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相控和气洗分馏作用对油气组分及碳同位素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20
1
作者 苏爱国 张水昌 +1 位作者 向龙斌 王小强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549-555,共7页
油藏条件下的相控和气洗分馏作用使得油藏中油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组成发生了明显变化。通过不同温压条件下的 PVT实验及其产物测量为该观点提供了十分有意义的科学证据,其主要结论如下: (1)总的来看,气洗分馏作用较由温度和压力引起... 油藏条件下的相控和气洗分馏作用使得油藏中油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组成发生了明显变化。通过不同温压条件下的 PVT实验及其产物测量为该观点提供了十分有意义的科学证据,其主要结论如下: (1)总的来看,气洗分馏作用较由温度和压力引起的相控分馏作用明显,气洗作用是油藏中原油性质(如:含蜡量、密度和粘度等)发生重大变化的最主要因素; (2)PVT分馏不仅导致凝析油中饱 /芳比值的异常高值,而且饱 /芳比值在凝析油和正常油中存在相反的分馏变化规律; (3)与温度变化和气洗作用相比,压力变化是导致油藏中天然气碳同位素产生明显且规律性分馏的主要因素(实验中天然气δ 13C值变化幅度高达 1.3‰左右); (4)轻烃参数的某些规律性变化与相控和气洗分馏过程有关,揭示了重要的成藏信息,可以用来区分和确定温压相控分馏和气洗分馏这两种最基本的成藏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T实验 相控分馏 气洗分馏 碳同位素 油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库车坳陷克拉苏构造带油气动态成藏过程及其勘探启示 被引量:23
2
作者 马玉杰 卓勤功 +5 位作者 杨宪彰 方世虎 唐雁刚 郭小文 王媛 姜林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49-254,268,共7页
综合运用多种成熟度参数以及岩石显微观察、储层沥青测试、颗粒荧光分析等技术,剖析了克拉苏构造带油气热演化程度和油气动态成藏过程。研究认为,克拉苏构造带的原油由成熟和高成熟油组成,油气充注过程为"早期成熟油、晚期高成熟... 综合运用多种成熟度参数以及岩石显微观察、储层沥青测试、颗粒荧光分析等技术,剖析了克拉苏构造带油气热演化程度和油气动态成藏过程。研究认为,克拉苏构造带的原油由成熟和高成熟油组成,油气充注过程为"早期成熟油、晚期高成熟油和高—过成熟气",早期形成的盐下古油藏受新近纪晚期断裂的破坏和高—过成熟油气的驱替,部分原油向上进入盐上浅层背斜圈闭汇聚成藏。随着膏盐岩盖层塑性增强,穿盐断裂消失,盐下圈闭再次聚集高—过成熟的油和气。克拉苏构造带博孜段具有巨大的勘探潜力,同时应重视浅层背斜油藏的勘探。因此厘定油气的成熟度和油气动态成藏过程对查明盆地油气构成和勘探方向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油藏 气洗分馏 成藏过程 勘探领域 克拉苏构造带 库车坳陷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海盆地西湖凹陷原油地化特征及来源分析 被引量:11
3
作者 曹倩 宋在超 +2 位作者 周小进 梁世友 王岭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51-259,共9页
将地化、地质分析相结合,分析了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中央背斜带、三潭深凹和保俶斜坡原油的地化特征,进行了油源对比,并梳理了油气成藏过程。不同构造带原油成熟度、母质来源及成藏过程存在差异:西湖凹陷原油成熟度分布在成熟—高成熟... 将地化、地质分析相结合,分析了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中央背斜带、三潭深凹和保俶斜坡原油的地化特征,进行了油源对比,并梳理了油气成藏过程。不同构造带原油成熟度、母质来源及成藏过程存在差异:西湖凹陷原油成熟度分布在成熟—高成熟范围,中央背斜带以成熟原油为主,三潭深凹和保俶斜坡原油在成熟—高成熟范围均有分布。油源对比结果显示,中央背斜带花港组原油的源岩以花港组泥质烃源岩为主;三潭深凹花港组原油的源岩以平湖组和花港组泥质烃源岩为主;保俶斜坡平湖组原油源岩以平湖组煤系烃源岩为主;保俶斜坡宝石组原油的源岩以宝石组泥质烃源岩为主。西湖凹陷原油普遍具有"蒸发分馏、气洗分馏"的成藏机制,以保俶斜坡原油最为典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化特征 油源对比 蒸发分馏 气洗分馏 西湖凹陷 东海陆架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深层海相轻质油/凝析油的成因机制与控制因素 被引量:20
4
作者 张水昌 苏劲 +2 位作者 张斌 王晓梅 何坤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566-1580,共15页
塔里木盆地是中国蕴含丰富海相凝析油的克拉通含油气盆地,目前已在塔北隆起、塔中隆起及其斜坡区的震旦系—三叠系发现6个大型海相凝析油气藏,这些油气藏呈现出轻质油、高含蜡凝析油气、干气—轻质油—挥发性油多种类型油气藏围绕烃源... 塔里木盆地是中国蕴含丰富海相凝析油的克拉通含油气盆地,目前已在塔北隆起、塔中隆起及其斜坡区的震旦系—三叠系发现6个大型海相凝析油气藏,这些油气藏呈现出轻质油、高含蜡凝析油气、干气—轻质油—挥发性油多种类型油气藏围绕烃源岩有序聚集的特点。基于烷烃损失量计算、凝析油中烃类分子成熟度参数和天然气同位素组成的分析,提出塔北隆起满深—顺北地区轻质油和塔中隆起西部地区凝析油气藏是烃源岩在高成熟度演化阶段的产物,明确轮古东—吉拉克—桑塔木地区和塔中东段凝析油气藏是气洗分馏作用的产物。多套烃源岩差异生烃形成多期油气充注是塔里木盆地海相凝析油气藏的物质基础;晚期天然气对早期油藏的改造,导致液态烃组分与天然气发生溶解-解溶作用;构造抬升或断裂活动导致的地层温度和压力条件改变,决定了油气藏的相态。叠合盆地的多期构造活动、多源灶的多阶段供烃以及盆地在晚期的持续深埋作用,共同控制了塔里木盆地海相轻质油和凝析油气藏的富集和分布。气洗分馏作用机制不仅可为叠合盆地拓展轻质油/凝析油勘探领域提供新思路,也有助于预测盆地深层斜坡区油气的物理性质、评价深层天然气的勘探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析油 轻质油 气洗分馏作用 天然潜力 深层勘探 塔里木盆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