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储氢气瓶缠绕层缺陷的多尺度工业CT检测及其成因分析
1
作者 时岩 沈子韬 +4 位作者 滕国阳 章芳芳 赵立 缪存坚 唐萍 《无损检测》 CAS 2024年第11期5-11,共7页
高压储氢气瓶多采用碳纤维全缠绕方法制备,碳纤维缠绕层通常承担大部分内压载荷,一旦发生损伤将带来严重安全隐患。针对储氢气瓶和碳纤维缠绕层试件,利用工业CT几何放大成像原理,开展缠绕层缺陷的多尺度工业CT检测分析。依据缠绕层分层... 高压储氢气瓶多采用碳纤维全缠绕方法制备,碳纤维缠绕层通常承担大部分内压载荷,一旦发生损伤将带来严重安全隐患。针对储氢气瓶和碳纤维缠绕层试件,利用工业CT几何放大成像原理,开展缠绕层缺陷的多尺度工业CT检测分析。依据缠绕层分层缺陷厚度对其进行分类,并分析各类分层缺陷的产生原因。利用光镜和扫描电镜技术,表征碳纤维缠绕层试件的显微组织,验证了工业CT开展分层缺陷定性、厚度定量,以及缠绕层缠绕方式判断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CT 碳纤维全缠绕 储氢 缠绕层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缠绕气瓶缠绕层红外热成像检测时机和影响因素的初步探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刘彪 彭泽军 +2 位作者 胡滨 霍臻 李晓东 《特种设备安全技术》 2018年第4期6-9,共4页
通过实验的方式,以不同热激励方式、不同检测时机、不同配置的红外热成像检测设备以及可能发生的环境干扰,对车用CNG缠绕气瓶缠绕层内部分层、脱胶缺陷的红外热成像检测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初步探究可行的红外无损检测方法,为将来的技术... 通过实验的方式,以不同热激励方式、不同检测时机、不同配置的红外热成像检测设备以及可能发生的环境干扰,对车用CNG缠绕气瓶缠绕层内部分层、脱胶缺陷的红外热成像检测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初步探究可行的红外无损检测方法,为将来的技术发展与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缠绕 纤维缠绕 红外热成像 分层脱胶 定期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缩天然气用环缠绕复合气瓶泄漏原因分析
3
作者 王勇 陈鹏 赵健明 《中国特种设备安全》 2024年第11期79-83,共5页
针对某压缩天然气缠绕复合气瓶在使用不久后发生泄漏,采用化学成分分析、力学性能检验、金相检验、电镜观察等手段,分析了泄漏原因。结果表明:气瓶泄漏的原因是在充装使用过程中混入了水分,天然气中混有的H_(2)S、CO_(2)和氯化物溶于水... 针对某压缩天然气缠绕复合气瓶在使用不久后发生泄漏,采用化学成分分析、力学性能检验、金相检验、电镜观察等手段,分析了泄漏原因。结果表明:气瓶泄漏的原因是在充装使用过程中混入了水分,天然气中混有的H_(2)S、CO_(2)和氯化物溶于水滴后形成酸性溶液与瓶壁金属发生了电化学腐蚀,形成局部点状腐蚀,加上腐蚀和应力损伤持续进行,最终导致气瓶内壁穿孔失效,引起泄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CrMo 缠绕复合 腐蚀 内壁穿孔 泄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缠绕气瓶机械损伤的数字射线检测技术研究
4
作者 刘鹏鹏 佟桁 +1 位作者 娄旭耀 周静 《盐科学与化工》 CAS 2024年第10期47-50,54,共5页
为对纤维缠绕气瓶的检验检测提供技术依据,文章针对车用压缩氢气纤维全缠绕气瓶的机械损伤缺陷,采用数字射线技术进行检测。实验结果显示,缺陷深度对拍摄结果影响显著,深度大于0.5 mm的缺陷在照片中清晰可见,而0.2 mm深度的缺陷则无法... 为对纤维缠绕气瓶的检验检测提供技术依据,文章针对车用压缩氢气纤维全缠绕气瓶的机械损伤缺陷,采用数字射线技术进行检测。实验结果显示,缺陷深度对拍摄结果影响显著,深度大于0.5 mm的缺陷在照片中清晰可见,而0.2 mm深度的缺陷则无法显现。同时,垂直于纤维缠绕方向的斜向缺陷清晰度较高。通过侧向拍摄气瓶瓶肩位置,能清晰分辨纤维缠绕层和内胆层,有助于精确定位缺陷。此方法符合GB/T 42626—2023标准,可有效分辨三级和部分二级损伤,为气瓶检验提供技术依据。文章不仅提高了对气瓶内部结构的认识,更为氢能源公交车的安全运营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 纤维缠绕 机械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压式消防空气呼吸器轻质Ⅲ型缠绕复合气瓶的研制
5
作者 周凯 黄焕伟 +1 位作者 林永佳 施樑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759-1765,共7页
正压式消防空气呼吸器的整机质量过大会对消防员形成极大的体能消耗,造成实际呼吸保护时间大幅缩短,不仅严重影响消防救援作业效能,还可能为消防员的人身安全埋下重要安全隐患。本文介绍了一种正压式消防空气呼吸器用轻质Ⅲ型缠绕复合... 正压式消防空气呼吸器的整机质量过大会对消防员形成极大的体能消耗,造成实际呼吸保护时间大幅缩短,不仅严重影响消防救援作业效能,还可能为消防员的人身安全埋下重要安全隐患。本文介绍了一种正压式消防空气呼吸器用轻质Ⅲ型缠绕复合气瓶的研制过程及关键技术。通过优化气瓶结构,采用高强度新材料等方式,实现瓶体质量比同类产品降低22.3%,并且瓶体承载能力和安全性均有显著提升,可明显减轻消防员生理负担,延长呼吸器的呼吸防护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质 缠绕复合 正压式消防空呼吸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FCC的碳纤维复合缠绕气瓶损伤声发射信号分析
6
作者 魏莱 龙飞飞 +1 位作者 杨可鑫 李沛莹 《无损检测》 CAS 2024年第4期53-58,共6页
针对碳纤维复合缠绕(CFPR)气瓶的损伤在线监测问题,对CFRP气瓶冲击损伤过程的声发射检测进行研究。以获取到的气瓶损伤声发射信号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梅尔倒谱系数(MFCC)特征提取方法,将原始信号转换为特征系数向量,将其参数值及变化趋势... 针对碳纤维复合缠绕(CFPR)气瓶的损伤在线监测问题,对CFRP气瓶冲击损伤过程的声发射检测进行研究。以获取到的气瓶损伤声发射信号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梅尔倒谱系数(MFCC)特征提取方法,将原始信号转换为特征系数向量,将其参数值及变化趋势进行同步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损伤类型梅尔倒谱系数的分布呈现出明显的规律性。该研究结果可为CFPR材料的声发射检测信号识别提供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复合缠绕 声发射 冲击 梅尔频率倒谱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PG塑料内胆纤维缠绕气瓶相容性研究
7
作者 李斌 曹祖东 +1 位作者 李妍君 张晓冰 《西部特种设备》 2024年第6期8-11,61,共5页
近年来国内多家企业开展了塑料内胆玻璃纤维全缠绕液化石油气瓶的研发,考虑到国内存在将二甲醚掺入液化石油气的情况,文章采用相关试验验证了采用不同比例掺入二甲醚的液化石油气浸泡后PET材料的性能变化,得出了二甲醚的掺入会导致PET... 近年来国内多家企业开展了塑料内胆玻璃纤维全缠绕液化石油气瓶的研发,考虑到国内存在将二甲醚掺入液化石油气的情况,文章采用相关试验验证了采用不同比例掺入二甲醚的液化石油气浸泡后PET材料的性能变化,得出了二甲醚的掺入会导致PET材料性能下降的结论,并指出了目前国内相关标准存在的不足,对今后液化石油气瓶的材料选择和试验方法,以及相关标准的制定或修订,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化石油 二甲醚 塑料内胆玻璃纤维全缠绕 材料性能 质量变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缠绕复合气瓶自紧力和疲劳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1
8
作者 陈亮 孙红卫 +2 位作者 陈国清 任明法 周文龙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6-20,共5页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自紧工艺对碳纤维缠绕复合气瓶的应力分布和疲劳性能的影响。基于ANSYS商用有限元分析软件,考虑气瓶封头部分碳纤维缠绕层的角度和厚度沿封头子午线的连续变化,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分析验证了54 MPa自紧压力对复...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自紧工艺对碳纤维缠绕复合气瓶的应力分布和疲劳性能的影响。基于ANSYS商用有限元分析软件,考虑气瓶封头部分碳纤维缠绕层的角度和厚度沿封头子午线的连续变化,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分析验证了54 MPa自紧压力对复合气瓶零压和35 MPa工作压力下内衬和复合材料缠绕层应力的影响,并利用Coffin-Manson公式预测了复合气瓶的疲劳寿命。结果表明,自紧后复合气瓶内衬在工作压力下的最大应力减小了29.1%。有限元计算的疲劳寿命结果与实验测定结果之间的误差<8%,验证了有限元模型和计算方法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缠绕 有限元 自紧力 疲劳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材料高压气瓶的碳纤维缠绕设计和ANSYS分析技术 被引量:22
9
作者 李玉峰 靳庆臣 刘志栋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968-976,共9页
为了获得复合材料气瓶合理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并能够有效地掌握气瓶固有的变化规律,以不锈钢316L为内衬、碳纤维(T1000GB)/环氧树脂(BA202)为复合层的高压气瓶作为研究对象,介绍了一种采用螺旋缠绕与环向缠绕组合线型的缠绕设计方法。利... 为了获得复合材料气瓶合理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并能够有效地掌握气瓶固有的变化规律,以不锈钢316L为内衬、碳纤维(T1000GB)/环氧树脂(BA202)为复合层的高压气瓶作为研究对象,介绍了一种采用螺旋缠绕与环向缠绕组合线型的缠绕设计方法。利用该方法确定复合层厚度、缠绕角、缠绕层数等参数,运用ANSYS程序,采用薄壁壳单元shell91建立了复合层多层结构模型,得出了气瓶应力、应变分布规律,并给出了气瓶疲劳破坏点和起裂点处失效参数的变化历程,最后,将ANSYS计算结果与试验实测结果作了比对分析,为定量化研究复合材料气瓶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研究结果表明:ANSYS数值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采用壳单元shell91可以比较正确地模拟复合层的多层结构;柱形复合材料气瓶破坏薄弱点位于筒体(靠封头)部位,气瓶受环向膨胀力影响较大,易使其沿纵向撕裂;随瓶内压力升高,薄壁内衬发生完全塑性变形,复合层仅发生弹性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高压 碳纤维缠绕 ANSYS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卫星用钛内衬-碳纤维缠绕复合材料气瓶特性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李玉峰 李玲丽 潘宗友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318-1325,共8页
为了研究复合材料高压气瓶固有特性,针对钛内衬(TA1)/碳纤维(T1000GB)缠绕柱形复合材料气瓶进行了特性分析和应力-应变检测。总结了内衬特性和复合层特性对气瓶产生的各种影响,根据柱形气瓶环向应变和纵向应变实测数据分析了瓶体应变的... 为了研究复合材料高压气瓶固有特性,针对钛内衬(TA1)/碳纤维(T1000GB)缠绕柱形复合材料气瓶进行了特性分析和应力-应变检测。总结了内衬特性和复合层特性对气瓶产生的各种影响,根据柱形气瓶环向应变和纵向应变实测数据分析了瓶体应变的变化规律和主要影响参数,找出了瓶体强度薄弱区,为结构优化和同类产品设计提供了可靠数据和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内衬 碳纤维缠绕 特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声发射技术的大容积玻璃纤维缠绕气瓶冲击损伤评定 被引量:5
11
作者 骆辉 李桐 +3 位作者 黄强华 薄柯 柴森 李翔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43-149,共7页
通过对大容积玻璃纤维缠绕气瓶分步升压爆破试验,采用声发射技术,监测分步升压爆破过程中缠绕层损伤演化以及不同升压阶段声发射信号响应特征,得到不同阶段声发射信号幅度、计数、累计计数以及能量等特征,试验压力由40 MPa升至50 MPa阶... 通过对大容积玻璃纤维缠绕气瓶分步升压爆破试验,采用声发射技术,监测分步升压爆破过程中缠绕层损伤演化以及不同升压阶段声发射信号响应特征,得到不同阶段声发射信号幅度、计数、累计计数以及能量等特征,试验压力由40 MPa升至50 MPa阶段,缠绕层发生损伤,声发射信号活性增加约90倍,且纤维断裂信号强度较高,达到1.0×10^(8)aJ。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带有不同程度冲击损伤气瓶升压爆破试验,对比分析0~30 MPa阶段不同损伤气瓶声发射响应区别。试验结果表明,缠绕层声发射信号随缠绕损伤程度增加,响应幅度增高,信号活性增强,强度增大,临界损伤气瓶缠绕层信号活性增强约20倍,信号强度可达到2.0×10^(6)aJ,增大约10倍。因此,可在水压试验过程中,通过冲击损伤区域声发射信号幅度、计数等特征和临界损伤缠绕层信号特征对比,对冲击损伤进行安全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发射技术(AE) 大容积缠绕 玻璃纤维 冲击损伤 安全评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制内胆环缠绕气瓶壁厚设计方法对比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培启 陈祖志 +2 位作者 周天送 古纯霖 柴森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4-48,共5页
由于相关钢制内胆环缠绕气瓶设计制造标准中未明确指定内胆壁厚的设计公式,使得市面上同样规格的环缠绕气瓶内胆壁厚和自紧压力等参数存在一定差异,给监管工作带来不便。首先全面总结了环缠绕气瓶钢制内胆的设计方法,然后根据设计结果... 由于相关钢制内胆环缠绕气瓶设计制造标准中未明确指定内胆壁厚的设计公式,使得市面上同样规格的环缠绕气瓶内胆壁厚和自紧压力等参数存在一定差异,给监管工作带来不便。首先全面总结了环缠绕气瓶钢制内胆的设计方法,然后根据设计结果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对比分析了不同标准体系设计的气瓶内胆壁厚的差异,以及由于壁厚差异而引起的纤维应力比和自紧压力的变化。结果表明,GB 5099相比于其他两种标准体系内胆设计壁厚偏大,相差约4.35%~6.0%;导致相应的环缠绕气瓶纤维应力比相差3.5%~30.8%,自紧压力的合理范围也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缠绕 内胆设计 纤维应力比 自紧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内衬碳纤维全缠绕气瓶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祖磊 王继辉 +1 位作者 李书欣 汪准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30-35,共6页
本文通过有限元的分析方法,对具有铝合金内衬的碳纤维全缠绕复合材料气瓶的结构进行了剖析,建立了较为合理的复合材料气瓶有限元模型,对气瓶模型的基本建模分析过程进行了阐述和研究。采用ANSYS参数化编程语言(APDL)对复合材料气瓶进行... 本文通过有限元的分析方法,对具有铝合金内衬的碳纤维全缠绕复合材料气瓶的结构进行了剖析,建立了较为合理的复合材料气瓶有限元模型,对气瓶模型的基本建模分析过程进行了阐述和研究。采用ANSYS参数化编程语言(APDL)对复合材料气瓶进行参数化建模,参考美国制定的DOT-CFFC标准《铝内胆碳纤维全缠绕复合气瓶的基本要求》,对公称工作压力、试验压力和最小爆破压力下的碳纤维缠绕铺层和铝合金内衬的各向应力分布进行了数值模拟和计算,并预测了复合材料气瓶的实际爆破压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碳纤维全缠绕 铝合金内衬 有限元分析 爆破压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缠绕层缺陷大容积缠绕气瓶安全性能与评定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高兆江 骆辉 +3 位作者 刘永久 欧三立 柴森 黄强华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0-78,共9页
为研究缠绕层体积性缺陷及线性缺陷对大容积缠绕气瓶安全性能影响,通过对带有不同尺寸缠绕缺陷的大容积缠绕气瓶进行疲劳试验、爆破试验,并采用有限元分析等方法研究了不同尺寸的缠绕层缺陷对内胆应力状态、缠绕层应力状态影响。通过有... 为研究缠绕层体积性缺陷及线性缺陷对大容积缠绕气瓶安全性能影响,通过对带有不同尺寸缠绕缺陷的大容积缠绕气瓶进行疲劳试验、爆破试验,并采用有限元分析等方法研究了不同尺寸的缠绕层缺陷对内胆应力状态、缠绕层应力状态影响。通过有限元分析,对于面积为250 mm×250 mm,深度为3 mm的体积性缺陷,内胆应力几乎未变,缠绕层应力增加38.9%,经历11000次疲劳试验,未发生变化。在爆破试验中,对于含面积为250 mm×250 mm缠绕层缺陷的大容积缠绕气瓶,当缺陷深度分别为3 mm时,爆破压力下降9.9%,略低于设计爆破压力,仍满足安全使用要求,当缺陷深度为6 mm时,爆破压力大幅下降20.9%。研究结果表明,对于轴向长度不超过250 mm,深度不超过3 mm的缠绕层缺陷,大容积气瓶安全性能仍满足使用要求,如缺陷深度超过3 mm,可评定为Ⅲ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容积缠绕 缠绕层缺陷 安全性能 定期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管拖车缠绕气瓶纤维层冲击损伤的数字射线检测 被引量:3
15
作者 黄良 金明哲 +2 位作者 何琦 王骞 柴森 《压力容器》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6-64,共9页
采用缠绕气瓶替代钢制无缝气瓶是长管拖车轻量化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对于缠绕气瓶缠绕层因冲击造成的内部损伤,目前仍缺少成熟有效的检测手段。采用数字射线检测方法,针对玻璃纤维缠绕层冲击损伤造成的分层和危害较大的纤维断裂进行了试... 采用缠绕气瓶替代钢制无缝气瓶是长管拖车轻量化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对于缠绕气瓶缠绕层因冲击造成的内部损伤,目前仍缺少成熟有效的检测手段。采用数字射线检测方法,针对玻璃纤维缠绕层冲击损伤造成的分层和危害较大的纤维断裂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表明,采用数字射线检测能够有效检测最小深度为0.5 mm模拟纤维环向断裂刻槽和0.25 mm的模拟纤维轴向断裂刻槽;此外,还通过试验验证增加补偿块的方式,能极大地改善缠绕层分层部位的一次切向透照成像质量,进而提高检测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管拖车 缠绕 数字射线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缠绕复合材料气瓶内衬的屈曲分析 被引量:14
16
作者 付敏 林松 +1 位作者 陈亮 周文龙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6-90,共5页
为深入了解纤维缠绕复合材料气瓶的内衬屈曲情况,基于ANSYS有限元软件,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对纤维缠绕复合材料气瓶的金属内衬结构进行屈曲分析,建立了复合气瓶内衬结构的有限元模型,采用特征值法分析得出内衬1~10阶的屈曲模态,并利用非线... 为深入了解纤维缠绕复合材料气瓶的内衬屈曲情况,基于ANSYS有限元软件,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对纤维缠绕复合材料气瓶的金属内衬结构进行屈曲分析,建立了复合气瓶内衬结构的有限元模型,采用特征值法分析得出内衬1~10阶的屈曲模态,并利用非线性稳定法绘出内衬位移量随外压变化曲线.结果表明,计算得到的内衬临界失稳外压为0.199 MPa,与复合气瓶内衬外压试验结果相符合,证实了本文对于复合气瓶内衬屈曲分析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SYS 纤维缠绕复合材料 有限元法 屈曲分析 外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低温对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高压气瓶的性能影响
17
作者 李玉峰 赵积鹏 +1 位作者 张海 于斌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9-125,共7页
为了获得T1000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高压气瓶环境适应能力,有效地掌握气瓶高低温适应性固有规律,以容积50 L、工作压力30 MPa的复合材料气瓶(钛为内衬、碳纤维/环氧树脂为复合层)为研究对象,首先介绍了高低温循环下带压气瓶(在-40~8... 为了获得T1000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高压气瓶环境适应能力,有效地掌握气瓶高低温适应性固有规律,以容积50 L、工作压力30 MPa的复合材料气瓶(钛为内衬、碳纤维/环氧树脂为复合层)为研究对象,首先介绍了高低温循环下带压气瓶(在-40~80℃范围内成功通过热真空、热循环验证,具备高压承载能力)的热真空、热循环试验数据,然后采用与气瓶相同复合材料的拉伸试样(缠绕角分别为0°和90°),通过高低温极限摸底试验获得了复合材料经历不同梯度高低温后的拉伸性能数据,通过数据比对分析获得了高低温影响拉伸强度衰减的规律。同时,提出了一种高低温极限摸底试验的可靠性评估方法。结果表明,在-50~100℃范围内,试样拉伸强度及断裂伸长率变化较小;当温度高于100℃时,纤维和树脂的性能发生衰减,导致拉伸强度明显降低;当温度低于-50℃时,树脂的性能发生衰减,纤维受到的影响较小。试样高低温极限摸底试验的可靠度大于0.999,表明采用拉伸试样高低温拉伸强度数据的替代方式具有较高的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高压 T1000碳纤维缠绕 环境适应性 高低温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丝缠绕复合气瓶的安全设计及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马凯 由宏新 陈营 《化工设备与管道》 CAS 2013年第2期18-22,26,共6页
针对钢丝缠绕气瓶的应力与应力分布的优化,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钢丝缠绕气瓶进行建模。考虑自紧和不自紧两种情况,对气瓶受力进行对比分析,得出自紧可以使得钢丝缠绕复合气瓶的受力得到明显优化。对不同直径的钢丝所缠绕的气瓶进... 针对钢丝缠绕气瓶的应力与应力分布的优化,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钢丝缠绕气瓶进行建模。考虑自紧和不自紧两种情况,对气瓶受力进行对比分析,得出自紧可以使得钢丝缠绕复合气瓶的受力得到明显优化。对不同直径的钢丝所缠绕的气瓶进行计算,分别得出了能保证气瓶安全性的缠绕层数,同时对不同直径下的安全缠绕层数进行质量对比,得出用0.35 mm直径的钢丝缠绕9层以后,在20 MPa的工作压力下不仅能保证直径为342.8 mm的气瓶的安全,而且缠绕层的质量相对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词 钢丝缠绕 ANSYS 自紧 有限元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缠绕气瓶设计分析 被引量:19
19
作者 陈汝训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25-628,634,共5页
讨论了具有金属内衬的纤维缠绕气瓶在加压和卸压过程中的变形特性。依据网格理论,给出了纤维缠绕壳体的设计方法。对塑性性能良好的金属材料内衬,可用强度理论中的最大正应变准则进行强度设计。推导出气瓶卸压时内衬不失稳所应满足的条... 讨论了具有金属内衬的纤维缠绕气瓶在加压和卸压过程中的变形特性。依据网格理论,给出了纤维缠绕壳体的设计方法。对塑性性能良好的金属材料内衬,可用强度理论中的最大正应变准则进行强度设计。推导出气瓶卸压时内衬不失稳所应满足的条件。为使卸压时内衬不失稳,内衬与纤维缠绕壳体之间应有足够的粘接强度,而且内衬的壁厚应越薄越好。对壁厚较薄的内衬,给出了气瓶卸压时内衬不失稳的最小粘接强度的确定方法。算例表明,文中给出的设计分析方法,可用于具有金属内衬纤维缠绕气瓶的初步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缠绕 金属材料内衬 最大正应变准则 失稳 粘接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用压缩天然气金属内胆纤维环缠绕气瓶的安装监督检验与质量控制 被引量:3
20
作者 苏明 戚基艳 《低温与特气》 CAS 2017年第5期48-53,共6页
近些年,伴随国家对清洁能源和环境污染的重视,天然气汽车以其绿色排放、成本低廉等优点发展迅速,车用气瓶的需求量也与日俱增。车用气瓶安装是天然气汽车的质量安全环节中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对其进行监督检验是保证天然气汽车安装质量... 近些年,伴随国家对清洁能源和环境污染的重视,天然气汽车以其绿色排放、成本低廉等优点发展迅速,车用气瓶的需求量也与日俱增。车用气瓶安装是天然气汽车的质量安全环节中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对其进行监督检验是保证天然气汽车安装质量和使用安全性的必要监督管理。通过对安装监检的重要性及现状、重点问题、应注意的问题、质量控制与建议等进行叙述分析,说明了安装监督检验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汽车 压缩天然 金属内胆纤维环缠绕 安装监督检验 车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