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直升机旋翼瞬态气动响应分析的一个高效方法 被引量:2
1
作者 王海 徐国华 《应用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54-158,共5页
基于旋翼动量-叶素组合理论,计入桨叶挥舞运动和动态入流对旋翼拉力的非定常影响,建立了一个快速计算垂直飞行状态总距突增时旋翼气动响应的方法,可用于旋翼拉力、桨叶挥舞运动和诱导速度的瞬态变化的分析。为验证方法的有效性,分别对... 基于旋翼动量-叶素组合理论,计入桨叶挥舞运动和动态入流对旋翼拉力的非定常影响,建立了一个快速计算垂直飞行状态总距突增时旋翼气动响应的方法,可用于旋翼拉力、桨叶挥舞运动和诱导速度的瞬态变化的分析。为验证方法的有效性,分别对三种不同总距突增情况下的旋翼气动响应进行了计算,并与可得到的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应用该方法,研究了铰接式旋翼桨叶的挥舞铰外伸量对动态响应的影响,对比了总距突增和突减两种情况下的不同瞬态变化。在此基础上,得出了一些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翼 直升机 气动响应 总距突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流压气机非定常气动响应模型分析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韬 乔渭阳 +1 位作者 陈伟杰 栾长春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3-93,共11页
压气机非定常气动响应模型是进行航空发动机气动稳定性分析的基础,本文基于经典的独立叶片动态失速模型,根据压气机基元级做功原理,建立了压气机非定常气动响应模型,推导了压气机非定常气动响应计算公式,并基于多台发动机进气畸变实验... 压气机非定常气动响应模型是进行航空发动机气动稳定性分析的基础,本文基于经典的独立叶片动态失速模型,根据压气机基元级做功原理,建立了压气机非定常气动响应模型,推导了压气机非定常气动响应计算公式,并基于多台发动机进气畸变实验数据确定了非定常气动响应模型的时间常数,数值计算分析了多种形式稳态周向压力畸变对压气机动态响应特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动态气动响应模型的二阶系统时间常数分别取τ_(1)=2.5,τ_(2)=2.0较为合适,在相同的进气畸变强度下,低压区范围越大,有效增压比就会越大;在同样低压区范围的情况下,低压区数目越多,有效增压比会越小;而在同样畸变度和低压区范围情况下,低压区向高压区的气流变化越平缓,则有效增压比会越小。本文给出的压气机非定常气动响应模型能准确捕捉到压气机气动响应基本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气机 动态失速 气动响应模型 进气畸变 气动稳定性 非定常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角运动入流模型的旋翼俯仰状态气动响应计算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春华 陈平剑 赵小全 《直升机技术》 2008年第3期47-54,共8页
利用旋翼弯曲涡管理论模型,并计入涡核修正影响,发展了一个计算角运动对旋翼入流影响的分析方法,并通过该方法计算的旋翼入流分布与实验结果的对比,验证方法的有效性,然后计算了直升机在悬停和前飞时俯仰率对旋翼入流的影响。针对机动... 利用旋翼弯曲涡管理论模型,并计入涡核修正影响,发展了一个计算角运动对旋翼入流影响的分析方法,并通过该方法计算的旋翼入流分布与实验结果的对比,验证方法的有效性,然后计算了直升机在悬停和前飞时俯仰率对旋翼入流的影响。针对机动飞行时的尾迹畸变效应,对Pitt-Peters动态入流模型进行了增广,并建立了动态的尾迹畸变模型以考虑机动飞行时的尾迹滞后效应,推导了旋翼有角运动时的桨叶挥舞运动方程,并给出了旋翼的平衡分析模型。结合增广的入流模型、尾迹畸变模型、桨叶挥舞运动模型和旋翼平衡分析模型,建立了一个旋翼有角运动时的动态气动响应分析方法,并应用该方法分析了模型旋翼在机动俯仰状态下的旋翼动态挥舞响应和气动力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翼 入流模型 俯仰 气动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翼非定常气动载荷及瞬态气动响应计算 被引量:2
4
作者 吕维梁 史勇杰 +1 位作者 魏鹏 徐国华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1-27,共7页
建立了一个用于定常和机动飞行状态下旋翼非定常气动特性计算的数值方法。该方法在时间步进自由尾迹方法的基础上,采用4阶精度的Adams-Bashforth-Moulton预测校正多步法对离散的旋翼尾迹进行求解,耦合了桨叶挥舞运动模型、旋翼配平模型... 建立了一个用于定常和机动飞行状态下旋翼非定常气动特性计算的数值方法。该方法在时间步进自由尾迹方法的基础上,采用4阶精度的Adams-Bashforth-Moulton预测校正多步法对离散的旋翼尾迹进行求解,耦合了桨叶挥舞运动模型、旋翼配平模型,并采用Beddoes非定常气动模型来模拟桨叶的压缩、气流分离效应。应用该方法,开展了不同状态下旋翼非定常载荷及总距突增时的旋翼瞬态气动响应的计算,并结合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本文建立的方法不仅可以准确地求解定常飞行时旋翼的非定常气动载荷,捕捉其沿方位角的变化特征,并且也可以准确模拟总距突增时,旋翼的过冲、迟滞等瞬态气动响应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翼 自由尾迹 非定常 气动载荷 气动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风作用下无人机旋翼悬停状态气动响应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刘聪 魏志强 +1 位作者 韩红蓉 单泽众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06-112,共7页
为保证有侧风情况下旋翼无人机(UAV)的悬停精准控制和安全性,采用风洞试验和数值模拟仿真的方法,研究不同侧风风速下的无人机旋翼时均和非定常气动响应。首先,开展风洞试验,测量侧风风速对旋翼时均拉力和扭矩的影响,进而拟合不同风速下... 为保证有侧风情况下旋翼无人机(UAV)的悬停精准控制和安全性,采用风洞试验和数值模拟仿真的方法,研究不同侧风风速下的无人机旋翼时均和非定常气动响应。首先,开展风洞试验,测量侧风风速对旋翼时均拉力和扭矩的影响,进而拟合不同风速下的旋翼动力学模型系数;然后,采用数值模拟方法,仿真分析旋翼在一个旋转周期内的气动非定常效应;最后,分析侧风风速对旋翼涡量场和速度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侧风可显著提高旋翼的拉力和扭矩,但大风速会导致悬停效率降低;较大风速时,旋翼的气动非定常效应不容忽视,在控制悬停状态时有必要考虑侧风作用和非定常气动响应;侧风还有助于增强旋翼下洗涡流的涡强度和诱导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UAV) 侧风 悬停 气动响应 非定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屏障在中国帽型突变风与列车风耦合作用下的气动响应 被引量:3
6
作者 周美吉 杜礼明 《大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3期1-7,共7页
建立了风屏障在突变风与列车风耦合作用下的三维仿真模型,分别研究了透风率为30%的风屏障在横风、突变风及车致脉动风耦合作用的气动响应,分析了其表面的气动压力分布特征及原因.结果表明,风屏障受到横风与车致脉动风耦合作用时,车致脉... 建立了风屏障在突变风与列车风耦合作用下的三维仿真模型,分别研究了透风率为30%的风屏障在横风、突变风及车致脉动风耦合作用的气动响应,分析了其表面的气动压力分布特征及原因.结果表明,风屏障受到横风与车致脉动风耦合作用时,车致脉动风产生的压力对风屏障起主要作用,横风作用减小了风屏障所受头波的正压峰值,增大了其尾波的负压峰值.当风屏障在受到突变风(风速平均值13.8 m/s)与车致脉动风耦合作用时,风屏障所受的压力比横风(风速13.8 m/s)作用下大得多,情况复杂也得多,风屏障所受的头波正压峰值扩大了9.7倍,尾波负压峰值扩大了2.4倍,气动压力变化率增大了2.5倍,持续作用时间增大了2.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屏障 气动响应 突变风 列车风 耦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间步进自由尾迹的旋翼总距突增气动响应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邓景辉 谭剑锋 张呈林 《空气动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17-221,共5页
自由尾迹的桨叶气动模型中,考虑了由于桨叶预扭导致尾随涡不在同一个平面对控制点诱导速度的影响,翼型气动模型采用Leishman-Beddoes非定常气动模型,并推导得到操纵下的桨叶挥舞运动方程。采用二阶精度时间步进格式,耦合桨叶气动模型、... 自由尾迹的桨叶气动模型中,考虑了由于桨叶预扭导致尾随涡不在同一个平面对控制点诱导速度的影响,翼型气动模型采用Leishman-Beddoes非定常气动模型,并推导得到操纵下的桨叶挥舞运动方程。采用二阶精度时间步进格式,耦合桨叶气动模型、挥舞运动方程,构建时间步进自由尾迹算法。而后计算旋翼尾迹在操纵条件下的变化历程,得到旋翼的气动响应。通过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的对比,验证方法的可行性,并分析操纵速率、预扭对气动响应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尾迹 总距突增 旋翼 气动响应 时间步进 预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风电机组气动响应特性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纪斌 薛占璞 +1 位作者 王云海 潘克强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37-941,共5页
针对大型风电机组柔性多体塔架-叶片耦合结构气动响应问题,文章提出了在不同偏航角度下的分析方法。根据该方法的流程图,建立了大型风电机组柔性多体塔架-叶片耦合结构动力学模型。采用谐波叠加法计算气动载荷分布,考虑塔影效应与风剪... 针对大型风电机组柔性多体塔架-叶片耦合结构气动响应问题,文章提出了在不同偏航角度下的分析方法。根据该方法的流程图,建立了大型风电机组柔性多体塔架-叶片耦合结构动力学模型。采用谐波叠加法计算气动载荷分布,考虑塔影效应与风剪切的影响,得出诱导因子时程曲线与气动响应均值。计算结果表明:轴向与切向诱导因子变化较小,尾流稳定;偏航角逐渐增大导致塔顶顺风向位移均值减小,根方差值增大。该结果为大型风电机组运行过程中监测状态参数的变化与流体动力学分析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航 气动响应 塔影效应 柔性 谐波叠加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拼腔组合结构风机塔筒系统气动响应性能分析
9
作者 李娜 杨辉 +2 位作者 刘飞鹏 李红星 华旭刚 《特种结构》 2023年第1期8-14,共7页
风电资源开发空间的高度及机组容量日益提高,超高塔筒技术得到广泛研究。本文提出一种适用于陆上风电塔筒结构方案的新型拼腔钢-混凝土组合结构风机塔筒,基于风力机系统气动理论,建立了高140m的4.5MW风力机塔筒数值模型,对其在风载下的... 风电资源开发空间的高度及机组容量日益提高,超高塔筒技术得到广泛研究。本文提出一种适用于陆上风电塔筒结构方案的新型拼腔钢-混凝土组合结构风机塔筒,基于风力机系统气动理论,建立了高140m的4.5MW风力机塔筒数值模型,对其在风载下的动力响应进行了数值模拟,并分析了各参数对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土壤和基础的耦合作用对塔筒系统的频率及模态阻尼比影响较小;风机塔筒的频率、塔顶位移和加速度响应均能满足规范要求;随着风速增大,塔筒顶部位移减小,加速度增大;结构阻尼比对顶部位移的影响较小,而对顶部加速度的影响较明显。研究结果可为塔筒结构风洞试验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拼腔组合结构 风机塔筒 气动响应 频率 阻尼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展弦比机翼几何非线性气动弹性响应分析
10
作者 许成 员海玮 《盐城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1期46-51,共6页
采用UL格式,建立一种适用于结构大变形问题的高精度非线性动响应求解器;通过有理函数拟合,将频域气动力转化为时域下的气动力格式,以紧耦合的方式建立起结构-气动耦合关系。以某大展弦比机翼为例,进行气动弹性响应计算并做颤振分析,可... 采用UL格式,建立一种适用于结构大变形问题的高精度非线性动响应求解器;通过有理函数拟合,将频域气动力转化为时域下的气动力格式,以紧耦合的方式建立起结构-气动耦合关系。以某大展弦比机翼为例,进行气动弹性响应计算并做颤振分析,可准确预测临界颤振速度;几何非线性对气动弹性响应特性具有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何非线性 大展弦比机翼 紧耦合 有理函数拟合 气动弹性响应 极限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机带翼尖弹着陆响应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徐焱 《飞机设计》 2003年第1期27-32,共6页
某型飞机机翼挂装翼尖导弹对机翼结构设计和结构分析提出了诸多全新课题 ,如结构的振动响应和气动弹性动响应。本文就某型飞机着陆时的结构振动响应作了初步分析。
关键词 翼尖导弹 飞机机翼 气动弹性动响应 着陆 结构振动响应 结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结构非线性的折叠机翼气动弹性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倪迎鸽 侯赤 +1 位作者 万小朋 赵美英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165-171,共7页
分析了具有铰链间隙的折叠机翼的非线性气动弹性响应。首先采用模态综合法建立了折叠机翼的结构动力学模型,其次基于偶极子非定常空气动力模型,由最小状态法有理函数近似获得了时域下气动力近似表达式,最后通过Runge-Kutta法获得了时域... 分析了具有铰链间隙的折叠机翼的非线性气动弹性响应。首先采用模态综合法建立了折叠机翼的结构动力学模型,其次基于偶极子非定常空气动力模型,由最小状态法有理函数近似获得了时域下气动力近似表达式,最后通过Runge-Kutta法获得了时域的气动弹性响应。分析表明:由于铰链处间隙的存在改变了折叠机翼气动弹性性能,使得结构在一定的速度范围内产生极限环运动,但是内外铰链对间隙大小的敏感程度有所不同;通过加入铰链间的摩擦来改善铰链间隙对气动弹性性能的影响,计算表明摩擦能够有效地降低振动幅值,是有益的非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折叠机翼 结构非线性 非定常气动 有理函数近似 气动弹性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nalysis of wind-induced vibration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of multispan double-layer cable photovoltaic support structure
13
作者 ZOU Lianghao WANG Jian +2 位作者 SONG Jie ZHOU Rui WANG Hao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2025年第1期37-43,共7页
To investigate the wind⁃induced vibration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of multispan double⁃layer cable photo⁃voltaic(PV)support structures,wind tunnel tests using an aeroelastic model were carried out to obtain the wind⁃... To investigate the wind⁃induced vibration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of multispan double⁃layer cable photo⁃voltaic(PV)support structures,wind tunnel tests using an aeroelastic model were carried out to obtain the wind⁃induced vibration response data of a three⁃span four⁃row double⁃layer cable PV support system.The wind⁃induced vibration characteristics with different PV module tilt angles,wind speeds,and wind direction angles were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ouble⁃layer cable large⁃span flexible PV support can effectively control the wind⁃induced vibration response and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flutter under strong wind conditions.The maxi⁃mum value of the wind⁃induced vibration displacement of the flexible PV support system occurs in the windward first row.The upstream module has a significant shading effect on the downstream module,with a maximum effect of 23%.The most unfavorable wind direction angles of the structure are 0°and 180°.The change of the wind direction angle in the range of 0°to 30°has little effect on the wind vi⁃bration response.The change in the tilt angle of the PV modules has a greater impact on the wind vibration in the downwind direction and a smaller impact in the upwind di⁃rection.Special attention should be paid to the structural wind⁃resistant design of such systems in the upwind side sp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uble⁃layer cable photovoltaic support aero⁃elastic model wind tunnel test wind⁃induced vibration re⁃spon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后掠翼的参变气动弹性建模与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立启 岳承宇 赵永辉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134-3146,共13页
参变气动弹性建模是可变后掠翼气动弹性研究中的难点之一.当地建模技术是一种构造线性参变(LPV)模型的实用方法,但一直缺乏有效途径来解决当地气动弹性模型的不一致问题.气动弹性模型的不一致性体现在当地结构动力学模型和非定常气动力... 参变气动弹性建模是可变后掠翼气动弹性研究中的难点之一.当地建模技术是一种构造线性参变(LPV)模型的实用方法,但一直缺乏有效途径来解决当地气动弹性模型的不一致问题.气动弹性模型的不一致性体现在当地结构动力学模型和非定常气动力模型随参数变化的不连续性.本文提出了一种自下而上的方法,对变后掠翼不一致的当地气动弹性模型进行了一致性处理.首先,采用匈牙利算法跟踪结构模态并按模态分支进行排序,使得匹配后的模态能够保证结构动力学模型的一致性;其次,对有理函数拟合表达式中的系数矩阵进行缩放处理,解决了空气动力系数矩阵的不一致问题.采取上述两项措施后,最终生成了一致的当地状态空间气动弹性模型.这样,对一致的状态空间模型进行插值,就可快速生成任意后掠角下的气动弹性模型,使得系统的稳定性分析和慢参变响应计算得以高效进行.数值仿真结果验证了一致性处理的必要性:未经一致性处理的原始模型经插值后得到的模型会出现严重的模型误差.本文为变后掠翼的参变气动弹性系统建模提供了一种实用、准确和高效的建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后掠翼 参变气动弹性建模 一致的状态空间模型 气动弹性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结构非线性的超音速翼面气动弹性分析
15
作者 吕继航 杨茂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302-306,共5页
为分析超音速流中全动操纵面的非线性气动弹性特性,采用描述函数法计入操纵间隙引起的结构刚度非线性,用修正的活塞理论计算非定常气动力,并以龙格-库塔法按时间步推进运动方程,求解非线性系统的响应特性。某超音速小展弦比全动翼面的... 为分析超音速流中全动操纵面的非线性气动弹性特性,采用描述函数法计入操纵间隙引起的结构刚度非线性,用修正的活塞理论计算非定常气动力,并以龙格-库塔法按时间步推进运动方程,求解非线性系统的响应特性。某超音速小展弦比全动翼面的气动弹性响应分析结果表明,由于结构非线性的影响,在一定的速度范围内,系统响应出现极限环运动;且极限环幅值随来流速度的增大而增大;操纵间隙增大,极限环振荡的频率、幅值均增大。分析结果为飞行器的结构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隙 非线性 活塞理论 气动弹性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RAMJET INLET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BASED ON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健 谷良贤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EI 2007年第3期205-210,共6页
The uniform design and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RSM) are applied to the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of a 2-D mixed compression scramjet inlet. The set of experimental design points on the design space is selec... The uniform design and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RSM) are applied to the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of a 2-D mixed compression scramjet inlet. The set of experimental design points on the design space is selected by the uniform design, and the inlet performance is analyzed by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 Then complete quadratic polynomial response surface approximation models are constructed based on the performance analysis results and then used to replace theoriginal complex inlet performance model. The optimization is conducted using a multi-objective genetic algorithm NSGA-Ⅱ, and the Pareto optimal solution set is obtained. Results show that the uniform design and RSM can reduce the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of numerical simulation and improve the optimization efficien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ramjet inlet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oblique shock multi-objective optimiz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NSTEADY AERODYNAMIC MODEL OF ISOLATED ROTORIN LARGE-AMPLITUDE MANEUVERS
17
作者 徐进 高正 岳海龙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EI 2008年第1期1-10,共10页
To improve the rotor off-axis response prediction, aerodynamic models must include the wake distortion effects of the maneuvering rotor. And the crux of the matter is to obtain a precise wake curvature parameter KR. A... To improve the rotor off-axis response prediction, aerodynamic models must include the wake distortion effects of the maneuvering rotor. And the crux of the matter is to obtain a precise wake curvature parameter KR. A Peters-He finite-state wake model is improved to incorporate the operating-state-dependent KR to embody maneuver-induced effects. The curvature parameter KR varies with rotor forward speed, thrust and maneuvering angular rate according to a smoking experiment. Moreover, aerodynamic force/moment experiment indicates that after a quasi-step angular input, both on-axis and off-axis rotor responses show that an overshoot and its amplitude increases with the pitching rate. The comparison between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s that the operating-state-accurate curvature parameter must be adopted to obtain accurate aerodynamic forces/moments, especially for the off-axis response. Additionally, combined with a dynamic wake distortion model, the obtained correlation agrees well with experimental da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NEUVERABILITY WAKES flight aerodynamics dynamic inflow off-axis respons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SPONSE SUPPRESSION OF COMPOSITES INDUCED BY BUFFETING AERODYNAMIC LOAD
18
作者 陈勇 高亹 +1 位作者 陶宝祺 陈仁文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EI 2000年第1期20-25,共6页
One of the aerodynamic phenomena associated with high performance aircraft is the high frequency vortex induced buffeting. The buffeting load can lead to high cyclic strain and stress,dramatically reduce the fatigue ... One of the aerodynamic phenomena associated with high performance aircraft is the high frequency vortex induced buffeting. The buffeting load can lead to high cyclic strain and stress,dramatically reduce the fatigue life of composite structures. In this paper, piezoelectric patches are bonded on the surface of composite panel. The dynamic response of the structure is measured by using bonded piezoelectric sensors. Filtered adaptive control algorithm is used to control the strain of piezoelectric actuators actively, so as to increase the modal damping coefficient of the composite panel, suppress the dynamic response and improve the fatigue performance of the structure. The feasibility of this method is verified in model experi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erodynamic buffeting adaptive structure response suppression composite materia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拓扑优化的舵面仿生多级分叉结构设计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昕江 郭力 +1 位作者 金朋 吕计男 《气体物理》 2020年第6期45-51,共7页
新型面对称高速飞行器面临着宽速域、宽动压飞行条件,受到此类飞行器装载与装填比要求的限制,飞行器的主要承力结构重量较低,为了突破传统结构设计方法面临的结构减重极限,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拓扑结构轻质化的优化设计方法.该方法的主... 新型面对称高速飞行器面临着宽速域、宽动压飞行条件,受到此类飞行器装载与装填比要求的限制,飞行器的主要承力结构重量较低,为了突破传统结构设计方法面临的结构减重极限,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拓扑结构轻质化的优化设计方法.该方法的主要思想为根据具体的载荷工况,在优化区域中获得最优的传力路径.通过对面对称高速飞行器的舵应用此优化方法,在多种载荷作用下,获得了多级分叉的仿生结构.通过验证计算表明设计得到的结构不仅重量减轻,还能够满足静气动弹性变形与强度要求,从而验证了此方法进行结构设计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动弹性响应 拓扑优化 气动载荷 舵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端阵风条件下大型风力机叶片极限载荷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张林伟 梁湿 +1 位作者 杨峰 严晓林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573-1578,共6页
基于修正叶素动量理论,考虑经验修正、动态失速、动态入流等因素,结合叶片气动弹性响应问题,对大型风力机叶片在极端阵风条件下的极限载荷进行研究。以某MW级水平轴风力机叶片为例,研究动态失速、阵风上升时间、变桨速率等因素对叶片极... 基于修正叶素动量理论,考虑经验修正、动态失速、动态入流等因素,结合叶片气动弹性响应问题,对大型风力机叶片在极端阵风条件下的极限载荷进行研究。以某MW级水平轴风力机叶片为例,研究动态失速、阵风上升时间、变桨速率等因素对叶片极限载荷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叶片大型化的发展,极端阵风条件下的极限载荷问题对风电机组的整机性能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阵风 上升时间 气动弹性响应 极限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