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5kW垂直轴风力机的气动性能分析
1
作者 杨瑞 李金龙 +1 位作者 王婷婷 夏巍巍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4-69,共6页
为了改善垂直轴风力机风轮流场的气动性能,分别利用双盘多流管模型及2维N-S方程的数值模拟方法对5kW垂直轴风力机的气动性能进行预测.两种方法得出的功率系数随叶尖速比变化相差不大,两种方法均可行.前者得出风轮上风区域和下风区域的... 为了改善垂直轴风力机风轮流场的气动性能,分别利用双盘多流管模型及2维N-S方程的数值模拟方法对5kW垂直轴风力机的气动性能进行预测.两种方法得出的功率系数随叶尖速比变化相差不大,两种方法均可行.前者得出风轮上风区域和下风区域的流动阻滞效应随转子实度的增大而增强,且在下风区域表现的更为明显;后者得出在叶尖速比较低的情况下,风力机叶片周围有明显的涡脱落现象,在同一个叶尖速比下叶片转动到不同位置时风力机尾流速度场变化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轴风力机 风轮设计 双盘多流管模型 气动性能分析 流场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力发电机叶片翼型气动性能分析与数值模拟 被引量:6
2
作者 王林 刘雄伟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11-716,共6页
使用ANSYS FLUENT软件对风力发电机叶片翼型DU-93-W-210和S809的空气动力性能进行定常数值模拟和仿真分析,并和实验数据进行对比与分析。鉴于阻力系数的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相比误差较大,通过分析其原因,发现在攻角较小时,翼型表面... 使用ANSYS FLUENT软件对风力发电机叶片翼型DU-93-W-210和S809的空气动力性能进行定常数值模拟和仿真分析,并和实验数据进行对比与分析。鉴于阻力系数的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相比误差较大,通过分析其原因,发现在攻角较小时,翼型表面上有相当一部分流动属于层流流动,若对整个计算域使用湍流模型,显然会增大阻力系数。在此基础上,对CFD模型进行修改,在FLUENT模型里设置翼型转折点前为层流区域,从而能精确预测小攻角时的阻力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机 叶片 翼型 气动性能分析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仿鸟羽毛扑翼气动性能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张后伟 侯悦民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1-66,共6页
针对仿鸟扑翼羽毛构型设计的问题,建立单个羽毛CFD模型及扑翼仿鸟羽毛型飞行器模型,研究羽毛构型与所能提供升力规律。首先基于羽毛形状建立羽毛简化模型,然后利用Fluent软件分析单根羽毛扑动过程中的气动规律及羽毛升阻力系数随羽毛弯... 针对仿鸟扑翼羽毛构型设计的问题,建立单个羽毛CFD模型及扑翼仿鸟羽毛型飞行器模型,研究羽毛构型与所能提供升力规律。首先基于羽毛形状建立羽毛简化模型,然后利用Fluent软件分析单根羽毛扑动过程中的气动规律及羽毛升阻力系数随羽毛弯角的变化。机翼上下扑动时,同时参与俯仰运动,内翼与外翼间也存在弯曲运动,机翼也会带动各部位羽毛参与相对应运动。仿真结果表明羽毛随机翼运动时,在一定流速下,升力及阻力分别随羽毛弯角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鸟羽毛扑翼 气动性能分析 升力 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装角对立轴风轮气动性能影响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赵振宙 王同光 +3 位作者 黄娟 叶芬 郑源 赵振宁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304-1309,共6页
采用非定常k-ω湍流模型和滑移网格技术,从安装角β=0°、β<0°和β>0°三个方面分析了安装角对直叶片升力型风轮气动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得出,负安装角增大,有效提高了上盘面力矩,局部范围内减小了下盘面力矩。正... 采用非定常k-ω湍流模型和滑移网格技术,从安装角β=0°、β<0°和β>0°三个方面分析了安装角对直叶片升力型风轮气动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得出,负安装角增大,有效提高了上盘面力矩,局部范围内减小了下盘面力矩。正安装角的增大,大幅度大范围降低了上盘面力矩,局部范围内大幅度提高了下盘面力矩。两者比较得出,负安装角可改善风轮的气动流场,增加风轮的风能利用系数。部分计算结果得到了试验结果验证,证明可以反映流场的真实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轴叶轮 负安装角 正安装角 气动性能分析 数值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五级高负荷轴流压气机气动性能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宁涛 顾春伟 +2 位作者 肖耀兵 李孝堂 刘太秋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6-50,共5页
本文针对某五级高负荷压气机进行了实验和数值计算研究,详细对比分析了该压气机设计转速下的气动性能。首先就总体性能和流场细节对数值计算进行实验校核,结果表明:该压气机数值计算得到的总体性能曲线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设计点和近失... 本文针对某五级高负荷压气机进行了实验和数值计算研究,详细对比分析了该压气机设计转速下的气动性能。首先就总体性能和流场细节对数值计算进行实验校核,结果表明:该压气机数值计算得到的总体性能曲线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设计点和近失速点的级间总压和壁面静压的数值计算和实验结果吻合良好。进一步气动分析表明;该压气机设计工况下气动性能良好,近失速工况下第五级静叶70%叶展以下部分流动首先恶化,进而引发该压气机失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流压气机 多级 气动性能分析
原文传递
三级跨音压气机设计工况气动性能分析
6
作者 王啸宸 任晓栋 +2 位作者 李雪松 吴宏 顾春伟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886-893,共8页
本文针对某三级高负荷轴流压气机开展数值研究,获得并分析其在设计工况下的总体气动性能以及各级性能的匹配特性。采用商业软件NUMECA作为CFD计算工具,并结合实验结果对数值方法进行验证。分析表明,网格无关性能够满足当前气动性能分析... 本文针对某三级高负荷轴流压气机开展数值研究,获得并分析其在设计工况下的总体气动性能以及各级性能的匹配特性。采用商业软件NUMECA作为CFD计算工具,并结合实验结果对数值方法进行验证。分析表明,网格无关性能够满足当前气动性能分析要求,设计转速与设计点性能计算结果与实验符合较好。第三级,特别是静叶,表现出较大的损失以及与堵塞和失速现象的强相关性。在设计点处,OGV出现严重的端区损失,混合面方法对动叶出口间隙损失计算影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级压气机 气动性能分析 数值计算
原文传递
前缘切口参数对大型冲压式翼伞的性能影响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黄炎 张红英 +2 位作者 杨璐瑜 陈建平 童明波 《航天返回与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17,共8页
影响冲压式翼伞气动性能的主要参数除翼型结构参数外,还有翼伞前缘切口角度和前缘切口长度。为了更准确地找到冲压式翼伞前缘切口参数适用的工程应用范围,文章以某大型冲压式翼伞的基础翼型剖面为研究基础,通过改变前缘切口角度和前缘... 影响冲压式翼伞气动性能的主要参数除翼型结构参数外,还有翼伞前缘切口角度和前缘切口长度。为了更准确地找到冲压式翼伞前缘切口参数适用的工程应用范围,文章以某大型冲压式翼伞的基础翼型剖面为研究基础,通过改变前缘切口角度和前缘切口长度这两项重要参数,得到四种具有代表性的前缘切口参数的翼型剖面,并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对其气动性能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负攻角时,上翼面的压力梯度随前缘切口角度的增大而增大,而下翼面的压力梯度随前缘切口角度的增大而减小;正攻角时,前缘切口角度对上、下翼面的压力梯度没有太大影响;同时,随着前缘切口角度的增加,翼型最大升阻比也增大,但是会有一个临界值,而前缘切口参数对翼型俯仰力矩系数的影响并不大。文章的研究结果对翼伞的设计优化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缘切口角度 前缘切口长度 气动性能优化分析 冲压式翼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斯过程回归的空天飞行器多精度气动建模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季廷炜 查旭 +5 位作者 谢芳芳 吴雨思 张鑫帅 蒋逸阳 杜昌平 郑耀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314-2324,共11页
为了满足空天飞行器在初步设计阶段宽速域、大空域模型的需求,将传统工程估算方法和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数值模拟方法分别作为低精度和高精度气动数据来源,基于高斯过程回归模型提出独立于构型的空天飞行器气动性能多精度气动建模方法.... 为了满足空天飞行器在初步设计阶段宽速域、大空域模型的需求,将传统工程估算方法和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数值模拟方法分别作为低精度和高精度气动数据来源,基于高斯过程回归模型提出独立于构型的空天飞行器气动性能多精度气动建模方法.在工程估算方法中,以面元法为基础,建立空天飞行器气动力快速估算模型.在CFD数值模拟中通过求解三维可压缩Euler方程实现空天飞行器气动高精度计算.将所提出的多精度气动建模方法应用于FTB外形的双参数气动建模问题中,通过对比分析,发现所提出的多精度气动模型的预测精度、稳定性均优于用同等数量高精度样本构建的单精度代理模型的,预测的相对误差小于1%.将多精度气动模型作为该空天飞行器再入问题气动数据来源,对比分析单、多精度建模方法对再入轨迹仿真的影响,发现所提出的空天飞行器多精度气动建模方法能够更加快速、准确地给出轨迹仿真所需的气动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天飞行器 气动性能分析 多精度 数值模拟 高斯过程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力机叶片结构设计与数值模拟 被引量:5
9
作者 贾双林 王紫阳 +3 位作者 屈衍聪 刘坤 周修宇 高兴华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68-172,共5页
采用CFD技术对NACA0018型、NACA63A010型、NACA4412型、NACA23012型4种代表性翼型进行仿真分析,得出其单叶片翼型的压力场、速度场、升力系数和阻力系数变化情况,并对仿真过程中得到的曲线进行分析,得到4种翼型在不同风速工况下的气动... 采用CFD技术对NACA0018型、NACA63A010型、NACA4412型、NACA23012型4种代表性翼型进行仿真分析,得出其单叶片翼型的压力场、速度场、升力系数和阻力系数变化情况,并对仿真过程中得到的曲线进行分析,得到4种翼型在不同风速工况下的气动特性因数。采用4种翼型中气动性能最优的NACA0018翼型,作为风力机叶片的截面翼型,借助MATLAB和SolidWorks软件完成风力机叶片结构建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D 气动性能分析 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FD的垂直轴式风力机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贾双林 张志强 +3 位作者 代振兴 章永文 陈晨 高兴华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3期147-150,共4页
在垂直轴风力机结构设计的基础之上,采用CFD技术对其流场及气动性能作了深入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来研究叶尖速比、叶片翼型、叶片安装角度等因素对风力机气动性能的影响,得出了翼型在叶尖速比λ=2、风速约为12 m/s时,风力机风能利用率最... 在垂直轴风力机结构设计的基础之上,采用CFD技术对其流场及气动性能作了深入分析。根据分析结果来研究叶尖速比、叶片翼型、叶片安装角度等因素对风力机气动性能的影响,得出了翼型在叶尖速比λ=2、风速约为12 m/s时,风力机风能利用率最大,从而为风机叶轮优化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轴风力机 CFD 气动性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0MW等级S-CO_(2)系统透平设计 被引量:1
11
作者 潘春雨 王丽华 +2 位作者 郭魁俊 王健 管继伟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30-432,472,共4页
超临界二氧化碳(S-CO_(2))循环发电技术是未来发电市场极具前景的发展方向,透平是循环的核心部件,直接决定S-CO_(2)发电系统的动力性和经济性。借鉴蒸汽透平的设计理论和经验进行了300MW等级S-CO_(2)系统透平设计,利用哈汽公司高性能叶... 超临界二氧化碳(S-CO_(2))循环发电技术是未来发电市场极具前景的发展方向,透平是循环的核心部件,直接决定S-CO_(2)发电系统的动力性和经济性。借鉴蒸汽透平的设计理论和经验进行了300MW等级S-CO_(2)系统透平设计,利用哈汽公司高性能叶型数据库进行三维叶型设计。三维气动性能分析表明,S-CO_(2)透平气动性能优良,流量、效率、功率等指标满足设计要求。有限元分析表明,典型级动叶片应力、频率合格,设计方案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O_(2) 轴流透平 三维造型 三维气动性能分析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NSYS Workbench软件模拟高空发电翼伞三维结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袁易 《无线互联科技》 2020年第7期40-41,共2页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地球上的能源被大量消耗,迫切需要开发新能源或进行技术的创新。风能作为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一直被人们广泛运用,但传统的风力发电方式具有成本高、效率低等缺点。而利用高空风能进行风筝发电的新发电方式在一定程...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地球上的能源被大量消耗,迫切需要开发新能源或进行技术的创新。风能作为一种可再生清洁能源一直被人们广泛运用,但传统的风力发电方式具有成本高、效率低等缺点。而利用高空风能进行风筝发电的新发电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这些缺点。文章主要通过ANSYS Workbench软件研究了用于风筝发电的翼伞部分,对翼伞的三维结构进行了气动性能的模拟仿真分析,为风筝发电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筝发电 翼伞三维结构 气动性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H_(2)O-H_(2)系统透平设计
13
作者 尉良川 李南宜 +1 位作者 李梦馨 郭冰 《青海大学学报》 2023年第1期8-14,共7页
针对高温镁水制氢过程中产生的高温水蒸汽-氢气(H_(2)O-H_(2))二元混合气体,为实现余热回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提出一种适用于高温下H_(2)O-H_(2)二元混合气体的透平设计。采用响应曲面法与计算流体动力学耦合的优化设计方法(RSM-CFD方... 针对高温镁水制氢过程中产生的高温水蒸汽-氢气(H_(2)O-H_(2))二元混合气体,为实现余热回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提出一种适用于高温下H_(2)O-H_(2)二元混合气体的透平设计。采用响应曲面法与计算流体动力学耦合的优化设计方法(RSM-CFD方法),设计出适用于高温H_(2)O-H_(2)混合工质的单级汽轮机叶栅结构。并应用计算流体动力学软件(CFX)对该单级汽轮机叶栅结构进行三维气动性能分析,结果表明:高温H_(2)O-H_(2)混合透平内功率为1500 W,等熵效率达到70%,该混合工质透平气动性能优良,可满足设计要求。该设计方法对其他混合工质透平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_(2)O-H_(2)混合工质 轴流透平设计 响应曲面试验 三维气动性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erodynamic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trains on slope topography under crosswinds 被引量:5
14
作者 LIU Tang-ho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9期2419-2428,共10页
This work used the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method combined with full-scale train tests to analyze the train aerodynamic performance on special slope topography. Results show that with the increment in the slope g... This work used the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method combined with full-scale train tests to analyze the train aerodynamic performance on special slope topography. Results show that with the increment in the slope gradient, the aerodynamic forces and moment increase sharply. Compared with the flat ground condition, the lateral force, lift force, and overturning moment of the train on the first line increase by 153.2%, 53.4% and 124.7%, respectively, under the slope gradient of 20°. However, with the increment of the windward side's depth, the windbreak effect is improved obviously. When the depth is equal to 10 m, compared with the 0 m, the lateral force, lift force and overturning moment of the train on the first line decrease by 70.9%, 77.0% and 70.6%,respectively. Through analyzing the influence of slope parameters on the aerodynamic performance of the train,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them are established. All these will provide a basic reference for enhancing train aerodynamic performances under different slope conditions and achieve reasonable train speeds for the operation safety in different wind environ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IN WIND slope topography aerodynamic performanc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umerical Investigation of Influence of Tip Leakage Flow on Secondary Flow in Transonic Centrifugal Compressor at Design Condition 被引量:12
15
作者 Masanao Kaneko Hoshio Tsujita 《Journal of Thermal Science》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2期117-122,共6页
In a centrifugal compressor, the leakage flow through the tip clearance generates the tip leakage vortex by the in- teraction with the main flow, and consequently makes the flow in the impeller passage more complex by... In a centrifugal compressor, the leakage flow through the tip clearance generates the tip leakage vortex by the in- teraction with the main flow, and consequently makes the flow in the impeller passage more complex by the inte- raction with the passage vortex. In addition, the tip leakage vortex interacts with the shock wave on the suction surface near the blade tip in the transonic centrifugal compressor impeller. Therefore, the detailed examination for the influence of the tip leakage vortex becomes seriously important to improve the aerodynamic performance cs- pccia|ly for the transonic centrifugal compressor. In this study, the flows in the transonic centrifugal compressor with and without the tip clearance at the design condition were analyzed numerically by using the commercial CFD code. The computed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tip leakage vortex induced by the high loading at the blade tip around the leading edge affected the loss generation by the reduction or the suppression of the shock wave on the suction surface of the bla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nsonic Centrifugal Compressor Leakage Vortex Secondary Flow Shock Wave Numerical Analysi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