位作者 王忠 赵洋 刘帅 《轻型汽车技术》 2024年第11期3-13,共11页
针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气体扩散层(GDL)内液态水突破过程与微观结构间的关系,研究了液态水通过GDL时的压力和液滴形态的变化过程;采用接触角测量仪和扫描电镜,分别分析了GDL表面润湿性和研究了碳纸扩散层与碳布扩散层的微结构... 针对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气体扩散层(GDL)内液态水突破过程与微观结构间的关系,研究了液态水通过GDL时的压力和液滴形态的变化过程;采用接触角测量仪和扫描电镜,分别分析了GDL表面润湿性和研究了碳纸扩散层与碳布扩散层的微结构纤维分布规律。搭建了液态水突破GDL表面可视化试验平台,分析了进水流量、GDL厚度、有无微孔层(MPL)和聚四氟乙烯(PTFE)含量对液态水突破GDL表面的压力和液滴形态发展规律的影响,探究了GDL结构对液态水突破的影响。结果表明,碳纸扩散层具有更大的表面接触角;碳纸扩散层内部呈现较为规则的网状结构,碳布扩散层内部呈现不规则的纤维结构;碳布扩散层相较于碳纸扩散层具有更低的液态水突破压力;液态水突破GDL时,液态水的压力随时间逐渐升高,当到达压力极限时,会迅速下降并维持在稳定的压力附近;液滴形态的变化规律呈现先急后缓的趋势;进水流量越大,突破压力越小;GDL厚度越大,突破压力越大,厚度增加1.9倍,突破压力增大了63%;涂覆了MPL的GDL,其突破压力比未经MPL处理的GDL更大;向未处理的GDL添加一定量的PTFE增加其突破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气体扩散 突破过程 液滴形态 突破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孔间距和孔径对PEMFC气体扩散层表面液滴流动传输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余宾宴 马建 +2 位作者 陈轶嵩 耿莉敏 王茜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025-1033,共9页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被认为是最具潜力的新能源汽车动力装置之一,其性能受到气体扩散层(GDL)表面液滴的形成及动态传输特性的影响。本文以格子Boltzmann方法(LBM)的伪势模型为基础,对液滴从GDL表面浮现、生长和脱落等动态过程进...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被认为是最具潜力的新能源汽车动力装置之一,其性能受到气体扩散层(GDL)表面液滴的形成及动态传输特性的影响。本文以格子Boltzmann方法(LBM)的伪势模型为基础,对液滴从GDL表面浮现、生长和脱落等动态过程进行了仿真模拟,详细分析了微孔间距和孔径对气体扩散层表面液滴动态特性以及流道内压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双进水孔的情况下,两个微孔小于某一个微孔间距时,两个液滴会发生融合,融合后的液滴会增大气流通道内的压降,缩短液滴排出的时间,当两个微孔孔距足够大时,两个液滴之间几乎没有相互影响,液滴排除时间相等,且流道内压降随着微孔间距的增加而降低。不同孔径的液滴在GDL表面的运动主要受气体作用剪切力的影响,与下游孔径大于上游孔径液滴的运动周期相比,上游孔径比下游孔径大时,液滴的运动周期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气体扩散 格子BOLTZMANN方法 伪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孔气体扩散电极的放电机理探索 被引量:1
9
作者 吴飞 朱梅 +1 位作者 徐献芝 宋辉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18-221,共4页
借鉴植物叶片高效传输的机理,以包含规则排列的贯通直孔的镍片作为骨架材料,与自制催化剂组成小孔气体扩散电极,在锌空气电池体系下与常规泡沫镍电极的放电性能进行比较,并考察不同孔径的小孔气体扩散电极之间的放电特征。结果表明,小... 借鉴植物叶片高效传输的机理,以包含规则排列的贯通直孔的镍片作为骨架材料,与自制催化剂组成小孔气体扩散电极,在锌空气电池体系下与常规泡沫镍电极的放电性能进行比较,并考察不同孔径的小孔气体扩散电极之间的放电特征。结果表明,小孔气体扩散电极相比泡沫镍电极存在更好的放电性能,降低了电极在大电流密度工作时的极化过电位。当电流密度在低于1 000 mA/cm2工作时,放电性能与孔径大小成线性关系,孔径为50μm时,放电效率最佳。总结了小孔气体电极相对泡沫镍气体扩散电极放电效率明显改善,并随着孔径变化放电性能呈现尺度效应,内部结构稳定,间歇放电性能变化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扩散电极 小孔气体扩散电极 泡沫镍气体扩散电极 间歇放电 尺度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埋地天然气管道小孔泄漏后气体扩散规律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栾国华 刘长春 +1 位作者 李鑫 梁涛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6-103,共8页
为系统分析天然气管道小孔泄漏后气体扩散规律,通过应用非稳态多孔介质大涡模型开展数值仿真,分析不同因素对管道泄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含硫天然气埋地管道,CH_(4)和H_(2)S随时间变化曲线形态接近;由于土壤的阻力作用较大,气体... 为系统分析天然气管道小孔泄漏后气体扩散规律,通过应用非稳态多孔介质大涡模型开展数值仿真,分析不同因素对管道泄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含硫天然气埋地管道,CH_(4)和H_(2)S随时间变化曲线形态接近;由于土壤的阻力作用较大,气体扩散区域近似成球形,速度的衰减近似与扩散直径的3次方呈反比;在≥1 m的埋深范围内,天然气泄漏质量流量基本不变;埋地天然气泄漏的质量流量随着泄漏压力和泄漏孔径的增加而增大,与泄漏压力呈线性关系,与泄漏孔直径呈2次方关系;对于大尺寸埋地管道,泄漏口的位置会明显影响CH_(4)在土壤中的分布。研究结果可为含硫天然气埋地管道设计及其事故调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埋地 泄漏 气体扩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纵向通风下锂离子电池热失控气体扩散特性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志 殷波 +1 位作者 史波波 余先宇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8-144,共7页
为探究井下巷道中纵向通风对锂离子电池热失控气体扩散的影响,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建立不同纵向风速下的二维扩散模型。结果表明:纵向通风抑制气体入口上风侧热失控气体的扩散,促进下风侧热失控气体的扩散;当纵向风速为3 m/s时,... 为探究井下巷道中纵向通风对锂离子电池热失控气体扩散的影响,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建立不同纵向风速下的二维扩散模型。结果表明:纵向通风抑制气体入口上风侧热失控气体的扩散,促进下风侧热失控气体的扩散;当纵向风速为3 m/s时,热失控气体扩散到出口边界所用时间约是无风时的0.4倍;在相同扩散时间内,随着纵向风速的增大,在计算域内形成的扩散范围越大;爆炸范围随着扩散时间的增大基本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0.25~3 m/s纵向风速下,最大爆炸范围随着纵向风速的增大而增大;纵向风速为0.75 m/s时最大危险范围最小,为6.79 m^(2);0.5~0.75 m/s范围内的纵向风速对巷道中热失控气体的稀释扩散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向通风 锂离子电池 热失控气体 气体扩散 纵向风速 巷道 爆炸范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体扩散层内部交叉流动对PEMFC水跨膜输运影响分析
12
作者 范馨远 刘永峰 +1 位作者 裴普成 张璐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772-3783,共12页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内部相邻流道间的压差产生了交叉流动,其作用于气体扩散层(GDL)内部,有利于改善传质,增强液态水的排出,对反应物供给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为理解交叉流动对反应物分布及水的跨膜输运过程的影响,本文建立了一...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内部相邻流道间的压差产生了交叉流动,其作用于气体扩散层(GDL)内部,有利于改善传质,增强液态水的排出,对反应物供给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为理解交叉流动对反应物分布及水的跨膜输运过程的影响,本文建立了一个耦合交叉流动与水跨膜输运过程的三维两相模型,并通过搭建的测试系统对单电池进行测试以验证模型,分析了影响交叉流动的因素、路径和对水跨膜输运的影响。结果表明,交叉流动迫使气体从高压流道角落进入GDL流向相邻低压流道,并在下一流道的角落处流出。交叉流动速度随相邻流道间压差增大而增大,与阳极相比,阴极的压降更高,导致阴极的交叉流动速度高于阳极。阴极最大交叉流动速度(0.13 m/s)靠近流道出口,而阳极最大交叉流动速度(0.05 m/s)靠近流道入口。交叉流动使流道拐角处具有更大的以电渗拖拽为主的跨膜水通量,还促进了脊下聚集的水的清除从而影响了以浓差扩散为主的跨膜水通量。气流对入口区域的吹扫降低了入口区域的膜态水含量,出口区域的高浓差扩散提高了出口区域的膜态水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气体扩散 交叉流动 跨膜水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体扩散层侵入流道对燃料电池水管理影响研究
13
作者 吕方明 包志铭 +1 位作者 王博文 焦魁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929-2938,共10页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在装配过程中,气体扩散层(GDL)会因为装配压力产生形变而侵入流道。基于流体体积法建立截面形状分别为矩形、梯形和正方形的流道在GDL不同侵入程度下的数值模型,并对其进行气-液两相流行为研究,得到了液体滞留、排水...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在装配过程中,气体扩散层(GDL)会因为装配压力产生形变而侵入流道。基于流体体积法建立截面形状分别为矩形、梯形和正方形的流道在GDL不同侵入程度下的数值模型,并对其进行气-液两相流行为研究,得到了液体滞留、排水效果、GDL面传质面积等方面规律。GDL侵入流道时,液体在排出过程中破碎程度减小,液体更容易积聚在一起,影响液体滞留效果。矩形截面流道排液时间更长,梯形和正方形截面流道液体排出时刻滞后。GDL侵入流道时,进气流速的增加使得较为聚集的液体排出速度稳定,并未大幅减小。GDL侵入流道程度较大时,矩形截面流道更多液滴黏附在流道侧壁与GDL面使得GDL面覆盖率较大,梯形截面流道顶部会形成稳定的薄膜流,排液速度大且GDL面覆盖率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 气液两相流动 计算流体力学 气体扩散层形变 流体体积法 流道水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原位测量非饱和土的气体扩散系数和渗透系数的方法与装置
14
作者 刘红位 王孟奇 +2 位作者 詹良通 冯嵩 吴涛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48-958,共11页
气体扩散系数Dg和渗透系数Kg是研究非饱和土中气体运移的两个重要参数。推导了稳态条件下,非饱和土中气体运移参数的计算理论。该理论基于示踪气体浓度C与气体流量q1之间及压力梯度P与气体流量q2之间的变化规律,分别确定非饱和土的Dg,K... 气体扩散系数Dg和渗透系数Kg是研究非饱和土中气体运移的两个重要参数。推导了稳态条件下,非饱和土中气体运移参数的计算理论。该理论基于示踪气体浓度C与气体流量q1之间及压力梯度P与气体流量q2之间的变化规律,分别确定非饱和土的Dg,Kg。依据推导的理论公式,设计并研制了一种原位测量非饱和土的Dg,Kg的装置。开展土柱试验,利用新装置测量非饱和土的Dg,Kg,并采用单元试验和数值模拟验证新方法和装置的有效性。研究表明新方法测量的非饱和土的Dg,Kg与单元试验及数值模拟结果吻合良好。基于数值模拟开展的敏感性分析结果揭示:Dg测量准确度随土体的质量含水率w减少而降低,而Kg的测量准确度受含水量的影响不显著;非饱和土的Dg,Kg的测量准确度均随着注气球半径增加而降低,但是注气球半径对Kg的测量准确度的影响更为显著,当注气球半径增加到0.05 m时,其准确度约为55%;土体各向异性降低测量准确度,当竖向与水平向的气体运移参数的比值Dgv/Dgh和Kgv/Kgh均为0.1时,Dg,Kg的测量准确度仍可达到4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饱和土 气体扩散系数 气体渗透系数 原位测量装置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体扩散头参数对测定润滑油中泡沫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钮晓予 陈千里 +1 位作者 范永华 陈璧珺 《广东化工》 CAS 2024年第3期39-41,共3页
泡沫的形成是润滑系统的一个主要问题,因为它会对系统性能产生负面影响,并增加维护成本。有几种实验室方法可用于确定润滑油的抗泡性,但气体扩散头参数的选择会显著影响测试结果。本文调查了最大孔径、渗透率和不同材质对润滑油泡沫特... 泡沫的形成是润滑系统的一个主要问题,因为它会对系统性能产生负面影响,并增加维护成本。有几种实验室方法可用于确定润滑油的抗泡性,但气体扩散头参数的选择会显著影响测试结果。本文调查了最大孔径、渗透率和不同材质对润滑油泡沫特性测量数据的影响。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虽然气体扩散头的差异对高质量润滑油的测试结果影响较小,但对具有高泡沫倾向的较差质量的油品的测试结果有很大影响。此外,即使符合方法要求,气体扩散头参数的变化也会导致测试结果的巨大差异。因此,根据被测润滑油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气体扩散头参数,以获得准确可靠的数据,显得尤其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扩散 孔径 渗透率 扩散头材质 泡沫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气体扩散头在油品泡沫特性测定影响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卫娜 《山西化工》 CAS 2024年第5期96-97,100,共3页
为进一步探究油品泡沫特性测定实验的更多细节要素,在本次研究中,分别采用不锈钢气体扩散头和氧化铝金属扩散头两类器材,针对L-TSA型汽轮机润滑油进行泡沫特性测定实验,以此初步判断气体扩散头参数对油品泡沫特性测定结果的影响,以及造... 为进一步探究油品泡沫特性测定实验的更多细节要素,在本次研究中,分别采用不锈钢气体扩散头和氧化铝金属扩散头两类器材,针对L-TSA型汽轮机润滑油进行泡沫特性测定实验,以此初步判断气体扩散头参数对油品泡沫特性测定结果的影响,以及造成上述影响的主要原因,最后对后续研究工作进行初步展望,以期为今后的油品泡沫特性测定实验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扩散 油品泡沫特性 测量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流对氢燃料电池气体扩散层输水性影响分析
17
作者 张含真 高清振 +1 位作者 汪婧琳 潘道远 《船电技术》 2024年第1期48-52,共5页
为研究气流对扩散层输水性的影响,构建二维模型表征扩散层纤维结构特征;联合VOF(Volume of Fluid)方法、N-S方程、Darcy定律及毛细压力方程,建立多孔介质内气液控制方程,跟踪气液流动界面,分析气流压力、温度和输入模式与不同孔隙率扩... 为研究气流对扩散层输水性的影响,构建二维模型表征扩散层纤维结构特征;联合VOF(Volume of Fluid)方法、N-S方程、Darcy定律及毛细压力方程,建立多孔介质内气液控制方程,跟踪气液流动界面,分析气流压力、温度和输入模式与不同孔隙率扩散层水输运状态的关系,阐明气流与孔隙结构耦合作用对扩散层水分布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扩散层内气流分布直接影响水的输运,而气流状态与扩散层孔隙结构特征密切相关;增大气体输入间隔对于增进扩散层排水效果显著。该研究对于提升扩散层的输水性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扩散 VOF方法 气流参数 输水性 影响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子交换膜电解池阳极钛基气体扩散层研究进展
18
作者 顾婷婷 张科 +4 位作者 张心周 刘阳 孙伟才 谭爱东 刘建国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5-376,共12页
气体扩散层在质子交换膜(PEM)水电解池中有着支撑膜组件、供给反应水、移除气体产物以及降低欧姆电阻的重要作用。PEM水电解池阳极区具有酸性、富氧且高电位的工作环境,对阳极区的气体扩散层具有严苛的要求。气体扩散层结构特性、导电... 气体扩散层在质子交换膜(PEM)水电解池中有着支撑膜组件、供给反应水、移除气体产物以及降低欧姆电阻的重要作用。PEM水电解池阳极区具有酸性、富氧且高电位的工作环境,对阳极区的气体扩散层具有严苛的要求。气体扩散层结构特性、导电性与耐腐蚀性是决定其电化学性能的关键。本文总结了可用于PEM电解池阳极气体扩散层的材料,简述了其结构特性对PEM电解池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分析了各种镀层材料在提高气体扩散层的导电性、耐腐蚀性以及电解池阳极氧析出反应(OER)性能方面的作用。最后,展望了气体扩散层在降低成本和提高电解池性能方面的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水电解池 阳极气体扩散 多孔钛 镀层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COMSOL对气体扩散层及燃料电池进行仿真模拟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李重超 赵浩轩 +2 位作者 黄依可 黄良宇 郭大亮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0-111,共12页
本文综述了利用COMSOL软件进行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相关结构仿真模拟的研究进展,分析基材层(碳纸层)和整个气体扩散层特性(几何参数、孔隙率等)及操作条件(压力等)对电池性能的影响,并且回顾了利用COMSOL仿真模拟在燃料电池运行条件(温... 本文综述了利用COMSOL软件进行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相关结构仿真模拟的研究进展,分析基材层(碳纸层)和整个气体扩散层特性(几何参数、孔隙率等)及操作条件(压力等)对电池性能的影响,并且回顾了利用COMSOL仿真模拟在燃料电池运行条件(温度、电压等)、水管理、电池流场结构设计及性能优劣评估等方面的研究,以期为气体扩散层的结构设计和电池的性能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气体扩散 流场 COMSO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碳纸基气体扩散层气液传输性能研究进展
20
作者 马儒寅 黄依可 +1 位作者 赵思涵 郭大亮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6-132,共7页
化石能源日渐枯竭,环境污染问题亟待解决,社会对能源的需求与日俱增。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因其效率高、环保性好等优点受到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气体扩散层的气液传输性能是影响燃料电池输出性能、工作稳定性和使... 化石能源日渐枯竭,环境污染问题亟待解决,社会对能源的需求与日俱增。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因其效率高、环保性好等优点受到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气体扩散层的气液传输性能是影响燃料电池输出性能、工作稳定性和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气体扩散层、微孔层、理论建模等方面的研究,以期对未来提高燃料电池的性能、解决水管理问题提供借鉴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电池 气体扩散 微孔层 水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