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催化精馏塔中催化剂填料传质特性研究Ⅰ-气液传质系数的测定 被引量:3
1
作者 邱挺 王良恩 +1 位作者 吴燕翔 赵之山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9年第5期100-104,共5页
通过气液在塔内的逆向流动, 测定了气液传质系数- 实验在常压、25 ℃下进行, 采用内径为53 m m 的玻璃管, 玻璃管中的催化剂捆束总高度为528 m m- 对实验数据进行回归处理, 得到了传质系数的关联式,
关键词 传质特性 气液传质系数 填料 催化剂 催化精馏塔
原文传递
低分子量有机添加剂对内环流反应器中气含率和气液传质系数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王维 李佑楚 石炎福 《化工冶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82-186,共5页
研究了气升式内循环气液两相流反应器中某些添加剂(脂肪醇类、酯类、氨基酸类等)对传质特性的影响.实验发现氨基酸对传质几乎没有影响;正丁醇和乙酸乙酯对气液间传质有强化作用;而正己醇和乙酸丁酯仅在一定范围内增强传质,从而使... 研究了气升式内循环气液两相流反应器中某些添加剂(脂肪醇类、酯类、氨基酸类等)对传质特性的影响.实验发现氨基酸对传质几乎没有影响;正丁醇和乙酸乙酯对气液间传质有强化作用;而正己醇和乙酸丁酯仅在一定范围内增强传质,从而使体积传质系数出现了峰值.分析了体积传质系数kla和气含率εg与添加剂浓度之间的关系中三种不同现象出现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环流反应器 气液传质系数 含率 有机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管三相流化床内的气液传质系数 被引量:4
3
作者 颜涌捷 任铮伟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1996年第1期52-58,共7页
采用溶氧电极法测定了以牛顿和非牛顿流体为液相的提升管三相流化床的气液传质系数(kla)。证明其值受床层流动特性的影响显著,那些能提供高气含率和增大液体循环速率的操作条件也有助于kla的提高。
关键词 非牛顿流体 流化床 提升管 气液传质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滴流床反应器中气液传质系数的测定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承学 郭莹 孙瑛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1期20-21,23,共3页
采用NaOH CO2 N2系统,在液相进行拟一级瞬时不可逆反应的化学吸收方法,研究了滴流床反应器中气液传质.实验得到了气速、液速分别对总传质系数KG液膜传质系数kL和气膜传质系数kg的影响.
关键词 滴流床反应器 气液传质系数 NAOH CO2 N2 化学吸收方法 传质系数 传质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神经网络预测浆态床反应器气含率和体积气液传质系数 被引量:1
5
作者 门卓武 阙国和 《石油规划设计》 2009年第6期17-20,共4页
介绍了建立神经网络模型一般要涉及三大要素:训练样本、学习算法和网络结构。论述了如何利用人工神经网络建立了工艺参数(空塔气速,浆液固体颗粒浓度和系统压力)对浆态床反应器的气含率及体积气液传质系数影响的模型。实验中进行了网络... 介绍了建立神经网络模型一般要涉及三大要素:训练样本、学习算法和网络结构。论述了如何利用人工神经网络建立了工艺参数(空塔气速,浆液固体颗粒浓度和系统压力)对浆态床反应器的气含率及体积气液传质系数影响的模型。实验中进行了网络模型最优化,并由神经网络模型给出了预测样本三维立体图,图形连续光滑,较好的反映了工艺参数与气含率及体积气液传质系数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 浆态床反应器 工艺参数 含率 体积气液传质系数 数学模型 最优化 预测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相循环流化床中的气液相界面积和传质系数 被引量:10
6
作者 杨卫国 王金福 +1 位作者 王铁峰 金涌 《化工冶金》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63-368,共6页
采用溶氧法测量了三相循环流化床中液相溶氧浓度的轴向分布,并按轴向扩散模型处理实验数据,优化得到气液体积传质系数kLa,同时用光纤探头测量了体系中的气含率和气泡大小分布,计算得到了气液相界面积a和气液传质系数kL,并研究了主... 采用溶氧法测量了三相循环流化床中液相溶氧浓度的轴向分布,并按轴向扩散模型处理实验数据,优化得到气液体积传质系数kLa,同时用光纤探头测量了体系中的气含率和气泡大小分布,计算得到了气液相界面积a和气液传质系数kL,并研究了主要操作条件(表观气速、表观液速和固含率)对气液传质系数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相循环流化床 气液传质系数 相界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碟片旋转床气液传质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简弃非 邓先和 邓颂九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11-14,共4页
通过实验研究了旋转填料床在采用同心环波纹碟片填料时的气液传质特性,并考察了板间距对传质系数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碟片填料的体积传质系数在相同操作条件下比文献报道的金属丝网多孔介质填料高0.9~1.5倍以上。
关键词 旋转床 碟片填料 气液传质系数 填料 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气体分布器表面曝气反应器的气液传质特性 被引量:5
8
作者 李向阳 禹耕之 毛在砂 《化学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0-33,51,共5页
在高径比较大的表面曝气反应器中,由表面吸入的气体较难分散到反应器的底部,为增强反应器的气液传质性能,需要将反应器底部供气和表面曝气的配置优化。在直径380 mm、液位为530 mm的表面曝气反应器中,表观气速为2.45,4.90,7.35 mm/s的... 在高径比较大的表面曝气反应器中,由表面吸入的气体较难分散到反应器的底部,为增强反应器的气液传质性能,需要将反应器底部供气和表面曝气的配置优化。在直径380 mm、液位为530 mm的表面曝气反应器中,表观气速为2.45,4.90,7.35 mm/s的条件下,实验测定了3种不同构型的双层桨组合的气液传质系数和搅拌功率。结果表明,表面曝气结合气体分布器供气能有效改善气液反应器内气体的整体混合状况,以较低的功耗达到气体分布均匀、增强气液传质性能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曝 体分布器 双层桨 气液传质系数 搅拌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吸式反应器的气液传质特性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鞠凡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第5期300-302,322,共4页
研究了自吸式搅拌反应器的相分散和传质特性,比较了两种不同搅拌桨的气体吸入临界速率、相分散情况和气液传质系数。通过溶氧电极测量其中的气液传质系数,重点研究了在不同操作条件下自吸式反应器的气液传质特性。对比不同叶轮转速和液... 研究了自吸式搅拌反应器的相分散和传质特性,比较了两种不同搅拌桨的气体吸入临界速率、相分散情况和气液传质系数。通过溶氧电极测量其中的气液传质系数,重点研究了在不同操作条件下自吸式反应器的气液传质特性。对比不同叶轮转速和液面高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吸气支管改变出气孔位置,使临界转速下降,相分散均匀,气液传质系数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吸式搅拌反应器 气液传质系数 搅拌桨 搅拌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复合设计法研究浆液床反应器的气液传质特性
10
作者 门卓武 阙国和 +1 位作者 Bechkish Arsam Bedie I.Morsi 《炼油设计》 2000年第8期31-34,共4页
采用中心复合设计法研究系统压力 (P)、气体表观气速 (UG)以及固体颗粒体积浓度 (Cv)对浆液床中体积气液传质系数 (kLa)的影响。在实验中发现 ,体积气液传质系数随系统压力和气体表观气速的增加而增加 ,当增加固体颗粒体积浓度时反而下... 采用中心复合设计法研究系统压力 (P)、气体表观气速 (UG)以及固体颗粒体积浓度 (Cv)对浆液床中体积气液传质系数 (kLa)的影响。在实验中发现 ,体积气液传质系数随系统压力和气体表观气速的增加而增加 ,当增加固体颗粒体积浓度时反而下降。在 0 .1~ 1.5MPa的压力范围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复合设计法 床反应器 气液传质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自旋自浮挡板的表面曝气装置气液传质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爱华 禹耕之 毛在砂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1-55,共5页
研究了Rushton桨、向下斜叶透平桨和平桨与不同直径和倾角的自旋自浮挡板组合的表面曝气装置的搅拌功率和气液传质特性。实验结果表明 ,自旋自浮挡板对Rushton桨的表面曝气性能有改善作用 ,且最佳尺寸为直径 6 2mm ,叶片倾角 6 0°... 研究了Rushton桨、向下斜叶透平桨和平桨与不同直径和倾角的自旋自浮挡板组合的表面曝气装置的搅拌功率和气液传质特性。实验结果表明 ,自旋自浮挡板对Rushton桨的表面曝气性能有改善作用 ,且最佳尺寸为直径 6 2mm ,叶片倾角 6 0°;自旋自浮挡板在一定操作范围内可以提高向下斜叶透平桨的表面曝气性能 ,但不存在最优尺寸 ;自旋自浮挡板与平桨组合可使搅拌功率变大 ,但对平桨的曝气能力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曝装置 自旋自浮挡板 气液传质系数 平桨 污水处理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吸式反应器气液传质实验研究和CFD模拟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庆文 蔡子金 +2 位作者 李军庆 石东升 洪厚胜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50-54,共5页
对一种自吸式反应器的气液分散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并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ANSYS CFX中对自吸式反应器在600,800,1 000,1 200 r/min 4种转速条件下气液二相流的流场、局部气含率及整体气含率进行了数值模拟,并采用Higbie溶质渗透模型... 对一种自吸式反应器的气液分散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并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ANSYS CFX中对自吸式反应器在600,800,1 000,1 200 r/min 4种转速条件下气液二相流的流场、局部气含率及整体气含率进行了数值模拟,并采用Higbie溶质渗透模型模拟研究了反应器的容积传质系数。研究结果表明:气液二相流场与高速摄像机拍摄的结果相同,成对称分布;自吸式反应器的局部气含率分布均匀,上下分布良好,整体气含率的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一致,实验值和模拟值误差为5.1%;局部容积传质系数分布良好,气体出口附近较好,容积传质系数模拟值与实验值变化趋势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吸反应器 传质系数 自吸反应器CFD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层桨表面曝气反应器构型优化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向阳 禹耕之 毛在砂 《过程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01-604,共4页
针对单层桨表面曝气反应器吸入气体主要集中在反应器上部的缺陷,构建了5种双层桨表面曝气反应器构型.研究了各种构型的传质系数、搅拌功率和混合时间等流体力学特性,表明双层桨构型能改善单层桨构型的缺陷,表面曝气桨与上推式轴流桨组... 针对单层桨表面曝气反应器吸入气体主要集中在反应器上部的缺陷,构建了5种双层桨表面曝气反应器构型.研究了各种构型的传质系数、搅拌功率和混合时间等流体力学特性,表明双层桨构型能改善单层桨构型的缺陷,表面曝气桨与上推式轴流桨组成的双层桨构型的径流桨综合性能最优,符合流场耦合与叠加的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曝 双层桨 气液传质系数 搅拌功率 混合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内槽管内天然气-水-表面活性剂体系的水合物生成动力学计算 被引量:2
14
作者 辛亚男 张建文 +1 位作者 张淑珍 姜爱国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463-2473,共11页
针对多组分气体(天然气)-水-表面活性剂体系在螺旋内槽管内的水合物生成过程,首先采用CFD方法结合群体平衡模型(PBM),基于溶质渗透模型和Kolmogorov各向同性湍流理论对螺旋内槽管内气液传质系数进行了模拟;其次基于Kashchiev和Firoozab... 针对多组分气体(天然气)-水-表面活性剂体系在螺旋内槽管内的水合物生成过程,首先采用CFD方法结合群体平衡模型(PBM),基于溶质渗透模型和Kolmogorov各向同性湍流理论对螺旋内槽管内气液传质系数进行了模拟;其次基于Kashchiev和Firoozabadi的经典水合物成核和生长理论,将其体系从单组分-水系统扩展到多组分气体(天然气-水-十二烷基硫酸钠)系统,同时结合经典结晶理论利用传质系数对水合物生长模型进行了修正,建立了适用于螺旋内槽管流动体系内天然气水合物生成动力学模型。通过模拟计算,获得不同水合物生产条件下天然气在水中的平均传质系数;进而利用Microsoft Visual C++编程计算得到不同条件下水合物生成动力学数据,在考察范围内,天然气水合物的成核速率随着反应体系有效表面能的增大而锐减,而水合物生成驱动力和生长速率未受影响,同时水合物生长速率随着流速和反应压力的增大及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成核速率随着压力的增大和温度的降低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内槽管 群体平衡模型 气液传质系数 天然水合物 生成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碳脱碳塔传质计算与工艺条件的模拟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洁 刘晓辉 +1 位作者 张学 孙津生 《化肥设计》 CAS 2001年第3期8-11,共4页
通过对丙碳脱碳塔的传质计算与比较 ,给出了此塔气液传质系数和HETP的相应数据 ,应用有关软件中传质分离多级模拟程序 ,就脱碳塔工艺条件对理论板数和净化气指标的具体影响 ,得出有规律性的结果 。
关键词 合成氨 丙碳 脱碳塔 气液传质系数 多级模拟 工艺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氨吹脱工艺中氨扩散传质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刘铁军 王光华 +1 位作者 李文兵 王倩萍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6期422-426,共5页
研究低气速下的氨吹脱系统,建立了定量的氨扩散传质动力学模型,分析系统温度对氨扩散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氨吹脱过程中,在废水pH值大于12的条件下,氨分子大部分通过气泡扩散,只有极少量通过液相表面扩散;氨的气液传质阻力主要来自于气... 研究低气速下的氨吹脱系统,建立了定量的氨扩散传质动力学模型,分析系统温度对氨扩散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氨吹脱过程中,在废水pH值大于12的条件下,氨分子大部分通过气泡扩散,只有极少量通过液相表面扩散;氨的气液传质阻力主要来自于气膜;随着系统温度的升高,气泡直径略微减小,气泡上升时间基本稳定,液相总传质系数迅速增大,气液传质阻力大幅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浓度氨氮废水 吹脱系统 气液传质系数 扩散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nnection Between Liquid Distribution and Gas-Liquid Mass Transfer in Monolithic Bed 被引量:3
17
作者 许闽 刘辉 +2 位作者 李成岳 周媛 季生福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1年第5期738-746,共9页
With a particular focus on the connection between liquid flow distribution and gas-liquid mass transfer in monolithic beds in the Taylor flow regime, hydrodynamic and gas-liquid mass transfer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o... With a particular focus on the connection between liquid flow distribution and gas-liquid mass transfer in monolithic beds in the Taylor flow regime, hydrodynamic and gas-liquid mass transfer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out in a column with a monolithic bed of cell density of 50 cpsi with trio different distributors (nozzle and packed bed distributors). Liquid saturation in individual channels was measured by using self-made micro-conductivity probes. A mal-distribution factor was used to evaluate uniform degree of phase distribution in monoliths. Overall bed pressure drop and mass transfer coefficients were measured. For liquid flow distribution and gas-liquid masstransfer, it is found that the superficial liquid velocity is a crucial factor and the packed bed distributor is better than the nozzle distributor. A semi-theoretical analysis using single channel models shows that the packed bed distributor always yields shorter and uniformly distributed liquid slugs compared to the nozzle distributor, which in turn ensures a better mass transfer performance. A bed scale mass transfer model is proposed by employing the single channel models in individual channels and incorporating effects of non-uniform liquid distribution along the bedcross-section. The model predicts the overall gas-liquid mass transfer coefficient wig a relative error within +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NOLITHS flow distribution gas-liquid mass transfer Taylor flow SINGLE-CHANN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2 solubility and mass transfer in anthraquinone working solution: Experimental and modeling study 被引量:2
18
作者 Zhigang Lei Yaru Guo +2 位作者 Yanyan Guo Xinxin Li Chengna Dai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2期143-148,共6页
This work was focused on the measurement of the solubility of hydrogen (H2) in anthraquinone working solution at temperatures of 30.0-80.0℃ and pressures of 0.2-3.0 MPa by the method of experimental and COSMO-RS mo... This work was focused on the measurement of the solubility of hydrogen (H2) in anthraquinone working solution at temperatures of 30.0-80.0℃ and pressures of 0.2-3.0 MPa by the method of experimental and COSMO-RS model study. The influence of various factors, i.e., including pressure, temperature and solvent volume ratio, on H2 solubility was investigated. According to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H2 solubility in anthraquinone working solution in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pressure. At low pressures, the temperature had little effect on H2 solubility while under high pressures H2 solubility increases with increasing temperature. Henry's constant In/-/has a good linear relationship with 1/T (lnH = -- 1319.1/T + 9.91 ). The effect of volume ratio of trioctyl phos- phate to trimethylbenzene on the solubility of hydrogen was studied an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increasing the amount of trimethylbenzene was conducive to the dissolution of hydrogen. In addition, there is a linear relationship between ln((Po - Pe) / (Pt - Pe)) and the time t. Gas-liquid mass transfer coefficient was obtained by calculating the slope of the li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drogenSolubilityAnthraquinone working solutionTrimethylbenzeneCOSMO-RS modelMass transf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s–Liquid Mass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in a Gas–Liquid–Solid Bubble Column under Elevated Pressure and Temperature 被引量:3
19
作者 靳海波 杨索和 +3 位作者 何广湘 刘德林 佟泽民 朱建华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4年第9期955-961,共7页
abstract The volumetric mass transfer coefficient kLa of gases (H2, CO, CO2) and mass transfer coefficient kL on liquid par-affin side were studied using the dynamic absorption method in slurry bubble column reactor... abstract The volumetric mass transfer coefficient kLa of gases (H2, CO, CO2) and mass transfer coefficient kL on liquid par-affin side were studied using the dynamic absorption method in slurry bubble column reactors under elevated temperature and elevated pressure. Meanwhile, gas-holdup and gas-liquid interfacial area a were obtained. The effects of temperature, pressure, superficial gas velocity and solid concentration on the mass transfer coeffi-cient were discussed.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gas-liquid volumetric mass transfer coefficient kLa and interfacial area a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of pressure, temperature, and superficial gas velocity, and decreased with the slurry concentration. The mass transfer coefficient kL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superficial gas velocity and temperature and decreased with higher slurry concentration, while it changed slightly with pressure. Ac-cording to analysis of experimental data, an empirical correlation is obtained to calculate the values of kLa for H2 (CO, CO2) in the gas-paraffin-quartz system in a bubble column under elevated temperature and elevated press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ss transfer characteristicBubble columnElevated pressureElevated temperatu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